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實說歷史
-
2 # 護法天瓶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英雄,海瑞的意義,在於顯正破邪。堅守廉潔。在外儒內法制度下,即使不能最終挽留王朝,但是對於後世官員仍然有震懾意義。
在分析歷史的時候,明末為何失敗,一說官員太貪,那既然是官員太貪,為何又要責備海瑞。如果海瑞有節制權,自己廉潔自律,堅守道德,又檢查官員,尤其是與民爭利的部分,明末的棋是不是就活過來了。
海瑞這類人讓廉潔真正走進華夏人心中,在這種號召力下,才有日本的政府收受禮物超過多少認定為受賄的法律,才有新加坡廉潔政治。其實在華人世界裡,都是海瑞的影子。華人建立的國家,應當為海瑞立像。這是中華靈魂的重要拼圖,超過明一朝一代的意義
-
3 # 文史並蒂
這些年陸陸續續看了很多關於海瑞的影視作品和文章,對於海瑞這個人,也慢慢有了自己的看法,概括來說,我認為海瑞是一個生錯了年代的清官,“清廉為官”讓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雖然能夠成就自己,也有益於百姓,但因不利於朝廷,註定無法得到重用。
首先,解釋一下為什麼說“海瑞是一個生錯了年代的清官”。海瑞出生於正德年間,去世於萬曆年間,一生歷經四朝,從政生涯主要集中於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嘉靖年間,皇帝朱厚熜雖然聰明絕頂,但是精力主要用在了求仙問道上,對嚴嵩長達二十年的專權擅政不管不問,朝廷烏煙瘴氣而無人問津;隆慶年間,朱載垕主張“垂拱而治”,治國主要依靠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人,除了高拱的個人品行還可以,剩下兩個都是能幹事也能貪的主;萬曆年間,皇帝年幼,前十年由張居正把持朝政,還是那句話,能幹事也能貪。
這三個朝代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管事的人都不是反腐倡廉的愛好者,他們喜歡選人的第一標準是能不能幹活,至於這個人本身貪不貪只是一個次要的因素,因為管事的本身也是貪官,而海瑞所主張的理念是官員潔身自好,一點也不能貪,這與整個時代的風氣不符。所以說他生錯了年代,如果讓他出生在洪武年間,大機率會得到朱元璋的認可。
其次,解釋一下為什麼說“為官清廉’讓他付出慘重的代價”。海瑞是傳統儒家思想的極端狂熱的衛道者,他後期的種種行為都是以這個思想為支撐的,比如說他為了遵守孝道,逼走逼死了自己的妻子,為了遵守所謂的禮儀,活活餓死了自己的女兒。到了官場之上,他四處出擊,徹底讓自己無立足之地,好不容易等來了個巡撫的實權崗位,又讓人聯合給擠兌走了。縱觀他的一生,雖然一心想要為朝廷、為百姓做的事情,但是始終沒有得到施展才能的平臺。
最後,解釋一下為什麼他的做法能夠“成就自己,也有益於百姓,但因不利於朝廷,註定無法得到重用”。海瑞幾十年如一日的清廉為他贏來了千古美名,在中國歷史上書寫了一筆佳話,他也算是功成名就了。雖然沒有得到過大的實權崗位,但是無論是當個小小的縣令,還是當個閒職的御史,他都始終致力於打擊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的人,而且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就連盛極一時的內閣首輔徐階都被他打倒了,為當地百姓爭取了利益。
但是如果朝廷接受了他的這個思想,就會重新回到朱元璋那個時期,可能會有人說,那不是很好嗎?然而畢竟是時過境遷,所面對的情況已經今非昔比,對這個時期的明朝而言,貪汙腐敗固然可惡,但是已經不是朝廷面臨的主要的矛盾。他們此時最急需的不是清官,而是一個能夠把大家籠絡到一起的人,一個能夠帶領大家幹活的人,即便是這個的經濟有點問題無所謂。而如果讓海瑞來做這個位置,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綜上所述,海瑞是一個為百姓所敬仰的清官,也是一個願意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奮鬥的讀書人,更是一個在權貴面前不退縮不低頭的有骨氣的人,但可惜生錯了年代,只能是碌碌一生而始終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可嗟!可嘆
-
4 # 坤麟2514001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萬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於南京官邸。獲贈太子太保,諡號忠介。海瑞死後,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海瑞出生於海南島,可以說是真正的水鄉澤國,可是他卻沒有南人纖弱之氣,反而表現的非常正直。在官場當中他是以清廉出名,哪怕是面對上級時,只要對方有什麼不合理法的地方,海瑞絕對能夠讓對方下不了臺。在擔任知縣時,便敢得罪總督的胡宗憲,為自己的母親祝壽時,竟然只有兩斤豬肉。他對待自己的下屬非常的嚴格,對待上級也沒有什麼阿諛奉承執行,這就使得 他非常的孤立。 海瑞這個名字在當時可謂人盡皆知,是明朝嘉靖、隆慶、萬曆三朝時期的官員。當時上至皇帝以及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皆知海瑞為官清廉、剛正不阿。
首先說海瑞的“海清天”之稱,海清天為官謹記為平民百姓做主,不收賄賂,但是海瑞斷案時也不是完全能謹小慎微、秉公辦理的。原因很簡單,世上還有一種民叫刁民,刁民就是沒事找事,不弄點好處就不離開,而向海瑞告狀的人中就不乏刁民,但是海瑞判決時候往往會判富人輸,許多人藉機佔了富人的家產,自己成了富人。因此, 海瑞在為政期間,明顯帶有著劫富濟貧的思想,在他的轄區範圍內大部分的富人都跑了,百姓們的生活反而沒有多大的提高。雖然海瑞的品德非常的高尚,但是並沒有什麼救世之才!朝廷之所以會任用他,不過是想要裝點門戶罷了。如果朝廷當中都是貪官,那麼天下還不早就翻了麼?如果有清官存在話的,那麼百姓對於生活還是有點盼頭的。海瑞每到一處,富人就是能跑路的跑路,不能跑路就裝窮,大街上一看都是穿著打補丁衣服的人。與海瑞相似的還有清朝的田文鏡,田文鏡也是在康熙朝不得重用,直到雍正繼位,實行嚴政填補虧空才被重用為河南總督,結果許多河南的富人都跑去了江浙。
說起海瑞如此偏見,應是與其少年時期,父親早死,因而家鏡貧困,可是叔伯親戚卻坐視不管有關係,認為為富的都是不仁的。不過,總體來說,海瑞乾的還是不錯,老百姓畢竟是弱勢群體,有時候委屈個把地主也是難免的。不過,以海瑞的風格,若是當上大官,恐怕會搞亂經濟秩序吧。
再說海瑞為官下面為民做主了,上面卻把皇帝及文武百官得罪遍了。嘉靖皇帝愛好煉丹,不太理朝政。晚年曾讓大臣上書大膽進諫,但是你要是真的寫了奏章那就上當了,因為嘉靖皇帝並不是一個度量大的人,嘉靖皇帝是希望他下令後也沒有大臣上疏,海瑞偏偏就上當了,寫的還很嚴厲,嘉靖皇帝氣得要殺海瑞,多虧首輔徐階為他說話,才撿回一條命。
可是,隆慶三年海瑞在徐階支援當上應天巡撫後,有人告徐階兒子佔了他們的土地,海瑞在徐階退還部分土地後仍緊咬不放,最後徐階被朝中之人藉機攻擊,兩個兒子充軍,所有田產被沒收,自己家也不知道被誰燒了。如此對待自己恩人,誰還願意和海瑞公事呢。所以海瑞一生當中的大部分都是在基層工作,對於任何事情的沒有大局觀,這就使得他不懂得變通。要知道在明朝時期,各種黨派征伐混款無比,向海瑞這種剛直的人,如果沒有皇帝的庇護,那麼估計死很多次了。萬曆皇帝曾想重用他,都被內閣阻止了。張居正作為一個變革家,非常懂得變通, 並且政治手段也非常老練,在他眼中海瑞並不能扛起太大的職責,一個剛硬的人註定不會被朝廷大臣所容納。海瑞確實是道德模範,這點誰也無法否認,當時對於明朝那會的國情,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
-
5 # 花繁柳密LZK
海瑞(公元1514---公元1589年),官場生涯始於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88年)出任浙江淳安縣令一職。這時海瑞已經45歲了。有一個買肉事件,一直做為海瑞貧窮的依據。在淳安當知縣的時候,海瑞的母親過生日,海瑞買了二斤肉,此事傳到了總督胡宗憲的耳朵裡,第二天胡釋出新聞說:海瑞母親過生日,海瑞買了二斤肉。此事件在《明史》中有記載,可見其真實性。
問題是一向以清廉貧窮著稱的海瑞,到底能不能買得起二斤肉。眾多史學愛好者都不厭其煩的計算、核算、折算過。大致情況如下:摺合成今天的人民幣海瑞的工資大約1890元,豬肉的價格每斤9元。海瑞在母親大人生日時買二斤肉是有能力的,也是必須的。
再看看其它方面;海瑞在老家有40畝產,每年有二三十兩銀子的收入;
海瑞在隆慶四年(1570年)回到瓊山老家,用“祿入”所得120兩銀子買了一間房子,這銀子怎麼來的?
海瑞先後娶了並休棄了許夫人、潘夫人。又娶了王夫人,王夫人後病死(也有說自殺)。海瑞先後有韓氏、邱氏等三個小妾。這些女人的迎娶或買入不花錢嗎?
要說海瑞是清廉為官,我可以認同,但要說海瑞真是窮到哪去了,我不敢苟同了。
-
6 # 崔西
關於海瑞的清廉為官,這從明朝開始直至現代,爭議不斷,官場上"盡忠如螻蟻和做人盡孝似禽獸",兩個極端化的方法.海瑞的清廉之官,在歷史上一直都有爭議.
1.海瑞在為官期間明顯帶有劫富濟貧的思想,他的品德也許很高尚,但並沒有什麼救世之才,所以海瑞的官場之途,相當坎坷,很多的官吏不願意跟海瑞打交道.
2.海瑞因從小由寡母撫養長大,母親對海瑞的教育方式較為苛刻,幼年成長的環璋日後對他的為人處事很苛刻,張居正主政期間,其實明朝處於內憂外患狀態,但海瑞卻一直沒有得到重用.明朝廷卻還任用他,主要是想塑造一個清官的形象,裝點門戶罷了,讓老百姓覺得這個朝廷還有希望,還有盼頭.安撫民心.
3.海瑞是道德的典範,但對明朝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主要是能力不足
-
7 # 追記歷史
海瑞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官,他一生經歷明朝四任皇帝,分別是明武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從海瑞正式走入仕途的時間上來說,應該是明世宗執政末期,明世宗的後半程已經如洩了氣的皮球,他作為一個皇帝長時間不理朝政,而是經常關起門來搞一些烏七八糟的事情。皇帝尚且如此,可以想象當時明朝的官場環境有多糟糕,眾官員貪腐成風都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海瑞卻始終堅持身在淤泥而不染的本性。
渾濁的官場風氣咱們都知道官場是個複雜的環境,海瑞進入官場應該從當縣長開始,明世宗主政後期,海瑞被任命為淳安知縣。也就是說海瑞為官生涯主要在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時期,咱們都知道這三位皇帝都是一鼓作氣半路放氣的主,明世宗上面咱們簡單介紹了,明穆宗後期沉迷女色,甚至還吃春藥,最終把自己身體搞壞早早去世。明神宗就是咱們通常說的萬曆皇帝,在他執政初期優秀的成績下,還有幾十年不上朝的光輝記錄。由此可想海瑞在這些奇葩皇帝手下工作,官場的環境肯定是烏七八糟,海瑞作為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官,備受同僚排擠就在所難免了。
曲折的升遷路海瑞作為一個沒有背景,又沒有錢的窮書生,要想被調整可謂難上加難。海瑞清正的處事方式,讓他在當時混亂的官場中顯得格格不入,這種情況下和他共事的領導或同事,無時無刻都想把這個另類踢出去。但海瑞嚴謹清廉的個性,讓這些官僚們無法找到下手的地方,官場永遠不缺破此窘境的“能人”,他們極力向上級推薦海瑞的豐功偉績。因為只有將海瑞標榜起來,讓上級認可海瑞,海瑞自然就可以高升離開這裡,就這樣一個迂迴的方法成功將海瑞踢走,海瑞也因此在坎坷中晉升。
剛直強硬的性格海瑞的性格讓他為官很辛苦,有些人嚴於律己做好自己就行,而海瑞不但自己清廉,還要求身邊的人按自己規格清廉。明朝的官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他是一個勢力複雜且亂如麻的環境,而且內部鬥爭異常激烈,這種情況下海瑞顯得更為另類。海瑞強硬的性格,讓他在明朝官場中備受排擠,成為大多數人之外的個別,所以他一生都生活的很困難。海瑞是歷史上少有的清官,他用實際行動贏得後世的尊重,我們更應該去銘記這位清官,讓他的精神長存。
-
8 # catherine1982
個人認為,任何時代都有好人壞人之分,清流濁流之別,只不過一千個觀眾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客觀上來講,海瑞在歷史長河中,絕對是一股清流。雖然他深受封建忠君報國思想影響,可能他的清廉具有一定的歷史狹隘性。但他確實是正義的象徵,深得老百姓的愛戴。
海瑞活了73歲,在古代這屬於壽星,福大命大之人了。一生歷經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三代皇帝,雖歷經坎坷,處處碰壁,每每卻能化險為夷。那是因為老百姓心中有桿秤,海瑞是清官,是我們的保護神。皇帝老兒心中也有桿秤,雖然海瑞說話直接,敢於直諫,偶爾會熱得皇帝心中不快,但他們明白朝廷不能只要拍馬屁的人,會哄自己開心的人,還需要向海瑞這樣敢於說真話的人!在這裡,我想用權術制衡來說明皇帝的意圖最合適不過。不然,那些貪官汙吏不知能無法無天到什麼地步?那些老百姓會對朝廷多失望?皇帝心裡自然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絕對不能因為自己一時不快而殺海瑞這種老百姓心中的“神”!否則,百姓造反,國必危矣!
所以,出現海瑞這樣的人物,是歷史的必然。即使沒有海瑞,也會有清廉的“河瑞”、“湖瑞”。無論哪個時代,在人民心中,英雄從不曾缺席!
回覆列表
清廉如海瑞,能在十二年中從公務老師升官到中央機關任戶部主事,靠的遠不止清廉,清廉也並沒有讓他輕鬆一點。
首先,政績是海瑞獲得政治話語權的必要保證,其次,明朝後期特殊的政治氛圍其實並不利於海瑞行政。所以,清廉實際上根本不是海瑞的終南捷徑,反而是海瑞官場生涯的結束提示語。
1、政績:獲得政治話語權海瑞在浙江和江西任職的時候,手段非常。他推行了清丈法來仔細地丈量土地,儘量公平地收取賦稅,對不得民心的官吏充分打擊,並打倒了江南兼併土地的主要大地主,大大解決流民問題。這還不夠,他修整了吳淞江,從此長江出口趨於穩定,福澤深厚。
雖然史書記載的海瑞政績簡單,但都是切實的國家問題,這才是海瑞前期快速升官的政治保證。至於海瑞餓死女兒,食古不化的插曲故事,往往會帶偏觀眾的視線,模糊掉海瑞的政治能力。這是不應該的。
2、裹挾:明朝後期特殊的政治氛圍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大明王朝就在不停地殺貪官汙吏,有時候皇帝殺急了眼,行刑場的地面來不及洗刷,竟被血漫紅數日之久。但隨著皇帝的權力日益集中,對政事的把控完全取決於皇帝個人行政能力,皇帝開始使用太監充當行政秘書,這也暴露了明朝黨爭的奇特之處:皇帝與官員是完全對立的,太監機關相當於監察,又相當於皇帝本身,總體來說,是官僚團體的對立補充。
在這種環境下,對官僚階級不友好的海瑞實際上處於奇怪的地位:他與官僚集團是敵人,但自己又是官僚集團的議員。他希望成為皇帝的手,卻痛苦皇帝的利用,也無法得到皇帝的真正利用。所謂《治安疏》裡,海瑞直截了當地罵嘉靖皇帝“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多少無奈,多少憤恨。”
3、清廉:官場生涯的結束提示語清廉的海瑞自然是隆慶皇帝解決“小問題”十分有效的刀。
海瑞在江南把徐家一網打盡,士紳集團大除,隆慶皇帝滿意無比。但到底來說,由於明朝後期特殊的政治氛圍裹挾,海瑞的清廉其實是海瑞官場生涯的結束提示語。
張居正作為絕對的朝臣第一人,連他都不用海瑞,不單是二人政治理念不合,更是因為海瑞並無法真正理解或者改變當時的政治環境。更不要說那些對海瑞唯恐避之不及的腐敗官僚集團,他們共同宣判著海瑞的出局。況且張居正都無法控制貪汙,除了剋扣皇帝花錢以外,只能少養幾匹馬,解僱幾萬軍士,最多清算一下小地主團體。不管張居正是否希望更廉潔的體系,他自己都勾結內宦,收攏朝臣,從而換取行政效率。從以上種種史料記載來看,張居正遠遠不是海瑞所希望的直臣風骨。
海瑞的一生充滿褒貶,不同的人對海瑞往往評價不一,甚至大相徑庭。但是要知道,歷史人物的選擇和邏輯並不是完全的自我判斷,這與特定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終其一生,海瑞沒有辜負自己,他的清廉和他的能力裹挾著他的政績,他強烈地拷問時代,並被時代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