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釋然231305003

    我的觀點啊,這個未來汽車市場這個還是不大那樂觀啊。這個傳統汽車這個還是要改變啊,這個以後的汽車市場呢,肯定是這個環保經濟才能生存下去。一個呢是政府方面的環保需要,還有一個是經濟啊,經濟方面,嗯,老百姓用車啊,因為這個經濟啊,這個汽車企業啊,以後的發展方向的肯定要是向這個兩個方面努力才行啊。

  • 2 # JUNCar

    從長遠角度看分為燃油汽車和電動汽車,燃油汽車由於現在燃油能源以及環境的的限制,個大車企會不斷的整合,不斷精細話的發展,而電動汽車是取代部分燃油車的最好接力棒,“目前,中國每千人擁有的汽車數量只有185輛,而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會繼續增長。”中國電動汽車100強委員會主席陳清泰說:“如果汽車的發展僅僅依靠石油,能源安全和環境汙染將成為主要的隱患。為了實現中國14億人民的機動化夢想,真正的選擇是機動化。”

    2019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轉折點。受多種因素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銷售首次出現下滑。負面訊息如業務損失、裁員、投資者撤退等仍在繼續。在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政府部門、企業、研究機構、行業協會等聚集在一起,在為期3天的18個高層論壇上討論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並對未來趨勢做出預判。令人高興的是,會議傳遞了許多積極的資訊。與會者普遍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長期發展趨勢沒有改變,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 3 # 深藍ME

    未來的汽車市場是買家市場,有利於所有使用者!

    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中國市場基本上進入動態飽和階段,即從一個幾乎空白的市場快速填充,達到以替換淘汰車為主的成熟市場。換言之,市場容量的增速會大幅度下降。然而產能增速沒有下降,造成產能過剩會加劇,市場競爭加劇,行業整合和重組會加速,汽車價效比會更高。還沒有買車的福音到了,不管是新車還是二手車,價格都會是越來越招人喜歡。

    同時,要注意傳統汽車向輕量化、節能、清潔和智慧化方向發展,買新車時要注意這幾方面的指標。

    還要注意,乘用車整體在向新能源和智慧駕駛方向發展,對於環保、安全出行、客運營和出行方式都會產生巨大影響,特別是注意投資和商業模式方面不要犯錯誤。

    汽車供需雙方都會朝著理性和成熟方向發展。

    會有超過半數汽車公司倒閉或被重組。

  • 4 # 傑克老師傅

    過去的三十年,中國汽車市場年複合增長率高達兩位數。現在,這樣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未來市場會是低速增長或者負增長。

    比如過去的2019年就下滑了7.4%。目前大部分汽車行業企業以及市場調研,普遍認為2020年會觸底,2021年會緩慢回升。在今年病毒肆虐的情形下,2020年的負增長基本成定局。

    但這並不意味著未來的汽車市場沒有機會,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企業。汽車行業正在經歷著“新四化”的變革,即智慧化,電動化,共享化,網聯化。尤其是5G及無人駕駛技術的進步,會給傳統出行帶來深刻變革。

    像Tesla的robot taxi那樣的無人駕駛汽車相信在未來5~10年,會迅速普及,這背後的技術革命會對今後的汽車市場和出行市場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所以說,時刻準備好,擁抱變化,跟上步伐。即使未來的汽車行業不是增量市場,是存量市場,也一樣會有機會,有前景。

  • 5 # 天和Auto

    汽車市場未來前景很光明

    汽車作為交通工具幾乎是最理想的型別,簡單的操控、理想的速度、溫暖或涼爽的駕駛室,一臺能提供通勤效率與體驗的汽車幾乎人人都期望使用的交通工具。但是因汽車的製造成本總是很高造成車輛的價格依然很高,參考玻璃大王曹德旺對消費能力的分析,現階段只是有兩億人具備汽車的消費能力,而中國是有14億人口的大國。

    經濟發展與消費升級總不會停滯,未來具備購車能力的人們總會越來越多;從這一角度分析未來的汽車市場,很顯然前景是非常光明的。而且近幾年的汽車產銷量均在2000萬級,即使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也守住了底線;隨著宏觀調控以及車市自行展開的良性競爭,在2020年即有可能出現轉機,沒有度不過去的寒冬,車市回暖會隨著這次疫情的結束開始。

    刺激車市回暖的原因解析

    1:疫情會一定程度刺激汽車消費慾望,因為普通人的交通工具只有汽車能一定程度的隔離空氣。透過駕駛汽車出行保護安全幾乎成為人們的共識。那麼在疫情結束後雖然可能造成大宗消費品購買力的短時間下降,但汽車在成為更多人心目中的剛需之後,一旦渡過困難期則會出現很多人將購車列入消費計劃。

    2:燃油動力汽車升級基本落地且基本結束。2019年出現汽車消費慾望的下降,其核心影響因素不排除有排放升級速度過快,導致主流的燃油車消費者對燃油車的使用年限存在了質疑;同時也為預計換車的大量消費者帶來了“選擇困難症”,因為混合動力汽車價格偏高、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過短,燃油車又被加速了淘汰,到底選擇哪種好呢?這些問題在2020年都有了準確答案,燃油陣營的活力會因答案的明朗而重新煥發。

    3: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會展開白熱化的良性競爭。在補貼時代各大新能源汽車廠商都在擠牙膏,也就是先進的技術不拿出裝車,而是在行業形成了一種不健康的默契下,所有車企透過補貼生存。而2020年會取消新能源汽車補貼,一旦補貼結束則各種儲備技術都會拿出來當做競爭的籌碼;其中動力電池的型別加入了低成本高壽命只是能量密度略低的磷酸鐵鋰電池,其成本⅓左右的下降會帶來兩種改變。

    以磷酸鐵鋰電池打造長續航低價格的入門級新能源汽車,目前10萬以下NEDC300級的代步車有實力增長至真實350km標準。其次隨著競爭的加速還有可能同步拉低車輛售價,而保證價格結構不變的車輛則會一步步的突破真實續航400/450/500/600,價格會在10/15/20/25/30萬之間。其次以低成本鐵電打造的十萬級插電式混動汽車也將出現,燃油車會因這些車的出現而降低價格。

    插電式混動汽車一旦進入10萬的主流消費層級,這種低能耗高效能的汽車會“血洗”燃油車市場。此時則會啟用並二次加速燃油車陣營的競爭,車輛的價格逐步走低且品質在競爭中會逐步走高,消費市場的購買力也就會被這種競爭帶來的理想結果吸引,車市會呈現出從回暖到“高熱”的狀態。

    總結:未來五年的時間會是中國汽車市場快速發育的階段,雖然已經經過了連續十餘年的增長,但是形成真正健康有序的市場氛圍,以及形成足夠強大的消費市場基礎,現階段實際才剛剛開始。汽車領域未來會大有可為,不過會越來越系統越來越專業,因為消費市場也在成長。

  • 6 # 立哥哥

    目前汽車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各個車企放大招,降車價,搞促銷,國五車剛出不久,國六車投入市場,很多車主表示想再等等,主要是更新太快,淘汰也快,所以導至很多新車滯銷,其實國內車輛需求量還有很大缺口,不信去駕校看看每天考駕照的成千上萬,絡繹不絕。

  • 7 # FF2020先生

    市場肯定是剛需市場,但是側重點我個人覺得有所不同,新能源是趨勢,也是革命的需求,現在新能源汽車已經應用,目前,需要提升的就是動力的革命了,電池的問題,目前還是有些問題,但是已經有很多企業投入大量研發資金開始這方面的革命了。相信不遠的將來必會有所成效。上次我看到個雜誌說是估計2025年視乎固態電池就普及或是成熟化了。我們只能拭目以待吧。

  • 8 # 溫故而知新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需求在不斷的提高!科技為主導的價值觀,汽車會如手機一樣成為人類的必須品,家家戶戶的生活用品般的存在!

    問:未來汽車市場前景如何?答:汽車市場競爭會越來越大,適者生存!汽車不斷的更新不斷滿足人們的需求!隨著汽車將要成為80後到90後的主要消費轉變,就要理性的滿足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去合理設計和服務!不斷的使汽車更運動化,操控上的完美,智慧更智慧,各種硬體技術上的要求更高一些!此時就會有一批技術含量欠缺的品牌將會被90後給淘汰掉!當然也會有一批核心技術精良的品牌會提升汽車市場的價值觀念!

    汽車市場未來會有更好的發展,畢竟還未實現人人都人手一臺車的地步!市場越來競爭就會越來!同時也意味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

  • 9 # MOTO賽車志

    未來國內的汽車市場(主要指乘用車市場)將迎來一個混沌期,汽車行業必然面臨一場變革與洗牌,而在“革命”後,有會迎來一段長時間的紅利期。

    短期看,市場混沌期已到來,進兩年的乘用車生產/銷售量看。傳統車企(無論合資還是自主)日子都不太好過。傳統型別汽車自2017年起連續兩年銷量下跌,而新能源車在政策退坡後明顯下降。

    一方面市場需求面收緊,一方面車企競爭乏力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汽車行業主要有三股勢力:傳統車企,新興網際網路車企(包括別的行業進軍汽車的),外資車企(特斯拉)。汽車行業的徹底變革已經開始,技術模式,生產方式,售後模式將更加智慧,高效,環保。短期看車企還需要經歷痛苦的蛻變,才能達到這樣的變革。

    長期看汽車市場是向好的,技術的實現只是時間問題,誰率先完成這樣的變革,誰就有機會搶佔未來新市場的利潤高地。特斯拉是一個例子,但未來是否能成為下一個蘋果很難說,汽車不同與手機,汽車的個性化,功能化,專業化將會使這場鬥爭異常複雜。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專注於自己擅長領域,並做到極致。才有機會贏得市場

  • 10 # 瘦子瑞陽

    未來的汽車就是自動駕駛,就像一個移動的辦公室,安全會更加提前預支,然後可以解放雙手,具有遠端監控,更節能環保。

  • 11 # 曲藝雜談

    2020年初這場疫情,確實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許多改變,同時也給汽車市場的銷量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因此,相信大家跟知行君一樣,真心希望這場疫情能夠儘快結束。

    而在疫情期間,不少車企除了援產口罩、趕製負壓救護車以外,還制定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那麼當疫情結束後,我們的汽車市場將會有著哪些變化?綜合如今的一些現象,知行君作出了以下幾項大膽猜想,順便也在此立個flag,說不定日後真會變成事實呢。

    你的車有“消毒殺菌”功能嗎?

    而事實上,如今不少新車的空調系統都已配備了空氣淨化功能,可謂是把空氣清淨機“帶”進了車內。那麼在未來,要是透過增加一些相關的裝置,把“臭氧殺菌”功能融入到車載空調系統當中似乎也不算是一件難事,而紫外線殺菌也似乎只不過是在車內增加一盞“燈”的事情。因此,從知行君的角度看來,“車載消毒、殺菌系統”很可能會成為未來汽車的新配置。

    再說了,如今已有不少車型可以透過手機APP,對車輛的空調系統等配置進行遠端操作。要是未來的汽車能夠支援“遠端一鍵防毒”,那麼無疑能讓我們的健康更有保障。

    “N95級別”會成為新標準?

    在疫情之下,目前N95口罩在市面上真可謂是“一罩難求”。而基於大家對“N95”的渴求,部分車企透過對汽車空調濾芯進行升級等手段,使車載空氣過濾系統達到“N95級別”,相當於為汽車戴上一層口罩。

    其實一直以來,大家對車內的氣味都有著較高的重視程度,但從相關的資料來看,“N95”級別並非只針對“氣味”,更多是指對空氣中的各種微粒及有毒氣體的隔絕能力。換言之,當汽車空調濾芯達到“N95”級別,配合車載空氣淨化系統一併使用的話,能更有利於人體健康

    與此同時,一些部門目前已正式為企業免費提供相關專案的認證服務,如此看來,“N95”級別很可能會成為汽車行業對汽車空調濾芯評定的新標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傳祺、寶駿、吉利等車企也正式為使用者提供了“N95級別”空調濾芯進行升級服務,大家可別忘了給自己的愛車升級哦。

    汽車網購”,你願意嗎?

    儘管“AR看車、送車上門”這一類嶄新的銷售服務方式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此前已經有不少新晉的新能源車企為我們提供了線上+線下的雙渠道購車體驗。而這種銷售方式,此前在傳統車企當中並不多見,但由於受到疫情影響,類似的銷售方式也成為了眾車企力挽銷量的最有效手段。

    “健康”將成為汽車未來發展方向?

    經過2020年初這次疫情,無形中讓大家再一次對“健康”引起重視。儘管一直以來,大家對車內的“氣味、甲醛”有比較高關注度,但與人體健康相關的卻遠不僅於此。而對於“健康”方面,沃爾沃作為“汽車安全”的先驅者,如今也已開始關注大家的健康。

    譬如像沃爾沃S60,內飾採用了能夠防過敏的鍍鉻飾條、嬰兒可接觸級別的親膚織物等材質,座椅也是與瑞典皇家醫學院的骨科醫生聯手開發的,能減少使用者腰椎疾病的發生機率。那麼在未來的日子裡,車企們在對新車進行研發時,會不會為人體的視力、呼吸等方面作更多考慮,把“健康”作為汽車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呢?知行君認為:這很有可能。

    知行有話說

    雖說平常我們都會把“健康”掛在嘴邊,但這次疫情的發生,彷彿是再一次在提醒大家對健康要有足夠的重視。

  • 12 # 毛太驢先森

    十年汽車行業從業者來答!

    客觀說,百分之80的汽車企業前景不好,汽車行業將會向頭部靠攏,行業洗牌將會非常的慘烈,這點從2018年就已經開始。

    中國汽車行業飛速了發展了20年,如今以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製造市場,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由於汽車產業可以帶動龐大的上下游產業鏈,因此成為了各地政府招商的重中之重,沒有汽車資質,或買或重組,有汽車資質的則不斷的擴大延伸,各大主機廠也不斷的分解裂變,由於中國市場的龐大,多樣性,甚至出現了無論你造出什麼車都能賣的出去的奇景!

    這上圖的標誌也僅僅是中國產汽車的一部分,再加上國際汽車品牌的進駐,我們平均每個省都有2-3家汽車主機廠,部分汽車大省甚至多大十幾個品牌,再市場的成長期,無論大小品牌都有飯吃。

    但是從2018年起,隨著汽車市場增長的逐漸放緩,昔日野蠻生長的汽車產業開始嗅到一絲寒意,到了2019年則愈加明顯,這個其實非常正常,大家可以想想歐美日三大汽車主產區有多少個汽車品牌,到現在為止,主流都不超過5個,很多人都應該還記得潛伏裡站長打聽的當時一輛豪車斯蒂龐克多少錢,那個車現在早已消失早歷史中,歐美日的汽車

    品牌也是經過殘酷的洗牌才走到今天,中國產品牌也一樣。雖然很多地方政府為保就業還在不斷的給一些主機廠輸血,但是市場的選擇終究是殘酷的!

    因此未來的中國汽車市場會出現強者愈強,弱者淘汰的局面,20%的頭部車企不但會在國內形成壟斷之勢,更會衝出國門,挑戰那些百年的老選手們,而80%的車企將會經歷激烈,殘酷的淘汰之戰,或轉行,或者離開

  • 13 # 張偉多媒體vlog

    感謝邀請!當下,汽車工業進入“新四化”的變革時代,汽車消費人群的年齡、喜好和消費習慣逐漸發生改變,汽車產業的生態和競爭格局也因此面臨重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基礎設施、車聯網、生態服務、大資料、自動駕駛等每一個環節,都將成為未來出行服務的關鍵一環。對此,大眾汽車集團全球執行副Quattroporte,逸駕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執行長蘇偉銘向愛卡汽車表示: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發生改變,需要更多的關注使用者需求變化。新一代的消費者更加註重完整、便捷流暢、實時線上的產品和服務。未來,以電動車為出行載體,利用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逸駕智慧連結生態圈中的蘊含多維度服務的智慧出行方式,將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

    的確,電動化大潮席捲全球,未來5年左右的時間,隨著電動車的不斷成熟,車聯網、電動車的售後服務等會逐漸趨於完善。基於此,大眾汽車集團於去年在華成立Mobility Asia全資子公司,將分時租賃、網約車、車內資訊、音樂、教育、以及停車、充電等服務進行了整合,整合為基礎設施生態、出行服務生態、內容與服務生態的生態圈服務。除了車聯網帶來的便利外,未來人工智慧也會極大改變傳統意義上駕駛者和乘車人的感受和體驗。蘇偉銘向愛卡汽車展示了他與人工智慧機器人Viva的對話。據悉,Viva具有高學歷和高情商,能讀懂人類情緒,陪伴使用者旅行全程。Viva是逸駕智慧探索智慧出行眾多專案之一。未來,逸駕智慧還會將以領先的產品,並整合移動出行生態,全力助力大眾汽車集團的可持續願景實現。

    我個人比較看好Tesla,蔚來汽車他們。相信有了他們加入,將市場更加有競爭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棚間距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