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星好評
-
2 # 水天一色9
三顧茅廬
第一次: 故事 : 官渡大戰後,曹操打敗了劉備。劉備只得投靠劉表。曹操為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就謊稱徐庶的母親病了,讓徐庶立刻去許都。徐庶臨走時告訴劉備,南陽有個奇才叫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去南陽拜訪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剛好出游去了,書童也說不知什麼時候回來。劉備只好回去了。
第二次 過了幾天,劉備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雪又來到諸葛亮的家。劉備看見一個青年正在讀書,急忙過去行禮。可那個青年是諸葛亮的弟弟。他告訴劉備,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劉備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說渴望得到諸葛亮的幫助,平定天下。
第三次 轉眼過了新年,劉備選了個好日子,又一次來到隆中。這次,諸葛亮正好在睡覺。劉備讓關羽、張飛在門外等候,自己在臺階下靜靜地站著。過了很長時間,諸葛亮才醒來,劉備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辦法。
三顧茅廬
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說:“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業,和曹、孫成三足鼎立之勢。”劉備一聽,非常佩服,請求他相助。諸葛亮答應了。那年諸葛亮才27歲。
-
3 # 劉坤忠120
劉備、關羽、張飛三次到襄陽隆中誠請諸葛亮,劉備漂泊一生,沒有軍師決策難成大事。臥龍鳳雛名滿荊襄,劉備得到諸葛亮鼎立相助,終成霸業。三顧茅廬,成為傳世經典。
-
4 # 中行偃1
答:《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諸葛亮出師表雲: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好!我們先把它放這兒。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當時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南陽諸葛草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的事。
《三國演義》上有文,詩曰:“襄陽城西二十里,一帶高岡枕流水:高岡屈曲壓雲根,流水潺潺飛石髓;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單鳳松陰裡;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臥不起…”我是沒去過襄樊!不敢胡說八道,劉備去找諸葛應該是往南走,並且需要渡過漢水!因為劉備駐軍在新野,新野是在襄樊之北,屬於南陽地區。而襄樊就是當時的荊州首府,諸葛的老婆就是大將蔡瑁的外甥女,劉表的連襟的女兒
-
5 # 辰遠老劉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三次請諸葛亮下山輔佐自己,這就是所謂的三顧茅廬,記錄在《三國演義》的第37回和38回。
曹操用計挖走徐庶,徐庶與劉備相處的也很融洽,知道這一走就不會回來,所以就把諸葛亮推薦給劉備。第一次,劉關張兄弟三人去拜訪諸葛亮,然而諸葛亮不在,沒有見著。他們三人回到新野以後,過了幾天聽說諸葛亮回來了,雖然風雪交加,但還是去拜見他,不過這一次還是沒有見到,這一次見到了諸葛亮的岳父大人黃承彥。隨後他們又回到了新野,等過完年以後春天到了,專門選了良辰吉日,齋戒三日,薰沐更衣,第三次去拜見他,關羽、張飛兩兄弟意見就很大了,說都去了兩次了,這個禮數也太重了,太大了。但是劉備還是誠心誠意的去請諸葛亮,這一次就見到了。孔明也提出了自己的隆中對策。
這就是演義中描寫的三顧茅廬,但是在《三國志》裡面沒有提到三顧茅廬,但是在第91回的《出師表》中,諸葛亮明確的說出了,“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所以說三顧茅廬,三次拜見,這個禮數,對諸葛亮來說都是蠻隆重的。所以諸葛亮還是很感激的。所以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劉備。
-
6 # 小魚方言
劉備等人“三顧茅廬”,也就是說請了三次。我們在小說戲劇、影視作品中看到劉備兄弟三人到隆中請諸葛亮出山相助,這個過程非常精彩,但是我們要問:劉備為什這麼堅持?這是真的嗎?
諸葛亮是傑出的政治軍事家,完全稱得上是偉人,但諸葛亮不是神人。我們先來看《三國演義》對“三顧茅廬”的描寫。
第一次,劉、關、張三人來到隆中。看到農夫一邊耕田一邊唱歌,唱詞古雅悠遠、充滿詩意,劉備一問才知道,此歌正是臥龍先生諸葛亮所作。劉備三人來到了臥龍岡諸葛亮居住的茅屋,劉備下馬敲門,一小童開門出迎。劉備自報家門,對小童唸了一大堆“漢左將軍,宜城亭侯”等等這些頭銜。誰知小童說:你名字那麼多,我可記不住。小童還說先生今早出去了,不知何時可回。那麼劉備三人只能上馬回去了。
第二次,劉備三人冒著大雪又來到隆中。但是這次諸葛亮遊山玩水去了,劉備又撲了個空,只見到了諸葛亮的一些親朋好友。
第三次,劉備三人再次來到隆中。這次劉備日思夜想的諸葛亮終於在家了,但是諸葛亮在睡覺,劉備兄弟只能在門外站著等了幾個小時。諸葛亮醒來之後還要吟詩作對一番才出來相見,這次劉備終於見到了“身長八尺,面如冠玉”的諸葛亮。
《三國演義》寫“三顧茅廬”用了近五千字,濃墨重彩,精彩紛呈。在羅貫中的筆下,諸葛亮身邊的親朋好友全都是高人,連農夫和小童都不同凡響。其實這些都是小說鋪墊,來襯托諸葛亮的高深莫測,神龍見首不見尾。《三國演義》的虛構有三分之一用在了諸葛亮的身上,諸葛亮成了《三國演義》的第一男主角。
同樣寫“三顧茅廬”,《三國志》的正文用了多少個字呢?十二個字: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三國志.諸葛亮傳》),意思就是說:劉備去到隆中拜訪諸葛亮,請他出山輔助自己,去了三次才見到。“三顧茅廬”只是紛亂複雜的三國史中的一件事情,《三國演義》用了近五千字,《三國志》只用了十二個字,可見《三國演義》對某些情節的虛構是多麼的誇張。諸葛亮是傑出的政治軍事家,完全稱得上是偉人,但諸葛亮不是神人,我們不自覺了去神化諸葛亮了。
-
7 # 夔門浪人
《三國演義》中劉備為興復漢室,遍求治國平天下之奇士,曾三次前往南陽隆中之臥龍岡,請諸葛亮出山。
當時劉備有一謀士徐庶在身邊,但曹操也很想得到徐庶輔佐,於是假以徐母之書將徐庶騙離劉備,前往許昌。劉備在跟徐庶臨別後,徐庶匆忙返回,將自己的朋友諸葛亮推薦給了劉備,隨後並親自去找了諸葛亮。
首次拜謁。待別過徐庶之後的第二天,劉備便備好禮物,帶關羽、張飛一起前往南陽隆中臥龍岡。然事有不巧,劉、關、張三人沒能見到諸葛亮,只見到了諸葛亮的書童,他告訴劉、關、張兄弟仨,諸葛已外出,其去處及歸期均無所知。沒有辦法,劉、關、張只得悻悻而歸於新野。
再次拜謁。劉、關、張再次拜謁諸葛亮時,已是冬天,當天正下著大雪。劉備一行來到諸葛亮草廬時,見到帳中一人正在讀書,劉備以為是諸葛亮,結果卻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諸葛均告訴劉備,其兄外出,在關羽和張飛的勸說下,劉備給諸葛亮留下一手札,表明來意。三人無奈準備返回新野時,卻見到了諸葛亮的岳父,最終三人還是略帶遺憾的回到了新野。
三次拜謁。又過去幾月,到了來年春天,劉備齋戒三日,備足禮物,劉、關、張三兄弟又一次來到諸葛草廬。當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命關、張在廬外靜候,自己則立於諸葛亮榻前等他醒來。
待諸葛亮醒後,二人互表誠意,劉備數度泣零。諸葛亮最終被劉皇叔的真誠打動,決定出山相助。
劉、關、張三人便留宿諸葛草廬一夜,促膝長談。諸葛亮雖未出草廬,卻已定三分天下。這便是引為美談的"三顧茅廬"之傳說。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幫劉備實現了三足鼎立,平定天下的願望,一直為後世所傳頌。這雖然是一個傳說,但也告訴後世之人一個很有警示意義的道理:得人才者得天下。
-
8 # 經濟資訊速遞
孔明出山(戲說)
·
連夜寒潮襲南陽,
暖氣停供驚臥龍。
心神不定去躬耕,
意欲移民別隆中。
·
猶豫不決人彷徨,
久盼突遇劉關張。
三顧茅廬入草堂,
問計漢室欲中興。
.
待價而沽心膨脹,
運籌帷幄話一統。
本欲避寒出山行,
卻遭追捧變明星。
.
多年布衣一白丁,
鳥槍換炮成名相。
羽扇綸巾建豐功,
流芳千古照汗青。
-
9 # 禁街虎1
一次。
前兩次是虛晃,並未見到諸葛其人,第三次才見到,而且一次成功,直接把諸葛亮拉走了,所以,請諸葛亮,一次即可。
-
10 # 青春默言
三請諸葛亮是我們民間俗話,三顧芽廬是文章的主題,
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漢代未年諸侯分爭倔奪天下,逐漸走進三國時期。在三國寅義中有曹,劉 孫三人爭霸權位。劉備漢代大業不畏寒冷三請孔明,劉備是一個清高賢疏的君主,德高望重,重情重義,愛民如子,也是天下難得的君主,在當時的社會人人讚歎不亦。
他覺得自己實力淺薄,身邊能有一個出謀劃策的之人,也能和自己心裡出想說說不出的話。在看人家曹操、孫權身邊謀臣堆積,不由心裡也酸,自己是大漢後代,卻無能為力顧不了漢家江山,又能不難過呢?所以下決心去請諸葛亮,這才引來三顧芽廬的故事。
第一次,他帶著張關弟兄三人尋村問路好不容易找到臥龍崗,兄弟三人十非高興,門是開著的,走到門前卻看到一個書生,手裡拿著書坐在火爐旁邊,劉備喜出望外,以為這就是諸葛孔明吧?便輕輕地走近很有禮貌的問;你是你諸葛孔明先生嗎?書生便說不是,他是孔明的弟弟,便知諸葛亮沒在家,弟兄三之得回來。
弟二次,劉備又去請諸葛,張飛不樂意,嘮嘮叨叨的,劉備說;那你別去了我和你二哥一起去好了。張飛回過頭來看看二哥沒說話,自己也住了嘴,便隨著二哥。關於是個有志向的人,雖不樂意,但不說出來,只好跟大哥一起去了。弟三人走了一段路程便到了。這一次比上一次快多了,減少了很多路程。走上前便問還是沒在,又白走了一趟,諸葛亮沒在家。這可氣壞了張飛張三爺,只氣的哇哇怪叫。劉備看看二弟說;“叫什麼叫”,張飛不坐生了,劉備也不在往下講了,三人之好默默地往回走了,
弟三次是剛下過大雪寒冬,冰天地凍的,劉在次去請諸葛亮,關張二人不讓劉備去,
並說諸葛亮太無禮又傲氣,來了畏彼能怎麼樣的,張說;我和二哥去把他給你抬來還不成。劉備說;好好的事情都讓你攪亂了,你知道什麼呀!請都請不到,還說抬來,你抬得來嗎?劉備瞪張飛一眼。關於說;諸葛亮確實也太自以為是了吧?劉備說;如果你們都不想去也吧?我一個人去好了,說著劉備起身就走。關張二人不以為然得跟在後面。不說想彼大家都知道,劉關張三人交情深厚,曾經插草為香生死之交,情投手足,他們倆怎能捨不得他大哥一個人去吶。
我 書寫梅花捲一首不重言倫:
馬蹈瓊翠如銀花,
寒流如冰刺骨過。
劉家漢代大業稱,
哪管前途險易驚
話不多說,來到了臥龍崗草廬前以是以過中午時刻。因為天氣太冷,幸虧弟兄三人找個酒館喝酒取暖,不然劉黃叔竟在那麼冷的天,站在草廬前幾刻時辰,直等諸葛亮一覺醒來才知道有客到,差小童請劉進入草廬,直到此時劉備才挪動一下身體,可見劉備的真心實意,李賢下世,這才感動了諸葛孔明。
兩個人在緒論談中非常投機,一論天下有理有據,真君遇賢臣,汗龍落海洋。三年無顏色,夜雨細如丹。
不然劉備總會說自己如魚得水呢?
自以後治使諸成了三國爭霸傳到古今的
《三國演義》
-
11 # 歷史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請了三次諸葛亮,正史中也是如此,這就是有名的三顧茅廬。
為何請了三次呢?
對諸葛亮而言,他要考察劉備的求賢態度。如果遇不到明主,那諸葛亮寧願“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在家種地一輩子。再加上諸葛亮喜歡雲遊四海,行蹤飄忽不定,所以劉備前兩次都沒見到他。
對劉備而言,他正是要表達自己的態度。第二次拜訪諸葛亮時,天寒地凍,張飛一直在抱怨,劉備卻說這樣才能體現我的殷勤之意。第三次去拜訪諸葛亮時,關張一起來勸諫,覺得劉備這麼做是自降身價,但是劉備認為齊桓公見東郭野人,五次拜訪才得一見,如今自己要拜訪大賢,這點辛勞根本不算什麼。
最終,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打動,儘管劉備此時實力弱小,寄居荊州,僅有新野小縣,士兵幾千人,諸葛亮依然是自信滿滿地出山,為劉備規劃了宏圖大業,幫助劉備實現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並且在劉備死後,季漢政權千瘡百孔之際,毅然挺身而出,承擔託孤重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大漢天下盡了最後的努力。
劉備和諸葛亮可謂是相得益彰的一對君臣,諸葛亮固然是千古賢相,智駭天地,但劉備和諸葛亮之間至誠的君臣關係,也同樣是令人津津樂道,佩服不已。
-
12 # 漁歌夜話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屯兵新野的劉備同曹操在官渡大戰,被曹操打得大敗而逃,只得投靠同為漢室宗親的劉表。曹操因對劉備的謀士徐庶極為欣賞,為讓其為曹所用,便謊稱徐庶的母親重病,讓徐庶立刻去許都相見。徐庶己預感此去定難回來,臨走時向劉備舉薦南陽奇人諸葛亮,說如能請他出山,定可安邦定國取天下。劉備逐三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這就是三顧茅廬典故。
第一次,徐庶的出走,劉備頓感失去了主張,為了補充謀略人才,劉關張三兄弟親備厚禮,到南陽隆中拜訪諸葛亮。不巧諸葛亮剛好出游去了,不知何時候回來,劉備只好回去了。
第二次, 劉關張三兄弟冒雪再次拜訪諸葛亮。見一器宇軒昂讀書青年,誤以為是求見的諸葛亮,急深躬施禮。卻是諸葛亮的胞弟。告訴劉備,哥哥應朋友之邀外出,言談之中,深感不凡。劉備兄弟更加迫切,留書一封,說欲請高士諸葛亮出山,助其平定天下一圖霸業。
第三次,依舊劉關張三兄弟親自拜訪,為不擾其午睡,兄弟三人在雪中等候數時,終於一睹了高人風骨。諸葛亮便向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從魏吳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分析,以及劉備的優勢劣勢以及機遇和發展方向。並留下了千古名篇《隆中對》:“北方強曹操佔據天時,南方孫權佔地利,都根基深厚,不可撼動。將軍可占人和,如能拿下西川成大業,便可與曹、孫成三足鼎立之勢。”諸葛亮對天下局勢的分析,讓劉備十分震動:一足不出戶山野書生,竟對天下形勢掌握如此透徹,對劉備集團的定位如此精準。經劉備的懇切和真摯邀請,諸葛亮從此出山進入劉備集團,輔助其成就了一番霸業。
劉備為何如此放下身段三顧茅廬,去請一個只聽其名,不知其才學人品如何的諸葛亮呢?這裡既有劉皇叔禮賢下仕、求賢若渴的胸懷,又有其人才匱乏的迫切需求。此時的劉皇叔幾乎無棲身之地,兵乏將寡,形式危急。迫切需要這類胸懷天下,經天緯地的人才指導發展的方向。恰好諸葛亮又有徐庶般才能,又經徐庶舉薦推崇,因此劉關張兄弟才如此誠心三請諸葛亮!
諸葛亮同樣不甘寂寞和平庸,虛度一生。自幼就奮發學習,無論經實子集、四書五經、三韜六略都瞭然於胸。並長期關注天下形式,掌握各路英雄的能力性情和動向。在看準劉備為良木可棲時,便主動做好宣傳和公關,從當地名流文人到鄉間農夫都一一安排,把自己包裝成一胸懷天下的絕世高人。單等劉備前來尋訪,並欲擒故縱,三訪始見,所用手段火候可謂爐火純青。最終加入劉備隊伍,成就了一段千古傳奇!
回覆列表
劉關張三兄弟一共請了諸葛亮三次,主要是興漢滅曹,劉備想幹一翻大事業,沒有軍師一事無成,劉備得諸葛亮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