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乾坤書書

    前段時間,一個朋友來訪,跟我說起讀書的體會,他說四大名著他水滸、三國、西遊都讀遍了,意猶未盡,他甚至將摯愛的三國讀了十幾遍,但唯獨讀不下去紅樓夢,至今沒有完整讀過一遍。

    朋友的話讓我想起了前幾年網路上做過的一個調查,主題是“十大死活讀不下去的名著”沒想到《紅樓夢》高居榜首。

    為什麼很多人把紅樓夢看成是死活讀不下去的名著呢?是因為它太瑣碎了,說的是都是家長裡短,還是因為它情節太複雜,人物太多,根本記不住?又或者是別的什麼原因?

    對於很多資深紅迷來說,讀不下去紅樓可能都是一件無法理解的事情,紅樓夢多精彩啊,它可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是四大名著之首,此生不讀紅樓夢,閱盡詩書也枉然。

    但對第一次接觸紅樓夢的讀者來說,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對我來說,當初我第一次讀紅樓夢的一個最大的障礙就是:生僻字太多了!

    我中學時期就接觸了紅樓夢,當時只有十幾歲,對於那時的我來說,所掌握的生字數量還有限,很多時候都要依賴《新華字典》。

    記得我第一次讀完《紅樓夢》時,記了整整一作業本的生僻字,沒有一個認識的,都是對照原著一筆一劃抄下來的。

    對於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字詞,很多人習慣一邊讀書一邊查字典,這樣方便,能夠及時知道那個字讀什麼,是什麼意思,有助於瞭解整句話的含義。

    對我來說,紅樓夢裡太多生僻字,如果一邊讀一邊查,也許讀完了我也就忘完了。所以,我在查了幾個生僻字後,就專門買了一個小本子,把不認識的生僻字都記下來,然後統一查字典。

    因為要上學,所以紅樓夢只能在週末和課間時間閱讀,加上很多生僻字要抄,我用了很長時間才把原著讀完,讀完後我抄了整整一本生僻字,好幾十頁,少說也得有好幾百生字。

    我還記得我專門抽了一天的時間,將所有不認識的字詞都查了字典,注了音,且抄寫了字義。有段時間,每天都拿出小本本來默記。

    很多人讀不下去紅樓,也許跟我一樣,不是因為它瑣碎,就是因為有太多生僻字,根本搞不懂什麼意思,而一個字一個字去查,又太麻煩且費時間,所以乾脆放棄閱讀。

    原文第一回裡就有非常多的生僻字,比如“飫”“饜”“牖”“纂”“跣”“蹇”“擷”“觥”“ 斝”“屣”“褡褳”等,單是第一回中的大量生僻字,就能把想讀紅樓夢的人嚇得退回去,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網路上有人梳理了一個“紅樓夢裡100個最難認的生僻字”,這些字在今天看來,自然很容易讀出來,查起來也很便捷,但在中學時期,在那個年代,很多字我都是不認識的,且查起來很慢。

    有偏旁部首的字還好查一些,對於壁畫特別多又沒有偏旁部首的字,就非常難查了,常常要翻閱半天,才找得出來。

    這些生僻字,有的知道大概怎麼讀,但不確切,有的雖然能讀出來,但又搞不懂什麼意思,所以第一次讀紅樓時,體驗非常不好,讀的根本就不是故事,感覺學了滿是生字的長篇課文。

    可能很多人都有過我這樣的經歷,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人遇到太多生字會直接放棄閱讀,也有人會直接跳過去,因為某一個字或詞,可能也不會影響對全文的理解,但我以為,如果跳過去,後面可能還會遇到,還是不認識,永遠都不認識,但如果你記下來,學會了,知道那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以後多見幾次,自然就認識了。

    所以,我讀書採用的辦法是集中記下生僻字詞,讀完後一個一個查新華字典,徹底搞清楚怎麼讀,是什麼意思,然後不斷地記誦,權當是語文老師佈置的課外作業。

    於是第一次讀完紅樓夢之後,我做了兩件事,第一件是抄寫紅樓夢裡的詩詞,因為太喜歡。第二件便是抱著新華字典,集中查生僻字詞。

    我用了整整一天的功夫,坐在院子裡,一邊翻閱被我幾乎翻爛了的新華字典,一邊口中唸唸有詞,一邊用筆在字後面寫下讀音和字義。當年的一本新華字典,只要4元錢。

    雖然費了很大的功夫,但現在想想,當年用了一天的時間,把新華字典翻了上百遍,這樣的苦功夫讓我受用至今,因為很多字詞,從那時候開始認識,到後來熟識,再讀紅樓的時候,就順暢了許多,沒有了第一次閱讀時因為生僻字詞而產生的晦澀難懂的感覺。

    當然,也有些字,在當年的新華字典中查不到,比如妙玉給黛玉斟茶的杯子叫“點犀(喬皿)”(qiao,二聲,上下結構,一種器皿)給寶釵斟茶的杯子叫“(分瓜)瓟斝”(ban,一聲,左右結構,類似於葫蘆的植物),這兩個字在新華字典裡是查不到的,現在的輸入法也打不出來。

    因為古典名著中,常會有很多生僻字,或人為的造字,別字,所以有不少在新華字典中根本查不到,那時候還曾懷疑過新華字典,因為一直以為新華字典包含了所有的漢字,不可能有查不到的字,一定是弄錯了。

    直到後來才明白,新華字典最初的版本只收錄了8000多個漢字,現在最新的第十一版,也不過10000多字,而中國漢字的總數,據統計近10萬字!新華字典不過收錄了最常用的十分之一的漢字。

    為了方便中小學生閱讀,現在的很多名著都有青少版,不僅故事情節比較簡單,且對生僻字詞都做了註釋,可以無障礙閱讀,我當年讀書,圖書市場還沒有這麼詳細的分類,讀的是原著,沒有任何註釋,於是《新華字典》成了我第一次紅樓的“功臣”。

    後來讀了大學,參加工作,認識的字越來越多,不認識的越來越少,即便碰到不認識的字,網路查也很快捷,好多年都沒用過新華字典了。現在想想,我人生中的很多漢字,除了課本上學到的,有不少都是新華字典教給我的,真正稱得上是我的“漢字老師”。

  • 2 # 明照談文化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用心領悟,用心連線,進入角色,最後再查查字典了。四大名著都是有生命的,高能量的,價值的。經典才被傳承!

  • 3 # 鵬學天下

    四大名著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代表作,書中不光是章節有趣、引人入勝,還反映也當時社會、經濟、文化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教會中國人怎樣為人處世、理解社會、融入社會,從而立於不敗之地......所以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化作品的瑰寶,十分值得閱讀欣賞。

    因為四大名著是幾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所著,反映的也是幾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的事,所以四大名著裡很多字、詞、短語現在已經不常用,顯得生僻難懂,這是正常的,我們在閱讀時一方面可以查字典、查網路、問別人,一方面也可以,“泛讀”,就是讀懂故事的大概就行了,不同的人,不同的讀書目的,精讀還是簡讀可以自己把握。

    另外,還可以藉助音訊手段,聽書也是一個很好的讀書方法,希望你日積月累、學有所獲!

  • 4 # 語留人

    讀四大名著不能著急,尤其是第一次,而且四大名著翻過來調過去讀個好幾遍也都是家常便飯。

    建議:

    1、第一次讀,把不認識的生字生詞查辭典,能配合古漢語辭典更好,弄懂基本的意思就可以,不要糾結太不太懂。

    2、有的查辭典也不能解決問題的,可以配合網路搜尋,搞明白生僻詞的意思,但是不建議深度搜索人物性格、表達的感情等等此類問題。

    3、第一遍磕磕絆絆讀完之後,緊接著讀第二遍,這次就通順多了,理解到的東西也就多了。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4、兩遍過後就看您的時間、精力等其他原因了,要是喜歡,完全還可以再深度研究。

    讀名著,歸根結底不能太著急,畢竟這是一種學習及享受,慢慢來,一定會有收穫的。

  • 5 # 之雅齋

    一,生字詞太多,這就是許多讀者對名著望而卻步的原因。

    二,我自己的經驗,也是如此,《紅樓夢》服了許多遍,還是有畏難心理。

    後來,偶然間發現了一個版本,就是無障礙閱讀版本。

    這種版本,對生字詞都做了注音,釋義。

    閱讀非常便利。舞蹈難字,看看拼音即。遇到難點詞語,看下詞後面的釋義。

    無障礙版本,讓我第一次完整——一字不拉地讀完《紅樓夢》。

    這種版本,省去了查字典的時間,延續了閱讀的完整性,保證了閱讀的整體性。

    前人購書,喜歡收藏各種不同的版本。從閱讀的角度,真的有區分。

    正如一個小品中的一句話,人和人之間,差距咋就那麼大呢!

    套用在圖書的版本上,同樣一本書,版本之間,差距咋就那麼大呢!

  • 6 # 荒漠的春天

    讀四大名著必備:新華字典,成語詞典,古漢語詞典。

    這只是初步完整的將名著閱讀。要想稍微知悉瞭解一下,不僅僅再讀二遍,三遍,還需要把不懂的詞句記錄摘抄,查閱資料,慢慢品味。

    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這樣堅持,養成習慣,即便不能十分深入至少可以探知名著三五分魅力。一定會非常有幫助!

  • 7 # 閟宮

    如果不是因為不感興趣讀不進入的話,那麼題主的文化水平真的是非常有限,就像一位答主所說的四大名著確實是當時的白話文,唯一的難點是用了當時的方言確實和現在不一樣。跟古文完全是兩回事,三國,西遊,水滸,都是市井文學的典型代表,是脫胎於宋明時期的說書藝術,經過文人潤色,編撰而成。就是給當時沒啥文化水平的人看的。如果確實看不懂,那就放一放,讀一下當代文學,優先推薦讀金庸小說,金庸的武俠小說也是當代市井文學成就最高的,某種程度上同時也繼承和發揚傳統古典小說,摒棄了其中的方言,文字特點基本算是當代白話小說的標準,半文半白的特點也好接受。那如果金庸小說你還看不懂,那隻能說真的要去買一套中小學語文教材來學了。

  • 8 # 愚翁良知

    每個人讀書的目的是不一樣的。作為中國的小知識分子,如果沒有讀過四大名著,好像挺沒面子,為了鍍鍍金也應該翻一翻。

    ‘做為初學者或者是年輕人,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閱歷,提高文化水平。有不認識的字作為攔路虎,當然應該查字典,這正是讀書的目的。如果只是為了增加閱歷,對一些不影響閱讀的詞字也可以跳過去。 先記下來,有空再查。其實聽書也是一種好辦法,先聽再看也可能事半功倍。

    對四大名著,一般看懂故事情節並不難。要真正從中得到啟發,瞭解其中深意卻也不易,不讀上幾遍也做不到。所以才產生那麼多的紅學大家。

    讀書總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為了好玩兒,有的人為了鍍金,有的人是為了研究,做法也就各不相同。現在要讀的書太多,也就不必都那麼認真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就行了。

  • 9 # 山風枯葉蝶

    我個人的經驗有幾個,一是反覆讀,多多讀幾遍,很多不明白的就慢慢意會了,特別是隨著閱歷的增加,越能夠理解曾經不理解的內容!二是與人合讀,也就是倆一快讀,倆人邊讀邊討論,這一點我特別有體會,高中時代讀《紅樓夢》光引子我跟同學就讀了不下十遍,開始自己讀時特別吃力,後來倆人一塊讀,每一遍都增進了解,週六不回家,或者宿舍就我們倆時,我們就一起讀,一邊讀一邊討論,讀的興高采烈,特別有成就感!三是畫思維導圖開讀書會,有條件時約三五好友,當然都是讀書人,就某一個環節進行交流,大家暢所欲言,非常有幫助,這個我也試過!四是寫讀書心得,藉助工具書,筆書一下自己讀書的感悟,如果能夠堅持下來,每天500字,書讀完,你也可以集結成冊出書了!五是就某一部分朗誦錄音,或者與人合作分角色讀,都是不錯的選擇,這我也試過,條件允許的話,卓有成效!

  • 10 # 夢想美食家R

    大家好,我是三道!

    對於四大名著裡面會有很多生字生詞,如果讀不懂就可以用以下幾個辦法去解決!

    1.可以用古文詞典查一查,看看如何去理解裡面的生詞,也可以查字典,看看裡面的生字意義。

    2.也可以將四大名著多讀幾遍,俗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所以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多去讀幾遍,畢竟也是我們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3.可以跟一些懂四大名著的老師傅請教一下,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可以多去跟他們交流交流!

    對於四大名著,我還是非常喜歡的!

  • 11 # 星海迷神

    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西遊記》《三國演義》初中高中時已經反覆讀了五六遍,讀到第二遍的時候,下了一個苦功夫,把所有的生字生詞找了個本子全部記了下來,讀完後,做了個歸類,全部查一遍。第三遍的時候,把記住的劃掉,依次類推。每一遍讀下來,都感覺是在讀一本新書,越讀越上癮。硬是從囫圇吞棗讀到愛不釋手。

  • 12 # 天高雲淡任心遨遊

    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讀四大名著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國學素養和文化品味。四大名著中生字生詞確實很多,初讀時也就是囫圇吞棗並不可能真正的瞭解、深入和領悟。

    我初讀四大名著時是拿了一本字典放在桌旁,遇到不認識的生字生詞就查字典,然後在生字旁標上讀音和字詞解釋,雖然這影響閱讀的連貫性和完整性,但是卻能讓我搞懂認清書中生字生詞的讀法和含義,也為其後的再次深入連貫閱讀打好基礎。等到第一遍讀完書中的生字生詞也查完並標註完畢了,對書中的人物情節故事內容也大概有了初步的瞭解和認知。等到再次捧起書時就不會再出現第一次閱讀時的斷續停頓,人也整個的融入到書中的情境裡。四大名著是文化瑰寶,只要時間和條件允許,大家都應該經常讀讀,因為每一次的閱讀都會讓人有不同的收穫和心得。

  • 13 # 觀影小青年

    自古以來,讀書都有很多種方法。而這,也要因人,因書,因目的的不同而不同。

    就大多數人來講,讀大部分的書籍,都不需要逐字逐句的理解、熟讀、熟背。個人覺得只需明其大意,曉其精髓即可,畢竟非專業需求。如果是專業人士,讀專業書籍,那就另當別論了。

    普通人,讀四大名著,知曉其大意和精髓即可。

    大家熟知的馬克思先生,他閱讀的大部分是政治書籍,相對比較精細,每每讀到精髓處,他都會認真記下來。

    魯迅先生則是提倡“泛覽”,對於非必須精讀的書,只需翻閱目錄知曉大概即可。對於必須的,即使在難讀,也要硬著頭皮逼自己讀下去,一遍不行,三遍,五遍,直至精通。

    並且魯迅先生也不僅僅侷限於某一類書,他還熱衷“剪報”,用此法積累知識。

    而愛因斯坦讀書,對於他感興趣和專攻的物理書籍,則是細度,精讀,有的時候一年只讀幾本書,直至把書裡面的內容全部精通。

    總之,讀書的方法千千萬,屬於自己的、適合自己的才能擁有高效的學習效率。名人們的成功已經告訴我們,讀書真的是很有用的一件事,那便從現在開始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吧。多讀書,讀好書!希望你能找到適合自己閱讀愛好和方法。希望在知識的海洋裡,越遊越遠。

  • 14 # 詩哥杜士成

    先慢讀或粗讀,對於生字詞,可以查閱字詞典,一舉兩得;再細讀或精讀,溫故而知新;最後,略讀,重點在不明白的地方。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當然,對於小說“因地制宜”。可以結合同題材影視,去理解名著。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 15 # 加西亞mm

    歷史上的不少名人,都讀過四大名著,比如史學家錢穆,文學家冰心等,毛主席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交友如魯達,信心如唐僧,讀書就讀四大名著。在中國的歷史上,能夠成為文學家和政治家的人中,有90%的人都讀過四大名著,它不僅是我們的集體記憶,文化共鳴,更是一種智慧的認同。非常值得一讀。

    中國古典文學多為文言文,雖然現代學者為其標註了標點符號,但在短句之間,仍有許多句段並非一眼就能認別,而且相對於現代讀者來說,當中有許多生僻字及假字,增加了閱讀的難度。

    關於中國古典文學的閱讀方法,注意以下三點就行:一是遇上生僻字,可以藉助網上文言文翻譯字典,或者買一本文言文字典,學會查閱,弄明白字或詞的意思,就能讀懂這句話的意思,進而讀懂原著。二是識別虛詞。古典文學虛詞較多,常用的有:之、其、而、以、於、則、乃、也、者、乎、然、焉、何、夫、爾等,當中使用頻率高五個:之、其、而、以、於。查閱並記住這些虛詞的用法和意思。

      再有一點就是,調整倒裝句句序,古典文學倒裝句多,按我們現在的習慣句式調整過來就行。這個不難。

      值得一說的是,在讀古典文學的時候,遇上好的有哲理的句子,可以順便摘錄下來。中國古典文學,尤其是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我們現在寫文說話,常會引用一些古典文學的成語、短句來增加文章的文化內涵或論據。摘錄好的短句與成語,有助於我們提高古典文學的閱讀欣賞能力。

      

      

      

  • 16 # 苗政4

    不用擔心,讀書不是寫作業。可以不求甚解,得意而忘形,中國的知識分子有很多共性:愛古詩詞,有悲憫心,不太實際,性格上有骨氣,但處世不夠圓滑,讀書一個頂重要的目的是瞭解和認識自己,反省精進,成就自個。

  • 17 # 艾莉塔

    可以買帶點評批註的版本,低年級的也可以讀拼音版,或者準備一本字典。其實,書中的生字不一定非得認識,聯絡一下上下文,揣摩一下都能讀懂。多琢磨一下還會提高閱讀能力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魚用泉水好還是河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