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秋媚讀史

    八旗軍為滿清定鼎中原立下汗馬功勞,入關後,順治對旗人實行“恩養”制度,從此,八旗子孫衣食無憂,貪圖享樂,不事生產,不僅戰鬥力大打折扣,而且一直都是朝廷的負擔;八旗旗主爭名奪利,旗務廢弛,甚至八旗軍內部成了不受皇權約束的法外之地。

    雍正繼位之初,就將整頓旗務提上日程,並採取一系列措施,大刀闊斧地對八旗制度進行革新。

    削弱旗主權力,讓皇權在八旗內部能夠貫徹到底

    八旗都統,滿文為“固山額真”,“額真”帶有主人的意思。雍正下令,將“固山額真”改為“固山昂邦”,即“旗的大臣”。這樣就明確了君臣之分,只有皇帝可以稱“主”,旗主的影響力也就相對弱化。

    旗主和皇帝存在矛盾,而八旗內部的官員又權責不明,相互爭鬥,經常耽擱公務。同時,管理旗務的王公因身份崇高,影響皇帝對旗民的直接統治。雍正為了牢牢掌握旗務的控制權,減少了八旗旗主,並取消了康親王、信郡王等人的旗務管理權。之後,雍正又任命親信兄弟管理旗務,以加強皇權。

    在雍正之前,旗缺、翼缺只能在一定範圍內選拔,旗主、管主可以接機發展自己的勢力。雍正繼位後,為了削弱旗主的人事權,將原來的旗缺、翼缺的許多職位,改為公卻,由皇帝任免。

    此外,雍正還嚴禁旗主諸王勒索外吏,並鼓勵旗人官吏秘密揭發旗主的不法行為。旗主王公只要敢闖紅線,“一概裁撤,永不錄用”。

    創設八旗衙門,集體辦公

    雍正朝之前,八旗都統等官員各自在家中辦公,相關文書、資料都存於家中,無人登記、管理,存在很大弊端。雍正元年,雍正下令:

    “現今八旗並無公所衙門,爾等將官房內,揀皇城附近選擇八所,立為管旗大人公所,房舍亦不用甚大。”

    隨後,雍正又相繼設立各旗護軍統領衙門,規定他們必須像一般官員一樣,到衙門上班,部分耽擱公事,否則嚴厲懲處。

    修改律法,用法律約束旗人,嚴厲打擊不法旗人

    八旗則例,年久失修,雍正繼位後,雖然對八旗進行爭奪,但並未形成配套的新例,很多旗人依舊我行我素,臣下處理事務無所遵從,就算犯錯也難以找到懲處依據,以至於“八旗新政”的執行並不理想。

    針對這種情況,雍正令八旗大臣在原來的《現行則例》基礎之上,依據現實情形加以修改,並命允祿、鄂爾泰等人分別編寫上奏,後編成《八旗則例》《綠營業績》以及《世宗憲皇帝上諭八旗》十三卷等法律條文。

    雍正十二年,又修訂《戶部則例》,新例中的條款對旗民要求十分嚴格,甚至具體到服飾、器具的使用。

    為懲治不法旗人,雍正諭令八旗都統、內務府總管、內府莊頭以及鄉居統一旗人:

    “有窩藏逃盜在家者,地方官差役搜捕,有抗拒者,即將窩家一併拿究。”

    在京城九門,雍正各設旗人監獄,犯罪的旗人照例關押,後又分設重、輕和女子監獄。

    建立宗學

    宗學是民間同一宗族內,為教育本宗族子弟而設定的學校。雍正二年,雍正下令設立宗學,按照八旗的左右兩翼各設定一所宗學,招收八旗子弟入學。

    宗學學習的主要內容為滿文、漢文、弓馬騎射,由朝廷每月發放銀米紙筆。雍正每年都會派遣大臣主持考試,按成績的優劣給予獎懲。後來,隨著入學人數的增多,雍正又設定了覺羅學。

    雍正設立宗學,其目的是:

    一、八旗子弟安逸久了,容易品行不良,所以必須教育後代,“鼓舞作興,循循善誘”。提高八旗子弟的文化水平,才能延續滿清統治。

    二、宗室內部成員相互排擠,朋比為奸,要扭轉這種情況,需從教育開始。

    對於底層旗人的生存問題,雍正也十分關心,他告誡旗人“量入為出,謀百年之生計”,同時還為旗人採取了必要的撫卹措施。他反對旗人鬥蛐蛐、都雞,但以說服教育為主,效果不大。

    為了讓八旗子弟自給自足,雍正嘗試過推行井田、增設養育兵、清理開戶以及出旗為民等措施。這些措施的出發點很好,但執行下去困難重重,畢竟旗人已經習慣了白吃白喝,不願出工出力,因此,還是沒能徹底解決旗人的生計問題。

    秋媚說:剝奪旗人利益,會動搖滿清統治基礎;放任自流,八旗只會更加衰落,同樣會危及滿清統治。雍正整頓旗務,削弱了旗主的權力,鞏固了皇權,但他的措施卻沒有觸及到根本,也就阻擋不了八旗的衰落。

  • 2 # 縹緲峰下一粒沙

    眾所周知,由於清廷對滿清子弟的種種優容,入關後的八旗日漸腐化,稍有眼光的清朝皇帝,都知道這是很嚴重的問題;而且滿清的政治架構,決定了八旗領主擁有很大權力,某些時候甚至會影響到君權,這當然是有為君主無法容忍的。

    所以雍正整頓八旗理所當然,他採取了以下措施:

    (電視劇中的雍正)

    一、改八旗領主為八旗總管

    雍正之前,八旗領主的滿語稱呼是“固山額真”,固山是“旗”的意思,額真是“主”的意思,但天下只能有一個主,就是皇帝,八旗怎麼還能有另外的主?雍正對此很不滿。

    就有善於揣摩上意的滿臣給雍正上書:“額真字,所關甚巨,非臣下所可濫用。”意思是臣下不配用“主”這個字,您給重新賜一個唄。

    雍正當然樂意把君與臣的界線劃分得更清楚,於是改“固山額真”為“固山昂邦”,昂邦是指總管,漢語稱為“八旗都統”。

    此後八旗再無主,唯一的主就是皇帝,都統只是幫助皇帝管理旗下的總管。

    (八旗服飾)

    二、削弱、剝奪王公對八旗的實際權力

    八旗制是一個軍政合一的體制,每個滿人都不是單獨存在的,他們都被劃分到某旗中。那麼,這個旗中的王公大臣對於旗下的子民也就有了實際的統治。

    也就是說,旗人和皇帝之間,還隔著旗中的王公大臣。旗,可以看成是一個巨大的家庭,王公們就是這個家庭中的大家長,有事都是大家長站出來說話。而朝廷政令要想在旗中實施,也得透過王公們。

    為了打破王公大臣和旗人的這種密切關係,雍正做出了許多規定。

    例如:禁止王公在所屬的旗內向佐領(八旗基層主官)濫派差役,只許他們在所屬旗內挑選人員充當護衛、散騎郎、典儀、親軍校、親軍;而這些被選中的人,不許再兼管王公的家務。這就是把王公和旗務做一個劃分,不許王公把手伸向旗務。

    如果王公想在佐領內挑選家奴,或者是跟隨子侄的奴僕,也要專門向皇上請旨,並且要知會該旗的都統,由都統向皇帝復奏,雍正說“不請旨,是絕對不行的。”

    (網路配圖)

    三、加強對八旗的管理

    最初的八旗,像一個奴隸制下的聯盟。每一旗中的高層,對於底層都有著絕對的權力。在數代清帝的努力下,八旗成為一個整體。但是,很多事務還是旗主或旗中王公說了算。

    這有點類似於漢文化下的宗族,透過族規管理族人,有時候國家的法律還得在族規前退讓一步。

    雍正想做的是讓國家的法走進旗中,以“法”治旗,而不是由旗中王公做主。為此他做出了一系列規定:“五旗諸王如果不體恤門下人在外省做司道、府、縣官的,向他們分別索取,或者縱容門下管事人員肆意貪求,允許該等官員向皇帝密奏揭發,也即給予密奏權力。”

    這“五旗”是指下五旗(正紅旗、鑲紅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是皇帝自領,不在此例。

    除了不得勒索之外,還規定不得殘害、不得包庇旗人。

    簡言之,旗人是國家的,不是你們旗中王公的。

    透過這些措施,雍正加強了中央集權制,鞏固了君權,對於八旗的腐化也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因為他最大的目的是保障君權,側重點也在於此,所以八旗還是一天比一天糜爛,最終成為了清朝的負擔而不是屏障。

  • 3 # 小林讀史

    雍正繼位後,開始對八旗宗室諸王展開大規模整頓。從更長的時間看,這場整頓從皇太極時就已經開始。整頓的目的就是為了太高皇帝權力,裁抑八旗中的反對力量。

    八旗由努爾哈赤創立,並在此後沿襲。後金時,八旗幫助努爾哈赤調集更廣泛資源參與戰爭。努爾哈赤雖然是大汗,但地位並不比八旗旗主特殊。

    遇到大事,仍需八旗旗主共商。戰爭爆發時,八旗仍需共同出兵,戰利品也由八旗旗主共同分配。但皇太極稱帝后,就開始剝奪八旗旗主的權力,將大權集中在自己手中。皇太極甚至還設立內務府,讓自己分配戰利品的權力,藉此籠絡更多人心。

    但即便這樣,皇太極仍需與八旗旗主共治。在詔諭中,皇太極會把自己跟諸貝勒共提。(朕與八固山貝勒,於新附之蒙古、漢人、瓦爾喀、虎爾哈、卦乎察,以及舊滿洲、漢人、蒙古等,凡貧窮者,給與妻室奴僕,莊田牛馬,衣食贍養,何可勝數。”)

    順治時,將原屬多爾袞的正白旗收歸皇帝名下。清朝八旗中開始有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區分。上三旗歸皇帝直接領到,下五旗歸諸王貝勒。皇帝跟旗主相比,已經取得足夠力量優勢。從順治到康熙時期,八旗掌握軍隊,已經歸國家統一。各旗雖設立旗主,但他們由朝廷任命,而不像過去由宗藩世襲。

    但在康熙時,八旗諸王仍有自己的臣屬。這種風氣從努爾哈赤時遺留,康熙卻不打算革除。康熙年間,諸王貝勒中,豢養賓客的人不在少數。

    還有一些皇室會招攬有才學的人,幫助他們編纂書籍,藉此抬高自己的聲望。雍正親兄弟,誠親王允祉就曾招募學士陳學雷、楊文言編寫《圖書整合》和《律歷淵源》。

    雍正繼位時,既是繼續沿襲過去的趨勢,抬高皇帝地位,也是因為雍正繼位有些取巧。諸王貝勒中,有部分人心懷不滿。

    即便他們不想當皇帝,可難保身邊臣屬不想獲得擁護登基的功勞,為諸王貝勒來一個黃袍加身的戲碼。這是這些原因,讓雍正開始進一步破除八旗中的臣屬關係。

    八旗稱呼問題被雍正較早提出。清朝的時候,皇子不一定封王,但是,八旗內卻有“貝勒王、九貝子、十四王、公王”的稱呼。這些人本來沒有封王,卻憑空有王的稱呼。

    在《雍正上諭八旗》中,雍正頒佈諭旨:“親王,郡王等俱有封號。所以賜與封號者,蓋為稱呼設也,如無封號之王貝勒,即應直呼其名耳。”也就是說,大家應該以朝廷旨意來,那些沒有封號的諸王貝勒,就要直接喊他們的名字。

    僅靠稱呼改變是遠遠不夠的。雍正以前,八旗原本軍政事務,劃歸都統管轄,負責旗內戶口、婚嫁、田產和土地。但是,都統雖然負責這些事情,卻不足以掣肘諸王。

    而且,八旗諸王也不想讓自己旗下的旗人、旗產都交給本旗都統。雍正根據不同情況,下諭旨頒佈禁止,同時設御史稽查。為防止徇私舞弊,讓各旗互相處理,不讓本旗自行處理。

    這個做法,等於打亂原本八旗的編制。雍正三年,皇帝又以防範作弊為由,將八旗官房調旗管理。比如正白旗的官房,就調給鑲黃旗管理。鑲白旗的官房,就調給正白旗管理。

    雍正本就是為了打破八旗中,本旗中旗主與旗員各為臣屬,不聽朝廷、皇帝命令的情況。允祉贊助編書的陳學雷、楊文言被驅逐。

    為了進一步打破原有制度,雍正又抬高八旗中旗員身份,剝奪禁止諸王貝勒私自進行人事任命。這個做法既是為了收權,也是因為諸王貝勒憑著手上的人事任免權力,大肆斂財。

    旗員需要掏空家底,才能賄賂得到職位。上任後,還要繼續面臨盤剝。他們沒錢,就會在官職搞貪腐勒索。對於雍正推行的反腐極為不利。

    打破本旗互相尊屬後,雍正又嚴禁互尊其他旗旗主同時又縮小諸王役使旗丁的範圍。這些都是為了不斷削弱八旗旗主的力量,打破八旗旗內各自臣屬的局面。

    這些做法,自然遭來內部不滿。他們可以拉起祖制,對抗雍正。雍正則在八旗中灌輸儒家教義,讓八旗內部,反對聲浪漸漸平息。而且,雍正得以成功推行這些措施,也是因為前幾任皇帝的做法,讓皇帝掌握的上三旗可以對諸王貝勒,掌握更多優勢。

    所以,在雍正時,清朝打破努爾哈赤以來,各旗旗主自行主事的風氣,破除旗內的痼疾。這對於集中皇權,有極大幫助。所以,後來孟森先生在《清史講義》中就說道,清代若不經此裁製,主權安得而尊,國本安得而定。不過,雍正裁撤諸王貝勒,打壓八旗宗室的“反對派”後,便開始對兄弟下手。雍正八年,允祉被幽禁,兩年後病逝。這又是另一段往事了。

  • 4 # 文青聊史

    康熙帝:“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

    雍正繼承了康熙皇帝的優良傳統,並且將這種優良傳統繼續傳承下去,歷史上把這段時間稱之為“康乾盛世”。

    在雍正登基初期就開始整頓八旗子弟,要知道八旗子弟可是為滿清入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於清朝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但是為什麼雍正會選擇恩將仇報呢?

    因為順治的“恩養”制度

    順治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也就是說他是最大的受益人,所在對待八旗子弟非常好,但正是因為這個制度讓八旗子弟開始逐漸迷失自己。

    在生活上由於有皇帝的特殊照顧讓他們衣食無憂,貪圖享樂,因此戰鬥力也跟著大幅度降低,再也沒有當初入關時的武力,這樣的舉動無疑給朝廷帶來了巨大的負擔;

    畢竟誰都不想讓別人不勞而獲,最主要的是因為皇權的特殊照顧,讓八旗內部形成了一種風氣,就是不受皇權約束。

    康熙整治之後留下的禍亂

    其實在雍正之前康熙皇帝已經開始對八旗動手,因為誰都能看出來八旗子弟已經越來越不行了,反而就像是米缸中的米蟲。

    康熙帝登基後第一件事是削弱藩王的權力,自然引起不滿,於是派八萬八旗子弟前去平叛,但是結果卻讓人出人意料,以往戰無不勝的八旗子弟竟然屢戰屢敗,最後不得不出動二十萬軍隊才得以剿平。

    之後康熙帝就在朝堂上和旗內分別削弱八旗子弟,把他們之前的權力給與自己的皇子,最後卻弄巧成拙,讓個皇子的權力空前高漲,朝廷上下也是一片烏煙瘴氣。

    九子奪嫡,雍正勝

    在雍正勝利之後朝堂上已經沒有了其他皇子的聲音,所以這時候就開始大力政治八旗子弟,分別採取以下這些措施:

    一經裁撤,永不復用

    這是第一步,意思就是說給八旗的旗主設定了一道紅線,如果哪個旗主越過了這條紅線,那麼不好意思,被裁去之後永生不會再次複用,這一條例讓八旗子弟不得不開始小心翼翼。

    修改律法,嚴厲打擊

    為了讓八旗子弟能不越線,在《八旗條例》混亂的情況下重新修訂,由於是雍正親自修改,最後甚至精準到了對於服飾的穿著和對器具的使用,如果發現或者有人舉報,最後的結果就是雍正的第一步,永不復用。

    建立宗學,控制下一代

    將老的整治結束後雍正並沒有結束,接著建立宗學專門招收八旗子弟,讓他們在裡面學習漢文、騎馬、弓箭等必備知識。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徹底修改八旗子弟的脾性,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

    為什麼不直接把八旗子弟廢除?

    很多朋友都會這樣想,因為一點一點蠶食八旗子弟耗盡了康熙和雍正的心血,為什麼不直接把八旗子弟給清除了,這樣反而更省事。

    大錯特錯

    如果在當時直接剝落旗人的利益難免會形成一些不好的現象,最壞的就是會造反,最然八旗在那時候戰力已經很弱了,但是也是一股禍端;就算沒有發生叛亂也會讓其他人心寒,甚至會形成人心動盪,這無疑對於皇帝們來說更加的難以整治。

    而雍正雖然用的是最慢的方法,但同時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在削弱八旗勢力的同時也在鞏固著皇權,你八旗子弟犯錯又不關朝廷的事,你只能認罰,這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有關於雍正帝還有一個有趣的事情,就是雍正對於對於新鮮的東西非常好奇,以至於中國歷史上最早穿西服的就是雍正帝了,並且還喜歡玩弄西洋的鐘表等小玩意。

  • 5 # 楊善鑑

    雍正繼位整頓八旗,主要原因有:一是所有旗人每月都有工資,養成了一大批無所事事整天泡茶館吹牛皮的京大爺,並且還都與皇宮大臣沾親帶故,容易製造謠言,惹事生非。二是旗人養尊處優慣了,八旗戰力嚴重下降,馬上得天下的旗人有些連戰馬都上不了,戰事已只能指望漢旗了。三是旗的編制已亂,旗主已成空頭司令,不認識自己的奴才,而有些奴才的官比旗主要大,誰聽誰的不清楚,造成了混亂。雍正繼位,想勵精圖治,予以整頓,但後期整頓不了了之。最後雍正借整頓旗務讓自己政敵充分暴露,然後一網打盡,這種想法也是有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來聊聊,哪些明星讓你傻傻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