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何自我檢查?
4
回覆列表
  • 1 # 京城名醫張一趟

    肢體麻木,雙腳麻木是糖尿病併發症的神經性病變,中藥可以治療,2018年,合肥大鋪頭的周開江,70歲,雙腳麻木二年,我用中藥三劑就基本好了,複診時送了兩瓶茅臺酒以示感謝,至今一年多了沒有復發。

  • 2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糖尿病是今天很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一旦確診,就無法治癒。而糖尿病患者最怕的就是各種併發症的發生,據統計,有7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飽受各種併發症的折磨。

    糖尿病神經病變有哪些表現?

    糖尿病是目前已知併發症最多的一種疾病,大大小小的併發症高達10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一種併發症就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可累及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包括早期出現的周圍神經病變,以及隨著病程延長而逐漸出現的自主神經病變。

    首先,糖尿病早期最常見為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很常見的一種慢性併發症,一半以上的患者會表現為各種各樣的神經病變症狀,具體與患者的病程、血糖控制情況相關。一般來說,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會出現或輕或重的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症狀因人而異,早期並不明顯,等到出現明顯症狀的時候,往往已經很嚴重了。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包括兩點。

    1、肢體感覺異常:表現為四肢遠端有本體覺、溫度覺、位置覺、振動覺的異常,如手腳對冷熱痛不敏感,麻木發熱,有螞蟻爬行感、觸電樣感覺,走路有棉絮感,手腳有戴手套、穿襪子的感覺等。嚴重會致下肢潰瘍,出現刺痛、灼痛感。

    2、面板感覺異常:表現為面板瘙癢、燒灼樣疼痛等,但是面板表面無變化。

    其次,糖尿病後期會出現自主神經病變。

    自主神經分佈在全身,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各處自主神經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進而表現出各種各樣的症狀。

    1、血管系統自主神經病變:表現為血壓異常,如體位性低血壓、夜間高血壓等;心率異常,如運動時心跳變慢,而安靜時心跳加速;無痛性心梗;心律失常等。

    2、胃腸道自主神經病變:表現為各種胃腸不適症狀,常見有胃輕癱、麻痺性腸梗阻、胃麻痺等,表現為飽脹、噯氣、噁心、燒心、腹瀉、嘔吐等症狀。

    3、泌尿系統自主神經病變:表現為尿失禁、尿瀦留等,男性可致性功能障礙。

    4、面板系統自主神經病變:表現為出汗異常,如下身面板無汗,而上身大量出汗。

    5、視網膜神經病變:表現為視力下降,對光不敏感,反應遲鈍甚至完全消失。

    總之,糖尿病神經病變是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越早發現,越早治療,越能避免嚴重後果發生。這就要求患者平時要注意及時發現肢體任何的異常,以便及時進行治療。

  • 3 # 李藥師談健康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本身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引發的各種各樣的併發症,在這些糖尿病併發症中,糖尿病神經病變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糖尿病併發症,作為糖尿病患者,瞭解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原因和症狀,危害,做好周圍神經病變的預防,都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為什麼會引發神經病變

    如果你有糖尿病問題,還經常會出現手腳麻木,疼痛,面板感覺異常等等方面的症狀,說明可能糖尿病正在逐步的影響你的周圍神經系統,很多朋友想知道,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可惜的是,糖尿病引發周圍神經病變的具體機理目前還不是特別清楚,但通常說來,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一般被看做是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之一,長期的高血糖導致的微血管病變,引發的供血障礙,代謝的紊亂,氧化應激損傷,神經炎性損傷以及某些維生素的吸收障礙等問題,都是引起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可能病因。

    糖尿病神經病變會有什麼症狀和危害

    糖尿病神經病變,顧名思義,當然首先的表現是面板感覺的異常,這種感覺的異常往往是非常多樣化的,比如說面板可能出現寒冷感,也有可能出現讓人不適的灼熱感,有可能是蟻走感,也有可能是麻木的感覺,還有多種情況,會出現疼痛感,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出現早期周圍神經病變的常見症狀。

    大約有四分之一的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神經痛症狀,比如灼熱痛、針刺樣疼痛、電擊樣痛等多種疼痛方式,同時還會伴有感覺異常的情況,各種疼痛症狀可能單獨出現,也可能會組合出現,有些朋友會在夜間出現疼痛加劇的現象。

    除了感覺異常,疼痛的症狀以外,糖尿病神經病變還包括糖尿病導致的植物神經,也就是自主神經的病變,而自主神經關係著身體多個器官的節律性收縮,因此,周圍神經病變,並不是單純的引起感覺異常,不適感覺,糖尿病的周圍神經病變還有可能會累及多個與植物神經調節密切相關的組織器官。

    比如一些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問題,比如心率異常,血壓調節異常,體位性低血壓,運動耐量降低等情況,除了要考慮糖尿病引發的心血管併發症所引起,也應該考慮糖尿病牽引起的植物神經失調造成的影響。

    除此之外,胃腸道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都有可能因為糖尿病引起的植物神經紊亂而出現各種各樣的不適症狀的和相關健康問題,因此,對於糖尿病引發的周圍神經病變症狀,應該綜合考量,積極調理。

    糖尿病神經病變如何預防和改善

    想要減少糖尿病的周圍神經病變危害,首先要做的還是要做好併發症的“預防”,如何才能夠儘量減少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呢?首先要做的,當然還是要做好血糖的控制,做好血糖的控制,要從兩個方面來做,一是要在發現高血糖問題之初,儘早的加強血糖控制,研究證明,如果能夠在糖尿病前期,就積極的加強生活調理控制血糖,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時間就會大大延後,即使出現,相關的症狀也會更加輕微;第二就是要嚴格控制好血糖水平,多項大型的糖尿病臨床研究證明,嚴格控制血糖水平,強化控制好血糖水平,對於減少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的健康獲益,是非常明確的,因此,只有長期的控制血糖穩定達標,才能夠更好的做好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預防。

    而對於已經出現周圍神經病變的糖尿病朋友,也要積極的對身體進行調理改善,在嚴格做好血糖控制的前提下,可以針對性對身體進行調理改善,比如選擇抗氧化劑(如硫辛酸),減少周圍神經病變受到氧化損傷,比如結合情況,適量的補充維生素B12,加強神經的營養,促進受損神經修復;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改善微迴圈,改善代謝紊亂,改善疼痛症狀,改善心血管、胃部、泌尿系統不適症狀的相關治療藥物等,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遵醫囑服用來改善和治療。

  • 4 # 藥師方健

    張大爺患糖尿病接近二十年了,一直自認為血糖控制得很不錯。不過最近一年來,張大爺總感到雙腳隱隱刺痛,晚上特別明顯,遂去醫院接受診治,醫生告知為糖尿病神經病變。

    到底什麼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又會有哪些表現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科普下糖尿病神經病變。

    什麼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有哪些表現?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由於長期血糖高造成體內代謝紊亂,微迴圈障礙導致缺血、缺氧所致,為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對患者身體的危害大,致殘率很高。

    糖尿病神經病變最常累及的是感覺、運動以及自主神經,常見表現有:

    (1)感覺神經病變後的表現:感覺神經病變發生後,患者的雙腳會出現“襪套樣”麻木、發脹、發硬等知覺異常,有的甚至是感覺缺失,走路都會缺乏方向感;還有的患者會有類似燒灼、針刺、螞蟻爬行等感覺。此外,糖尿病患者對冷熱、疼痛、壓力等的感覺也往往會喪失或減弱,由於缺失保護性感覺,糖尿病患者容易在外部刺激下出現燙傷、創傷,導致面板出現破潰,形成潰瘍,甚至導致糖尿病足的發生。

    (2)運動神經病變後的表現:除了感覺障礙之外,還會有運動神經病變,可能出現一側下肢疼痛,同時由於損傷遠端的運動神經,會導致肌肉也遭受累及,出現肌無力和肌萎縮,長此以往,會導致出現潰瘍和糖尿病足。

    (3)自主神經病變後的表現:自主神經病變發生後,足部血管的收縮、舒張的功能發生障礙,導致足部的面板分泌汗液和溫度調節出現異常,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足部面板常常易出現乾燥、皸裂等現象。足部面板出現裂口後,由於患者血糖高很容易引發感染,從而導致糖尿病足。

    結語

    糖尿病神經病變早期比較隱匿,往往沒有症狀,症狀明顯時已經比較嚴重,治療效果往往欠佳。因此,專家提醒廣大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積極控制血糖,定期複查,警惕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張圓,袁慧娟,趙志剛.糖尿病神經病變研究進展[J].中華糖尿病雜誌,2018,10(4):295-299.

  • 5 # 韓藥師1001

    40年來,隨著我國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糖尿病從少見病發展成為了流行病,糖尿病患病率從1980年的0.67%飆升至2013年的10.4%,近幾年還有上升和年輕化的趨勢。

    很多糖尿病患者起病之初並沒有任何不適,所以很多人都是在常規體檢時發現的血糖異常。但隨著病程進展,當糖尿病患者患有神經病變時,他們就會有明顯的感覺異常。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患者身上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病變可以侵犯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周圍神經受累者多見。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生與糖尿病病程長短、血糖控制情況等因素有關,病程達到10年以上者,就更容易出現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表現,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六種!

    一、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最常見,它的表現有雙側肢體疼痛、麻木、感覺異常等。

    二、近端運動神經病變:多是一側下肢近端嚴重疼痛。

    3. 局灶性單神經病變又可以稱為單神經病變:可累及單顱神經或脊神經。顱神經損傷以上瞼下垂最常見,其次為面癱、眼球固定、面部疼痛及聽力損害。

    4. 非對稱性的多發局灶性神經病變同時累及多個單神經的神經病變稱為多灶性單神經病變或非對稱性多神經病變。可出現麻木或疼痛。

    5. 多發神經根病變:最常見為腰段多發神經根病變,主要為L2、L3和L4等高腰段的神經根病變引起的一系列單側下肢近端麻木、疼痛等症狀。

    6. 自主神經病變:可累及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系統,還可出現體溫調節、泌汗異常及神經內分泌障礙。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治療:①嚴格控制血糖,使血糖達標。②使用甲鈷胺、神經生長因子、硫辛酸等修復神經。③使用前列腺素或活血化瘀的中成藥來改善微迴圈。④使用普瑞巴林、度洛西汀或阿片類藥物來止痛。⑤使用甲氧氯普胺(胃復安)來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

  • 6 # 醫生有約

    醛糖還原酶活性增強致多元醇旁路代謝旺盛,細胞內山梨醇和果糖濃度增高及肌醇濃度降低,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發生的主要因素。

    糖尿病神經病變可累及神經系統的任何部分,以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變最常見。常見症狀為肢端麻木、針刺、灼熱及感覺遲鈍等感覺異常。通常為對稱性,呈手套或短襪狀分佈,有時痛覺過敏;隨後出現肢體隱痛、刺痛或燒灼樣痛,下肢較上肢嚴重,夜間及寒冷季節加重,病情進展緩慢。

    自主神經病變也是糖尿病患者較常見的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瞳孔縮小且不規則,光反射消失,調節反射存在;出現無汗、少汗或多汗等;胃排空延遲、腹瀉、便秘等胃腸道失調症狀;持續性的心動過速和直立性低血壓等心血管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表現;還可表現為排尿無力致膀胱殘餘尿量增加,最後出現尿失禁和尿瀦留等。

    另外,糖尿病患者早期還可能有腱反射亢進,後期減弱或消失;震動感減弱或消失,觸覺和溫覺有不同程度的減弱。感覺遲鈍易受創傷或灼傷致面板潰瘍,因神經營養不良和血液供應不足,潰瘍較難癒合,若繼發感染,可引起急性或慢性骨髓炎甚至敗血症。

    糖尿病神經病變還可累及腦神經,引起上眼瞼下垂和眼球運動障礙、眼球內斜視等。糖尿病神經病變亦可累及股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等,但較少見。

    糖尿病的神經病變多種多樣,沒有特徵性,而且一旦受損將不可逆。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好血糖,保持血糖穩定是避免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關鍵。其次,定期體檢。特別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除了常規的糖尿病風險篩查專案,還應根據實際情況加檢心電圖、尿微量白蛋白、神經系統檢查、電生理檢查等專案,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7 # 石佛山下小醫生

    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很多,比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等。糖尿病神經病變是最常見的一種慢性併發症之一。那麼,糖尿病神經病變有哪些具體的表現呢?面對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應該怎麼做,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具體表現?

    人的神經系統可分為周圍神經和中樞神經,中樞神經主要指的是腦子和脊髓以及他們發出的1級運動神經元。周圍神經就是除以上中樞神經系統的部分,比如手和腳的神經,都是屬於比較偏遠的神經。

    糖尿病導致神經系統損傷的原因很複雜,比如糖尿病導致血管斑塊,導致腦子供血減少,久而久之,可能出現痴呆;另外,還可能代謝因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關。

    1、中樞神經系統併發症

    比如伴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滲性昏迷、低血糖等急性併發症出現的神志改變。又比如糖尿病導致的腦梗塞、腦老化以及老年性痴呆,這些都是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

    2、周圍神經的併發症

    1、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的神經病變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也有很多型別,其中最常見的是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的神經病變。

    遠端主要指的是手和腳的遠端;對稱性,也就是說,如果左手有症狀的,那麼右手也會出現症狀。同樣的道理,如果左腳有,右腳必然也有。症狀典型的人會出現手腳感覺異常,就好像帶著手套或者穿著襪子一樣;腳的症狀一般比手要嚴重,一般從遠端開始,出現疼痛、麻木,嚴重起來可能出現感覺完全的喪失,肌肉在失去神經的營養作用後,會出現萎縮。

    2、自主神經病變

    出現自主神經病變,往往提示病情比較嚴重,預後不會很好。自主神經病變大多影響胃腸道、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統:

    比如容易出現肚子脹、腹瀉、便秘等休息時出現心跳加快,直立性低血壓(站起來時血壓不升高,反而降低)、心肌缺血、心電圖QT間期延長,嚴重的甚至可能發生猝死。發生在泌尿生殖系統主要表現為:尿失禁、尿瀦留(尿排不出去),得了糖尿病還可能出現性功能障礙,出現無汗、多汗、少汗等。

    周圍神經病變還有其他表現,比如臀部、大腿、髖部疼痛。又比如,某條神經支配的區域疼痛等。

    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應對神經併發症?首先,有糖尿病的患者,出現不舒服,比如手腳發麻的情況,這沒什麼好說的,直接去醫院檢查。其次,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篩查一次併發症,其實不僅僅是神經併發症,包括其他併發症。1型糖尿病患者確診5年以上的,也應該每年篩查一次。這裡的篩查是指沒有症狀,但是每年要一次。包括體格檢查(檢查踝反射、針刺覺、溫度覺、壓力覺、振動覺等)或者進行神經肌電圖檢查。最後,檢查出有問題的要及時的吃藥。在神經併發症早期,吃一段時間營養神經的藥物,症狀是可以消失的。總結: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就是各種併發症。為了減少併發症,最基本的應對措施就是控制好血糖。另外,定期的檢查,可以及時的發現早期的併發症,並且透過治療,可以降低糖尿病帶來的傷害。

    我是堅持醫學科普的陳大夫,對我回答滿意的,請給我點贊和關注。你的支援,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

  • 8 # mkbsfvmh

    糖尿病的營養治療涉及到很多問題,不管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飲食控制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當然,有些人一個階段內的血糖異常根本不是飲食引起的,需要找到病根來對因治療和調理。而關於糖尿病的飲食與血糖控制,需要嚴密關注以下問題。

    目前,糖尿病還是一種不可根治的慢性疾病,其治療目標是透過糾正糖尿病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代謝紊亂以防止急性併發症的發生和減低慢性併發症的風險。飲食治療或控制是糖尿病五項治療方法(飲食控制、處方運動、血糖監測、自我管理教育及藥物治療)中最基本的方法,這些方法的配合才能更好的控制體重、血糖、血脂、血壓等,儘可能的延緩和預防慢性併發症的發生。

    糖尿病飲食治療原則:1、控制膳食總熱量

    很多糖尿病人,尤其是2型糖尿病,多有肥胖史。而肥胖不僅是糖尿病、也是高血壓、高血脂、痛風甚至癌症的重要誘因。我在醫院裡工作了25年,在老年病區就工作了21年,透過常年的觀察發現,糖尿病人多飲、多食、多尿、肌肉減少等“三多一少”規律是非常普遍的。開始時糖尿病人多超重,到了一定階段,就會變得非常“苗條”,而這如果不是透過科學合理的減肥和均衡營養的結果,有可能會是“陳年”糖尿病帶來的傷害,需要著重控制併發症了。

    2、控制碳水化合物總攝入量

    控制碳水化合物是糖尿病人首要的健康任務,這不是說你不吃糖就行了,也不是說你吃木糖醇食品就可以無憂了。碳水化合物類食物包括五穀雜糧、薯類、水果和部分高糖的蔬菜,當然白糖、冰糖、紅糖、蜂蜜和煉乳、蜜餞都屬於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

    3、控制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的食物消化較慢,表面上來看不會馬上升高血糖,而且還有控制餐後血糖的作用。但是,高脂肪帶來高能量,過高的能量消耗不掉就會變成人體的脂肪,而過過多的脂肪又會誘發胰島素抵抗,影響血糖代謝,讓你的血糖更高。

    4、糖尿病人如果只吃素會害慘了你

    有的糖尿病人覺得,自己的高血糖是吃肉喝酒過多引起的,所以一下狠心就徹底素食了!殊不知,素食情況下,飽腹感非常差,就需要多吃主食來填補,這就形成了營養不均衡的高碳水飲食,血糖更難控制。而且在沒有充足的優質蛋白的膳食情況下,不僅不利於健康,而且免疫力、生殖能力和耐力都可能會下降。最好的做法是均衡營養飲食,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或膳食寶塔,什麼都吃但什麼都不多吃。及時吃素,也要保持蛋奶素食,一個月至少放開一個星期正常飲食。

    5、糖尿病人的血糖監控與運動的重要性

    糖尿病人經常查餐前血糖和餐後1~2小時血糖變化,是控制糖尿病進展的重要手段。一段時間內,拿出一週時間,每天早晨起床後空腹查血糖,累計一週的資料再平均一下,就可以看出自己的血糖狀態,這也是隨後的飲食調整的依據。

    運動則是和血糖值直接相關的,每天保持1個小時連續的有氧運動,不僅可以保持肌肉比例,還可以控制體重,促進血糖代謝,預防和減輕併發症。

  • 9 # 小小如蘭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通常為對稱性,下肢比上肢嚴重,病情進展緩慢。先出現肢端感覺異常,可伴痛覺過敏、疼痛;後期可有運動神經受累,出現肌力減弱甚至肌肉萎縮和癱瘓。腱反射早期亢進,後期減弱或消失,音叉震動感減弱或消失。電生理檢查可早期發現。

    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可較早出現,影響胃腸、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統功能、臨床表現為瞳孔改變(縮小且不規則、光反射消失、調節反射存在),排汗異常(無汗、少汗或多汗),胃排空延遲(胃輕癱)、腹瀉(飯後或午夜)、便秘等,直立性低血壓、持續心動過速,心搏間距延長等,以及殘尿量增加、尿失禁、尿瀦留、陽萎等。

    糖尿病最常見的神經病變是周圍神經病變,最常見的自覺症狀是手或腿腳麻痺。

  • 10 # 心路星塵醫師

    我們經常說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也就是說有糖尿病的人經常會有冠心病,所以我的病人中有相當多合併糖尿病的病人。 很多人平時並沒有注意糖尿病的症狀,有很多病人知道得了糖尿病,但因為種種原因,或者誤聽別人謠傳而不治療,結果到最後出現了糖尿病的各種併發症,其中有一個很常見的就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指糖尿病患者出現的與周圍神經功能障礙相關的症狀,常見的有感覺異常、疼痛等,下肢多見,常常還有腹脹,便秘等症狀,有的病人還會出現多汗、心臟節律的改變。 這個病變的檢查通常需要到醫院,由專科醫生進行判斷,如果患者有糖尿病多年,血糖控治不好,下肢出現麻木感以及上面所說的這些症狀,那麼這個時候就要高度警惕了,具體表現有下面這些:

    1、腳麻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早期症狀之一,一般從肢體遠端開始出現,多為對稱性。可有麻木、蟻走樣、觸電樣感覺等等,往往從遠端腳趾開始出現,就像有穿襪子或戴手套樣的感覺。感覺障礙可出現下肢疼痛呈刺痛感,有時有觸覺過敏。周圍神經病變可雙側,可單側,以雙側對稱性多見。

    2、腹脹:多發生在病史較長的糖尿病患者,臨床上我們最常見到的症狀是便秘、腹脹,嚴重的會出現腸梗阻。這是因為支配胃腸蠕動的自主神經受到損害所導致的,同時飲食習慣的不良也會加重這個症狀。

    3、出汗:這個在臨床上也很常見,這是由於交感神經受到了損害,是周圍神經病變的一種。 治療上除了血糖的良好控制外還需要注意:減輕體重;放慢節奏;如果伴有焦慮,可以服抗焦慮藥物等等。大家可以對照這些症狀,及早提高警惕,當然確診必須要到醫院,由專科醫生進行評判,要預防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把血糖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更多知識請關注“心路星塵”,與我保持聯絡。

  • 11 # 糖尿病之友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一種由糖尿病引起的神經功能紊亂,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病變可累及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以周圍神經病變為常見。

    糖尿病神經病變最初症狀不明顯,不容易被察覺,往往是患病後若干年後出現,有些患者沒有明顯症狀表現。

    常見的糖尿病神經病變表現有:手臂、手掌、手指、大腿、足部感覺到麻木、疼痛、刺痛感,有些患者常感覺兩條腿就像被針扎一樣,經常疼得夜不能寐,而有些患者疼痛感不明顯,即使熱水濺在手上,也沒有什麼感覺,或表現為四肢無力。有些表現為吃一點東西,胃就堵得慌,容易出現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瀉或便秘等。有時出現頭暈、乏力、直立性低血壓、排尿困難,男性出現勃起功能障礙,女性陰道乾燥等。

    當糖尿病患者出現以上異常症狀,以及發現足部體溫降低、足部感覺遲鈍等,就要及時就醫。

    預防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主要措施有:

    1、遵醫囑按時服用降糖藥、降壓藥、降脂藥等,積極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

    2、控制飲食,少量多餐,主食粗細搭配,多吃新鮮蔬菜,少吃高熱量的食物,以免引起血糖、血脂升高。

    3、堅持科學鍛鍊身體,每天運動30分鐘,每週運動5天。

    4、定期進行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篩查。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後至少每年都要進行一次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篩查,如神經電生理檢查等。如果已經合併有糖尿病腎病、眼底病變等微血管併發症者,應每隔3-6個月篩查一次。

    5、做好足部護理,每天泡腳,並檢查足部是否有傷口。穿軟底的鞋和棉線襪。

  • 12 # 糖人健康網

    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糖尿病會引起腦血管病變,也可能影響脊髓,表現為肢體的感覺和運動失常,還可能出現排尿困難和陽痿。

    周圍性神經病變也分很多種,其中感覺神經病變非常常見,主要表現為末梢神經炎,其症狀為肢體疼痛麻木,還可伴隨感覺異常,如灼燒感、蟻走感,觸覺過敏。但患者真正受到高溫、寒冷、刺傷等刺激時,卻沒有正常的感覺,因此容易受傷而不自知。

    此外,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也比較多,患者經常表現為面部和軀幹部大汗,隨便吃個飯,稍微活動下就大汗淋漓,有的病人則是半身出汗。這些症狀都與糖尿病神經病變有關。

    為了及早的發現神經病變,患者需留意四肢的異常情況,當出現感覺失靈、異常大汗、手腳麻木時,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

    為了預防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除了要控制好血糖,還應補充一些營養素,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硫辛酸等,能夠幫助防治神經病變。對於已經出現了神經病變的患者,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一些改善微迴圈、緩解疼痛麻木的藥物。

  • 13 # 杏花島

    糖尿病長期血糖控制欠佳,會產生很多的併發症,神經病變是其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本病發病機制還有待研究,目前認為主要與高血糖及微血管病變有關。病變累及到神經系統,主要分為中樞神經、周圍神經及自主神經病變,周圍神經中的遠端對稱性感覺神經病變佔該疾病的一半以上。

    糖尿病神經病變因病變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曾有學者Thomas將本病分為對稱性神經病變、局灶性和多灶性神經病變,接下來就按此分類方法來介紹本病的具體表現。

    1.遠端對稱性感覺運動性多發神經病變:本病變多始於下肢,呈手套或襪套式、對稱分佈,逐步向近端發展。主要以感覺障礙為主。因受累神經纖維不同,輕者可感覺肢體麻木、如蟻行蟲爬、發熱發涼等,痛覺多夜間明顯,表現為鈍痛、刺痛等。嚴重者可出現站立不穩等症狀,在疾病後期多伴有運動障礙。

    2.自主神經病變:此期多與軀體性神經病變同時出現,預後較差。可有上吐下瀉等消化系統症狀,可有低血壓、心動過速等心血管疾病,亦可出現尿不暢、尿瀦留等泌尿系疾病。同時,此期病人主要以肢體末端汗少,身體軀幹較易出汗為典型特點。

    3.急性疼痛性神經病變:多因血糖控制欠佳起病。急性起病,疼痛以下肢末端為始端,逐步向上向外蔓延。此期對胰島素敏感,所需緩解時間較長。

    4.腦神經病變:此期主要以動眼神經麻痺為主。為進展性疾病,多在1~3月內自行緩解,但多有復發傾向。主要表現為複視,數天內發展致全眼肌麻痺,部分病人可出現上瞼下垂等。

    由上可見,針對糖尿病神經病變,我們建議糖尿病患者平常要加強飲食控制與適當運動,合理調整降糖方案,嚴格控制自己的血糖值,以免此類併發症的發生。

  • 14 # 問上醫

    糖尿病病程越長,血糖控制越不穩,就越容易發生神經病變。我們的神經遍佈全身各處,一旦發生病變就會累及各個器官,出現各種不同的症狀。最重要的是,神經病變的病程較緩,很容易被患者忽略,延誤治療。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具體症狀

    1. 疼痛、四肢麻木

    感覺神經是負責收集感覺刺激並向大腦傳遞的神經,感覺神經病變後,患者會出現異常的疼痛,最初為腳趾、手指疼痛,逐漸呈對稱性向上發展,腳背、腳底和手掌。晚上最為嚴重,很多患者一碰床單等物體也會感到刺痛,無法入眠。

    感覺神經發生病變後,患者四肢還會感到麻木,即不能感覺物體的形狀、冷熱和壓力。這類患者感覺不到水的冷熱,有的甚至腳上紮了釘子都感覺不到。

    四肢麻木,感覺喪失的患者更容易受傷,出現頑固性潰瘍。因為血糖太高了,血液太粘稠,到不了足部創傷位置,傷口沒有新鮮的血液久久不見好。

    2. 肌萎縮,痙攣或肌無力

    運動神經是將大腦發出的指令傳遞到肌肉的的神經,當運動神經發生病變後,受其支配的肌肉會隨之表現得收縮無力,甚至癱瘓。就像一根皮筋,緊繃的時候,彈力好,損傷後就會變得疲軟。運動神經病變的患者易於崴腳,走路也不穩,像踩在海綿上。

    3. “癱瘓”

    運動神經發生病變後,受運動神經支配的肌肉會萎縮,甚至癱瘓。例如,面部運動神經發生病變,病人得面癱。腸胃運動神經發生病變,腸胃蠕動會減弱,會出現腹脹、噁心、嘔吐、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等胃動力癱瘓的症狀。

    4. 血壓異常

    支配血管的自主神經發生病變後,血管的收縮會出現異常。患者會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即在躺臥時,血壓正常,站起來後,血壓突然下降,頭暈、心慌,眼前發黑,有的患者甚至會昏厥。

    5. 心跳異常

    支配心臟的自主神經發生病變後,心跳就會出現異常。該快的時候 不快,不該快的時候瞎快。比如說,患者在休息的時候,心率竟然達到了每分鐘100次,患者心慌氣短。但在運動時,心跳卻開始偷懶,導致心、腦、腎等器官供血不足,嚴重的還會發生猝死。

    6. 面板乾燥、瘙癢、出汗異常

    支配汗腺分泌的自主神經發生病變後,病人會有出汗異常的症狀,即該出汗的時候不出汗,不該出汗的時候直冒汗。有的病人原本是“汗腳”卻突然變成了“幹腳”。

    自主神經損傷導致汗腺分泌減少,再加上長期的高血糖環境,面板黏膜會處於慢性脫水、營養不良的狀態,最終引起面板頑固性瘙癢。

    7. 性功能障礙

    支配生殖系統的自主神經發生病變後,男性糖友會出現陽痿、早洩等性功能障礙,50歲以上的患者發生率高達70%。女性糖友則主要表現為月經紊亂、性冷淡等症狀。

    既然糖尿病神經病變這麼可怕,有什麼好的預防方法嗎?

    目前還沒有能徹底解決神經病變的藥物,所以一定要提前預防。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預防神經病變的方法:

    (1)實時監測,嚴防高血糖

    高血糖是神經病變的根本,所有糖友一定要按時檢測,控制好自己的血糖。服用口服降糖藥的糖友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每週測選2~4天測空腹或餐後2小時血糖。使用基礎胰島素的2型糖友,需要每天監測空腹血糖。使用預混胰島素的患者,要監測空腹血糖和晚飯前血糖,如果空腹血糖達標了,再測餐後血糖。

    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在6.0~10.0mmol/L之間就是正常的。

    (2) 細心照顧自己的身體

  • 15 # 醫聯媒體

    糖尿病是一種可以說很嚴重的病,很多人得了糖尿病,卻沒有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結果糖尿病不斷髮展引起了各種併發症。糖尿病神經病變就是這樣一種併發症。

    糖尿病神經病變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中樞性神經神經病變,第二類是周圍性神經病。另外周圍性神經病變又可以分為很多種類,這些神經病變會影響患者的一些感覺。感覺神經病也是一種最為常見的神經病變。嚴重一點的中樞神經病變就是包括腦和脊髓在內的的病變,結果就是肢體和運動會有影響,並且排尿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一種慢性的病發症,周圍神經病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而關於神經的病變最直觀的就是表現在我們身體上。常見的症狀是身體會感到麻木,受到刺激不太靈敏。或者是身體上出現一些疼痛腹脹或者便秘等症狀。還有的患者會很容易出汗,這是交感神經受到了損害而導致的。

    這些症狀可能在夜間比較嚴重,將身體都裸露在外,可以使疼痛減輕。慢性且長期的糖尿病患者幾乎都患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這種障礙表現在消化道心血管等等地方,甚至會影響泌尿生殖系統導致排尿障礙、尿失禁的情況。

    當患者出現了這些情況之後就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時去治療。對於預防神經病變,最重要的就是把血糖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指導專家:惠麗超,副主任醫師,錦州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

    從事內分泌臨床工作15年,擅長糖尿病等內分泌科常見疾病的診斷。

  • 16 # 人體探索者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也是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的併發症。由於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可以導致神經發生病變,主要累及的是感覺神經,運動神經較少累計,因此主要表現在感覺異常方面。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一下糖尿病神經病變有哪些表現,怎麼預防以及怎麼治療。

    糖尿病神經病變有哪些表現?

    1.主要是感覺症狀,通常從下肢靠近腳底端開始,會出現疼痛、灼燒、針扎、刺痛感,有時為感覺到寒涼。這些症狀在夜間加重,有時疼痛會嚴重影響睡眠。

    出現肢體的麻木,如同螞蟻在爬,非常難受,越撓越癢

    2.自主神經發生病變之後會產生如下症狀:四肢少汗或無汗,面板變得粗糙、乾燥、皸裂,並且容易形成難以癒合的潰瘍(尤其是下肢)。隨著病情加重,還可以影響到胃腸道功能(因為自主神經要負責調節胃腸道的運動),出現腹瀉、脂肪瀉、便秘等症狀。

    還可以引起心率失調

    3.有一部分患者(13%)的患者由於控制膀胱的神經出現病變,會出現排尿困難,無法排尿的症狀。

    4.男性病人有一半會出現陽痿,這是由於管控陰部的神經受損導致。女性表現為月經紊亂,性冷淡和陰部瘙癢。

    糖尿病神經病變如何治療?

    糖尿病神經病變症狀非常難受,臨床上,醫生能夠做的工作很少。

    1.治療上主要是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

    2.給予維生素B(B1,B6,B12),可以改善神經功能

    3.神經節苷脂-1可能可以促進周圍神經再生,因此有的醫生也會用這個

    4.如果有疼痛的患者,可以給予卡馬西平(但是一定要注意副作用問題)

    糖尿病患者神經一旦出現病變,真的是非常痛苦的,因此,重在預防。

    預防的方法就是一個,一旦被診斷為糖尿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規範治療。透過藥物+改善膳食結構+加強運動 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

  • 17 # 醫患家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病變可累及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後者尤為常見。其中遠端感覺神經病變是最常見的病變,佔所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50%以上。從臨床表現上來講,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遠端對稱性感覺運動性多發神經病變:這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症狀從肢體遠端開始,逐步向近端發展,呈手套襪子樣分佈範圍,一般從下肢開始。以感覺障礙為主,主要表現為疼痛和感覺異常,比如鈍痛、灼燒痛、刺痛、刀割樣疼、麻木、發冷、蟲爬感、發熱、觸電樣感覺等。有時也伴有程度不同的自主神經症狀,而運動障礙相對較輕。發病也比較隱匿。

    二、自主神經病變:自主神經指的是不受意志支配的自主活動的神經,比如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等內臟器官的神經,這類神經病變往往很少單獨出現,常伴有軀體性神經病變。反之,有軀體性神經病變的糖尿病病例中,透過功能檢查,發現某些程度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的發病率可高達40%。可是一旦出現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的臨床症狀,則預後可能就比較差。自主神經病變在心血管系統主要表現為休息時的心跳過速、突然站起時血壓明顯下降、無痛性心肌梗死等;在消化系統則表現為噁心、飯後腹脹腹痛、嘔吐、便秘、腹瀉等;在泌尿系統表現為排尿不暢、尿不盡、尿瀦留、尿失禁,且十分容易發生尿路感染。

    三、急性疼痛性神經病變:這種型別的神經病變比較少見,主要表現為急性發病的劇烈疼痛和痛覺過度敏感,在下肢遠端最為顯著,也可以影響到整個下肢、軀幹或手部。常伴有肌無力、萎縮、體重減輕與抑鬱。

    四、腦神經病變:在糖尿病性單一腦神經病變中,最常見的是動眼神經麻痺。起初表現為複復視,幾天內會發展為完全的眼肌麻痺,還會出現上瞼下垂和瞳孔散大。糖尿病性動眼神經麻痺一般在6-12周內自發恢復,但可以有復發或發生雙側病變的可能性。

    糖尿病神經病變本身就是糖尿病的併發症。所以,當確診為糖尿病的時候,就應該立即做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篩查,並且之後至少每一年都要篩查一次。除此以外,還要做到嚴格控制血糖,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延緩並減輕併發生的發生。

  • 18 # 營養大家談

    糖尿病神經病變分為這麼幾種型別,自主神經病變和植物神經病變,比如手腳麻木等屬於自主神經病變的範圍,胃腸道問題,腹瀉或便秘交替進行,胃腸道消化、吸收、蠕動不規律屬於自主神經病變,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會出現心臟的問題,比如心慌、心率不齊等問題,這屬於植物神經的問題。

    常見的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表現有以下型別:

    1、視神經問題,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等

    2、手腳麻木,對溫度感知不靈敏,特別是洗腳的時候,容易燙傷;走路的時候踩到堅硬的物體容易受傷。

    3、心慌,心律不齊等,長時間血糖過高會導致自主神經紊亂,導致心臟問題。

    4、胃腸道功能紊亂,導致腹瀉或便秘交替進行,會導致營養吸收以及消化功能不好。

    5、營養缺乏導致神經系統病變進一步加重

    營養總結:糖尿病神經病變早期是完全可以逆轉和改善的,透過系統的學習糖尿病健康知識,學會科學飲食的技巧,學會糖尿病降糖三節操運動方式,學會科學檢測血糖,學會找到血糖高的原因,綜合的進行康復,大部分糖尿病都可以逆轉!

    建議各位糖友學習專欄課程【學會吃動平衡,血糖平穩你能行】你學習,我指導,一起打敗糖尿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批80後如今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