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學學子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 2 # 薈文

    1.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我的翻譯:

    道的意思,可以說出來的,不是真正的道的意思;道的名字,可以叫得出來的,不是真正的名字。無名(真正的道)是萬物的本始;有名(被定義的道)是(解讀)萬物的根源。所以,用無慾的心態(不對道進行定義、用心感受)可以觀察道的玄妙,瞭解本質;用有欲的心態(對道進行定義、解釋)能觀察到道的效應。“無名”和“有名”兩者,是同一來源而不同的名稱,都是一種玄妙的東西。玄奧而又玄奧的東西,就是開啟大千世界無窮奧妙的總門。

    3.我的理解:

    道,是描述不出來的,能描述出來的道是不同於真正的道。描述道,需要給予定義,需要命名。而道,和名,是同一個來源,也就是無。它們都是非常玄妙的,是大千世界的總門,也是解讀、理解大千世界的鑰匙。樸實、無求的心態,才能體會到道的本質,若是企圖解讀和定義,則能看到道產生的效應、功能、變化、規律。

    4.聯想和應用

    對比現在的學術研究,包括哲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等等,我們所採用的方式都是“有名”、“有欲”,所以我們能夠了解到他們的功能和規律,但卻不能解讀到它們的本質。理解它們的本質,還是要靠理解、感受。基於“有名”,成於“無名”。用馮友蘭先生的話來說,現代的這種流行的學習方式是用加法,而我們最終成就還是要採用減法。

    用另一種方法來解釋“有名”和“無名”,就是“有名”是採用構造和拆分來解讀事物;而“無名”則是理解很分析整體來解讀事物。關於構造和整體這一點,我們都知道事物是一個整體,就算拆分研究了,它們之間也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 3 # 康華蘭家文化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達,那來它就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無用來表述天地混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所以,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卻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 4 # 把自己養好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按現代編應的《道德經》,是《道經》在前,《德經》在後。按馬王堆漢墓出土《老子》帛書則相反。

    我們按現代所編來確定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明。無,名天地之始;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1、“道”是無法用語言清晰表達出來的,如果可以表達,就不是我們所說的“大道”;“道”的形態和概念如果可以為其定名,就不可能是“道”永恆的形態與概念。

    2、天地間任何事物產生之初都是不確定的,也不能用語言表達其狀態,這就是整個天地的源頭;而任何事物都有其根源,能用語言說明的概念,稱之為孕育的母體。

    3、因此,保持虛無的狀態,是為了觀察事物玄妙的本質;保持實有的狀態,是為了觀察事物所體現的表面現象。

    4、其實,“虛無”和“實有”是出於同一個“道”,只不過是“道”不同的兩面。“虛無”和“實有”兩者組合在一起,會有無數玄妙的可能。這些無法探究的組合甚至更玄妙的東西就是“道”,“有”和“無”就像是支撐起“道”的“玄妙之門”。

    老子出生在公元前550年前,距今已2000多年。

    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在1943年寫了《存在與虛無》。相差兩千多年的兩個人對事物存在最本質的問題進行考問,只是薩特論述的是同一事物的二元性,而老子論述的是廣闊事物的存在本質。雖然論述範圍不盡相同,但在他們都在追尋事物的根本性存在。而我卻更為我們的先哲驕傲。

  • 5 # 元亨利貞海納百川

    《道德經》由老子所著。老子思想的核心就是“道”。“道”究竟是什麼?幾千年了,誰也說不清楚。所以第一章開篇即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講:道是可以用語言來說明的,但說出來的道就不是常道了;名字是可以起的,但起出來的名字就不是常名了!後面講“道”的層次。“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就是講:“無”為天地之本源,“有”為萬物之根本。所以要從“常無”中去體悟“道”的細微奧妙,從“常有”中去體察“道”的端倪邊際。“有”和“無”,此兩者是同一來源的不同名稱,都是相當幽深玄妙的,幽深而幽深,玄妙而玄妙,它是一切變化的總門戶。

    《道德經》從一開始,就充滿了辯證的思維。這裡面的“有無”,相當於《周易》中太極與陰陽的關係。陰陽之間的無數組合體現和實現了太極。“道”也透過“有”和“無”的無數組合來體現和實現。當然,“有”和“無”與陰和陽含義不同。陰和陽是表現太極既柔緩又剛健的兩種屬性;“有”和“無”是表現“道”既確定又不確定的兩種屬性。陰和陽的無數組合表現了太極構成的複雜性;“有”和“無”表現了“道”變化的多端性。

    第一章的主旨就是說:有起源、有邊際的物質世界,是由既是“常無”又是“常有”的道產生出來的。產生物質世界的沒有形體的“道”,只能是絕對精神,所謂絕對精神是說離開人類的頭腦而獨立存在的精神,這是實際上不存在的,是唯心主義哲學家想出來的。這種精神產生物質世界的觀點,是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的基本觀點。

  • 6 # 德之厚

    《道德經》

    春秋時期 -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老子在本章裡闡述了一個重要的哲學思想:“唯物論”的哲學思想。

    老子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通常在人類對某一事物一無所知的時候,往往是被動的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從表面現象逐漸認識到一定深度的奧妙,人類要把觀察到的這些奧妙描述出來這就是“名”。通常人類一旦對事物的探索發展到“名”的階段,人類會把這些支離破碎的“名”組織起來,加以系統歸納就發展到“科學知識”的階段了。人類用科學知識武裝了頭腦,就會產生更強烈的探索更深層次自然內在本質的慾望,正是這個慾望推動了科學知識的進一步發展。

    先有物質存在就是“道”,後有意識產生就是“名”,這就是兩千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論觀點。與馬克思主義的:“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唯物論觀點是不謀而合的。

    名和道,都出自同一個事物,一個是客觀存在;一個是對存在的認識。認識是在否定的過程中不斷髮展的,不斷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事物的本來面目就揭示出來了。與今天人們所說的: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是否定之否定過程的哲學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深刻內涵所在。

  • 7 # 用九龍

    《道德經》

    第一章

    道,

    可道,

    非常道。

    名,

    可名,

    非常名。

    無,

    名天地之始;

    有,

    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

    欲以觀其妙。

    常有,

    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

    同,

    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

    道,

    一個 道字,包含很多,天道,地道,人道,道理,道路……甚至惡道,老子的道是什麼道?

    可道

    老子的道可以道,可以傳,可以得,可以受,可以……嗎?

    非常道。

    上面的可以,統統的不可以,可以的道不是老子的道,老子的道就是道,包含一切道,又超越一切道,

    名,

    可名,

    非常名。

    無,

    無不是沒有,空。

    名天地之始;

    天地的起始是從沒有天地來的,

    有,

    有了天地萬物後,

    名萬物之母。

    有就是萬物的母,

    故常無,

    所以常無,

    欲以觀其妙。

    是要觀無的玄妙

    常有,

    常有,

    欲以觀其徼。

    是想要觀有的作用,

    此兩者同,

    出而異名,

    有,無,出來就名不一樣,

    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

  • 8 # 聞道知行

    可以用言語表達的道,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可以用言語命名的名,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名”。“無”,是形成萬物的本始,“有”,是形成萬物的根源。所以常從“無”中,去觀照道的奧妙;常從“有”中,去觀照道的端倪。“無”和“有”這兩者,同一來源而不同名稱,都可說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老子第一章的“道”是指形而上的實存者,是“全”、是“宇宙”,平時我們用言語表達其他事物,是站在其他事物的對立面而言的,但我們和我們的言語都不可能站在“全”的對立面,因為我們和我們的言語都是被“全”所包含的,所以說“道”是不可以用言語表達的,同樣也是不可以用言語來命名的,因為“道”是無形的,如果“道”是有形的,就處於具體的時空之中,是會有生滅,就不是永恆的“道”了,另外之所以不能用言語來命名,還因為肯定既是否定,如果我們命名一種物體為“樹”,那麼就肯定了它是樹而不是小草,但“道”是不可限定的,所以不可用語言文字來命名它。

    老子的“道”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鑑於語言文字的侷限性,只有透過“無”和“有”這兩個抽象的概念來理解“道”。老子的“無”是蘊含著無限未顯現的生機,是蘊含著無限的“有”的,“無”和“有”的連線就使超越的“道”和具體的世界聯絡了起來,不再掛空。

    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說道:勉強用一個“道”字來稱呼這個形而上的存在,只是為了方便起見。老子先用許多經驗世界的名詞來說明“道”,然後又一一否定,表明了經驗世界的語言名詞的侷限性,由此更顯出“道”的奧妙。

  • 9 # 萬境自如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如果說《道德經》是一座豐富的寶藏的話,那麼《道德經》第一章就是開啟這個寶藏大門的鑰匙!而且是唯一的一把鑰匙!後面的八十章都是在這第一章的基礎之上得以闡述發揮的!

    對於古代聖賢的經典,我不敢冒然解釋,這裡只是自己的一些膚淺見解而已!

    什麼是道?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當中諸子百家都喜歡闡述發揮的一個主題。每個學派都認為自己找到了道的根源,發現了道的真諦!但所有這些“百家論道”的陳述,碰到偉大的老子立馬就變得黯然失色了!

    因為老子將“道”引向了無形!

    “道可道非常道”!凡是能夠講說的道都不是恆常之道!所謂的“名”亦是如此!

    我們如果要想了知老子心中的道,必須先搞清楚“無”和“有”的概念!

    什麼是“無”?世間一切萬物未曾開始出生的狀態就是無!記住!“無”是萬物未曾開始出生的狀態!這個太重要了!

    什麼是“有”?那個能夠出生世間一切萬物的剎那間就是“有”!記住!“有”是出生萬物的剎那!這個也太重要了!

    我們明白了“無”和“有”的概念,其實就了知了世間一切萬物生髮的源頭,我們就如同站在了天地發端!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正確的瞭解那天地和萬物之間最具靈性的一種物種!這個物種是什麼呢?它就是“人”!

    所謂“域內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這裡就引申出一個問題,老子的《道德經》到底是說給誰聽的呢?

    說給天聽嗎?蒼天不語!說給地聽嗎?大地無言!說給道聽嗎?道本是道,何須多言!所以老子的《道德經》是說給人聽的!為什麼呢?一者是因為人類是宇內四大之一,最具靈性!透過修行可以了達道的真諦。二者是因為人類有慾望,需要教化引導,不然天地之間,四宇之內,無有一刻得以清寧太平!

    那麼我們人類在什麼時候就可以覺知“道”的奧妙呢?“無慾以觀奇妙”!當我們人類清淨無慾的時候,就可以觀照到“道”的妙處了!

    可是我們人類如何能從“有欲”走向“無慾”呢?“有欲以觀其徼”!利用“觀其繳”的方法達到“無慾”的境界,進而進可以看到“道”的妙處!

    “有”於“無”“同出而異名”,有與無是不可分割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玄”!而“玄”是我們愚迷凡夫輕易不可測不可知的!那怎麼辦呢?

    祈願一切眾生,無有疾病,皆得健康。祈願一切眾生,無有貧窮,皆得富足。祈願一切眾生,無有煩惱,皆得菩提。祈願一切眾生,得遇佛法,皆得成就!

    南無阿彌陀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現今的網際網路環境中,大家對於理性的看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