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對你說哈嘍
-
2 # 嘿呦喂哦
轉自網路:
100%的新手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擾,喂完奶不到1刻鐘怎麼就吐奶了?是餵奶姿勢不對?還是寶寶吃撐了? 其實,這就是新生兒常見的吐奶現象,幾乎每個寶寶都會遇到。
1. 改變小寶寶餵奶的姿勢
改變讓寶寶以蜷縮在媽媽懷裡,或平抱、躺著喂的方式,儘量抱起小寶寶進行餵奶,讓小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讓寶寶的頭部高一些,身子低一些,這樣能減輕寶寶吐奶的症狀。
2. 改變小寶寶的餵養時間
適當縮短每次餵奶的間隔時間,不要長時間持續給寶寶餵奶,要讓讓寶寶的腸胃慢慢適應進食節奏。
3. 保持安靜的狀態下餵奶
儘可能在小寶寶吃奶的時候減少周圍的噪聲和其它的干擾因素,也不要讓小寶寶處在很餓的時候才開始餵奶。如果小寶寶吃奶時不專心,很可能在吮吸母乳或奶嘴時吞下空氣。
4. 甄選、細選合適的奶嘴
奶粉餵養和吸奶器擠奶餵養時,需要確保使用的奶瓶上的奶嘴孔大小。
奶孔太小的話,寶寶吮吸起來會很耗力,容易吸進空氣,導致吐奶;奶孔太大的話,小寶寶一次吮吸太多,導至嗆奶,引起劇烈咳嗽,導致吐奶。
5. 餵奶之後給小寶寶拍嗝
事實上,如果小寶寶在餵奶的時候自然地停頓了一下,那就可以在繼續餵奶之前給他拍嗝,把吸入的空氣排出。
拍嗝有講究,獲取“新生兒護理之拍嗝”錦囊
6 病理性餵奶需及時就醫
如果以上方法小寶寶吐奶症狀仍不見好轉,則可能是“病理性的吐奶”了,小寶寶腸胃可能有病變,應及時諮詢嬰幼兒護理醫護人員,對症下藥。
小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等他四五歲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3 # 藝翔育兒
嬰兒吐奶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有以下幾種:
首先最常見、普遍的就是胃食管反流,因為嬰兒賁門發育不佳,而幽門發育良好,這種生理解剖的原因導致嬰兒更容易出現胃食道反流;
其次,是飲食不當、消化不良引起寶寶出現上消化道的症狀,以嘔吐為最常見的症狀;
第三個方面,是感染的因素,在感染因素中80%左右可能是腸道病毒感染,有少部分是由腸道細菌感染、真菌、寄生蟲等感染引起的吐奶。此外,還有部分嬰兒吐奶是因為食物不耐受或者食物過敏,或者可能是存在外科基礎性疾病的因素,這些都可以出現吐奶。
吐奶一般都會出現在小嬰兒期,特別是在六個月以內,那麼這種原因有幾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個呢是孩子發育不成熟的一種表現,賁門鬆緊度下降或者發育不完善,吃得過飽的時候奶就會反流,從食道返流到口腔裡來,就是我們所見的吐奶。另外一個情況跟本身的發育和結構有關係,胃一般處於一個比較水平的位置,奶進來的情況下,有些氣體會積聚在胃的底部,那麼稍微變化體位的時候,氣體隨著壓力在往上走的情況下就會把奶噴出來。首先得家長也不用驚慌,也不用著急,那麼正確的辦法就是餵奶量不要太多,不要喂得過飽。第二小嬰兒每次喂完奶之後都要變換體位豎抱,讓孩子趴在肩上,透過輕拍後背,讓氣體能夠儘快的排出來,然後再把孩子放到一個水平的位置,這樣呢吐奶的問題就能解決了。
-
4 # 贏在起點月老師
餵養中寶寶吐奶的常見原因有:
1、媽媽母乳餵養的時候,寶寶的嘴與乳房沒有緊貼,造成過多的空氣吸入。
2、以奶瓶餵食時,奶嘴的洞口過大造成奶汁流出過快,來不及吞嚥。
3、奶量過多或兩餐間隔時間太短。
4、一喝完奶後,寶寶哭、咳嗽、動得太厲害。
5、喝完奶後,就馬上讓寶寶躺下。
寶寶吐奶的處理方法:
1、檢查奶嘴孔的大小,避免孔過大造成寶寶喝奶太大口而吃入空氣或嗆到。(主要指人工餵養)
2、若寶寶吸吮奶水的速度太快,則每吸15—20口時將奶嘴移開,輕拍寶寶的背部以排除過多的空氣,休息一會後再喝。
3、餵奶後要幫寶寶打嗝排氣。
4、餵奶後大約抱半小時左右再將寶寶放在床上。
5、如果媽媽將寶寶放下躺著,請將寶寶頭墊高約15度,稍向右偏。
6、如吐奶頻繁,呈噴射狀,應就醫。
-
5 # 田多媽
寶寶吃完奶後,偶爾的情況下,奶順著嘴角流出,或隨著打嗝流出,或情緒興奮、動作幅度較大時,猛地從口腔、鼻孔湧出,而寶寶並沒有不適的情況,生長髮育好、精神好、吃奶好,這種情況就是吐奶。
寶寶會吐奶的原因,有以下兩種:
1. 生理性吐奶
對於 1 歲以下的寶寶,吐奶是十分正常的,4 月齡左右的寶寶吐奶尤為嚴重,這和寶寶尚未發育成熟的消化系統以及進食有關係。
人體的胃有兩個「城門」,胃與食管接壤之處稱「賁門」,與腸道接壤之處稱「幽門」。相較成人,寶寶賁門部位的肌肉尚未發育完全,較為鬆弛,而幽門處肌肉較為緊張,這種情況下就會造成一種情況:胃食道反流。
此外,由於嬰兒的胃呈水平位且胃的容積較小,加上幽門肌肉緊張,如果喂的量太大(也就是過度餵養),這淺淺的胃自然容不下那奔湧而來的奶,下頭沒法去,只能往上衝,就出現了吐奶的情況。
如果寶寶在喝奶的時候喝得太多、太快,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還吞入了大量的空氣,那麼當這些空氣從胃中排出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打嗝」,喝下去的一部分奶也會「搭順風車」,跟著一塊跑出來了。
大部分寶寶溢奶和吐奶的情況會在 6 月齡前後逐漸好轉,少數寶寶可能會持續到學步期前後才有所改善。
2. 病理性吐奶
需要提及的是,某些疾病的表現也可能有吐奶。
如果寶寶在吐奶的同時,還出現如精神差,吃奶差,伴隨腹脹、腹瀉、發熱、哭鬧不安等各種不適表現時,應儘早就醫。
腸梗阻、腸套疊、食道閉鎖、腸道閉鎖等嚴重的疾病都可表現為吐奶。
寶寶吐奶怎麼做?
1. 千萬不要做
寶寶除了餵奶後可能會發生吐奶,在餵奶的過程中,由於諸多原因,寶寶也可能發生嗆奶的表現。
這時候,寶爸寶媽千萬別把正在吐奶的寶寶直立抱起來,這樣可能會讓嗆的奶進入寶寶肺內。
若發生嗆奶,我們應該先觀察寶寶嗆奶的程度,然後根據程度輕重,讓寶寶側臉後拍寶寶的背,或是讓寶寶俯臥在大人腿上,用力拍寶寶的背,讓奶液流出。
如果沒有不適表現,無其他症狀,生長髮育良好,吃得好睡得香,這種生理性吐奶就不必擔心,快去給寶寶換件衣服吧。
吐奶的同時還有下列這些情況,寶爸寶媽就應該警惕了:
反覆吐奶;吐奶量大;噴射性嘔吐;尿量減少;體重增長緩慢甚至停滯;精神不佳;吐出帶有黃綠色、褐色或帶血的嘔吐物;血便;合併發熱、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哭鬧;
-
6 # 小米果媽媽
媽媽不要著急,其實,餵養期的寶寶出現吐奶,一般來說,是吃太多惹得禍。
其次,寶寶腸胃沒有發育完全,吃得東西刺激後,也會吐奶。
最後,寶媽餵奶後沒有正確拍嗝,無法很好吸收。
-
7 # 兒科醫生畢小博
想要知道寶寶為什麼總是吐奶,首先需要去鑑別嘔吐種類,最後我們才能選擇最佳方案對症處理,讓我幫您科普一下“嘔吐”。
嘔吐是指透過胃的強烈收縮,迫使胃或部分小腸的內容物經食管、口腔而排出體外的過程,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症狀之一。其可能是生理性的現象,也可能是病理狀態的改變。由於原因不同,嘔吐的輕重程度以及可能導致的後果也大相徑庭。
內科性嘔吐1. 餵養不當:常見的原因為餵養時有大量空氣嚥下,或過量餵養,以及餵養後立即將新生兒平置等均可導致嘔吐。
2. 胃黏膜刺激:包括羊水嚥下、母血嚥下、口服藥物等。新生兒生後早期嘔吐最常見的就是羊水嚥下,特點為生後即有嘔吐,進食後嘔吐加重,嘔吐的容物主要為羊水,也可帶血,但大多數生後1~2天自行恢復,嘔吐時一般狀況良好,胎糞排出正常,不伴腹脹。
3. 消化道功能失調:包括胃食管反流、賁門失遲緩症、胎糞排洩延遲、牛奶蛋白過敏等。其中胃食管反流也是比較常見的新生兒嘔吐的原因之一,通常表現為溢乳、反覆奶後嘔吐,可伴有體重不增等表現。
4. 呼吸道感染:新生兒在出現呼吸道感染時,如有鼻塞、氣促等情況時,易在吃奶時換氣不暢導致嗆咳、嘔吐,需要注意清理鼻腔及呼吸道分泌物,拍背吸痰,出現嘔吐時將新生兒側臥,防止奶液誤吸。
5. 腸道感染:除嘔吐症狀之外,可能出現腹瀉、腹脹、發熱等表現,嚴重感染如敗血症可伴有全身症狀改變,甚至脫水休克。
6.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缺氧缺血性腦病中樞感染等引起顱內壓增高,導致出現嘔吐。該類嘔吐為噴射樣,查體可發現前囟飽滿、張力增高,可伴有球結膜水腫。重點是支援治療,處理原發病。
7. 代謝性疾病:電解質紊亂、腎上腺皮質增生症、高氨血癥等先天性遺傳代謝性疾病可能以嘔吐為主要症狀之一。
外科性嘔吐1. 肥厚性幽門狹窄:為新生兒常見的腹部外科疾病,主要表現為嘔吐、上腹部見胃蠕動波和觸及幽門腫塊。一般生後2~3周起病,起初為溢奶,逐漸加重至噴射性嘔吐,嘔吐物主要為乳汁及胃液,不含膽汁,吐奶後再次進奶正常。
2. 先天性巨結腸:由於結腸缺少神經節細胞,導致喪失蠕動和排便功能,繼發擴張,導致地位梗阻表現,出現嘔吐便秘、全腹脹,嘔吐物可含膽汁或糞質。
3. 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該病多發早產兒,胎齡越小,體重越低,發病率越高。可出現嘔吐、腹脹、便血表現,並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狀,嘔吐物可先為奶液,後為膽汁樣及咖啡樣。
4. 其他外科疾病。
嘔吐物為單純的奶液,內科疾病可能性較大;嘔吐物有膽汁或糞質,必須高度懷疑腸梗阻外科疾病可能;嘔吐物有鮮血,需考慮胃黏膜損傷或者凝血功能異常;若為早產兒嘔吐血性物質,需要警惕壞死性結腸小腸炎。
孩子出現嘔吐後如何處理?1. 餵養不當或者消化道功能問題,透過母乳餵養宣教、餵養指導、改善餵奶方式及奶後拍背後可以緩解。
2. 羊水、母血嚥下則多發生於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母親乳頭皸裂繼續母乳餵養時,嚥下的羊水、母血刺激胃部黏膜導致嘔吐,嘔吐胃內容物為乳汁伴有羊水或血性物質,一般新生兒全身狀態良好,暫停餵養後嘔吐可自行消失。
3. 胎糞排洩延遲,導致吃奶後嘔吐,可伴有腹脹,但給予通便等處理後可好轉。
4. 牛奶蛋白過敏的新生兒,除了嘔吐外,可有腹脹、腹瀉、溼疹等其他表現,推薦母乳餵養降低過敏風險,若必須人工餵養,建議使用水解蛋白的特殊配方奶粉。
5. 腸道感染引起嘔吐,以抗感染及支援治療為主,同時可以考慮給予腸道益生菌口服治療,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原則上不嚴重可繼續餵養,若嘔吐嚴重需要進食時則需要靜脈營養支援。
6. 而對於外科性嘔吐而言,則需早期發現、早期干預,特別對於消化道穿孔、腸扭轉等外科急腹症,必須儘早手術治療,否則可能導致病情延誤甚至危及生命。
-
8 # 小劉育兒成長說
吐奶,其實就是小寶寶的胃食道返流。新生兒剛出生,很多器官都害沒有發育成熟,像食道與胃銜接的位置,肌肉很弱,再加上寶寶胃在體內多處於橫位,這樣一來,吃進胃中的奶汁在嬰兒用力或打嗝時容易從胃中返回食道,並透過口腔反吐出來。
一般來說,寶寶吐奶這種情況在出生後半個月到 1個月時出現,出生後2個月左右最為嚴重。到了半年之後,隨著肌肉功能的發育成熟,吐奶情況會明顯好轉的。
如何緩解吐奶:
要減少餵養量、控制間隔時間。
孩子的尿褲不要勒得過緊,更換尿褲時不要將腿抬得過高。另外,不要過緊地擁抱孩子,不要逗引剛吃完奶的孩子,這些都可避免腹壓增高。
要學會拍嗝,應該保證孩子每次吃奶後打2~3個嗝,但不能因為促進打嗝而影響孩子的吃奶程序。
吐奶後該怎麼做:
決不能馬上就把孩子豎著抱起來拍背。因為,孩子吐奶的時候,大量的奶水都集聚在他的鼻腔和口腔裡。
孩子吐奶的情況比較輕,就讓孩子側身躺下,頭也側向一邊,嘴巴張開,讓口腔裡的奶水都流出來,再把孩子抱起來,給他拍嗝。
寶寶吐奶的情況比較嚴重,要馬上把他放到大人的腿上,頭朝下趴著,手掌微窩,並用較大的力度拍背,讓奶水都流出來。
等奶水都流出來後,還要用乾淨的紗布清理孩子的口腔,用潔淨的棉籤清理孩子的鼻腔,防止殘存的奶液被再次吸入孩子的氣管。
最後確認一下孩子的情況,要是他哭聲比較洪亮,面色也是漲紅,就說明他已經沒什麼大礙了。
-
9 # 六六家蓓趣
寶寶的胃與成人不一樣,成人的胃是垂直下。寶寶的胃是呈水平位,而且儲存量比較小,如果吃多了就非常容易造成嘔吐。寶寶吃完奶以後嘔吐要注意避免嗆奶,因為寶寶胃容量比較小,所以一次吃奶不要太多。寶寶食管擴張能力比較差,賁門容易關閉不嚴,如果吃的奶量偏多或不適都容易導致寶寶吐奶。
餵奶的關鍵是喂完奶以後,要適當的拍嗝。如果喂完奶以後不拍嗝,孩子容易出現嗆奶的情況,吐奶以後容易造成胃食管的反流。如果嗆到氣管裡,也很容易造成氣管炎,異物的吸入,對孩子很不利。所以寶寶吐奶現象不容忽視,餵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餵養寶寶的體位和姿勢,餵奶以後要注意拍嗝。
-
10 # 棋棋成長記
孩子老是吐奶通常考慮家長餵養不當以及護理不當導致的,也不能排除某些病理因素引起的,所以如果孩子經常吐奶,要去醫院就診,讓醫生當面檢查,首先要排除病理因素導致平時應該加強護理,絕對不要受寒著涼,每次喂完奶後,把孩子豎起來,輕輕拍拍背,防止吐奶,可以順時針給孩子揉揉肚子,在餵養上面一定要少量多餐,絕對不能吃太飽,新增輔食應該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順序來新增。
回覆列表
因為寶寶胃呈水平狀,賁門口也比較鬆弛,吃完奶後體位改變會出現溢奶。
如果媽媽的乳汁流速較快,寶寶也會出現吐奶情況
寶寶吃奶時哭泣,可能會吃進去很多空氣,也很容易出現吐奶的情況
吐奶情況會隨著寶寶月齡增加逐漸減少,等到寶寶會坐的時候,吐奶情況會慢慢消失。
所以再喂完寶寶之後,採取豎抱寶寶的姿勢,給寶寶拍嗝,較少寶寶吐奶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