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藤夕陽

    謝邀,“以德報怨”只所以會被罵聖母,並不是古語過時,也不能說人們的思想變歪了,現在資訊發達,人們見過太多的以怨報德的事例,加之網路媒體的推波助瀾,造成一種人人自危的危機感,造就了人們以自我為中心,本身利益為核心的認知觀,不相信現在的社會會有大公無私,雷鋒式的人物的存在。誰”以德報怨“就是希望別人”以德報德“,也就針釣斧頭,希圖更大的回報,古人思想只是一種理想的存在!但是人們應該相信,道德的滑坡只是暫時的,社會總是要向好的方向發展,因為這是大多數人的希望!

  • 2 # Wang王顧左右而言他

    =^_^=狗不能喂的太飽,人不能對得太好!忍一時得寸進尺,退一步變本加厲。

    =^_^=玩笑別太過,要不都是禍。情不夠,錢來湊,有錢身後一群狗,無錢世上路難走……

    =^_^=十四年抗日戰爭中,我們對小日本的以德報怨,換來的是什麼???這分明就是農夫和蛇的故事,這更是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那......

  • 3 # w慢慢來

    因為物質的發展造成富與窮的地區 我指的是歐洲一個女的被偷渡強姦隱瞞不報 起點不一樣但是目的卻一樣 富一方如何德也阻止不了窮一方想要改變的事實 這是無法調和的矛盾 靠道德也是無法約束的 資訊的高度發達卻達不到財富均衡 人出於利己或使用美化編造抨擊攻擊等達到自己目的 資源有限卻目的一致 難免造成俯視仰視平視輕視 人的目標放在了切實利益就難免會對曾經久遠維持社會秩序的東西或望而卻步或嗤之以鼻或心有餘而力不足 社會逼著做各自選擇 有時是不會管選擇的對錯的 對的反而容易消失在汪洋大海中

  • 4 # 鏡月霧

    “以德報怨”被罵聖母,我們不能單獨的簡單的理解。

    要理解它,我們必須把它放在具體的語境。它是發生在網路這個虛擬的自由的地點,還有我們所身處的這個資訊爆炸時代的。

    若是單純地說人們的道德敗壞,或者世風日下,會顯得很不公平。

    其實在網上宣揚以直報怨,甚至於以牙還牙的人,在現實未必真的會這樣。其實現實中大多數的人,都會遵守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若無必要,都不會採取過激的行為,因為這與自身的利益不符。

    不過另一方面,很多人在現實受氣,雖然不會太發作,但心底肯定會有怨氣。虛擬的網路會很容易成為他們宣洩的渠道。所以網路上的言論有時會過激,有所欠妥。

    這時“以德報怨”彷彿成為了一個不好的原則。

    最後,現在的小說,主流的媒體也成為了幫兇,在無意識下宣揚一種簡單的以牙還牙的思想,大多目的都是為了“爽”,為了精神上的宣洩。

    這種簡單的邏輯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準則和理念,或者正義的化身,甚至成為了一種因果邏輯。

    他們也認為這樣是正確的,畢竟“現實”擺在眼前。

    相信我們都聽說過“大多數人的暴力”這句話,在網路上尤其如此,主流的聲音無論正確與否,他們都會掩蓋或者無意識地排斥一些相反的意見。

    所以“以德報怨”,他們做不到,又不同於他們的理念,更進一步,又不符合“現實”。

    所以被罵“聖母”是難免了。

    以上是我粗略的分析,難免有欠妥之處,請大家諒解。

  • 5 # 一號風手

    我時常發出深深的感嘆,我們華人有一個毛病,那就是食古不化。

    我就那兩個詞語來說,一個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另一個就是題主問以德報怨。

    我們古人創造的詞語都是非常有智慧的。但是我發覺現在的華人對詞語的理解很好,但是對這些智慧使用範圍是非常盲目的。我們在拾人牙慧的時候,往往拾偏了。

    偏在哪裡?偏在內外不分。

    無論是得民心者得天下,還是以德報怨都適用於內部,而不適用外部。我們華人往往是把智慧放在不適合的地方。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中的天下是指哪裡?這裡的天下指的是內部競爭的時候,得到越多內部的人支援你就能得到天下。這句話並不適用於和外部競爭中使用。比方說兩個國家在鬥爭,你用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的智慧去行動,顯然是一種弱智的行為。兩個國家就是因為國與國之間利益的較量,你怎麼做都只能得到你國內的民心,你還能贏取敵方勢力的民心?你開玩笑吧?

    同樣以德報怨也只適用於內部,而不適用於外部,也就是說以德報怨只適應在“自己人”身上,而不適用在“外人”身上。你對外人以德報怨,我除了呵呵,我還能說什麼?由於利益不同,大家基本上不可能尿到同一個壺裡去,你以德報怨,人家還巴不得你多施點德,多讓點利呢,別人看了你像個傻逼之外,還能像什麼?

    我們古人一向都只把本國的人當成人看,非本國的人都統稱蠻夷,我們古人所有的這些智慧的結晶都只是用於對待“自己人”身上。要不然怎麼會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說法。

    現在的華人倒是把當初聖人門所說的九州“天下”,當作成現在的世界“天下”。我們古代的聖賢只教化我們“天下”的子民,對於蠻夷一向都是鄙視的。所以大家別把先賢的智慧用錯地方。

    以德報怨只能對內,不能對外,把以德報怨用於外部被說成聖母婊一點都不過份。

    我們學先賢文化的時候一定要區分內外,如果不區分內外的話,最後吃虧的絕對是我們自己。

  • 6 # 滷味小草魚

    你要明白,慷他人之慨才會被罵聖母。如果是你自己去做,根據情況,最多也只會被冠以傻逼一類的稱號,當然,大多人的“以德報怨”應該歸咎於他們的“慣性”道德素養對於突發應激事件的不適應性,簡單來說,就是too young, too simple, 沒經歷過現實的殘酷,他們和那些撞死南牆的真腦殘不一樣,臉皮會越磨越厚,會學會保護自己;也有種特例是在於父母一輩的,他們會經常礙於親情而做出兒女難以忍受的決定,而這些又大多與金錢掛鉤,如何處理實在令人頭疼。

    所以說,做老實人沒錯,但千萬別做傻白甜,你的真心不一定能換取回報,醒醒吧,霸道Quattroporte?不存在的

  • 7 # 銀河渡口一釣翁5ifeng

    被罵是應該的,因為這涉及到一個推銷“以德報怨”理念之流的劣根性問題——嚴以律人,寬以待已。

    至於“以德報怨”的出處及原意,相信大多數對傳統文化有所涉獵的讀者都有了解——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唯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一些賤人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或對傳統文化一知半解就跳出來充大瓣蒜,對夫子的話掐頭去尾,變成了“以德報怨”。

    當然,篡改先賢文章的宵小之輩,歷朝歷代都有,即便再噁心點都說明不了什麼。可是社會發展到今天,一些更噁心的人出現了,那就是打著“以德報怨”旗號的聖母婊!

    聖母婊一般是生活在自己的化糞池裡的蛆蟲,但它卻以為自己是出汙泥而不染的白蓮花。它以為自己掌握著真理,卻不知它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骯髒的存在。因為,當它是一個看客的時候,它要求別人以德報怨,若不如此彷彿就天塌地陷;但一旦類似的事情發生在這它身上,侵犯了它的利益,它立即就把它們常用來要求別人的“以德報怨”之類的話拋之九霄雲外!如某些某類動物愛好者,它們認為某類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不應該被吃,就認為所有人都要認同它們的觀點,但它們卻對其它動物大吃特吃,甚至還認為其它動物應該被它們所喜歡的動物吃,甚至為了救它們所喜歡的動物而不惜在高速上以危險駕駛的方式卻傷害人類!簡直是聖母婊中的戰鬥婊!

    聖母婊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不僅僅指上述要求別人“以德報怨”,而它們自己以牙還牙的賤人,還有很多。比如: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有些聖母婊卻是越是它們不想做的就越要去要求別人,它們想達成什麼目的,不是想辦法自己去完成、為之而努力,而是要求別人去努力、去幫它們完成,它們坐等成果。

    還有一類婊子是求助流高手。慣常語言是“你幫我做XXXX好不好?”如果人類答應了,它們就會歡天喜地;如果人們拒絕了,它們就會說“你會做為什麼不幫忙?”“這點小事你都不願意幫忙還是不是朋友?”等等之類噁心人到極點的話。彷彿每個人都是它爸爸,天生就有要幫助糨的義務——雖然這觀念是錯的,但是向它施以援手的人是不是真的是它爸爸,或許需要做個親子鑑定或者只有它的母親才能回答。

    還有另一類婊子是慷他人之慨。如逼捐流就是如此。這類人大多吝嗇無比,如果不是金針菇營養不充分,它恨不得每頓都吃金針菇。這類人,別人的財產它可以大嘴一張就索捐,還會冠以“愛國”、“良心”之類的大帽子,或者“有錢為什麼不捐”之類的混帳邏輯,但誰敢要它捐一毛錢它能跟你玩刀子。打著憐天憫人的旗號滿足自己的陰暗心理,這也可算是聖母婊中的一類。

    賤人有很多,數之不盡,罵之不絕,並且這種人永遠不會絕種。

    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只要行事不影響其他人且無愧於心,有正確的三觀,那就行了。

    至於聖母婊,讓它們去死好了。

  • 8 # 喵娘說

    以德報怨是你自己的品質的話(,,・ω・,,)

    大部分人是不會罵你是聖母的……

    如果你一味要求別人以德報怨,站在道德制高點強迫別人,而自己毫不體諒當事人所受的痛苦,以一種沒發生在自己身上都是故事,都無所謂,都可以原諒的心態,講真,這是很可惡的。

    我覺得以德報怨應當時當事人自己的一種選擇,與一種豁達的心態。會以德報怨的人只會默默地原諒,而不是會發一段文字洋洋灑灑的表達自己在好善良的以德報怨。◕‿◕。

    我一直覺得不是人太自私,而是網路上形形色色的人太可怕了。他們向來會用最大的惡意揣測每一件事,不論對錯和了解與否。在網上,一個人就算是他有以德報怨的美好品質。我想他此時的不言語,寬恕。也會成為被詬病被猜忌的資本。所以他不會被當成在以德報怨,而是被當成騙子,軟弱。很少有人的回覆是包含自己的正常態度與思維。他們可能只是為了一條熱門評論,也可能只是想藐視一切否定一切來顯示自己與眾不同。不是說沒有網民三觀正確,而是三觀正確的被暴民所嚇到,你無法用正常的三觀和一條得了狂犬病的狗對話告訴他不要咬人。他的不可救藥與瘋狂說不定會帶給正常人傷害,也許又會感染了正常人也說不定。

  • 9 # q以身許國b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這句才是完整的。斷章取義本來就是婊自才幹的事。付諸實踐更是犯賤的婊子才幹的事。以德報怨是對好人的莫大羞辱,是對價值觀的嚴重扭曲,是在導人向惡。這種報復社會的人不是聖母婊還能是什麼?

  • 10 # 秋錦棠

    以德報怨,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了,人們通常理解的“以德報怨”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孔老夫子教我們,別人欺負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齒也要往肚子裡吞,別人來欺負你,你反而應該對他更好,要用你的愛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懷去感動他。這就讓人感覺很有點肅然了。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過去那個被打的人還笑笑說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對你越好……遇到這種情況我也會感動到傻眼,這多好一孩子,多偉大的情操啊……

    但事實上,我們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當初,也萬萬沒想到原來在孔子這句“以德報怨”的後邊還跟著另外一段話,什麼話呢?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看完以後,幡然醒悟,原來我們都被某個斷章取義的孔子FANS給玩了一把!當時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孔子的一個弟子問他說:師傅,別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對他好,用我的德行與恩惠來對待他,讓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說了,你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報怨”,“直”字的意思是有不同意見的,相對來說,我更願意取北京大學教授李零的解釋,把“直”解釋成對等的東西,此種解釋也頗與辭典相合(存在爭議,古代漢語詞典中無上文所說意象,但無法肯定李零教授的說法是對是錯,根據詞典,可能的意象是“公正合理”,如是非曲直,理直氣壯,耿直等)。

    與西方文化相比,東方文明一向被認為是謙遜堅忍的,同樣是被人欺負。孔老宗師的這句話為什麼會被別人有意地曲解呢?根源還是當時封建統治者的需要,他們的心思,無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的萬千民眾成為“以德報怨”的順民,只有“以德報怨”的民眾,才會老老實實地服從他們的剝削和壓迫。我們再來看看影響吧,孔老先生這句被曲解了的“以德報怨”,在中國文化史上起的壓迫作用,可真是大到了天上。皇帝殘暴,我們要“以德報怨”,地主剝削,我們要“以德報怨”,八國聯軍都打到北京了,還是要“以德報怨”,要卑躬屈膝,要割地稱臣,要想盡一切辦法彰現自己的“德”,要“量中華之物力,結大國之歡心”……就是沒想過反抗。試想,如果中國的文化裡,沒有這種把正確的思想東篡西改來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惡習,如果孔子這句原話沒有被刻意地曲解成這樣子,我們華人會養成這樣一種懦弱的思維慣性嗎?有人說西方人的骨子裡本性是狼性,而東方人的骨子裡的本性是羊性,這裡如月影倒想問問了,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變成了這樣?如果我們從古以來信奉的是西方那種“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訓誡,近代史上的中國,會給世界留下那麼一個任人魚肉的印象嗎? 比如中日甲午海戰後列強掀起的瓜分中國的狂潮,正是因為中國在彈丸之國日本面前的不堪一擊。

  • 11 # 星星墜落的小

    以德報怨的正確理解是:以天地自然之德來報以仇怨。

    天地萬物在自然環境中本是平等的,人與人之間也是平等的,這樣就解釋清楚了,老子的意思其實是平等的報以仇怨,那麼大家應該知道平等的報以仇怨是什麼吧,就是大家經常說的欠債還錢殺人償命。

    以直報怨:直接乾脆的用公平、平等的手段報以仇怨。 我都懶得跟一群聖人、懦夫解釋了,自己沒本事不要讓古人背鍋。

  • 12 # 剃刀高地的鐵甲豬

    兒時教導以德報怨?哪裡的教導?家庭教導我就不說了,受限於父母文化程度,要是學校教導的話,那就太沒水平了,連句話都認不全,拿什麼教?原句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放在現代社會,就是別人幫助你,你要幫助別人,別人侵犯你的權利,你要報警弄他。懂不懂?

  • 13 # 把每天當告別

    不被罵聖母難倒還要誇獎他?如果你是那個被傷害的人,你覺得要以德報怨那麼我服你。但是受到傷害的也只是你自己,希望別人悔過?那樣想就未免太可笑了。若你只是旁觀者,而你還希望別人能夠以德報怨,那我只會噁心你。

    就我個人而言,我就崇尚以直報怨。加倍奉還?太少了,起碼十倍百倍!不過也只限於在是非方面沒問題的情況下。

  • 14 # 淡漠千里1

    以德報怨出自《論語 憲問》,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從原文描述的場景來看,以德報怨這個觀點在當時可能已經是一個比較普遍的認識了,但是孔子的學生自然與眾不同,比常人更善於思考、更善於質疑前人的觀點。其中一個學生就對以德報怨產生了懷疑,但又不敢確定,想來想去還是決定去問老師孔子,於是便有了這段對話。學生問:以德報怨到底對不對啊?孔子想了想,說:如果以德報怨的話,那以什麼來報德呢?所以正確的做法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那麼,孔子真的反對以德報怨嗎?前面講了,以德報怨在當時己是一個比較普偏的識,因為它是比孔子更牛叉的老子說的。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三章原文:“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也,為大乎其細也…"。在這裡老子說的報怨以德,指的是真正高明的管理者處理問題應該在問題尚未變大、變難之前就把它解決掉,而不是等問題變大之後再憑藉所謂的智慧去解決,因為“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為善”。報怨以德的實質是:根本不讓“怨”產生!顯然這裡報怨以德的觀點包含了老子的大智慧,當然是正確的!孔子作為與老子同等級的智者,自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在《中庸》子路問強一段,孔子就說過: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這裡孔子把以德報怨看著是南方之強,也就是君子之強。所以,孔子認同以德報怨是毫無疑問的!

    既然孔子知道以德報怨的本意,為什麼當學生提問時孔子又是另一個說法呢?眾所周知,孔子做為至聖先師,最擅長的就是因材施教,相同的案例在他的教學過程中更是屢見不鮮。孔子這裡只不過是根據該同學的根器給出了一個他能理解的說法而已!

  • 15 # 沂水2222222

    就是斷章取義的人太多了,說到底只看電視劇,不看書,孔夫子說的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還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一些網友還特別悲憤的批判這句話,但原本是一個善人做了許多的善事,便問佛祖,我做了這麼多善事,我什麼時候能成佛呢,佛說你拿刀殺了我你就成佛了,這善人拿起了刀,但他一想要殺人才能成佛,我為什麼還要成佛呢,隨機放下了屠刀,立地成佛,我敢說噴這句話的都是看的武俠小說。

  • 16 # 用心用情

    說說我的看法。

    如果是你自己去以德報怨,別人做了傷害你的事情,你不但不還擊不遠離,反而試圖用無底線的善良去感動別人。對於這種情況,我不欣賞,當然也不鄙棄。畢竟,其中的痛苦由你承擔,和旁觀者無半毛錢關係。我可能傾佩你的善良,但也可憐和心疼你的無底線。

    但是,網路上的情況是,某些人站著說話不腰疼,打著道德的名義,讓受害者去原諒,去以德報怨。他們這樣做,無非是將自己的位置放在了施害者身上,為施害者說話,其實潛意識也是在為自己說話。

    這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在網上高標準要求別人,在現實生活中對自己的標準卻很低。當他們遇到侵犯自己利益的情況時,根本就不會以德報怨。事情沒有落到他們頭上,他們自然不會感同身受。以為自己打幾個字就會被蓋上善良的標籤。但是大家都不傻,給你蓋上的不是善良,是什麼自己知道。

    要求別人怎樣做,自己卻做不到。不是聖母是什麼。

    壞人應該被懲罰,壞人才會越來越少。好人應該被保護,好人才會越來越多。善良很珍貴,不要用到垃圾身上。鄙棄法律,規則,秩序,去空談道德。誰給你的底氣?

  • 17 # 說煩解憂

    記那場保姆縱火案,帶走3個無辜小朋友,帶走一無辜媽媽,在之前的相遇中,彼此都好似一家人的生活。保姆也能得到許多女主人給的饋贈,甚至於拿著女主的衣物包包各種擺拍,貌似自己像是這家的女主人一樣,其實,從那一刻就已經種下慾望的野心。保姆偷取女主家的物品變賣,事發之後,想上演縱火救主的戲碼欲蓋彌彰,結果帶走了4條無辜的生命。

    在最近,看到該案件中對該保姆執行死刑的獄監的文章。

    他說:看過那麼多臨死之前死刑犯的懺悔,發現原來再如何惡毒的人也會有脆弱的時候,然而有些人卻不會。

    女保姆雖然認罪了,但沒有半點悔意。

    有多少人正在以怨報德,毫無悔意?這還能讓人理解,那是人性當中的貪慾所致。

    然而,反過來說“以德報怨”,就是那些不計較別人的仇恨,反而給他帶去好處的行為,就讓人難以理解了。

    翻閱歷史文獻,有如下不同出處的解釋:

    1.“以德報怨”是孔夫子的一句設問,後面跟著一句:“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

    一日,孔夫子的徒弟被人打了,他說:“老師,我被人打了,我不打他,反而要對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養羞死他,讓他悔悟,好不好?”

    孔夫子說:“別人以德待你時,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待人,不卑不亢,事情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以一個正確客觀的態度去解決。”

    這裡主張的是一個“直”---正理,該怎樣就怎樣的態度。

    2.老子也說過:“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意思是如果用德來對待別人的怨,那又怎麼能夠行善事呢?

    這裡也同樣主張不用以德抱怨。對於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對待,對於不善良的人另一種方式對待。

    古人尚且能通透如此,為何還是會有“以德報怨”的人?

    他們的內心是否算得上是心理扭曲?

    倒也不見得如此。

    耶穌常教導自己的信眾說:“別人拿走了你的襯衣,你要把外套也給他。”“當你被打了左邊的臉,那請把右邊的臉也給他打。”

    真是令人費解?

    當我們瞭解了怨氣的由來,就能理解以德報怨的行為背後的心理。

    1. 怨氣從何而來?

    當你被打了左臉或者是被拿走了襯衣,你心裡一定生氣,因為在社會交往中,我們一直秉承著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指當交往雙方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利益大致相等時,人們會從這種關係裡得到最大的快樂。公平時一個強有力的社會標準,如果在其中,沒有得到應得的,又或者失去應有的,個體就會最終深感不安,甚至有糟糕感。

    這種失去公平性的怨氣從而產生。

    2. 怨氣從何消失?

    當被拿走襯衣的人,被打了左臉的人,明白對方可能是因為貧窮而不得已偷取襯衣,又或者對方的怨氣不知從何消散,而將怒氣轉嫁到你身上,你可能具有同理心,而不會因此怨恨對方,進而用以德報怨的方式,給了對方更多的東西,更多的滿足,使得對方的怨氣消散,可能從另一個角度挽救回一個人,讓對方人性與良知重新發現。這就是以德報怨的功勞所在了,怨氣也就消失了。

    以德報怨的人,可能是一個更懂得自我心理調節的人,他會用更為利他的心理去真正排解他人怨氣,他也能夠用轉移的方法不做到內攻自我的人,當被人侮辱或不公平對待的時候,更容易跳出思維限制,去思索對方行為目的的人。

    有人會說這樣的人就是一痴人!怎麼會讓自己的右臉讓人打,怎麼被拿了襯衣還送外套?

    想想彌勒佛的肚子,中國的太極拳,柔柔綿綿,其實威力巨大,打過去還能彈回來。

    打過來的掌,你不內接到從而攻擊自己,就是勝!

    用它的力反彈回去,用柔性感化對方,更是勝!

    無形之中,怨氣消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多少歲教育孩子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