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攝會進步

    這個問題十分有意思。

    老鏡頭好還是新鏡頭好,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首先我認為,新舊鏡頭看用在什麼機身上。

    由於圖片有限,所以就簡單的根據圖片敘述一下。在這裡要說明的是,本對照只是一種非實驗室的一種直觀對照,並非儀器測試,我的對照結論非權威性,僅供參考。

    拍攝機身採用富士x-pro2,全開光圈拍攝。

    使用了4支鏡頭分別是:

    富士35mm/f1.4

    7工匠50mm/f1.4

    雅西卡45mm/f1.7

    尼康50mm/f1.4D

    四鏡頭新舊年代,由新到舊分別是:

    7工匠~富士~尼康~雅西卡。

    全部採用峰值手動對焦,全手動模式。

    從拍攝之後的圖片在大螢幕電腦顯示的結果和分析來看,最優秀的畫質,無疑是富士相機自家鏡頭,後面依次是雅西卡、7工匠、尼康。

    尼康和雅西卡鏡頭採用了無鏡片接環。

    這個實拍的排序結果,讓我本人都感覺十分詫異。

    所以新老鏡頭優劣,不是絕對的,由你判斷啦。

  • 2 # 阿奇100

    僅限於數碼相機上的鏡頭,現在大致有四代:

    第一代,直接將膠片時代鏡頭改裝設計後使用。這些鏡頭保留有膠片時代特徵,未經過數碼最佳化。膠片時代鏡頭全開光圈只為對焦,不能使用。

    第二代,數碼最佳化和電子系統改進,這一代數碼鏡頭,全開能用,電子系統比第一代可靠。

    第三代,解像力提高,電子系統效能大幅提升,尤其是防抖等重要效能,外加輕量化設計。

    第四代,全面專為微單設計,在原有第三代基礎上,針對微單專門設計,根據微單特點放棄了某些不必要的光學效能,比如畸變矯正,微單就沒必要了。佳能的思路是不縮小鏡頭加大光圈,在保持總體大小不變的情況下,提高有用的光學效能,為5000w畫素時代提前做準備。

    當然是新鏡頭好,懷舊除外。

  • 3 # 從耗子胖成豬

    1、鏡頭加工精密度提高了。

    例如佳能在《L頭工廠十大秘密》裡面披露,佳能最高精度的鏡頭是為4K / 8K廣播行業製造的專業鏡頭,它們的製造偏差小於30奈米(1奈米為百萬分之一毫米)。

    打一個比喻:假如有一個足夠大的鏡頭,直徑超過300米。而同樣的精度比例,意味著這個直徑超過300米的巨大鏡頭,製造偏差小於塑膠袋的厚度(0.03毫米)!這種製造精度是老鏡頭無法企及的。

    2、鏡頭的光學鍍膜技術大幅度提高!

    老式鏡頭使用的單層鍍膜,透光率大概是96%左右,而現代的多層光學鍍膜可以把透光率做到99%~99.8%左右。

    舉個簡單的例子:

    現代鏡頭動輒20片以上的複雜結構,如果使用老式鏡頭的單層鍍膜,那麼透光率就是0.96^20=44.2%(6成光線沒了……)而對於現代的鍍膜而言,0.998^20=96.1%(只損失了4%的光線)

    鍍膜方面的效能差距決定了老式鏡頭無法使用複雜的結構!所以老式鏡頭的設計都儘量採用簡單的結構,例如耗子哥手頭的這枚羅敦司得95mm f/3.5鏡頭,採用的便是僅有4片玻璃的“天塞”結構。

    3、新鏡頭的光學材料,光學鏡片更豐富。

    在沒有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年代,老鏡頭的設計往往只能採用“球面鏡片”,並透過對稱結構抵消像差。一旦遇到無法使用對稱結構的產品,畫質往往就很糟糕。例如老式的超廣角鏡頭、長焦鏡頭,畫質都很糟糕。

    而現代鏡頭不僅有豐富多樣的玻璃材料,而且還有螢石鏡片、非球面鏡片、DO鏡片可供設計師使用。

    這就好比廚師做菜,老鏡頭的設計師只能做“炒菜心”,而現代鏡頭的設計師由於可選擇面很大,燉個“佛跳牆”都沒有壓力。

    例如耗子哥以前買過的一隻Pentax M42螺口,500mm f/4.5定焦“重炮”,雖然它的規格很高,但由於沒有螢石鏡片、高階鍍膜的支援,用它出片真是“紫氣繚繞”……

    但為什麼會有些攝友認為老鏡頭更出色呢?

    1、這是因為大部分人能購買的現代鏡頭(新鏡頭)都是中低端的民用品。

    不要覺得你買個L鏡頭萬把塊就是高階,真正代表現代光學鏡頭技術巔峰的電影鏡頭,售價都是幾十萬一隻,普通人壓根無法接觸。相比之下,很多高昂的老鏡頭則因為不再勝任原來領域的工作,被流入民用市場。

    例如耗子哥玩過一隻施耐德C口的25mm f/0.95鏡頭,這鏡頭按照官方資料,是設計用於航空、航天領域的高階監控鏡頭,如今卻變成攝友的玩物。還有攝友將以前專業的電影鏡頭改造成攝影鏡頭,在微單相機上使用。真可謂是“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下圖是“刀梅電影頭轉接M43”,而這張圖就是我用松下G2轉接施耐德25mm f/0.95拍攝的。

    2、攝影術的普及催生了大量的劣質鏡頭。

    舉個例子,現在永諾的50mm f/1.8鏡頭,價格才200多元。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薪水都可以買下很多枚永諾50mm f/1.8鏡頭。對於這樣的廉價產品,自然做工、組裝方面沒法過多的苛求。

    而攝影術在幾十年前是“高大上”的技術,那個時候很多工人幾個月的工資加起來都不夠買一臺相機。所以老鏡頭按照當年的物價比例,是遠遠超過目前新鏡頭的售價。因此,現在的一些“新老鏡頭對比”,其實也是不等價的對比。

    這種情況下,老式的高階鏡頭戰勝新式的廉價鏡頭,也是不奇怪的。(美國人在67年~73年使用的“土星5號”火箭距今都50年了,依然還是最強大的火箭呢)

  • 4 # 雲遊隱仙

    回答這個問題前,要先給我特指的老鏡頭--新鏡頭做一個定義:

    1、老鏡頭=上世紀90年代之前生產的鏡頭,而且我這裡特指手動鏡頭,而非自動對焦鏡頭。

    2、新鏡頭=上世紀90年代後生產的鏡頭,我這裡絕大部分是指自動對焦鏡頭。

    以定焦鏡頭來比,是因為新變焦鏡頭絕對好於幾十年前的老變焦,這是毫無疑問的。現代變焦鏡頭做得好得益於電腦計算能力和工藝精度,這是碾壓式的優勢,老變焦只能光拼材料,其成像是無法與新變焦pk的,所以沒有在這裡作比較的必要。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比較新老鏡頭的優缺點:

    1、光學結構設計:

    18世紀中葉,法國成為現代光學玻璃工業的鼻祖,但若論對光學結構設計貢獻最大的是以蔡司為代表的德國。可以說,在1920-1950年代,是德、法、英三強鼎立的年代,這30年,誕生了各種時至今天也還在應用的光學結構。到了1960年代,光學設計已非常成熟,難以再有顛覆性的突破,結構上的大創新已經罕見,光學進步主要來源於材料和工藝的進步。現今各廠推出的新鏡頭都是在當年那些早已成熟的光學結構上小修小改而成。也就是說,只要鏡頭還是玻璃做的,就無法再有大的突破,光學結構設計在1970年代已經到達天花板了。由此可知,如果拿1960-1980年代的老鏡頭,與現代新鏡頭比,結構上大同小異,新鏡頭不會在光學結構設計上佔明顯優勢。

    2、材料&工藝:

    在1980年以前,攝影一直屬於有錢人玩意、專業人士壟斷的領域,那時的歐美鏡頭廠產品追求做到極致,然後才給它定一個價格。放在今天的標準看,那時的鏡頭更象今天的藝術品,而非商品。用個比喻,那時的東西是製作部門定價,而非市場部門定價。這裡的區別就大了,一個是不惜工本,任性追求完美;一個是一分錢成本都要摳,為了價格競爭必須在品質上妥協。在這裡轉發我在《中國攝影》雜誌聊老鏡頭文章裡的相關論述:“上世紀50-60年代,是鏡頭的黃金時代。那時,歐美大大小小的鏡頭廠相當多,各廠競相“放衛星”,搞大光圈競賽拼世界紀錄,鏡頭史上的一座又一座豐碑大多在這個時期出現,很有點我國春秋時期百家爭鳴的味道。鏡頭結構設計在當時接近完善,鍍膜技術由單膜過渡到多膜並相當成熟,彩色攝影也漸成主流,使得這個時期的鏡頭色彩比40年代以前產的鏡頭更好更豔麗,抗逆光效能也好得多。其時小日本尚未以廉價衝擊世界,故而,那時的鏡頭製造,對成本不太敏感,雖然有了鍍膜技術,仍採用昂貴的玻璃來拼畫質,而不是象現在,鍍膜成了在玻璃上偷工減料的幫兇。”

    1980年以前也沒有嚴格的環保標準,為了提升通光量,採用昂貴的、在今天不可能採用的高透玻璃,比如在頂級大光圈鏡頭裡面採用具有放射性的鑭系玻璃。這裡引述網友的一段關於鑭系玻璃的描述:“鑭系玻璃是興起於二戰後的新型光學玻璃,主要是攝影鏡頭用,因為它折射率很高,可以在1.68到1.85左右,又有著比較大的阿貝數(意味著低色散)。在二戰後那個時期,有1.7的折射率意味著你可以藐視一眾原有的名牌玻璃。。。如果你是全鏡組採用球面的設計,鏡片材料折射率高,就能更高效率地矯正球差和像散,大光圈才有得做。。。在那個高質量氧化鑭恨不得以盎司計價的五十年代,確實是只有少數不計成本的大廠才能全力研發和熔鍊鑭玻璃。”自90年代後,歐洲實行嚴格的環保制度,許多好材料都不能再被使用於鏡頭製作,不是說這些材料會對使用者造成損害,而是它對於玻璃研磨工人來說是治癌物質!下圖左側這支英國庫克50/2電影頭就是採用鑭系玻璃。

    老鏡頭注重玻璃,新鏡頭則注重鍍膜和電子部分(比如對焦是否更快),為了自動對焦,選玻璃就要在重量與質量之間找平衡,玻璃再好,太重了沒法做自動對焦就不能採用。

    綜上,材料的核心玻璃,老鏡頭優於新鏡頭。

    那麼工藝的比較呢?工藝的核心也在於玻璃。由於絕大部分自動對焦鏡頭都是日本產,那麼我就把歐洲工藝標準與日本工藝標準來一個比較吧,這裡節選我在《中國攝影》雜誌發表的另一篇文章的相關論述:

    一、品控要求不同

    以鏡片打磨拋光為例,首先是拋光時間。為了追求產量,降低成本,現代鏡頭普遍採用機器拋光,例如,某知名日本品牌鏡頭的鏡片拋光設定為10-30分鐘,而老鏡頭採用人工拋光,例如德國老蔡司的鏡片拋光需超過兩個小時。雖說現代拋光技術採用效率更高的電腦控制的機器拋光(拋光劑為人造鑽石粉),老鏡頭以簡單機器、人工控制的拋光工藝(早期的拋光劑為俗稱紅粉,後期用氧化鈰)效率當然低於現代工藝,但兩者之間的效率差別不足以抵消拋光時間過短帶來的品質問題。如果你親臨現代鏡頭打磨車間,你會發現這裡的技工是踩著滾軸溜冰鞋,快速穿梭於大量機器陣列當中,每臺機器設定的打磨時間一到,報警器響起,技工就必須到位,通常一個人要控制20-30臺機器,這就是為何他們要穿溜冰鞋來工作,因為實在太忙碌了。這些經10-30分鐘拋光,看似光滑的鏡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就象磨砂玻璃般粗糙!拍攝時,大量細節就這樣被“磨砂玻璃們”過濾掉了(業內稱為“悶光”,指光線被悶在裡面了)。而老鏡頭在顯微鏡下觀察一樣是光亮通透,看不到細砂面,皆因得到充分的打磨拋光。從這裡可以看出現代鏡頭在拋光工藝上執行的品控標準要低於老鏡頭,這也是老鏡頭普遍比現代鏡頭擁有更豐富的細節的原因之一。

    其次為拋光精度,老鏡頭的拋光精度要求比現代鏡頭高。當年德國的攝影用鏡頭拋光精度要求為3光圈以下(這裡的光圈也稱為牛頓環,是光學拋光工藝中的專業術語, 1光圈等於1/2波長,1波長等於0.5微米,故1光圈約為0.25微米),而現代鏡頭尤其日本鏡當中的平價鏡頭,拋光精度普遍被設定為5-10光圈,高階鏡頭則為3-5光圈,看到這些資料,估計大家也心中有數了。

    二、檢測的方法不同

    老鏡頭的色光透過特性檢測為全光譜,即在380-780奈米的可見光譜波段範圍內,儘量獲得由紅到紫(由長波到短波的可見光)的平滑曲線,這需要在鏡頭設計、玻璃質量、製作工藝三個方面共同努力以達到要求。現代鏡頭則為三原色峰值檢測,即把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峰值調節到接近一致就可以收工了(這裡指的是民用相機頭領域,專業領域如現役高階電影鏡頭則另當別論,它執行的是更高的工業標準)。這就是為何老鏡頭灰階豐富、細節過渡得那麼細膩,現代頭則硬、愣、反差高即所謂數碼味的一大成因。

    現代工藝無疑比過去先進,但當為了市場營銷需要,把製造要求和標準都降低了之後,工藝的進步已無法體現在光學質量上。這些取巧降成本的潛規則,正解釋了為何鏡頭在某些方面今不如昔,明明工藝技術進步了許多,現代鏡頭的成像卻未能在各方面都完勝老鏡頭。

    至於裝配工藝,新鏡頭好於老鏡頭,無論精度、強度都優於老鏡頭,但這個對成像質量的貢獻甚微。

    得益於設計計算能力、工藝精度的提高,新鏡頭普遍強於老鏡頭的地方在於畸變控制、抗眩光能力、全天候適應性等方面。中國有句古話“水至清則無魚”,新鏡頭就是追求至清之水,追求儀器檢測上的指標完美——追求MTF檢測的高分,其副作用是,沒了人味兒!標準這個東西是把雙刃劍,比如最工整、最標準的字是印刷體,有書法的美感嗎?鏡頭製作應該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畢竟照片最終是給人看的,而不是給儀器看的。這也解釋了,為何人們總覺得老鏡頭比現代頭更有味道。有人會說,MTF曲線檢測鏡頭,是最客觀、最科學的方法。其實MTF是透過分析鏡頭拍攝大大小小的黑白線所得的分數,來告訴你鏡頭解析度和反差的函式值,這並不是好鏡頭的全部構成因素,例如直接影響視覺美感的色調變化、色彩風格、焦外特點,都不是MTF能測得出來的。在這裡必須建立一個觀念:銳利感並不等於高解像力,高反差的鏡頭可以使人產生銳利感並在MTF圖上得到很好的測試分值,眼睛看起來卻是無細節的死銳,所以許多MTF高分的現代鏡又硬又平,沒有立體感。真正高解像力的鏡頭反差適中,絕對不會死銳,而是飽含大量的細節,剛中帶柔,給人強烈的立體感。

    美,沒有統一的標準。我們對鏡頭好壞的評判,都被德國日本的四方腦袋(工程師)給帶偏了。比如無忌上那些鏡頭鍵盤俠,動輒批焦外二線性,請你去看看那些被炒到天價的銘鏡神器,哪個沒有二線性?難道這些懂鏡頭的人有病竟然花天價去買充滿二線性的劣質鏡頭?老法師評判鏡頭外焦,叫有骨有肉才是好焦外,這骨,就是二線性那條亮邊,它會讓照片的焦外變得動感活潑。新鏡頭的片子大多看起來就象PS裡面的高斯模糊效果,只有肉沒有骨,呆板沉悶,這種照片是不耐看的。

    這裡,我並非說有二線性就一定好,沒二線性就一定不好。攝影是用光來繪畫,那麼鏡頭就是畫筆,你要畫工筆畫,請用杜絕二線性的新鏡頭;你要畫寫意畫,請用具有二線性的老鏡頭。

    對我個人來說,機身我是用索尼A系列的,很不幸,索尼的鏡頭就是追求杜絕二線性的,所以我唯一的一顆索尼頭就是200-600,為了打鳥,無奈之舉。看下圖

    索尼200-600這種焦外好看嗎?悶得要死!單論焦外還不如適馬的150-600好看。

    再看看著名的老鏡頭英國刀梅超六的焦外:

    3、使用:

    這個不用細說,新鏡頭碾壓老鏡頭,自動對焦的便利性是老鏡頭無法比擬的。

    總結一下,

    結構:老鏡頭=新鏡頭(結構設計大同小異,難說誰更好)

    材料:老鏡頭>新鏡頭(老鏡頭贏在玻璃,新鏡頭贏在鍍膜,但鍍膜對成像質量的影響有好有壞,好處是會提高一點通光量,抗眩光能力強,壞處影響細節過渡,暗部表現差)

    工藝:老鏡頭=新鏡頭(老鏡頭勝在玻璃拋光精度,新鏡頭勝在總體精度和裝配質量,所以各有千秋)

    操作:老鏡頭<新鏡頭(易用性,手動對焦完敗於自動對焦)

    從省錢和趣味性的角度,我是非常建議玩老鏡頭的,某些今天看來是光學缺陷的老鏡頭拍出來的照片,新鏡頭死活都拍不出來的。比如下圖:

    想想,當年天價的東西,現在那麼便宜就買到手了,這是多省錢的事情!現在歐美老鏡頭,由於識貨者眾多,價格飛漲,名氣大那些已經不便宜了,但日本的70-80年代的手動老鏡頭依然是窪地,就以奧林巴斯OM50/1.4為例,目前也就是700多一個吧,成像絕對不比貴1-2倍的佳能、尼康的新50/1.4AF頭差。我認為日本的古董老鏡頭,儘管在奧林巴斯、賓得、美能達裡面選就是,還是有許多好東西的。

    許多老鏡頭在邊緣成像方面對比新鏡頭是沒有優勢的,還有許多老鏡頭像場不會由中央到邊緣都保持得那麼平坦(其實許多新鏡頭也有這種情況),所以,如果你是拍風景,對邊緣成像要求較高,那就得考慮新鏡頭裡面的頂級好廣角,老鏡頭在廣角方面並不佔明顯優勢。

    還是那句話,鏡頭就是畫筆,適合你的就是好的,如果你要拍的是寫意作品,那就在35-200mm這個焦段範圍內挑老定焦頭吧,而且以50-70年代歐美產的為首選。

  • 5 # Jakeechen

    鏡頭只是工具,靈活運用才是關鍵,選擇合適的焦距,合適的口徑,鏡頭只要不存在質量問題,那麼不管新舊都是OK的。

  • 6 # 激發正能量嗨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文章作者將四五十年代老照片上色成彩色新照片,似乎也給歷史增添了色彩;還有人將彩色照片改成黑白,增加了歷史感…我覺得,還是看欣賞角度吧,一個有想象力的視角,不管彩色、黑白,都一樣精彩

  • 7 # 煜普影像

    從技術層面來看,新鏡頭普遍的要比老鏡頭技術含量要高,例如尼康這兩年新上市的24-70 f2.8EVR鏡頭和70-200 f2.8EVR鏡頭,從畫質、進光量、最近對焦距離及其防抖等諸多方面都明顯的好於前一代。當然還有一些近幾年沒有升級的老鏡頭也還是相當不錯地,例如尼康200mm f4D 微距鏡頭在花卉、昆蟲、中距離人像等領域的拍照效果非常好,決不亞於尼康上市不久的其它焦距的微距鏡頭!

    (見照片資料)

  • 8 # 西北文苑

    這個就看你的用途和專業性了,一般攝影二手鏡頭便宜實惠,用起來也麼有什麼問題。鏡頭舊了,二手鏡頭的弊端,就是有些對焦不是很靈敏和精中,甚至有些鏡頭裡麵灰塵太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要遠離自私的人,不管他的嘴有多甜”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