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布衣教師
-
2 # 東方G819
中學語文老師擔任兩個班的課程,而且每個班學生數不少於60人,但仍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每週作文的批改任務。他們是怎樣做的呢?
初經篩選,看準主題,查清篇幅,重在表達,是中學語文老師恆守的批改作文之道。一、初經篩選,即初次過眼作文是否過關。符合要求者收下,不合者退回重寫再交。初篩要求:1、速觀首尾是否切題,掃描中間是否接脈,偏離主題者打回;2、翻動稿頁速清空行,餘下已寫篇幅一目明瞭。空行多篇幅嚴重不足退,少空行明顯達標收;3、段落層次沒有,字跡歪歪斜斜還錯別,書寫潦草不堪打回,好的才收下。初選時間,一篇作文大約半分鐘左右,地點教室內外、辦公室裡外、課餘校園等。
二、看準主題,即每生作文是否突出該次習作表達的思想內容,這在坐下批改時要透過速閱明確。如文不對題或掛羊頭賣狗肉,不論字跡多麼工整、語句多麼漂亮、篇幅多麼超編,一筆打“Ⅹ”斃命。一篇作文在半分鐘左右完成。
三、查清篇幅,即500字、800字左右的有效字數必須要大概清點,要相差無幾、出入不大。學生習作本每頁格子已定,品除空白格,應寫篇幅不數自清。一篇作文半分鐘左右可數得著。
四、重在表達,即批閱時著重檢查每篇文章的表達情況,按照敘述是否通順、前後是否呼應、譴詞造句是否恰當、標點符號是否準確、表現手法和修辭手法是否運用和運用是否正確等。每篇1分鐘左右。
五、一般正常情況,透過以上四步再加上下評語寫日期半分鐘左右,一篇作文大概3分鐘左右,一個班作文量大約需要3個小時,兩個班大約需要6個小時。每個雙休日各拿半天批閱充充有餘,對有經驗的教師也許還更得心應手更快速有效。
-
3 # 戚老師說
我們這邊的情況,初中語文老師帶兩個班的情況,在個別學校、個別年份有過,但不多。
語文老師真的很命苦,光改作文這個活兒,就是一項大工程,尤其是對工作認真、責任感強的老師來說,幹活兒還不會糊弄人,非得老老實實細細緻致地改,真熬人呀!
就我個人來說,也帶過兩個班的語文,甚至跨年級帶過兩個班。工作量真是非常大,但是學校在作文批改要求上是絲毫也不放鬆的。我採用過一些方法,在這裡僅僅供你參考:
1.培訓使用得力的課代表。一般情況下,我會在一個班裡選拔兩到三個課代表,其中一個就是專門負責催收、初檢、統計作業的。經過培訓和指導,課代表能夠幫我把好收交作業這一關,把書寫不合格、篇幅不達標、嚴重跑題、偏題的作文分揀出來,發派回去重寫,這樣其實能給老師省出很多時間。老師批改時,拿到手中的每一篇都是有效的作文,不用再去找學生再去返工,效率就提高了一些。
2.一些不起眼的小舉措也會提高效率。比如,在作業上栓細繩紙張,把已經批改過的塞進繩圈裡,老師能省一些翻作業的時間。
3.根據班級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培訓、指導學生批改。在七年級下學期(或到了八年級),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摸底和指導,學生對初中的作文已經比較熟悉了,可以著手指導學生去批改。
我一般會花兩到三節課的時間,以班裡某個學生的作文為例子,指導學生從謀篇佈局、段落層次、開頭結尾、描寫渲染、詞句標點等方面來挑毛病,給出修改意見;並鼓勵學生大膽批改。每個學生先自己批改,再由學習程度較好的小組長批改。
這樣,老師在批改的時候,看到會有一些學生批改得比較細緻,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也能指出來,老師就不用再多廢話了。
當然,對於態度認真、批改恰當的同學,我會給出獎勵的措施,畫上一顆星星,在小組考核中加上2分,在班級中公開表揚,激勵他們繼續努力。
4.利用好邊角時間,必要的話就要加班。作業多,要想改得好,就得把時間抓緊。不拖延,不閒聊,把自己上課、備課之餘的時間安排好;還要利用好邊角時間,比如大課間也可以改上幾本等等。
當然,忙起來的時候很可能改不過來,就必須要加班了,曾經的我,每晚回宿舍都是揹著大大的帆布提包,裡面裝上一二十本作文,在洗漱以後休息之前再改一會兒。
5.一些學校會施行“單週作文、雙週週記”的制度,週記簡批或者由班主任來批,這樣,語文老師的負擔也會減輕一些。好在這樣教雙班的日子並不是很久,要不然真的很累啊!
-
4 # 閆老師教作文
如何解決語文老師作文批改難的問題?轉變觀念,變難為易:老師要當作文批改的“教練”,切不可“孤軍奮戰”
學生不願意寫作文,其實語文老師也不願意批作文:學生怕寫作文,其實語文老師也怕批作文;學生寫作文難,其實語文老師批改作文也難。
一、語文老師作文批改有三難(一)作業量太大。一個語文老師帶兩個班,按一個班50人算,共100個學生。如果每週寫一篇作文,就是100篇作文。每一篇作文600字,100篇作文就6萬字。一週批改6萬字的作文,語文老師的工作量太大。
(二)學校活動太多,佔用了語文老師的批改時間。學校不是評比,就是檢查;不是開會,就是學校;不是參觀,就是研討……使得語文老師沒法靜下心來批改作文。
(三)學生寫的作文太拉風。有的學生,字寫得太潦草。寫出的字,讓老師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都不認識,比草書還草書,寫得像天書一樣難認。
二、語文老師在作文批改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自減工作量。有的語文老師,為了減輕批改作文的壓力 ,兩週佈置一篇作文;個別還有一個月佈置一次作文的。這樣做,老師的工作量降低了,但會影響到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我們知道,作文能力的提高是靠練的,你一個月佈置一次作文,一個學期才寫4篇作文,那就太少了。
(二)批改敷衍。學生作文寫出來了,老師又不能不批,於是只能一篇作文掃幾眼,便在後邊寫上一個“閱”字了事。這樣批改,很難發現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起不了指導作用。
(三)批改不及時。有的語文老師,學生寫的作文不能及時批改,拖延時間過長。有的下次的作文學生都寫完了,上次寫的老師還沒有批改完。有的拖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都有。作文批改拖延時間太長,會影響作文訓練效果。
三、語文老師作文批改難解決辦法(一)轉變觀念。舊觀念是:學生寫作文,老師批作文。新觀念:學生寫作文,老師組織學生批作文,批作文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而是老師學生共同完成的事。批改作文,是一項教學內容,不是老師個人的事。不是說老師就不用批作文了,而是說老師是作文批改的組織者,要把精力放在如何組織好作文批改上,而不是一個人孤軍奮戰去批改作文。
(二)提高批改能力。好的語文老師,看一遍,就能發現作文存在的問題;而有的老師批一篇作文,看幾遍也發現不了實質的問題,這就會影響到工作效率。
(三)加強責任心。有了責任心,你才能認真地對待學生的每一篇作文;有了責任心,你才能集中精力、集中時間去批改;有了責任心,你才能做到寧可犧牲一點休息時間,也要把學生的作文批好。
(四)提倡粗批。老師批作文要粗批,不要精批細改。主要看看審題、選材、立意、結構等主要方面,至於錯字、錯詞、語病、標點,不一定都管。這些可在講語文基礎知識是去講。有家長說老師批作文不管錯別字,是不負責任。其實,不是不負責任,而是要抓主要問題。
(五)互批互改。組織學生互相批改,這也是解決作文批改難的辦法之一。透過互批互改,還可以起到一個“知己知彼”的作用,讓學生無形中瞭解了其他同學的作文水平,以便互相學習,互相交流。
(六)骨幹批改。在班裡培養幾名作文能手,讓他們成為老師批改作文的“小助手”。每次寫完作文,可以分給他們一部分進行批改。比如50篇作文,有3個“小助手”,每人分10篇,老師自己批改20篇。這樣,老師的批改壓力就輕多了。
(七)自批自改。老師提出要求,讓學生批改自己的作文。透過批改,認清自己作文存在的問題,然後進行修改。自己批改自己的作文,組織好了,效果可能會勝過老師的批改。
好多事情,看起來很難,觀念一變,立即就容易起來。作文批改是老師和全班同學的共同任務,必須共同去完成,用不著老師一個人扛!希望每個語文老師要從作文批改中把自己解放出來,成為作文批改的組織者,而不是作文批改的“孤軍奮戰”者!!!
-
5 # 高考語文齋
我們知道作文是語文的重中之重,而作文的評改又是作文的重要環節,評改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多少與快慢。
前些年我教高考複習班,一個班人數多達120人左右,兩個班240人左右,只是批改作文一項就讓人喘不過氣來,還有備課、組織試卷、批閱試卷呢!
按理說,作文因材施教、當面點批對學生個人來說是有的放矢、效果較好的,但是由於人多而採取量批、類批的效果也是不錯的,我是這樣做的:把全班分成十個小組,每組由前一次語文考試成績在本組最好的一位學生擔任作文批改小組長。前一次語文考試成績班級前五名學生組成全班作文批改組,由我擔任組長。
具體操作過程:把學生的作文字先發給本人,用異色筆先自行批改,然後收回,小組交換批改,批改的字色與簽名字色一致,以示負責並有利於追責和評比。每個小組由小組長推出一好一差兩篇作文以及自批和互批最好的兩份交給班級批改組,班級批改組每人批薦出一好一差以及自批、互批較好的四篇文章,交給我。其餘的發給學生,有疑問的待評講後課下找我討論。
交到我手裡就只有20本了,一類五本,我通覽之後,找到大家作文的優點和不足,批改的優點和不足,各印發一篇發給學生,好的供學生髮揚優點之借鑑,不足的供學生研習如何提升改進之使用。好的表揚鼓勵,號召大家向好的看齊學習!
這樣做,大大提高了學生作文的參與度,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在作文評改中認識到自己要避免別人常犯的毛病,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獲得了學生及家長的認可,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
6 # 飛魚勸學
關注飛魚,關注教育,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毫無疑問,語文老師最大的“疲憊感”不是來自於“上課”,也不是來自於“考試”,而是來自於“作業批改”。語文作業的特點是“繁多”“瑣碎”,密密麻麻的文字,讓語文老師產生一種“無奈感”和“疲憊感”。語文學科的考試,往往也是最先開考,而最後改完。
其中,“作文批改”更是讓人頭疼。但是,這個令人頭疼的這個工作卻不能迴避和拒絕。中學語文老師大都擔任2個班,以每班60人為例,每次作文批改數量為120份,以每份作文5分鐘計算,將會花費總共600分鐘的時間,也就是10個小時。
但是,這10個小時是以“連續不斷地批改”的方式計算出來的,任何語文老師,都不可能連續10個小時不停歇地批改作文:一者是時間不夠,二者是身體不許,三者是效率低下。
那麼,作為語文老師,是如何批改學生的作文的呢?
從時間上來看,我每天只能批改“固定數量”的作文。語文老師除開改作業之外,還需要完成備課、上課、解答學生問題等工作,如果是班主任,還有大量的學生事務和班級事務要處理,那麼,要完成這麼多工,還要批改作文,時間上肯定不夠,每天只能計劃批改“固定數量”的作文,比如每天20份。這樣,一方面將時間均衡分配,另一方面身體也能夠支撐,再者,批改作文的質量和效率也會因此而提高。當然,即便是如此,語文老師往往也會犧牲很多課餘時間、休息時間來處理學生的作文。
從方式上來看,可以“詳細批閱”,也可以“簡單批閱”。凡是符合“三好”的作文,我一般都會“詳細批閱”。所謂“三好”,就是指寫作基礎好,態度好,字跡好。這類作文,就憑學生認真端正的作業態度,老師們就一定要好好批改。另外有一部分同學的作文,可以說是“敷衍了事”“流水爛賬”“字跡潦草”,這樣的作文,我就會“簡單批閱”一下,因為面對這種作文:就是你想去看,你也看不懂啊,學生他都是寫來完成任務或者自我欣賞的,老師的評價他們根本不在乎。
從批改內容上看,我主張“突出重點”,教什麼就批改什麼。每個年級每個階段的作文教學目標是不一樣的,小學的時候可能主要培養字詞句的表達,初中階段開始講構句成段,高中階段主要講謀篇佈局等,所以,教師要根據自己這一節作文課的教學目標來進行作文批改。比如,上一節作文課主要講採用修辭手法造句,以增加文章文采和底蘊,那麼教師在批改作文的時候就應該圍繞學生“修辭手法造句”這個任務的完成情況來展開修改和點評;如果這一節作文課主要講作文的題目及篇章結構的關係,那麼教師在批改作文的時候就應該以此為重點。否則,如果每次作文批改都去尋找錯別字和語病的句子,那麼一方面會增加老師的工作量,時間不允許,另一方面也說明作文批改沒有重點。
從點評語言上看,我主張創新思維和創新語言,體現時代特徵。我們要求學生的作文語言要創新,具有活力,其實教師的作文批改語言也應該改變傳統的老套、陳舊、固定的語言模式。比如,每次批改作文的時候總是“結構清晰”“語言精彩”或者是“思維混亂”“主題模糊”這些語言,一方面學生理解起來比較空洞,另一方面也會感覺鼓譟乏味。有些老師在批改作文的時候,會採用一些“幽默”或者“俏皮”的語言,既含蓄的指出學生作文的優缺點,又能給學生一些新鮮感。
下面給大家看看這些作文的批語挺有意思的:
老師批語:天下文章一大抄,大抄小抄和老抄。抄襲還得水平高,向我諮詢少不了!
老師批語:東拉西湊是組成一片文章的“好方法”,但卻不是組成一篇“好文章”的方法。
老師批語:“矮油”,我以為這是寫詩的節奏!語言太精煉啦!剩下的留給讀者去想象吧!
老師批語:世間本沒有草稿,汙的字多了便成了草稿!
老師批語:卷面整潔是你的風格,缺斤少兩是你的特色!
老師批語:語言之美妙,哲理之深奧,讓我難以理解它和主題的聯絡有多少?
飛魚總結:教學沒有固定方法,作文批改也沒有固定模式。可以“詳閱”,也可以“簡閱”,針對高中學生,甚至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嘗試學習批改作文,把作文評判的要求和標準交給學生,學生在學習批改作文的過程中也瞭解到了作文的“得分點”,那麼下次寫作文的時候學生就能夠儘量爭取“得分點”了。
但總的來說,教師在批改作文的時候應該把握好一點,那就是:以激勵性語言為主。有時候老師的一句評語,可以促進一個學生的寫作興趣或者語文學習的興趣;反過來,有時候老師的一句評語,也可能會抹殺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語文學習興趣。
關注飛魚,關注教育,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回覆列表
期末快到了,學校各種工作的檢查評估,劈頭蓋臉砸來,什麼作業、教案、批改記錄、反思、總結、學習心得、聽課記錄、學情報告……其中工程最大的要數作業的批改。
中學語文老師一般都擔兩個班的課,每班60人左右,每週每人一篇作文,這工作量,嗨天了!批改作文,最讓老師頭疼,更何況,熊孩子的作文還不那麼靠譜,錯白字、病句、結構、修辭、材料的詳略……乏味的內容讓你看的頭都大了兩圈。
我一般是讓學生互評:一,標出錯白字,並改正,不把握的差字典。二,標出帶修辭的和描寫優美的語句,指出修辭方法和描寫方法,不恰當的指出。三,總結每段的內容,寫出段意。四,總結文章主題,寫在文章後面。五,看每段內容與中心關係 。六,寫出讀文章後的感受。
學生評析完老師就輕鬆多了,只看看大致內容,語言風格,寫點總評就ok了。
你是怎樣批改學生作文的呢?寫出來,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