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存在就是被感知
-
2 # NCY123
“制度管人“是最恰當的,體現了公平,公正!所以,不要老是讓“教師管學生",而應該用規章制度去管學生。學生上課看課外書或玩手機,教師不要去繳學生的課外書或手機,不然很容易變成教師與學生的肢體衝突甚至思想上的對立!更甚者會導致跳樓事件!而應該實施扣分制度,透過扣分累積,對學生本人進行相應的紀律處分。處分制度由教育部統一制訂方可實施。
-
3 # 我想和好不見初
應該給予老師免責權!因為,小孩子的世界事實上跟成人是一樣的,就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聽話的,聽得進去勸誡的,固然老師會施以耐心,但人一上百,形形色色。那些天生故意調皮搗蛋的,不僅僅耽誤自己的青春,也會嚴重影響周圍的其他人。很多時候,老師真正擔心,才是這種情況。在未成年人時,人格尚未完全形成了,必要時,不施以皮肉之苦,無法觸及靈魂。活到今日,不知道見過多少例證:但凡小時候家教嚴格者,沒有少受皮肉之苦的,成人之後的耐心,和對晚年的父母親所持之孝心,非常好的十之八九;相反,小時候多受寵溺者,大多窮兇極惡,尤其是待自己的父母。
嚴管未成年人,是必要的!
-
4 # 小草發芽了58
老師為什麼要體罰呢?肯定有原因的。非常重,下狠手,老師做事情太沖動了,家長可以私下找老師,只是私下。如果只是叫站了會兒,最後吃飯,這應該不算什麼,大家認為呢。如果家長喜歡護短,老師做事情、教學就畏手畏腳。我的寶貝在讀幼兒園,有一次我去接她,在路上她就對我說“媽媽,老師沒發糖給我,媽媽,老師沒發糖給我”說了兩三次,我沒理她,一回到家,她就對爺爺奶奶(爺爺奶奶都非常寵她)說,老師沒有發糖給我。這下不得了了,奶奶說“趕緊打電話問一問老師為什麼不發糖給我的寶貝,是忘了發嗎?難道我的寶貝那麼不受人重視?”我沒照奶奶的要求去做,我說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嚴肅地追問原因,小孩終於道出了實情,由於她說話,所以老師沒有發糖給她。只是兩顆糖而已,試想,如果我打電話過去,老師會怎麼想?以後老師還能嚴格地要求孩子嗎?
-
5 # 童教雷鳴
懲戒是手段,免責是逃避
有人說:老師工作中,真正需要的不是“懲戒權”,是體罰學生後的絕對“免責權”!
教育學生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所以有很多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對孩子懲罰了,需要一定的免責權,不然引起家長的不滿,對老師就非常的不利。但是,我們仔細深究,無論是“懲戒權”還是“免責權”,都是對孩子教育的事件的堵,想透過堵的方式來避免不好的事情發生。
這讓我想起了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鯀用堵的方式治水,幾年也不見效,反而災害更大;大禹用疏的方式治水,不僅洪水被治,百姓也能更好地借用河水維持生活。兩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對水的特性的把握,大禹掌握了水向低處流的特性,才將洪水治理好。
再來看看教育學生這件事情,教育要抓住根本,懲戒權、免責權只是遇到事情後的處理手段,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老師對學生懲戒,確實能給予學生警醒,讓學生收斂自己的行為,但是懲戒也是有前提的,是需要考慮學生的條件來進行的,是不能夠超出學生的承受範圍的。否則,孩子受到傷害,老師想要獲得免責,有些時候即使外在的責任免除了,可是學生卻因為我們老師的處罰受到傷害所引發的內心愧疚,這個坎是很難邁過去的。
懲戒權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手段之一,是在教育過程中的一種需要;而免責權則是對自己過失的豁免藉口,不僅不會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更會顯得老師不懂得教育孩子。
教育的根本是尊重教育孩子的根本還是要放在人的本心本性上來,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基本的是什麼?是尊重,教育的根本同樣是尊重,是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換位思考,是以心交心。
尊重不是口頭禪,也不是口號;尊重不僅是工資待遇,更是言行合一。
在老師、學生、家長之間是需要把尊重落到實處的。
孩子入學報名的時候,家長、學生雖然不必像古人那樣行拜師禮,但向老師打招呼、敬禮是必要的,向老師表示尊重。老師也要向學生及家長回禮,不僅表示對學生、家長的尊重,更是為學生做出基本的做人示範。
老師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也是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進行恰當的引導。如果孩子需要進行懲戒,請注意懲罰孩子能承受的身體部位與範圍、程度,多為學生考慮一絲,又能讓孩子受到教訓。在批評孩子的過程中數落孩子問題的時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把道理說到點子上,不純粹為了講道理而講道理。當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批評切中心中要害的時候,孩子自己都會快速調整過來。
當然,也有一部分孩子是一時間無法接受教訓的,這類孩子我們老師也要注意觀察,看看他們的本心本性,是否有閃光之處,以閃光點來引導孩子成長。
尊重學生並不是要求老師彎腰變奴才,該強烈要求、該義正辭嚴的時候也是要強硬起來,站在道義上,絕不手軟。這也是眾多老師要求懲戒權的一個原因所在,這點也是教育的需要。
結束語老師、學生、家長之間最需要的是相互尊重,老師對學生、家長的尊重,家長、學生對老師的尊重,以及學生、家長之間的尊重。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更好地處理好教育突發事件,才能設身處地教育好孩子。懲戒權是對老師尊重的補充,而免責權對於老師業說,其實沒啥必要。
-
6 # 還是向北
現在這事兒別想了,家家都是寶貝,都是“爺”!只有私立學校情況好些,因為每個家庭都花了不少錢,錢花疼了一些小事兒家長只能忍了。公立學校一分錢沒花,有時間折騰
-
7 # 新化子騰服務部經理
那要看情況,老師也不是可隨便來的,老師也必須有約束,不然對學生來講是災難。老師不是個個都思想好有涵養的。有的粗暴,有的貪財貪色。有絕對免責權,啟不無法無天了!
-
8 # 自然174126128
老師得到了全民尊重,熊孩子少之又少,受到體罰的孩子少之又少,家長的溺愛也就少了很多,學校的霸凌也少了很多,學習氛圍會更好,這是連鎖反應,
-
9 # 東方傑士
師是萬眾之表,理應率先垂範,因人施教,循循善誘,因勢利導,鼓勵先進,激勵還後來,抓兩頭帶中間。以表揚為主。名師出高徒,高徒是言傳身教帶出來的,不是懲戒、體罰出來的。老師享有尊嚴,這尊嚴來自自身修養與自省。
社會也應形成尊師愛較教的良好風氣。
-
10 #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教師工作中,真心需要的不是“懲戒權”,是語文教育體罰學生後的免責權。首先作為一名老師,我為老師們覺得悲哀,老師不需要什麼權利,只需要理解與尊重。
1.如果在工作中有了理解,事情就好辦多了
看看現在的學生是什麼樣子,再看看部分家長是什麼樣子。學生可以遲到,老師讓他站在門口反思一會兒,結果可以逃課,然後是老師買校園招人,找到後老師生氣極了,用課本敲了孩子腦袋,結果差點丟了工作。
如果老師能夠理解學生,知道學生喜歡遲到,就讓他遲到吧,何必追求那麼多,考好考差也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一連串的事情了;如果學生理解老師的苦心,上課該來的時候就及時來,也不會發生那樣的事情。
2.老師敢要懲戒權嗎?
這學期開學初提出了賦予老師懲戒權,但是儘管如此,老師們管理學生時,依然如履薄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老師們怕他下一個20年後被打的老師是自己,怕下一個被迫投河的是自己,怕被告上教育局丟工作的也會是自己。
辦公室裡老師們經常交流,談到現在的學生難管,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的農村學校留守兒童太多。管真的是責任難擔,不管又良心不安。
記得以前有個學生是孤兒,父親去世,母親改嫁,跟著生病的爺爺一起生活,老師們都特別關心他,但是這孩子卻不懂得珍惜,常常不完成周末的家庭作業。升入初中後依然如此,我常常和七年級的老師交流,知道他依然不完成作業,道理講過,還表揚過,但是依然不寫作業。有一次老師真的生氣急了,把他狠狠的揍了一頓,儘管打的是手心,但是老師也覺得過意不去,像這樣的孩子,如果老師再不加強管理,無疑沒有人會管他,不管怎麼能行呢?難道真的要他長大後社會來管嗎?
幸好這孩子是孤兒,打了手心沒人找來,老師的教育真的是出自責任心。如果是其他孩子,老師是的確不敢打。
我們班有個孩子,也經常不寫家庭作業,同樣是講道理,還變著花樣表揚孩子棒,結果卻沒什麼效果。但是我不敢打,萬般無奈之際,我給家長髮了資訊,告訴他孩子不寫作業,他爸爸可能覺得我發信息讓他丟臉了,也可能是氣急了,總之衝到學校裡,用皮鞭抽了孩子一通。我也不想去管家長什麼心理,只能奢求孩子寫作業。等他爸爸走後,我又把孩子叫到辦公室裡,給他做工作,讓他理解爸爸的苦心。這些事情我沒告訴家長,我覺得是我們分內之事。
3.“免責權”還是算了吧
教師們在網上幾乎成了被人唾棄的物件。我們只能說,師德有問題的老師的確有,但是畢竟是少數人,不應該一棍子將所有老師打死,這太不公平了。
我們不想要什麼“免責權”,因為我們也不想變成所謂的惡魔老師,我們只是想安安靜靜教書,備備課,上上課,改改作業,談談心……不有償補課,不推銷資料,不體罰學生,能做到這些足矣。
結束語:不管賦予老師什麼軟體,都沒有家長的理解與支援來得重要。如果一位老師的工作在家長心目中已經變得不堪,不管老師有什麼權利,對孩子的教育都很難搞好。家長不喜歡老師,連帶的是孩子也不喜歡老師,不喜歡老師的課。如果一個學生不喜歡老師的課,他是不可能學好這門學科的。
-
11 # 漢字拼音化科學
連警察都不能隨意毆打真正的罪犯,何況老師對學生乎。一位老師將學生當罪犯看待還真不是位合格的老師,況且還真不知是誰在犯罪。
-
12 # 走路的笨鳥
老師不要懲戒權,這個權力應該給家長,上班鬧事,影響課堂秩序,應通知家長帶回家管教(懲戒)幾天後再送回來!至於學生完成不完成作業倒也無所謂,必竟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老師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最多提醒幾次就行了,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而引導學生的人生觀,不要唯成績來評價學生!
-
13 # 管窺蒼穹
對於老師來說,懲戒權很重要,免責權更重要。
老師是否應該懲戒學生,應該懲戒到一個什麼程度,一直是困擾學校領導和老師的一個問題。
2019年,教育部出臺了“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為教師有效教育學生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支援。
一段時間以來,不用說老師體罰學生,有時候批評重了都不行,家長都會找學校。而老師更是無所適從,擔心自己說不上哪句話就會讓自己惹上麻煩。
學校領導給講過一個這樣的事情,一名男學生,平時調皮搗蛋,經常不交作業,一次課間,這名學生拿著笤帚追趕另一名學生,班主任是位女老師,看見這個場景,氣的上前奪下笤帚,在那名學生屁股上打了兩下,家長知道後不幹了,找學校,找教育局,要求必須開除那位女老師。後來的解決辦法是,女老師當校長面向家長道歉,還私下給家長拿了點賠償金。女老師因此病了一個多月。
由於沒有適度懲戒權,老師對於個別嚴重干擾課堂秩序的學生束手無策。而嚴重損害他人利益的學生,不必受到懲罰。老師對學生的三觀教育陷入窘境。
如果教育部的“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經修改完善並透過,老師就可以依法依規處理學生違紀問題了,同時,也有一個問題會在老師心裡存在,如果按懲戒規則處理過程中,出現意外怎麼辦?老師用不用承擔責任?所以,學校應該相應出臺關於落實教育部“教育懲戒規則”的實施細則,要對教師職業行為予以保護,確認好教師免責範圍,讓教師放心施教。否則,教師不敢行使懲戒權,還是畏首畏尾,不敢管,不願管。
-
14 # 青春年華163035797
狗屁!我的孩子是七十二行中某一行的天才,不是古板的書本知識能改造的,人人上青華行嗎?人人當兵行嗎?人人種田行嗎?你為什麼要打他呢?孩子是人類的未來,行行出狀元,打了就要你的命!!
-
15 # 松子工作室
我認為教師這兩權力都需要。
1.教師需要一定的“懲戒權”,沒有的話,有些學生很難管理。現在的孩子在家裡都是“王子"、”公主”,用嬌生慣養、無法無天來形容也不為過。教師如果沒有懲戒權,那麼很難進行正常教學。但懲戒權應該有度。比如說可以罰站,但絕不可以罰跪。可以訓導,但絕不可以惡言惡語,傷及自尊心。
2.教師也應該有一定的“免責權”。如果沒有免責權,那麼教師也不敢要有“懲戒權”。現在有些學生只要教師稍有訓誡,就覓死覓活。造成後果,家長就會追責不止。而主管部門也只能處理教師而了事。這樣只能造成教師明哲保身,對學生違紀情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樣受傷害的最後是誰?是國家的教育,是祖國的下一代。
當然,懲戒權要有一個度。免責權也要看有沒有超出懲戒權的範圍而造成的後果。最好是有關部門出臺一個明確的懲戒權的標準。讓教師心中有數,學生家長也不再無理取鬧。
-
16 # 皓媽課堂
警察對嫌疑犯有“絕對”免責權?軍隊對遊行暴亂人群有“絕對”免責權?有的話白人警察跪死人的事就不會激發美國社會矛盾了,有的話美國的現在的動亂早就軍隊解決了。
難道我們的學生比嫌疑犯比動亂人群還可怕,就一定得體罰才能管好,就一定需要“絕對”免責權。
先說“絕對”免責,沒有哪個職業可以對哪些群體身體傷害後能有“絕對”免責,承擔自己行為導致傷害的責任,是法律公平公正的體現。警察槍擊嫌疑犯,也要證明嫌疑犯有攻擊行為才能免責,軍隊制暴也要相關命令。老師這個職業憑什麼要對學生的“絕對”免責?
再說體罰。為什麼要體罰學生,體罰孩子,不過大人憑體力優勢倚強凌弱的一種表現,不過是簡單粗暴自己省事罷了。
管過孩子的都應該有這種經歷,讓孩子寫作業,說盡道理不聽,“再不寫我打你手板了”,孩子邊哭邊寫了。大人發現打人這招真有用,再有事孩子不情願,不聽話就打,打了就聽了。所以體罰甚至打孩子,對誰有利,對管理孩子的大人有利。透過體罰讓孩子害怕,因為害怕孩子聽話,因為聽話班級管理好了,管好班級,校長滿意。
但是,孩子整天和自己害怕的老師在一起真的好嗎?不會有心裡疾病嗎?看到老師罰其他學生,不被罰的會不會有心裡陰影?
透過讓孩子喜歡自己尊敬自己然後聽自己話不行嗎?不是不行,是太費事,有了體罰能省事,我為什麼要費事?
一個現象我很不理解,保姆為了管好孩子打罵體罰不可原諒,老師為了管好班級打罵體罰都可以理解。同樣的行為,同樣對孩子造成傷害,職業不同態度就不同了嗎?
個人認為老師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擁有“懲戒權”,“懲戒權”是對罪犯的,學校不是監獄,學生不是罪犯,學生犯了罪可以起訴立案,家長打罵都是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師憑什麼要“懲戒權”?
-
17 # 木子君的小屋
關鍵是什麼是體罰,什麼是懲戒,這得分清楚。
老師懲戒學生可以,但是要有一個標準,低於這個標準可以免責。
其實現在對於孩子的教育,大多數是處於老師不敢管的狀態。僅僅是語言的教育,學生們未必會聽,如果有懲罰措施,護仔心態的家長就會找上門來。
而校方為了息事寧人,往往犧牲的,都是老師的利益。
就拿這件網上炒得比較火的老師體罰學生導致吐血的新聞。
一女生違紀,老師懲罰其圍操場跑十圈,結果就發生了學生跑完後吐血的新聞,學生的家長在網上大肆傳播老師體罰學生,導致學生吐血的新聞,在網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後來,經查實,才知所謂的吐血,不過是化妝品和水,一切都不過是家長自編自導的鬧劇。
而結果呢,家長因為傳謠被刑拘。
而學校已於2019年12月12日暫停涉事老師劉某班主任職務,並對其進行全校通報批評、免去其品德學科科組長職務等處理。
對此,我只能說老師的無辜,哪怕是結果出來,對老師的影響已經產生,這個影響怎麼消除?
從此之後,這個老師還敢對學生舉起徵戒的大棒嗎?
我只記得,小時候,上學時老師的懲罰之嚴,做錯題了,教鞭敲手心的懲罰都是小事;而那個時候,家長把孩子教給老師,都是一句話:孩子犯錯了,你只管打。
也許那個時候的教育有其野蠻和粗糙的地方,但是現在矯枉過正,老師不敢管學生了,就是好事嗎?
免責權可以給,但老師們涼了的心,怎麼回暖?
還有學校,一個學校連給老師撐腰的勇氣都沒有,動不動息事寧人,拿老師開刀,老師工作如何能心安?
-
18 # 木香春暖
懲戒教育從師範大學的教授開始,懲戒權先交給師範大學的教授們,先從師範大學裡開始,嚴格界定打這些未來的二貨老師是手心還是屁股,還是乾脆扇臉。不要當了老師沒本事還沒臉沒皮的要懲戒權。
要教育好孩子們,先從培養好老師開始。
讓一個國家人民的整體素質提高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你的學生有上北大清華的,有考不上大學的,但是他們成年以後都是好人,都不犯法就是你作為老師的最大成就。每個老師都能如此,不是一個國家的幸運嗎?不是每個孩子的福祉嗎?不是全體老師的最大福利嗎?你會說那跟我有什麼關係?告訴你這是對老師最大的好處,你在這樣的國家裡做老師原意嗎?全體國民都會尊師重教,老師會成為高收入的人。最受尊重的人。維護教師隊伍不是呼天搶地的跟怨婦一樣的撒潑。
-
19 # 老吳128420501
也難免了,因為上師範院校的考生有幾個是高考狀元?又有幾個是名列前矛的?還不是一本二本後沒人要才報的師範類的人,優秀人才還真沒幾個上師範院校當老師的,因此談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基本上就是空談,師資水平只能是老鼠下耗子,一窩不如一窩。
-
20 # 老同志精油按摩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不是學生教不好而是老師在當學生的時候就沒有被教育好。不懂教育的人怎麼能教育學生。懲罰權真的是教育的本質要求嗎?我的一個朋友,小學語文老師。整天抱怨現在的孩子不好教育。我問他,你自己在社會上是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呢?他答,不是。我說,既然這樣,看到學生就先回想自己當學生時的情景。他並不是師範專業畢業的,只是為了一個工作才不得已當老師的。我說於其這樣,不如不做老師的好。因為,你自己壓根就不懂教育。為人師者,也同樣為人父母。你希望你的孩子被如你一樣要求懲戒免責的老師懲戒嗎?
回覆列表
你以為給了“懲戒權”老師就管學生了?錯!你以為老師不管,是因為缺少了“免責權”?更錯!你現在給了他“生殺權”他也不會去管你的孩子,因為這些年他們的心已經涼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