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爾雅休養札記

    當別人誇讚你家孩子“很乖”“很懂事”的時候,你心裡肯定美滋滋的。

    是啊,對於華人而言,“乖”好像就是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乖” 理所當然也成了“好孩子”的標準。

    因此,當黃磊的13歲女兒多多染頭髮、扎耳環的時候,遭受了很多網路非議和言語攻擊:

    “小小年紀就染髮,像什麼樣子?”

    “學生就應該專心讀書,小小年紀打扮給誰看?”

    眾人都覺得愛打扮、愛美的孩子就是不乖,就不是好孩子。

    事實上,多多並未因為“不乖”而變成壞孩子,反而一直表現得非常優秀:

    8歲翻譯英文小說,12歲獨立設計禮服,13歲獲得5個樂器類國際一等獎……

    反觀眾人眼中的“乖孩子”,長大後的表現卻常常讓人大跌眼鏡,甚至感覺震驚。

    一位朋友的孩子在小學和初中的時候,就是妥妥的學霸。朋友經常自豪地誇讚孩子很乖、很懂事,學習根本不用操心。

    但是孩子上了高中後,卻突然變成了叛逆少年,逃課、抽菸、網癮,簡直就是另外一個人。

    成績優秀、乖巧聽話的吳謝宇,在母親的嚴厲管教下,如願成為了北大高材生。但是本來擁有著美好前途的他,卻做出了弒母的殘忍事情。

    孩子的乖,往往是在父母壓制下的一種表現。家長們為了顯得自己教育的好,往往認為這是一種好現象,反而一直用這種標準來要求孩子,不乖就是不好。

    殊不知,孩子的乖就像風平浪靜的大海,表面上令人心曠神怡,可誰知道海底有多少丘壑,誰又知道海中存在著怎樣的殘忍廝殺。直到某天掀起驚濤駭浪,才知道大海平靜背後的可怕。

    《精神分析式對話:從心理醫院到躺椅》中說道:“那些順從的孩子,他們舉止得體、成績優異,但意外地出現了明顯的優等生困境,隨後這個問題的惡性程度越來越明顯……這些好孩子後來成為頗有建樹的成年人,他們做被教導的事,完成既定的目標。中年之後一些人逐漸感到內心的空虛,導致出現令人費解的現象,與他們常常光彩照人的一面形成鮮明對比。”

    很多心理研究也都表明:孩子小時候表現得越“乖”、越“懂事”,長大後的心理問題反而越多。

    自卑軟弱,不敢反抗

    “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你不乖媽媽就走了,你自己在這裡哭吧!”

    “你想吃巧克力今天就得表現乖一點,你乖爸爸就給你買。”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奶奶生氣了!”

    漸漸地,孩子明白了這樣的生存技巧:自己表現得“乖”,大人就會高興,才會滿足自己的要求;自己乖乖順從大人的意願,大人才會愛自己,不然就會拋棄自己。

    正是這樣,為了多得到大人的關注和喜愛,為了少受到大人的嫌棄和責罵,孩子漸漸學會了壓抑真正的自己,努力做成那個大人眼中的“乖”孩子。

    《真怕你是個乖孩子》書中有一段寫作者帶女兒到親戚家串門,親戚拿出糖給女兒吃,但必須要孩子叫了阿姨才能得到。

    女兒猶豫了一會兒,為了那塊糖最終還是叫了阿姨。親戚表揚孩子乖時,作者卻感覺很心疼。

    當孩子向大人屈服的那一刻,他們就不能再自由地做自己了!

    當孩子正努力地成為父母心中的理想孩子,他們也就喪失了自信和尊嚴!

    日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從小為了得到父親的關愛,一直順從委屈地活著,自然而然形成了自卑軟弱的性格。

    松子長大以後,這種性格並沒有給她帶來所期待的愛,甚至被同事誣陷也不敢反抗,最終將自己陷於無法掙脫的泥沼,悲慘地離去。

    乖的本質就是一種壓抑,孩子在父母的強勢壓制下變得很乖巧,但他們的性格里已經烙下了順從的印記,長大之後怎能逃脫自卑和軟弱呢?

    討好別人,委屈自己

    青年作家蔣方舟在《奇葩大會》上說:自己這20多年來一直在“討好”別人,我再也不想討好別人了。

    蔣方舟從小就是那個別人家的乖孩子:7歲開始寫作;9歲便出版了散文集《開啟天窗》,該書被列為湖南省中小學生素質教育讀本;高考時被清華大學破格降60分錄取;23歲當上中國最具代表性和輿論影響力的雜誌《新週刊》的副主編……

    這樣一個光環纏身的人,本該過得肆意快樂。但當蔣方舟意識到自己是討好型人格的時候,“覺得自己的人生觀整個崩塌了,甚至懷疑自己前20多年活得是否正確”。

    蔣方舟在講自己的成長經歷時,提到小時候為了討好媽媽,一直努力表現出乖孩子的樣子,隱藏起自己真實的想法。

    在生活和工作中,她也會收斂起真實,習慣性地犧牲自己的感受和訴求去迎合別人,每天都感覺活得很憋屈。

    父母往往喜歡以愛的名義去控制孩子,他們自己缺乏存在感,就強迫孩子也去關注別人的評價,獲得別人的認同。

    當孩子把討好別人當成正常而合理的事情,一生活在別人的看法裡,這是不是一種悲哀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討喜的人設無法吸引到真正欣賞你的人。因為,真正欣賞你的人,一定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故作討喜的樣子。

    缺乏獨立,失去自我

    曾經,北京一位月入過萬的媽媽帶著女兒跳樓,因為無業的丈夫出軌,她想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絕望。

    這麼一位高收入的母親,如果離婚了,也許還能活得自我,日子也不會過得更差,可她為什麼要選擇如此卑微地活著?

    也許,她從來沒有真正獨立過,小時候依賴父母,長大後依賴朋友,結婚後依賴丈夫。完全是為了別人而活,不再有自我。

    當所依賴的人變得不可依賴了,她便會迷茫崩潰,因為她再也找不回那個真正應該依賴的自我。

    “乖孩子”是父母控制下的產物,當孩子習慣了被控制、被包辦,就會產生依賴感,如同牽線木偶,沒有自己的主見,也不敢表達自我。

    上學了是“乖學生”,工作了是“乖員工”,結婚了是“媽寶男”,生活上是“爛好人”,經濟上是“啃老族”……這難道就是你所期望的“乖孩子”?

    培養孩子獨立面對生活的能力,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認清自己對孩子的期望,不要把自己的偏執強加在孩子身上。

    《真怕你是個乖孩子》的作者如是說:“當母親並不意味著你會失去自己,而是,你必須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壓抑過度,人格分裂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變態。

    影片《少年的你》中,魏萊是一位家境優渥的優秀學生,她是家人眼中的乖孩子,也是別人眼中標準的白富美學霸。

    可是由於父母錯誤的家庭教育,讓魏萊成為了“沉默的羔羊”,過度的壓抑使她產生了可怕的人格分裂。

    一面是在家人面前乖巧聽話的好孩子,另一面卻是熱衷於對出身貧寒的同學實行霸凌的狂魔。

    魏萊對同學胡小蝶實施霸凌,並導致她跳樓身亡,對此她毫無愧疚之感,即使在面對警察的盤問時也鎮定自若,簡直就是一個高智商、高情商的罪犯。

    長期壓抑真實的自我,使魏萊的心理扭曲變態,將霸凌當成了情感的發洩口,最終釀成了悲劇的人生。

    一本叫《乖孩子的傷最重》的書中說:乖孩子,常常得付出自信和自尊的代價來討好成人。而成人,只要心中還存有“要孩子乖”的想法,就是阻絕孩子獨立思考、發展自我的劊子手。只要父母心中有個“理想孩子”存在,就不可能不用“批評、比較、挑剔”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在實現這個獨特價值的時候,他有可能是張牙舞爪的,有可能是笨拙的。

    這些都沒關係,允許孩子在犯錯中長大,從而發展孩子的各種感知能力,讓孩子慢慢去學會建立平等和諧的人際關係。

    你會發現,“熊孩子”比“乖孩子”更加真實、可愛。

  • 2 # 布衣教書

    這是一個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到底我們家長要培育怎樣的孩子?到底我們的國家要培養怎樣的接班人?這一直是我們大家在探討的問題。

    題主所提的是:“你會教育孩子在學校做個老實的乖孩子嗎”。明確的回答:我不會。

    我要教育的絕對是個做事實事求是的老實人,但絕不是任人宰割沒有骨氣的人,也絕不是學校一個樣家裡一個樣的兩面人,更不是當面老實背後狡詐的人。

    孩子智商不行學業不佳,只要盡力了,可以理解。但品行差絕對不能姑息。所以,學校也好,家裡也罷,還是將來走上社會,只要是正確的,我們就應該教育孩子要大膽站起來堅持;不對的,我們就應該勇於承認錯誤,老老實實做人。

    可是,生活中我們很多家長卻常常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教育孩子別人打了你,你就狠狠的打回去。甚至,有的家長生怕孩子佔不到便宜,親自上陣,搞得學校雞飛狗跳,孩子沒了朋友。這是不對的。這樣培養的孩子一定鋒芒畢露,盛氣凌人,將來走上社會一定會栽很多的跟頭。

    也有一些家長一味叮囑自己孩子,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一旦孩子在學校與同學有爭執,便不問青紅皂白給孩子一頓痛罵。這也是不對的。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會過於怯弱,缺乏個性,幹不了大事。

  • 3 # 南山詩話

    不會。原因有三。

    一是孩子有孩子的天性,有孩童成長髮育的規律,對每個孩子的教育都應因人而異。

    二是為什麼要教孩子老實乖巧呢?這並不是什麼好事,也不是什麼優點。江湖險惡,你讓孩子老實給誰看?

    所以,不要那樣做。但現實是遇到孩子調皮,大多數家長老師都只會說你要乖,但至於這個乖到底好不好,對不對,很少有人探討。我喜歡和學生鬥智鬥勇,不僅要讓他們學習知識文化,更要讓他們鍛煉出豐富的內心、堅韌的品質、聰敏的大腦、強健的體魄、有趣的靈魂、靈活的手段、厚厚的臉皮、樂觀的心態、健康的生活。

  • 4 # 雲騰致雨102568750

    什麼樣的孩子是乖孩子?——正如莎翁某劇中的一句話:這是個問題。

    所謂乖孩子是成人根據普遍社會價值取向抽出一些誠實、安靜、友善、聽話等等美好的詞語,做成一個篩選或者判斷的工具,去卡、套迅猛發展充滿不確定性的未成年人的成長。其優點是從小培養孩子的社會公德、思想品質,有助於孩子成人後順利地融入社會,有利於整體提高社會公德水平和意識。

    乖孩子的評價判定具有明顯的社會屬性和利他性,但對於成長中的孩子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是束縛限制,是個性的剝離,壓抑甚至剝奪了孩子的自然成長的可能性,儘管這種可能性大機率的屬於負面的、背離社會屬性的。

    但這依然是一種剝奪。

    學校、社會所擔負的主要就是這種社會規範的養成、普世價值觀的形成工作,這是教育的社會性所決定的,是正確的和機智的。同時也是學校教育的侷限性所要求的,開展班級授課的學校教育

    能夠接納的、實際開展的只能是普世的、共性的思想品德教育。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是佛祖的理想和境界。對於動輒六七十人的班級群體,共同的價值取向和道德取向是教師必須提供的和只能提供的。個性的張揚和濫觴只能毀滅一個班級整體的大多數的可能性,造成實際的混亂和脫序。

    學校、社會、家長所推崇的乖孩子教育就是對共性的認可與服從,甚至崇拜。學校的表彰、家長的誇獎與炫耀、社會的認可與稱讚都在引導乖孩子的發展方向。

    有揚必然有抑。

    突出共性,自然壓抑了個性。

    學校突出的是共性,作為家長在維護共性的基礎上,要適當的保護孩子的個性。

    我曾經做過這樣的事情。

    我女兒在孩提的時候,三歲以前,我全力以赴灌輸的是公德公識教育,比如不亂扔垃圾、排隊、不喧譁等等,三歲以後入托後入學前,我嘗試著引導他破壞前面灌輸的一些思想,不做解釋。比如帶孩子出去,我隨手扔字紙等。孩子強烈抵制,甚至我扔他撿,持續了好多年。直到我的孩子在上初中之前,我專門同她長談了一次,我說:小時候我教你知禮節守規矩,等你大大了,我卻帶頭違反,你怎麼看?

    孩子很驚訝,想了一會,說:以前聽你的,上學聽老師的,你做的跟你說的不一樣,我很奇怪,也有點生氣,感覺你說話不算數。不過我還是聽老師的。

    我說: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只是公共場所亂扔垃圾,偶爾不排隊?

    孩子歪頭想了一下,說:嗯,是這樣的。

    我說:我是故意這樣做的。

    看著孩子有點茫然的表情,我繼續說:小時候告訴你知禮節守規矩,這是教養,是爸媽必須告訴你的,也是你必須做到的。上幼兒園上學了,這是公共環境,大家的表現不一樣,爸爸的做法也跟以前不一樣,你感到困惑,不解,但你必須要選擇這樣做,還是那樣做。

    我停下來看著她,他聽得很專注,我繼續說:

    你選擇聽老師的,你選擇得對,我很驕傲。

    孩子的臉稍微有點紅,但很開心。

    “我知道你想問我,如果你選錯了,我會怎麼辦?”

    孩子用眼神告訴我說對了,我笑笑,說:我會設法給你糾正過來。

    孩子愣了一下,小嘴兒撇了撇,表示不滿。我看著她的眼睛小心的說:

    我前面說過,我是故意的。我告訴你應該怎麼做,你做了,很好。但這沒有多少意義。

    我跟孩子對視著,輕輕的說:

    你身邊的同學肯定表現不一,而我則違反了我自己的要求反其道而做,以上種種跟我說的都不一樣,儘管你依然按我以往教你的去做,但不同的是你做出了選擇,選擇很重要,因為是你做出了選擇。就是因為你做出了選擇,事情才變得有意義了,你懂嗎?

    孩子受到鼓舞,眼裡有了亮光。

    小時候,要聽話,聽話就是好孩子。長大了,要學會思考,思考是個好習慣,思考以後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才是了不起的孩子。

    1、公德良序要知道,要遵守。

    2、服從不盲從。

    3、會做選擇。

    4、自主自願去做乖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沒有空調,還有什麼辦法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