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民國年間那些事

    大運河是中國古代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可以與長城相媲美。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專案。

    大運河途徑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省市,溝通南北,跨越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人們常說長江和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其實大運河一點也不亞於長江黃河,大運河不僅僅是一條河,更是一條文化帶和綿延不斷的中華文明展示長廊,在運河沿線,城市有北京、天津、廊坊、滄州、衡水、邢臺、德州、泰安、聊城、濟寧、棗莊、徐州、宿遷、淮安、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嘉興、湖州、杭州,物有陶瓷、絲綢、園林、煤炭,書有紅樓、水滸、三國、西遊,曲有京劇、柳琴、呂劇、崑曲、越劇,至於沿大運河產生的名人和景觀,更是不可勝數。

    眾所周知,大運河是南北走向,橫跨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條東西走向的大江大河。人們常常疑惑,大運河是如何穿越這五大水系的?

    對於這個問題, 《中國國家地理》主編單之薔在《運河畢竟不是海》中說:“京杭大運河溝通了東西向的五大河流: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與這些河流發生了五次十字大交叉。這是大運河在技術上的偉大之處。在自然界,見不到十字交叉的河流,因為何往低處流。一條河不能穿過另一條何流淌,而大運河卻做到了,為什麼呢?靠的是船閘,船閘調節了高高低低的水系。但一處處船閘,也是一道道由人設定的關卡,因此在運河上航行,碰到的不是驚濤駭浪,而是一處處人造的關口。這是運河與天然河流的不同之處。”

    正是由於大運河這種獨有的創造,才造就了這條人工河巨大的航運價值,直到今天這種價值依然存在。我們到杭州、蘇州、揚州一帶旅行,還會看到“只見船兒走,不見河水流”的繁忙運輸景象。

  • 2 # 城市新幹線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餘杭),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4公里,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它是在隋唐運河基礎上,經過元、明、清三代持續不斷改進、完善,最後形成了今天可稱為世界奇觀的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按其歷史上穿越的地形和水域特徵,可分為閘河段、湖區段、天然河段、河運交匯段。它必須解決船隊如何翻山越嶺、如何解決航運水源、如何實現水量的合理分配與調節、如何實現運河與黃河、淮河的三河交匯並安全穿越(包括如何穿越長江)等世界性的難題。

    京杭運河的流向

      要了解兩河匯流的情況,必須先清楚河流的流向。京杭運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條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複雜,流向總體概括為四個節點、五種流向:

      節點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運河向南流;

      節點1與節點2:東平湖 之間的南運河、魯北運河向北流;

      節點2與節點3:長江(清江)之間的魯南運河、中運河、裡運河向南流;

      節點3與節點4:長江以南的丹陽之間河段向北流;丹陽以南河段(江南運河)向南流。

    運河與黃河交匯處

      京杭運河興於元明清時期,彼時黃河自南宋以來南徙經蘭考、民權、商丘,碭山、徐州、宿遷、淮安、漣水縣,由江蘇省濱海入黃海,(即現黃河故道),以此延續近700年直到1855年北襲奪大清河入海。當時京杭運河與黃河交匯處為江蘇省淮安市。京杭運河在清口(今江蘇省淮陰市西)與黃河、淮河相交,是三條河流治理的重點。由於黃河的逐步淤積抬高,造成淮河水排洩困難,黃河水位高時還要倒灌運河和洪澤湖,造成清口過船困難,也使裡運河經常受淮水經洪澤湖排洩泛溢的危害。為此,在高郵以下的裡運河東堤上修建多座歸海壩,在邵伯以下修多條歸江水道和相應的歸江壩,排洩淮水歸海歸江,裡運河成為淮河的行水排洪河道。道光年間,船隻過清口更加困難。因為黃高運低,為縮小黃運之間的水頭差,而採取彎道,故有“三灣頂一壩 ”之說,今淮陰西南的一段運河,與黃河之間就變成“之”字形彎道。同時在淮安與馬頭鎮之間不斷開鑿引河,以人力、畜力牽挽,漕船才能出閘過黃。

      不幸的是1855年黃河改道,由江蘇雲梯關入海變為山東利津入海,截斷了京杭運河山東段。為了打通山東段運河,就在黃河穿運處築壩設閘,“借黃濟運”。不久黃河又在鄭州決口,氾濫於淮北大平原,山東黃河斷流,無水可借,大運河漕運再次受到打擊。目前,大運河在山東的東平湖至位山間與黃河交匯。黃河以北的魯北運河,也稱位山、臨清運河,原河段已淤塞。1958年另選新線,長104公里,但未開挖。1960~1968年,根據引黃輸水要求,開挖了周店至尚店76公里渠道,兩頭河段尚未開挖。黃河以南的魯南運河,國那裡至梁山段稱東平湖湖西航道,長20公里,1968年雖經疏浚整治,但河道嚴重淤積,水深不足,尚不能通航。

      據悉,新的京杭運河穿黃河工程,選定在山東東平縣與東阿縣之間黃河底下打隧洞方案。透過多年地質勘探和穿黃勘探試驗洞開挖,查明瞭河底基岩構造和岩溶發育情況,併成功解決了河底隧洞堵漏開挖的施工難題。 穿黃工程從東平湖出湖閘至位臨運河進口全長8.67km,其中穿黃河工程的倒虹隧洞段長634m,平洞段在黃河河底下70m深處,為兩條洞徑9.3m的隧洞。

    運河與淮河交匯處

      黃河改道山東入海後,運河繼續與淮河入海水道交匯。現在這兩條交叉方向流動的河流,上演了一幕“水上立交”的有趣景象,這就是淮河入海水道淮安水上立交樞紐。該工程位於淮安市淮安區城南,是實現入海水道與京杭運河各自獨流的水上立交工程,工程總投資35268萬元,2000年10月由國家水利部批准興建,2003年建成通水,其規模為亞洲最大。工程採用上槽下洞結構,其立交地涵順水流方向長108.604米,垂直水流方向長122.4米。用於入海水道洩洪的下部涵洞按近期設計洩洪2270立方米每秒、強迫洩洪2890立方米每秒設計,上部京杭運河航槽寬80.0米。整個工程還包括古鹽河、清安河穿堤涵洞、渠北閘加固、淮揚公路旱閘以及東西長達3.7公里的河道堤防工程。站在淮河入海水道水上立交橋頭,極目遠望,河道縱橫,綠地如茵,入海水道大堤像兩條巨臂,護衛著水上立交;上部航槽承接京杭運河南北航運,船隊浩蕩,往來如梭;下部15孔巨大涵洞已沒入水中,自西向東溝通了淮河入海水道;進出口段採用新穎的水泥砌塊護坡,整齊美觀,更增添了淮安樞紐工程的風采。橋頭堡建築鋼索纜橋,猶如彩練當空,將現代工程與淮安古運河文化融為一體,成為淮安水利風景區的重要景觀。

    運河與長江交匯處

      大運河在江北的入江口在揚州附近的六圩,在江南的入江口在鎮江附近的諫壁。不過,兩河交匯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十”字形,從北岸匯入長江的運河水,沿江向東走一段後,拐彎進入諫壁運河河道,這才繼續向南奔向蘇州、浙江等地。

      所以從諫壁的位置向北望,或從六圩的位置向南望,東西向的長江與南北向的大運河形成了巨大的“T”字形。

      運河呈一定夾角過長江,實際上是人類才智和大自然的選擇,運河水從江北匯入長江後,藉助江水向東流動的力量,順勢進入江南的大運河,為航船“助力”。 長江與大運河水位不同,所以需要船閘來調節水位,保證船隻順利通行。

  • 3 # 趣解歷史

    大運河是中國古代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可以與長城相媲美。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專案。

    大運河途徑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省市,溝通南北,跨越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人們常說長江和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其實大運河一點也不亞於長江黃河,大運河不僅僅是一條河,更是一條文化帶和綿延不斷的中華文明展示長廊,在運河沿線,城市有北京、天津、廊坊、滄州、衡水、邢臺、德州、泰安、聊城、濟寧、棗莊、徐州、宿遷、淮安、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嘉興、湖州、杭州,物有陶瓷、絲綢、園林、煤炭,書有紅樓、水滸、三國、西遊,曲有京劇、柳琴、呂劇、崑曲、越劇,至於沿大運河產生的名人和景觀,更是不可勝數。

    眾所周知,大運河是南北走向,橫跨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條東西走向的大江大河。人們常常疑惑,大運河是如何穿越這五大水系的?

    對於這個問題, 《中國國家地理》主編單之薔在《運河畢竟不是海》中說:“京杭大運河溝通了東西向的五大河流: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與這些河流發生了五次十字大交叉。這是大運河在技術上的偉大之處。在自然界,見不到十字交叉的河流,因為何往低處流。一條河不能穿過另一條何流淌,而大運河卻做到了,為什麼呢?靠的是船閘,船閘調節了高高低低的水系。但一處處船閘,也是一道道由人設定的關卡,因此在運河上航行,碰到的不是驚濤駭浪,而是一處處人造的關口。這是運河與天然河流的不同之處。”

    正是由於大運河這種獨有的創造,才造就了這條人工河巨大的航運價值,直到今天這種價值依然存在。我們到杭州、蘇州、揚州一帶旅行,還會看到“只見船兒走,不見河水流”的繁忙運輸景象。

    京杭大運河遠沒想象中的那麼通暢。一路北上要穿越長江、穿過高郵湖、黃河、海河……還有山東臨清段。

    先來說說過長江。在揚州的運河江口設定了船閘,其實就是石頭砌的梯形壩,兩邊是緩坡,內外水位差有時達五六米,由絞盤把漕船從石閘的長江側拖至閘頂,然後再送回運河,這個過程非常驚險。船閘並不是常年開放的,每年有好長時候是停用的,例如長江的汛期。漕糧過閘要卸貨後空船過閘,所以很費周折。過閘堵船也是常有的事。

    再說說過高郵湖吧。最早時運河是直接穿過高郵湖東岸的,高郵湖東岸附近風浪有時很大,所以後來沿著東岸築堤保障漕運安全,所以現在看到這段運河跟高郵湖就差一個湖堤。

    說到黃河就複雜了,多次改道對運河是個巨大的災難,後來一度改道淮安奪淮入海,淮安到徐州段的黃河跟運河共線,那段時間漕運異常艱難,維護運河通暢的花銷非常大,通航時間往往不能保障。

    後面經過山東臨清段,由於調水原因,船閘特別多,透過時間很長……運河過了江蘇北上的具體情況我瞭解得不夠深入,就不多說了。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餘杭),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4公里,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它是在隋唐運河基礎上,經過元、明、清三代持續不斷改進、完善,最後形成了今天可稱為世界奇觀的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按其歷史上穿越的地形和水域特徵,可分為閘河段、湖區段、天然河段、河運交匯段。它必須解決船隊如何翻山越嶺、如何解決航運水源、如何實現水量的合理分配與調節、如何實現運河與黃河、淮河的三河交匯並安全穿越(包括如何穿越長江)等世界性的難題。

    京杭運河的流向

      要了解兩河匯流的情況,必須先清楚河流的流向。京杭運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條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複雜,流向總體概括為四個節點、五種流向:

      節點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運河向南流;

      節點1與節點2:東平湖 之間的南運河、魯北運河向北流;

      節點2與節點3:長江(清江)之間的魯南運河、中運河、裡運河向南流;

      節點3與節點4:長江以南的丹陽之間河段向北流;丹陽以南河段(江南運河)向南流。

    運河與黃河交匯處

      京杭運河興於元明清時期,彼時黃河自南宋以來南徙經蘭考、民權、商丘,碭山、徐州、宿遷、淮安、漣水縣,由江蘇省濱海入黃海,(即現黃河故道),以此延續近700年直到1855年北襲奪大清河入海。當時京杭運河與黃河交匯處為江蘇省淮安市。京杭運河在清口(今江蘇省淮陰市西)與黃河、淮河相交,是三條河流治理的重點。由於黃河的逐步淤積抬高,造成淮河水排洩困難,黃河水位高時還要倒灌運河和洪澤湖,造成清口過船困難,也使裡運河經常受淮水經洪澤湖排洩泛溢的危害。為此,在高郵以下的裡運河東堤上修建多座歸海壩,在邵伯以下修多條歸江水道和相應的歸江壩,排洩淮水歸海歸江,裡運河成為淮河的行水排洪河道。道光年間,船隻過清口更加困難。因為黃高運低,為縮小黃運之間的水頭差,而採取彎道,故有“三灣頂一壩 ”之說,今淮陰西南的一段運河,與黃河之間就變成“之”字形彎道。同時在淮安與馬頭鎮之間不斷開鑿引河,以人力、畜力牽挽,漕船才能出閘過黃。

      不幸的是1855年黃河改道,由江蘇雲梯關入海變為山東利津入海,截斷了京杭運河山東段。為了打通山東段運河,就在黃河穿運處築壩設閘,“借黃濟運”。不久黃河又在鄭州決口,氾濫於淮北大平原,山東黃河斷流,無水可借,大運河漕運再次受到打擊。目前,大運河在山東的東平湖至位山間與黃河交匯。黃河以北的魯北運河,也稱位山、臨清運河,原河段已淤塞。1958年另選新線,長104公里,但未開挖。1960~1968年,根據引黃輸水要求,開挖了周店至尚店76公里渠道,兩頭河段尚未開挖。黃河以南的魯南運河,國那裡至梁山段稱東平湖湖西航道,長20公里,1968年雖經疏浚整治,但河道嚴重淤積,水深不足,尚不能通航。  據悉,新的京杭運河穿黃河工程,選定在山東東平縣與東阿縣之間黃河底下打隧洞方案。透過多年地質勘探和穿黃勘探試驗洞開挖,查明瞭河底基岩構造和岩溶發育情況,併成功解決了河底隧洞堵漏開挖的施工難題。 穿黃工程從東平湖出湖閘至位臨運河進口全長8.67km,其中穿黃河工程的倒虹隧洞段長634m,平洞段在黃河河底下70m深處,為兩條洞徑9.3m的隧洞。

    運河與淮河交匯處

      黃河改道山東入海後,運河繼續與淮河入海水道交匯。現在這兩條交叉方向流動的河流,上演了一幕“水上立交”的有趣景象,這就是淮河入海水道淮安水上立交樞紐。該工程位於淮安市淮安區城南,是實現入海水道與京杭運河各自獨流的水上立交工程,工程總投資35268萬元,2000年10月由國家水利部批准興建,2003年建成通水,其規模為亞洲最大。工程採用上槽下洞結構,其立交地涵順水流方向長108.604米,垂直水流方向長122.4米。用於入海水道洩洪的下部涵洞按近期設計洩洪2270立方米每秒、強迫洩洪2890立方米每秒設計,上部京杭運河航槽寬80.0米。

    整個工程還包括古鹽河、清安河穿堤涵洞、渠北閘加固、淮揚公路旱閘以及東西長達3.7公里的河道堤防工程。站在淮河入海水道水上立交橋頭,極目遠望,河道縱橫,綠地如茵,入海水道大堤像兩條巨臂,護衛著水上立交;上部航槽承接京杭運河南北航運,船隊浩蕩,往來如梭;下部15孔巨大涵洞已沒入水中,自西向東溝通了淮河入海水道;進出口段採用新穎的水泥砌塊護坡,整齊美觀,更增添了淮安樞紐工程的風采。橋頭堡建築鋼索纜橋,猶如彩練當空,將現代工程與淮安古運河文化融為一體,成為淮安水利風景區的重要景觀。

    運河與長江交匯處

      大運河在江北的入江口在揚州附近的六圩,在江南的入江口在鎮江附近的諫壁。不過,兩河交匯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十”字形,從北岸匯入長江的運河水,沿江向東走一段後,拐彎進入諫壁運河河道,這才繼續向南奔向蘇州、浙江等地。

      所以從諫壁的位置向北望,或從六圩的位置向南望,東西向的長江與南北向的大運河形成了巨大的“T”字形。

      運河呈一定夾角過長江,實際上是人類才智和大自然的選擇,運河水從江北匯入長江後,藉助江水向東流動的力量,順勢進入江南的大運河,為航船“助力”。 長江與大運河水位不同,所以需要船閘來調節水位,保證船隻順利通行。

    基本就是靠船閘一級級地遞接,每個跨越都會耽擱很久。整個運河段的運輸,最大的難點就是山東濟寧段,在濟寧南面是以微山湖為主的南四湖區,湖面航道開闊,而過了濟寧向北就要跨相對高差極大的黃河,為了能順利跨越黃河,明清時期朝廷都把漕運總督設在了濟寧(相當於現在的國家水利部)。古有濟寧通則運河通的說法,是古運河南北的咽喉地帶。南方來的船隻到了濟寧府,就只有等著跨越黃河,有時一等數月,還有很多人乾脆就在此定居下來,形成了老濟寧城外古運河南的小江南城。所以現在濟寧人除了吹自己是孔孟之鄉外,也常常自詡為運河之都,江北小蘇州,其實也不全是吹牛,明清時從濟寧到微山湖南陽古鎮一帶,確實是商品集散地和中轉站,是北運河最繁華處。

  • 4 # 漠城煙柳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開掘始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從公元前486年始鑿,至公元1293年全線通航),前後共持續了1779年,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它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南北貫通的大河。它克服了地勢的懸差,成功地穿越五大江河,並通航上千年。

    京杭運河地處中國黃、淮、海沖積平原東部邊緣地帶及長江三角洲的裡下河地區、太湖流域兩大碟形窪地之內。沿運地勢具有三起三伏的特點,起伏之差一般在20~40m之間,而京杭大運河的順利通航便是對沿途山川河流的充分利用。眾所周知‘水往低處走’,首先便要利用自然成型的山川地勢、河流水位高低以使運河流動;通州、黃河和丹陽水位高,那就流入運河,而海河、長江和錢塘江水位低,那運河的水就流入這裡(四個節點、五種流向);其次應當用河閘控制水位以適合船行,船閘又稱"廂船閘"。由閘室、閘首、閘門、引航道及相應裝置組成。船隻上行時,先將閘室洩水,待室內水位與下游水位齊平,開啟下游閘門,讓船隻進入閘室,隨即關閉下游閘門,向閘室灌水,待閘室水面與上游水位相齊平時,開啟上游閘門,船隻駛出閘室,進入上游航道。下行時則相反。

    這是古人這種對天時地理的合理利用,才造就了這條貫穿南北的偉大工程!

  • 5 # 豆子人民藝術家

    京杭大運河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用於溝通南北漕運,在中國南北河運史上有著無比重要的地位。那麼,從北往南,大運河要穿越黃河和長江等巨大河流,眾所周知的是,河水交匯後不會再原樣照流,那它是怎麼過去的呢?

    運河穿越其他大河,靠的是船閘。各河流的水位是不一樣的,假設運河水位高於或低於需要跨越的大河,則需要兩道船閘。船閘的工作原理比較簡單,就是利用兩個閘門抹平水的落差,讓船順利實現上升或下降。我們看,這條船從較高水位的大運河,要橫跨過一條水位較低的河流,首先它是停留在運河這邊的船閘。

    此時,右側(C)閘門下的放水閥橫了過來,運河水就回流入兩個閘門之間,閘門之間的水位就回與運河水位持平,最終達到這種效果:

    右側閘門放開,等待過閘的船,駛入閘門之間的區域。右側閥門下的放水閥豎起來封閉,水就不流動了。一旦右側封閉起來,左側閥門下的放水閥就橫過來,開始放水:

    很快,船隻所在的位置,水位就和另外那條河一樣了。左側閘門開啟,船隻陸續透過。

    到了河對面,過程是一樣的,只不過水位是反過來,船就從右運河轉移到了左運河,而不至於令運河干擾到其他河流的流動。

    實際情況:

    (運河被其他大河阻斷,這段過去後,下段是借大河的水繼續前進的。各區域運河的流向都不一樣,部分從南往北流,部分從北往南流)

    那麼,古代船閘的工作原理,也和現代是一樣的嗎?

    基本原理是完全一樣的。

    這是在北宋宋太宗雍熙年間(公元985年左右)就有的二斗門船閘,那是位於揚州運河的船閘。“二門相距逾五十步,覆以廈屋,設縣門積水,俟潮平乃洩之。建橫橋岸上,築土累石,以牢其址。自是弊盡革,而運舟往來無滯矣。”說的是兩道閘門相距五十步遠(70多米),上頭還有閘室,閘門是懸掛式的,也就是垂直升降。進水的時候把懸門拉起來,水平了以後關上,等船到那頭以後,那邊的懸門一拉,水一放,就完成了跨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讓你心裡觸動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