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小孩子是父母在鄉下帶好,還是把她帶到城裡來好點,
13
回覆列表
  • 1 # 養生之我見

      對於孩子給誰帶的問題,先不多說,給大家看一個發生在寶媽身上的故事:平時寶媽不怎麼帶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帶。孫子刷牙都是從小跟爺爺養成的習慣,每次刷牙都坐在小凳子上,爺爺幫忙擠牙膏、倒水,然後端一個小盆接孩子的刷牙水。後來當媽媽要糾正的時候,卻發現孩子竟然無法接受,孩子以為刷牙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還認為媽媽不夠愛他,因為媽媽只會讓他踩著小凳子自己刷牙。

      這看起來像件小事情,也只是一個刷牙的習慣不同而已,很多媽媽覺得糾正回來就可以了,可是你卻忘記了,你已經在孩子心目中有了一個不愛他的烙印,而且孩子已經養成了被人伺候的壞習慣,習慣了別人幫自己做事,當需要糾正的時候竟形成了逆反心理。

      現在很多媽媽都忙於上班,沒有時間帶孩子,把帶孩子的任務交給了老一輩,認為只要他們管好孩子的生活,自己管好孩子的學習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孩子的很多習慣都是從生活中學習到的。請大家來看看把孩子丟給老人管,到底給寶寶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1.身體

      老人家總是覺得小孩子白白胖胖才可愛,那樣才是健康的,瘦瘦的孩子營養不良、長得不好,所以就讓孩子多吃飯,時間久了孩子的食量變得很大,可是消耗量不足,就造成了小兒肥胖。

      而且老人帶孩子也容易造成孩子聽力損傷,老人家年紀大了多多少少有些耳背,說話聲音很大,但是對於耳膜發育不完全的小孩子來說卻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

      2.性格

      被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小孩子可能有性格缺陷。俗話說隔代親,老人家總是溺愛孩子,培養出的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在家當小霸王的感覺,完全不知道如何與別人好好交流,更別說學會謙讓了。

      此外,很多孩子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因為在老人家眼裡孩子不需要在家幹活,要麼怕孩子累到,要麼覺得孩子就是在幫倒忙,最終只會導致孩子因為缺乏鍛鍊而變得沒有任何動手能力。這種孩子長大以後遇到一點困難就會尋求幫助,而不是尋求解決辦法,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3.學習

      老人屬於固守成規的一型別人,很少有老人家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接受新的事物,所以被老人帶出來的孩子會非常容易缺乏創新、冒險、好奇的精神。因為老人家會在不知不覺見扼殺孩子的這些天性,在他們心中這些都是和“搞破壞”、“調皮”、“搗蛋”等等不良詞彙劃等號的,比如孩子想要看看玩具汽車裡面的構造,心生好奇心把它拆掉,可是很多老人會覺得孩子簡直就是在瞎搞,完全就是在破壞玩具。久而久之,孩子對什麼事情都沒有了興趣,最終失去了探索精神。

      在小孩子學齡前多講故事、多玩益智玩具對智力開發很有幫助,可是老人家要麼不會,要麼沒有耐心,最後忽略了智力的開發。很多老人帶孩子,其實就是管孩子的吃喝拉撒問題,根本不顧孩子的教育問題。

      4.心理

      心理上缺乏安全感也是常見的問題,老人家不善於交流,或者忙著做家務活,很少會有老人家跟孩子聊聊天。有些老人帶孩子卻不陪孩子聊天玩耍,只是把孩子丟在一邊自己玩或者自己看電視,這樣的孩子長大不太愛講話,膽子也比較小,怕生。

      5.思想

      老人家固有的氣質總是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還記得那個跳廣場舞特別厲害的小朋友麼?動作多麼的嫻熟,怎麼看都像一個老太太的舞步和姿態,不是說這個孩子不好,但是老人家帶出來的孩子難免老氣橫秋,給人一種不屬於小孩子的成熟,小孩子該應當有的是活力。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老人帶孩子都是這樣的,大家也無需太過糾結。而且,在平時生活中父母遇到帶孩子的分歧也要與老人多溝通。只要家庭成員能夠達成一致,那誰帶都可以。不過,即使家裡有老人幫忙帶孩子,父母也要多花點時間陪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若父母因壓力大,無法全心帶孩子

    應多利用下班和週末時間進行陪伴

    要問,孩子到底誰帶比較好

    自然是父母親自帶更有利於成長

  • 2 # 秋寶媽

    父母帶最好,既然選擇生下他,就應該做好養他的準備。

    現在的留守兒童太多太多,問題也越來越多,老人是可以幫你把孩子養大,但他們只管孩子不會餓到,不會凍著,其他的他們管不了,也給不了。

    記得曾看過一個影片,老人和孩子送爸爸媽媽上長途車,孩子哭的死去活來,不想離開父母,老人又拉又拽,車走遠了,孩子還再撕心裂肺的哭。下一次再見到父母不知道會是哪一天了。

    如果雙方父母都要出門打工,那麼請帶上孩子,哪怕再辛苦,環境再差,孩子能與你們在一起,才是最快樂的,也是最好的選擇。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茁壯成長,身體上也包括精神上,孩子的幸福觀比你想象的簡單的多,只要與父母在一起就是幸福的。

    生下他就要與他相依為命,不要輕易放棄。打著賺錢養家的旗號把孩子丟給老人,與丟棄的區別是你想他時還能看看他。如果做不到,不要選擇生下他,讓孩子孤零零的長大。

  • 3 # 星海155286006

    星海柏林陽光幼兒園: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是為他們將來更幸福的生活做準備。社交能力是社會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禮貌待人,有效和他人溝通,體貼別人的感受,表達個人需求都是很重要的社交能力的組成部分。幫助孩子培養社交能力需要在他們的每個成長階段制定不同的策略。

      1.在嬰兒面前展示社交能力嬰兒喜歡一些像是微笑和咕咕叫等社交反應的展示。

      在這個階段,他們只能意識到他們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和嬰兒說話。當他們哭鬧的時候,你要用平常的語言來回應他們。這能夠鼓勵嬰兒嘗試和你交談。

      •鼓勵去關心他人。透過你對嬰兒的哭鬧和需要的反應,能夠教會他們要關心他人的需要。

      •給予關注和愛。親吻和擁抱嬰兒都是很重要的社交表現。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要記住不要和過分溺愛混淆了。

      •冷靜對待嬰兒。當你半夜總是被嬰兒的哭鬧聲吵醒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沮喪和疲憊。然而,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當你冷靜下來之後抱著孩子,這會給孩子樹立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的形象。

      2.幫助兒童尊重別人以及所有權。

      在學步階段,孩子能夠接觸到一些單詞和基本的句子。他們傾向於一個人玩耍,不願意把自己的文具和別人分享。

      •教導孩子基本的規則。可以告訴他要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別的孩子,當生氣的時候要說出來,當撫摸別人活著寵物的時候要溫柔等等。

      •對他們的好的表現給予獎勵。當孩子表現出溫柔和樂於分享的時候,鼓勵他們。

      3.幫助學齡前兒童擴充套件他們的社交圈。

      學齡前兒童能夠用語言表達他們的感受,應該鼓勵他們和別的孩子交朋友。

      •教導他們使用他們的語言,而不是肢體語言。並且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強調被打之後是什麼感覺,如果他們傷害了別的孩子要鼓勵他們道歉。

      •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問他們當和別的孩子一起的時候是什麼感覺,並且幫助他們尋找正確的形容詞來描述具體的感受。

      4.培養學齡兒童的社交能力。

      當孩子進入校園,他們就有了一個固定的環境能夠讓他們有機會和別人交流,分享玩具和與他人交談,分享感受和需求。

      •禮貌待人。孩子會觀察和模仿大人。要想教會他們社交技能,就得從自身開始樹立一個好榜樣,禮貌的問候別人,尊敬的和別人交談,這能夠讓孩子也做同樣的事情。

      •教會孩子有效解決問題。當孩子之間發生矛盾衝突的時候,你要干涉,問每個孩子他們的感受。鼓勵孩子向另一個孩子表達自己的感覺並且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會孩子欣賞每個人的長處和特別之處。提供讓孩子展示特長和天賦的機會,鼓勵每個孩子互相讚揚他們的長處和精彩的表現。

  • 4 # 風中玫瑰

    孩子的每個階段其實都離不開父母的陪伴。親子關係的缺失會對孩子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父母的愛和陪伴是無法取代的。工作再忙也不要忘了陪伴孩子的成長,給他愛和安全感,讓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心理其實尤其重要。可以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幫忙帶,但是父母絕對也要參與其中,承擔應有的責任。畢竟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 5 # 豆媽親子營

    不管是在鄉下還是在城裡,帶在父母的身邊就是最好的。有條件的話,孩子頭3年媽媽全職帶孩子,一方面可以避免隔代教育的弊端,另一方面可以用自己的養育方式教育孩子。這樣孩子的性格和習慣都會更好。更重要的是,孩子在父母身邊可以感受到父母的親情與疼愛,親子關係會更緊密,這對於孩子長大以及成年以後與父母建立親密的關係都是很重要的。

  • 6 # 使用者50100488895

    我覺得在父母身邊成長的孩子,更容易交流,感情更為親密。兒子一生下來,我就獨自在家帶他們。其實我也想做甩手掌櫃,一點經濟條件不允許,二點家裡老人不同意把孩子給別人帶,認為我掙的錢不夠付出的錢,更重要的是不貼心,怕委屈了孩子。於情於理我都只能選擇在家帶娃。現在兒子已讀初中,已是英俊的少年,看著他倆日益成熟的臉龐,還有陽光開朗的樣子,說實在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委屈,都雲消霧散了,我想那種苦盡甘來的甜蜜只有帶過孩子的母親,才會感同身深受的。對不對?

  • 7 # 八戒育兒

    不論在鄉下,在城裡,都是父母帶嗎?或者說是,父母在鄉下帶,奶奶在城裡帶?我覺得有時間的,父母還是自己帶孩子比較好。

    父母即使是在鄉下帶孩子,也沒什麼問題。鄉下長大的孩子也有很多,就現在從鄉下坐車到城裡也不會花費太長的時間。如果奶奶想在城裡帶孩子,也可以和父母商量,問及父母的意見。

    孩子應該還小,還涉及不到教育的問題,如果涉及到教育的問題,畢竟城裡的教育,會比鄉下的教育要好一些。

  • 8 # 母嬰微信直播聯盟

    有人說:母親自己帶孩子是最好的選擇。現在是資訊時代、科學發達。在可能的情況下,母親自己帶孩子,智力開發早,能夠從小培養養成愛學習、懂禮貌、守規矩的良好習慣,幫助教育健康成長順利。

    有人說:孩子應該給爸媽帶,畢竟年輕人都有自己的事業,沒有時間拿出大把經歷來帶孩子!況且有了孩子更需要養家餬口

    有人說:還是別麻煩爸媽了,自己沒時間就花錢請個月嫂吧,老人歲數大了最好還是不要添麻煩!

    有人說:萬一工作生活難以為繼,可以讓公公婆婆協助幫忙一下,他們只是生活管理,教育的責任母親父親夫妻自己主導進行才好。

    小編則認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孩子最好是自己帶 這樣孩子和自己才不會有距離感,如果換做讓父母帶,有一天孩子只找爺爺奶奶,而不找自己哪種感覺我想不會舒服的,而且自己調教的孩子,以後也不會抱怨太多!

    無論誰帶,這9種帶娃方式要不得!

    1.總愛抱著孩子

    不少媽咪抱怨,自從孩子學會走路之後,自己只要稍不留神就不見蹤影。於是,不少家長在帶孩子外出的時候,為防止孩子出了自己的視線,就一直抱著不撒手。那麼,經常抱孩子有什麼不利影響嗎?

    首先,對於會走路的孩子,如果經常被抱著反而更懶得自己行走,出門總讓大人抱著。其次,好動也是孩子智商發育的一種體現,孩子越是多活動,多動手,多思考,越對體質發育有幫助。

    2.破壞寶寶專注力

    不知道你家有沒有這種情況:孩子在專心的搭積木或者看書,老人總時不時的和寶寶互動一下。“你在玩什麼啊?不要坐在地上,容易著涼哦。快,過來喝點水。來,吃塊蘋果......”

    總有媽媽抱怨孩子的專注力太差,可你可曾給孩子提供一個鍛鍊專注力的環境?嬰幼兒本來就很難集中注意力,如果家長再不注意培養,想讓孩子專注地做一件事可不容易。如果擔心孩子著涼,可在孩子專注“做事”之前做好準備,中途不打擾。如果到了吃飯時間,最好提前幾分鐘通知一次,給孩子一定的緩衝期。

    3.過早要孩子學著站走

    看到比自家小的孩子都會站立行走了,家長們心裡那個著急啊。恨不得自家孩子立馬健步如飛,以此來顯示體魄強壯、聰明過人。

    但其實,兒科專家提醒,每個孩子都有著自身的發育規律,千萬不要強迫孩子站立和行走,這不但不利於骨骼發育,還會導致肌肉受傷。孩子站和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之後,得一步步來,到了該站的時機,孩子自然而然就會站立,行走也是一樣的道理。當孩子腿部肌肉發育有力量之後,他們自然會邁步向前

    4.沒有原則的餵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生活中其實有不少家長在孩子餵養方面並不科學。比如怕寶寶吃不飽就多加幾勺奶粉,端著碗到處追著孩子餵飯,一味地用零食制止孩子哭鬧,不吃正餐用零食代替......如此類似的餵養方式常在你看得見或看不見的地方上演。

    也許,你總抱怨為什麼孩子不愛吃飯,為什麼都3歲了還不能獨立進食?先不說這些餵養方式對孩子的獨立性和塑造良好習慣有什麼影響,單單這飲食方式對孩子的健康就沒有任何好處。

    5.怕孩子冷,一個勁兒的多穿

    很多家長對“捂熱綜合徵”可能還不太瞭解,如果給孩子穿蓋太多,會導致人體溫度因不能及時散熱而出現缺氧、多汗、虛脫、乃至昏迷的情況。 孩子的神經末梢血液迴圈能力比較差,常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這種正常的現象常被家長誤認為穿少了,於是給孩子裹了一層又一層。然而,孩子的新陳代謝較快、運動量較大,非常容易出汗,給孩子穿太多反而更容易感冒

    6.為安慰孩子,一味的推卸責任

    生活中,你一定會見過:孩子剛學走路,摔倒怪地板的家長。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爭搶玩具哭鬧,怪別人不分享的家長。孩子不小心吃了辣椒,怪食物太辣的家長......

    如此種種,其實都是“藉口”。走路摔倒,是因為孩子剛學會走路,還不能完全控制身體平衡;小朋友之間爭搶玩具再正常不過,沒有強制別人分享的道理;不小心吃到了辣椒,下次可以把辣椒放到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要讓孩子學會接受成長道路上的挫折,而不是一味的推卸責任。

    7.什麼都不準碰,泯滅好奇心

    “不能跑,小心摔倒了。”

    “下次可不能這麼玩了,摔下來多危險啊!”

    “這個敗家子,怎麼把玩具給拆了。”

    ......

    生活中,經常這麼數落孩子的家長好像也不在少數,恨不得孩子什麼都不要碰,乖乖的坐在一旁玩耍才省心?可哪個孩子不是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喜歡碰這碰那也是因為想要了解和探索。帶孩子,一味的不準孩子嘗試碰觸,只會泯滅孩子的好奇心、冒險心和創新精神。如果孩子被壓抑久了,容易導致情緒爆發,或者形成“兩面派”的性格表現。

    8.肆意的滿足孩子要求

    只要孩子聽話,可以長時間看電視,買任何喜歡的玩具和零食,隨便玩電腦。不少媽媽反映,孩子被家裡的老人嬌慣的無法無天了,有時候只要稍微不滿足ta們的要求,就在地上撒潑打滾,以此達到目的。

    對此,建議家長也不要當眾指責孩子,孩子在氣頭上的時候,可適當的冷處理或者轉移注意力,讓孩子明白遇到事情哭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另外,給孩子一定的挫折教育也是必要的,讓孩子明白只有付出才會有獲取。

    9.疏離親子關係

    孩子誰帶跟誰親,這種現象再正常不過了。即使因為工作原因,也的確無法全職照顧孩子,那也還是建議上班族的媽媽堅持和寶寶一起吃早飯,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後給寶寶一個擁抱,珍惜晚上和週末和寶寶在一起的時間,和孩子多溝通,多點陪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菇非生理性病害發生原因、病徵特徵是怎樣的?該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