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吸菸抗霧霾
-
2 # Nanguo
多謝邀請!我買過17-40,24-70,70-200,85 1.4,1351.8。後面陸續賣掉了135 1.8,24-70,70-200留下來17-40和85 1.4,17-40拍風光且40端兼顧人像,價效比很高。85專攻人像!購買什麼樣的鏡頭主要看拍攝題材,兼顧資金投入量力而行
-
3 # 文藝焦點
我現在用的是16-35 24-70 70-200 35定 50定 85定 用的最少的是70-200 不過每個頭都不能缺少
-
4 # laoan2
衝動是魔鬼,在佳友上看見別人用MP-E65微距鏡頭拍的小蟲子,心裡發癢,就買了一臺,還專門買了一個微距雲臺,只拍過一隻蝸牛和一個螞蟻,就束之高閣,成為收藏品。這個鏡頭能放大5倍,用起來太難,需要極具耐心。
-
5 # 攝影任
我們朋友買了個百微鏡頭和移軸鏡頭。當初覺得好玩就買了,後面發現不常用,簡直就是丟之可惜,用之無味。最後便宜賣了。
-
6 # 梅寒攝影
其實攝影愛好者都有衝動的毛病,我也不例外!可以說最能折騰鏡頭,買了後不喜歡有對出去,有的對出去了想想又買回來。不過手裡的鏡頭都有用,只是用的多和少的區別,佳能三大元,外加微距,魚眼,還有一個50定和騰龍150 600。用的多的還是三大元
-
7 # 使用者94431013772
我是一個業餘攝影愛好者,剛開始玩攝影的時候,聽老玩家說配齊大三元你就OK了,於是我一口氣買了回來。但是,在實踐中我發現24—70基本用不上,拍大場景吧廣角不如16—35,拍遠景吧焦距又不如70—200。後來由於本人偏愛花卉攝影,又入手了一支新百微,於是24—70就只好長期躺在防潮箱裡睡大覺了。
-
8 # 光學鏡頭
大量回收,一時衝動,買下來,基本不用的鏡頭啦。
老話兒說的好啊,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誰的錢也不是大水衝過來的。誰買個鏡頭也是得到深思熟慮很久。網路上看,圈兒裡查呀,店裡看,都要考慮很久才能下決心買下來。
買回來就後悔的鏡頭有沒有。應該說有的。個人感覺那些原廠的頭。專業的頭應該不會存在這種情況的。
買回來就後悔的,大多是那些副廠的頭,或者是相對低廉一些的鏡頭吧。或者是小眾化的鏡頭,比如你的百微。
大眾化焦段的鏡頭,基本不會存在這種買回來就幾乎不用的情況。比如說各原廠家的大三元鏡頭,16-35,24-70,70-200,這些鏡頭基本都是當做掛機頭用的,當成主力用。
一些比較特殊的鏡頭,比如佳能的8-16。適馬的50-100,這些鏡頭用的機會不多,買了會擱置。
大眾化焦段的鏡頭拍出片來也舒服。
-
9 # blackray姑蘇橋
百微我覺得反正也不貴,買了偶爾拍拍微距,有時候拍拍人像貓狗也能勝任,價效比蠻高的,但買鏡頭確實不能衝動,今年過年有點閒錢,在手裡已經有了70-200和70-300的情況下,一時衝動買了個300mmF2.8定焦,結果買回來實在太重了,不帶架子基本不能用,也沒啥機會出去打鳥,買回來就用了一次,放箱子裡吃灰。所以買鏡頭之前最好先考慮一下自己常用的場景適合什麼焦段再下手,附幾張百微拍的貓
-
10 # 攝像liy
跟你一樣啊,也是有百微,還有兩支大多數人都沒接觸過的鏡頭,騰龍20-40,康泰時135f/2.8。(康泰時那支賣佳能機身的時候一起處理了)
康泰時那支135是手動鏡頭,但成畫素質相當不錯,完全對得起價格,就是拍影片會有點難駕馭。
百微倒不是鏡頭素質問題,主要是自己用到的地方實在太少,微距類的東西很少拍,當初覺得應該要有,買了才發現沒有也不影響啥,所以選擇鏡頭的時候一定要想好是不是常用。
至於這支騰龍20-40,完全就是貪便宜,幾百塊,想著湊合用,中心就很一般,顏色發綠,邊緣不是不好,而是完全不能看,不瞭解的冷門便宜頭千萬別隨便買。
-
11 # 小魚大魚看世界
我是一個比較冷靜的人,對於購買鏡頭也比較冷靜,因為在這之前上過當因為不瞭解情況用了3倍的價格買了一個鏡頭至今都對這次行為比較內疚,從此以後我就記下買鏡頭之前先去了解多去看看在下手
這枚讓我後悔的鏡頭就是騰龍28-105,因為當時什麼也不懂就覺得外觀還行,然後商家忽悠怎麼怎麼好,你看著馬達,咔咔咔的多威風,其實那是機械馬達發出的聲音,後來才知道高階鏡頭都是非常安靜的,而我這種咔咔咔的鏡頭都是膠片時代留下的印記
而且這個鏡頭整體色彩偏黃,對焦聲音太大,後來逐漸的放棄使用了,這是一次最失敗的購買,後來也基本沒有在用過
-
12 # Liuleiphotography
對於你提到的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要針對您的拍攝領域來說。如果說您的拍攝領域是風光攝影,那麼肯定各大廠家的大三元鏡頭是你常用的,如果你因為一時興起買了這個50的鏡頭,或者是35的鏡頭,剛開始可能還去街拍,挺新穎的,但是因為你對這個不感興趣,後來你可能就不會經常使用,擱在家吃灰。又或者是這個微距鏡頭,因為它展現的是我們平常人所見到的一些這個細節,出於好奇,出於衝動買回來,剛開始可能給你新鮮感,但是長此以往,如果不是專門對這個領域感興趣,或者是以這個領域為主的話,那麼在你日後,長期過程之後,你可能會把這個鏡頭閒置不用,所以說還得針對你的具體的拍攝領域,你要是這個紀實攝影的話,那你就買50的鏡頭,35的鏡頭,都是定焦大光圈鏡頭,拍攝風光的話還是變焦鏡頭為主,大三元是你必不可少的。總結:通常情況下微距鏡頭、移軸鏡頭以及超長焦可能用的比較少,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13 # 冰城愛攝
這個問題可以回答題主,愛攝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我也有過。使用佳能全畫幅單反,大三元中的70-200、24-70都入手了,使用的也正常,但是頭腦一熱(或者是器材控情節使然),前幾年又買了副廠騰龍的16-30,佳能百微,現在這兩款鏡頭使用的機會真的很少,總覺得有點浪費了。看來對器材的關注太多,受到廣告的洗腦誘惑,有時真的很難控制。以後隨著時間的沉澱,慢慢對器材的狂熱程度會慢慢降溫的。建議攝影小白,攝影初學者和愛好者,在選擇攝影器材時,多聽聽專業攝影師的建議意見,買自己合適的,不買貴的,買價效比高的,適合自己拍攝題材的裝置。以上是自己的經驗分享,僅供題主和大家參考,也敬請攝影大師們指點、指點。
-
14 # 老木攝影工作室
呵呵,和您一樣,百微是在家裡地位最高的,從買回來就用過一次,然後就放在櫃子裡了,是家裡擺著最威風的鏡頭。這倒不是,關鍵是我不太喜歡微距。
當時買裝置的時候,是一位老師帶著去買了,佳能系列大三元,百威50定焦,這些鏡頭基本都在用,只把百微剩家裡了,嫁不出去了,出手吧也沒個價,就算了,當古董了,興許哪天走不動了,在家裡擺弄個小景,微距的還用得上。呵呵
-
15 # 一盤砣砣肉
D90 DX的機身,十年了,35 1.8、50 1.8、18-55、55-200、18-70一堆,最後17 55 2.8掛機,其他都出掉了。
PS:機身+手柄很舒服
-
16 # 米哥影像日記
關於小痰盂定焦頭 50 1.8MM
米哥剛買的第一臺單是佳能500D,因為不懂,所以第一個鏡頭是套機鏡頭18-55MM,但拍了二次後,就感覺怎麼拍美女背景虛化得都不美,於是向人請教鏡頭光圈不夠大,由於資金預算有限,於是在買了單反第二個月就花了600多買了這個俗稱小痰盂的50 1.8MM,在參加活動時,對著美女也敢湊上去拍了。
(《西關小姐》攝於2009年,佳能500D+50/1.8mm鏡頭)
後來拍著拍著,除了拍人像,需要用到此鏡頭,大光圈,虛化背景,顯得好看點外,此鏡頭也沒有明顯的好處,特別風光拍攝和活動拍攝,顯得一點用處都沒有。二年後隨著500D相機的升級,此鏡頭大約500元也一起出掉了。
關於第一個紅圈鏡頭24-105MM擁有單反拍攝一年多以後,參加了數十影友們組織的活動後,才感覺到攜帶一個一鏡走天下的鏡頭是多麼重要,必須要包含廣角端和中長焦的鏡頭,成像質量要好,價格上也不是太貴,就考慮買了一個性價比還不錯的佳能紅圈鏡頭,24-105MM/4L鏡頭。此鏡頭因為是恆頭光圈,焦外虛化,成像質和銳化都還可以,同時鏡頭焦段也是廣角中焦都有,適合拍人像,活動,會議等場合,是佳能高檔相機的標配套機鏡頭。同時此鏡頭通用於全畫幅和半畫幅佳能相機。使用期間此鏡頭因為對焦馬達壞了,維修花了一千幣,後來在買有24-70和70-200的鏡頭後,也出掉了。
(《比基尼》2010年拍於汕頭紅海灣。佳能500D+24-105mm/4L鏡頭)
關於第一支長焦鏡頭小小白70-200mm/4L不防抖鏡頭在接下來幾年的拍攝中,鏡頭也根據拍攝題材的需要豐富起來,其間購買過一個長焦鏡頭70-200MM/4L的不防抖鏡頭,其輕便,成像質量也不錯,適後於於一般的活動和動物攝影拍攝。米哥在升級相機至60D時,此鏡頭陪我拍攝了近兩年的時間。後來在購買大白鏡頭後,就鏡頭就轉賣給一位攝友了。
(《紫荊詠調》2013年3月,佳能60D+70-200mm/4L鏡頭)
米哥現在防潮櫃裡還躺著一個鏡頭,就是騰龍24-70/2.8L鏡頭,因為拍攝影片時掉在地下,造成鏡對邊緣磕掉一邊,還可以用,只是賣不掉啦。此鏡頭成像沒有佳能原廠24-70的好,還有附廠鏡頭一個最大的缺點,有時關鍵時候出現接觸通訊不良的情況,需要重新開機,所以米哥建議攝友們一般不要買附廠的鏡頭。
-
17 # EnYi8821
我也是百微,去年春暖花開時一時衝動買了百微拍了花花草草後吃灰了半年被我賣掉了。剩下的大三元一直常用,今年又把24-70賣了,留下了1635和70-200還有85 1.4。出去旅遊就帶1635和85,一個風景一個人像,70-200留著給娃參加學校活動用。
-
18 # 周口店劉德華
為什麼這麼多人後悔入百微和新百微?新百微是100焦段的巔峰之作,隨著無反鏡頭上線,EF口這支新百微是未代鏡王了,平時喜歡拍微距,這支實在太棒了!
對於我來說,最後悔入的是增距鏡!對於對焦速度,準度,畫質都會發生明顯影響,只能中心對焦才能有比較好效果!
-
19 # 圖說海南
如果經濟條件許可儘量買原廠最貴的頭。我有過60、70-300、16-85、標頭,結果全部送人了,現在用大三元。不管是新菜鳥還是老法師,出片感到不滿意,往往會認為鏡頭不給力,於是不去思考自己的創作能力,而是想方設法換鏡頭,慢慢變成器材黨。其實任何鏡頭都是能拍出好照片的,你可以挑戰自己拿不常用的鏡頭去創作,一定會給你帶來驚喜。
-
20 # 鏟屎閃電
買器材已經是歷史了,為了買而買,這個愛好終結於數碼後背,突然覺得很沒意思,再也沒拍片和買器材。從尼康D3X開始,351.4
851.4,220,581.4都買了一個遍,又迷上了數碼後背,飛思280,配了55,80,150,終結於alpa和羅德斯頓32,單反都賣了,現在是一堆數碼後背破爛。攝影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愛好,尤其是拍美女時,上躥下跳的樣子很損害形象,在旅遊公共場所,拿個單反並不能提高身價,單反一掏,身份將三分。隨幾張飛思280拍的瑞士風光,還有一張巴黎夜景。
回覆列表
喜歡微距攝影,也是先入的百微,後期進了180微,百微幾乎很少用,再後來進了MP-E65微距鏡頭,太難玩了,平時很難踏下心來玩,拍了幾張一直臥箱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