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以史鑑終

    就你問題而言,應是從科舉制廢除失去人心的角度思考的,如是推出科舉制廢除是導致其滅亡的重要原因。

    那我只需要解釋一下,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後的善後措施,即可令你明白這不是根本原因。

    科舉制廢除時的現狀

    有學人統計,太平天國以前捐官的總人數為3. 5萬,而19世紀最後30年中,捐官人數達到53. 4萬。增長了十幾倍。

    以咸豐元年(1851)為例,中舉後授予實官和取得候補資格者共計25. 3%,絕大部分即使考上亦沒有做官的資格。

    以山西太谷、安澤、虞鄉等三縣所做的科舉統計也表明,在咸豐十年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間,透過科舉制完成社會垂直流動的紳士,即考中並當官的人只有3%— 4%左右。

    科舉考試在廢除前就已形同虛設。當時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大家平時去學堂學習,到科考之時,就紛紛回家複習應付科舉。

    即使如此,清政府還是擔心失去士人的心。在科舉廢除後,推出了一系列善後保障措施,幫助他們完成了新舊轉變。

    其一,擴大考職和優拔貢名額。1906年政務處專門擬定了《舉貢生員出路章程》,為各省考生籌劃善後。在具體措施方面,大量增加優拔貢額,拔貢照原定額增加一倍,優貢照原定額增加四倍,歲貢照原額增加數倍。還改變生員考職到京應試之例,令其不必到京考試,由各州縣知縣和教官選拔保送至省,保送人數為取額的10倍。

    其二,因新學擴充套件需要大量師資,各級師範學堂紛紛建立,並對具有舊學生員資格者優先取錄,畢業後即分發中小學堂任教。由於享有優先錄取權,士子大批湧入學堂。

    其三,獎勵出國留學,獲取新身份。

    其四,私塾學館改為新式學堂,塾師搖身變做教師,或繼續充當塾師。因中國地域遼闊,國情複雜,政府經費嚴重不足等等條件制約下,相當一部分地區新式學堂及老師只是換湯不換藥,可以說這部分甚至處於無感的環境中。

    另一方面,由於清政府的善後措施過於優厚,引起了輿論的不滿。

    1909年12月11日,《大公報》載《哀考試》一文抱怨道:“自入春以來,考優考拔應試者每省類不下五六千人… …優拔甫竟,而生員考職者繼之,人數期限視優拔而稍殺,其紛紛擾擾則如出一轍。生員考試方竟,而舉貢之考職又繼之。

    由上所述,你應該不會再覺得科舉廢除會對清朝滅亡產生影響了吧?

    在此多說一句,清政府滅亡的根本原因在於不肯放權,導致新政流於形式,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後,尚能在皇宮續住到1924年,可想而知,清政府對士人的影響力。

    不足之處還請指出,一定及時改正!!!

  • 2 # 畫素說

    當然不是啦,清朝的滅亡是歷史的必然性,科舉制的廢除,主要是因為已經不適應時代,這個與清朝末期的一系列的改革是相輔相成的。科舉制度的廢除,頂多只能說是清朝滅亡的標誌,但並非是導致清朝滅亡的最重要原因。

    但我們仔細去分析,便能發現其中的端倪,這說法顯然不成立。

    我們先來看看科舉制為什麼會被取消

    在19世紀80年代左右,清朝意識到了自己的落後,便開始了一場變革,企圖透過洋務運動來改變落後的現狀。不過隨著洋務運動的發展與西學的傳播,顯然科舉制度這一取士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朝廷對人才的需求。正因為如此,1888年,清朝不得不對科舉制度做了一次“外科手術”,允許以算學取士,同時還將自然科學一起納入了考試內容中。在1889年又加設了經濟科,以達到招攬“經時濟變”之人才。

    同時,以康有為等維新派,建議廢除八股文改為“試策論”,以圖達到改變已經僵化的科舉制度,為清朝選出最合適的人才,不過可惜的是在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便下令取消一切的科舉改革,恢復舊制。

    一直到1901年9月,清朝在一次推行新政,加上各地的封建大吏們的強烈請求之下,與1904年清朝頒佈了《奏定學堂章程》,正式確定了改八股為策論,不過此時的科舉還未被廢除。隨後在袁世凱、張之洞等人的建議之下,於1906年,所有的鄉試、歲科全部廢除,頒佈新式教科書,全國各地設立蒙小學堂。至此在中國延續了1200餘年的科舉制度正式被廢除。

    科舉制度的廢除,導致“精英人才”無法為清朝服務,最終導致清朝滅亡,純屬扯淡

    看了上面科舉制度的取消過程,我們就可以看出網路上的這一言論多麼的荒謬。在科舉制度廢除後,直接將以前固化的取士方法給拋棄不用了,實際上還使得清朝的取士範圍變得更大、更廣,確保各方面的人才都能為清朝所用,有百利而無一害。

    我們相比以前的科舉制度,不難看出,只要你文章寫得好,便能夠入朝為官。但畫素想問一句,這些人真的有能力麼?這是個未知數,一個被八股文所毒害的人是否真的能夠治好一方?科舉制度廢除後的新學,很明顯更加的實際,這樣各方面的人才都能得到選用。

    所以說取消科舉制度其實是打破僵局,為清朝這一灘死水,注入了新的活力。並非是清朝滅亡的原因。

    下面我再來說說為什麼我說科舉制度只是清朝滅亡的一個標誌

    一個封建王朝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無非兩個字“穩定”!這也是維新派為何會屢屢受挫的原因,因為幾千年的歷史告訴慈禧,關於“改革”這種要躲得遠遠的。

    因此能讓清朝這麼堅定的廢除科舉制度,可見其已經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清朝這才緊緊的抓住這一根稻草,企圖在以新政解救即將覆滅的大清朝,而“廢除科舉制度”正是其中的一種妥協,所以說“廢除科舉制度”是清朝滅亡的一個標誌,但這並非是清朝滅亡的原因,因為清朝的滅亡是歷史的必然性。

  • 3 # 汗屋

    這種說法是無稽之談,清朝的滅亡根本原因是因為:落後的腐敗的封建制度已經不適合當時的社會情況,必然會被取代。

    科舉制度被取消,只可能說或許有一定作用的推動了清朝滅亡。當時清朝已經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情況 ,外有帝國主義壓迫和剝削,內有腐敗官員和落後國情。革命勢力和革命意識已經開始茁壯成長 並形成極大的實力。

    這種情況下,清朝不滅亡根本不合理 和科舉制度提不上什麼關係。

  • 4 # 逝去即歷史

    這種說法簡直荒謬!一個國家或是朝代的滅亡的根本原因不是一種或是幾種制度,而是整個社會矛盾到了不可調和的階段。

    清朝的滅亡不是因為廢除科舉制度導致的,相反科舉制度阻礙了歷史的進步和科學的進步,延緩了清朝政府接受西方先進文明和科技的步伐,使清朝落後於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早就應該廢除。

    如果清朝政府能夠早些更開明、更明理一些,早些時候發現科舉制度的弊端,發現科舉制度這一個歷來被清朝皇帝視為掄材大典的選拔人才和官員的制度已經不能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展。

    實施新政,開辦新式學堂、新式工廠、教授新式文化,中國能夠展開工業革命,即使不能實現君主立憲,也可能會有更好的政治體制,使中國開始新的發展,最起碼後面的戰爭不會輸、賠款不會有、圓明園也不會被燒。

    也許歷史就會發生改變,不是廢除科舉制度導致了滅亡,是廢除科舉制度的時間太晚了,如果在康雍乾年間廢除科舉制度,發展新式教育。

    這個世界都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

  • 5 # 本草百曉生

    還有人說,清朝的滅亡都是慈禧一個人造成的,要不是她挪用公款,建造熙和園,甲午之戰就不會輸,就不會掀起帝國主義刮分中國的高潮;還有人說清朝滅亡,都是李鴻章這個賣國賊造成的,他不賣國割地,清政府哪會亡...

    其實像這樣,把清朝的滅亡單獨歸結為一個原因,或是幾個原因,都是睜眼說瞎話,都是片面的。清朝的滅亡,不是一個人或是幾個人的錯,甚至都不是單獨的事件或是幾個事件所引起的。它的滅亡是多方面的,比如“閉關鎖國”政策,導致清政府目光短淺,在面對侵略者的炮火又是,都不知道該如何防禦。

    但你說清政府的“閉關鎖國”導致了清政府滅亡也不盡然,當初清廷採取這種“鴕鳥政策”,也有一定的理由。

    因為早在乾隆末年,聽英使節馬嘎尼,說法國革命,推翻皇室,送路易十四上送斷頭臺。這引起乾隆極度不適。隨後他更加堅定自己“閉關鎖國”的政策,乃至發展成為以後清帝要實行的國策。

    回到原問題,廢除科舉制是在1905年,慈禧晚年所做的一件利國利民的事,它的初衷是為大清續命,因清廷的八股取士越來越越不合時宜,只有培養新式人才,才能保大清江山不倒。

    這政策自然是好的,但她沒想到是。正是這條政策,讓四萬萬子民逐漸意識到清廷已腐朽不堪,這條破船不堪重用,只有推翻,才有未來。

    是科舉制導致清廷滅亡嗎!

    清朝滅亡的原因很多,說白了,中國古代官僚制度敗給了西方科技文明,這是時代趨勢!

  • 6 # limuzi1966

    我不同意這個觀點,理由是:

    一、清朝時期的科舉制的弊端

     清朝科舉考試的內容沿襲明代舊制,,命題一律出自“四書”“五經”,答卷的解釋發揮限定以朱熹《四書集註》為據,不能以個人見解隨意立論。考試文章的格式、用語均有一定模式,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形式死板,內容空洞。其目的在於選拔毫無創見、盲目服從的忠實奴才。

    鴉片戰爭後,隨著國內形式的變化,科舉制越來越不能形式發展的需要,它不能選拔出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材,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

    二、制度落後是衰敗的主要原因

    1840年後,列強相繼發動了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五次大規模的侵略戰爭,戰爭的結果都是清政府戰敗。究其原因雖然列強軍隊在武器裝備和訓練方面固然比清軍先進優越,但也存在不利因素,其兵力相比較來講嚴重不足。而中國所進行的反對侵略的戰爭,是正義的自衛戰爭,得到廣大人民和愛國官兵的支援。中國戰敗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封建社會制度的腐朽和經濟、科學技術的落後,在於清政府的昏庸愚昧。

    三、清政府放棄生存機會

    19世紀末期,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為挽救民族命運發動了大規模的變法運動,即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透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定,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這場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被清政府殘酷的鎮壓下去。

    事實證明清政府的滅亡是本身造成的,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與科舉制沒太大關係。

  • 7 # 草民879

    清帝國亡於“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

    孟子曰:“君視民如草芥,民視君如寇仇。”

    晚清思想家龔自珍當年大呼:“亡國滅種的大禍就要臨頭了!”其標誌就是:”官無廉官,吏無能吏,兵無勇士,軍無良將,民無良民,甚至盜無俠盜。”

    曾經是晚清“改良主義”的領軍人物梁啟超說:“長期殘忍地壓制人民,使人民變成奴才,讓人民的脊樑已經彎曲,而在面臨外敵入侵、大亂當頭之際,又指望人民在自已面前仍彎著腰當奴才,而在外敵面前直起腰來反抗,這不是白日做夢是什麼?”

    1909年,晚清最後一位柱臣張之洞死前,曾和攝政王載灃有過一次談話。張之洞提醒載灃施政勿激起民變,載灃的回答充滿自信:“不怕,咱有兵在。”載灃走後,張之洞長嘆一聲:“沒想到竟然聽到了這種亡國之音啊!”

    晚清的統治者們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基礎上提出了“師夷長技以自強”,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他們對大清帝國選擇這條道路充滿自信。

    “百日維新”的理論基礎是康有為的“改良主義”。光緒皇帝對此深信不疑。“百日維新”的參與者當然對康有為的理論充滿自信。

    當年,勢單力薄的革命黨人致力於埋葬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認為這是救中國的唯一途徑。在晚清統治者們的心目中,這是核心利益,不得觸碰!除了既得利益之外,他們對這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國家政權制度充滿自信,就連“改良主義”的領袖康有為也沉醉在“惟我皇上聖明,乃能救中國”的夢幻中。

    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領袖人物張之洞,同時也是晚清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領軍人物。而“改良主義”的領袖康有為所鼓吹的還是尊孔保皇。由此可見,晚清的精英階層依舊對儒學充滿自信。

    武昌起義一聲槍響,諸多自信的清帝國搖搖欲墜……

  • 8 # 蘭臺令君

    不管是清朝廢除科舉制度,還是清朝滅亡本身,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所以說廢除科舉制度是導致清朝滅亡的原因這個依據根本是站不住腳的。事實上清朝的滅亡可以說是標誌著傳統的封建制度在中國走到了盡頭,無論從制度上說還是思想上說已經無藥可救,可亡,更該亡。

    科舉制度被時代所拋棄

    清朝科舉制度的滅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已經不能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了。科舉制度本身存在的意義是為國家選拔優秀的人才,但隨著西方文明的進步,用堅船利炮打開了清朝國門,原先苦讀四書五經的學子們思想保守僵化,缺乏對事物的思辨精神,無法為國家帶來創造力,而清廷本身也採取了“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來挽救疲敝的國家,但這些都不是救國之策。

    儘管康有為等人曾經將自然科學納入到考試內容中去,還設立了經濟特科,渴望透過改革科舉制度來為朝廷找到有思想有文化的人才。然而俗話說胳膊拗不過大腿,所謂的戊戌變法在慈禧太后看來是從根本上動搖了滿清的政治根基,寧可揹負著王國的風險也不能將祖宗留下的基業“付之一炬”,因此這位老佛爺很快便取消了所有的改革措施,恢復原有的科舉制度,老佛爺想要的是封建制度衛道士,而不是具有創新思維的國家建設者。後來袁世凱、張之洞等人建議大力推行新式學堂,豐富各種學科,因此朝廷從1906年開始宣佈,所有鄉試、歲科全部停止,全面採用各種新式教科書,至此科舉制度算是正式廢除了。

    廢除科舉是實施新政的需要

    有很多認為,清朝廢除科舉制度以後是阻斷了社會精英的上升通道。什麼是所謂的社會精英?事實上精英絕對不會是指思想固化的腐儒,因為在舊的科舉制度中,往往會以文章的好壞,字寫得是否漂亮來評判個人能力,而忽視這些人是否具備了執政能力、管理能力、思辨精神與科學意識。所以廢除科舉制度可謂是打破舊制度的一種嘗試,試圖讓原本死氣沉沉的國家有了新的活力。再加上清朝預備立憲、建立新軍、改革教育、興辦企業等措施的推行,人才需求比以前有過之而無不及,根本談不上阻斷了精英們的上升通道。

    歷史的潮流證明清朝註定要滅亡

    至於清朝的滅亡我覺得真是怪不得誰,也沒必要把鍋甩在什麼科舉制度的滅亡上。清朝本質上是一個封建君主國家,即使他們實行了一些新政,但其目的並不是為了什麼富國富民,而是為了穩定自己的封建統治,本質上還是一箇舊制度的守護者。所以新政與舊制度的矛盾始終是不可調和的。但隨著新時代的思想在華夏大地上的廣泛傳播,老百姓早已不是過去那種任人宰割的魚肉,封建舊制度也早晚會被歷史潮流所吞沒。

    以上就是該問題的答案,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9 # 蒼黃為輕

    的確是重要原因之一,廢除科舉讓讀書人沒有了晉身的途徑,也就是說站在了全天下讀書人的對立面。太平天國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如果不是他們反對儒學,就沒有那麼多讀書人幫助清廷跟他們戰鬥,清朝早就亡了!

  • 10 # 人文攝影師樂哥

    科舉制度

    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中國的科舉制度,絕對是中國幾千年來封建王朝的立身之本!反觀西方諸國,同樣也是封建社會,但是王權遠遠低於神權,皇帝都是教皇的信徒,所以歐洲經歷的漫長的黑暗中世紀,但是不幸中的萬幸是,西方開始反思,開始走向科學和文明。但是中國相反,透過科舉制度,牢牢把控住了知識分子,讓知識分子透過科舉制度,死心塌地的為各個王朝的君王服務,而不像西方那樣,有知識的都是教會的牧師、教父等。

    其實中國的科舉制度,要真正追溯只能到隋朝,但是其實自從秦一統天下之後,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後,儒家就已經是中國各個王朝認可的學說。但是那個時候,知識分子想入仕為官,除了要學好四書五經等儒學經典之外,並沒有什麼途徑可以入仕,比如漢朝的舉孝廉,或者透過繼承祖輩的官位等,所以在隋朝以前,那麼多的世家豪門,也有那麼多的失意的知識分子,比如竹林七賢、陶淵明,一身抱負,但是入仕五門,只能借酒消愁。

    而在隋統一後,隋文帝和隋煬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這種為寒門子弟提供了合理的階層上升辦法,但是無形中卻觸犯了豪門大家的利益,比如隋末各個節度使造反,李淵、李世民就是藉著機會奪取了政權。但是李唐奪取政權後,又繼續將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明經、進士兩科是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甚至還產生了武舉。

    可以說,科舉制度,是中國封建王朝統治的潤滑劑,透過這個制度,讓天下的讀書人有了希望和目標,而也讓整個社會階層保持合理的流動性,而西方由於沒有這麼“科學”的科舉制度,透過分封貴族保持統治,產生了很多的小國寡民,而不能長久維持封建統治,開始先進入了資本社會,這也是不幸中的幸運了吧!

    滿清滅亡

    說實話,滿清滅亡的原因目前在史學家仍然眾說紛紜,比如說清朝對生產力的抑制、軍事實力落後、西方列強入侵、內部鬥爭等等,但是科舉制度的取消,確實對清朝滅亡起到了催化和加速的作用!

    為什麼這麼說?其實清朝政府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就名存實亡了!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統治力弱到了難以置信的地步,國家的軍隊戰鬥力孱弱不堪,八旗、綠營兵等國防支柱面對農民起義軍的時候,一觸即潰。

    其實在太平天國時期,滿清就已經隨時要崩盤。可是為什麼有踹過氣來了呢?那是因為當時中國的知識分子階層並沒有放棄滿清,比如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等為代表的漢人知識分子階層官員,仍然全力支援滿清,漢族官員的權力在當時已經達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推翻滿清,可以說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可是沒人人這麼幹,因為那個時候的中國確實需要一個面子上或架子上的統一政府,來維持整個中國的運作,而知識分子對滿清的支援,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而後來滿清由於學習西方,但是又不像日本一樣那麼徹底,導致出了個什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奇葩制度,取消科舉制度,堵住了天下眾多知識分子的上升空間,那麼多熱血的有知識的青年學了日本、歐洲、美國、俄國等知識文化回國後,開始反思,開始嘗試改造腐敗的滿清政府,終於吹響了滿清覆滅的號角。

    因此,綜上所述,取消科舉制度,絕對是加速了滿清滅亡的速度,但並不是最終的根本原因。最終的根本原因就是,滿清的制度和統治,已經滿足不了當時先進生產力的需求,所以必須打破這個舊的樊籠!

  • 11 # fans22

    科舉制不管寒門貴門只有考這一個途徑入仕做官,意義在於:1限制貴族集團擴張,2籠絡寒門子弟擴大皇帝直屬勢力,3給所有百姓改變命運的希望。廢掉科舉只會人階級固化加劇,破滅不同人上升渠道,使社會權利財富進一步集中到那一小撮人手中,加速國家政治經濟不平衡

  • 12 # 滄溟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思想文化的進步,近代化程序的加深。

    由於清末廢科舉時對科舉的評價以偏概全,科舉制在一般華人的心目中已形成了壞印象,現在要還歷史本來面目,需要澄清許多誤解。一個世紀之後,我們應該認識到,科舉並非傳統社會的萬惡之源。科舉被廢,主要不是因為其制度太壞,而是因為後來科舉考試內容不適應時代的需要,特別是八股文拖累了整個科舉制度。但是,經過1901年的洗心革面,科舉制的考試內容和文體幾乎是脫胎換骨了,以往人們認為很壞的八股文已不存在,要說科舉制很壞的主要理由也已消失。只是由於科舉的向心力太大,阻礙了新式學堂的興辦。在清末內憂外患的時代背景中,在西學東漸和外來勢力強力介入的情況下,科舉制的廢止實際上是清末時代背景下的必然結果。

    在主張為科舉制平反的論著中,我雖然引用過從梁啟超到現代學者不少否定廢科舉的言論,但自己卻從未直接否定過廢科舉這一歷史事件,且向來認為科舉制在近代的衰廢,是因為社會環境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科舉制已無法適應新的時代,因此,科舉制的終結是是當時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必然。現在,我更進一步認識到,廢止科舉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東西方文明衝突的必然結果和典型事例。具體地說,當時這種文明衝突包含基督教文明與儒教文明的衝突,[13]以及工業文明與農業文明的衝突。

    在近代以前,東西方本是兩個各自獨立執行的文明體系。如果沒有外來因素的介入,中國可能在相當長的時期中都很難走出古代的歷史空間,可能很久都不會發明蒸汽機或自動產生共和政體。到19世紀,無論是技術還是學術方面,中國與西方已有相當大的差距,存在著相當大的文明落差。科舉被廢,不僅是時代變遷的緣故,實際上也是文明的不同與落差所導致的結果。

    處在清末“數前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中國許多傳統的制度在歐風美雨的衝擊之下都逃脫不了被徹底否定的命運。例如,書院的命運便與科舉十分類似。書院在其存在的一千多年曆史上,大部分時間都是進行教育活動的場所,雖然也有其侷限,但總體而言,書院的積極意義還是主要的。但是,到了清末,多數書院都變成應舉的預備機構,也被人們視為與學習西學為主的學堂相對立的舊學的堡壘。在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中,似乎學堂代表進步,書院代表落後,儘管有些新式書院實際上是在教育新學。在戊戌變法期間,康有為不僅奏過《請廢八股試帖楷法改試策論折》,而且也上過《請飭各省改書院淫祠為學堂折》。當時許多有識之士也對書院的弊端大加抨擊,例如熊希齡等人所呈《湘紳公懇撫督院整頓通省書院稟稿》,便詳細列舉過清末湖南眾多書院的各種積弊。到1901年9月,朝廷釋出上諭,令所有書院一律改為學堂,宣告了書院這一中國傳統的教育組織形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書院被徹底否定之後相當一段時間,在多數華人的心目中也是一個負面的名詞。1949年以後直到“文革”期間,書院在大陸基本上也是被否定的舊事物。只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人們才逐漸認識到書院其實是我們的國粹之一,它在清末被西式學校所取代,並不意味著總體上應該被否定。理解了這一點,我們也就較易理解為什麼科舉制被廢止,並不意味著科舉制就該徹底否定。在1300年中國科舉史上,有大約1240年左右的時間,科舉制是適應當時的時代和社會的。只有當西學東漸、國門被迫開啟之後,科舉制才日益與時代脫節。將科舉說成是落後腐朽的封建制度,可以說是20世紀中國文化的最大冤案之一。

    科舉制被廢止的時代,不僅是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發生劇烈衝突的時代,實際上也是傳統的農業文明逐漸被現代工業文明所取代的時代。在社會進化的過程中,許多傳統的事物都逃脫不了被淘汰的命運,例如,馬車被動力機車所取代、線裝書被西式印刷書所取代、犁被拖拉機所取代……等等,因為在時代飛速發展的情況下,傳統社會原有的許多事物已變得落後了,被淘汰是必然的結果。但是,今天我們在看待馬車、線裝書、犁等東西的時候,應該歷史地看其價值與作用。

    在傳統社會,教育和考試以人文知識為主要內容,西方的中世紀大學和東亞的書院、科舉皆然。只有到文藝復興,特別是工業革命之後,教育的內容才逐漸轉移到自然科學方面來,注重自然科學的內容,即所謂的實科,是工業文明時代教育的重要特徵。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伴隨著堅船利炮強勁東來的西學代表的是先進的工業文明,已十分強調科技的重要性。而當時的中國還處於農業文明的時代,科舉考試內容基本上還停留在古代的古典人文知識,自然逃脫不了被停廢的命運。正如美國曆史學家威爾·杜蘭便指出:“當這個制度以及由這個制度而帶起的整個文化,被那無情的進化和歷史破壞推翻時,這實在是一件最大的不幸。”產生於古代中國的科舉制又像一艘專門為在江河(古代社會)中行駛而建造的大船,並不適合在大海(近代社會)中航行。一旦它駛入海域,遇到大風大浪,結果便遭到滅頂之災。

  • 13 # 一鍋煮了

    不知道是誰說的取消科舉制度是清朝滅亡最重要的原因,感覺這個說法有失偏頗,清朝滅亡跟取消科舉制度沒多少關係。

    首先,從科舉制度正式取消的時間來看,1905年9月2日,袁世凱、張之洞奏請立停科舉,1906年清廷正式批准停止科舉考試,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正式被廢除。那麼,廢除科舉制度前後,清朝處於什麼樣的內外部環境呢?

    先來看看外部環境:

    1840年-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歷時兩年,清廷戰敗,籤《南京條約》,從此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喪失主權。

    1856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歷時四年,清廷戰敗,籤《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割地、賠款、喪失主權。

    1865年-1878年,衛疆戰爭,左宗棠收復新疆。

    1883年-1885年,中法戰爭,歷時兩年,法軍不勝而勝,籤《中法新約》。

    1894年-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歷時一年,清廷戰敗,籤《馬關條約》割地、賠款、開放口岸。

    1900年–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直接打到紫禁城,燒殺搶掠,火燒圓明園,籤的《辛丑條約》,割地賠款,喪失主權。

    再來看下內部環境:

    1851年-1864年,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歷時十三年,清廷勝利,內耗巨大。

    1899年-1900年,義和團運動,引八國聯軍遠征,釀巨大經濟損失,簽訂喪權辱國條約。

    從上述年鑑來看,從1840年到1900年的60年間,清廷不是在打仗就是在談判,不是在談判,就是在準備下一次應戰。幾十年的戰爭消耗加上割地、賠款,國力幾乎消耗殆盡。1900年後,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侵略加劇,全國各地反壓迫、反侵略武裝起義風起雲湧,資產階級革命運動迅猛發展,清政府統治危在旦夕。為了維護自身統治,清政府從1901年起陸續推行“新政”。當然,這些新政就包括取消科舉制度。“新政”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但面對著日益高漲的革命形式,“新政”並不能幫助統治者度過危機,腐朽的政權,滅亡是遲早的事兒,所以,取消科舉制度跟清朝滅亡並沒有太大的關係,相反,取消科舉制度也是為了挽救清廷所採取的自救新政,只不過實施的太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未來的人工智慧與人腦智慧,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