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緣112895257
-
2 # YUE讀
納蘭是《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原型,自然有許多林妹妹。根據記載,納蘭有妻子盧氏,妾顏氏,後來盧氏病故,便續絃官氏,還有紅顏江南才女沈宛,還有青梅竹馬的表妹惠兒。惠兒是納蘭的初戀。兩小無猜,才貌雙全。心碎的是納蘭的父親明珠為了家族的利益將表妹送進了皇宮。從此天各一方,徒留無數遺憾。
《落花時》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上闋寫出表妹嬌羞可愛的情態,下闋寫她苦苦期待著意中人的書信卻總是希望落空,納蘭勸她好好珍惜青春,不要在無謂的相思中耗費掉人生最美麗的時光。
臨江仙·謝餉櫻桃
綠葉成陰春盡也,守宮偏護星星。留將顏色慰多情。分明千點淚,貯作玉壺冰。
獨臥文園方病渴,強拈紅豆酬卿。感卿珍重報流鶯。惜花須自愛,休只為花疼。
在這首詞中,納蘭將杜詩中的“綠葉成陰子滿枝”化用為“綠葉成陰春盡也”,表達的悲惜之情。“守宮偏護星星”,納蘭在這裡用到“守宮”的典故,思念表妹。在納蘭的眼中,表妹贈予他宮中的櫻桃,就彷彿是點點淚水,這淚水就像苦酒一樣積聚,讓他沉醉其中。
“獨臥文園方病渴,強拈紅豆酬卿”。納蘭在這裡自比司馬相如,說自己正失意病臥,收到盛情饋送的櫻桃,於是強忍著病痛吃了它,以示酬答。
“感卿珍重報流鶯,惜花須自愛,休只為花疼”,在這黃鶯啼遍的季節,納蘭十分感謝表妹還能如此珍重情誼。同時也勸慰表妹憐惜花落時也要自愛,不要總是為花落而生悲。
納蘭的妻子盧氏也是政治產物。兩家門當戶對。
康熙十三年(1674年),納蘭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成婚。盧氏“生而婉孌,性本端莊”也是相當有才華且性格溫柔的女子。
朝中措
蜀弦秦柱不關情,盡日掩雲屏。己惜輕翎退粉,更嫌弱絮為萍。
東風多事,餘寒吹散,烘暖微酲。看盡一簾紅雨,為誰親系花鈴。
納蘭與妻子十分恩愛美滿。
浣溪沙
旋拂輕容寫洛神,須知淺笑是深顰,十分天與可憐春。掩抑薄寒施軟障,抱持織影藉芳茵。無能無意下香塵。
這首詞是納蘭容若為接髮妻盧氏所作,是盧氏生前與納蘭在一起時的婚姻生活寫照。
這首詞清新灑脫,寫的是納蘭容若為盧氏畫像時的心理感受,有對其風姿美態的讚美,有對她的愛慕與呵護。
上片說為女子畫像。“旋拂輕容寫洛神”,作者用“輕容”來指代畫紙,用“洛神”來指代女子,皆含不勝愛憐之情。因為輕容是紗中最輕者,《類苑》雲:“輕容,無花薄紗也”; 洛神是指傳說中的洛水女神,名宓妃,以女神稱人,褒愛之心,自是可見。“須知淺笑是深淺”。乍讀此句似不可解者,為何淺淺微笑就是深深蹙眉?聯絡上句方知,此句是說,女子的形象實在太可愛了,連不高興時皺眉的樣子都好像是在微笑。實絕佳語,絕傳神語。而後作者說她“十分天與可憐春”也就十分自然,絲毫不顯矯揉造作。不僅不造作,反而清新生動:如此可愛,當是天生;如此美麗,好比春天。
下片說畫中的情景,但不是客觀的描述,而是語帶深情。詞人對愛人的憐惜,使得詞人對畫中“她”也照顧得無微不至。畫中的“她”“羅薄透凝脂”,他怕“她”衣衫單薄會感到寒冷,於是把“她”置身在華美的芳香褥墊上。“掩抑”、“抱持”即表明其憐愛之情切。最後的收束又頗為浪漫,“未能無意下香塵。”指正因為畫家這樣的憐愛與呵護,使畫中的美女不能無動於衷。於是她如同仙女一樣來到了嚮往的人間。這裡用到了後面《虞美人》中將提到的唐杜荀鶴《松窗雜錄》所載呼喚畫中人“真真”之典。“將眼前之人與畫中人合一,說“她”是仙女下到了塵界。而“未能無意”又將“她”情意綿綿的情態勾出。
康熙十六年盧氏難產去世,納蘭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為《飲水詞》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後人不能超越,連他自己也再難超越。
-
3 # 有書共讀
納蘭性德,字容若,滿洲人,清朝初年著名的詞人。他的父親是大學士明珠,母親是英親王阿濟格的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後擔任康熙殿前一品侍衛。
納蘭性德雖一生行走仕途,卻一生為情所累;追求真摯永恆的情感,卻屢遭命運打擊。他的一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其中“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成為千古名句。而他一生情路坎坷,尤其是他跟盧氏的愛情更讓世人唏噓不已。因為僅僅三年的時間,他們就紅橋夢斷,陰陽兩隔。
今天,有書君就跟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納蘭性德與盧氏情深緣淺的愛情。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娶她進門。
納蘭性德有一個青梅竹馬的表妹。表妹在十七歲這年,成為應召待選的秀女,這段隱秘的愛戀便這樣被埋藏在了街角,老死在了曾經的時光裡。
納蘭的父親明珠,在考慮兒子的婚事的時候,最多的是考慮要為自己的家族,尋覓一位最得力的政治夥伴,於是,門第與規則就成為明珠大人的首要考慮因素。
當時,兩廣總督盧興祖是清初四大輔臣蘇克薩哈的部下,在官場一路平步青雲。在康熙登基初年,鰲拜橫行朝綱,不顧康熙的反對,執意將蘇克薩哈絞死,蘇的子孫也因此獲罪。盧興祖為了明哲保身,以無能平定盜賊為由自請罷官,離開官場,回到北京。他的女兒也隨家眷一起遷居京城。
古人對婚嫁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除了門當戶對,還有著“嫁女必勝吾家,娶婦必不若吾家”的基本原則。盧興祖雖然遭貶,但是盧家仍是官宦之家,不會因為一個人的遭遇而沒落。而盧興祖與明珠私交也較好。
盧興祖的女兒,就這樣被選為納蘭性德的妻子。他們都沒有來得及見上一面,就被命運牢牢地綁在了一起。納蘭覺得這場婚姻對他來說,只是一場不知罪名的判決。若得一可心之人,便被判入幸福的天堂;若得一無趣的木偶人,人生將如一潭死水。
二十歲的納蘭性德,根本還沒嚐到愛情的滋味,就先付出了婚姻的承諾,並把自己捲入到一場終久避不開的利益漩渦中。
新婚,本來是充滿期待,納蘭的心裡卻充滿了忐忑。
走進婚姻,戀愛才開始。他的一切,她都懂。
洞房花燭夜,納蘭屏住呼吸,用秤桿挑開蓋頭。
一見傾心的感覺就是如此吧?眼前這個十八歲的漢族女子,長得粉面桃腮,溫婉可人。而恰是一低頭的溫柔,令納蘭怦然心動,這是一種久違的溫暖。不由自主地,微笑浮上了他的嘴角。
納蘭第一次覺得權力、地位和家族利益之間的交易與聯合,也不像看起來那樣無恥和殘忍。至少這場交易為他換得一位可心的漢家女子,做今生今世的愛人。
他拋棄了政治聯姻的鄙夷和憤怒,用盡世間最美好的意象,來記敘這段為數不多的幸福時光。
儘管盧氏並不是傾國傾城,但是她有自己獨特的美。至少,她在納蘭心裡是無雙的。
一次大雨,納蘭在書房看書,卻久久不見盧氏,四處遍尋不見,突然看見她在後院撐著兩把傘,一把遮著自己,一把遮著剛開的荷花。原來她是怕雨水淋壞了嬌嫩的花朵,充滿憐惜地當起了“護花使者”。其善良、可愛盡顯。
納蘭看書時,盧氏總是提前進書房幫他收拾桌子,擺上納蘭喜歡的瓜果。而四目相對時,莞爾一笑中,盡是柔情與蜜意。
這一年,納蘭二十二歲,不負眾望成為康熙帝欽點進士。終於如願以償,卻被閒置在家,未授予任何官職。納蘭焚香靜坐,夜讀詩書,他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他常夜半輾轉難眠;於無人處輕輕地嘆息;書讀半晌後突然呆立。納蘭的躊躇,她盡收眼底。而她,則像一朵溫潤的解語花。他安靜讀書或者沉默時,她懂事地自顧忙自己的事。在他將目光投入她時,她又面帶微笑,與之交談,撫慰他的心靈。
天人永隔,她成為他心口永遠的硃砂痣。
不管是來自富貴鄉還是貧賤地,無數女性長眠在生孩子這一鬼門關。她們用生命換來新生命的誕生,自己的生命卻永遠定格。
康熙十六年,納蘭與盧氏的孩子出生了。盧氏在產後一直被疾病糾纏著,她的面容迅速削瘦下去,面色也變得蒼白。而郎中的診斷書赫然在目,或許,盧氏只能陪伴他走這麼遠。
孩子三天時,納蘭聚齊了親朋好友,熱熱鬧鬧地為孩子舉辦了“洗三禮”,迎接這個被期待已久的小生命。
可嘆的是,半個月後,盧氏去世後的三天,納蘭又要親自為她“送三”。這一迎一送,來往的幾乎是相同的親朋好友,但是卻事關人的生與死,完全是冰火兩重天。
命運何其殘忍!它給予納蘭所謂的幸福,不過只是為悲劇揭幕製造了可供破壞的素材,不過是透過對比使眼前的不幸更加撕心裂肺。
他心灰意冷時,她在;他報國無門時,她也在。不僅是因為納蘭是她的夫、她的天,還因為盧氏懂得這個貴公子心底的寂寞。
不久前他們還在焚香靜坐、試品新茗,如今卻陰陽兩隔。
這種生死離別的愁緒,濃得化不開。並從此縈繞終生。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情”。他悔當初的多情,如果可以少一分感情,那便是少一分牽掛。也不至於而今時過境遷,依然是“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一首《浣溪沙》,更是表達了納蘭性德對亡妻的懷念: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細思量。
被酒莫醒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尤其是“當時只道是尋常”這一句,道出了許多人的心殤。或許,在擁有平凡的生活時,我們不知道那就是幸福,而在失去這些時,才知道這些是最應該存進生命中的珍貴的記憶。
後來,在父親的強行安排下,納蘭迎娶了官氏;再後來,江南才女沈宛走進納蘭的世界,無奈終因出身平凡,被明珠拒之門外。而納蘭因為感情屢屢受挫,又加上寒疾發作,年僅31歲就離開人世。
縱觀納蘭性德與盧氏的愛情,他們從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政治聯姻,再到兩情相悅、舉案齊眉的默契,可以說,他們的愛情是一幅低開高走的K線圖。但是,或許是老天也嫉妒他們的幸福,三年後,盧氏生下他們愛的結晶,卻因此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或許世間最殘酷的愛情,不是我愛你,你卻不知道,而是處於進行時的幸福卻戛然而止,而且天人永隔。納蘭性德與盧氏,便是如此!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4 # 牛頌通鑑
納蘭性德正室夫人盧氏,祖籍永平、今河北省盧龍縣,後家族人移居奉天,今遼寧省瀋陽市,漢軍旗籍,鑲白旗人。盧氏的父親盧興祖,曾任大理寺少卿,也是清入關後培養的第一代文化人。於順治三年(1646年)入國子監學習,畢業授為工部啟心郎(後改稱郎中),康熙四年(1665年)遷兩廣總督加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康熙六年(1667年)解職,不久去世。
“加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之“加”,指沒有實權的虛銜,實職就是兩廣總督。按照八旗制度的規定,解職後的官員應迴歸北京,因此他的女兒隨家庭親眷從廣州來到北京。
盧氏生於北京,長於廣州,十餘歲時又回到北京,是《紅樓夢》中的“林黛玉”一樣的豪門女子經歷,是讀過詩書的。她與納蘭性德成婚時,父親盧興祖已去世五六年了。
婚後情感
從納蘭詞中可以讀出,納蘭性德心目中的盧氏是花容月貌,楚楚動人,是“一朵芙蓉著秋雨”(《減字木蘭花》),雖“素末”沒有留下文字作品記載,卻也是知識涉獵廣博於一般官宦家的小姐。
能與才華橫溢的丈夫“賭書消得潑茶香”(《浣溪沙》)婚後生活如琴瑟之和,夫妻愛意篤深,濃情溫婉,纏綿悱惻,哪怕只一日兩日不見,也難捨難分。
如為妻子所寫的《清平樂》一闕:“畫屏無睡,雨點驚風碎。貪話零星蘭焰墜,閒了半床紅被。生來柳絮飄零,便教咒也無靈。待問歸期還未,已看雙睫盈盈。”
“畫屏無睡”句化用溫庭筠《池塘七夕》詩意:“香燭有花妨宿燕,畫屏無睡待牽牛”。“蘭熖”指古人用澤蘭子煉製油脂蘭膏,用以點燃照明的燭熖,也化用了黃子行《花心動·落梅》:“夢魂遠,蘭燈伴人易滅”。
詞中寫丈夫第二天要離開妻子出行,將別前夜窗外下起小雨,如淚灑被風吹碎而點點滴滴,悽然驚心;兩人情不能捨,夜終燭盡,私語綿綿,冷落了半床紅被。
向神靈祈禱無終無用,生命的飄零無著,不能自主的感嘆和無奈,一齊湧上心頭,夢魂已遠,燭燈易滅; 當妻子欲問歸期之時,已見淚眼盈瑩,令人不忍相言,也無言以對。
更為可貴的,是納蘭性德視盧氏妻子為知己,如同《紅樓夢》中的主人公賈寶玉與林黛玉,妻子宦海沉浮的家庭,給了深懷喪父之痛的她以更多的人間溫情,靈魂相融的追求,而同樣厭惡權門傾軋與仕途之爭。
靈魂共鳴
這使納蘭性德對抗世俗社會壓力的孤獨的心,得到極大的慰籍,並永願與愛妻過著“賭潑茶”,“巴山夜語”式的生活,永遠躲避充滿汙濁的塵世。納蘭詞中有這樣一闕悽美悲壯的悼念亡妻的小令《荷葉杯》:
“知己一人誰是?已矣。贏得誤他生。有情終古似無情,別語悔分明。 莫道芳時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為伊指點再來緣,疏雨洗遺鈿。”
何為“知己”?知己不是知音,高過知音的層次。知音只是走入彼此的精神世界就好;而知己是用心傾聽對方,默默會意於靈魂深處,如同人來人往、人山人海中幸然遇到另一個自己
這闕詞石破驚天的第一句“知己一人誰是?”天問之後已答道:可惜可嘆啊,她已離我而去。從來是多情好似無情,萬分後悔臨別之時的那些話,訴說得令人斷腸。
在天上,愛妻託做明月,與夢中執手相見,向在人間的丈夫含淚傾訴,留下兩句詩:“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納蘭性德心痛如斯,想到愛妻在人間時並不擅作詩詞,不知天上人間何以得此詩句,靈魂相遇,感慨萬千,這一天正是重陽節將至。
《沁園春》這闕詞作於康熙十六年農曆九月初六,此時盧氏已病逝三個多月。如果說上一闕《荷葉杯》從頭至尾全在對愛妻說著情話,那麼這一闕《沁園春》可視作愛妻對人間丈夫的深情告白:無奈含恨離別,可憐天上的月亮,一昔如環,昔昔都缺。但我願作這一輪明月,每每爭得月中如環時,許她一個圓滿清潔。
納蘭性德與盧氏的知己深情,似《紅樓夢》中寶玉與黛玉的知己深情。“明珠家事納蘭詞”與《紅樓夢》的創作史有很深的淵源,不是強牽附會,有待“紅學”與“蘭學”並進的探討究竟。
回覆列表
盧氏父親盧興祖,漢軍鑲白旗人,任兩廣總督。他們的婚姻一開始只是政治產物;京官與地方官結親是官員結親的理想模式一個是中央要員,一個是封疆大吏,朝中有人好做官,地方有人好辦事。但二人婚後發現彼此都有著驚人的相似:溫柔,純真,孩子氣。
一次大雨,容若在書房看書卻久久不見盧氏,四處遍尋不著,突然看見盧氏在後院撐著兩把傘,一把遮自己,一把遮著剛開好的荷花。可見其可愛之處
兩人從此深深愛著對方。容若看書的時候,盧氏總是提前進書房幫他收拾桌子,擺上容若喜歡瓜果。容若文學底蘊深厚,而盧氏也不是普通的女子所能比擬的。
盧氏曾經問容若:最悲傷的字是哪個?
容若不解
盧氏說:是“若”。凡“若”出現,皆是因為對某人某事無能為力。
容若和盧氏很幸福的生活,“憶得雙文朧月下,小樓前後捉迷藏”,“憶得雙文通內裡,玉攏深處聞暗香”等等太多太多了,只說他一首《雜憶》中的一段吧
春蔥背癢不禁爬,十指槮槮剝嫩芽。
憶得染將紅爪甲,夜深偷搗鳳仙花。
講盧氏為自己搔背、用鳳仙花染紅指甲、用花燈小盞捕捉螢火蟲的細節。幸福的生活永遠是由幸福的細節組成的。
可幸福永遠都是短暫的,或許這一對璧人幸福的讓老天都嫉妒了吧!盧氏死於難產,這對容若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容若後期的詞越來越悲傷了。
容若也寫了許多紀念盧氏的詞,我只挑一首代表作吧,
《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細思量。
被酒莫醒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尤其是“當時只道是尋常”這一句,道出了許多人的心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