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船塢
-
2 # 火星一號
這個問題暫時沒法回答,或者說從目前來看,地球生命和文明都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但隨著現代天文學的發展,人類逐漸認識到地球的平凡以及宇宙的浩瀚,這令很多人相信,地球之外是有其他生命和文明的,否則的話,地球豈不是太浪費了宇宙這麼大的空間?
宇宙中出現文明的機率不是零,因為至少地球上就有。而根據德雷克方程的估計,銀河系中應該有一千個以上這樣的文明。需要注意的是,宇宙中還有上千億個星系,銀河系僅僅是其中一個。如此大的基數,即便機率再低,我們也不大可能是宇宙中的唯一幸運兒。現在的最主要問題就是,外星文明究竟在哪裡?
在大約60年前,物理學家就已經啟動最早的搜尋地外文明計劃,利用射電望遠鏡去聆聽宇宙,尋找來自宇宙中的可能智慧文明訊號;而在前年,由已故物理學家霍金髮起的突破聆聽計劃,利用光學和射電望遠鏡搜尋外星文明發出的訊號。不過,這項計劃目前都尚未取得重大突破。比較值得一說的是在40年前發現的一個wow!訊號,這個無線電訊號持續了一分多鐘,但此後再也沒有接收到。最近的研究表明,wow!訊號可能是來自太陽系彗星周圍的氫氣,因為這個訊號與中性氫的21cm譜線很相似。
有關為什麼我們還沒有找到外星文明的解釋層出不窮,最近,俄羅斯的物理學家Alexander Berezin提出,人類或是宇宙中最高階的文明,等到我們繼續發展到更高階的星際文明時,我們在銀河系中的活動將會不經意地毀掉其他低等的外星生命。這就好比我們在造房子時,不小心把螞蟻窩給搗掉,儘管我們不是有意的。不管怎樣,為揭開這個謎團,還有待我們更為深入地搜尋宇宙。
-
3 # 宇宙探索
起碼目前來看,地球真的是宇宙唯一的文明,而且不但是唯一的文明,還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
自從第一顆衛星發射升空,人類探索宇宙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但尷尬的是目前為止科學家們沒有蛋糕任何地外生命,更別提外星文明瞭!
這忙的結果說明了的兩個問題,一是生命的誕生確實需要很多有利的條件綜合在一起才可以,特別是智慧物種的出現更需要近乎完美的條件。第二,宇宙確實太大了,即使遙遠的宇宙某處存在地外生命甚至高階生命,對於我們人類就來說也沒有實際意義,因為或許我們可以到達那麼遠的距離,但前提是我們得走對了方向!
以目前人類探測行星的水平,要想找到地外生命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根據行星恆星的具體引數加以推測,比如行星的質量,密度,溫度,與母星的距離,母星的大小等等因素!
我們不可能直接觀看到行星上的生命,甚至不能直接看到行星,因為行星的母星(恆星)實在太亮了,以至於行星在它面前顯得太黯淡,根本看不到。科學家只能透過間接的方式尋找行星!
所以,某種程度上我們只能寄希望於透過搜尋外星人(假設存在)傳送的訊號,或者向外太空發射人類訊號來與外星人取得聯絡!但是即使訊號的傳播速度相對於浩瀚宇宙距離也太渺小!
所以說,放下“存在外星人”的念頭,即使真的存在理論上也與人類無關,更務實的做法是讓人類自己成為我們眼中的“外星人”,人類成為“外星人”的機率肯定比我們尋找到外星人的理論要高很多,起碼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
4 # 時空通訊目前是。因為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地外文明的證據,甚至地外生命也沒有發現。
人類一直想找到一個與自己智力相稱的朋友,但在地球上沒找到,在太陽系也沒找到,在銀河系也還沒有找到,系外宇宙中天高皇帝遠,更沒有一點蛛絲馬跡。
但人類有一部分人天天哭著喊著說見到了外星人,見到了外星人乘坐的飛碟。
還有一幫人專門製造一些神秘論調,什麼51區正在研究外星人,月球上有外星人,火星有外星人,太陽附近有巨型外星飛船,金星上有大量文明建築遺蹟,百慕大三角有外星人在海底,埃及金字塔是外星人所建,瑪雅人早就得到了外星人指點,等等。
為了說明這些事件是真的,還有很多照片甚至影片,各式各樣的飛碟層出不窮,外星人被放在手術檯上解剖,美國總統秘密接見外星人等等。但實在令人無法理解的是,這些外星人一個個都呆頭呆腦,被人類隨意處置。
科學界早就對這些嗤之以鼻,沒有一件是有證據的。這些謠言陰謀論製造者自作聰明的同時,把這些所謂的外星人想象的比他們蠢多了,這種從遙遠星系至少是從多少光年外的恆星飛過來的高階文明就這個吊樣?
科學界總體上還是相信這個宇宙不止人類一個文明的, 所以一直沒有停止過尋找。
多少年來,採取了能想的到的各種措施,如發射太空望遠鏡不斷的搜尋、啟動射電望遠鏡陣列聆聽、飛行器上帶有人類資訊和地球座標、向太空發射無線電等等。人類目力所及已經百億光年,巡天掃描鄰近太陽系的恆星百萬顆,迄今為止沒有一例地外文明的確鑿證據。
雖然迄今為止依然沒有找到地外文明的蛛絲馬跡,但科學界仍然沒有放棄,還在加大力度找尋。但這並不能說一定就有地外文明,沒找到之前只能是懷著希望,可能有而不是一定有,更不是某些人隨意瞎扯有很多。某些噴子只要誰說沒有證據就噴誰是井底之蛙,好像他們是一隻已經爬出了井底的蛤蟆。
我們只能說,根據德雷克方程測算,地外文明應該有,但費米悖論認為它們在哪兒呢?戴森球假設和卡爾達舍夫宇宙文明三級理論成為了科學界找尋地外文明的重要度標,但地外文明畢竟尚沒有出現。
尋找在繼續,在未來的某一天或許有所突破。但地球人類是不是這個宇宙唯一的文明,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
5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地球真的是宇宙唯一文明嗎?
這個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誰都沒有證據證明是或者不是!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羅列下資料,看看這個可能性有多少?
從時間上來看,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誕生於126億年前,觀測到的最古老的行星甚至比銀河系還要早一些...行星應該是生命誕生的基礎,無論怎麼樣的條件,恆星內部想必大家都認為不會有生命模式存在吧...從古老的第一顆行星開始到地球的誕生,將近80億年,差不多相當於太陽的整個壯年期內,真的沒有一顆有生命的行星誕生?非得等著銀河系那個獵戶座懸臂的鳥不拉屎的地球上出現生命?當然有這樣的可能性,但這機率實在是太低了!
從數量上估算,我們銀河系有數千億顆恆星,絕大部分是比太陽更小的紅矮星,也許紅矮星更適合生命的演化與發展,那些古老的恆星的行星有著更悠久的發展歷史!而宇宙中有著超過數萬億個星系,如此的機率下,您會殘忍的認為只有地球有生命嗎?
從觀測上來看,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僅僅是對3000光年內的0.85%的區域實施了系外行星搜尋,截至到2018年大約有3800顆系外行星已經被確認,而其中的2325顆是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所發現的,僅僅是0.85%的區域,是多大呢?
開普勒搜尋的區域,僅僅是天鵝座與織女星之間的一小片區域!
區域內的行星分佈,顏色表示與地球的比例!
現在TESS已經上崗,它的搜尋區域儘管已經縮小到300光年,但它的搜尋天區包括85%以上,將會有更多的理論宜居系外行星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據估計這個數量將是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的2-3倍以上.....一大波系外行星即將來襲,您喜歡哪一顆呢?
這是TESS剛上崗就發現的異常光變區域,TESS是用凌日法來探測系外行星的,光變意味著很有可能有一顆行星或者多顆,未來將重點搜尋這些區域......
在如此發現的情況下,您如果還要認為只有地球是宇宙間的唯一文明的話其實也沒什麼....不過是大家的觀點不同而已嘛,這裡並非要讓各位接受觀點,而是羅列事實給各位參考,以其做出正確的判斷!
-
6 # 艾伯史密斯
答:因為我們還沒發現外星人,所以總有人相信地球就是宇宙的唯一文明,實際上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在歐洲人還沒有發現新大陸之前,他們認為海洋深遠處就是世界的盡頭,靠近盡頭的人將下地獄,然而我們現在知道,這是無知的表現。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也是一樣的,比如:
(1)我們的可觀測宇宙直徑930億光年,人類最快的宇宙飛船,以70公里每秒的速度,跨越930億光年的距離,需要花上400萬億年的時間。
(2)宇宙年齡138.2億年,連恐龍都統治了地球1.2億年的時間,可人類才在地球上出現300萬年。
(3)據科學家估計,可觀測宇宙中的恆星數量,超過2000萬億億顆,太陽系只是其中一個而已,這差不多和地球上的沙子數目同等數量級,而每個行星系都有可能孕育生命。
所以人類無論是在空間,還是在時間上,都遠遠無法和宇宙相比較的,人類還未探索的地方還有很多,現在沒有發現地外文明,不代表未來也發現不了。
如果僅憑目前沒有發現地外文明,就下結論說地球文明是宇宙的唯一文明,那麼就太鼠目寸光了!
我們對比宇宙尺度,從數學機率看,只有地球存在文明的機率幾乎為零;如此廣袤的宇宙,不可能只有地球是特殊的。
-
7 # 壹點科譜
這個問題對於很多朋友而言,我只能這樣說,信就有,不信就無。
相對宇宙,不,相對銀河系地球也彷彿灰塵一般,儘管要誕生生命需要極其苛刻的條件,比如宜居帶,大氣,磁場,水等缺一不可,但是我們細細想一下,哪怕整個宇宙中行星誕生生命的機率為一萬億分之一,也是相當可觀的數量。要知道,一萬億顆行星中有一顆,這已經是非常渺小到不行的機率了。
我們先來看看宇宙有恆星,透過恆星可以大致推測行星數量。以銀河系為例,平均下來每顆恆星至少兩顆行星圍繞。而銀河系中,恆星數量在1000億到4000億顆之間,我們取箇中間值,2000億。而整個宇宙,目前觀測到的像我們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大大小小1500多億個。也就是說,恆星數量如果按照銀河系這種密度來算的話。整個整個宇宙的恆星數量就是1500億×2000億=3×10的22次方。行星數量再翻一番,那就是6×10的22次方。6000000億億顆。
這個龐大的數字下,前面我說哪怕誕生生命的機率低到一萬億分之一。算了下有60億個。好吧太大了。我們再加大機率,一億億分之一,還有600萬個。銀河系只不過是1500億星系中的一個,哪怕這龐大的星系裡有億分之一的星系裡也有像地球這樣的生命星球,也是相當可觀的1500個,所以,地球絕對不可能是宇宙唯一誕生生命的星球,也就不可能是唯一文明。
-
8 # 公子蕭零
地球是宇宙最高階的文明,這句話只能用夜郎自大四個字來形容,和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生命是宇宙的普遍現象,是一個恆星系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看太陽系的行星排布就知道了,在一定的區間必然存在一個可供低等生命發展進化的行星,至於能發展到什麼程度,這個就要看造化了,但是總的方向卻都是向高等智慧發展,不管火山爆發也好,小行星撞地球也好,總是有一部分生命在向前進化,慢慢懂得思考和應用自然。雖不是每個恆星系都會出現人類一樣的智慧生物,但宇宙這個樣本無窮大,從機率上講文明也是相當多的。
再來說說費米悖論,大意是一個文明比人類先進100萬年,就可以無所不能,甚至有人還劃分了星際文明等級,100萬年後的人類真的可以無所不能嗎?答案是否定的,人類扭曲不了時空。或許百萬年後的人類可以像看電影一樣看到我們今天發生的事,但絕不可能把自己這個有機生命體傳送回來,有些東西是宇宙的終極法則,人類破不了,作為同級別的其它智慧生命體同樣破不了,有自己的極限值,科技會達到一個瓶頸,無法再突破。元素週期表擺在那裡,任何原子達到光速都會分解,你什麼造的宇宙飛船?能有多快?作為有機生命體的人類,承受能力更差,星際航行必須保證人體的正常運作。至於扭曲空間永遠只是個想像,且不說理論行不行,人類真的能駕馭這麼強大能量,你先玩個簡單的,把太陽推出銀河系試試?
-
9 # 科學新視野
未知,這個問題現在的人類還不知道,以後可能會知道,也可能永遠不會知道。
關於這個問題,有一個著名的“費米悖論”值得我們思考。
“費米悖論”說的是一個文明理論上最多100萬年的時間,就能發展進化出星際航行的技術,那麼比我們提前發展了100萬年的外星人在哪呢?他們完全有能力來到地球了,可我們並沒有看到他們。這個悖論的核心就是詢問思考——他們在哪?
人類200多年的工業文明,就把人類文明推前了許多,這樣的例項數不勝數——200多年前誰能想象我們真的能飛上天空?100多年前誰又能想象我們可以離開地球?……
那麼再花100萬年,我們的文明理論上完全具備星際航行的能力,甚至再用1000年就可以。
這就是“費米悖論”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的,它並非不切實際。
關於這個悖論,就能引出相應的各種解釋,其中之一就是題主問題的一個未知答案——宇宙中人類可能真的是孤單的。
除了一個,費米悖論還有很多有趣的猜測解釋,如下圖:
這些猜測假想,都充滿科幻的味道,但也值得我們深入地思考。
總之,關於這個問題的真實答案,人類還不得而知,或許我們自己有了星際航行能力的一天才能知曉答案,又或許我們永遠不會發現其他文明。
-
10 # 只有局座威武
這種可能性為0,生命多的數不勝數,一種可能就是再進化下去就不是我們通常理解形式的生命,有可能是以宇宙 星系中的光或者電磁波 或者其他粒子為載體的生命形式,一種可能就是黑暗森林理論,暴露自己等於滅亡。宇宙尺度這麼大,幾千年幾萬年的文明史沒碰見太正常了
-
11 # 小宇大爆
首先得看生命體是怎樣演化的。簡單的說,當天體有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形態並存時,就已經有了小分子物質,就有機率形成大分子物質,大分子物質演化成超大分子體,即生命就有可能了,比如地球有了大分子物質,就能孕育多樣化的生命體,在生命體中就有機率孕育有智慧的有文明的人類。
要產生文明,就是上面四種機率相乘,其值就很小,而宇宙天體之間相距甚遠,太陽與最近的比鄰星相距4.2光年,同時存在文明的天體距離有大機率超過10000光年,即便人類發出訊號,其訊號之微弱,經過星雲、暗物質、各類天體,在其它天體強訊號的干擾下,能夠傳播的有效距離是很短的。
讓我們拭目以待這次火星探索,看有沒有大分子物質,或者生命體化石。
-
12 # 為消防做貢獻qxd
宇宙那麼大隻有地球一個文明會不會太浪費了。
1、宇宙有1000-20000億個星系,每個星系約有2000億個恆星,只有地球一個文明的機率是很小的。
2、別的文明都沒有在星球資源枯竭的時候,發展出能星際旅行的科技。
3、星球的文明形成過程是很複雜的(參考地球文明),可能地球文明是宇宙文明中誕生比較早的一批,各星球文明之間還沒有能力相互聯絡。
回覆列表
100年前,或許我們可以認為自身是獨一無二的,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種族,100年後的今天,我們透過望遠鏡看到了宇宙間無數的星球與星系,那種浩渺的景象會讓人陶醉,你會在星空圖上看到密密麻麻的光點,是的,那些都是如同太陽般的恆星。
在《銀河系漫遊指南》上記載著這樣的“酷刑”——絕對透視漩渦,整個過程大概是這樣的,起先你在地球上,接著你會逐漸的遠離地球、太陽系、銀河系,來到了更大的層面之上,你會看到深邃的星空景象,那種孤獨、渺小、無助會讓人陷入到極度恐懼的狀態中。
地球——人類的家園,或者說,是人類的搖籃,嬰兒是不能一直都待在搖籃裡的,人類會飛出去,尋找另一個地球,尋找另一個家園,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一些驚喜,比如,偶遇外星文明。
既然地球上能夠誕生出生命,那麼在宇宙其它地方或許正上演著類似的故事,我們找不到?只是因為距離過遠而已!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天文學家德雷克提出一個計算銀河系內文明數量的公式,學術上稱德雷克公式,又稱綠岸公式,在這個公式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子,那就是科技文明壽命,也就是一個文明的持續存在時間,它們能否度過種族掌握危險武器的危險期,因為先進武器是具有兩面性的。
樂觀派的科學家得出結論是,銀河系中至少有1000萬個文明,而悲觀派的科學家則認為少之又少,但總歸還是有的。
地球也許在我們周圍的太空環境中,看起來是很特殊,但是放到整個宇宙之中,與地球類似的星球會存在無數個,而其中必然會有星球誕生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