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踏火逍遙說魚
-
2 # 雛瘋
草魚為什麼不會自己產卵?草魚與青魚,花鰱,白鰱,並稱為四大家魚。他們的養殖一直可以追溯到唐朝。四大家魚都屬於鯉形目,鯉科。
首先,魚要產卵都要達到我們平時所說的性成熟,即鰱魚在6Kg以上,鱅魚10Kg以上,青魚在15Kg以上,草魚在8Kg以上(這裡指我們一般用於人工家魚繁殖的重量)筆者曾用3KG白鰱,用於繁殖。
其次,四大家魚產交配及產卵需要流水刺激,以及溫度,水流,時間,氣候等一系列外部條件(人工繁殖需要提前注射性激素,以保證魚大同一時間排卵排精,同時,將魚放入圓型蓄水池,同時一端用流水刺激,以促進魚類在裡面交尾(產卵受精)青魚需要人工授精)。
最後,天然條件下受精卵在野外需要順水順流而下,漂流上百公里,才能最終孵化成小魚苗,這期間沉入水底的卵都會死亡(水底溶氧還足是主要原因),人工繁殖的家魚亂需要在環道里經過2-4天(時間與水溫有很大關係)的流水衝擊就能,破卵而出,直到長出腰點(魚鰾),這時的魚苗,我們稱之為水花。
這就是為什麼四大家魚不能自己繁殖的主要原因(需要流水刺激)。
這裡你們可能會問到為什麼鯉魚鯽魚就能自己繁殖?
其實四大家魚的卵是浮性的,而鯉魚,鯽魚的卵是粘性的,粘性卵是靠粘在草上石頭上以保證卵在水的中上層,從而有足夠的氧氣支援卵分化形成小魚,而浮性卵則需水流帶動。
-
3 # 牧海
很多朋友都已經說出來答案了,其實就是人工養殖的草魚生活在封閉性的水體裡,沒有水流刺激其性腺發育,無法保證卵巢從第Ⅳ時相末完成成熟排卵,而是走向生理性死亡,也就是卵巢的退化。
因此,要想從根本上理解這個問題,就要從卵巢及卵子的發育分期入手。
在這裡我們就先簡單介紹下卵子的生長髮育過程分期,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卵原細胞增殖期
2.卵原細胞生長期
3.卵子成熟期
隨著發育過程向後推遲,卵子的卵黃含量不斷增多,在卵原細胞生長期將要結束時,卵黃基本充滿了整個卵母細胞,這時候的卵母細胞已經進入了成熟的第Ⅳ時相。
在第Ⅳ時相的卵子如果沒有及時打催產針,卵子就會退化,雌魚就不會再排卵,因而卵細胞也就失去了再次受精的可能。
自然界中的草魚不用打催產針就能自然排卵受精,因為草魚在洄游過程中面板不斷與水流相對摩擦,水流的刺激作用透過魚體側面的側線等感覺器官傳遞給下丘腦,下丘腦會因此產生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該激素作用於魚類腦垂體,使其產生促性腺激素,最終能作用於卵巢並促使處於第Ⅳ時相末期的卵細胞排出體外、完成受精。
其實,有些催產激素就是魚類腦垂體制劑,它代替了草魚繁殖所需要的水流刺激等環境條件,因而可以在封閉養殖的條件下人工催產育苗。
大自然就是這麼神奇,魚類的繁殖生理原來是受到了環境刺激的巨大影響,在這個過程中,與性腺發育有關的激素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一般來說,草魚親魚的卵巢會在每年4月份進入第Ⅳ時相,5月份至6月份上旬處於第Ⅳ期末成熟階段,在這個階段的草魚親魚對催產藥物反應敏感。抓準時機,在合適的時間給親魚注射藥物,那麼就算是人工養殖的草魚也是可以實現繁殖的!
-
4 # 小龍蝦曬太陽
家養的草魚當然也可以產卵的,但是有一個條件阻礙了家養草魚自繁自養的可能。
我們說草魚的食量很大,但是生長速度與其他相關的魚類相比,並不算特別快。比如鯽魚,鯉魚和小龍蝦基本上一年就能夠達到性成熟。但是草魚不同,人工養殖草魚一年只要餌料投餵合適充足,可以長到3斤多,但是還遠遠沒有達到性成熟,一般草魚從第二年開始生長速度明顯加快,但是通常情況下,經過3年的生長才會達到性成熟。草魚3年達到性成熟,可以長到10斤左右,但是對於大部分草魚養殖戶而言,很少講一條草魚餵養三年的,所以大部分養殖戶都是餵養1年以上,甚至都是餵養一年就出售的,因為主要是像出售草魚上市的,不會餵養這麼長時間。
我記得我們這裡的草魚,市場上的草魚通常都在3到4斤左右,也就是餵養1年左右。所以無論是從飼料支出還是經濟效益來考慮,草魚養殖戶都不會像養殖小龍蝦那樣自繁自養,這樣餌料指出和死亡風險太大了。
如果一條一斤草魚的苗子,每天可以吃3斤的飼料,這樣明顯划不來,還不如直接養到3斤之後賣掉。所以養殖商品成魚的草魚養殖戶一般都是購買別人的草魚苗子來樣成魚,比如年初投放苗子,然後年底將魚塘裡面的草魚全部捕撈乾淨賣掉,然後第二年重新購買草魚苗子投放養殖。
而專門養殖草魚苗子的養殖戶,一般都是大面積集約化養殖,不是我們這些普通的草魚養殖戶。沒有養過草魚的朋友們可能不知道草魚有多麼能吃,我記得以前就我家那畝一畝多大面積的魚塘,每天都要割20幾斤青草去頭尾草魚,非常類,所以想自繁自養草魚的養殖戶朋友,這種方法基本上行不通,當然如果你資金充足,是在大水庫裡面養魚的話,不追求短期養殖經濟效益,等得起的話,那當然可以堅持自繁自養,一直等到草魚性成熟產卵之後繁殖魚花,但是老師講,大多數養殖戶都是在魚塘甚至稻田裡面養草魚,自繁自養根本折騰不起。
-
5 # 深圳餵魚哥老李
草魚一般4齡性成熟,最早3齡。成熟的雌性個體體重在5千克以上。草魚的繁殖季節與鰱、鱅魚基本為同時期,即4~7月份,繁殖期中國南北各地有差異,在長江為4-6月,中國東北稍遲。繁殖季節,草魚胸鰭條上出現珠星,用手觸控有粗糙感。草魚卵卵徑較大,5毫米左右,屬浮性卵。
草魚的產卵地點一般選擇在河干流的河流匯合處、河曲一側的深槽水域、兩岸突然緊縮的江段。草魚一次可產30~138萬粒卵。受精卵因吸水膨脹後,卵徑可達5毫米左右,可順水漂流。
人工繁殖
草魚人工繁殖的草魚主要來源於原種場、江河、湖泊和水庫。來源於自然水體的草魚透過對大規格草魚進行挑選,將體色正常、鰭鱗完整、無傷無病、遊動活潑、體質健壯的草魚作為後備草魚,經過強化培育後再進行催產。來源於人工養殖環境下的草魚通常為池塘或水池養殖達到性成熟年齡並處於育齡期間的健康草魚。在收集和運輸草魚過程中,操作需小心,要選好網具、工具,避免魚體受傷。
草魚的強化培育
產前培育階段是草魚營養物質向生殖腺轉化的重要階段,草魚繁殖過程中,草魚的強化培育是人工繁殖成功的關鍵,草魚培育得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性腺的成熟度、催產率、魚卵受精率和孵化率等。草魚培育過程中的飼養管理主要包括以下5個重要環節。
水溫調控
草魚草魚對水溫的波動及其敏感,水溫波動會影響性腺的發育和成熟,因此在草魚培育過程中對水溫的控制至關重要,必須避免較大的水溫波動。
定期沖水和注入新水
使池水迴圈,人為製造成流水環境,可刺激草魚的性腺發育。草魚池3月份以後,每週沖水1次,到4月份每週沖水2次,每次沖水時間2~3小時。
充足的含氧量
要掌握培育池水中溶氧狀況,防止草魚浮頭,水體中含氧量不足會抑制草魚性腺成熟,草魚培育過程中可透過注入新水、開增氧機或使用藥物等措施來增加含氧量。
適宜的放養密度
草魚放養密度與搭配比例不當會導致繁殖水平降低,放養密度過高會影響草魚性腺發育。放養密度按體重計算,混養、單養均可,為充分利用水體,最好能搭配不同種的後備草魚。一般放養草魚(包括搭配魚)在100~150千克/畝,條件好的可達200克/畝,平均養草魚草魚達到200克/畝以上時,會嚴重降低草魚的繁殖水平。
餌料投餵
草魚培育過程中飼料的投餵也很重要,草魚池中的天然餌料不能完全達到草魚的營養需求,需要額外新增飼料。新增的飼料可以是一種或多種草飼料,也可以混合投餵蛋白質含量高的顆粒飼料。草魚的配合飼料必須含有高的蛋白質含量,避免碳水化合物和脂類物,否則會導致腹部脂肪沉積,從而影響性腺發育。草魚產前培育的飼料以青草飼料為主、精飼料為輔,草料主要為蘇丹草、黑麥草、範草、油菜、大白菜、麥芽等。
催情產卵
催產時間:催產時間的主要決定因素是水溫。家魚人工繁殖適宜溫度是22~28℃,最適溫度為24~26℃,草魚人工繁殖可行溫度是18~31℃。草魚繁殖期通常在每年4月底至6月,同一地區也會因地理環境、海拔高低不同而異,海拔高的地方比海拔低的地方晚一些,水庫中的草魚比池塘培育的草魚晚一些。具體催產時間需要根據草魚的各項生理指標綜合判定。草魚培育後期,隨著性腺漸進成熟,草魚食量即開始遞減,此時可透過觀察草魚糞便形狀初步斷定適合繁殖的時間,再結合對草魚的觀察、挖卵鑑別,就能基本確定繁殖時機,草魚在產卵前糞便一般由大到小、由長形到橢圓、由鬆散到結實等一系列變化,變化末期,即為草魚的適合催產時間。草魚性腺達到成熟,如不適時催產,性腺就會退化,因此一定要抓準催產期。
催產草魚的選擇:草魚的繁殖能力與年齡、體長、體重呈正相關,草魚的最適繁殖年齡在5~10齡,一般成熟草魚雌魚的體重為5~10千克。雌雄比例應視各場採用的繁殖方法而有所區別,一般採用全人工繁殖方法的雌雄比例在2:1~1.5,而採用半人工方法的雌雄比例在1:1~1.5。草魚人工繁殖過程中雌雄草魚可以依靠表型特徵來進行初步選擇,草魚雄性魚鰭條較粗大而狹長,自然張開呈尖刀形;在生殖季節性腺發育良好時,胸鰭內側及鰓蓋上排列有很密的稱為“珠星”的細粒狀突起,手摸有粗糙感覺。成熟較好的雄草魚距生殖孔一指處發軟,生殖孔略呈紫色,可用手輕壓後腹部,如有濃稠乳白色的精液流出,且入水即散。成熟雌魚的選擇可進行外形觀察和挖卵觀察,雌性草魚胸鰭鰭條較細短,自然張開略呈扇形,一般無追星,或在胸鰭末梢只有少量突起,手摸無粗糙感。透過外形觀察可見雌魚腹部膨大有彈性,卵巢輪廓明顯,生殖孔鬆弛,腹部向上,體側有卵巢塊狀下垂的輪廓,腹部中間呈凹癟狀,用手拍其腹側,有鬆軟的感覺,腹側下方鱗片的排列有松張的現象;透過挖卵觀察可見卵粒整齊、大而飽滿、核偏位則表明草魚成熟較好。
催產藥劑的選擇:催產藥劑主要為外源激素,透過刺激魚垂體進一步合成釋放FSH,增加魚體內FSH濃度,可強化體內營養的轉化過程,加速性腺的發育程序,促使草魚早熟順產。草魚人工繁殖使用的催產藥物主要有魚腦垂體(P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黃體釋放激素類似物系列(LRH-A)和地歐酮(DOM)等,這些藥物單獨使用或者混合使用均可誘導草魚產卵。
催產藥劑的注射方式:催產劑需用生理鹽水溶解制成懸濁液後,方能隨水注入魚體,注射部位分體腔注射和肌肉注射兩種,二者效果相同。體腔注射又分為胸腔注射和腹腔注射兩種方式,其中胸腔注射是在魚胸鰭基部的無鱗凹陷處,針頭朝魚體前方與體軸呈45~60°角刺入,深度約1釐米左右,不宜過深,否則會傷及內臟;而腹腔注射是在腹鰭基部注射,注射角度為30~45°,深度約1~2釐米。肌肉注射一般在背鰭下方肌肉豐滿處,用針順著鱗片向前刺入肌肉1~2釐米進行注射。注射催產劑可分為一次注射和二次注射,目前多采用二次注射法,因為二次注射法第一針有催熟的作用,其產卵率、產卵量和受精率都較高,草魚發情時間較一致,特別適用於早期催產或草魚成熟度不夠的情況催產。採用二次注射時,第一次注射約總量10%的催產劑,6~24小時後再注射餘下的全部劑量,水溫越低或草魚成熟度越差,注射第二針的間隔時間越長。
產卵受精:產卵受精的方法有兩種:①自然產卵受精和人工授精。自然產卵受精是在草魚注射催產藥物之前,首先要在產卵池設定好魚巢,注射催產劑後將雌、雄魚按1:1~1.5的比例放入產卵池中。在效應時間未到達之前,用一定量流水刺激草魚,在效應時間到達時將流水改為微流水狀態,讓其自然產卵、排精,在產卵池中完成整個受精過程。②人工授精主要採用幹法授精。幹法人工授精是將普通臉盆擦乾,然後用毛巾將捕起的草魚和魚夾上的水擦乾,將魚卵擠入盆中,並馬上擠入雄魚的精液,然後用力順一個方向晃動臉盆,使精卵混勻,讓其充分受精。然後用量筒量出受精卵的體積,加入清水,移入孵化環道或孵化桶中孵化。
孵化裝置
受精卵孵化常用裝置有流水水泥池、家魚產卵池、孵化環道、孵化缸、孵化桶、網箱等,使用較多的為孵化桶(缸)和孵化環道。
孵化環道是規模化育苗的主要生產設施,生產上常見的環道分圓形和橢圓形兩種,按環數不同又可分為單環型、雙環型、三環型等幾種,每個環道由進水管道、排水管道、過濾窗、集苗管組成。採用環道孵化的適宜密度為1立方米水體盛放魚卵10~15萬粒,環內保特0.3米/秒的流速,24~34小時就能孵出魚苗,孵化率高而穩定,但造價相對較高。孵化桶可用白鐵皮、塑膠、玻璃鋼製成,可容200~400千克水,100千克水可孵20萬粒卵,有放卵密度大、孵化率高、使用方便等優點。在室內、室外孵化均可進行,一般在室內孵化效果比較好,室外孵化必須採取遮光措施,受精卵不宜受陽光直接照射,以免紫外線強烈照射殺死魚卵或導致胚胎髮育異常產生畸形仔魚。
孵化管理
受精卵的人工孵化,可採用靜水孵化法和流水孵化法,做好孵化管理是提高受精卵孵化率的關鍵。草魚孵化過程中需要做好以下6個方面的工作:
做好水質管理:孵化期間水pH值應保持在7.5~8.0,必須處理好孵化用水,使水質保持清新富氧。
調控好水溫:孵化過程中要保持水溫的穩定,水溫過高、過低或急劇變化,對胚胎髮育都極為不利。草魚的孵化水溫的範圍為17~32℃,適宜水溫為22~28℃,在此溫度範圍內,水溫越高,發育越快,水溫25℃時,大約24小時後魚苗可孵化出膜。
保證溶氧量充足:在整個發育過程中,胚胎期耐低氧能力最差,因此保證孵化過程中溶氧量充足十分重要。孵化過程中需要1小時檢測1次溶氧,保證溶氧在4~5毫克/升以上,使水質保持清新富氧,以免對受精卵、魚苗幼體造成影響。
注意清除死卵,防止水黴感染:死卵和體質較弱的魚苗在水溫較低和水質不良的情況下,極易被水黴侵染而發生棉絮狀的水黴病,應及時清除感染水黴的卵或魚苗,以免感染好卵或健康魚苗。
防止陽光直射:紫外線照射,可使胚胎髮育異常產生畸形,室外孵化應採取遮陰措施。
清除敵害生物:水體中的橈足類和枝角類不但會消耗大量氧氣,同時還能用其附肢刺破卵膜或直接咬傷仔魚及胚胎,造成大批死亡;小魚、小蝦和蝌蚪可直接吞食魚卵,因此均必須徹底清除。
-
6 # 躲在被窩看動作片
我上次在河裡釣了一條草魚,殺的時候好多魚卵,我在哪釣魚只要是魚不管有沒有懷孕,都不可能放滴,就算我放了改天不是被別人電就是被別人裝地籠,漁網。
-
7 # 任重道遠450
家養草魚不會自己產卵而要去買魚苗,為此事特意去問了我一個有著多年養殖水產經驗的朋友。
據說魚產卵需要達到一定的條件才能,草魚產卵的年齡一般是三到四年時間達到性成熟。說到這估計有人就要問了我家養了那麼多年草魚怎麼就沒有呢,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要想魚產卵不光要魚的年齡夠還與它生長的環境有關,水溫大概在20度左右還要在流動的水域才行。
然而家養的魚一般都達不到這樣的條件所以很難繁殖
-
8 # 做一個快樂的小哥哥
我來說下,早年前我家住魚場,基本上草魚在5年以上才能做種魚使用,養殖成本高,親魚養殖密度還不能太大,稍不注意,死了更不得了。一條親魚養5-8年差不多有50斤重,捕撈上來要有像擔架一樣的裝置不能傷害親魚鱗片。放到固定的產卵池孵化。草魚產卵在流水中。孵化也要在流水中,一般魚戶不具備這些條件。所以買魚苗是最方便的,成活率還高。
-
9 # 星輝650
可以自家產卵的,只是技術要求要麻煩些,魚卵剛出來很容易被大魚吃掉,需要另外特殊照顧,從魚卵到魚苗環境條件要求跟大魚不一樣,需要另一套,
缸,池子,水溫,飼料粗細,都差距挺大
-
10 # 化龍263
任何魚類(除黃鱔是變性魚外)都分雌性和雄性兩種,也就是分公母兩種。
性成熟之後,公母也要性交配。
交配過的受精卵才能孵化出小魚。
但受精卵能不能孵化出小魚,或孵化出的小魚能否存活,這就要看飼養模式了。
常規養魚模式
一口塘無論面積多大,水多淨,草魚、雄魚、鯉魚、鰱魚、鯽魚混雜養。一直養成商品大魚,起塘打撈時,怎麼不見剛出生的小小魚呢?
其實,母魚到了排卵季節時,也會排出受精卵,只不過沒隔離措施與裝置,受精卵很快就會被大魚、雜魚給吃了。有個別隱藏好的卵,即使孵化出小魚,因太小,活動能弱,也會被大魚捕食乾淨,所以,這種養殖模式繁殖不了小魚。
那麼,魚苗哪裡繁育出來的呢?
因此,就有第二種模式。
育苗模式
育苗模式更精緻更專業,技術含量要求更高。
一、育苗基地應有多口小魚塘配套,而且每一口塘面積不宜太大,控制300平方米以內;水也不宜太深,控制50公分至80公分之內。
二、種魚不能混搭,其它魚類一律清除和禁放。
幾口小魚塘分別是:1、種魚池(用來排卵和受精);2、孵化池(只放受精卵,讓其孵化,與其他魚隔離);3、育苗池(孵化出的小魚在此培育生長)。長到一定程度時,又要按不同規格分池培養。
民間有種說法:“要想發,池魚泡鴨”。意思是說,本小利大的專案,莫過於培養小魚苗和養鴨婆生蛋孵小鴨苗了。
-
11 # 天數茫茫A
草魚是中國傳統的四大家魚之一,在中國有著久遠的養殖歷史。不過草魚不像鯉魚、鯽魚、鯿魚等淡水魚類一樣,在人工養殖的池塘中,就可以自己產卵繁殖,也就是說我們將草魚養在池塘中,不透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它們是不會產出魚苗的。
事實上,直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未,人們養殖草魚的魚苗,都是從天然的大江大河中撈取。直到四大家魚的人工繁殖技術成功後,人們才能透過人工繁殖的方法,獲得草魚苗。
當然這也足以證明,想要人工繁殖草魚,肯定存在相當大的難度。也正是由於草魚的繁殖,有相當大的難度,所以,直到今天,草魚苗的繁殖,也只有在專業的魚種場(或專業的養殖戶)進行,而普通的養殖戶想要養殖草魚,那麼魚苗也就只能從這樣的魚種場購買。那麼草魚的人工繁殖,有哪些困難呢?
首先,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我們可以將草魚,養到其懷卵(雄魚精囊腺發育成熟)。但在人工池塘環境下,無法使其卵巢中的卵成熟(雄魚產生精液)。而要想達到這一目的,就得必須靠注射,人工性激素才能實現。
不過,這只是完成了草魚繁殖的第一步。當然完成了這一步後,就可以透過人工的方法(人工受精),獲得受精的草魚卵。或者透過模擬草魚產卵的自然環境(流水刺激),讓其自然產卵,從而獲得草魚的受精卵。
其次,草魚卵的孵化也有特殊的需求,也就是說,如果直接將受精的草魚卵放入魚池中,它們肯定是不能孵化出草魚苗的。
而草魚卵的孵化,要求孵化場所的水質清新,溶氧度高。而且要是流動的水才行。因為流動的水,才能使草魚卵處於漂浮狀態,這樣魚卵才能正常孵化。不然在靜水條件下,會沉入水底,發生死亡。此外,魚苗孵化出來以後,培養也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術才行。
綜上可以看出,草魚的人工繁殖,不但要具備一定的養殖條件,而且要有相當強的專業技術。而普通養殖戶,一般是不具備這些條件或者技術的,因此他們只能透過購買草魚苗來養殖。
-
12 # 李萬新c1
草魚養殖過程中買魚苗也是經濟支出的一大部分投資。因為草魚不會自行繁殖,不像鯽魚、鯉魚一樣放幾條下去到明年整個魚塘的小魚苗。
正因為草魚不會自行繁殖,所以草魚苗貴,四朝魚(兩指板大小)賣五元一條。
什麼原因導致草魚不會自行繁殖條件的不具備,草魚繁殖的條件是比較苛刻的要有以下幾點。
1、草魚性器官成熟太難,在自然環境的條件下,草魚達到性成熟要三年以上,因為草魚性腺素生長太過於緩慢必須最少要三年以上有些做到達六年才能成熟,所以時間太過於漫長遙遙無期的等待達不到經濟效益。
解決方案:購買催產素在草魚達到一斤以上的陪種魚就打一針催產素刺激魚的性上腺素加速發育成熟,從而達到魚快速的繁殖目的。
2、魚卵的受精條件。
草魚是體外受精的動物,在雌魚排出卵後雄魚對卵進行資訊接收後會對魚卵進行受精。
受精過後,條件必須要有緩流水對魚的受精卵進行沖流,目的是挪動受精卵體內的細胞核才能分裂的生長。
這是一個最為苛刻的過程如果這個環節沒有做好會導致大量的受精卵死掉或者成活率非常低。
解決方案:人工製造對沖流,在配種魚池切一條水流道用抽水機控制水流的緩慢流動,達到最佳適合的流速對沖幫助草魚的受理你卵快速孵化。
3、小魚苗的出生天敵多
如果以上條件都具備那接下來天敵也得過。小魚苗剛出生,體積非常的小。如果在池塘裡面有水蜈蚣,水跳蚤,食蚊魚等天敵都是草魚苗剛出生的天敵。
如果沒有控制好他們會大量的抓食魚苗,單單一條食蚊魚一天時間就可以抓食剛出生的草魚苗五六百條。以此類推十條食蚊魚,千條食蚊魚,那食起草魚苗的數量是非常膨大的,兩條草魚生下的魚苗五天就有可能被天敵吃完。
總結:草魚不是不會導致,而且繁殖速度太慢太長時間,對草魚這麼熱銷的情況下也只能走人工繁殖的方法,以滿足人們對草魚的食用。
-
13 # 榴蓮望返206545
草、青、鰱、鱅,四大家魚。老家是長江,是迴游魚類。它們在長江口一帶生長,當發育成熟時,順江而上,到三峽一帶產卵,卵孵化出來的魚苗又游回到海里生長。很久以前,人們就到長江捕獲魚苗飼養,所以稱其為“家魚”。在魚池裡生長的魚,沒有這種迴游條件,就發育不成熟,不會產卵。現在長江上建起了三峽大壩,對這些迴游魚類的繁殖有一定的影響,魚苗肯定沒有以前多了。人們就人工建造模仿類似長江水道的裝置,讓魚在裡面“迴游、產卵”。這樣的裝置不是人人都能建造的,所以,一般人只能買魚苗。當然,如果有充足的資金,去學一學這種裝置的建造技術和魚苗繁殖技術,也建一個繁殖魚苗的場地,養魚又賣魚苗,很好麼。
回覆列表
請問為什麼,家養的草魚要買魚苗,不會自己產卵呢?
養殖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種情況,魚塘裡的本地鯉魚、本地鯽魚之類的有時會繁殖很快,特別是本地鯽魚如果魚塘消毒沒消好或是加水時混進去了野生鯽魚,到年底時很可能自己繁殖出一塘的小鯽魚。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鯽魚之類的自己可以在塘裡繁殖,那同一個塘裡養殖的草魚怎不自己產卵繁殖呢?
其實不是草魚不能產卵繁殖而是條件還不夠成熟,正常情況下草魚要自己繁殖的話需要以下條件才行,而且是缺一不可。
達到性成熟的年齡:這個是關鍵,年齡不夠一切都是白說,正常情況下對於草魚而言要達到性成熟其年齡一般要達到4冬齡以上且體重8公斤以上才行(華南地區草魚性成熟時間會稍提早一些),對於一般的商品魚養殖戶來說,很少有養到這麼久這麼大一條的魚,所以說塘裡的魚也不可能產卵。洄流水:自然界中的草魚之所以可以產卵,是因為有洄游水,草魚這一類的魚產卵時必須要有強的水流刺激其卵才會發育成熟,也只有這種水體中才會產卵出來,因此想讓你家塘裡的草魚自己產卵就得人工製造大的水流才行。其它因素:魚會不產卵,還與當時水溫、天氣、水質有關,正常情況下草魚要在水溫20-26度之間才會產卵,而且在產卵前還要不斷有新水刺激魚或是打催產素魚才會產卵出來,否則就算魚的肚子裡魚卵也不會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