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白讀書
-
2 # 寶叔
路遙的《人生》中巧珍對高加林的痴戀曾讓多少讀者為之感動,流淚,欣羨。彷彿巧珍一下子就從書本中那個普通的農村姑娘轉身成為了渾身光芒四射的愛到無私的女神,多少人推崇她奮不顧身的愛情,多少人讚賞她大地般寬廣的心胸,多少人追捧她對愛人母愛般無私的奉獻。卻忽略了,愛到卑微處的她,沒有因她的奮不顧身,寬廣的胸懷,無私的奉獻,換來她渴望的愛的迴應。
細細想來,不是很贊同巧珍如此毫無保留的愛情,因為,真正的愛情不是如巧珍那般執著又卑微的!
一、她是勇敢執著的追求愛情的女子
不可否認,巧珍對愛情勇敢又執著的追求,確實打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
她有一顆金子般平凡又可貴的心,外表柔弱,內心堅強的她敢於打破愚昧落後的舊傳統,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所愛。雖然出身農村的她沒有文化,但她卻渴望有一個有文化,有精神追求的男人與他為伴。
因此,當她心目中理想的男神出現時,她毫不猶豫的喜歡上了那個一身本事,風度翩翩的高加林,並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愛意,還為此堅決反對父母為她撮合的婚姻,拒絕身邊不斷出現的追求者。她對愛情自由,對精神獨立的嚮往與追求,絕不是那個時代一個普通農村姑娘,甚至城市女性所能做到的。
這樣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子,就如那白楊樹般挺拔輕盈,又如那耀眼的太陽般熾熱,激烈!
二、她亦是愛的卑微的不幸女子
出身黃土高原,深受傳統思想影響的巧珍,雖然有著對知識的強烈渴望,有著對熾烈奔放的自由愛情的嚮往,但沒有文化的她骨子裡的自卑感讓她在付出愛情時是那樣的奮不顧身,又是那樣的卑微。
她犧牲自己來愛別人,她滿心滿眼的都是她最親愛的人:她不僅在生活上盡最大努力照顧,體貼心愛的加林哥;看著心愛的加林受苦勞動,心疼的難受,甘願用自己終身的勞累換取愛人的愉悅舒適;即使被高加林無情的拋棄,仍然想盡辦法為愛人安排工作,直至最後無奈中嫁給原本不屑一顧的馬栓,被迫接受現實安排給她的只有丈夫沒有愛的生活。
正是她卑微到極處的愛間接造成了她的愛情悲劇。試想,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又怎麼會得到別人的愛呢?愛的太過卑微,最終不但得不到愛人的心,還會丟了自己。正如巧珍,因為愛的卑微沒有了自我價值的認同,沒有了自我的感受,一直以一個仰視者的身份去盡力追隨愛人的腳步,而高加林又不是那個願意停下腳步來低頭俯視這個可愛的姑娘為他所做的一切付出的人,不平等的愛情終究沒能開出燦爛的花朵。
三、愛人先愛己,活出自我,方得真愛
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太多這樣奮不顧身的女孩。她們一旦喜歡上一個人,便傾盡所有去愛,她們沒有了自我,有的只是愛的痴纏,無盡的等待,不斷的猜忌,換來的不是愛人的迴應,卻是冷漠的眼神,遠離的身影,最終傷害的是她們自己!
我們不能像亞萍那樣愛的虛榮,愛的自私,愛的功利,亦不需像巧珍那般愛到卑微。愛人先愛己,只有懂得愛自己,只有自己變得足夠強大,能夠與愛人並肩時,才能有能力和資格去愛別人,也才會收穫同等的愛,更不會因為愛而傷害丟失了那個最美的自己!
真正的愛情是旗鼓相當的,不是執著又卑微的!
-
3 # 丶山城老趙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這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無疑是愛情,千百年來多少人為愛而生,為愛而離,為愛而狂,為愛而痴,卻又沒有人能描繪出真正的愛情是怎樣的。
路遙的《人生》中巧珍對高加林的痴戀曾讓多少讀者為之感動,流淚,欣羨。彷彿巧珍一下子就從書本中那個普通的農村姑娘轉身成為了渾身光芒四射的愛到無私的女神,多少人推崇她奮不顧身的愛情,多少人讚賞她大地般寬廣的心胸,多少人追捧她對愛人母愛般無私的奉獻。卻忽略了,愛到卑微處的她,沒有因她的奮不顧身,寬廣的胸懷,無私的奉獻,換來她渴望的愛的迴應。
細細想來,不是很贊同巧珍如此毫無保留的愛情,因為,真正的愛情不是如巧珍那般執著又卑微的!
一、她是勇敢執著的追求愛情的女子
不可否認,巧珍對愛情勇敢又執著的追求,確實打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
她有一顆金子般平凡又可貴的心,外表柔弱,內心堅強的她敢於打破愚昧落後的舊傳統,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所愛。雖然出身農村的她沒有文化,但她卻渴望有一個有文化,有精神追求的男人與他為伴。
因此,當她心目中理想的男神出現時,她毫不猶豫的喜歡上了那個一身本事,風度翩翩的高加林,並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愛意,還為此堅決反對父母為她撮合的婚姻,拒絕身邊不斷出現的追求者。她對愛情自由,對精神獨立的嚮往與追求,絕不是那個時代一個普通農村姑娘,甚至城市女性所能做到的。
這樣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子,就如那白楊樹般挺拔輕盈,又如那耀眼的太陽般熾熱,激烈!
二、她亦是愛的卑微的不幸女子
出身黃土高原,深受傳統思想影響的巧珍,雖然有著對知識的強烈渴望,有著對熾烈奔放的自由愛情的嚮往,但沒有文化的她骨子裡的自卑感讓她在付出愛情時是那樣的奮不顧身,又是那樣的卑微。
她犧牲自己來愛別人,她滿心滿眼的都是她最親愛的人:她不僅在生活上盡最大努力照顧,體貼心愛的加林哥;看著心愛的加林受苦勞動,心疼的難受,甘願用自己終身的勞累換取愛人的愉悅舒適;即使被高加林無情的拋棄,仍然想盡辦法為愛人安排工作,直至最後無奈中嫁給原本不屑一顧的馬栓,被迫接受現實安排給她的只有丈夫沒有愛的生活。
正是她卑微到極處的愛間接造成了她的愛情悲劇。試想,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又怎麼會得到別人的愛呢?愛的太過卑微,最終不但得不到愛人的心,還會丟了自己。正如巧珍,因為愛的卑微沒有了自我價值的認同,沒有了自我的感受,一直以一個仰視者的身份去盡力追隨愛人的腳步,而高加林又不是那個願意停下腳步來低頭俯視這個可愛的姑娘為他所做的一切付出的人,不平等的愛情終究沒能開出燦爛的花朵。
這讓我想到了《平凡的世界》中的賀秀蓮,她也是一個與巧珍一樣樸實,善良又敢於大膽追求真愛的女性形象。她喜歡孫少安,便不顧一切的嫁到孫家,即使孫家窮的連補丁衣服也穿不起,吃了上頓沒下頓,她也不後悔。
為了她親愛的少安,她上照顧老人,下看護弟妹,中間還要維持家計,任勞任怨沒有絲毫怨言,直至最後累到病逝。所幸的是,她毫無保留的愛得到了少安的的回報,換來了少安同樣熾烈的愛,而高加林既不愛巧珍,也不愛亞萍,他最愛的是自己,這就註定了巧珍的痴戀得來的只能是愛人遠去的背影!
三、愛人先愛己,活出自我,方得真愛
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太多這樣奮不顧身的女孩。她們一旦喜歡上一個人,便傾盡所有去愛,她們沒有了自我,有的只是愛的痴纏,無盡的等待,不斷的猜忌,換來的不是愛人的迴應,卻是冷漠的眼神,遠離的身影,最終傷害的是她們自己!
我們不能像亞萍那樣愛的虛榮,愛的自私,愛的功利,亦不需像巧珍那般愛到卑微。愛人先愛己,只有懂得愛自己,只有自己變得足夠強大,能夠與愛人並肩時,才能有能力和資格去愛別人,也才會收穫同等的愛,更不會因為愛而傷害丟失了那個最美的自己!
真正的愛情是旗鼓相當的,不是執著又卑微的!
-
4 # 演員孫利
《人生》是由著名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以改革開放初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描寫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的人生變化過程,構成了其故事框架。高家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其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高家林高中畢業後,本可以留在小學任教,可是這唯一的名額,卻被大隊長高明樓拿去給了自己的兒子。高加林對此非常生氣,並受到很大打擊,村裡善良的姑娘劉巧珍雖然一字不識,卻欣賞並戀慕有文化的加林。巧珍時常幫他,並向加林表明瞭自己的心意,巧珍的愛使家林感到格外溫暖,也熱情給予了迴應。兩個人一起在村裡搞起了衛生革命,治理井水,幹得有聲有色。但是,加林的興趣還是在寫作上,不願意永遠就這樣生活在村裡。高加林的叔叔轉業後,當上了地區勞動局局長,高明樓怕頂替高加林名額的事會得罪他,便想辦法把加林安排進縣委當通訊幹事。加林的老同學黃亞萍傾心於工作出色的加林,並努力幫他在報社謀得職位。雖然遠在鄉下的巧珍一直思念加林,但加林留戀城裡的生活,決定與巧珍分手。但本以為能留在城裡的加林,因黃亞萍前男友的母親,氣憤於兒子被拋棄對事情,舉報高加林到縣委工作的事情手續有問題。加林的叔叔不循私情,將加林解職。加林又重新回到村裡,發現巧珍已經嫁人,他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巧珍在加林落難的時候,給予了他溫暖,也給了他的珍貴的愛。可是,加林一進城裡工作,就和老同學黃亞萍好上了,把巧珍忘記了,並和巧珍分手,善良的姑娘巧珍對於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只能選擇放棄,巧珍並不是懦弱,她代表了善良的中國女性,只能選擇無奈的事實。
-
5 # 暮雨侃書影
《人生》裡的巧珍對愛情的放棄是明智的怎麼這麼說呢?
劉巧珍美麗、善良,沒有文化,卻深深被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吸引,她用實際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熾烈的愛。
高加林離開講臺,失意無奈的時候,她充滿激情的愛,只給了高加林精神上的慰籍。因為她的愛太單純、太無助。
那時劉巧珍與高加林都是幸福的,她們彼此被對方愛著,但實際上呢,這愛的天平卻是不平衡的。
當高加林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時,這天平就一下子傾斜了。他們有相同的知識背景,又有許多感興趣的話題,當巧珍帶著狗皮褥子來看他時,他的那種難以言說的複雜的感情一下子表現了出來。
當他委婉地對巧珍表達了他的這種選擇後,巧珍沒有任何言語,含淚接受了,因為她知道彼此的差距在哪……
雖然她沒問化,雖然她很痛,可是她是善解人意,是智慧的,所以她的離開是明智的!
-
6 # 小董217637173
不能不放下,他不珍惜我,那我何必強求,他對我不忠,無可奈何的,他追求我時候,好話說境,甩了我,他不道德,我只有恨他 ,一輩子的尊重,都恨他。
-
7 # 柏夫文藝
嚴格地說,巧珍並沒有放棄愛情,只是結束了與高加林的戀愛關係。巧珍對高加林的愛,是無私的。為了高加林,她能夠做出任何犧牲。高加林也是愛巧珍的,但他需要一個更高的平臺去發展,當遇到城裡的姑娘黃亞萍時,高加林便違心地拋棄了巧珍。巧珍知道自己與高加林在文化和思想上的差距,痛苦而果斷地了結了與高加林的關係,但她心裡永遠不會放棄高加林。
-
8 # 蔡少心語
巧珍對高加林的愛並不軟弱,也許它帶有無奈,但一直都很理性。
加林要到城裡發展,巧珍知道,他們的距離拉開了。本來加林有文化,巧珍覺得自己沒文化就有點配不上他,現在他要到縣城去發展她就覺得更自卑了。但她的愛卻沒退縮,一直很強烈。她知道,愛一個人,就要成全他,而不能拖他後腿。所以她選擇勇敢地退出,雖然心有不甘。
巧珍的愛讓我想到前幾年一直流行的一首網路歌曲:《有一種愛叫作放手》。當愛不能得時,瀟灑地選擇放手,這不是更偉大的成全嗎?因為真正的愛情都是,只有當自己愛的人幸福時,他(她)才會真正的幸福……
回覆列表
《人生》中的劉巧珍,是一個很討喜的角兒,尤其是在情敵黃亞萍的反襯下,更顯示出那個年代像巧珍一樣的姑娘身上所具有的優秀品質。
其實,細細讀來,巧珍不但勤勞、善良,始終如一,而且冰雪聰明,無論在選擇愛情之前,還是被拋棄以後。
面對不能把控的愛情,選擇及時止損,不是懦弱,而更多的是面對現實和人性的一種無奈。
以下從三方面做下簡析:
01 "文化"是橫在她和高加林面前不可逾越的"鴻溝"為什麼說巧珍冰雪聰明?單從她面對愛情的剋制到勇敢表達,再到被分手卻絲毫沒有糾纏中可以看得出。
巧珍在愛情朦朧的年齡,就已深深喜歡上了高加林,她喜歡他的清秀俊朗、喜歡他的文化氣息。
在高加林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時,她是開心的,因為她有了和高加林在一起的機會。
但後來高加林當上了村裡的教師,巧珍就將這份喜歡默默埋藏在了心裡,因為她知道高加林雖然現在是村裡的教師,但以他的才華,完全有能力考取城裡的公辦教師,然後再謀取其他更好的工作。
而她不識字,只能一輩子待在農村,這時她意識到愛情的槓桿再次失衡了...
直到隨著村支書的兒子高中畢業,高加林的教師職位被頂替後,巧珍才瞅準了幫助加林賣饃的機會勇敢表白,她知道高加林回村重新勞動,相同的農民身份給了巧珍表白的勇氣,給了巧珍擁抱愛情的希望…
所以,巧珍是聰明的,關鍵時候懂得隱藏自己的情緒,適當時候又敢於追求自己的幸福。
但人算不如天算,她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天上突然掉下的“餡餅”砸到了高加林頭上,他在叔叔下屬的幫助下竟然進城當了幹部,更沒有想到的是,他在更大的人生追求面前毅然決然將她拋棄
誰不是時間長了,才看清現實的殘酷,
誰不是時間久了,才看清人的本性。
人生是一個不斷放棄與追求的過成,
得不到的坦然放手,才是聰明人的選擇。
巧珍嘴上說著不連累加林,內心實則心如刀絞,但她在面對被分手時,乾脆利落,頭都沒回,顯然她已經接受無能為力的現實。
02 不平等的愛情面前,總有一人要“遍體鱗傷”有一句話說:
愛情的本質是各取所需。
對高加林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自然是遠大的前程。
對劉巧珍來說,她認準了自己這輩子只能待在農村,她把愛情當成了“天”。
高加林完全滿足了巧珍對於愛情的所有幻想,他俊朗、健碩、有文化,他的一舉一動深深吸引著巧珍的每一根神經。
但遺憾的是,巧珍是在高加林教師被下,內心極其孤苦落寞,且需要人安撫的時候走入他的內心接受她的愛情。
相反,假如高加林在一片前途大好之下,他根本不會接受巧珍的愛情的,哪怕巧珍生的再漂亮,也抵不過他內心對於衝出農村的強烈渴望。
巧珍呢,她無數次埋怨人稱“二能人”的父親,只知道靠“投機倒把”拼命賺錢,卻不讓她上學,耽誤了她一輩子。
因為沒有文化,她在高加林面前始終是自卑的,只求“付出”,不計回報。
高加林手勞動後手潰爛,她給他帶消毒水;
高加林勞動沒吃晚飯, 她從家裡偷蛋糕給他吃;
擔心高加林工作後開銷大,把自己辛苦勞動賺的錢硬塞給他…
為了表達自己對加林的愛,她開始聽從加林的建議,學著刷牙,惹來全村男女老少的圍觀。
…
巧珍在加林面前的自卑,使得她不得不成了完全的“付出方”,而高加林則永遠是被動的“索取”。
“一段不平等的愛情,一開始就是個錯誤”,你喜歡一個人,拼命的對他好,卻總擔心他有一天像斷了線的風箏隨時飛走,這樣的愛情註定是不會長久的。
不平等的愛情面前,總有一人會“遍體鱗傷”,作為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巧珍自然成了這段感情的犧牲品。
03 對高加林來說,個人前途面前,愛情只能淪為隨時犧牲的“附屬品”路遙曾說:
一個人要做成點事,就得設計自己,先得確定目標。
目標一設定,就要集中精力去努力,與此無關的都得犧牲。
想樣樣都如意,結果一樣也不能如意。
這是當年路遙在拒絕農村姑娘,一心要找北京知青做伴侶時跟朋友的一席話。
由此看來,路遙是一位相當理智且在誘惑面前有著超強自控能力的人,他在戀愛與婚姻中有著明確的功力性、目的性。
毫無疑問,路遙筆下的高加林很大程度上都有著當年路遙的身影,那種為了衝出農村,走向更廣闊世界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在高加林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儘管巧珍在他教師被下,給他了最大的心靈撫慰,但這根本無法抑制他追求更高理想的前行腳步。
事業、前途對於高加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在事業做到一定程度後,他開始不滿足於小縣城的侷限,而渴望走向更大的繁華城市…
城市姑娘黃亞萍恰巧滿足了他所有的需求,她家庭殷實,又有文化,他們有共同語言,更為重要的是,黃亞萍承諾身為幹部的父親可以幫他在南京安排工作。
對於高加林來說,他天天想,夜夜想的夢,此刻只要他點個頭就能實現。所以,巧珍很自然的成了他追求自我實現的“犧牲品”。
而巧珍能給他帶來什麼呢?
給他帶吃的,他現在已經可以自己賺錢,工資遠遠比巧珍多的多;
給他帶用的,他嫌農村的東西太土,別人會笑話;
給他講家裡的水井修好了,老母豬下豬仔了,他又嫌俗氣。
…
在強烈的對比下,高加林的心早已飛向了能給他前途鋪路的黃亞萍…
巧珍很單純,但是她並不傻,這一切她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她明白即使再堅持結果也是一樣的。某種程度來說,巧珍選擇嫁給真心待她的馬栓,在當時看來不失也是再好不過的結果。
【總結】綜上,在現實和人性面前,即使巧珍再堅持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說:
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條件尋找終身伴侶。
就好像種莊稼一樣,只能把豆角種在玉米一塊,而不能和小麥種在一起。
巧珍在被拋棄的時候,大抵也已經悟出了這個道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