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喜歡吃柚子的柚柚Y
-
2 # 範德依彪談心理
責任分散效應是非常有名的一個效應。以前社會心理學家拉塔尼和達利做了一項實驗。讓參加實驗的被試聽到隔壁一位女士從椅子上重重摔下了的聲音並大聲呻吟,事情的全程大約有兩分鐘左右。觀察被試在不同情境中的反應。第一種情況,只有被試一個人在場,結果有70%的人去幫助了受害者;第二種情況,有兩個陌生人在場,結果只有40%的人去幫助受害者。第三種情況,被試和一名消極的實驗助手在場,他對被實說不用幫忙,結果只有7%的人去幫助受害者。
這就是“責任分散效應”,是指對某一件事,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責任感就會很強,會做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要求同一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單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減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
-
3 # 邏各斯logos
著名的心理效應
1.破窗效應:當一個人打壞一個建築的窗戶玻璃沒有人修理時,在某種程度上收到暗示會有更多人打破更多窗戶。
2.暗示效應:暗示效應的本質是用別人的智慧及想法,影響或干擾自己的思想和判斷。
3.標籤效應:一提到女司機大家會想到什麼……,這就是標籤效應。
4.泡菜效應:泡菜效應指,相同的蔬菜在不同的菜壇浸泡味道會有所不同,揭示環境對我們的成長影響程度。
5.馬太效應:馬太效應指好的越好、多的越多、富的越富、少的越少的一種現象。
7.激將效應: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應用的激將法。
8.名片效應:指的是在人際交往中,如果表明自己的態度和價值與對方相同,就能夠比較容易使對方找到相互之間的相似性。
9.安慰劑效應:是一種一定程度的暗示性,與自我安慰心理安慰很相似。
10.首因效應:首因效應往往表現的只是一個片面的形象,不能以偏概全。
投射效應、暈輪效應、酸葡萄效應、巴納姆效應、毛毛蟲效應、蔡戈效應、刻版效應等。常見的心理效應有三十幾個,我就不在這給大家一一闡述了。
-
4 # 星河璀璨你值得
我來分享下皮革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翻譯於英語Pygmalion Effect,也有譯為“畢馬龍效應”、“比馬龍效應”或者是“期待效應”。
這個著名的心理學原理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並提出的。
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你期望什麼,到最後你就能夠得到什麼,你得到的就是你之前所期待的。此外,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即人的情感和觀念會受到別人下意識不同程度的的影響。所以,只要充滿自信地期待著某個結果,只要真的相信事情會順利進行,事情一定會順利進行,最後得到你想要的結果。與之相反的是,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斷地會受到阻力,那麼這些阻力就會產生。所以說,成功的人都會培養出充滿自信的態度,相信事情最後總會朝著自己所期望的結果發展。
皮格馬利翁效應的作用
現在,皮格馬利翁效應被運用在很多的領域,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更是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那麼,皮格馬利翁效應的作用有哪些呢?
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在管理工作和人際交往中,一旦對對方有了積極的期望,並且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寄以期望,對方會產生出相應於這種期望的特性。例如,老師鼓勵成績不好的孩子說“我相信你一定能夠考得好”“老師知道你是聰明的孩子”之類的話,孩子就會開始努力,之後成績就能夠慢慢上去了。又例如領導在交辦某一項任務時候同時對下屬說:“我相信你一定能辦好”、“你是會有辦法的”“你一定不會讓我失望的”有激勵性以及期望的語言,這樣,下屬就會朝你期望的方向發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產生。
每個人都有潛力,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發揮出來的。透過別人的讚揚與欣賞,能夠讓我們慢慢地建立對我們自己的信心,讓我們相信,我們在某件事情上面是可以做得很好,最後能夠得到好的結果的。當信心越來越大,底氣也就越來越足,我們的潛力也就能夠被激發出來了。
皮格馬利翁效應的教育意義
皮格馬利翁效應的作用那麼大,可見其教育意義也是很深遠的。那麼,皮格馬利翁效應的教育意義是什麼呢?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讚賞,這是人類有別於動物的地方。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對於孩子來說,由於年齡比較小,心理也比較幼稚,所以他們最強烈的需求和最本質的渴望就是得到別人的稱讚,尤其是來自父母的鼓勵。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在童年時代很少被稱讚,對他之後的發展影響是非常大的,甚至還可能導致他一生的個性缺陷。
此外,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學校教育中所取得的效果也是十分明顯的。一般來說,受老師喜愛或關注的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成績或其他方面都能夠有很大進步;而受老師漠視甚至是歧視的學生則很有可能一蹶不振。所以,一些優秀的老師會運用這個效應來鼓勵幫助後進學生。而在企業管理方面,一些精明的管理者也十分注重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來激發員工的鬥志,從而創造出更多的效益。
皮格馬利翁效應怎麼運用
既然皮格馬利翁效應對於孩子來說那麼重要,那麼皮哥馬利翁效應怎麼運用才對呢?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於孩子的肯定與鼓勵是十分重要的。兒童時期父母對孩子的鼓勵是幫助他們建立信心的重要因素,父母透過對孩子恰當的鼓勵能夠幫助孩子表現得更加自信。如果一個人在兒童時期缺少父母的鼓勵,那他長大後可能會自卑甚至是造成其他的一些性格上的缺陷,影響他的一生。
而在學校教育中,老師通常會利用這一效應來幫助後進生。尤其是初高中的孩子,正在處於叛逆期,如果老師直接批評他們可能會反抗得更加激烈,造成反效果。所以,對待這個時期的學生不能夠硬碰硬,而是應該多以理解的態度去鼓勵他,並且寄託一下對他的期望,慢慢地,他就會朝著所期望的方向去發展,慢慢地變得更好。
此外,在企業管理中,管理者也常常運用這一效應來激勵員工,藉此來讓員工創造出更大的利益。積極的鼓勵和期望能夠讓員工更加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也對自己更加有信心,因而也能夠創造出更大的利益。
-
5 # 思想碰撞機
阿倫森效應
阿倫森效應認為;人們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讚揚、獎勵不斷增加的人或事物,而反感上述行為不斷減少的人或事物。
為什麼人會有這樣的反應呢?這其實是挫敗感在起緣故,阿倫森做過這麼一個實驗;將實驗人分成4組並給予不同的評價,藉以觀察實驗人對哪一組最具好感。第一組始終褒揚有加,第二組始終貶損否定,第三組先褒後貶,第四組先貶後褒。實驗結果發現第三組好感度最低,第四組好感度最高。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當你始終表揚一個人時,對方的積極感受度會逐漸減弱,最終歸於平常,同理當你始終批評一個人時,對方的消極感受度也會逐漸減弱,因為對方對你的讚揚與批評已經習以為常了。但是先讚揚後批評會突然形成一個很大的挫折感,彷彿坐過山車一般,墜入谷底,所以好感度是最差的,同理先批評讓對方產生挫折感,再積極讚揚,這種墜入谷底後的讚揚就會產生極大的好感度。
怎麼運用這種技巧呢;
如果你有孩子的話,就可以應用在教育問題上。對孩子的成功進行讚揚。對孩子有錯誤的地方,可以先批評,再讚揚好的地方,讓孩子始終保持一個比較好的心理狀態。追求另一伴,在初次約會/見面的時候千萬不要裝“好”,因為可能過不久,你也許就堅持不下去了,此時你在對方的眼中印象有好轉壞,這是最最反感的。最好是讓對方能看到你不斷的進步優秀,同理在工作中,領導眼中的你也是如此。千萬不要給我贊,不要給我轉發,你們儘管白嫖,我沒關係!!!!!
-
6 # 閱動的陳巍
我的最愛:自證語言。
換個通俗點的說法:你的世界,一定如你所想。
為夢想,全力以赴,你定能心想事成。
-
7 # 十三香清熱解毒
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從心理層面去影響他人,這些策略你可以收藏起來慢慢研究。讓他人喜歡自己的心理策略
1、請他人幫個小忙;
2、維護他人的自尊心;
3、滿足對方的個性化需求;
4、迎合對方特別的習慣;
5、時不時地獻些小殷勤;
與他人交朋友的心理策略1、進入他人的“私人樂園”;
2、努力記住他人的癖好;
3、儘可能的尊敬他人;
讓他人心悅誠服的心理策略1、從他人最感興趣的事著手;
2、關心他人最關心的事情;
3、如何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4、運用他人最熟悉的語言;
讓他人暢所欲言的心理策略1、做全世界最好的傾聽者;
2、找到他們感興趣的話題;
3、就他人在行的事情問;
讓他人主動幫忙的心理策略1、讓他人不知不覺上套;
2、巧妙地向他人灌輸思想;
3、讓他嚐到小甜頭;
化解他人敵意的心理策略1、激起對方的自尊心;
2、顯示自己的謙卑;
3、讓對方提出可選的方案;
4、建立私人之間的信任;
獲得他人支援的心理策略1、識別對方的真實意圖;
2、描繪一幅美好的前景;
3、人的欲求各不相同;
4、被假面具迷惑;
5、用對方的觀點說服對方;
6、儘量讓對方說“是”;
7、不給對方說“不”的機會;
瞭解他人需求的心理策略1、小心謹慎的觀察;
2、預測他人的需求;
3、反對意見是金子;
處理他人反對意見的心理策略1、耐心地聽完對方的抱怨;
2、對反對意見做些讓步;
3、儘量避免爭辯;
4、問問對方“您的高見是........”
避免與他人結仇的心理策略1、換個角度傳達壞訊息;
2、讓自己變得笨拙些;
3、讓他人站在聚光燈下;
-
8 # 馨姐雜談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心理學在教育和醫學方面應用廣泛,很多教師和醫務工作者在大學就學習了本專業心理學,以助於他們之後更好的從事教育、醫療工作,同時心理學在家庭教育中也有著很大的作用。
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心理學效應有:羅森塔爾效應、超限效應、德西效應、南風效應、木桶效應、霍桑效應、增減效應、蝴蝶效應、貼標籤效應、登門檻效應。這十個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學效應,對孩子的啟發、教育、激勵、心理暗示在具體生活中很有效果。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兩個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效應。
一、木桶效應
木桶效應的意思是:一隻沿口不齊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在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
啟示:
一個孩子學習的學科綜合成績好比一個大木桶,每一門學科成績都是組成這個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塊木板。孩子良好學習成績的穩定形成不能靠某幾門學科成績的突出,而是應該取決於它的整體狀況,特別取決於它的某些薄弱環節。因此當發現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時,就應及時提醒孩子,讓其在這門學科上多花費一些時間,做到取長補短。
二、蝴蝶效應
據研究,南半球一隻蝴蝶偶爾扇動翅膀所帶起來的微弱氣流,由於其他各種因素的摻和,幾星期後,竟會變成席捲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專家把這種現象稱為“蝴蝶效應”,並作出了理論表述:一個極微小的起因,經過一定的時間及其他因素的參與作用,可以發展成極為巨大和複雜的影響力。
啟示:
蝴蝶效應告訴我們,教育孩子無小事。一句話的表述、一件事的處理,正確和恰當的,可能影響孩子一生;錯誤和武斷的,則可能貽誤孩子一生。
-
9 # 小康雜談
心理學上有很多著名的效應,比如說常見的木桶效應,馬太效應,破窗效應等,學習和了解這些效應,學會在生活和工作中利用對自己有利的效應,而儘量避免對自己有害或者帶來負面影響的效應,對於我們的生活能產生很積極的意義。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心理學相關的教育和學習,本人就經常瞭解一些心理學效應,現在將最近了解的幾個效應做一下分享:
南風效應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南風和北風比賽,看誰的威力比較大,率先能將人們身上的大衣脫掉。
北風使出了渾身解數,瘋狂怒吼,妄圖想將人們身上的大衣直接吹掉,但是人們在惡劣的環境中反而將衣服裹得緊緊的。
而南風則徐徐而來,微風拂面,使天氣溫暖起來,人們感覺暖和,紛紛脫掉大衣。
這就是南風效應,這就是說人們不管是在解決問題,處理人際關係還是面對其他困難的時候,不妨另外想一個思路或者方法,一旦方法錯誤,不僅僅是事倍功半,更有可能適得其反。
相信鑰匙與鎖的故事大家都看過:有人拼命用石頭砸鎖,但是無論怎樣都打不開,這時候鑰匙跑過來,進入鎖芯,“吧嗒”一聲,鎖開了,這時石頭問鑰匙:“我使出了吃奶的勁都打不開,你為什麼這麼容易就打開了”,鑰匙說:“我懂得她的心(芯)”。
上面這個故事與南風效應都是在講同一個道理,那就是做事方法的問題,當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的時候,有時候換個思路,換個角度,事情可能就很簡單;當我們生活工作面對不同性格,不同經歷的人的時候,我們用一種“彈性”的方式去相處,可能效果會更好。
飛輪效應為了讓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需要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的反覆推,但是當你推的達到某一個臨界點的位置時,由於慣性的作用,你無需要很大的力氣,飛輪就會保持轉動的狀態。
飛輪效應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開頭一般都是很難的,比如說你新接觸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一開始是一個從零到一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複雜或簡單的問題,但是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堅持,你只有挺過這段時間,到達這個臨界點之後、有了比較大的突破之後,你會發現這個時候只需要順其自然,照著這個路走下去也不是那麼難。
飛輪效應是與我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常說的“萬事開頭難”就是這一現象的日常體現,但是任何事情如果不經歷開頭的苦,哪能體驗最後的甜?
-
10 # 染染青空
1.【飛輪效應】:
假期過後,重新返回工作時總是異常艱難?面對工作,總覺得提不起精神,效率降低,甚至還會焦慮和神經衰弱?
有人說,這是萬事開頭難的體現,“飛輪效應”的理論正支援了這一點。
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
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的重力和衝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這時,你無須再費更大的力氣,飛輪依舊會快速轉動,而且不停地轉動。
飛輪開始轉動時需要的能量,其實是每次痛苦的突破拓展和積累。這是在為了形成屬於自己的體系而做準備。一旦體系能夠彼此支撐,那麼它的運作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2.【蘑菇效應】:
踏出“舒適圈”很難。
很多剛剛開始工作的年輕人,總覺得自己不受重視。打雜跑腿,端茶送水,還會受到很多指責、批評,甚至代人受過,或者乾脆被無視,任其自生自滅。
指導和提攜,似乎總是落不到自己頭上。這種失落和碰壁感,如同被放置在陰暗角落裡的蘑菇一樣。而“蘑菇定律”說的就是如此:蘑菇生長必須經歷這樣一個過程,人的成長也肯定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
“前途茫然”的感覺,會持續在整個蘑菇時期——直到長得夠高夠壯,才會被人重視。
只有用現在每一秒的努力萌生,才能換取未來每一秒的不後悔。
所有的停滯不前和怯懦擔憂,都會延長成為“蘑菇”的時間。終有一日,因為平日的碌碌無為,而錯過一個又一個機會,無法對未來形成改變。
3.【鳥籠效應】:
1907年,心理學家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
兩位學者圍繞著一個有趣的賭約爭論起來。詹姆斯說:“我有個辦法,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
卡爾森不信:“不可能,我壓根沒想過要養鳥。”
於是,詹姆斯為卡爾森送上一隻精緻漂亮的鳥籠。從那天開始,到卡爾森家裡的訪客總會在看到空的鳥籠之後,關切地問他,“你養的鳥去哪裡了?”
卡爾森一次次的解釋只能換來客人更加困惑的眼光。久而久之,卡爾森不勝其煩,無奈只好買了一隻鳥。
他被詹姆斯的“鳥籠”完完全全地控制住了,自我的意識消失,陷入了被別人操控的結果。
因為別人送了一隻鳥籠,所以養了一隻鳥。這就是鳥籠效應。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無意識被其他事物操控的情況,也是鳥籠效應的體現。
人們常常說自己要“剁手”,卻仍不停地買著本不需要的東西。為了湊單買的衣服,卻常常要再花費金錢和精力,為了搭配而大費周折。
鳥籠效應於生活的影響具有雙面性,關鍵在於如何利用。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敞開的書比合上的書更容易讓人想讀。
這樣一來,人們看到開啟的書頁便想拿起來翻翻,就更容易養成讀書的習慣。
不要讓“鳥籠”束縛你的生活。
4.【Mustang結局】:
管理情緒就是管理人生的開始。
學會管理情緒的人,已經領先了那些容易情緒失控的人一大步。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吸血蝙蝠,常叮在Mustang的腿上吸血。就像在豹子耳邊不停煩擾的蚊子,它們能吸飽血之後黯然離開,而不少Mustang卻因為它被生生折磨死。
動物學家說,蝙蝠吸的血量非常少,遠不足致死。而這些Mustang的真正死因是暴怒和狂奔。它們的劇烈情緒反應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而吸血蝙蝠只是一種外界的挑戰。
因為一件小事而暴跳如雷,大動肝火,這樣的人往往難成大事,也難有大成就。
他們常常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造成了像這群Mustang一樣傷害自己的結局。
如果不能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那麼人生也會變得無法掌控。
當發現所有事情都不如意,先反思一下自己是否陷入了情緒的困境。
冷靜一下,總沒錯。
5.【凡勃倫效應】:
雖然生活中,一般越貴的東西,購買的人越少,但美國經濟學家託斯丹·凡勃倫曾經提出: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暢銷。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觀念的進步,人們更願意花更貴的價格,購買更加好的服務和享受。
其實,這一理論在職場中也能體現。如果想要得到“好價錢”,就要思考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加“值得”,放在更合適的地方待價而沽。
而自己的“身價”,有時候卻並不是外界的物質賦予的。提升自己真正的身份感,靠的是內修。
在工作生活中,提升修養才是擁有好口碑的根本,才能讓自己的存在價值得到提升,從而變得“搶手”。
6.【南風效應】:
法國作家拉·封丹寫了這樣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
北風使出渾身解數,狂風呼嘯,試圖吹掉行人的衣服。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寒冷,便把大衣裹得更緊了。
而南風徐徐吹動,使天氣溫暖起來,行人因為覺得暖和,相繼脫掉大衣。
這場比賽,南風獲得了勝利。
這就是有名的“南風效應”,也說明了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時,一旦方法錯誤,那麼不但不會有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我們都很清楚“見人下菜”的社交法則。其實,不僅是在人際關係間,在工作上也是如此。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聰明的人需要擁有一定的“彈性”,溫柔靈活比極端刻板更有效果。
允許別人比自己優秀,是一種聰明的處世法則。
因為花太多精力在這些看似狂風與暗湧的鬥爭上,勢必導致工作不精和事業發展緩慢。
但是,如果學會靈活地和自己的競爭對手相處,各取所長,互相合作,相處的方法一旦轉變,正面的效果就會有所體現。
7.【毛毛蟲效應】:
為什麼覺得自己在去年明明很努力,卻依然沒長進?
法國心理學家約翰·法伯做過一個實驗:將毛毛蟲首尾相接,圍成一圈放在花盆邊緣,在不遠的地方撒一些松葉作為它們的食物。
然而,毛毛蟲夜以繼日地不停繞著盆轉圈,沒有因為飢餓轉向食物,最終精疲力竭,相繼死亡。
很多人總是用“做了多少”來評價工作質量的優劣,並不關注結果。他們盲目地跟隨著既定的路線,從未想過重新思考“重生”的方向。
這是“埋頭拉車”,一味追求前進,但大多方向不明。終有一天傾盡所有才發現,做的都是無用功,而滿足感全都來自自我感動。
在新的工作生活來臨之際,每個人也需要尋找到自己的突破口。
如果覺得停滯不前,不要再埋頭苦幹,試著抬起頭,看看周圍是否有更廣闊的天地、更開闊的視野。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說,“我們的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加在這些事情上的觀念。”
全新的開始,認清自己的心,聰明前行。
-
11 # 智慧的眼神
羅森塔爾效應,給孩子積極正面的期待和反饋,孩子就會按照你期待的方向發展。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消極的。媽媽是孩子最愛、最信任和最依賴的人,同時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長期的消極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會使孩子的情緒受到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媽媽對孩子寄予厚望、積極肯定,透過期待的眼神、讚許的笑容、激勵的語言來滋潤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那麼,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來的成果就會有多大!
-
12 # 冷先生講
1.錨定效應
沉錨效應,心理學名詞,指的是人們在對某人某事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資訊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通常來講,人們在作決策時,思維往往會被得到的第一資訊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你的思維固定在某處。而用一個限定性的詞語或規定作行為導向,達成行為效果的心理效應,被稱為“沉錨效應”。
2.損失厭惡
損失厭惡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損失厭惡反映了人們的風險偏好並不是一致的,當涉及的是收益時,人們表現為風險厭惡;當涉及的是損失時,人們則表現為風險尋求。
3.登門檻效應
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坎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更順利地登上高處。
4.讓步效應
在社會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提出了一個大要求後再提出一個同類性質的小要求,這一小要求就有可能被人輕易地接受,這一現象被稱之為“讓步效應”,使讓步效應產生的技術,稱之為讓步術。這一效應與進門檻效應產生的原理恰好相反。
5、社會刻板印象
它是指,對一群人的特徵或動機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體的特徵歸屬於團體的每一個人,認為他們都具有這種特徵,而無視團體成員的個體差異。這種現象稱為社會刻板效應。這和我們生活中很多現象都可以對應,比如,我們常常會發現生活中我們存在很多的“地域歧視”。當你向你的同學做自我介紹的時候,“大家好,我是XXX,來自山東”可能你的同學會脫口而出問你,“那你會開挖掘機嗎?”所以我們可以輕易的看出,社會刻板印象的很大特點就是它是指首先我們對一個群體產生了印象,進而對群體中的個體也有了這樣的印象。
6、暈輪效應
它是指當我們認為某人具有某種特徵時,就會對其他特徵作相似判斷,這就是暈輪效應,也稱為光環效應。那麼我們在它的定義看到,它不再是對群體產生了印象,而是針對個體。我們生活中的追星族身上往往容易出現暈輪效應。比如一個明星長得很帥,對他代言的產品也產生了好感,甚至他犯了錯誤我們也更容易原諒他。
7、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有時又稱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覺物件給知覺者留下第一印象對社會知覺的影響作用。具體說,就是初次與人或事接觸時,在心理上產生對某人或某事帶有情感因素的定勢,從而影響到以後對該人或該事的評價。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對決策中收集正確的情報加以分析而言,這種效應是不利的。無論第一印象是好或是壞都是片面的,不利於全面地瞭解、分析。 第一印象所產生的作用稱之為首因效應。根據第一印象來評價一個人的好壞,往往比較偏頗。
8、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現在頭腦中佔據優勢,從而改變了對該人或該事的一貫看法。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是相對應的兩種效應。首因效應一般在較陌生的情況下產生影響,而近因效應一般在較熟悉的情況下產生影響。兩者都是對人或事的片面瞭解而主觀臆斷,使得決策資訊失真。
9、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因個體具有某種特性而推斷他人也具有與自己相同特性的社會心理現象。就是我們生活中常常說的將心比心、以己度人。那麼除了這兩個詞之外,我們考試過程中還出現過另一個詞語“疑鄰盜斧”。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講的是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便觀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樣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臉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聽他的言談話語,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一不像偷斧子的。不久後,丟斧子的人在翻動他的谷堆時發現了斧子,第二天又見到鄰居家的兒子,就覺得他言行舉止沒有一處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10、羅森塔爾效
應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考查某校,隨意從每班抽3名學生共18人寫在一張表格上,交給校長,極為認真地說:“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智商很高。”事過半年,羅氏又來到該校,發現這18名學生的確表現超常。 羅森塔爾效應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鳴現象。運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領導對下屬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別的誘導,使下屬得以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如領導在交辦某一項任務時,不妨對下屬說:“我相信你一定能辦好”、“我想早點聽到你成功的訊息。”這樣下屬就會朝你期待的方向發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產生。
-
13 # 風風安安和然然
1.拆屋效應
商家:這件衣服200,你誠心要,算你180。 你:50,能拿我就拿了。
商家:50我本都回不了,那怎麼行呢!
你:(佯裝要走)那就80,不能再多了!
商家:行吧行吧,就當虧本給你了。
當我們提出的要求別人很難接受時,我們不妨提出更難接受的,
那麼對方的底線也會不自覺地降低,更容易接受我們自己的心理預期,最後成功的機率也會更大。
2.得失效應
這個人犯了大錯,你還幫他說好話?”
“ta雖然很厲害,但我不想給ta機會”
人們傾向於喜歡那些對自己好的人,這種情感往往會覆蓋客觀事實。
相反,對自己冷漠的人,人們也會否認他,即使他是對的。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3.得寸進尺效應
商家:這件商品滿兩件6.8折哦?要不要多拿一件呢?
你:行吧,反正挺便宜的。
商家:另外今天還有滿200,送洗衣液的活動,只要你再消費30元今天就賺了。
你:可以,付款吧。
先丟擲一個小優惠,接著丟擲大優惠,讓我們覺得能接受打折,多花30元也沒什麼大問題,
不自覺接受別人更過分地請求。所以,明白怎麼利用該效應向身邊人求助,也要小心被「得寸進尺」。
4.飛輪效應
如果你想要成為行業的大佬,一定不能因為開頭的挫折就隨便放棄。想做成一件事,開始的時候永遠都是最難的,你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當你堅持下來,你的事業會更上一層樓,後面的發展會像飛輪一樣省力又迅速。
5.延遲滿足效應
15s一條的抖音,刷不完的商品推薦,20分鐘一局的王者……所有能夠讓你產生「即時爽感」的東西,都會不斷消磨你的鬥志,讓你日益頹廢。
所以,想要擁有過人才華,實現經濟獨立,得到異性青睞,就需要延遲滿足自己的慾望。
多做能夠產生複利效應的事情,比如每天讀1小時書,跑30分鐘步,當時間累積到一定程度,你的思維和體質都會發生質的改變。
6.墨菲定律
我們越害怕什麼事發生,這件事越可能發生。
比如,越擔心女朋友和自己分手,越小心翼翼,生怕惹得對方不高興,越得不到對方的珍惜。
就像你準備上臺演講,擔心自己會緊張,那90%的機率會因為緊張誤事。
明白這個效應,就得利用這個效應,反其道而行之,凡事往好了想,人會變得更自信,也就有信心和能力解決所有糟心的事。
7.刻板印象
程式設計師大多是禿頭,愛穿格子衫; 喜歡抽菸紋身的都不是好女孩; 女生到了30不結婚就是沒人要。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會限制我們對外界或自身的認知,所以不要用固有的看法,去看待任何人或事,
8.沉默效應
希望別人對你說實話,在他說話時看著他的眼睛並保持沉默,此時相對安靜的空間,會讓有所隱瞞的他,感覺到壓力,不自覺地對你說出實話。
9.映象效應
當你在表達觀點時,微微地點頭,向他人發出一些積極的訊號。你會發現,他們不知不覺地被你的意識同化,加強了贊同你的心理。
10.黑暗效應
在黑暗的場所中,雙方無法清楚感知對方情緒時,能夠大大降低不安感,更容易擦出愛情的火花,比如約你心愛的姑娘去一個燈光昏暗的咖啡廳,絕對比去一個吵鬧的大排檔更能求愛成功。
11.五分鐘起步法
當你靜不下心來做一件事時,給自己5分鐘起步時間。你只需告訴自己:“只有5分鐘,忍忍就過去了。”大多時候,你會發現實際上你堅持了不止5分鐘。一旦大腦啟動了5分鐘裝置,你會驚奇的發現,自己還可以專注10分鐘、2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這個方法很適合拖延症患者哦。
12.暗示效應
想改變一個人的缺點,厲聲指責不如以身作則。人容易從不經意的暗示中,做出相對的迴應。比如你希望對方約會不要再遲到,你要堅持每次都準時到,並在對方偶然不遲到的那天,誇獎他,給他形成心理暗示。相信我,他早晚會改變的。
上臺演講前,提前30分鐘到演講地點轉一轉,併到演講臺站幾分鐘,讓你的大腦熟悉這個環境,降低緊張感,可讓你在演講時更有自信。
緊張的時候多喝水或者嚼口香糖,會讓我們獲得安全感,從而緩解緊張情緒。
13.金字塔學習法則
教是最好的學,當你知道要去跟別人講解一個事時,你會力求語言精簡,且要點明確,這會讓大腦在整理資訊時會更有邏輯。
所以,嘗試讓自己多在公眾面前演講,幾次下來,你會發現自己收穫巨大。
14.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在親密關係中,許多被不平等對待的一方,會受到性虐待、冷暴力、語言攻擊等,可這些人還是會以愛為由,在對方的暴力行為裡,找到微弱的甜頭,回到那個傷害自己的人身邊。
這些人往往都會說:“雖然他打我,但是他很心疼我。”“雖然他轟我出家門,卻找了我一晚上。”因此,不要擅自去調解別人的家庭矛盾,有可能最後受傷的是你。
15.情緒管理法則
遇到想讓你難堪的人,保持冷靜是有力的武器。你的禮貌對待,會讓他迅速成為對決裡的弱者,淪為別人嘴裡的笑料。反而動怒會正中別人的下懷。
16.異性效應
心理研究中,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在有兩性共同參加的活動,較只有同性參加的活動,參加者會感到更愉快。這是因為異性間的接觸需求得到了滿足。所謂“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17.沉沒成本效應
當一個人在一段感情中付出越多,最後分手時越捨不得放手。
因為在感情中付出的時間、精力、金錢,這些沉沒成本,都會促使對方產生不甘心結束的心理。
沉沒成本會導致人產生非理性的決策,但只要及時止損,就能最大程度降低沉沒成本。
18.杯子效應
和心儀的女生一起吃飯,可以透過杯子距離判斷對方,對你是否有好感。當杯子距離離得很近,她趕緊拿開了自己杯子,那就說明你基本沒戲;如果她根本不介意,說明她心裡對你是不反感的。
19.羊群效應
身邊人考證,我們也考;
身邊人擠破頭考事業單位,我們也要進;
身邊人覺得網際網路掙錢,我們也辭職去試。
我們總是跟著周圍人的意見而轉,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應該幹什麼,自己喜歡什麼。想要擺脫羊群對我們的影響,擁有獨立的思想是第一步。
讀書,絕對是讓你擁有獨立人格的最佳方式。每天30min,一段時間後,你的思想格局一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果你也想透過讀書,樹立人生方向,更好地沉澱自己,
20.責任分散效應
如果在外遇到危險,向人群求助,永遠沒有向某一個人求助,被救助的機率大。
因為面對危險,人們會自覺後退,並期望有其他人往前,當所有人都抱有這個心理,就不會有一個人願意施以援手。如果你直接說穿黃衣服的帥哥,幫幫我,對方迫於壓力一定會幫你。
-
14 # 心理面積
十大心理學效應,列舉如下。
1.木桶效應
一隻木桶,裡面可以裝多少水,取決於圍木桶中木板最短的那根木板 。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應"
2.蝴蝶效應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洛倫茲(Lorenz)認定他發現了新的現象:“對初始值的極端不穩定性”。又稱“蝴蝶效應”,亞洲蝴蝶拍拍翅膀,將使美洲幾個月後出現比狂風還厲害的龍捲風! 蝴蝶效應說的就是“一件事”對結果的影響,就象只改動了一點資料計算的結果都會相差十萬八千里。
3.羊群效應
一個羊群(集體)是一個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衝右撞。如果一頭羊發現了一片肥沃的綠草地,並在那裡吃到了新鮮的青草,後來的羊群就會一哄而上,爭搶那裡的青草,全然不顧旁邊虎視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還有更好的青草。
4.鯰魚效應
挪威人愛吃沙丁魚,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如果能讓它活著抵港,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好幾倍。但是,由於沙丁魚懶惰,不愛運動,返航的路途很長,因此捕撈到的沙丁魚往往一回到碼頭就死了。只有一位漁民的沙丁魚總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魚槽裡有一隻鯰魚。原來當鯰魚裝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就會四處遊動,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已分子後,也會緊張起來,加速遊動,如此一來,沙丁魚便活著回到港口。這就是所謂的“鯰魚效應”。
5.暈輪效應
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區域性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並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
6.第一印象效應
讓兩個學生都做對30道題中的一半,但是讓學生A做對的題目儘量出現在前15題,而讓學生B做對的題目儘量出現在後15道題,然後讓一些被試對兩個學生進行評價:兩相比較,誰更聰明一些?結果發現,多數被試都認為學生A更聰明。這就是第一印象效應。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第一印象效應。
7.近因效應
在多種刺激一次出現的時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後來出現的刺激,即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近、最新的認識佔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因此,也稱為“新穎效應”。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自己的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實就是臨別時的情景;一個朋友總是讓你生氣,可是談起生氣的原因,大概只能說上兩、三條,這也是一種近因效應的表現。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這兩種現象很常見。
8.皮格馬利翁效應(自驗預言)
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而這種暗示,正是讓你夢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9.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名字來自於《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羅伯特·莫頓歸納“馬太效應”為: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此術語後為經濟學界所借用,反映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
10.仰巴腳效應
一般來說,人們更傾向於喜歡精明又有小缺點的人,心理學上稱此現象為“仰巴腳效應”。意思是指精明的人不經心犯點小錯誤,不僅不影響他的優點,反而使人覺得他也和常人一樣,會犯錯誤,有平凡的一面,使人感到好接受。
-
15 # 瀚思心理諮詢中心
1.齊加尼克效應
起源:源於法國心理學家齊加尼克做的一次實驗。他將受試者分成兩組,分別去完成20項工作。其間,他對其中一組進行干預,使他們的工作不能順利完成,而讓另一組毫無阻礙,順利完成全部工作。儘管所有受試者接受任務時都非常緊張,但順利完成任務者緊張狀態隨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務者,思緒總是被那些任務困擾,緊張狀態持續存在。症狀:在接受一項工作時,人會產生一定的緊張心理,只有當任務完成時緊張才會解除。而工作中的人往往不停地受到疊加任務,因此,緊張狀態無時無刻存在併疊加累積,在週末假期休息時甚至都無法放鬆,長期疲憊不堪,最終導致神經衰弱和亞健康的出現。2. 狄德羅效應起源:18世紀法國一位哲學家丹尼斯.狄德羅,某天友人贈其一件高階睡袍,他非常喜歡。但當他穿上之後,開始覺得家裡的一切傢俱和裝飾都顯得粗陋庸俗,於是不得不把舊的東西一件件更新,但最終她仍不覺得開心,因為他最終發現,“自己竟然被一條睡袍脅迫”。症狀:永遠不能填滿的慾望黑洞,因為“人往高處走”,到達一個階段,各方面都要求配套上升。街道要搭配建築,豪宅要搭配名車,鞋子要搭配禮服,禮服要搭配名鑽……搭配的頂端永遠是自己力所不能及。3.羅森塔爾效應起源:古希臘傳說中塞普勒斯島一位年輕的王子皮格馬力翁,酷愛藝術,透過鍥而不捨的努力終於雕塑了一尊女神像。面對自己的作品他愛不釋手,整日深情注視。天長日久,女神竟然奇蹟般復活,併成為了他的妻子。這個故事說明,期待是一種力量。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羅森塔爾提出了該項理論。此理論有一個我們最常聽到的例子:兩個病人同住一家醫院,其中一人患了癌症,而另一人並無大礙。但醫生把兩人的診斷書弄混了。結果那個真正的病患得知後整天心情輕鬆,開心地在醫院住了一段日子便健康地出院了。而那個原本身體無恙的人卻終日活在對死亡與病痛的恐懼中,最後真的罹患絕症,在抑鬱絕望中死去。症狀:心理暗示。當別人給予充分信賴和期待的時候,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任務,困難便會得到解決。反之便被低迷的情緒主宰,最終失敗。4.蝴蝶效應
起源: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了幾下翅膀,在兩週後可能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暴。
在心理學上,蝴蝶效應表現為一種不同於普通的連鎖效應的,因果性不明顯的情緒反應和行為。
症狀:因為幾天前發生的一點小小不順利,而開始心情煩躁,在壓抑和鬱結狀態中,小的情緒波動漸漸在心底形成軒然大波,最終以不可預見的狂躁模式爆發出來。時間累積得越久,崩潰的後果越不堪設想。5.“酸葡萄”和“甜檸檬”心理“酸葡萄”心理是指自己努力去做而得不到的東西就說是“酸”的,是不好的,這種方法可以緩解我們的一些壓力。比如:別人有一樣好東西,我沒有,我很想要,但實際上我不可能得到。這時不妨利用“酸葡萄”心理,在心中努力找到那樣東西不好的地方,說那樣東西的“壞話”,克服自己不合理的需求。“甜檸檬”心理是指自己所有而擺脫不掉的東西就是好的,要學會接納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自己的優勢,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特點,千萬不要輕易說自己這不好,那不如人,不妨試試“甜檸檬”心理學會接納自己,逐漸增強自信。6. 遲延滿足效應
發展心理學研究中有一個經典的實驗,稱為“遲延滿足”實驗。
實驗者發給4歲被試兒童每人一顆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如果馬上吃,只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鐘後再吃,就給吃兩顆。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則耐住性子、閉上眼睛或頭枕雙臂做睡覺狀,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語或唱歌來轉移注意消磨時光以剋制自己的慾望,從而獲得了更豐厚的報酬。
研究人員進行了跟蹤觀察,發現那些以堅韌的毅力獲得兩顆軟糖的孩子,長到上中學時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自信心和獨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經不住軟糖誘惑的孩子則往往屈服於壓力而逃避挑戰。
在後來幾十年的跟蹤觀察中,也證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兩塊糖果的孩子,事業上更容易獲得成功。
實驗證明:自我控制能力是個體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衝動,抵制誘惑,延遲滿足,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綜合能力。7. 鄧寧-克魯格效應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 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鄧寧將這種效應歸納為:“如果你沒有能力,你就不會知道自己沒有能力。”簡言之即庸人容易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脹。
8.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是指既無藥效、又無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質構成的、形似藥的製劑。安慰劑多由葡萄糖、澱粉等無藥理作用的惰性物質構成。安慰劑對那些渴求治療、對醫務人員充分信任的病人能產生良好的積極反應,出現希望達到的藥效,這種反應就稱為“安慰劑效應”。
使用安慰劑時容易出現相應的心理和生理反應的人,稱為“安慰劑反應者”。這種人的特點是:好與人交往、有依賴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經常注意自身的各種生理變化和不適感,有疑病傾向和神經質。
9.鯰魚效應
從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如果能讓它們活著抵港,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好幾倍,但只有一條漁船能做到帶活魚回港。後來,人們發現這條船的魚槽內不過是多了一條鯰魚而已。原來當鯰魚裝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就會四處遊動,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類”後,也會因緊張而加速遊動。如此一來,沙丁魚便延長了壽命。這就是“鯰魚效應”。
運用鯰魚效應,透過個體的“中途介入”,對群體起到競爭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執行機制。目前,一些機關單位實行的公開招考和競爭上崗,就是很好的典型。這種方法能夠使人產生危機感從而更好地工作。
10.首因效應
指的是知覺物件給知覺者留下第一印象對社會知覺的影響作用。具體說,就是初次與人或事接觸時,在心理上產生對某人或某事帶有情感因素的定勢,從而影響到以後對該人或該事的評價。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對決策中收集正確的情報加以分析而言,這種效應是不利的。無論第一印象是好或是壞都是片面的,不利於全面地瞭解、分析。根據第一印象來評價一個人的好壞,往往比較偏頗。 如果在招聘考試和考察員工績效時,只憑第一印象,就會被某些表面現象矇蔽。
首因效應在招聘過程中主要表現有兩個方面:一是以貌取人。對儀表堂堂、風度翩翩的應聘者容易贏得主考官的好感;二是以言取人,那些口若懸河、對答如流者往往給人留下好印象。因此在選拔人才時,既要聽其言、觀其貌,還要察其行、考其績。
-
16 # 情緒賦能師丁丁
1、外部動機激發不當,會削弱人們的內部動機的強度。
1975年,社會心理學家狄西提出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並不是簡單相加的問題,並且證明了付錢不會提高感興趣的人的活動動機。
狄西的心理實驗是圍繞非常有趣的解謎遊戲。一開始對其中一半被試給予錢作為外部獎勵,另外一半被試則沒有任何的報酬。然後讓全部被試做自由選擇,是繼續做解謎遊戲,還是做其他事情。實驗者觀察被試們在這項由內部動機引起的外部活動上所花費的時間是長還是短。結果發現,給了錢的被試在解謎遊戲中所花費的時間比不給錢的被試少。這表明,由於加強了外部動機,他們的內部動機就被削弱了。
由此證明了,在有些情況下,對一個有內部動機引起的行為給予獎勵,會因此削弱內部動機。
狄西提出,如果一個人原本就對某些活動感興趣,後來這個人又得到了外部的獎勵,那麼這個人很有可能把他(原本感興趣這樣的)內部動機引起的活動,看作是(得到錢這樣的)外部動機引起的。
後來其他大量的研究證實這一論點。例如,1973年,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馬克·萊伯用獎勵卡片這樣的“非金錢的獎勵”進行實驗,也驗證了這一點。
2、人們在挫折發生後會掩飾真實情緒,以此來彌補失敗帶來的自尊心上的挫折。
個體遭受失敗之後,必然會有所表現,包括“積極的心理自我防衛”、“消極的心理自我防衛”,和既不具有積極意義,也不具有消極意義的“妥協的自我心理防衛”。
表面上不動聲色,把焦慮、煩惱、痛苦通通埋藏在心裡深處,來彌補自尊心上的挫折,是妥協的心理自我防衛的其中一種形式。
1969年,社會心理學家施奈德進行了這樣的一項實驗。實驗者要求被試從事一項被試無法自己判斷成敗的工作。事後實驗者向一組失敗了的被試虛報“成功”,向另外一組成功了的被試虛報“失敗”。然後要求兩組被試在一起進行自我介紹。結果發現,後者比前者更多地作自我肯定。
施奈德的實驗表明,人們遭受挫折後,往往會掩飾自己的真實情緒、突出自己的長處,來提高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從而減輕心理壓力。
3、人們有對男人或女人在行為、人格、特徵等方面給予期望、要求和籠統的看法,即人們有“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1968年,社會心理學家哥爾德伯格在一實驗中證明了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對男女作業成績評價的影響。
哥爾德伯格將同一名學者寫的一些檔案各影印成兩份。一份署名為男性名字,另外一份署名為女性名字。然後把它們分發給一群男女大學生進行評定。結果發現,不管文章的內容是關於建築這類男性化的內容,還是關於食物營養這類女性化的內容,大學生對署名為女性名字的文章的評價,總是比署名為男性名字的文章的評價差。
-
17 # 一江向南
一、焦點效應
人們總會高估了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焦點效應意味著人類往往會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並且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注意程度。
當我們出醜時總以為人家會注意到,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人家或許當時會注意到可是事後馬上就忘了。所以沒有必要為自己的出醜和社交失誤耿耿於懷。
二、曝光效應
我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會心理學又把這種效應叫做熟悉定律,只要經常出現就能增加我們的喜歡程度。
若想增強人際吸引,就要留心自己在別人面前的熟悉度,在某人面前混個臉熟會贏得好感。
三、首因效應
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透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資訊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如果一個人在初次見面時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麼人們就願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較快地取得相互瞭解,並會影響人們對他以後一系列行為和表現的解釋。
反之,對於一個初次見面就引起對方反感的人,即使由於各種原因難以避免與之接觸,人們也會對之很冷淡,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會在心理上和實際行為中與之產生對抗狀態。
四、登門檻效應
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坎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更順利地登上高處。
在要求別人做某件較難的事情而又擔心他不願意做時,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類似的較小的事情。
當他們達到這個要求後,再透過鼓勵,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別人容易接受,預期目標也容易實現。
五、杯子效應
透過杯子的距離,可測試兩個人內心的距離,如果你有想更進一步發展關係的人,就約他出來喝杯奶茶,在交談時悄悄縮短兩個杯子間的距離,觀察對方反應。
如果他沒動,表示你們的關係有加深的機會,若他馬上挪開或拿走,證明他仍對你有戒心,暫時就還是維持現狀吧。
六、近因效應
為什麼和平分手帶給雙方的回憶會更美好,而撕破臉分開的兩人,日後想起來對方也會怨恨得咬牙切齒?
近因效應是指隨著多種刺激的出現,我們的印象形成主要取決於最新出現的刺激。在一段親密關係中,隨著相處時間越來越長、刺激越來越多,那麼近因效應就會代替首因效應,後來者居上。
七、破窗效應
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其它的窗戶也會很快被打破打破。一個很乾淨的地方,人會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豫地丟垃圾,絲毫不覺羞愧。
任何壞事,如果在開始時沒有被阻止,形成風氣後就難以改變。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八、雞尾酒會效應
在酒會這種聲音嘈雜的環境裡,我們的大腦會對周圍的聲音做出判斷,選擇性傾聽重要的聲音、忽略不重要的聲音,當有人喊我們的名字時,我們總能立刻注意得到。
所以與別人交談時,請使用他們的名字或暱稱,這會讓他們更喜歡你,名字對人們很重要,人們喜歡聽到自己的名字。
九、巴納姆效應
當你面臨一個非常模糊的人格描述時,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進去。
星座、占卜、算命大抵都是如此。每個星座只是描繪了內心的一部分,並且十分模糊。
絕大部分人會覺得準是因為人是多面的,覺得被戳中也很正常,其實這些東西放在誰身上都適用,認清這個效應,可以避開很多套路。
十、飛輪效應
為什麼假期過後,重新返回工作崗位異常艱難?面對工作,總覺得提不起精神,效率降低,甚至還會焦慮和神經衰弱?萬事開頭難。
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
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的重力和衝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這時,你無須再費更大的力氣,飛輪依舊會快速轉動,而且不停地轉動。
正如科學家富蘭克林說的,“如果有什麼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現在就開始。”
-
18 # 太虛寥廓
邊際效用遞減率
經濟學家認為,我們嚮往某事物時,情緒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觸到此事物時情感也越為強烈;但是,第二次接觸時,這種情感就會淡一些;第三次,會更淡......由此發展下去,我們接觸該事物的次數越多,我們的情感體驗就會越為淡漠,一步步趨向乏味。這就是‘邊際效用遞減率’。
-
19 # 馨靈驛站等你
自然界中太陽的東昇西落,月亮的陰晴圓缺,地球執行的軌道,潮起潮落,春夏秋冬的更替,一切都是那麼有規律。其實在人類的心靈世界裡也存在著許多規律,心理定律能夠指導我們的行為,情況越複雜,我們越需要這些心理定律的指導。
每一個心理定律都是更深認識自己,進一步瞭解他人的絕對真理。
心理定律在任何的領域裡都可以讓我們戰勝心魔,無往不勝。曾經也很喜歡研究學習各種心理定律。
先寫印象深刻的三個。
1、吸引定律:當你的思想專注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特別吸引你的眼球。
2、投射效應:如果總是把自己的心理特徵歸屬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具有同樣的特徵,那麼我們不僅無法真正瞭解別人,也無法真正瞭解自己。
3、角色效應:你把自己定位於什麼樣的角色,你就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回覆列表
經過度孃的查詢搜尋到了“十大心理效應”是:鳥籠邏輯、破窗效應、責任分散效應、帕金森定律、暈輪效應、霍桑效應、習得性無助實驗、證人的記憶、羅森塔爾效應和虛假同感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