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薩沙
-
2 # 小猛哥電影經典剪輯
蘇聯後期前線兵力已經略顯不足,能扛槍的男人都上了戰場,損失很大,還失蹤很多,失蹤沒辦法,動員所有能拿槍都上前線,很多婦女兒童也踴躍報名,為自己的祖國進一份力
-
3 # 鐵桿軍迷
在現代戰爭中,女性走向戰場已經並不罕見,她們從事醫療衛生和通訊工作,有些也到一線上陣殺敵。但向蘇聯一樣大規模徵收女兵,並讓這些姑娘穿著裙子幹起狙擊手、坦克兵和飛行員等工作的卻實屬罕見。
除了少量從事文職工作,大部分女兵直接投入了一線作戰。衛國戰爭期間,在前方各個軍兵種服役的女兵人數超過80萬,其中70%是在各個主力部隊,而她們中的絕大多數是18至25歲的少女。
她們幾乎參與了蘇德戰場上所有著名戰役,隨後還參與了攻打柏林,戰績顯赫的她們成為了全世界女兵的驕傲。她們的戰鬥力非常強悍,在一次戰鬥中,一支1000多名從射擊院校畢業的女兵成功擊斃1.2萬餘德軍士兵。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夥同僕從國匈牙利、羅馬尼亞、芬蘭集結了190個師550萬人、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軍艦,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蘇德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龐大、戰況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戰場。戰爭爆發初期,由於法西斯的突然襲擊,蘇軍一路潰敗,人損失慘重,能夠支援作戰計程車兵僅剩四分之一左右。為了彌補兵力,大量的女性應徵入伍。而且在很多資料中,她們都是穿著裙子的。
雖然在戰鬥中有些不便,但這些蘇聯女兵依舊穿著裙子奮戰在一線。這是宗教和社會風俗影響的結果,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年代,女人是不被允許穿上男服的。1932年,美國影星瑪蓮·笛特瑞就因穿長褲在巴黎街頭行走而被抓到警察局,罪名是傷風敗俗。不過蘇聯女兵們也不是隻穿裙子,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長褲就成了最好的夥伴。
1942年,戰爭進入最激烈的階段,女兵的作用充分顯示了出來,第一線部隊出現了專由女兵組成的突擊隊。1000多名畢業於女子射擊專業學校的女兵,在戰爭期間共擊斃敵人1.2萬餘名。再優秀的戰士也有被俘的可能,而女兵被俘以後更是遭受了非人的待遇,甚至於這些女兵死後,還要被德軍吊在坦克炮管上,對蘇聯耀武揚威。
為了活命,也有一些蘇聯女兵在被俘後選擇了屈服,成為德軍的玩物。在她們之中有一個人叫安東尼娜·馬卡洛娃,她在戰爭爆發後,帶著一腔熱血加入了志願兵。但在那場100多萬蘇聯人犧牲,另有50萬人被俘的維亞濟馬戰役中,她被遺忘在了死人堆裡。她放棄了漫長而艱難的歸隊旅程,而且幸運地遇上了一名好心的德國警察。
德國警察為馬卡洛娃找到了一份劊子手的工作,有報酬和住房。起初馬卡洛娃並不知道自己處死的是蘇聯游擊隊員及其親屬,她拿著得來的報酬精心打扮自己,和德國軍官一起跳舞。漸漸地,她忘了家的方向,得知罪犯身份後也毫不在乎。據保守估計,她至少處死了1500名蘇聯人。不過之後她嫁人改姓,1978年夏天才被抓住處決。
二戰期間,蘇聯徵收了大約80萬女兵,這是人類史上最為龐大的一支女兵隊伍。蘇聯攻佔柏林後,不少部隊也駐紮在了這裡,其中也有很多女兵。有一天女兵瑪麗亞在巡邏時走進廁所方便,德國女人卻把她當成了男人,大叫著找來蘇聯負責人。負責人則對她說:她也是個女人,本來年輕漂亮,是你們發動的戰爭使她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
4 # 菩提樹下好成精
首先我們知道整個二戰這死傷比例最大的就是蘇聯了,因為當時蘇聯國內剛剛盡力過內亂,所以國內很是動盪,德軍前來偷襲的時候,蘇聯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所以前期的死亡人數最多,而這其中,因為戰事而犧牲的軍人人數多達688萬人,後來因為被敵軍俘虜而死亡的人數有866萬,另外,再加上平民的死亡,所以總共有2700萬人的傷亡,當時的蘇德戰場被稱為是二戰中的絞肉戰場,這裡每分每秒都有人在死亡,要知道,當時的蘇聯也才只有一億多人口,大家可以形象一下這個比例。為了補充兵力,只有鼓勵青年婦女上前線了。 因此二戰中的蘇聯女兵可以說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首先是衣著,她們大都喜歡穿著短裙,其次是相貌氣質,蘇聯女兵普遍圓潤,可能是和他們寒冷的氣候有關,胖一點可以更好的禦寒。可不要只把蘇聯女兵當成風景線,她們是戰場上不可忽視的力量。
二戰期間,蘇聯女兵的數量在所有軍隊中最多,最高峰時達到了80多萬,主要原因是蘇聯軍隊前期在和德軍的交戰中損失較大,女性同志們響應號召,積極加入與德軍的交戰隊伍中。
其他國家的女兵多位通訊兵、衛生兵、文藝兵等等,蘇聯女兵則不乏裝甲兵、飛行員、狙擊手等等,而且湧現了不少傳奇人物,比如帕夫柳琴科,經過訓練,她從一名歷史系的女學生變成狙擊手,戰場上擊殺了309名德軍。
有戰爭就會有傷亡,戰場的蘇聯女兵不畏犧牲,在走上戰場的那一刻,她們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只為能早日取得對德軍的最終勝利。正因為蘇聯女兵的重要貢獻,蘇聯出現了許多謳歌她們的文學作品,比如小說《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正是以衛國戰爭為背景,後來還多次被搬上熒幕,廣受好評。
-
5 # 792突擊步槍
蘇聯(俄羅斯)和歐美還有以色列的女兵是打仗的,不是當花瓶擺著看的,男女兵混編在一個步兵連隊是常態,甚至住同一間宿舍,以色列的女坦克兵居多,二戰時期蘇軍女兵狙擊手、汽車兵、醫務兵、通訊兵、高射機槍和小口徑的高射炮兵居多
-
6 # 問山聽水
引言:二戰初期,德軍以閃電戰形式,在5個月之內佔領蘇聯大面積國土,淪陷區人口占蘇聯總人口的45%,為解決兵源補充問題避免戰敗,蘇聯徵召大量女投入一線作戰。
蘇聯面臨戰敗,形勢所迫,徵召大量女兵1941 年6 月22 日,德國法西斯出動190 個師,3700 輛坦克,4900 架飛機,47000 門大炮和190艘戰艦,兵分三路以閃電戰的方式突襲蘇聯。
在德軍的瘋狂進攻之下,短時間內蘇聯國土大面積淪陷,人口大幅度下降,“1941 年11 月,被德軍佔領的淪陷區人口占全國人口45%”。
戰爭的頭五個月,兵員傷亡不下400 萬人,被俘300 萬人。截止到1941 年12月1日,蘇軍損失700 萬人以上。
抗擊侵略者需要龐大的軍隊,德軍對蘇聯西部地區的佔領也大大減少蘇聯政府所控制的人口的總數量。因此,不解決軍隊人力資源補充問題,蘇聯將面臨著戰敗。
1941 年7 月3 日,斯大林向蘇聯人民發表演說,號召全體蘇聯人民團結起來。許多適齡女共產黨員、女共青團員、無黨派婦女和女青年積極應招入伍。據不完全統計,在戰爭期間共進行了5次徵招女共產黨員入伍的工作。
蘇聯女兵服役的主要部隊及擔任的工作1.專門的女子部隊
應徵入伍的蘇聯女兵組成專門的女子航空部隊,如有“夜間女巫”之稱的第588 夜間女子轟炸機航空團、第587 晝間女子轟炸機航空團、第586防空女子殲擊機團。
2.防空部隊
斯大林格勒第9 防空工事部隊有8000 多名婦女和女青年,列寧格勒防空部隊有9000 多名女兵。莫斯科防空部隊有20000 名防空女兵。
3.醫務工作者
救死扶傷是女兵的主要工作。前線陣地醫生中婦女佔醫生總數的41%,軍隊外科醫生中婦女佔43%。在軍醫士中婦女的數量佔43%,在衛生指導員和衛生員中婦女佔40%,護士100%為婦女。
還有一定數量的女兵服役於探照燈、車道兵、情報員、通訊兵和裝甲兵部隊。
蘇聯女兵在衛國戰爭中作用發揮衛國戰爭期間,女兵在許多起決定性作用的戰役中貢獻突出,其中包括保衛莫斯科、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基輔、奧德薩、塞瓦斯托波爾戰役。她們突破性別的藩籬,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
7 # 小約翰
戰爭是很殘酷的,是你死我活的。但通常來說,戰爭是兩個集團或者兩個國家男人之間的較量,沒有女人什麼事的,因此戰場上一般是不應該出現女兵的。
雖然中國古代也有女兵出現,但只是個例。
比如花木蘭掛帥,那是上面強徵壯丁,父親年邁弟弟年幼,花木蘭只能代父從軍。
可是戰爭程序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當出現了極端的情況,女人還是要上戰場的。
比如二戰時的蘇聯,戰場上就有不少女兵,她們曾經剪去長髮,穿上軍靴,走上硝煙瀰漫、戰火紛飛,血雨腥風的戰場。戰爭讓她們嬌嫩的肌膚變得粗糙,歲月讓她們跟男人一樣無法區分,她們跟男人一樣端著刺刀衝鋒陷陣,流血犧牲。
據不完全統計,二戰時期,蘇聯先後徵用了80萬女兵,這些女兵不包括炊事員,也不包括衛生員;她們跟男人一樣是戰士,是炮手、坦克手、狙擊手。
估計不少朋友都看過蘇聯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它是根據鮑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它講述的就是女兵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瓦斯科夫應徵入伍,作戰勇敢,後來成了准尉。電影描述的就是她成為準尉後,帶領五位女戰士在廣袤的森林中頑強地阻擊德軍,最終終於戰勝了數倍於自己的德國入侵者。
那麼,蘇聯為什麼要那麼多女兵上前線呢?一句話,就是男人太少,兵源不足。蘇聯的男人都到哪去了?
一戰死去一部分。一戰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軍人死亡人數8860萬,平民傷亡人數也接近一個億,蘇聯的前身沙俄是二戰的主要交戰國,當然也付出了慘重代價,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而且一戰發生在1914年,持續四年,到1918年才結束。僅僅過去二十年,二戰又爆發,蘇聯損失的大量勞動力根本就沒有得到補充。
肅反殺掉一部分。斯大林為了鞏固政權,殺掉了大批反革命,不僅有官員,也有警察;不僅有平民,也有軍人。1990年蘇聯國家安全委公佈,斯大林在位的25年,有377萬8,234人“非正常死亡”。
1991年,蘇聯克格勃首腦,克留奇科夫宣佈,1928-1953年間,死於非命的450萬人。
大清洗中被處決的大多數是黨員,男性佔絕大多數,如果沒有大清洗,他們本可以在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的。
一個保守的數字是:大肅反期間,僅僅是莫斯科一地,每天有三千人被逮捕,上千人被槍殺,
少數民族消失一批。二戰爆發前,即1937年,蘇聯幾乎把境內的全部朝鮮人口,也就是大概在17萬人左右,強行從蘇聯遠東地區遷移到哈薩克的荒無人煙的地方,給出的理由是為了遏制日本間諜滲透遠東疆域,而這些被驅逐的朝鮮族人,大部分都是種植水稻的農民和以捕魚為生的漁民,所以根本就無法適應當地乾旱氣候,結果導致至少4萬多人的喪生。
遭到流放的還有很多波蘭人,猶太人,愛沙尼亞人,哈薩克人等等。
隊伍中有烏克蘭人,愛沙尼亞人、車臣人、喬治亞人、亞美尼亞人。
據不完全統計,到1943年中期,超過100萬各路蘇聯偽軍在為德軍戰鬥。
傷亡被俘是最大的一部分蘇德戰爭爆發後的一年多時間裡,戰爭初期蘇軍每仗必敗,每戰傷亡都在50萬人以上。
僅僅是明斯克戰役和基輔戰役,就有120萬蘇軍倒下。
而且蘇聯士兵的投降規模可以申請吉尼斯紀錄。在戰爭爆發的前兩個月,蘇軍一共有400萬左右士兵被俘。
所以才有了斯大林同志270號命令,命令規定投降就是叛國,而且要株連家人。
可即便如此,蘇德戰爭期間,也有570萬蘇聯士兵被德國人俘虜。
另一方面,蘇軍在整個二戰中陣亡人數超過了驚人的一千萬!除了被俘虜的人,陣亡的數字就足以讓蘇聯元氣大傷了。二戰前蘇聯人口不過一億六千萬人,陣亡了上千萬男性士兵,這對於國家是幾乎無法承受的損失。
總之,蘇聯女兵出現在戰場,一方面說明蘇聯女人很勇敢;主要也是因為蘇聯二戰中損失實在太大,加上二戰前的一系列錯誤政策透支了人力資源而導致的。
-
8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我覺得"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這一句話概括這個問題其實是相當合適的。在蘇德戰爭前期蘇聯的兵員損失非常巨大,在基輔會戰之後蘇聯正面戰場的對抗兵員陣亡、被俘、失蹤的人數高達130多萬,這個傷亡數字對一個國家國防壓力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前線作戰的部隊出現了巨大的兵員缺口,當時蘇聯在正面戰場上對抗壓力還是處於劣勢,為保持彌補這個劣勢就必須再投入更多的兵員去對抗,而適齡的兵員已經徵召差不多,這時部分女兵從後勤轉向一線戰場。
圖中這名士兵據說還沒滿18歲就參加抗日戰爭
都說戰爭讓女人和孩子躲開,但是面對國破家亡的民族戰爭誰又能躲得開呢?其實這也算是一種無奈,本身蘇德戰場對抗非常劇烈。所以蘇聯在特殊條件下不得不採取特殊措施,那就是動員最大數量的男性和女性士兵將女性的徵兵範圍定義為18歲到25歲沒有子女的婦女,並且除了陸戰步兵開放以外,還允許他們分配到高射炮、迫擊炮、坦克部隊和航空部隊當中。而以往大多數她們都是在通訊和醫療崗位上。
因此在二戰當中,蘇聯總共約有80萬左右的女兵,有的甚至出現了專門由女兵組成的步兵女旅,比如說蘇聯獨立第一女子自願步兵旅,他們作為軍人為蘇聯贏得了反侵略鬥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其中有87名女兵被追授蘇聯英雄稱號,不過將近一半以上都是死了之後才被追授的。比如說蘇聯排名第一的空軍女王牌利迪亞·弗拉基米爾羅節芙娜·利特維克亞,在蘇德戰爭中她擊落了11架戰鬥機,併合作擊落了3架,到了1990年5月才被追溯為蘇聯英雄。
回覆列表
蘇聯在二戰人口只有1億6000萬人,然而戰爭期間僅僅年輕男性軍人就戰死、失蹤1000萬以上。
而軍人傷亡總數高達2000多萬。
同時,由於戰爭初期蘇軍就連續潰敗,丟失了歐洲大部分領土,其中烏克蘭地區就有數千萬人口。
由此,當時蘇聯人口猛降,人力已經枯竭。
正常來說,一個國家即便傾全國之力,可以使用的男性軍人不能超過人口的十分之一。
因為人口 中還有大量的婦女、兒童、老人之類,能夠當兵的男人最多也就是十分之一。
現在蘇聯單單死亡的男性軍人就有1000萬,基本把可以用的男人都用光了。
這種情況下,蘇軍出現兵力嚴重匱乏的情況,連超齡的男人也被編入部隊。
比如戈爾巴喬夫的父親,當時已經接近40歲,是好幾個孩子的父親,也被編入作戰部隊,和小夥子一起戰鬥。這個歲數的男人,體力不可能同20歲的小夥子箱體,可見蘇聯也是沒有辦法了。
然而,即便如此,軍人還是不夠。
萬般無奈下,蘇聯只能徵召大量女兵進入部隊。
蘇軍的婦女比例是當時世界最高,而且很多被編入作戰部隊。
根據統計,蘇軍的女兵為80多萬人,都是18至30歲的健壯婦女。
這80多萬人中,大部分被編入高炮防空部隊和後勤輜重部隊。
隨後後勤輜重部隊不需要作戰,但高炮部隊是需要真刀真槍戰鬥的。
電影上《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裡面,2門高炮就是由2個班的蘇聯女兵操縱。他們雖然擊落一架蘇軍偵察機,但也有2名女兵犧牲。
大家注意,女兵犧牲的時候,其他的女兵並沒有驚慌,而是繼續戰鬥。
可見,她們都是參加過血與火考驗計程車兵,絕非菜鳥。
另外,還有一些諸如護士、狙擊手女兵活躍在前線,也是蘇軍特有現象。為什麼用女兵?因為蘇軍根本沒有辦法了,只能用女人。
戰後統計,80多萬女兵傷亡兵疫高達二分之一,很多人戰死在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