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賺第一桶金
-
2 # 紅財經2020
行為經濟學更偏重於人心人性,特別是認知心理學,使經濟學從研究財富轉為研究人,是經濟學的發展革新方向。現在行為經濟學正開始向神經科學衍生,出現了神經元經濟學,試圖從神經細胞、高分子的角度解讀人類的經濟行為。
行為經濟學有四種常見的偏見:
1. 交易偏見:
交易效用理論最早由芝加哥大學的塞勒(Richard H. Thaler)教授提出。他設計了一個場景讓人們來回答:炎熱的夏天,你躺在海灘上,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喝上一杯冰涼的啤酒。在你做白日夢想著那杯自己最喜愛的啤酒時,你的同伴要去附近的電話亭打一個電話,正好可以幫你看看附近的小雜貨店有沒有啤酒賣。
他要你給他一個你願意出的最高價錢,如果啤酒價格在你出的價格之內,他就幫你買回來,高於這個價格他就先不買了。那麼你最多捨得花多少錢在這個小雜貨店買一杯啤酒呢?他讓一組人回答這份問卷,最後統計出的平均價格是1.50美元。然後他把這個問卷中“附近的小雜貨店”改成“附近的一家高階度假酒店”,把新的問卷給另外一組人做,讓他們出一個最高價錢。你知道做了小小的改動之後結果有什麼變化嗎?改動後統計出的平均價格是2.65美元。
同樣是在海灘喝一杯買來的冰啤酒,從酒店買和從雜貨店買來的相同的啤酒是沒有差異的,既不會因為在酒店買而享受到酒店裡優雅舒適的環境,也不會因為雜貨店的簡陋而有任何損失,但為什麼從酒店裡購買的話人們就願意支付更高的價錢呢?
一般來說,人們總會很寬容地對待酒店裡商品的高價,在商品對你自己的實際價值相同的情況下,願意為其支付的價格更高些。換句話說,如果最後你的朋友幫你買回了啤酒,並告訴你是花了2元錢從酒店裡買來的,你一定會很高興,因為你不僅享受到了美味的啤酒,還買到了便宜貨,比你的心理價位節省了0.65美元,獲得了很大的交易效用。但是如果你的朋友說是從雜貨店買來的,你就會感覺花了2美元是吃虧了,雖然喝到了啤酒,心裡卻是不怎麼高興,因為此時你的交易效用是負的。
可見,對於同樣的啤酒,正是由於交易效用在作怪,而引起人們不同的消費感受。
在交易中會受到無關參考價值的影響,過多考慮參考價格和商品實際價格之間的差距。
2. 結果偏見:我們看到一個人獲得了成功,就會立刻認為他過去所有的行為都是那麼地有道理,可成功者自認為的那個經驗,也很有可能是他沒有獲得更大成功的絆腳石。
主要指的是過程難以量化,不如結果可靠,即以成敗論英雄。
3. 後視偏見:人們往往會認為自己在事前就可以預測到,其實他們未必可以如自己想像的那樣準確地做出預測,這就是後視偏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馬後炮”。
後視偏見的存在對我們到底有什麼影響呢?奚愷元教授認為起碼有3個壞處:
(1)有後視偏見的人在事情發生後總覺得自己當時的預測就是對的,因此他們難以從經驗中學習。
(2)有後視偏見的人在事後總覺得自己早就可以預測事情的發生,因此難以用公平的眼光評價他人。如果你不幸有一個具有嚴重後視偏見的老闆,每次當你做成一件事情的時候,他都會告訴你他早就知道這件事是可以成功的,因此不會給你充分的肯定和獎勵;相反,如果你告訴他一個失敗的訊息,他又馬上會嚴厲地說他早就告訴過你這件事情不能做,緊隨其後的就是對你嚴厲的懲罰。
(3)有後視偏見的領導會更多地以結果來衡量下屬的表現。一個好的領導應該利用機制去監督和控制過程,並且要有能夠看懂過程的能力和耐性。
奚愷元教授認為有一個簡單易行的辦法可以使自己改變後視偏見——每當遇到重要的事情,在還不知道事情結果的時候,就把你對事情結果的預測寫下來,還要寫下你之所以如此預測的理由。一定要把你的預測寫下來是因為在事情發生以後,你的記憶會欺騙你,只想得起來那些與事情的結果相符合的證據,而把當時的預測寫下來就可以在事後看看自己預測得到底準不準。
這個方法不僅可以讓你發現自己的預測未必都是對的,也可以幫助你瞭解自己在哪些方面的預測比較準確,哪些方面的預測經常偏離事實。他建議我們如有興趣,可以寫下此刻自己對股票市場的預測,以檢驗我們“後視偏見”的問題。
事情發生後,人們認為自己可以事先預測,但實際上卻未必能準確預測。
4. 適應性偏見:就是人們對好的、壞的環境,最終都能適應的強大的行為心理。一個人對任何一件事,有了之後就會習慣。好東西久了,也會習慣,壞東西久了,也會習慣。
人們常常低估自己的適應能力,因此高估一些事情在一定時間內對自己的影響。
-
3 # 天涯的涯
一、結果偏見
我們看到一個人獲得了成功,就立刻認為他的所有行為都是正確的、有道理的。這種非理性的結果偏見,會讓我們從正確的結果推出錯誤的原因,又因為堅信並且執行這個錯誤的原因,從而滑向失敗的深淵。避免結果偏見有兩個方法,歸納之後再演繹和學前三問。
二、適應性偏見
適應性偏見即指承受著時間推移,一個人對任何一件事都會慢慢習慣。好東西用久了會習慣;壞東西用久了也會習慣。
如一個員工最近幾個月表現得非常出色,是應該加工資還是應該發獎金?如果加工資的話,員工受到激勵只能維持幾個月,習慣了就沒有激勵作用了。而發獎金便不會存在適應性偏見。
三、雞蛋理論
20世紀50年代,某食品公司發現,他們的蛋糕粉一直賣不好。研發人員不停改進配方依然賣不好,最終美國心理學家歐內斯特.迪希特發現,蛋糕粉真正滯銷的真正原因是配方太齊了,家庭主婦們失去了“親手做”的感覺。於是,歐內斯特提出把蛋糕粉的蛋黃去掉,這個想法被稱為“雞蛋理論”。宜家的傢俱同樣也採用了這個理論,讓使用者自己親自組裝傢俱,所以雞蛋理論也叫“宜家效應”。
四、心理機率
人們的直覺和客觀機率常常是不相符的。行為經濟學家把人們自以為的機率稱為“心理機率”,而心理機率和客觀機率不吻合的現象,叫作 “機率偏見”。
五、凡勃倫效應
1899年,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在其著作《有閒階級論》中提出“炫耀性消費”。他說,消費者購買某些商品的目的並不公公是為了獲得直接的物質滿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即一些商品的價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這種現象被稱為“凡勃倫效應”。
-
4 # 啟3緣9
交易偏見:在交易中會受到無關參考價值的影響,過多考慮參考價格和商品實際價格之間的差距。
結果偏見:過程難以量化,不如結果可靠,即以成敗論英雄。
後視偏見:事情發生後,人們認為自己可以事先預測,但實際上卻未必能準確預測。
適應性偏見:人們常常低估自己的適應能力,因此高估一些事情在一定時間內對自己的影響。
-
5 # 小小楊說投資
個體本身就存在很多認知偏差,並且個體認為自己是不存在認知偏差的。 很矛盾吧
行為經濟學在研究時間偏好方面會提到你說的這個, biais pour le présent. 在模型裡面一般用β表示,
當β等於1時,說明不存在當前偏差, 小於1時,代表存在biais présent. 當β等於0時,說明只關心當下不關心未來。
我們每個人的效用函式中的β都在0到1之間徘徊,但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β等於1,可以認為人的不理智行為也是由認知偏差引起的。當β越靠近1, 可以認為人越理智。
下面另一個回答提到吃肉減肥的例子很形象,是可以被解釋的,有兩個模型。
Multiple selves多重自我模型, 每一天的我都是一個新的我,每一個我在整體的我之間進行不合作博弈。
dual self 雙重自我模型 短期的我的利益總是與長期的我的利益相矛盾。
這兩個模型解釋拖延症已經足夠了,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β都是小於1的,β越接近於1,這種人稱為sophisticated,β越接近0,這種人稱為naif.你認為自己是哪一種呢?
回覆列表
稟賦效應,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由三位行為經濟學家提出的,其中包含了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其主要說明這樣一個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當你一旦擁有某項物品時,那麼你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會擁有之前大大增加,換句話說,人們不願意割捨那些本該屬於我們的東西,這一現象本質上是由損失厭惡引發的,因此這也導致了人們在決策過程中對利害權衡的不均衡性,對避害的考慮,遠大於對趨利的考慮。這個實驗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場合都曾經經過複製,結果基本上保持不變!
免費的永遠是最貴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那些營銷“套路”!
我們會發現現實生活中稟賦效應的例子會有很多,特別是在市場交易發生的過程中,有很多的商家就是採用“稟賦效應”來完成交易的!
比如,小A經營了一家寵物店,經常會遇到有小孩子想要買小狗、小貓之類的寵物,但一般情況下,父母並不會同意,應該怎麼辦呢?此時,如果小孩哭鬧,即使最終父母掏錢購買了寵物,也會有所抱怨,至少小A也別指望這家人以後會再來購買狗糧和寵物商品了。
如果我們採取另一種方式,小A此時,對小朋友及家長說,可以把小狗免費先帶回家過幾天吧,週一早上再送回來就行,並免費送出一袋狗糧!等到下週一早上,送回來的多半都是錢而不是狗!這是因為經過幾天的相處,會讓父母和孩子產生一種已經擁有小狗的錯覺,並慢慢的與小狗建立了感情!在這種情況下,要再失去它,實在是太痛苦了,此刻寧願付錢購買,也不願輕易就失去本已擁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