回覆列表
  • 1 # 邪門正道

    崇禎沒有錯殺“千古罪人”魏忠賢,大明滅亡也並非是魏忠賢一個人的“功勞”。

    所謂一個王朝的滅亡,也是歷史的自然規律。回顧歷史,自五代十六國之後,也沒什麼王朝能活過三百年,大明也活了兩百多年了,該滅了。

    我們有時候(甚至經常)會片面地看歷史,總把歷史的“對錯”(歷史其實沒有對錯)歸結到某一人、某一事身上。事實真的如此嗎?不然。

    不可否認,魏忠賢對大明做的“錯事”(有可能還延長大明壽命呢)是對大明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但孤掌難鳴,真的是魏忠賢一個人的過錯嗎?不可能。難道就沒有其他人魏忠賢就能如此猖狂嗎?難道當時天災大旱是魏忠賢指使的嗎?難道事情真的如你所想嗎?

    這一切,還要倒回歷史分析—

    No.1 明朝開始滅亡的時間

    其實,大明並非是從魏忠賢時期開始滅亡的。你可能很驚訝,或是不屑於看,但還請您看下去,這並非是洗清魏忠賢罪過,而是客觀地看歷史。

    史書(很多種)雲:明亡於黨爭。

    重點來了,黨爭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所謂明朝的黨爭,要追溯到魏忠賢率領的閹黨的死敵“東林黨”,和東林黨之前的敵人—齊楚浙三黨之間的鬥爭。

    換句話說,就是東林書呆子們和“老鄉會”大集合之間的鬥爭。這並非重點,因為此時,別說閹黨,魏忠賢還不知道是誰呢。

    後來,書呆子東林黨找到三黨破綻—他們是拼湊起來的。所以,東林黨(據說和王陽明、顧憲成有關)利用分散人心的方法,分裂三黨。此時的三黨殘部,無依無靠,最終,只好與閹黨(魏忠賢率領)合併,才把東林鎮壓。由此看來,明朝滅亡並非起於魏忠賢,而是我們一向認為的“模範”—東林黨。

    No.2 魏忠賢為何如此猖狂

    說到底,魏忠賢也就是一個混混,沒活路了(賭博害死人),“咔嚓”那麼一刀,終身殘疾。老婆孩子不要了,到宮裡謀生。後來沒出息的魏忠賢因為得到賞識,五十多歲出道,威震朝野。

    難道,魏忠賢如此猖狂就沒人管嗎?

    有的,但是沒權力。東林黨被打壓了,“木匠皇帝”朱由校又不管事,連關係最鐵的老師孫承宗都耐他不和,誰來幹?

    所以,朱由檢對明朝滅亡也“功不可沒”。

    No.3 天災你奈何

    崇禎年間,情況如此:

    第一年,陝西大旱;

    第二年,陝西大旱;

    第三年,陝西大旱;

    第四年,陝西大旱……

    ……………………

    此時此刻,我已經沒什麼想說了。

    當時被前幾位皇帝用過的國庫很空虛,現在賑災,誰來賑?有錢嗎?

    這時候,沒飯吃人們只能幹一件事—造反!!!

    這,又要怨幾位皇帝呢?

    No.4皇太極太強,邊防問題

    話說回來,敵人再不強,你比他弱,對方還有個好領導,誰被滅?這部一目瞭然?

    綜上所述,魏忠賢不死,大明還是會滅。只是,崇禎並沒有殺錯和秦檜比肩罪惡的人!!!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就噴)

  • 2 # 只是想抱抱你好咩

    不管崇禎帝有沒有錯殺魏忠賢,崇禎帝一定後悔過

    有人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這是誇大了魏忠賢,明朝滅亡的原因是各種矛盾的爆發,但也不能否認魏忠賢的本領,若魏忠賢沒死大明不會這麼快滅亡,

    明熹宗在彌留之際曾對朱由檢說道:“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

    魏忠賢果斷和清醒的行事作風。尤其在顧全大局、知人善用等政治問題上,魏忠賢從不含糊。而且魏忠賢在關係到民族存亡的政治立場上從未“跑偏”,對大局的拿捏得十分精準,且目光長遠敏銳,能夠洞察國家潛在的危機。

    就憑這點魏忠賢也比崇禎帝信任的後東林黨人要好太多,魏忠賢有才能不假,至於崇禎帝有沒有錯殺魏忠賢這個很難斷定,如果說錯殺的也就是把魏忠賢殺的太早了,直接導致了朝廷黨政的失衡,使得後東林黨人得勢,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常說崇禎帝錯殺了魏忠賢的原因,崇禎帝只是沒有想到後東林黨人如此虛偽,軟弱,無能令人感到噁心,當大順軍攻進城時,崇禎帝一定會後悔殺了魏忠賢

  • 3 # 逍遙小書生y1

    他並沒有殺錯魏忠賢,因為當時魏忠賢一手遮天嚴重影響到皇權了。作為皇帝,想將皇權抓在手裡,不想成為傀儡就必須剷除魏忠賢。只是剷除魏忠賢后該幹嘛他沒想好,沒有那個政治手腕,最後政治失衡東林黨一家獨大。不管誰一家獨大對皇權都會構成嚴重威脅。明末可以說皇權已經有了一定的削弱,要不然也不會有崇禎要他們捐款了。而不是借查處貪官的名義直接沒收。說明皇權並沒有強大到能夠控制這些官員。

  • 4 # 閒人閒得慌

    “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雖然有點誇大了魏忠賢的能力,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魏忠賢對於當時的崇禎來說,幫助可不是一星半點。

    魏忠賢第一大作用便是“遏制百官”。魏忠賢在,東林黨不亂,朝廷不亂,崇禎便擁有大部分精力來維護和改造大明。沒有魏忠賢的崇禎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與朝廷百官互相扯皮

    魏忠賢的除了貪權還有另一大愛好“貪財”。崇禎後期不管是邊關對抗清軍,還是鎮壓起義軍都是需要錢的,而當時的國家收入大部分來自稅收,稅收來自平民百姓,崇禎缺錢,不斷提高稅收,而當時的富賈商人被東林黨的政策保護的很好。俗話說的好,羊毛出在羊身上,羊毛刮沒了還要刮,羊能不急嗎,再加上天災人禍,不斷的平民加入起義軍。

    魏忠賢很有可能對於崇禎來說還可能是傾訴的物件,崇禎的性格有點多疑,相對於大臣而言,自己身邊的太監更加合適,到了最後煤山自縊,身邊也只剩一位太監陪伴。而切魏忠賢的忠誠度還是很高的,要不然最後崇禎也不能很容易處理了閹黨。

    直到崇禎自縊之時聽到太監曹化淳所說:“魏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才明白自己哥哥明熹宗去世之時所言:“恪守忠賢,可計大事。”

  • 5 # 迷茫冰城

    首先,歷史沒法假設,不怎麼樣大明就不會亡了,那是不可能的,這裡不出問題可能哪裡也會出問題。大明亡了,是因為存在太多的問題的,跟多米勒骨牌一樣,一個接著一個的倒下,八旗打到最後不過幾萬人,大明可有幾百萬的雄獅,崇禎駕崩的時候,還有百萬雄師呢。

    第二個問題,有沒有錯殺魏忠賢,這完全沒有錯殺。魏忠賢雖然沒有東林黨黑的那麼壞,但是定性為壞蛋一點問題都沒有。再說了,魏忠賢那麼大的權力,一朝天子一朝臣,哪怕你有再大的功勞也不會繼續用你,更何況還做了那麼多壞事。

    那這個問題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其實,我想說說閹黨,大明的權監。

    我們一直覺得,大明的太監很壞,權力很大,東廠西廠皮革廠,想殺誰殺誰,簡直無法無天。其實,這是沒有跟漢唐的太監相比,唐朝太監可是廢立過皇帝的哦,明朝那麼多權監,你可聽過哪個有這樣的作為。哪個不是皇帝說咔,二話沒有直接咔,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所以,大明朝的太監不過是依附於皇權的家奴而已,他的權力都是他的皇帝主子賦予的,離開了他的皇帝主子就是什麼也不是。皇帝信任你,你就是權監,不信任你,你就是個死太監。所以,對於皇帝本人來說,閹黨簡直是綠色無公害的存在,而好處,至少有以下三點。

    這是一種政治力量。閹黨閹黨,這是一個黨,一個政治力量,從崇禎朝的歷史來看,沒了閹黨,整個朝廷只剩下東林黨了,只有一個聲音,沒有反對黨,皇帝也被牽著鼻子走,崇禎只能不停地換首輔,毫無作用。群臣從來沒有這麼團結過,東林黨的利益成了最大利益,什麼忠君愛國不過是一句口號。哪怕是《銅齒鐵牙》裡面的皇帝都知道,紀曉嵐和和珅爭鬥皇帝才能高枕無憂。

    文官集團和崇禎的緩衝帶。這個作用是至關重要。明朝皇帝們有不上朝的傳統,但是權力卻重來沒有旁落過,嘉靖是玩的最好的。這個時候,權監的作用就是,功勞是皇帝的,背鍋是太監的,對的好的事情是皇帝做的,錯的是太監做的。比如,土木堡之戰,皇帝跟玩似的要御駕親征,本身就不應該,最後不但失敗了還被逮了,群臣總結失敗原因的時候,還好有背鍋俠。而崇禎沒了閹黨,就要直接面對整個文官集團,那可是一幫老江湖老官僚老油條,崇禎一個人,哪怕再精明,也能累死你,怎麼玩得過他們。

    朝堂上的自己人。太監的家奴屬性,也讓他們成為真正最忠於皇帝本人的人。很簡單,沒了皇帝權監就是一個死太監,所以,他們哪怕自己死了也要保護皇帝。文官集團就不同了,沒了上一任皇帝還有下一任皇帝,闖王來了可以去大順朝做官,八旗來了還可以去清朝做官,他們不用抱著皇帝死,他們就盯著自己口袋的銀子。所以,朝堂之上沒有人為崇禎說一句,也沒人為崇禎背個鍋,沒人為崇禎扛一刀。袁崇煥被殺,是你崇禎中反間計誤殺忠臣;連年天災,是你崇禎用人不當;前方敗仗,是你崇禎給大將的權力不夠,支援不夠。反正都是你崇禎的錯。至於崇禎的安全,沒有人提,更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北京城破之前,皇太極就好幾次兵圍北京,闖王也是直至北京,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時間問題,可是從來沒人提出讓崇禎移駕南京,那裡可是有一整套的備用系統。這可能還能讓大明國祚再多續上幾十年十幾年呢。但是,沒人會為崇禎說話。

    對於崇禎來說,閹黨百利而無一害,殺魏忠賢沒錯,不用閹黨是錯。但是,你說能不能救大明,讓大明不亡,那只有天知道,問我的話,還是得亡。

  • 6 # e_listen141814398

    人是很難從表面上看出來的,有些表面上看起來很好的人其實很可能是惡魔,而那些被很多人排斥打壓的人,極有可能是無辜的。明朝末年的華人的經歷就證明了這些。

    崇禎皇帝以刻薄寡恩著稱於世,根據《明史》的記錄,崇禎皇帝任意提高廠衛的權利和地位,造成了可怕的後果,清朝就沒有正式的專門的安全部門,實在是被嚇壞了。其實馬士英更是恐怖的代名詞。你說相對於魏忠賢執政時期,崇禎時期東廠等特務組織地位大幅度提高權力大幅度增強。其實南明弘光朝廷馬士英也恢復了東廠等特務組織,恐怖更加登峰造極。明史等大量的史料記錄了,左良玉在討伐馬士英的檄文中指出,江南民眾如果批評馬士英就會被搞死,這是符合事實的,說明馬士英是搞恐怖統治,很類似於汪精衛統治下的76號的恐怖統治。明史奸臣傳記錄了馬士英“日事報復,以迄於亡”,到弘光政權滅亡為止馬士英就是整天就想著整人害人,大規模的報復迫害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這在傳統戲曲《桃花扇》中都能夠看出一些來。

    但萬曆時期,東廠等特務組織似乎比較鬆散,據說東廠衙門的門前都長滿了草,由於皇帝長期不上朝,官員的編制很不滿員缺額很多。百姓也敢議論國事,敏感的政治問題被排上了戲曲,正在執政的官員們也真名真姓的被寫入戲曲中,關於所謂忠與奸正與邪作為評判取捨官員的輿論環境,有點兒像歐洲國家那樣,但本質上,皇權並沒有受到削弱,後來魏忠賢當政了以後高壓態勢逐漸加強,崇禎時期,不但沒有輕鬆反而更加厲害。在萬曆時代,甚至皇帝家的國本之爭也被寫到戲曲中,皇帝想立自己喜歡的兒子當皇太子也不行,好像比後來的清朝要大膽多了,主要是皇帝不太管事兒,而且皇帝的權力也受到了很大制約。

    崇禎王朝東廠和錦衣衛刺探臣民隱私,直到崇禎末年,周延儒上臺以後,才禁止東廠和錦衣衛刺探臣民隱私,周延儒此舉深得民心。但後來周延儒因為提拔馬士英而被列入《明史》奸臣傳中的六大奸臣之一。

    顧炎武,聖安本紀卷之六: 馬士英伏誅。士英渡江後,黔兵逃散,乃潛居天臺寺中。其家丁某縛之以獻貝勒,貝勒數其罪惡誅之;剝其皮,實之以草,用快眾憤。時人有以周、馬作對者:『周延儒字玉繩,先賜玉、後賜繩,繩系延儒之頸,宛同狐狗之屍;馬士英號瑤草,家藏瑤、腹藏草,草裹士英之皮,遂作犬羊之鞹。

    周延儒、馬士英都被《明史·奸臣傳》列為有明一代六大奸臣。在馬士英執政期間,批評馬士英就會遭到嚴厲的打擊,連《讓馬瑤草》的作者,在馬士英逃跑以後,馬士英已經很大程度失去權力的時候情況下,都做好了遭到白道黑道的威脅的準備,《明史·奸臣傳》稱馬士英日事報復,就是一天到晚就整人害人像惡魔一樣。左良玉在討伐馬士英的檄文中,指出江南人民如果批評馬士英就會被搞死。東林黨實際上是處於被打壓的地位,執政的機會並不多,他們執政的共同理念包括:減稅、平反冤假錯案、制止東廠和錦衣衛刺探臣民隱私,以及全民參政,比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風聲雨聲雷電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朝末年的東林黨和復社的人出資幾萬兩白銀,資助周延儒再度出山,當時的周延儒因為減稅以及平反冤假錯案,制止東廠和錦衣衛刺探臣民的隱私,使得當時明朝的內患大為減輕,被時人稱為救時之相,但他提拔了馬士英,因此被明史和馬士英一起列為有明一代六大奸臣。小人是很難從感性的角度看出來,一般的人往往會把小人當成很好的人。人性就是這麼複雜,看起來非常好的人其實可能壞的要死,而看起來被大家都排斥迫害的人極有可能是無辜的。實際上在明朝末年,馬士英非常討人喜歡,朋友圈極廣,給人一副精明強幹的印象。周延儒就是東林黨的著名人士。明朝末年,黨爭劇烈。崇禎14年,周延儒為了復出接受了阮大鋮贈送的萬金,作為活動經費。但阮大鋮作為閹黨分子,東林黨人都不接受。馬士英不是閹黨分子,跟周延儒的關係也很好。後來馬士英當政之後,周延儒有一個弟弟家的親家的親戚,找到馬士英,馬士英對這個周延儒家的親戚贈送了大量金錢,又封官又改名。馬士英對周延儒的感激之情,那是不用說的。阮大鋮被江南計程車大夫們視為小人,也就是叛徒。主要是因為阮大鋮當年當時曾經背叛出賣過不少的江南士大夫,使得他們有的坐牢,有的失去了性命。後來阮大鋮企圖緩和雙方的關係,比如他出錢3000兩白銀給侯方域去為李香君開苞,侯方域已經答應和解,但李香君堅決不同意,阮大鋮就構陷罪名準備逮捕侯方域,侯方域逃跑了,但後來還是被阮大鋮關了起來。這就是明朝末年的黨爭。對於馬士英大家都沒有意見,都願意接收馬士英。開始的時候,大家對馬士英的印象還很好,不少人還認為他是于謙再世,能救民於水火之中,挽救大明朝。當馬士英把他的妹夫越其傑派到開封去擔任河南巡撫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意見,儘管越其傑先前因為貪腐被處理過。本來,馬士英是把河南巡撫拿給阮大鋮當的,如果這樣的話,阮大鋮遠離這個是非之地,似乎後來會少了很多故事。

  • 7 # 元玄

    魏忠賢不死的話,因為對東林黨的敵對,肯定會打壓東林黨的,東林黨就不敢那麼亂來、內鬥了,明朝肯定就不會那麼快就滅亡

  • 8 # 萬無一定有失

    和魏沒有關係!明的滅亡!重要原因:貪汙腐敗,連續幾年的自然災害,經濟制度失控!經濟制度失控是國家沒有能力在自然災害進行計劃經濟的調控和調撥,當時其實南方的糧食很多,包括國家糧倉,運到北方的受災地區,就不會有饑民四起!原因是運費太高沒有人運!市場經濟在國家緊急狀態時會毀了國家.如果當時臨時用計劃經濟主導,發行個國債來支撐運糧事情不會如此!更甚的國家加大北方產糧區的賦稅!這又是一個失敗的經濟政策!逼著農民走向反抗!當然如果沒有連年的自然滅害,明朝至少延續二百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炎炎夏熱,果農該如何應對葡萄氣灼病、日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