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珍妮說

    地球每365天5時48分46秒,圍繞太陽公轉1周,每23小時56分4秒還要自轉1次。由於地球繞太陽旋轉的軌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Sunny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

    以北半球來講,太陽直射在北緯23.5度,天文上就稱為夏至;太陽直射在南緯23.5度時稱為冬至;夏至和冬至是指已經到達夏、冬兩季的中間了。一年中太陽2次直射在赤道上時,就分別稱為春分和秋分;春分和秋分是指春、秋兩季的中間;這兩天的白晝和黑夜一樣長。這樣,一年就可以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劃為4段。如將每段再分6小段,每小段約15天左右,全年就可分為24小段,於是就產生了二十四個節氣。

    二十四個節氣中,反映四季變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叫做“四立”,是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但由於各地氣候不同,所以四季起始的時問和長短各地也不完全一樣。反映氣溫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反映天氣現象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氣。反映物候現象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4個節氣。

    但有關氣候、天氣和物候的現象往往帶有地區性的色彩,如其中的“霜降”節氣,在陽曆10月23日左右,意思是指這一節氣的來臨,大地將產生初次結霜的現象,但中國南方的福建省南部、臺灣省、海南省等地區,全年無霜;相反,東北的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等北方地區的初霜,又較此時期為早。

    這是因為中國人民在秦漢時代比較集中地居住在黃河流域一帶,二十四節氣主要是根據那時黃河流域的氣候與農事活動的關係而定出來的。由於秦漢到現代中國氣候變化很大,目前長江流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應用。同時15天一個段落,在安排農業生產時較為方便,因此,中國農村各地都習慣用它。

    可是,中國地域廣大,各地氣候不同,有的地方安排農事活動,實際上並不是只按節氣的字面意義,而是把它作為一個時段來應用的。具體地說,各地安排農事活動,還是要按照各地氣候、農作物的特性和土壤的不同來決定的。例如,黑龍江省和廣東省要想按節氣的字面意義來安排農事活動,那就根本不合適了。

    二十四節氣既然是根據太陽直射到地球上的某些緯度為出發點的,所以它屬於陽曆的範疇,每個節氣的開始與陽曆的一定日期基本上可以對應,最多相差一兩天。

  • 2 # 手機使用者7425409272

    還是來一些簡單、實用的吧一一一節氣的記憶

    一個節氣出現在農曆什麼日子,因沒規律可尋,所以很難記憶。如果一個節氣出現在陽曆什麼日子,因排布較有規律,所以容易記。下面是陽曆記憶敘述。

    一年二十四節氣分配到十二個月,每月佔2個節氣,即上旬佔1個,中下旬上佔1個。上旬的1個仍叫“節氣”,中下旬的1個則叫“中氣”。

    一. 每月上旬節氣出現的具體日子有4種情況:

    1. 出現在4日或5日的有 (1)2月的立春 (2)4月的清明。

    2. 出現在5日或6日的有 (1)3月的驚蟄 (2)5月的立夏

    (3)6月的芒種 (4) 1月的小寒。

    3. 出現在7日或8日的有 (1) 7月的小暑 (2) 8月的立秋

    (3) 9月的白露 (4) 11月的立冬 (5) 12月的大雪。

    4. 出現在8日或9日的有 (1) 10月的寒露。

    二. 每月中下旬中氣出現的日子有5種情況 :

    1. 出現在19日或20日的有 (1) 2月的雨水。

    2. 出現在20日或21日的有 (1) 3月的春分 (2) 4月的穀雨 (3) 1月的大寒。

    3. 出現在21日或22日的有 (1) 5月的小滿 (2) 6月的夏至 (3) 12月的冬至。

    4. 出現在22日或23日的有 (1) 7月的大暑 (2) 11月的小雪。

    5. 出現在23日或24日的有 (1) 8月的處暑 (2) 9月的秋分 (3) 10月的霜降。

  • 3 # 張雷51348961

    這個問題太複雜,恐怕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我就用自己的理解說明一下。首先在天文計算中,每一個日子都不是按什麼公曆或陰曆來確定的,而是用儒略日來確定,比如格林威治時間2017年9月13日中午12時整的儒略日是2478010.0日,過了標準的24小時後加一日,中間的任何一個時刻都可以換算成小數部分加在小數部分上。公曆的日期和儒略日的換算有現成的公式可套,有興趣的可自己百度一下,一般只要知道儒略日就是從歷史上某一個被定下了的時刻起經過的日子數,這樣做的好處是不管你採用何種曆法,這個日子數是不會變的。打個比方,可以用來計算10000天之後太陽月亮地球的相對位置,然後再換算成那天是公曆的幾月幾號或農曆的幾月初幾。

    經過天文學家多年的精確觀測和數學推導,有了一套複雜的計算公式,能夠計算任一時刻太陽在黃道的位置,天文學上將黃道分為了360度,叫做黃經,當太陽執行到黃話0度、15度……345度、360度(與0度重合)時,就是我們所說24節氣的交節時刻。因為黃經值可以由儒略日計算出來,反過來由黃經值求儒略日則幾無可能,所以只能用逐步逼近的方法,逐步調整儒略日小數,使黃經的計算值接近我們要的那個點,當誤差小於可以接受的範圍時,即可確定那個儒略日的數值就是節氣的交節時刻,然後再將其換算為公曆或農曆的日子。

    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網友,可以在網上找找許劍偉先生翻譯的《天文演算法》,內容詳實,公式也完整。我按介紹的方法編制了計算程式,24節氣交節時刻的計算結果與權威的《壽星萬年曆》僅相差數秒鐘。

  • 4 # 亞馬孫蝴蝶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

    平氣

    在古代,通常將冬至到夏至再到冬至之間的時間段(約365.25日)也就是歲實(迴歸年),分割為24段(每段約15日2時5刻),每段起始於一個節氣,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立春到立夏前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為冬季。

    二十四節氣中,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為中氣,通常用來確定月份。冬至所在月份為冬月、大寒所在月份為臘月、雨水所在月份為正月、春分所在月份為二月、……小雪所在月份為十月。

    中氣之間的時間約為30日5.25時,因此中氣日之間的間隔(含前不含後)為30或31日。而一個月的時間為29日或30日,一個月內要麼一箇中氣要麼沒有中氣。因此,中氣可以直接來確定月份及閏否,無中氣的月份為前一個月的閏月。

    定氣

    自1645年清朝《時憲曆》開始採用定氣法,定氣按太陽執行的位置為準,二十四節氣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位置。

    現代二十四節氣沿用定氣,即以黃道升交點春分點為起點0度(但排序仍習慣上把立春列為首位),按黃經度數編排,所以二十四節氣是24個時間點,“點”具體落在哪天,是天體運動的自然結果,得由專家測算。以紫金山天文臺頒發的《天文年曆》為準。

    農曆實際年長為12或13個朔望月,與多年平均年長迴歸年不一致,故二十四節氣無法與農曆日期相對應,反而與同屬太陽曆性質的公曆日期基本對應(二者週期同為迴歸年)。

    二十四節氣的公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後,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

    日期計算

    通式壽星公式——[Y×D+C]-L

    Y=年代數的後2位、D=0.2422、L=閏年數、C取決於節氣和年份。

    21世紀立春的C值=3.87

    例如:2017年的立春日期

    [17×0.2422+3.87]-[(17-1)/4]=7.9874-4=3

    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

    (注:計算結果只保留整數)

    節與氣

    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計十二個節和十二個氣。即一個月之內有一節一氣,每兩節氣相距,平均約三十天又十分之四,而陰曆每月之日數.則為二十九天半,故約每三十四個月,必遇有兩月僅有節而無氣、及有氣而無節者。有節無氣之月,即農曆之閏月,有氣無節之月不為閏月,茲將節氣與農曆月份關係表列於後:

    季月節氣表

    季 春 夏 秋 冬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冬月

    臘月

    立春

    驚蟄

    清明

    立夏

    芒種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雨水

    春分

    穀雨

    小滿

    夏至

    大暑

    處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 5 # 天觀易3階控制論創新

    24節氣框架下的各種生物節律系統

    從風水廿四山與二十四節氣是同一框架,幾何分金都是15度,所有節點重合。可以互動,固此也可以解讀為一卦三節氣的觀念,因古代文化是易經系統全方位干擾中發展起來的。如此一路攀爬演會節省很多理解上的糾結,作為一個古代文化框架一起被認知。24小時,24脊椎(見骨大夫)

  • 6 # 文王八卦1

    很簡單,記住正月初一的干支和立春時間就可以推算了,如要知立春時間,知道上一年立春時間就可以了。今歲要知來年春,應加五日三時辰,假沒今年初八十點(巳)時立春,全年全共有5個農曆小月,那麼明年立春時間:8+5=13,巳時加三個時辰為申時,即來年立春為正月十三申時,知道立春後其佘任何一個節氣都可推出來!

  • 7 # 仲夏161330201

    怎麼推算從古至今也並非一人定論,就單說24節氣是哪一天來講,理論上是一節15天,由於節氣是中國特有,所以就以農曆來計算,農曆是360天(公曆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這樣就產生每年的每個節氣出現2天的可能,如:″立春″也可能是2月4日,也可能出現在5日。這樣春雨驚春清谷天。。。。。。冬雪雪冬小大寒以此類推。

    不知您指的是(具體哪一天)是否是您想問的第一天立春。

  • 8 # 楓林晚霜葉

    謝邀,二十四節氣的推算,說道理簡單,能否推算準確很難。它是按照太陽在黃道上移動,每15度一個節氣。你若有興趣可試試,日照最長一天是夏至,最短的一天冬至。一般上半年節氣6日,中氣21日,下半年節氣8日,中氣23日,相差不超過2天。現代科學發達,翻一下萬年曆全知曉。

  • 9 # 東方之易風水之家

    一、二十四節氣的說明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謂春季開始之節氣。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時冬去春來,氣溫開始回升,空氣溼度不斷增大,但冷空氣活動仍十分頻繁。

    驚蟄: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蟄伏土中的冬眠生物開始活動。驚蟄前後乍寒乍暖,氣溫和風的變化都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Sunny直照赤道,晝夜幾乎等長。中國廣大地區越冬作物將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氣溫回升,天氣逐漸轉暖。

    穀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於穀類生長。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萬物生長,欣欣向榮。

    小滿: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麥類等夏熟作物此時顆粒開始飽滿,但未成熟。

    芒種: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時太陽移至黃經75度。麥類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可以收藏種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迴歸線,出現“日北至,日長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標誌著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後。這一時期是中國廣大地區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熱”,雨水偏多。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開始結果,到了收穫季節。

    處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處”為結束的意思,至暑氣即將結束,天氣將變得涼爽了。由於正值秋收之際,降水十分寶貴。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於太陽直射點明顯南移,各地氣溫下降很快,天氣涼爽,晚上貼近地面的水氣在草木上結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點又回到赤道,形成晝夜等長。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時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南移動,北半球氣溫繼續下降,天氣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為“寒露風”。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黃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與“霜降”節令相吻合,霜對生長中的農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開始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強,氣溫迅速下降,降水出現雪花,但此時為初雪階段,雪量小,次數不多,黃河流域多在“小雪”節氣後降雪。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時太陽直射點快接近南迴歸線,北半球晝短夜長。

    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則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至,成為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北半球白晝漸長,氣溫持續下降,並進入年氣溫最低的“三九”。

    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時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數九嚴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

    二、二十四節氣來歷

    節氣是華夏祖先歷經千百年的實踐創造出來的寶貴科學遺產,是反映天氣氣候和物候變化、掌握農事季節的工具,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即在平面上豎一根杆子來測量正午太陽影子的長短),以確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個節氣。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時分影子最短的一天為夏至(又稱“日短至”、“短至”),最長的一天為冬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影子長度適中的為春分或秋分。春秋時期的著作《尚書》中就對節氣有所記述。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西漢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中國古代用農曆(月亮歷)記時,用陽曆(太陽曆)劃分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我們祖先把5天叫1候,3候為一氣,稱節氣,全年分為72候24節氣。

    由於2000年來,中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閎、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並規定無中氣之月,定為上月的閏月。

    三、節氣日期速演算法

    通式壽星公式——[Y×D+C]-L

    Y=年代數、D=0.2422、L=閏年數、C取決於節氣和年份。

    本世紀立春的C值=4.475,求2017年的立春日期如下:

    [2017×0.2422+4.475]-[2017/4-15]=492-489=3

    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就是這麼簡單。

    請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體》中三體人顯然知道黑暗森林,可他們透明思維怎麼能理解猜疑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