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人a美
-
2 # 雙雙jss
想要孩子得到高智商,這個跟遺傳有關,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其他的途徑去讓孩子的智商得到增長。
除了天才外,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智商都差不多,但為什麼成年後的成長路徑卻千差萬別。這涉及到認知能力和見識
要想孩子更聰明,那就帶孩子多讀書、多見識、多踐行。
-
3 # 山水莊園高小琴
通常人們對智力水平高低進行下列分類:智商140以上者稱為天才,智商120-140為最優秀,100、110、120為優秀,90-100為常才,80-90為次正常,70-80為臨界正常,60-70為輕度智力落後,50-60為愚魯,20-25為痴魯,25以下為白痴。
約有1%的人智商在140分以上;有11%的智商屬於120分~139分;18%屬於110分~119分;46%屬於90分~109分;15%屬於80分~89分;6%屬於70分~79分;另外,有3%的人智商低於70分,屬於智慧不足者。
智商往往會影響著人們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判斷能力,應變能力,所以智商高的人總是會有著過人的能力,一般人們的智商在100左右,而一些有名的人,像是拿破崙,希拉里的智商差不多都在140以上,而且猶太人的智商也要高於正常水平很多,大概在125左右,在生活中也要些孩子們的智商要比正常孩子高,
以下就給大家羅列一下這些孩子的特點。
- 1、女性生育年齡在24~28期間 如果女性的生育能力在23歲以下,那麼孩子的智商會在100左右,而在24~28歲之間的女性生育孩子的時候,孩子的智商會達到110左右,而在29歲以後女性生育孩子的話,孩子的智力又會返回到100左右,由此可見,女性要在最佳的生育年齡裡懷孕生子,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智商較高。
- 2、孩子一直喝母乳 有的母親乳汁貧乏,在孩子生下來之後早早的就給孩子斷奶,不讓他們喝母乳,其實這是個錯誤的做法,母乳中含有很多可以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物質,尤其是牛磺酸,這可以促進神經細胞的發育,所以媽媽們應該一直餵養孩子喝母乳,不能提早喝牛奶。
- 3、母親孕期愛吃魚 如果母親在孕期特別的喜愛吃魚的話,那麼生出來的孩子的智商也會非常高,因為魚可以促進人們的大腦發育,母親在孕期吃魚的話,可以促進胎兒的大腦發育,使得孩子們變得聰明,智商得以提高。
- 4、父母文化程度高 如果父母的文化程度較高,那麼孩子的智商也會相應的增加,這也是部分的遺傳因素導致,因此男人女性們如果希望自己以後有個聰明的孩子,一定要先保證自己是優秀的。
- 5、喜歡音樂的孩子 如果孩子們喜歡聽音樂的話,或者是孕期媽媽們非常的喜歡音樂,經常聽的話,孩子們就會非常的聰明,這是因為音樂可以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促進孩子注意力的集中,音樂有助於促進孩子的右腦發育,讓孩子們變得更加聰明。
這些都是在網上搜集到的,希望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第4點很重要哦,我們總是想把自己沒有做到的事情寄託在孩子身上,其實這樣是不對。當我們自己做到的時候,才有資格要求孩子去做。
-
4 # 本人只求真實
智商高低與基因有直接關係,聽說猶太人的智商就比常人高,一般可以達到120左右。而我們平常人90,有100就聰明,110非常聰明,120以上是神童,130以上簡直就是天才了,140可以說屈指可數少之又少。你問怎樣才能讓孩子的智商達140,那就得問問你的智商有多高了,你的智商有120以上可以想想,你的智商一般就有些難為情了。智商高是先天性的,怎麼樣才能把智商發揮到極限,才是你該為孩子做的,用正確的方式引導,智商高走上了歧途也不得善果。有些人智商一般卻做成了比高智商好的成就,有些人智商高卻只懂得算計他人,最終難修正果,智商高是好事,是一種天賦,但一定要走正道,只要把握好優點,人生目標一片光明。
-
5 # 養娃有意思
我想題主的問題翻譯一下,意思就是: 怎樣才能讓孩子更聰明?
不妨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什麼使人聰明?科學界的普遍看法是:智慧是遺傳和環境經過複雜組合後的共同產物。但至於誰的影響更大則經歷了不同研究階段,其中的代表是明尼蘇達大學的雙胞胎實驗和詹姆斯·弗林教授發現的“弗林效應”。
01 明尼蘇達大學的雙胞胎實驗
從1979年到2000年,明尼蘇達大學的托馬斯·布沙爾(ThomasBouchard)帶領團隊持續研究了81對雙胞胎樣本,並得出結論:遺傳對於智慧有很大影響,平均值在50%以上甚至更高,環境的影響確實存在,但佔比很小。也就是說,以此推論,聰明是天生的,後天能改變的非常少。
02 弗林效應
美國學者詹姆斯·弗林在上世紀80年代發現,在過去半個世紀中所有發達國家年輕人的IQ 指數(智商測試分數)都出現了持續增長。這一發現受到廣泛的關注,被稱為“弗林效應”(The Flynn Effect)。
弗林效應最大的意義在於:如果智慧大部分歸結於遺傳,我們是不可能看到整個國家的IQ分數有非常大的變動的,因為總的基因庫的變動非常緩慢。導致整個國家IQ巨大提升的只可能是環境——有可能源自更好的食物,醫療水平的提高,環境的日益複雜迫使人們抽象思考,等等。
第二,智慧是可變的,努力的人更聰明那麼如何解釋雙胞胎實驗中的發現?為什麼從出生時被不同家庭領養的同卵雙胞胎依然表現出相似的智慧水平?一個合理的設想是:基因的作用是使人更可能探尋某個特定的環境。
舉個例子:一對同卵雙胞胎在出生時被不同的家庭領養,他們的基因使他們在小時候個子就比同齡人高。因為個子高,所以在家附近打籃球時就比較出色,因此他們在家中也更有興趣練習,練習越多,技術越高,未來更有可能被籃球校隊選中,籃球打得越來越好。
所以,你說這是基因的作用還是環境的作用?雙胞胎實驗的研究結果將其歸因於基因,但真正的原因是“基因和環境的相互作用”:
基因因素讓你探尋或選擇不同的環境——在選擇的環境下不斷練習提高技術——基因中本身就突出的某種智慧更加強化——也就是:越努力,越聰明。
第三,對於智慧,態度很重要既然智慧是可變的,努力的人更聰明,那麼我們每個人要做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就夠了吧。
不,彆著急,在努力提高智慧之前,第一步是先讓孩子相信智慧可以提高。
認為智慧是與生俱來和不可改變的孩子,更關注自己“聰不聰明”,更擔心自己被貼上“不聰明”的標籤,更容易遇到困難就放棄,害怕失敗,為自己的失敗找各種藉口。
而認為智慧是可變的的孩子,更傾向於把失敗歸因到自己還不夠努力上去,面對失敗不灰心,更享受努力過程中的樂趣。
小小的思維模式,帶來的差別竟如此之大。
第四,孩子對智慧的看法是受家長、老師等長期的影響形成的那麼,孩子對智慧的態度從何而來?自然是來自身邊最信賴的家長和老師。孩子天生的小資料推論系統,讓他們很容易透過身邊最親密的家長和老師的評價對智慧可變與否做出推斷。
斯坦福大學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和團隊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實驗發現被表揚聰明的孩子不喜歡面對挑戰,更害怕失敗,而被鼓勵努力的孩子則更樂於接受挑戰,後者的實驗分數在持續上升,而前者在持續下降。
最後,答案的核心,父母能做什麼既然智慧是可以透過努力提高的,而相信這一點的孩子也更加願意努力和接受挑戰,面對失敗不灰心,那麼父母能做什麼?
——多鼓勵孩子的努力,少表揚孩子的聰明。
——多稱讚過程,少表揚結果:可以用描述性的語言向孩子複述他面對困難時堅持不懈的精神和認真的態度,並加以讚揚。而不是簡單的一句”這次考試成績很好,你真棒!“
——告訴孩子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所有的”天才“都需要努力工作和學習才能變得那麼聰明。
——幫助孩子坦然面對失敗:想提高智慧就需要挑戰自己,既然是挑戰就很有可能會失敗,失敗沒什麼大不了的,反而是提高智慧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經歷。
——做個積極的、學習型的父母。言傳身教永遠比說教重要。
-
6 # 快樂書單
我覺得現在的家長太侷限思維了,孩子的智商高與不高這個不是一個定論,智商測試只是人們發掘的一種測試方式,不代表就一定很準,智商低不代表這個孩子就差,看一個人未來發展不能用智商來評定,你要做的就是正確引導孩子的三觀,讓他有自己的世界觀,最終還是在發展還是靠他自己,我們能給予的就是在生命中的陪伴。
-
7 # 奶爸閒談育兒
第一,晶體智力與流體智力。晶體智力,指先天條件,個人的硬體系統和基礎知識。流體智力,指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人博聞強識,證明晶體智力比較好,屬於聰明的孩子。一個人總能發現別人不能發現的,或者順利推匯出深層次的東西,比如李昌鈺、楚留香這些,就屬於流體智力型別。
流體智力要依賴於晶體智力,也就是說流體智力強的人,一般晶體智力都比較強。但晶體智力強的人,流體智力不一定高,比如很多象牙塔裡的學究。
第二,透過系統、大量的學習提高晶體智力。知識的積累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大量的積累能造成知識的進階。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從小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能夠靜下心來,系統的學習某樣知識,就為智力提升打下了基礎。我家小孩就存在坐不下來的問題,凡事就三分鐘熱度,這種對閱讀、學習肯定是不利的,我準備給她報個書法班,寫寫毛筆字,有利於讓她靜心。
第三,尋找新奇的領域提高晶體智力。一個見到小汽車都會“哇塞”的小朋友,很難說他智商有多高。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讓孩子接觸新奇的世界,脫離周圍熟悉的環境,也有利於提高孩子的智商。古人把事物劃分為天地人三才,求天之道而知天人合一,如老子;求地之道而知格物致知,如王陽明;求人之道仁者為人,如孔子。
孩子小時候,要多帶出去見世面,培養他的好奇心和求索心。新奇的見聞能增強孩子的晶體智力,而不斷的求索,才是孩子未來不斷提高的源源動力。
第四,自我挑戰和創造性思考能提高流體智力。人都是逼出來的,給孩子提供再好的條件,買再多的書籍,也只能保證孩子的知識攝入量。所以的昇華、質的飛躍,都需要自我挑戰和融會貫通。指導、引導孩子活學活用,用書本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用最快、最簡便的方法達成目標,多條思路解決問題,都有利於提高孩子的流體智力。當然,孩子6歲以前,可以讓他參加樂高等類似的智力培訓,對孩子智力的開發有好處。
第五,溝通能力也是智商的一部分。溝通首先要自我表達,其次要理解別人,溝通能讓自己的知識更加條理化,同時也能學到別人掌握,而自己還沒有掌握的知識,尤其是辯論的時候,觀點的碰撞總會產生火花。閉門造車的人,是很難有什麼大提高的。從小讓孩子過集體生活,懂得與小朋友接觸,懂得化解接觸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這對提高孩子的智商,包括情商,都很有好處。
總之,提高孩子智商的訣竅就是:要沒事找事,要自討苦吃,要不斷騷擾別人。如果你家小孩具有這類潛質,或者已經培養出這種潛質,恭喜你,他將是一個聰明的小夥伴。
-
8 # 龍先生
孩子學習在6歲之前就應開始。事實上,孩子在4歲時已具有成人智力的一半,到8歲時則為80%。根據兒科專家指出,越是年幼越能吸收和學習知識。因此,孩子教育應由家中開始。
嬰兒期(出生至15個月),孩子的腦袋像海綿,很容易大量地吸收知識。因此,在孩子出生數天內,就可以給他一些黑白或紅黃色有聲玩具。他還喜歡看到熟識的臉孔,如媽媽、爸爸、保姆等。還可以在孩子床邊掛些圖畫。到了兩個月時,可在他身邊掛些他能觸及與可握玩的有趣物體。到了1週歲大時,你可以用一些紙片,上面寫上最簡單的字,一邊說一邊讓他看,從單字漸進到簡單的句子。
學走期(15~30個月),要讓孩子學習正確的語言。應儘量用成人語跟孩子說話,此時,你甚至可以在母語之外,教他講簡單外語。
學前期(2歲半至3歲半),此時應鼓勵孩子獨立。例如,讓孩子倒果汁,自己穿衣服,做些簡單的家務及讓孩子選擇衣服或食物,這樣可以鼓勵他做決定的能力。同時鼓勵他多提出問題,讓他多思考。
進學期(3歲半至6歲),此時期的孩子已在語言上熟習。但他仍要模仿大人的說話及舉動,如果你在他學走期已給他字卡,此時他要閱讀兒童故事。鼓勵孩子寫信給朋友或親人,雖只是一些短句也不要緊。此時孩子的腦裡充滿問號,你不妨在他發問時,反問他。讓孩子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
9 # 使用者伍賢主
智商與情商是現代社會給人貼的標鑑,真沒必要特意去測試,特別是小孩,他們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年齡段。
有的小孩發育慢,智商低,但是通過後天學習,培養提升幅度大。
自家孩子的優點與缺點,靠家長多觀察,發揚孩子的優點,補足孩子的缺點,順其自然的讓小孩快樂成長。
智力因素真不可測,好好地全面培養孩子才是最核心的。
回覆列表
你好家庭教育如何提高孩子智力 父母言行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 母愛能使孩子產生明顯的神經效應,變得聰明。母親對孩子的精心護理和愛撫,會使孩子感到安全、愉快和放鬆,沒有壓抑和緊張感。一般認為孩子7歲之前的母愛對孩子智力產生的積極影響最為重要。生理學研究發現,母親與胎兒之間傳遞著一種電訊號完全不同於另一種訊號,母親的喜怒哀樂會導致內分泌發生變化,透過臍帶進入胎兒體內的血液成分的濃度會發生變化,從而影響胎兒的發育,所以科學合理的胎教也就有了科學的依據。 與此同時,美國耶魯大學進行了為期12年的跟蹤研究發現,從小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高,特別聰明,精力旺盛,擅長交際,學習成績好。 父母健談,子女聰明 遺傳基因是孩子的智力基礎,但後天成長過程中,父母經常與子女交談,表明家長對孩子的希望,特別是多進行互動式的交談,細緻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多用啟發式的方法指導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交談越深入越有利於大幅度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 不要打孩子,要善於講道理 “不打不成器”是沒有科學道理的。父母與孩子之間進行語言交流,能夠增強孩子的認知能力,研究人員曾對900名兒童進行調查研究,最後進行認知能力測試,結果那些經常捱打的孩子在測試中得分較低。所以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要儘量不用打罵等方法,而應多講道理,這樣就會給孩子認知能力發展提供更多的刺激機會。 音樂可提高孩子的智力 神經科學研究發現,音樂家的聽覺腦皮層要比一般人大25%,越早開始學習音樂,聽覺腦皮層就越發達,腦皮層被啟用的程度就越強。音調不同於普通聲音,它需要更多的神經元來處理較多的音符,這種方式對大腦皮層的開發與一般情況不同,會有更多的神經元起協調作用。音樂有助於開發形象思維,而形象思維是人創造能力所需的重要思維能力之一。同樣,音樂在提高兒童抽象推理技能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開發複合智力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智商 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創立的多元智慧理論認為,一個人具有多種智慧,包括語言智慧、數理邏輯智慧、空間智慧、音樂智慧、身體運動智慧、人際交往智慧、自我認知智慧和自然觀察智慧等。這些智慧對一個人來說並不是均衡的,而是有一個或幾個優勢智慧。在兒童時期,加強這些優勢智慧的開發,對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從而促進各項智慧的協調發展。在開發這些複合智慧的同時,還宜增加一些和平、環保、消費、交通、衛生和道德文明等方面的內容教育,會有利於兒童智商的提高。 在開發孩子的這些智慧時宜循循循善誘,多啟發孩子研究、思考和探索問題的興趣,絕不能刻意地強迫和施加壓力。 環境是兒童智力成長的關鍵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兒童在上學期間獲得知識的速度較快,而在假期往往出現智力發育停滯的現象,表明環境因素與兒童的智力成長有重要聯絡,學校那種環境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父母應為孩子創造一個穩定的學習環境,提供一個探索未知世界的自由時空,這樣也會與學校教育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必然會促進孩子智力的健康發展。 不管以哪些方式來提高孩子的智力,都應強調後天努力的重要作用 一個人的智力發展要以遺傳因素為基礎,這是無法更改的,我們所做的只能是後天的培養。所以後天的努力是將先天優勢發揮出來的關鍵。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天才主要是後天努力的結果。“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加百分之一的靈感”,像華羅庚和愛迪生這樣的科學家仍然強調後天努力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引導孩子養成努力向上的品格,提高孩子智力的其它措施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