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命旅行之箭
-
2 # 守夜人墨冥
坦克殲擊車 又或者說是自行反坦克炮
從名字上基本就知道是用來做什麼了
一個合格的坦克必須有一個合格尺寸和防禦的炮塔 不然放不下基本夠用的反坦克炮 或者防禦低下送人頭 所以坦克炮塔註定不會很輕
比如30噸的坦克有5 6噸被炮塔用去了 並且坦克越輕車體越小 就限制了不能裝口徑比較大的坦克炮 這個噸位只能上75炮 90炮基本做夢 而去掉炮塔 坦克底盤負荷低 可以一定程度強化車體底盤 空間也大了可以上90炮了 這樣火力大了 防禦也一定程度提升 當然 損失了射界
坦克殲擊車其實也可以有炮塔 這個是根據各國戰略戰術資源決定 主要防禦使用 當然是沒有炮塔比較好 防禦更好生產簡單成本低 反正進攻路線有限並且固定
美國佬的坦克殲擊車就多數有炮塔 但是車體裸奔 但是有了炮塔和更大的炮 可以伴隨坦克進攻 於是美國佬就有了兩種坦克殲擊車
-
3 # 制導小龍蝦
這麼說吧,專業不同設計不同。
突擊炮,在德國陸軍最初是炮兵編制,任務是配屬步兵推進,給步兵提供直瞄火力打擊地方陣地火力點掩護步兵突破敵人防禦陣地的東西,必要時也提供反坦克火力。
突擊炮的這個戰術特點不需要他有可進行旋轉的炮塔。而且無炮塔設計有很多便利的地方。第一點,設計簡單,製造方便。第二點,戰鬥室空間大,方便小型底盤安裝大口徑火炮,能攜帶更多的彈藥。第三點,外形低矮,便於防護,省去了炮塔的旋轉機構等重量還可以增加裝甲厚度。
所以,蘇德兩國的突擊炮/坦克殲擊車都採用固定戰鬥室的設計。
-
4 # 純野生的坦克
除了德國蘇聯、英國、法國的坦克殲擊車都是無炮塔的。在二戰時,各國的坦克殲擊車捨棄炮塔而採用固定戰鬥室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要在小底盤上搭載大一號的火炮!
先看兩個案例:
三號坦克初期只能扛37炮,到後期撐死了也只能扛50炮。但三號突擊炮確可以扛著75毫米L48炮滿街跑!
三號坦克
三號突擊炮(注意火炮和三號坦克的區別)
還有:四號的終極型號坦克也只能扛L48的75炮,但四號突擊炮可以扛L70的75炮(黑豹的主炮)!
四號坦克
四號突擊炮
好了對比完了我相信你也清楚了,坦克殲擊車其實就是在坦克的底盤上搭載該底盤能承受的最大火炮的應急產品,但是由於搭載的火炮太大,如果使用旋轉炮塔重量就會超過底盤的承載能力。所以為了火力就只好放棄靈活性了,採用固定戰鬥室。
-
5 # duh23333
如果是旋轉炮塔就是坦克了。坦克殲擊車就是在坦克的基礎上開發的一種製造工藝相對簡單快捷的裝甲戰車,這是德國二戰時對坦克生產量不足一種補充。二戰以後隨著反坦克導彈出現和坦克炮彈效能的提升,還有坦克量產速度的提高。坦克殲擊車就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
6 # 鍇214678924
坦克殲擊車的用途就是反裝甲,說白了就是賦予反坦克炮一個激動能力,而且大家要高畫質楚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坦克本身,但是相對反坦克殲擊車坦克的成本就要高出很多,生產週期也要更多,而且反坦克殲擊車從根本上來說是屬於應急性的武器,主要就是彌補坦克火力的不足,縱觀二戰德國和蘇聯的反坦克殲擊車就會發現,都是用低一級別的坦克車體安裝更高一級的坦克炮,所以都二戰結束以後主要軍事強國都不在發展反坦克殲擊車了,唯一例外的是美國,二戰時美國的反坦克殲擊車是有炮塔的,不過最後設計來設計去卻成了薄皮坦克反而沒有意義了
-
7 # 戰爭之王
德國坦克殲擊車之所以使用固定炮塔而不是旋轉炮塔,除了製造成本的考慮之外,還有戰術運用等原因。其實在戰爭最開始,德國是沒有坦克殲擊車這種武器的,倒是有突擊炮這種比較奇特的裝備。當時的德軍比較重視坦克兵器的使用,也研製了一系列坦克裝甲車輛。
但是在後來,德軍也開始面臨反坦克火力匱乏的情況,尤其是面對防護能力較強的敵軍坦克時,德軍的三號坦克,二號坦克等火力太過薄弱,而四號坦克數量不多,就只能依賴包括突擊炮這樣的武器了(當然,也有著名的88毫米高射炮)。
這種情況在後來的戰爭中依然存在,而德軍的反坦克火力依然不夠,坦克十分珍貴,不可能所有部隊都能得到坦克的支援。於是,德國人開始對現有的突擊炮進行改進,換用有更強反坦克火力的主炮,即能作為火炮支援步兵作戰,也能作為作為反坦克火力殲滅敵軍坦克。
戰爭後期,德軍的裝甲兵數量已經不佔優勢,而坦克的生產又極為費時,而如果作為無旋轉炮塔的坦克殲擊車則能提高生產速度,而且考慮到德軍在戰爭後期主要是防禦作戰,所以無旋轉炮塔的坦克殲擊車是足夠應對敵軍進攻的。
而德軍為了提高通用性,研製了使用豹式坦克底盤的獵豹坦克殲擊車,使用四號坦克底盤的四號坦克殲擊車,使用虎王坦克底盤的獵虎坦克殲擊車等,很多零件能夠與坦克通用,而且其較為低矮一些,不易被發現。
此外,德軍為了提高裝備利用率,有很多小車扛大炮的做法,比如使用38(t)坦克底盤加裝反坦克炮成為簡易的坦克殲擊車,雖然防護和靈活性不如坦克,但是火力足夠了。而這些設計搭配顯然是無法再加上一個旋轉炮塔的。
-
8 # 利刃號
發展這種無炮塔車輛的原因,則是為了儘可能的利用到當前相對老舊的車體,做出能夠威脅敵方坦克的戰鬥車輛,如德國在二戰早期使用的38(t)坦克,在二戰中期它的防禦能力和火力就已經落後了,所以德國人取想辦法把一門更大的炮搬上了38(t)的底盤,火炮增大了原有的小炮塔裝不下就只能取消,這就誕生了將火炮直接裝在地盤上的坦克殲擊車。
著名的殲擊車追獵者就是這樣誕生的。早期的“黃鼠狼”坦克殲擊車也是在坦克的地盤上加裝火炮的產物,只不過黃鼠狼殲擊車是開放式的戰鬥艙,隨著德國裝甲兵越來越少,設計一款全防護的殲擊車成為一種剛需,這就誕生了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無炮塔結構最重要的優點就是簡化了生產工藝,可以加快生產速度,對減緩前線部隊裝不足的壓力意義重大,生產力強大的美國就不需要考慮這些,著名的地獄貓殲擊車就保留了360度旋轉炮塔。
德國在後期發展的坦克殲擊車選擇直接將火炮裝入車體,以取消炮塔達到節約重量的目的,獲得更好防護效能,同時確保機動效能。由於保留了原坦克的底盤和全部基礎零件,一般來說,這樣的坦克殲擊車都能在原來的生產線上生產,不會影響生產生產速度,所以德軍對其評價很高,並且用其他坦克底盤發展了很多的型號,如四號坦克殲擊車、獵豹和獵虎。
而蘇聯也發展過類似的坦克殲擊車,都是在裝甲底盤上安裝一門大口徑火炮,火炮的射擊角度只能在小範圍內調整,如果要對兩側的目標進行射擊就要調整車體朝向,因此無炮塔坦克殲擊車在實際使用中遠沒有有炮塔車輛靈活,但好處是坦克殲擊車車身低矮不易發現,且裝備的火炮能夠在更遠的距離擊穿敵人裝甲,作為坦克的互補裝備非常好用。
在二戰時期的特殊背景下,各國都研製過坦克殲擊車,結果無炮塔設計在戰爭中大放異彩,但是在戰爭結束後的幾十年內,坦克殲擊車迅速的沒落了。這是因為,沒有戰爭的威脅各國的生產力完全可以滿足部隊對坦克的需求,而為了加快生產速度而誕生的無炮塔殲擊車,實在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坦克殲擊車本身就是一件在戰時研發的應急之作,現代化坦克、步戰車、殲擊車都是能用炮塔的就用炮塔。
-
9 # 軍事觀察員東旭
不光是德國的,二戰期間除了美國以外,大部分國家生產的坦克殲擊車都採用的是無炮塔結構。這樣設計的優點非常明顯:在不改變車身整體結構的情況下安裝足夠大的火炮。
二戰期間德國生產的數量最多的坦克並不是我們常見的四號坦克,更不是數量稀少的虎式、豹式坦克,而是由三號坦克底盤改裝而來的三號突擊炮。
三號突擊炮,代號為StuGIII。這種三號突擊炮最早使用的目的是生產一種便於快速生產的支援步兵作戰的自行火炮。早期的三號突擊炮A/B型裝備的四號D使用的75mmL24型短管榴彈炮。得益於三號突擊炮以車身為戰鬥室,其後座力承受能力和火炮炮架有著很多的富裕。因此在後期型的三號突擊炮中,F型和G型主要使用的是四號坦克後期型使用的75mmL48型坦克炮。這種火炮在二戰中後期的戰鬥中雖然表現不如88mm火炮那麼強勁,但是在面對蘇聯多如牛毛和美軍浩如煙海的坦克叢集的時候,數量眾多的三號突擊炮成為了德軍為數不多能夠稍微阻攔一下的裝備。
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的三號突擊炮由於屬於自行火炮範疇,歸德國的炮兵部隊使用,坦克的成員也都是德國國防軍炮兵。後期三號突擊炮升格為自行反坦克炮,又回到了裝甲兵的編制中。
三號突擊炮最有威懾力的一款改進型是StuH 42型城市作戰突擊型。這款突擊炮裝備了一門105mmL28型榴彈炮,火力非常兇猛,在城市作戰中往往一發炮彈就能將整棟樓炸個粉碎,為德軍巷戰提供便利。
由此可見,無炮塔坦克殲擊車最大的好處在於取消了炮塔結構之後,利用車身作為主戰鬥室,其戰鬥室容積和乘載能力是遠大於炮塔的容積好乘載能力的。往往在改進後最多隻能安裝85mm炮塔的坦克,在改裝為無炮塔坦克時可以安裝100mm加農炮或者122mm榴彈炮。
至於說在取消炮塔後降低車身整體高度只能說是意外之喜,不能算作主因。
-
10 # 戰爭新視界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就要看二戰德國的坦克殲擊車是如何發展出來的。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坦克開始快速發展起來。而德國人首先看到了當時的反坦克炮機動不便的弱點。那時,反坦克炮的轉移和使用都必須依賴普通炮兵,而德國人認為, 如果不把反坦克炮放置在敵人坦克威脅的方向上,它們就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所以,需要一種與坦克的行駛速度與能力相同,能方便靈活轉移陣地的武器。於是,德國人開始著手研究這件事情,而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在現有的坦克底盤上安裝一門反坦克炮。
這時候,德國人就想到了自家的一號坦克在如今的戰局中其實已經發揮不了太多的作用了,於是將選擇了一號B型坦克作為坦克殲擊車的底盤,而火炮呢,則選擇了不久之前被吞併的捷克的4.7 cm Pak(t) or PaK 36(t)反坦克炮,這型反坦克炮比當時德國人手裡頭的37毫米炮要強上不少,在1300碼(1180米)的距離上可以擊穿60毫米的垂直裝甲,足以對付當時大部分的裝甲。
●捷克淪陷後德國國防軍發現此炮比德國的37毫米反坦克更加給力,便開始利用了起來
於是二戰期間第一款自行反坦克炮(坦克殲擊車)就這樣誕生了。
而隨著時間地推移,技術的發展,德國所面對的敵人的坦克裝甲越來越厚,自己的37毫米炮,甚至是47毫米炮已經不足以應付現在的局面,德國人急需一款更強力的反坦克炮和一款反坦克能力更強的坦克殲擊車。
●Ⅰ號自行反坦克炮的正式名稱應該是“安裝捷克造47毫米反坦克炮的移除炮塔的一號坦克”。
這裡我們要注意的一點,因為德國製造研發自行反坦克炮或者說坦克殲擊車的目的是用來應急,以應對越來越強大的敵軍坦克,愈來愈厚重的敵軍裝甲,所以方便快捷成本低是第一要務,恨不得在前線就能改裝出來,所以德軍的反坦克殲擊車基本上都是在現有的坦克底盤上改裝的,並且為了提高穿甲效果,在坦克底盤上會搭載一款口徑、穿甲能力都大於其坦克原本所安裝火炮的火炮。有點拗口是吧,也就是說,同樣的坦克底盤,如果造坦克能安裝50毫米的火炮,而造坦克殲擊車,就能安裝75毫米的火炮。而造成坦克殲擊車火炮口徑更大、穿甲能力更強的原因就是因為坦克殲擊車沒有炮塔(除了美國)。利用沒有炮塔省下來的車體空間,利用無需考慮炮塔座圈所能承受多大後坐力的先天優勢,德國在老舊坦克底盤上造出了一款又一款坦克殲擊車,其的口徑也越來越大。
●一號自行反坦克炮乘員的防護僅僅是依靠簡單的火炮防盾,其頂部和後部都是開放式的。
漸漸的,隨著戰事向越來越不利於的德國的方向發展,德國的物資日趨匱乏,德國的敵人實力也越來越強大。這時,德國就需要一些又便宜,又能應付現有敵軍坦克並擊穿他們,製造起來又方便的裝甲車輛(故此,希特勒曾經下令加快生產一切可以安裝Pak 40 75毫米反坦克炮的裝甲車輛)。
於是,德國人又開始了不停的研發和實驗。在這裡我要介紹兩種自行反坦克炮(坦克殲擊車)。
▼sd.kfz. 251/22
利用半履帶裝甲車SdKfz 251進行改裝得來的,乘員 4 人,武器為一門 PaK40 型 46 倍口徑 75 毫米炮,備彈 22 發,此車從 1944 年 12 月開始生產。
●火力勉強夠了但是其裝甲薄弱,車身高大,戰鬥中劣勢還是比較明顯的
這是一種最簡便的方法,利用成本最低最廉價的一款半履帶車作為底盤,而火炮選用的大量生產的Pak 40,穿甲能力,甚至支援步兵的能力都十分突出,並且,因為是半履帶車,所以火炮可以卸掉兩個輪子直接吊運到裝甲車上,一輛半履帶運兵車立馬就變身成為了一輛坦克殲擊車。但缺點就是因為選用的半履帶車底盤,裝甲非常薄弱,連美國的12.7毫米重機槍都可以打穿,再加上因為是半履帶,畢竟還有倆輪子,所以越野能力終歸比不過一般的坦克,而且因為是直接將反坦克炮直接安裝在半履帶運兵車上,所以車體十分的高大,著彈面積非常大。當然啦,又有優點,除了便宜廉價易於生產之外,因為是半履帶車,至少有倆輪子,所以公路機動能力也比一般坦克要快。
最後,其實這種自行反坦克炮在實戰中的表現差強人意,畢竟是應急的產品,而且十分廉價。
●一輛受損的Sd.kfz.25122型自行反坦克炮,還有一個擊殺環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古德里安於 1943 年 3 月提出研製輕型坦克殲擊車的建議,以彌補德軍反坦克能力的不足。於是德國陸軍兵器局採納了他的建議,於 1943 年 12 月下令研製“戰鬥全重為 13t的 38(t)輕型突擊炮”。1944 年 4 月 20 日,“追獵者”為了響應德國陸軍兵器局的“研發戰鬥全重為 13t的 38(t)輕型突擊炮”的命令而研發的,並參加了希特勒生日進行的兵器展示,令希特勒大喜過望。
●“追獵者”有一挺頂置的全方位遙控機槍,由裝填手透過車內的潛望鏡和扳機控制。
所以“追獵者”採用的是捷克斯洛伐克的38(t)輕型坦克底盤,武器是75 mm Pak 39 L/48,與三突的火炮一樣,其最大的優勢在於憑藉38(t)底盤而擁有的出色的機動性,低廉的成本,利於大規模生產的特性,可靠的裝甲(正面60毫米厚60度傾角的裝甲),足以抵擋當時大部分反坦克炮,並且其火炮也是和三突的一樣,基本可以應付當時的狀況了。
●主炮為48倍徑75毫米炮,未安裝炮口駐退器
最後總結一下,正是因為坦克殲擊車的定位問題,所以其沒有安裝炮塔,因為坦克殲擊車其實是一個防禦者,它只需守株待兔,在敵人還沒察覺之時,給予敵人致命一擊,所以作為一輛坦克殲擊車最重要的就是反坦克能力以及較高的機動性,而不需要像坦克一樣需要一個炮塔來搜尋目標。其實在二戰時期大部分國家的坦克殲擊車(自行反坦克炮)都是沒有炮塔的,這是因為其設計理念與德國基本一致,一來沒有太大必要,二來又方便快捷,三來也可以很好地處理掉一些老舊的坦克底盤。當然了,像美國的M10或者是地獄貓坦克殲擊車有炮塔,這還是因為設計理念不同,美國的坦克殲擊車講究的是利用超高機動性繞側一擊。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有著很特殊的外型,一體的車身、兩側斜裝甲、突出的火炮防盾還有偏右的火炮軸線,使人們在戰場上可以很輕易的辨識出來。
回覆列表
坦克殲擊車很多都是戰爭的應急產品,也有專業化的坦克殲擊車。最著名的3號突擊炮,德軍後輩的坦克殲擊車基本都是參考三號坦克殲擊車而來。
很多都是在一線部隊淘汰下的坦克底盤改裝而成。特別是德國參加對蘇戰爭後,面對蘇聯皮糙肉厚的裝甲怪物,很多2號.3號,38T這些小坦克面臨尷尬的處境。只能退居2線使用了。面對蘇聯越來越多的裝甲洪流的壓力。德軍本著資源最大利用化的原則,不得不打退役下來的小坦克的主意。
在這些底盤上德軍充分發揮了德軍工程師的才華,改裝除了坦克殲擊車外,還有偵察坦克、防空車,彈藥運輸車等各種各樣的形式。
德國坦克殲擊車繁多:改裝最成功的莫過於三號突擊炮,追獵者,獵豹坦克殲擊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