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羽曰
-
2 # 海洋裡的一滴水123
不應該說失真只能說我們大多數新股在上市時有資金在拉昇完後就一直下跌說明我們發行方面有問題同時券商在研報方面對上市公司的弱點不夠公開
-
3 # 股瘋炒股票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談不上回答,只能說是經驗交流,上證指數失真現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我們的上證指數從十年前就是2000-3000多點,現在還依然在2800到3000之間執行。反觀美國的股票已經股市已經迭創新高,都已經突破25000點在全球疫情沒有爆發的時候,都已經到了兩萬七千點左右了。所以我認為我們現在不要糾結於大盤點數,我們只能輕大盤來重個股。
但是如果您要投資上證50或者是深證成指300指數,那就不一樣了,你就必須要對大盤的點位進行預測與觀察了。如果您不投資股指1tf的話,就可以拋棄大盤指數來對個股進行研判研究與判斷。但是還是要結合大盤短期的漲跌幅度。
但是即使這樣的話,大盤對個股的影響也是很重的。我們發現大盤。如果下跌50點左右,那麼我們手中的個股70%都是下跌的。反過來,如果大盤上漲50%個點,那我們我們60%以上的股票都是漲的。所以我認為大盤對個股的影響還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購買個股之前,也是要對大盤進行認真的研判。我們應該對大盤做出一個判斷。大盤的短期壓力位在什麼位置?如果一旦接近短期壓力位,我們可以適當的賣出手中的股票。反之大盤跌一旦跌破短期的底部,我們可以適當的買入些股票來獲取差價。所以我認大盤與個股的關係還是比較密切的,所以我們在買入股票時還是應該關注大盤短期的漲跌。
-
4 # 開水O白菜聊財經
失真了,這個時候確實是重個股,輕指數了。
之前的銀行,兩桶油在上證指數中比較重,這些年很多股都漲起來了,家電,醫藥等板塊都是陸續創了新高,這些個股佔比並不高。
當然了上證指數即將有修改了,我們選股就更重要了,要重個股,不然的話就是賺了指數,沒有賺錢。
選股呢就是選業績穩定增長,例如醫藥,大消費等板塊的個股就是非常好的。
-
5 # 老湯燒基
上證指數早已經失真了,建議去參考流通股計算的滬深300或者小盤股為主的創業板,今年是結構性行情,更要重視板塊和個股了
-
6 # 徐師談股
上證指數失真不是現在才有準確講,長期都處於失真的狀態。操作上本身就應該輕指數重個股,尤其像A股行業,板塊概念都特別多,東邊不亮,西邊亮。結構性機會幾乎是長時期存在的。輕指數重個股不是說不看指數。而是當指數只是作為一個維度的參考,而不是重要的決定性因素。最關鍵還是個股本身
-
7 # 郭小凡財經
這麼多年,上證指數一直在3000點上下徘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兩桶油、四大行拖累了,這幾個權重股一直都很穩,很尷尬的表現,但成份佔比卻達到30%。
一、指數沒漲,個股表現尚可。拋開指數不談,很多個股表現卻很優秀,比如一些價值白馬股,一直表現很棒,如長春高新已經漲到666元、茅臺就不說了,格力、恆瑞……這些都表現的非常好。還有其他一些板塊輪動的機會,題材概念如果把握好,也能跑贏大盤。
二、重個股輕指數。重個股輕指數,我們只需要把上證指數作為一個參考,但不能迷戀他,應該更加關心個股的基本面,所屬板塊概念的表現情況。
但是大多數個股,還是跟隨指數走動的,所以也不能無視上證指數,至少能反映市場情緒。
三、轉化投資方式,注重價值投資。不管指數如何,基本面好,業績預期增長的個股,總會在市場表現非常好,他們走自己的獨立行情,不管大盤走勢。我們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尋找這樣的績優股,並且長線持有。
總之:上證指數失真,這是事實,但是大多數個股還是跟隨指數走勢的,也不能無視。這個指數當作參考就好了,還是注意把握個股機會。
-
8 # 財途張一斗
題主朋友,您好,近來從全國兩會出發,上證綜指失真的訊息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本人作為一名咱們大A的普通投資者,這麼大的事情,當然也有思考一番啦,哈哈哈~。至此,本人有一個可能不太成熟的想法,不知在這裡當講不當講...哈哈,下面本人也借您的題目分享和交流一下,歡迎題主您和各位朋友們的補充糾正,批評指點。
首先,本人也覺得上證綜指確實存在失真現象,這點毫無疑問。至於是否應該輕指數重個股,難道不是應該一直這樣做嗎?個人認為如果沒有投資指數,那麼指數僅僅是作為一個輔助性的參考指標(主要是用來判斷市場情緒),它們之間沒有根本的收益關係。第一部分,上證指數失真問題客觀存在,需要引起重視並及時修正。正如題主您在問題描述中所提到的那樣,在過去的近20年間,其他指數或多或少都已經翻倍,但是上證綜指還是十年如一日,不斷地在3000點繼續摩擦、徘徊與猶豫。另外,再對比一下美股自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的表現,作為大A股民的我們,內心估計又是XXOO,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破屏而出,哈哈哈~
當然,這樣的落差和不同指數的編制方法必然脫不了干係。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講,造成如今這幅局面,也充分說明了按照如今的上證綜指編制方法那肯定是不合理的。好在5月29日晚上,上交所已經公開回應會考慮調整上證綜指編制方法的建議;會努力保證調整之後與現有指數無縫銜接,推動指數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確保正常的交易秩序不會混亂。
第二部分,指數投資和股票投資是不同的投資方式。作為普通投資者的我們,因為什麼而進入市場?為了好玩嗎?為了刺激嗎?或許有的朋友確實是抱著這樣的態度,在市場中和我們這些一心只為掙錢的“夢想者”博弈;從我個人角度而言,我進入市場投資那就是為了收益,絲毫沒有別的任何想法。
於是,指數投資和股票投資就映入我們的眼簾,兩者都可以為我們帶來收益;但是,朋友們肯定都清楚,做哪一個收益會更加豐厚(況且如果遇到上證指數這種情況,那還掙什麼錢???)。當然,如果你投資指數的方式是以股指期貨,期權這種加槓桿的品種進行,那兩者的收益可能也會反過來;如果再加上操作手法的不同,這些都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
總而言之,投資指數和投資股票是兩種不同的投資方式,其也對應著不同的操作手法,獲利手段;如果從純粹為了獲利的角度而言,兩者相互聯絡不大。本人一般很少投資指數,但是也有一定倉位,畢竟平均收益嘛,行情不好的時候,也不至於自己的賬戶表現太差。
第三部分,股票投資需要重點關注個股而輕視指數。上面兩部分也已經提到,指數確實失真了,但是指數和個股之間也並非存在什麼直接的或者說根本上的盈利關係。本人始終認為,你想要獲利豐厚,那麼你就做個股,你做個股就需要重點關注個股,一直以來就應如此(和指數失真沒啥關係);否則,你費那麼大的力氣和精力去分析指數有什麼用,去研究一下大家是在恐慌還是在貪婪嗎?
當然,這也是一個辯證的問題,你也完全不能把兩者割裂開來;就像題主您題目中所言的,是“輕”和“重”的關係,不是“0”和“1”的關係(是0就不是1,是1就不是0);兩者之間肯定也存在著某些關係,比如個股構的漲跌構成了指數的漲跌,指數的漲跌在某種程度上也反過來作用於個股的漲跌(這裡假設所有個股構成了指數)。
到此,總結一下,指數和個股確實存在某種非根本性的關係,做個股的無論什麼時候都應該重點關注個股;只是參考指數的表現,判斷市場的情緒,作為其中一個指標,指導自己對於個股的判斷和操作。對於指數是否失真,那就更沒有關係了;做好自己的個股就可以了,失真大機率不會影響你獲利或者虧損。以上就是本人關於最近這個這點話題,上證綜指失真的問題,提供的一些個人的思考和分析,一家之言,淺陋愚見,還希望題主您和各位朋友們廣泛討論,大家都開卷有益,相互交流,共同進步哈~!新的一週馬上開啟,鄉親們繼續努力啊;這裡也預祝大家6月份仍然發大財~!加油,各位朋友們~!
-
9 # 每日期權
指數失真這個話題我認為是個偽命題。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要明白,指數是怎麼來的。指數分為成分指和綜合指數,比如上證50就是成分指,指數的漲跌只跟成分股有關,其他股票的漲跌跟它沒有半毛錢關係。大盤,又叫上證綜指,很明顯是綜合指數,是所有指數的綜合表現。所以指數不存在失真的問題,你不能拿兩個不相關的指數和個股來評價他們的關聯度。再說輕指數重個股,也是分階段的話,這種策略通常用在全市場趨勢性行情的初期或末期,自己上漲中繼盤整階段。
-
10 # 談股論金分享財富
指數肯定是失真的,如果按股指6000點時,當時的個股股價來看,很多個股早就超過了當時的股價。目前主力資金是繞開了核心股來做市場,所以要輕指數,重個股!
-
11 # 海角天涯820237
上證指數是肯定失真了,在股改之前就被詬病,股改之後,以為是全流通了,事實並非如此,還有很多是不能流通的,這就容易出現利用幾個大盤股操縱指數,散戶就是賺了指數賠了錢。
-
12 # 楓葉a獨舞
其實,在我看來,上證綜指才是真實反映市場整體形勢。觀察近兩年來,A股被納入MSCI指數和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指數以來,外資目前的A股持股佔比為3%,市場生態發生巨大變化,外資對A股的影響越來越大。外資對大消費,生物醫藥,高新科技的頭部公司的偏愛和買買買的投資風格,深刻影響著國內機構的投資理念。因此,這兩年各大公募基金新發的各主題爆款基金,也開始抱團買入以大藍籌,大消費,大科技的各細分領域頭部公司為主的股票,相關股票和基金淨值水漲船高。因為市場表現良好的始終是機構抱團股,無大資金照顧的股票數量多達三分之一,正被慢慢邊緣化並處於長期下跌趨勢,殭屍股也越來越多,且呈現仙股化趨勢。
再思考下上證所迴應市場調整指數這事,將來調入指數的個股相信會與機構抱團的大多數股票是相契合的,這樣的話未來指數表現會隨國際市場大流穩定,而大半的個股都會震盪下跌,無人問津。如果未來加上T+0及漲跌幅不限制的話,連遊資大佬也會改變策略已適應市場新的變化。如果說輕指數重個股,那你重的那個股一定有要大資金關照的活躍股業績股,否則哪怕業績再穩定增長,沒有資金看上的也枉然。
-
13 # 孟可的思想空間
當前的上證指數確實早已經失真。很多權重股對於指數影響很大,但是他們都是傳統週期性行業,或者說已經處於發展的末期,一棵樹都比較慢,這使得它們的股價上漲很慢,或者已經處於震盪期。由此影響整體的上證指數走勢,即使有茅臺這樣的一批股票一直單邊上行,但是由於大多數的權重股拖累,整個股指並沒有顯出牛市特徵。
但是如果我們炒股票做短線和中線,還是要看指數的。因為當前的上證指數還是有一定意義的。如果這些傳統行業股票普遍下跌,那麼,其他行業的包括科技行業的股票也不可能一直上漲,因為股市會存在一個比價效應。
超短中期行情還是要看大盤指數的,大盤指數向好很顯然更有利於短線操作。
但是如果我們做長線投資就沒有必要看指數,只需要關注自己所持有的股票即可。
我們只需買入那些未來業績前景看好的行業的龍頭股票,長期經營持有無需關注行情的波動。目的是與企業共成長,這樣就可以獲得企業長期成長的紅利。好公司的股票可以穿越牛市和熊市股市行情的波動。
-
14 # FIRE定投
首先您分析的是沒問題的,上證綜指的編制是存在很多的問題與缺陷的,但是其實這和輕指數重個股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聯絡。
例如下面的中證主要消費指數,2009年成立至今保持年化20%的收益率。相似的優秀指數還很多,例如滬深300,其實2005年成立至今也實現了年化10%以上的收益率,也算是相當不錯了。
重個股本身也不是不可以,選擇投資指數還是個股只是不同的投資選擇,不同的投資策略而已,沒有本質上的孰優孰劣。指數存在永續性,本身就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這算是指數投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而投資個股,難點就在於你需要有優秀的選股能力,能選出優秀的股票並拿的住,如果你選擇了優秀的股票組合,你能擊敗大盤,但是反過來,如果你選股能力一般,選出來的股票很差,你投資個股業績恐怕還遠不如投資指數了。
例如我下面為你舉了貴州茅臺和中國石油股價走勢:
如果選出了貴州茅臺這類優質股票,那自然是美滋滋,但是選出了中國石油這種股票可就慘了,出道即顛峰,隨後一路走低,然而A股中這樣的股票絕不在少數。
另外,投資指數有一定的心理保證,由於永續性的存在,長期投資者跌了敢大膽地加倉,因為它們明白指數不會倒,早晚能漲回來,跌了加倉到時候賺的更多。而個股你就需要考慮這隻股票未來會不會稱為垃圾股,會不會退市,會不會未來一蹶不振,如果出現大幅下跌,敢加倉嗎?恐怕就得好好想一想了,所以說投資個股地風險要比投資指數要高。
舉個例子,滬深300指數就算是跌倒了2000點,我依然不會賣,我依然敢加倉,反正以後早晚會漲起來,2000點我反倒還要多買一點。然而如果是個股的話,恐怕就很難有這種底氣了,就算是曾經被認為很優秀的公司,一次大跌後未來到底是一蹶不振還是重新站起來,其實還是很難判斷的。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如圖所示,2005年1月4日(滬深300和中證500首個交易日)至今,深證成指漲了2.5倍,滬深300漲了近3倍,中證500漲了4倍多,中證1000漲了近5倍,而上證指數僅上漲了一倍多。過去20年,中國GDP增長了近10倍,滬市股票總市值也增長了近10倍,但上證指數仍然原地踏步。
傳統週期股權重偏高。銀行、高階白酒、兩桶油、鋼鐵、煤炭、神車加起來,佔了上證指數大概70%的比重。甚至部分傳統週期股高價發行,後來連續下跌,例如中國遠洋、中國石油、中國神華、中國鋁業。權重佔比較大的中國石油,股價跌到只剩零頭,上市十幾年累計跌幅超過90%,拖累上證指數。而BAT等科技類頭部企業,大部分是在港股或美股上市,無緣A股。
回覆列表
上證指數是否失真,我覺得這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
首先,指數的本質是一個量化指標,但指數的設計是帶有偏好色彩的,重點在於指數設計者所想要體現和表達的意圖。所以說指數失真的人,其實是自認為"失真"的指數沒有體現出自己想要體現的意思,不是自己的意思表達。
第二,上證指數本來就是上證市場上市公司質量、結構、規模,投資者的投資偏好和風格,市場規則和監管能力等總體水平的一個綜合反映指標,更應該關注其是否客觀、真實地反映了上證市場整體狀況,市場決定指數,這才是指數的實質意義所在,而不應該用市場以外的GDP增速來衡量市場指數認為其是否"失真",不能充分反映市場的指數才是"失真"的指數。
第三,修改指數編制方法解決不了上證指數失真的問題。自上證市場成立以來,上市公司有成長性非常好的,有平平庸庸的,也有虧損甚至退市的;投資者有掙錢的,也有賠錢的;市場監管有成功的方面,也存在不足問題,市場機制和規則也在不斷調整和完善。這些客觀存在的過程,最終都體現在了上證指數一波三折的曲線上。說到底,上證指數主要功能應該是體現上證市場的總體賺錢效應,首先應該是上證市場的"晴雨表"。其經濟"晴雨表"的功能有時失真,這不僅僅是指數編制方法問題,而是市場、特別是上市公司質量出了問題,如果不從市場制度機制、投融資雙方的素質誠信、監管法律法規、特別是整體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及其對市場的回報率等方面入手進行改革,卻要人為的去選擇指數編制物件、設定權重等修改指數編制方法,製造出只賺指數不賺錢的市場指數,既不能反映市場的賺錢效應,也不能成為經濟的"晴雨表",那才是真正的指數失真了。
所以,指數是否失真,關鍵是看想讓指數反映什麼。
不管指數怎樣編制,對照個股都有失真的時候。問題是,失真的個股多了,指數也就真正失真了。
既然指數都代表不了個股,那就應該輕指數重個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