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德賽觀察
-
2 # 小孛學堂
第一,我會自我反省,是不是哪方面工作沒做好。比如是否為孩子提供了安靜的學習環境,是否準備好了網課需要的電子裝置,是否在孩子上網課的時間自己也睡過頭了或者是忘了,如果經過自我反省,確實沒有任何問題,那麼我將採取一些措施。
第二,陪伴孩子一起上網課,不是監督,而是一同上課,可以跟孩子一起聽學校的課程,課後一同交流所學知識和沒聽懂的問題,並一同完成家庭作業。也可以根據自身工作自己給自己佈置學習任務,兩個人互不干擾,但彼此陪伴,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三,制定獎懲制度。條條框框以不按時上課,不交作業,作業質量差等孩子經常犯的錯誤為主,明確規定犯錯後的懲罰,以及完成的很好之後的獎勵,獎勵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獎勵他特別喜歡又不容易得到的,這樣就鼓勵他自己去爭取。
第四,多跟孩子溝通,可能的話,每天安排20-30分鐘的親子互動,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來,比如他習慣打乒乓球,那就安排時間家裡人每天與孩子一起打球,讓孩子能與父母成為朋友,什麼話都可以說。良好的溝通下孩子也會慢慢去嘗試改變自己。
綜上所述,溝通,陪伴,適當的獎懲制度都是很不錯的方法,這幾個辦法可以結合起來,切忌不可透過武力的方式解決,那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
-
3 # 暖暖淺淺
對於孩子上網課,
第1步是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
要引導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
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第2步,談談激勵機制。
三分批評,七分獎勵。
孩子有進步及時口頭的鼓勵。
獎勵不要用錢,
這會把學習動機外化,不利於長久學習。
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可以用紅花。
對於小學中高年級的,
可以用攢多少個優之後,
疫情過後帶他去喜歡的地方玩。
第3步,學習方法。
聽網課要有儀式感。
準備好書本,作業本 筆。
聽課要記筆記。
課後作業要及時完成。
掌握知識,知識本身就是最大的回報。
第4步,家長監督。
家長的監督是必要的。
太鬆,孩子容易做別的事情。
比如把網課聲音關了 塞耳機聽音樂。
太嚴孩子容易叛逆。
要把握適當的度。
父母雙方分工監督比較好,
不要只母親監督或只父親監督。
監督孩子聽網課,
是讓家長容易崩潰的事情。
總體要慢慢培養孩子的自律。
讓孩子摸索出自己的,學習時間安排表。
在家聽網課需要孩子和父母一起配合。
雙方有一方放棄的話,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
4 # 至尚學邦
最近這段時間,和孩子的居家生活還好嗎?是雞飛狗跳,還是相安無事?
有的家長說:每天三件事:吃飯、睡覺、吼娃!
有的家長說:玩具全玩了一遍,會做的菜全炒了一遍,娃啥時候上學?
有的家長說:孩子手機玩不停,網課上得人焦慮不安,怎麼辦?
因為疫情的緣故,很多地方的學校已經推遲開學時間了。這意味著孩子們要在家中學習一段時間,這對孩子、家長來說無疑都是個挑戰。
如何讓孩子在家也能好好學習呢?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就非常重要了。
我們為了娃的學習絞盡腦汁,其實父母在孩子學習上,真正應該花費心力的地方,就是從小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一句最老但又最真金的俗語:“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光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還不夠,真正重要的是,父母發現了孩子的某個興趣之後,要親身參與到孩子的興趣裡,並由此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今年的詩詞大會總冠軍彭敏說起自己對古詩詞的學習,就說要先培養起對古詩詞的興趣,感興趣之後再是熟讀背誦。
一位媽媽分享她的經驗:兒子剛上一年級,能背誦的唐詩宋詞不完全統計已經有上百首了。這一戰績歸功於爸爸媽媽的潛移默化和有意引導。
原來,孩子的爸爸媽媽對古詩詞非常感興趣,一有閒暇時間就會在家裡“鬥詩”——你說上聯,他接下聯。在這種耳濡目染下,孩子從小對古詩詞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後來媽媽就有意地教孩子背誦古詩,從最簡單的《詠鵝》,到比較複雜的劉禹錫的《陋室銘》李白的《將進酒》……
再然後,孩子就開始主動有要求了,其實就是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
比如學到李白的《靜夜思》,孩子會問李白是誰,他還寫過什麼詩,為什麼他要寫月亮的詩,能不能再學一首跟月亮有關的詩。
就這樣堅持著,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特別強,在其他學科的成績也不錯。
有的家長會有疑惑,一開始怎麼讓孩子愛上學習呢?比如,數學英語。
有教育專家提出過,學習要用有趣的方式學習,學英語,可以透過一些英語電影、或者動畫片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或者為孩子找一個適合孩子的英語教育機構,而不是苦哈哈地讓孩子背單詞做題。只要有了興趣,後面的問題就不難解決。
有目標才有動力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孩子的學習就會變得漫無目的,他們不知道自己該達到什麼目標,就更不要提自主學習的能力了。
有一位孩子剛上幼兒園的媽媽,就一直在為孩子制定小目標,激勵孩子去學習新東西。一開始是“今天到幼兒園保證不哭”,慢慢地變成“在本個月內學會簡單程式設計入門”,然後又是“1個月之內看完《傲慢與偏見》原著,並做好讀書筆記在讀書會上分享”等等,每完成一項,媽媽都會在專門為孩子定製的目標本上畫上一朵小紅花。
看到小紅花越來越多,孩子越來越有成就感,自主學習的動力也越來越足。
家長不要陪陪寫作業這個話題,也算是老生常談了。多少父母被孩子的作業氣到爆炸,想想也是怪不容易的。
陪孩子寫作業,就相當於對孩子說:“我不相信不在我眼皮子底下,你能認認真真做作業。”這種暗示逐漸強化,慢慢地,孩子等於有了柺杖,家長不陪就沒法自己寫作業。之後,更可怕的是,如果爸爸媽媽不盯著,孩子可能沒有辦法獨立完成任何一項自己該做的事。
孩子信任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信任孩子,是親子關係中重要的因素。不陪著寫作業,就是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信任你。孩子不被盯,也會認為,爸爸媽媽信任我。
爸爸媽媽要做的是,一開始就告訴孩子,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作業是必須的,你要自己記住都有什麼,自己安排時間完成,自己按照老師要求改錯,自己來找爸爸媽媽簽字。如果沒有按時完成學習任務,那熬到半夜不睡覺,也要完成,如果完不成,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適當鼓勵孩子吧在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時候可以給予適當獎勵,鼓勵孩子認真學習、認真做作業的狀態,告訴他,凡事慢慢來,埋頭下工夫,工夫到了,自然水到渠成。孩子會更有動力去學習去努力。
但是,千萬不要過度誇讚哦!過度誇獎會使孩子無法接納真實的自己。
如果你天天誇自己的孩子為天才,那麼孩子多半也會這麼認為,這樣當別人告訴他不是天才的時候,他會堅持自己的觀點,認為別人都是在詆譭他,從而對別人產生敵意。
適當地鼓勵孩子,要求父母必須真實評價自己的孩子。孩子做得好就是好,就要誇獎;如果不是那麼好,就應該告訴孩子還需要努力。
-
5 # 西西的世界
我家孩子二年級,現在有這個傾向
3月份剛開始上網課,因為我公司還未復工,所以陪著他上了兩週的網課,剛開始也是慌亂,忙著聽課,忙著提交作業,各種忙,陪了一段時間,覺得差不多了。就安心的上班了。
為了監督他學習,特地在網上買了個攝像頭。剛開始兩天,攝像頭不能正常運轉,也沒多想,後來就真相了,估計怕我們看到他沒在認真聽課和學習,偷偷破壞,看不到。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攝像頭調好後,我上班期間,透過攝像頭時不時看幾眼,不看不知道,一看氣死人,要麼抱著平板躺床上,一看看兩三個小時,沒電了,充電繼續看,上課時間到了,也不知道他在看什麼?看遊戲影片?反正是沒看到他認真學習的樣子,為此,和他爸商量,不讓用平板學習了,直接看電視直播,後面發現電視直播也沒在看,不知道在幹什麼。
因為有時學校老師也會直播講題什麼的,要提交作業,都要用到手機或者平板,完全沒收,作業沒完成,或者不上直播課,老師會講的。我們根據群裡老師發的通知,有直播就給他看平板,沒有直播就把平板和手機交給家裡的老人保管。這樣會控制孩子看電子產品的時間,但是,發現還是不行,老師佈置的作業還是沒有認真完成,不知道在想什麼。
看到孩子這樣的情況,必須要下定決心了。我就根據他們老師每天會佈置的例行作業,比如語文,每課都要抄寫生字,組詞,詞語表;做練習冊,寫字本,家默字詞,朗讀課文3到5遍,或者做一起作業。數學的話做練習冊,口算練習,佈置一起作業。英語也是要讀背課文和單詞。反正就是這些,預期讓他浪費時間,還不如我每天給他佈置作業,讓他完成,電視上的直播課隨他看不看,把我佈置的作業完成就行了,等我下班回家,再把白天老師佈置的作業寫寫提交,剛開始試行,也不知道效果怎麼樣,先這樣試試。
還是很期待早日開學的,孩子的自控能力還是太差。儘量能把孩子的習慣培養好。
-
6 # 綠楊芳草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
1、家長首先必須重視起來,孩子尤其是年級小的孩子,他們是會看家長態度的,家長把網課當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兒,孩子也會重視起來的。
2、幫助孩子制定好每天的聽課學習時間表(注意勞逸結合),然後嚴格按照時間表執行。
3、每天的飲食作息也要配合孩子的聽課時間,做好後勤保障。
4、低年級的孩子家長有空的話儘量陪同觀看,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5、“今日事,今日畢!”要求孩子當天任務一定要當天完成,養成好習慣。
-
7 # 小小小黑蛋兒
雖然我是一名教師,我也有自己的孩子,但我的孩子也會有不交作業的情況。
現在我的孩子上小學三年級,我對他比較信任,是個男孩兒,所以他的事情我都是讓他自己安排,也就屬於“放養式”的教育吧,他會利用我對他的信任不交作業,然後老師都是我的同事,為了給我留面子也一般不會告訴我,但我總會跟同事說:越是自己的孩子出了問題越要第一時間告訴我,千萬不能搞特殊。
如果孩子不按時上網課,不交作業,首先要找出原因,是學不會?想玩遊戲?還是一些其他的原因,我想對於孩子們來講,無非就是這兩個原因:學不會,所以上課聽不懂,也就不想聽了,接著就不想上課了,聽不懂作業不會寫又不知道該怎麼問,所以也不交作業;想玩遊戲也是一個原因,拿到手機或者平板就想到了遊戲,以前沒拿它當過學習的工具,這是思維定式,再者專注度不夠,心裡一直想著遊戲畫面而造成的學習跟不上,作業也就不寫了。這是找原因。
找到原因後要想辦法解決。首先跟孩子溝通、分析原因,大道理什麼的,這些可能孩子聽不懂,我們也可以用從眾心理,所有像你這麼大的孩子都在讀書,我們也要讀書學習,接著要有心思地安排一兩個事情,讓孩子知道學會的知識是可以用在生活中的,比如說算賬,比如說計算個面積什麼的,這樣的做法主要是讓孩子有學習的興趣;其次,如果是孩子不會的知識,我們要幫助解決,而不是批評,孩子在不會的時候肯定最怕家長批評了:你怎麼這麼笨!千萬不能這樣說,一定要有耐心地講解;再次如果孩子能夠按時完成上課及作業任務了,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多是精神層面的,也可以給一點點的物質獎勵,獎勵一定是孩子想要的,比如他想玩電腦或手機遊戲,那每天完成任務可以玩多久的遊戲,這個可以跟孩子來一個約定,不過家長一定要說話算話。
我的孩子出現過兩次不交作業的,害怕我吵他,後來跟他溝通了,是因為他玩心太大給忘了,後來就再也沒出現過,現在我給他做了一個表格,每天的學習任務都在上邊,完成一項就打一個對勾,全部完成可以玩20分鐘的手機遊戲,我們現在都遵守著這樣的約定,目前還可以。
一個默默無聞的鄉村男教師!
-
8 # 肖老師英語課堂
目前網課為主,孩子不上網課,家長該多著急啊!
我有幾點練建議:
第一,居家學習,家長要嚴格管理學生學習!不管孩子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都有惰性,都需要家長的監督!
只有家長嚴格要求,孩子才能不混日子!很多時候,孩子沒有做到是因為家長自己做不到!
每天作業都檢查了嗎?孩子不上網課,家長採取措施了嗎?
第二,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對症下藥!1 小學生,年齡小,家長有話語權。也要耐心,要哄著,多鼓勵多表揚,鼓勵孩子堅持學習!
孩子苦鬧,耍脾氣,也不能妥協。學習必須要完成!
2 中學生,很多家長已經不再是權威。要講道理,多和孩子溝通。一味地嘮叨批評只會讓學生更加厭煩家長,厭煩學習。
第三,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家長老師都是外力。只有學生自己想要學習,有強烈的學習興趣,才能學好!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想一些辦法讓他們體會學習的快樂,愛上學習,最後養成學習好習慣!
-
9 # 昕巖媽媽
教育孩子,還是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來蠻力肯定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即使當時有效,但是口服心不服。
1.幫他一起制定每天的時間作息表,訂好鬧鐘。
2.以身作則,陪他一起按時完成每一項,堅決執行作息表。
3.告訴他,在家上課和在學校一樣,只是換了個地方學習。
4.幫助他找到學習的樂趣。
5.告訴孩子你現在不吃學習的苦,將來就要吃生活的苦。
6.多陪孩子讀書,讓他覺得讀書有意思。先找他感興趣的書,不管什麼書都可以,只要內容健康。
回覆列表
首先在這一點上,需要詳細考慮孩子的情況。
第一點,孩子的年紀與性別。譬如初中與小學的男孩,往往無法形成自覺自主學習的意識,基於其認識成長還無法直面讀書學習的重要性,玩心還偏重。對於此階段的孩子,儘量避免講道理約規矩等等理性主導的行為驅動因素。實在不太聽話不行,可以採取鞭策以及獎勵等機制,在成人的眼中,這些方法可能過於直接與強硬,但是對這個年紀段的孩子是的確有用的,但是也得注意,當孩子逐漸產生了一些自我想法或者叛逆期到來,這種方法應該儘快停止。網課如果不交作業或者拒絕聽課,可以採取一點強硬手段,譬如剝奪期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的權利等等,但是一定主義程度,過猶不及避免矯枉過正。
第二點,都說女孩成熟早兩年,當孩子逐漸自我意識覺醒,也就是所謂的開始懂事,可以改變從外部激勵與督促的學習促進方法,轉而多向孩子闡述網課與正常上課無異,可以曉之以理。網課期間而言,主要缺少的是群體或者老師監督以及教室的氛圍,一定要摒棄孩子在家就等於放假在學校才叫上學的思路,這是孩子在家上網,可完全沒有學校狀態的一大原因。如果難以講清利害,還可以採取一些別的形式,譬如讓一些學習習慣較好的親戚的孩子一起嘗試一天學習,網課期間在哪都是上,感受一下和別人一起學習的氛圍,如果現在答主所在地的圖書館或者其他的地方有開門的話,可以在休息日嘗試帶孩子在那裡進行一天或半天的學習。
孩子的教育尤其是關於學習的教育,很難一言以蔽之,更多的還是在於長期的工作以及孩子逐漸的成長。想要短期見效,就必須採取強硬措施,因為一情來的突然基本所有家庭都沒有對孩子有一個網上學習習慣的培養,孩子並不能意識到在網課學習期間拼的是自覺,但是家長得替他們想,因為孩子沒長大,他們自己甚至沒有為自己著想的能力,這或許就是監護人與教育人的職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