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自由TD

    西周是中國古代第三個朝代,約始於公元前11世紀時周武王伐紂滅商,終於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覆亡的中國統一王朝。在這一時期內,全國大小諸侯均向王朝負擔一定義務,周朝維持著統一局面,由於周王居西方的都城宗周,故稱西周。西周的諸侯有同姓、異姓之別。建立諸侯國,要賜以土地山川和人民,同時分予寶器,並有等級差別。周王朝建立以後,“武王封帝堯後於黎”。

    “黎”在哪裡?

    2006年1月,在黎城縣西關塔坡水庫的田地裡,當地村民發現有古墓被盜。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發掘勘探,在地處縣城西一公里塔坡水庫西關村的田地裡約40畝面積區域內,探明有西周同時代墓葬92座,其中大型墓4座、中型墓14座,其餘為小型墓。2006年1月至9月,共發掘出十幾座古墓,出土了一批青銅器、玉器、陶器等珍貴文物,其中就有兩座西周侯級別的大墓,墓中出土的一對青銅壺器皿上出現了“黎侯宰贏作寶壺永用”的銘文。經文物專家論證,黎城在西周時期為黎侯國,這個墓地就是當時的黎國墓地,這對壺被視為黎侯古國的“身份證”。這個結論由國家文物局認定並公佈,此考古發掘被列為2007年中國考古重大發現之一

  • 2 # 說歷史的小白

    西周是中國古代第三個朝代。約始於公元前11世紀時周武王伐紂滅商,終於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覆亡的中國統一王朝。在這一時期內,全國大小諸侯均向王朝負擔一定義務,周朝維持著統一局面,由於周王居西方的都城宗周,故稱西周。西周的諸侯有同姓、異姓之別。建立諸侯國,要賜以土地山川和人民,同時分予寶器,並有等級差別。有歷史文獻表明,在商朝時黎城就是黎侯國。“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 (《左傳.昭公四年》)說的就是商紂王為了逼各諸侯多進貢,在黎城舉行了一次威武的閱兵儀式,但東夷的首領未等會散就逃了回去,拒貢賦而叛商。西周建立以後黎城仍為黎侯國。但是多少年來因歷史文獻甚少,加之傳記之誤,黎侯古國的地域之爭沒有定論,透過這次黎城西周古墓群發掘中的重大發現總算找到了黎侯古國的“身份證”,黎侯古國的地域之爭也畫上句號。

  • 3 # 若水武清

    2006年1月,在黎城縣西關塔坡水庫的田地裡,當地村民發現有古墓被盜。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發掘勘探,在地處縣城西一公里塔坡水庫西關村的田地裡約40畝面積區域內,探明有西周同時代墓葬92座,其中大型墓4座、中型墓14座,其餘為小型墓。2006年1月至9月,共發掘出十幾座古墓,出土了一批青銅器、玉器、陶器等珍貴文物,其中就有兩座西周侯級別的大墓,墓中出土的一對青銅壺器皿上出現了“黎侯宰贏作寶壺永用”的銘文。經文物專家論證,黎城在西周時期為黎侯國,這個墓地就是當時的黎國墓地,這對壺被視為黎侯古國的“身份證”。這個結論由國家文物局認定並公佈,此考古發掘被列為2007年中國考古重大發現之一。訊息震驚了全國,震驚了中華黎氏的後裔。

  • 4 # 牧荑

    黎城,古稱黎侯國,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是太行革命老區。位於長治市東北部,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是山西省的“東大門”,素有“三省通衢”之稱。東臨河北涉縣、河南林州;南接平順、潞城;西連襄垣、武鄉;北連晉中左權。

    黎城縣歷史悠久,文明史長達2700多年。塔坡西周古墓群發掘證明黎城是古黎侯國所在地。《左傳》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晉荀林父滅潞,“立黎侯而還”。黎侯古國在今黎城縣東北。

  • 5 # 讀史論天下

    2018年10月27日,世界黎氏文化研討大會暨黎侯王陵祭拜大典活動在黎城縣舉行。來自馬來西亞、越南以及中國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323名黎氏後裔,齊聚黎城縣塔坡水庫西周黎侯墓群的黎侯王陵祭祀廣場,共祭黎氏祖先,同傳中華古訓,彰顯黎氏宗族3000多年昌盛輝煌的歷史文化和天下黎氏不忘初心、勠力同心的氣魄和風采。

    那麼問題來了,天下黎氏是否出自黎城?黎城真是西周時的古黎國?“西伯戡黎”果真發生於此?黎城縣出土的西周黎侯古墓說明了什麼?

    西周古墓發掘找到黎侯古國的“身份證”

    西周是中國古代第三個朝代,約始於公元前11世紀時周武王伐紂滅商,終於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覆亡的中國統一王朝。在這一時期內,全國大小諸侯均向王朝負擔一定義務,周朝維持著統一局面,由於周王居西方的都城宗周,故稱西周。西周的諸侯有同姓、異姓之別。建立諸侯國,要賜以土地山川和人民,同時分予寶器,並有等級差別。周王朝建立以後,“武王封帝堯後於黎”。

    “黎”在哪裡?

    2006年1月,在黎城縣西關塔坡水庫的田地裡,當地村民發現有古墓被盜。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發掘勘探,在地處縣城西一公里塔坡水庫西關村的田地裡約40畝面積區域內,探明有西周同時代墓葬92座,其中大型墓4座、中型墓14座,其餘為小型墓。

    2006年1月至9月,共發掘出十幾座古墓,出土了一批青銅器、玉器、陶器等珍貴文物,其中就有兩座西周侯級別的大墓,墓中出土的一對青銅壺器皿上出現了“黎侯宰贏作寶壺永用”的銘文。經文物專家論證,黎城在西周時期為黎侯國,這個墓地就是當時的黎國墓地,這對壺被視為黎侯古國的“身份證”。這個結論由國家文物局認定並公佈,此考古發掘被列為2007年中國考古重大發現之一。訊息震驚了全國,震驚了中華黎氏的後裔。

    那麼天下黎氏出黎城,黎城為什麼沒有黎姓?

    文化學者、黎城縣老幹局局長王蘇陵對黎姓、黎城很有研究。他介紹說,要想解開這個謎,起因還得追溯到商周時期的“兩次戰爭”。即“西伯戡黎”與“赤狄滅黎”,這兩次戰爭,一個“戡”,一個“滅”,黎民百姓無論是留下的,還是逃走的,均談“黎”色變。還有就是從黎城縣的縣名談起,黎城縣的縣名出現在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寓意黎明之城、希望之城,至今有1420年曆史了。

    而之前卻叫刈陵縣,從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到黎城縣名出現沿用了148年。刈,割、殺之意;陵,土丘、墳墓之意,連起來就是殺人多、墳墓多的地方。“刈陵縣”這個名稱不僅不好聽,而且有一股殺氣,還帶晦氣。提起歷史上那“兩次”對黎之戰,不僅是黎人、黎氏之痛,更是歷史之痛,所以北魏執政者一是為了讓人們不忘歷史,嚮往和平取其名;二是統治者在戰後,以防黎人回鄉報仇,取一個恐怖的地名來震懾對方。如此,在外的黎氏後裔還敢回家嗎?倖存在本地的黎氏後人再敢姓黎嗎?故此,天下黎氏出黎城,黎城至今沒黎姓。

    王蘇陵說,關於文獻,歷史上記載有很多,其中有正史也有野史,正史中三處,其一,《左傳·昭公四年》裡有“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的故事,說的就是商紂王為了逼各諸侯國進貢,在黎城舉行了一次威武的閱兵儀式,但東夷的首領“拒貢賦而叛商”,就是未等會散就逃了回去。後來又有了商發起對東夷的戰爭,古代的東夷約指今河南東部、山東以及江蘇、安徽北部一帶,也因這次戰爭消耗了商朝的國力,周乘虛而攻之。

    其二,《尚書·西伯戡黎》,由於商伐東夷傷了國體,周王就發動了中國古代一場最大的殺戮“西伯戡黎”。這場戰爭實際上是周人西伯(即西周的奠基者姬昌)對商紂王朝的宣戰,是反商滅商的序幕。這場戰爭是殘酷的,滅絕人性的。《詩·大雅·桑柔》中寫道:“民靡有黎,具禍以燼。”當時,西伯糾集數十國兵力,由陝西灃水一帶出兵,橫渡黃河,先入晉南,後直取今上黨地區以黎城為中心的黎國,殺戮之戰可謂雞犬不留,都城、民舍化為灰燼,黎國就這樣滅亡了。以國為姓的黎民要麼被殺頭,要麼四處逃難。這應是歷史上黎氏第一次大遷徙。

    其三,周王朝建立以後,“武王封帝堯後於黎”。從眾多文獻中得知,新建立的黎侯國從地域和人口上講就弱小了,也許只有目前黎城縣這般大。《史記·周本紀》載:“春秋時(約公元前770年)赤狄潞氏侵奪黎地,滅黎立潞子嬰兒國。魯宣公十五年(前594),晉侯遺荀林父率軍打敗赤狄於曲梁(今潞城石樑)。滅潞後,復立黎侯。”這段歷史記載不足百字,這場戰爭的殘忍與悲傷卻無法用文字來表述。這是繼“西伯戡黎”數百年之後,黎人、黎氏的又一大災難。“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這是《詩經》裡的一首詩,寫的是赤狄滅黎後,黎侯都逃到衛國去避難了,黎國的子民除死傷外,四散逃跑。後來春秋五霸的晉國雖然“滅潞復立黎侯”,不久黎侯國也被晉國吞併,至此黎國就永遠消亡在歷史的長河中。

    “西伯戡黎”的典故從何而來

    參與2006年黎城塔坡水庫西周古墓群發掘的山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智接受山西晚報記者採訪時說,當年發掘西周古墓收穫頗豐,取得了重大的考古研究成果,為古黎國的確定和彌補文獻之不足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文物資料,2009年被評定為“新世紀山西考古十大發現”之一。該墓地共發掘墓葬十餘座,其中七號墓出土帶銘青銅盤一,八號墓出土帶銘青銅壺二、鼎一、匜一,正是這些青銅銘文的發現才揭開了黎侯古國的神秘面紗,研究可填補歷史文獻之不足。

    高智說,上古時期,黎民以國為姓,殷商時黎侯國地域遼闊,涵蓋了今天的晉東南全域。後來,經過一次史稱“西伯戡黎”的殘酷屠殺,疆域縮減,黎民紛紛外逃。

    作為古黎國,傳世文獻中最早可見於《尚書》:“西伯既戡黎”,但因內容所限,難知詳情。從《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中可知在武王八年周公、畢公、太公等挾佐武王伐黎,戰勝後歸來,祭祀文王,飲酒作詩以慶賀。這正是《尚書》中“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於王”的這段歷史。在甲骨文中的“黎”正是當時的古黎國,可知當時的“黎”是商之附屬國,為商之北屏障,對於保護商國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作用。西周之後又被封為“侯國”,固而有黎侯國,如《呂氏春秋》:“武王勝殷入殷;未下輿命封帝堯之後於黎”。

    直到春秋初中期,黎侯國仍然存在。《春秋左傳·宣公十五年》:“(晉國)以略狄土,立黎侯而還”。關於古黎國、黎侯國,過去還有壺關說、長子說、長治縣說,今黎侯墓地於黎城發現,可知古黎國國都在今黎城縣附近是比較可靠的,範圍在其他上黨地區不同時期或有波及,這亦與《說文解字》:“殷諸侯國,在上黨東北”;《讀史方與紀要》:“黎城縣,府東北十里,又東北至河南涉縣八十里,古黎侯國”等記載相吻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作圈的閨蜜應該送什麼生日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