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葫蘆金剛爸爸
-
2 # 溫暖家園傑西西
雙相情感障礙,它有一個更加被人們說熟悉的名字——躁鬱症。
它是一種精神疾病,患上它的人會出現嚴重的、大幅度的情緒變化,患者會得到“狂躁和“抑鬱“ 的兩級體驗。
陷入狂躁和抑鬱的時間可能是短暫的,少則幾小時多則幾天。
這種週期也有可能持續更加長的時間,持續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每個人得到的狂躁和抑鬱更替的體驗都是不同的——許多人可能只會在短的週期內經歷緊繃著的精神狀態,他們可能不會意識到自己患有精神疾病。
狂躁發作的典型症狀就是極度興奮、極度易怒、活動增多、幾乎不需要睡覺、思維的火花四濺,然後這些症狀具象為快速的講話。狂躁發作的人感覺他們無所不能,他們時刻準備著嘗試任何的事情,而且堅信無人能擋。
抑鬱發作的症狀就是極度悲傷、缺少活力、對事物缺乏興趣、無法享受一般人能夠樂在其中的事情、常常感到無助和絕望。一般來說,抑鬱發作的人們在狂躁與抑鬱狀態的切換中可能會出現長達三年的正常情緒的生活狀態。
雙相情感障礙的原因雙相精神障礙的起因還沒有被完全知曉。
基因、神經、環境因素都可能對雙相精神障礙的發生和發展在不同程度上有影響。
目前的主流觀點是這樣的,大腦特定部分出現了神經方面的障礙,進而導致某種大腦化學物質的分泌受到阻礙。
這裡指的“某種大腦化學物質”有三個——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神經方面的問題可能是潛伏著的,自然而然地被啟用,或者由生活中的壓力源引起。
雖然沒有人能夠完全確定雙相精神障礙的確切的起因,研究者們還是有所成效的:
一、基因因素
雙相精神障礙可能在家庭中遺傳,這至少表明雙相精神障礙的出現至少跟基因有那麼一點點關聯。大約有一半的雙相患者的家庭成員有精神上的疾病,比如抑鬱症。
如果父母一方有人患有雙相,孩子有10-15%的可能性甚至更高患上雙相。如果父母雙方都患有雙相,那麼孩子患上的機率便提升為30-40%。
研究顯示,雙胞胎中的一人被檢查出患有雙相,那麼另一位孩子被檢查出雙相的可能性在40-70%之間。
作為研究物件的雙胞胎幫助研究者瞭解了更多的引起雙相的基因因素。
雖然這些資料有點耐人尋味,但是這不能作為雙相基因根源的結論。對於基因因素,研究人員需要繼續進行研究。
二、雙相精神障礙的神經因素
雙相精神障礙主要是一種生物性功能障礙。
源於大腦特定區域的神經遞質或者化學遞質的功能障礙。這些化學物質可能有神經遞質如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或者其他。
作為一種生物功能障礙,它可能潛伏著,然後有朝一日被啟用,或者由精神壓力或社會環境等特定因素引起。
三、雙相精神障礙的環境因素
由於雙相的遺傳可能,一件生活事件可能會引起某個人情緒發作。即使沒有基因因素,改變健康的習慣,飲酒或者吸毒、或者激素問題都可能引起情緒發作。處於患上雙相的風險因素中,雙相出現在越來越年輕的人身上。年輕人患病明顯增長現象的出現可能是過去疾病診斷不足的結果。這種發病年齡的變化可坑是社會和環境因素導致的,但是具體什麼因素還不清楚。雖然濫用藥物不會成為引起雙相的因素,但是它會透過影響恢復過程而加重病情。飲酒、吸毒或者鎮定劑都可能引起更加嚴重的抑鬱狀態。四、藥物因素
抗抑鬱劑等藥物可能會導致易換上雙相的人們躁狂發作。
因此,這些人應該在抑鬱發作期間被仔細對待。因為當服下了抗抑鬱的藥物,一個抑鬱發作期間的人會轉變為狂躁發作。
抗燥的藥能夠有效阻止躁狂發作的到來。抗燥藥能夠造出一個“天花板,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由抗抑鬱藥引起的狂躁狀態。
某些其他藥物能夠製造“興奮”然後積沙成塔進化為狂躁。比如健胃消食片,可以讓你擁有源源不斷的活力,減少睡眠的需求,讓你變成大話癆。
當停止服用這些藥物之後,人們也會迴歸正常的情緒狀態。
藥物可能引起類似狂躁發作:
違法藥物如可卡因,策劃藥如迷藥和安非他命。服用過多的非處方藥,包括健胃消食片和抗感冒藥。非精神科藥物,比如甲狀腺疾病否認藥物和激素如腎上腺皮質激素。過量攝入咖啡因(適量是好的如果一個人易於患上雙相,那麼壓力、經常使用興奮劑或酒,或者缺覺都可能很快引起雙相精神障礙疾病。某些藥物也可能引起抑鬱發作或狂躁發作。
如果你的家庭中有雙相精神障礙疾病史,關注你的生理狀態,避免自己遭遇藥物引起的狂躁。
雙相患者的自助策略針對雙相的自助方法有很多。患者應該在治療期間保持一個積極的狀態,因為循序漸進、一天好過一天的轉變是積極的、日常的過程。
藥物治療、精神治療雙管齊下是治療雙相最值得推薦的方法,但是患者有更多的方法來提升自己的狀態。
網上有豐富的資訊,魚龍混雜,但是也不乏有效的自助手冊。透過對雙相精神障礙的進一步深入瞭解,你可以利用他人提供的技巧提升自己的狀態。
二、獲取支援和理解
當你陷入狂躁階段的時候,你很難察覺到你的行為深深地傷害了其他人。過後,你會感到深深的罪惡感、羞恥感。
當你周圍的人流露出對你的害怕和敵意的時候,你會感覺尤其艱難。如果你向他們提供雙相精神障礙的資訊,這可能會幫助你獲得理解和支援。
在狂躁、抑鬱相繼發作後,你會感覺很難再去相信別人,甚至有自殺的傾向。經歷了這些災難,懷有這些想法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經歷講述給自己的親人、朋友、同事或者諮詢師聽,這將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有很多這樣的支援著你的組織——無論是現實世界還是虛擬的網路——組織裡的人和你經歷了一樣的困難,他們聚在一起相互支援。比如,溫暖家園啊!
三、管理自己的狀態
自我管理包括——在被疾病打倒之前,察覺雙相精神障礙、早期培養認識和控制情緒起伏的能力。
判斷“興奮”狀態是否是狂躁發作的前奏是很難的,因為你可能僅僅是感到更加自信、更加有創造力、更加輕鬆地社交。
你有可能一直緊繃著神經關注著這些症狀,尤其在你第一次瞭解到雙相精神障礙可能帶給你的影響的時候。
應對雙相精神障礙的自我管理有哪些呢?
這裡有許多指導。幫助你認識和控制情緒起伏的清單和做法:
情緒日記,自我醫療小貼士,處理抑鬱和狂躁的有實用價值的小貼士。
自我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你需要花費一段時間才能獲得成效。但是,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少地依賴專家的指導,而且對情緒起伏的控制愈加得心應手哦。這些方法能夠增強自信、減少復發機率。
從今天開始管理自己吧!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記錄情緒日記,早晨一次、下午一次、傍晚一次。
將自己的情緒寫在紙上,日復一日。
四、為自己的日常生活養成好習慣
習慣很重要,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充足鍛鍊、充足維他命、充足礦物質、充足脂肪酸,哪一點不重要?
輕緩的減壓運動同樣可有幫助,比如瑜伽、游泳。你也可以嘗試輔助療法,比如足療和馬殺雞。
人們常常會低估日常習慣的重要性。他們覺得“有啥子個用?”我要告訴你,用途就是讓你的身體充滿活力,相應地讓你的精神得到提升。精神和身體是有內在聯絡的——忽視一個必定影響另一個!
五、把工作生活擱置一邊
工作對大家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你不需要為自己房子的租金、食物賬單買單,你還要考慮自己的健康狀態。
當我們的情緒紊亂了,你的工作表現也會受到影響。
慢慢做事,避免緊張。
如果你已入職,你可能會想知道是不是能夠以兼職的形式為開始。如果你是一名學生,許多大學和學院都會提供充足的支援和指導。
總之,給自己一點空間一點時間,在那以後再去面對充滿著工作壓力的世界。
六、雙相障礙的處方治療
雙相精神障礙的一般處方治療方法包括:
Mood stabilizers 鎮定劑比較老式的治療方法現在基本被非典型性抗精神性藥物代替。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藥物,效果好但是副作用Psychotherapy and Self-Help Strategies心理治療和自主策略雙相精神障礙的治療方法可以被分為三類。
急性治療,致力於壓制現階段的症狀直到緩解,適用於症狀已經在一定期限內消失了的情況下;繼續治療致力於預防相同狂躁或抑鬱復發;維持治療致力於預防症狀復發長期藥物使用和復發的風險要進行比較。
雙相情感障礙的四個關鍵點雙相是複雜的慢性病。它產生了嚴重的情緒起伏和活力變化。它破壞了患者的生活的每一個部分,包括工作、人際關係和日常生活。
幸運的是,相應的治療方法是存在的,你會好起來的。下面是雙相專家分享的四個關鍵點。
一、藥物
對於大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們會選擇進行藥物治療。其中部分患者會輔之以心理治療等其他治療方法。
然而,“雙相精神障礙”是一種必須嘗試藥物治療的精神疾病。曾經有患者問我是否能夠不吃藥。我的回答是:不可以。
患者們基本都會服用各種各樣的藥物。一般情況下,雙相精神障礙的患者每次服用三種藥物。一項國家精神健康中心的重大研究表明——89%的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的雙相精神障礙患者恢復的都很好。
“不要害怕自己要花費過多的時間才能找到適用於自己病情的藥物。所有成功的患者都經歷過一樣艱難的過程。”
因為為了找到最佳治療處方,醫生會開出各種各樣的藥物處方。然後期待得到最佳效果的藥物組合,同時還能對患者產生儘可能小的副作用。
然而不幸的,這些副作用是服藥的規則而不是例外事件。
事實上,大約50-60%的患者擅自停藥或者擅自不按照醫生處方服藥。這就表明,與你的醫生坦誠地溝通是很重要的因素。
然而,大多數的患者會因此而感到不適。他們不想“抱怨”或者認為他們的醫生會對他們絕望。患者們常常會覺得他們不被允許違抗醫生,所以最終他們往往自己停藥,而不是和他們的醫生進行認真的交流。
記住,你和你的醫生是統一戰線的戰友。你有權利把這個世界上所有困擾你的問題告訴你的醫生。
患者還有另一個擅自停藥的原因。那就是患者自身抱有拒絕或者一廂情願的想法。停藥到復發往往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這隻能夠證明這個人相信他並未患病。
然而發作的現象不會那麼快過去,他們就會變得憤怒。然後病情進一步惡化。“一項長期的針對雙相精神障礙的研究表明,如果雙相患者擅自停藥,他們的大腦會受到漸進性的損害。”
二、生活模式的管理
缺乏睡眠以及濫用藥物會加重雙相精神障礙並且妨礙治療。
如果一個患者吸毒或者酗酒,即使他採取的是理論上最有效的治療方案,他的病情也不會有好轉。
如果你正在濫用藥物的漩渦中掙扎,去尋求專家的幫助吧。把睡眠作為首要重大事項。
嘗試每晚都能夠深度睡眠7-8小時,並且在第二天早晨同一時間醒來。
如果你感覺自己在不同時間區域穿越著,請諮詢你的醫生。因為這種情況會增加狂躁發作的風險。
三、來自社會的支援
“治療的成功或失敗一定與家人的態度有關”。
家庭會對治療起到很積極的作用,也可能在不經意間惡化病情。
舉例來說,患者的某位家庭成員可能在發現患者服藥之後說“你不用藥物的幫助,你可以自己挺過去的!”
注意!不要吃藥的勸導的話語實際上是來自語言的一場災難,會摧毀患者。
從另一方面出發,家庭成員可以為自己的親愛的家人辯解。舉例來說,當孩子處於糟糕的階段或者不能明確他們自己的想法和症狀,父母中的一人可以陪伴著他們。
網路上的支援團體的力量也不可小覷。它會讓患者知道,他們不是孤獨的。
四、心理治療
“如果說藥物治療是治療方案中的支柱,那麼心理治療就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藥物雖然能夠讓患者的情緒平靜下來,但是它們無法改變患者的思考模式,也不能改變他們思考的內容是怎樣改變他們的感受的。”
舉例來說,停止那些消極的事情不停在你腦際縈繞可以預防抑鬱發作。
再舉一個例項,一個患者因家人忘記他的生日而感到失落,但是他的家人是假裝忘記,給他準備的是驚喜的慶祝會。
“這個患者並沒有關注在他會獲得的驚喜,而是關注在了家人們假裝忘記他的生日說多麼‘殘酷’這一點上”。
針對這個患者,可以提出的意見是“對於這一類的情況,請用一箇中立的、不消極的視角來看”。
患者們應該關注自己“活在當下、學會接受”。
這樣的話,患者們不僅僅能夠接受診療結果而且也會有更加清晰的自我認識。“我們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我們自己的想法、情緒、其他生理感受,因為我們更多的是存在於現在,因為我們允許自己擁有現在的經歷,哪怕會受傷”。
這種自我認識的能力可以預防症狀惡化。
作為一個更加留心當下的人,患者能夠快速認識自己的情感並且明確自己應該做什麼——“如果有什麼”——在自己陷入不可收拾的發作狀態中之前。
“研究表明,以家庭為中心的心理治療加上藥物治療,雙管齊下真的很有效。”,以家庭為中心的心理治療意在幫助患者和其家人充分把握該病的重點以及後續治療的重要性。這同樣教會家人如何提供幫助。
人際與社會節奏方案也包括家人和其他重要個人。該治療方案是為了“讓家人或者配偶之間學會更加有效地交流,並且減少出現緊繃的情緒的體驗。這同時也配合著生活模式管理的策略。”
然而心理治療本身的大問題就是,很難找到飛、致力於上述治療方案的專家。
接受自己患有雙相精神障礙是很難的。但是如果你不邁出治療的第一步,“災難將接踵而至”。相應地,請對你自己誠實。嚴格遵守醫囑服藥,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遠離吸毒和酗酒。
-
3 # 了凡心療愈
有人說過得不光彩就會患上雙相情感障礙,這個觀點有失偏頗,就跟有人說只有好人才會患上抑鬱症,壞人沒有抑鬱症這一說,這也是沒有任何依據的道聽途說,謠言止於智者,所以在這裡我給大家詳述什麼是雙相情感障礙,嚴格的來說應該是雙相情感障礙而非雙向情感障礙,顧名思義就是心境狀態是在狂躁跟抑鬱左右搖擺不定的狀態,所以稱之為雙相或者躁鬱,又稱鐘擺病。
雙相情感障礙表現形式雙相是不挑人的,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都可能受到它的青睞,電影《末代獨裁》裡統治烏干達八年之久的暴君阿明,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按理說他的一生是光彩奪目的,從一個自小在種植園裡給人打工的流浪兒到英國軍官再到1971年作為烏干達總統,但是在這一系列光彩照人的背後是令人不寒而慄的暴行,1971年至1979年,在阿明執政期間,先後殘殺了數萬人,還曾吃掉他情敵的屍體,獲得了“吃人魔王”的恐怖綽號。阿明的成長背景,教育經歷和個性,都表明他如果在管理嚴格的團隊裡,會是一個不錯的軍士長,但給他為所欲為的機會的話,他的破壞性就會釋放出來,他時而憂國憂民,對身邊的人噓寒問暖,和藹可親,時而舉止不符邏輯,殘暴的令人髮指!表現出來的喜怒無常讓人捉摸不定,就像是一個神經病人(這裡為了好懂,只能以訛傳訛,其實神經病並非精神分裂類疾病而是器質性病變)所以在影片的最後,阿明命人把深受自己寵愛的醫生吊起來。看著被吊起來失去意識的醫生,阿明眼神就像茫然無措的孩童。轉身之際眼淚就流了下來,因為雙相是註定孤獨的!
雙向情感障礙以重度抑鬱症為多見,該症狀主要是介於兩種極端的情緒表現,即永續性的情緒低落或情緒高亢、狂躁等症狀。患者處於情緒低落期時的具體表現有:消沉、封閉、邋遢、懶惰、思維遲緩、高興不起來、無價值感、無興趣感、對前途絕望且常伴有輕生的念頭;患者處於狂躁期時的具體表現有:情緒高漲、思維奔逸、高談闊論、說話漫無邊際、活動曾強、愛湊熱鬧、虎頭蛇尾、好管閒事等,嚴重者伴有攻擊行為。
雙相情感障礙的形成原因當然導致雙相情感障礙的因素多種多樣,目前主流的原因歸結如下:
1遺傳因素:臨床證實:由於遺傳導致患上雙向情感精神障礙的機率是很大的。父母雙方若有一方患有次疾病,那麼子女患病的可能性就極高。
2藥物因素:藥物的用法與用量不當,就有可能刺激到大腦神經系統發生紊亂,從而導致引發精神障礙。
3社會心理原因:產生情緒時高時低的原因可能是自身的想法與社會現實達不到統一,進而產生了極大的心理落差;抑或是在生活、工作上遭遇了失敗與挫折,自己無法進行適當的調節,從而出現情緒不穩定的現象。
4)季節變化:雙向情感障礙的發作還受到季節變化的影響,通常情況下,躁狂症好發於春季,抑鬱症好發於初冬時節,需要做好相應的防治措施。
雙相情感障礙與原生家庭的關係除了以上這些生理或者客觀環境因素之外,童年青少年時期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因素是不能忽視的,導致躁鬱的最大因素還是原生家庭!雙向情感障礙多是由先天性因素導致的,在患者的小時候便有跡可循。雙向情感障礙的患者,在兒童時期往往會表現出明顯的情緒不穩定。兒童時期的情緒障礙主要表現為焦慮、抑鬱、煩躁等,而且越是在親近的面前,越容易出現情緒的波動。心理學上講,一切心理疾病,都可以在童年找到病源。就拿上面案例中的阿明將軍為例,從小在種植園長大的他是不被人重視的,長期處於最底層,飽受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沒有家人痛愛,沒有朋友關心,有的只是凌辱只是冷眼,他只能將這些極端負向情緒積壓在心底的潛意識裡,因為他是沒有任何力量反抗的,等到長大成人有了足夠力量的時候,那種情緒釋放帶來的破壞帶來的災難如同修羅地獄!
擁有一個快樂健康的童年,良好的家庭環境是至關重要的。雖然每個人的童年,或多或少有些遺憾,可是,童年已經過去,現代心理學也不應該成為抨擊父母的工具。對於已經破損的關係,透過角色扮演及互動去進行修復。同時,在回溯、探索中,尋找導致自己心境障礙的成長源頭,從而進行針對性療愈。探討自身所面臨的心靈困境,從中發現性格的短板,讓人們更有力量,有方法地去調整人際互動。而文化程度較高的家庭,對疾病認知度高,有了家庭的支援,創傷的療愈也會更快。
所以我們看到的往往是表象,並不是因為某些做了不光彩的事情導致內心的情緒失衡從而致使患上雙相情感障礙,而是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成為了觸發機制,像是扳機,扳機一扣,子彈就飛了出去,針對雙相的療愈方案整理如下:
生理治療篇:目前全球範圍內普遍採用的是藥物療法,經過大量臨床實踐,藥物療法已經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雙相情感障礙這個病,是由科學定義出來的,有一套完整的診斷方法,以及科學的藥物搭配對治方案,通常採用心境穩定劑+單相控制藥物。如德巴金搭配鋰鹽,所謂科學方法,就是可以測量,可以反覆應用並達到預期效果的解決方案,因此,藥物療法是具備普適性的,所有雙相人都可以採用。
藥物療法的優勢是很明顯的,短期內就可以看到成效,基本上用藥兩到六週就可以消除雙相發病期的大部分症狀。雙相人的極端情緒和偏執的認知,都會得到修復和調整,進入一個相對的平穩期,堅持用藥,就能保證雙相人各種社會功能的完整性和協調性。藥物療法同樣也存在一些難言之隱。首先,藥物療法並無法根治雙相,從病理上看,雙相是基因遺傳病,藥物並不能直接消滅致病基因。同許多西藥和西方醫學一樣,藥物可以控制和消除症狀,卻難以解決病根;其次,西藥治療雙相,是一個長期過程,長期用藥有可能會對雙相人心理造成負擔和壓力,此外,儘管治療雙向的藥物也在不斷更新換代,仍然有一些副作用不可避免。第三,即使長期堅持用藥,仍然無法完全排除雙相復發的可能,遇到強烈的應激事件,還是可能觸發開關,導致雙相人再次犯病。凡事總有例外,那些堅決抗藥,始終對科學定義的雙相情感障礙持有堅定不移的懷疑態度,此類雙相人,就不適合用藥物療法了。因為強迫性用藥,會造成雙相人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羞恥感,物極必反,反而導致病人更容易崩潰。當然,這只是小機率事件,藥物療法適合絕大部分雙相人。
總結:保命要緊,安全第一,突發性躁狂和重度抑鬱,藥物療法是可以救命的。先把命保住,其他的可以慢慢再研究。藥物療法,是一個底線,能夠保證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續,維持病人的基本社會功能,但是距離上線還很遠,而且雙相是一種複雜的精神類疾病,會造成許多併發症和心理問題,這些東西就不在藥物療法的治療範圍了。單純依靠藥物療法,只能達到消除和緩解症狀的療效,要取得更大進展,就得與其他適合自己的方法結合起來應用。
心理療愈篇認知療法認知療法應該說是行為療法的最佳拍檔,情緒、認知、行為三位一體的邏輯決定了,認知療法配合行為療法,能更好地改善雙相人的情緒浮力,不至於陷入情緒兩極化的鐘擺效應。那麼,什麼是認知療法呢?認知,說白了就是對自我的看法,以及對周圍人和事的想法。受到極端情緒的影響,雙相人在發病期,認知會陷入偏執,抑鬱期就會對自我的評價過低,躁狂期則對自我的評價過高,偏離了事實真相,同時,對周圍人和事的看法也會劍走偏鋒,呈現出要麼過分悲傷絕望,要麼過分樂觀和滿不在乎。相當於一種隧道視覺,執拗地相信自己的所見所思和某種判斷,忽略了隧道外的大量資訊和證據。認知療法,就是改變這種偏狹的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讓雙相人從隧道視覺中解脫出來,重新認知自我和周圍的社會環境,從而擺脫極端情緒的束縛,恢復一種相對穩定的常態。認知療法的具體應用,其實極為簡單,雙相人出現某種極端情緒,產生了某種偏執的認知和想法,我們只需要舉出反例,用事實證據和反面道理進行證偽就可以了。比如,抑鬱期的雙相經常會有無價值感的想法,覺得自己是個廢物、累贅,這時候,作為雙相的家人和愛人,就可以提出截然相反的觀點,依照事實進行反制,可以嘗試著這樣解說“你絕對不是廢物和累贅,你的存在帶給我們許多歡樂和幸福,你做到了許多,你付出了許多,你讓我們一家人感到愛和溫暖了。你只是陷入了極端情緒,忽略了從前你為我們付出的生命和熱愛,你曾經努力創造過的價值並沒有消失,而且只要你走出極端情緒,你仍舊可以跟我們一起,攜起手來共同創造幸福生活。”
當雙相人處在躁狂期,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的時候,家人和愛人也可以從反方向進行論證和提醒,比如,“你得小心,別太操切去幹一件事,盲目和衝動行事,會帶來這樣這樣和那樣那樣的風險和傷害。你需要謀定而後動,把這個事情的全過程和每個細節都考慮進去,方方面面的阻力和挑戰,都要準備應急預案,還要試著想出一個B計劃,一旦失敗,事情搞砸了,你得輸得起,得給自己、給別人留餘地和退路。”,“你得注意你的睡眠和休息時間,不要過早地消耗殆盡你的精力和體力。你得集中注意力,專注在某個事情上,而不是同時做幾個專案。”等等吧,諸如此類的建議,會幫助雙相人調整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讓他們能夠更容易面對自己極端亢奮的情緒。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適合雙相人自己應用和練習,同樣也可以由家人和愛人一起採用,作為一種監督和鼓勵。如果有一個認知能力較強的盆友,或者是非常信賴的心理醫生,當然更好了。
儘管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並非專門針對雙相人,但是,這的確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意義療法在治療雙相情感上必然能夠發揮出巨大的潛能。人究竟為什麼活著?答案有三種,分別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活著是為了追求快樂”,阿德勒心理學派提出的“人活著是為了追求權力和優越感”,以及弗蘭克爾提出的“人活著是為了追求意義本身。”對於雙相人來講,很多時候,雙相的各種症狀其實並非雙相人的最大困擾。說白了,雙相人只是情緒起伏變化太大了而已,每個人的情緒都是不穩定的,都有跌宕起伏,只不過雙相人的情緒變化區間超過了正常範圍,其行為離經叛道的時候比較多罷了。真正令雙相人感到痛苦的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著,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意義和價值在哪裡?這才是雙相人的致命傷。面對遭遇“存在之挫折”後產生的“存在之虛無”,雙相人只要活出生命的意義,那麼,這個病就基本上痊癒了呀!作為心事比較重,邏輯思維比較縝密的雙相人,一切問題都有解決之道,眼下、當下的困難總會過去,但是,如果雙相人無法找到活著的真實意義,就一輩子被各種情緒和情感壓力所阻礙,復發雙相的風險將大大提高了。所以啊,人生意義這個問題,是繞不開的,必須找到答案。
-
4 # 周遠山
抑鬱症現在大家都很熟悉了,但雙相情感障礙知道的卻人很少。先說個身邊真實的事。
有一個雙相的患者,有一天在他工作的時候,突然感覺腦子很沉,說不出來話也不敢看其他人的眼睛,不管是思維還是動作都變慢了。他去醫院看精神科門診,醫生確定他是抑鬱發作,給他開了藥。
剛開了藥吃了4天,他就感覺整個人都變了!食慾大增,也不用睡覺就感覺精力特別旺盛,走路一走走兩個小時不感覺累。思維運轉速度也變快,拿著手機按通訊錄一個個撥過去,每個人都能聊兩三個小時。給公司寫方案,幾千字一晚上寫完。還在家臨摹李白蘇軾辛棄疾的詩詞,什麼豪放寫什麼,掛的滿家都是。
其實他就是雙相情感障礙的抑鬱相發作,吃藥變成了躁狂相發作。所謂雙相,就是抑鬱相燥狂相交替。單純的抑鬱症是隻抑鬱,經過治療情緒平穩。雙相更復雜,抑鬱相控制住了還不行,躁狂相更可怕,真的跟變了一個人一樣。
但你要是問,這個人為什麼得了這樣的病?真沒辦法回答。精神類所有的疾病,到現在都還是未解之謎。不管抑鬱症、雙相、人格分裂、精神分裂……都是不知道原因的。
現在唯一知道的是,抑鬱症和雙相,都屬於病理性疾病,也就是大腦裡真的出現了神經上的變化,不是我們以為的只是心理上的問題,患者看開點,別鑽牛角尖就行。不是的,當病犯起來的時候,患者根本無法控制,感覺自己會變成兩個我。
-
5 # 我說精神
謝謝邀請!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雙相情感障礙,是我個人很喜歡的精神醫學的一部分,個人認為雙相情感障礙是精神醫學診斷思路的見證。所以,我來給你講一講雙相情感障礙。
首先我們還是先來認識一下雙相情感障礙,我們都知道了什麼是躁狂和抑鬱,而雙相情感障礙就是躁狂和抑鬱兩種截然相反的心境狀態交替或者同時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的特殊疾病。
你的問題是雙情感障礙是怎樣形成的?雙相情感障礙同抑鬱症一樣,都是由遺傳、生物因素、社會心理因素多種因素疊加引起的。
1.遺傳因素
我們在臨床工作上可以發現雙相情感障礙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很多住院患者經過詳細詢問病史會找到家族類似發作病歷。在上海進修期間授課老師給出的雙相障礙遺傳資料是遺傳度高達85%,多基因 遺傳。單卵雙生子雙相障礙I型的同病率達 33%~90%,而雙卵雙生子約5%~25%。
2.生物因素
說到生物因素,影響遺傳的生物因素很多,目前主流醫學認可的神經遞質可以從被廣泛應用的抗抑鬱藥物上面發現:最常見的SSRI類藥物的——5-羥色胺。時髦的SNRI——5-羥色胺和去甲腎。抗躁狂的金標準氟哌啶醇——多巴胺。還有乙醯膽鹼和γ-氨基丁酸等等也都是對雙相障礙發病起到影響的因素。
此外還有內分泌系統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和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以及部分患者的丘腦-垂體-生長素軸。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甲狀腺素亢進和減退的時候分別表現為躁狂和抑鬱。
3.社會心理因素
社會心理因素應該是所有精神疾病的發病因素裡都要談到的問題,尤其疾病的每次復發與一些社會應激事件或者家庭系統的負性事件聯絡更加緊密。
雙相情感障礙存在明顯的診斷困難問題,尤其在80-90年代,據說大概有40%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被誤診為精神分裂,這也是與當時的醫學研究水平有關,但不得不說的是雙相障礙的診斷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同樣困擾的我們的美國同行。
曾經看到美國洛杉磯市的一個147名抑鬱症患者的15年隨訪調查,其中有一部分患者最後被證實為雙相障礙抑鬱發作患者。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一名雙相抑鬱發作的患者,需要歷經3名美國同行,耗時7.5年,才能最後改為雙相障礙的診斷。
明確診斷是科學治療的第一步,雙相障礙的治療藥物選擇和其它疾病是存在明顯差異的,尤其雙相Ⅰ型和雙相Ⅱ型的診斷髮布,以及由此帶來的治療選擇改變,對於雙相患者來說是巨大的突破。我們目前使用的ICD-10國際診斷標準中並沒有做類似劃分,但美國的DSM-5診斷標準和今年即將頒佈的ICD-11最新國際診斷標準中都做出了上述改動,相信這些變動會為我們的雙相障礙患者帶來更加科學和有效的治療。
-
6 # 能量管理心理
雙向情感障礙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形成原因有很多,或者說原因複雜,因人而異,有遺傳的,也有環境心理原因的,患者不同,病因不同,沒有標準的答案。
據瞭解雙向情感障礙多發於青少年,患者基本是抑鬱躁狂交替發作,由於這個時期面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期,一些人生理成熟可是心智不成熟,會因為在外在世界的探索中,很多未知因素無法應對和事件無法得到合乎自己思維的解釋從而內心衝突,比如:有的剛走入社會,無法適應,還有的要面臨高考一類的壓力事件,還有的大學生人際困難等都會導致思維混亂,情緒不穩定,有的抑鬱、躁狂交替或者先一項症狀後來發展出另一項。一項明顯,另一項症狀相對隱藏,這些都屬於雙向情感障礙。
舉兩個見過的案例;一個是一名高三學生,平時學習很好,老師家長眼裡的好孩子,上名校很有希望,可是在下學期出現抑鬱,不和人交流,無法正常上學,在家的日子裡又出現躁狂症狀,精力旺盛,不休息;還有一個案例,一個大學生休學在家,要麼宅,要麼會兩個月裡一個月獨自旅遊6次無法呆在家裡,,這兩種情況都屬於雙向情感障礙,當然這種情況最終要接受藥物治療,同時加心理諮詢才能得到解決。
要注意的是雙向情感障礙治癒後,後期的保養也很重要,需要加強體育運動,同時建設心靈,加上家人的關愛,才能實現真正的痊癒,如果復發會增加治癒週期,給患者及家人更大的考驗。
關注心理健康,志在必得!
-
7 # 中心理心塵
不用說太多,簡單點講,雙相障礙的真正病因目前還不是完全明朗,醫學已經證實和基因有關,通過後天的情境影響可能觸發。比如光照少的北歐地區抑鬱症高發,醫學上有研究,其中一個情況是神經遞質5-HT再攝取失敗造成抑鬱,因此治療抑鬱的部分藥物也是提高該遞質再攝取的機理。
-
8 # 心理醫生老沈
一、遺傳因素:
臨床證實,由於遺傳導致患上雙向情感精神障礙的機率是很大的。父母雙方若有一方患有此疾病,那麼子女患病的可能性就極高。
二、藥物因素:
藥物的用法與用量不當,就有可能刺激到大腦神經系統發生紊亂,從而導致引發精神障礙。
三、社會心理原因:
產生情緒時高時低的原因可能是自身的想法與社會現實達不到統一,進而產生了極大的心理落差。抑或是在生活、工作上遭遇了失敗與挫折,自己無法進行適當的調節,從而出現情緒不穩定的現象。
雙相情感障礙一般呈發作性病程,每次發作後會有間歇緩解期,很多患者或家屬易心存僥倖,以為雙相情感障礙有自愈的可能。其實緩解期一過,患者就會再次進入發病狀態。長時間如此,病情會漸入慢性,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心理和生理傷害。因此,對於雙向情感障礙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積極到醫院就診。
-
9 # 心理醫生楊白勞
雙相情感障礙的病因仍不清楚,在醫學界目前只是存在各種假說,如大腦對神經遞質發生改變、腦內神經結構發生異常、神經元突觸改變等,但都只是侷限於假說,尚未明確。一般認為與生物、遺傳、社會環境因素有關,增加患病的因素,如經歷突發的負面事件刺激、生活壓力導致的心理壓力過大、經濟情況變化、家庭不和等,都可能誘發雙相情感障礙。
高風險人群,首先,有家族史的人,臨床發現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其次,長期酗酒或者依賴藥物的人,發生雙相情感障礙的可能性也比較高。然後,經歷高頻率負面刺激事件的人,發生雙相情感障礙的可能性也比較高,比如經歷嚴重的自然災害或者嚴重的身體疾病。
回覆列表
世界難題,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結論證明雙相情感障礙的病因究竟是什麼。
生物學因素主要涉及遺傳、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神經再生等方面;
與雙相障礙關係密切的心理學易患素質是環性氣質。應激性生活事件是重要的社會心理因素。
然而,以上這些因素並不是單獨起作用的,目前強調遺傳與環境或應激因素之間的互動作用、以及這種互動作用的出現時點在雙相障礙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
這病很折磨人的,不光折磨病人。看著病人受折磨,家人心裡真的很不好受,而且很著急。但千萬急不得,一定要保持一個舒緩的心態來對待病人。儘量多帶病人出去轉轉,看看外面的世界,對病情緩解甚至治癒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