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鄂東小汪醫生

    足三里

    1.拇指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面著力於足三里穴位之上,

    足三里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其餘四指握拳或張開,起支撐作用,以協同用力。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產生酸、麻、脹、痛和走竄等感覺,持續數秒後,漸漸放鬆,如此反覆運算元次即可。

    2.捶打足三里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時,也會產生一定酸、麻、脹、痛和走竄等感覺,反覆運算元次即可。

    3.艾灸足三里艾灸足三里,是足三里保健最經典的保健方法。民間即有諺語“艾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之說。《針灸真髓》曰:“三里養先後天之氣,灸三里可使元氣不衰,故稱長壽之灸。”常灸之保健防病,延年益壽,增強體力,解除疲勞,預防衰老,對結核病、感冒、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風心病、肺心病.腦出血等都有防治作用。對體質虛弱者,尤其是腸胃功能不好,抵抗力減低的人宜用此法增強體質。對足三里施灸時,取清艾條一根。將其點燃後,靠近足三里燻烤,艾條距穴位約3釐米,如區域性有溫熱舒適感覺,就固定不動,每次灸10~15 分鐘,以灸至區域性稍有紅暈為度,隔日施灸1 次,每月灸10 次即可。

    概況

    足三里穴意義:胃經氣血在此形成較大的氣血常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的稀溼脾土及天部的氣態物。

    執行規律:地部脾土燥化水溼後固化於穴周內外,天部之氣則循胃經上行。 

    功能作用:燥化脾溼,生髮胃氣。

    深化研究

    對唾液分泌的影響對110例健康者針刺足三里穴,引起唾液澱粉酶含量顯著增加。亦有實驗表明,針刺足三里,當拇指向前捻轉時,唾液澱粉酶含量驟然增加,拇指向後則降低。

    對胃蠕動的影響針刺對健康者的胃蠕動具有雙向調節作用。隨機體功能狀態不同,針刺反應胃功能也不同。從胃電圖也顯示出雙向調整作用。針刺218例健康者的足三里穴,以觀察其胃的張力、胃蠕動頻率、胃的排空時間等,所得結果是,機體的功能狀態不同,針刺反應也不同,是一種雙向調整作用。已從正常與某些患者,在針刺足三里穴時,胃電的變化中得到證實。當針刺足三里時,胃電頻率和振幅均有雙向的調整作用。

    對胃分泌的影響針刺足三里,治療消化系統病時,針刺對胃酸和胃蛋白酶有調整作用,原來水平高者,針刺後降低,而低者則升高,對營養不良患者低於正常的胃總酸、遊離酸、胃蛋白酶、脂肪酶等指標,針刺後可恢復正常。

    對腸功能的影響:80例便秘患者,針刺後順利排便;對腹瀉患者有止瀉作用。

    對呼吸功能的影響:40名健康男女青年,針刺足三里時,安靜肺通量比針前增加24.9%,耗氧量增強22.8%。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①針刺足三里可以促進乙肝表面抗原轉陰率的提高。對免疫蛋白中的IgG、IgA有一定影響。能提高補體C3DHA值,從而控制發病。

    ②配三陰交,溫針治療121例,因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治療6天后,白細胞升高的有效率為73.6%。

    調整銅鋅失調艾灸足三里,能調整老年人血中高銅與低鋅。

    對腸胃功能的影響:

    ①從大鼠、豚鼠、兔等動物的實驗中可以看出針刺兔的“足三里穴”,對小腸的運動以減弱為主,亦有部分動物表現先減弱後增強。並從另一實驗中得到,當輕捻轉與留針時,小腸運動以增強為主,重捻則運動減弱。

    ②對兔小腸消化間期綜合肌電有明顯影響,可使小腸電週期縮短,III相時程延長,即小腸分節運動週期縮短,每一次蠕動持續時間延長,有助於小腸對食糜的消化。

    ④有鎮嘔效應,表現為嘔吐的症狀持續時間縮短。鎮嘔吐的機理,是透過迷走神經,當切斷迷走神經後,電針鎮嘔吐的效應就消失。

    對大鼠胃酸分泌有調整作用調整的機理可能是電針能引起鼠內啡呔含量增加,而使胃酸排出量增加。當切除迷走神經支配時,並不影響針刺對胃酸分泌的調整作用。從另一實驗也證實了電針“足三里”對胃酸的分泌有調整作用,當造成大鼠應激性胃潰瘍時,針刺“足三里”穴能抑制胃酸分泌,對應激性潰瘍起保護性的作用。

    對大鼠胰蛋白酶的影響當針“足三里”時,能明顯降低大鼠胰蛋白濃度及排出量,即抑制胰酶分泌。對胰腺有保護性作用。這也許是針刺治療急性胰腺以得良好效果的機理。

    配伍

    配衝陽、僕參、飛揚、復溜、完骨,有補益肝腎、濡潤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配天樞、三陰交、腎俞、行間,有調理肝脾,補益氣血的作用,主治月經過多,心悸。

    配曲池、豐隆、三陰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頭暈目眩。

    配梁丘、期門、內關、肩井,有清瀉血熱,疏肝理氣,寬胸利氣的作用,主治乳癰。

    配上巨虛、三陰交、切口兩旁俞穴,有良好的鎮痛作用,用於胃次全切除術。

    配陽陵泉、行間,有理脾胃,化溼濁、疏肝膽,清溼熱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配中脘、內關,有和胃降逆,寬中利氣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配脾俞、氣海、腎俞,有溫陽散寒,調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虛慢性腹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以給我推薦一首歌嗎,不要太悲傷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