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秋軍備
-
2 # 海南東鍋
美國對於伊朗bai的制裁是多方面的,涵蓋軍事、金融、石油等多個領域,給伊朗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影響了其民生的發展。
自2006年開始,伊朗就遭受了聯合國實施的制裁。而在2012年往後,美國對伊朗分別實施了石油和金融上的制裁。石油對伊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其他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伊朗的財富值很大程度上依靠石油市場。而美國直接從這個根本處下手:禁止其他國家向伊朗進口石油,否則將對這些國家同樣實施制裁。伊朗的這條發家之路就走不通了。
失去了石油帶來的獲利,伊朗的經濟情況肯定持續性惡化,整個國家的發展,受到極大限制。
而至於金融方面,美國下手更狠。眾所周知美元是世界通用貨幣,國際上貿易都是與美元掛鉤的,美國就限制了伊朗的國際貿易,使其國際上無法進行金錢交易,出口的貨物賣不出去,也無法進口貨物。伊朗因此實行的是易物交易,直接以物換物。
可想而知這對伊朗的經濟更是一擊重創。伊朗現如今存在的許多民生問題,更是與美國的制裁息息相關。
-
3 # 柳暗花明LAHM
錢不是萬能的,特別在國際貿易往來和處理國際關係上。伊朗雖石油資源豐富 ,但資源單一,一些資源及生活品需透過國際貿易來解決,這種情況遇上美國及西方制裁就很難發展 ,很難富強。
-
4 # 閒人愚見
這不與美國的制裁封堵有關。美國圍堵依朗,迫使伊朗發展進口武器,花了大量的經濟力量。美國製裁伊朗,使石油不能大量輸出。軍事上要花錢,石油上又不能大量輸出。經濟那會好?
-
5 # 老祖宗的智慧
伊朗這個對於世界來說,基本上屬於僅次於朝鮮的神秘國度了。不過,伊朗的波斯人種佔據了國民的大部分,因此,伊朗的女性普遍容貌姣好,而且,如果你足夠富有,在伊朗還可以娶回家超過一個以上的女孩,也就是一夫多妻。
但是,遍地美女的伊朗,與經濟落後之間沒有太直接的關係。宗教的因素也不會讓伊朗會利用美女效應去發展本國的經濟,例如出口美女換什麼利益之類的。
伊朗的石油儲量是挺豐富的,但能夠賣出去的石油有多少呢?長期的經濟制裁,使伊朗在美元體系主導下的世界經濟活動中,難以有立足之地。中國和俄羅斯是願意到伊朗投資的,但是規模都不是很大,原因是什麼呢?
中國與俄羅斯在伊朗的投資專案,均是雷聲大,雨點小。中國曾經參與伊朗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南帕爾斯天然氣專案,但是現在,中國已經暫停了對伊朗南帕爾斯天然氣專案的投資。
無獨有偶,俄羅斯此前也計劃將向伊朗投資300億美元,來合作開發石油,但是如今俄羅斯也放棄了與伊朗進行合作。
至於原因嘛,不用筆者多說,讀者也能猜到了吧,大國之間的博弈,小小的伊朗又能怎麼樣呢。
還有,伊朗與土耳其一樣,都有著難以磨滅的大國情懷,一直期望可以回覆到往昔波斯帝國的光輝。本來國內的經濟就捉襟見肘,但是,伊朗在中東地區打造的“什葉派之弧”卻是不計成本的。
前一段時間被美國的無人機暗殺的伊朗革命衛隊高階將領蘇萊曼尼,基本上就是伊朗打造“什葉派之弧”的堅定不移地執行者。幾十萬的軍隊,精良的配備,還都部署在海外,這得花多少錢,況且在伊朗國內經濟情況長期低迷的情形下。
對了,除了養活自己的革命衛隊,每年給海外親伊朗武裝的費用,也是天文數字。
尤其是這種環境下,伊朗還與朝鮮類似,時不時的放出一個個訊息,伊朗又要重啟濃縮鈾,又要研製並生產新型導彈,乖乖,這都是要持續大力投資,不計成本的買賣啊。
想想看,在這種國家戰略的情況下,經濟會好才叫一個怪事。
其實,說白了,伊朗如果還是像現在這樣,始終無法融進世界的主流經濟圈,依然是神職人員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話,伊朗的經濟,永遠都是一個死結,誰也沒有任何的辦法去改變和解決。
-
6 # 亓官仁
(青雲自薦)
伊朗的貧窮與美國有直接關係,伊朗擁有世界上最優質的油氣田,中東國家石油輸出佔全世界能源需求的40%,但所有中東產油國石油的質量都不如伊朗的好,最好的石油在伊朗。伊朗的輕質石油一直深受歐洲國家和土耳其的歡迎,這也是這些國家不顧美國反對,堅持購買伊朗石油的主要原因。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不但不打壓伊朗,還是伊朗的保護者,七九年之前伊朗巴列維國王是美國政府盟友。美國保護伊朗不止是保護親美的伊朗政權,還有一點就是獨享伊朗優質油氣資源。好東西美國人從來都是來者不拒,當然是越多越好。應該說當年的美國政府對伊朗十分照顧,伊朗在美伊反目前石油出口僅次於沙特,排名中東第二位。那時候的伊朗不止不是今天這個樣子,還是中東扎堆富人中的富人。家有聚寶盆伊朗人過的是錦衣玉食的日子,別人只有羨慕嫉妒恨。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大咧咧的美國人什麼都想到了,就是忘了伊朗是穆斯林國家。美國和伊朗關係親密時只注重和巴列維政府的關係,忽視了一個危險人物的存在。不尊重宗教領袖就是不尊重穆斯林,第一次伊朗伊斯蘭革命是在豐衣足食前提下開始的。激進的穆斯林在霍梅尼帶領下毫無預兆對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發動了衝擊,使館所有美國人被扣為了人質。可憐的巴列維國王不單指揮不動自己的軍警救援美國人,自己的安全也受到了威脅,只有匆匆逃向國外避難。美伊開啟了全方位對抗模式,雙方一斗就是四十多年。美國人窮盡陰謀手段沒有制服伊朗這個中東最危險的敵人,卻成功使得資源雄厚的伊朗端著金碗討飯吃。奧巴馬離任前已為美伊解了套,誰知不靠譜的特朗普上臺後居然在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和國務卿蓬佩奧的挑撥下單方面撕毀了伊核協議,使得伊朗剛制訂的國家復興計劃歸了零。面對美國封鎖多國取消了與伊朗簽定的石油購買定單,使得伊朗走回了伊核協議前的老路,靠石油換食品餓不死也吃不飽,靠黑市交易又要受制於人,好東西只能賣個白菜價。空有世界一流的優質油田,貨好沒買家。伊朗可以不怕和美國大打出手,但對經濟和石油輸出封鎖真的沒有好辦法。英法德也不想捨棄伊朗好石油去買劣質貨,但沒人敢得罪美國人,只有看著伊朗守著黑色金子忍飢挨餓。
-
7 # 影視小白鼠
首先大家來看一下伊朗的基本經濟情況:
伊朗周邊局勢:
伊朗石油已探明石油儲量超過1300億桶,位居全球第四。可以這麼說伊朗“成也石油,敗也石油”。伊朗石油工業的百年辛酸史可以看成伊朗百年的曲折發展史,伊朗到現在依然不能走出困局,前路迷茫。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我們一起看看“列強”是怎麼在伊朗圍繞石油爭奪“你方唱罷,我登場“的。
“最強攪屎棍”日不落帝國英國閃亮登場愷加王朝時期,1855年開始地面地質調查,1901年在西北部鑽探,1908年發現第一個大油田--麥斯傑德伊蘇萊油田。英國人瞅準時機,1901年5月,伊朗愷加王朝迫於壓力與英國人威廉.諾克斯.達西(William Knox D’arcy)的公司英伊石油公司簽訂喪權辱國的租讓協議,使英國人獲得除北部5省以外伊朗全境的石油、天然氣開採和經營權,期限為60年,國弱就是慘!後英國政府繼續發力,控制了英伊石油公司,壟斷了伊朗的石油開採和經營業務。
威廉.諾克斯.達西
“戰爭暴發戶”美利堅乘勢而入一戰,巴列維王朝時期,德國空軍轟炸了從蘇萊曼至阿巴丹的輸油管線,伊朗成為兩大交戰集團的爭奪場。同時伊朗為了削弱英國的石油控制引入了美國的勢力,美國也乘勢而入。沒想到也是引狼入室,亂上加亂。1925年禮薩.汗國王登基後,在美國的協助下伊朗政府與英伊石油公司談判,改變租讓條件,提高伊朗的分紅比例,一直到1933年,雙方才達成新的租讓協議:英伊石油公司將伊朗政府的石油分紅比例由16%提高到20%,並保證每年付給伊朗政府的款項不少於75萬英鎊;伊朗收回原租讓面積的3/4,並同意1951年租讓協議結束後,可再向後順延30年。 該協議為禮薩國王鞏固其政權,實現國家現代化計劃奠定了經濟基礎。巴列維原想使伊朗的石油工業逐步走向自主國有,沒想到美英狼狽為奸,搞到一起去了,吃蛋糕的多了一個。但是此時主要的石油公司還是英國政府控制下的英伊石油公司壟斷伊朗石油工業。
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
二戰三大同盟國在伊朗圍繞石油開採權打嘴炮,美國做局,伊朗順勢讓大家互相牽制。二戰期間,伊朗成為盟國與蘇聯之間重要的物資運輸通道,阿巴丹煉廠為同盟國的飛機提供了可靠的油料保障,美國軍事力量藉口保護運輸通道進駐伊朗。英、美各大石油公司都想爭奪伊朗石油這塊“肥肉”,相繼派代表前去與伊朗政府談判,希望獲得石油開採權。蘇聯政府也派出副外長前往德黑蘭提出開採伊朗北部石油的要求。在此期間,美國也側面協助,既然自己得不到那就讓伊朗先拿著,1947年美國駐伊朗大使明確提出:伊朗的資源完全屬於伊朗人民,美國人民安全支援伊朗人民的選擇。伊朗議會不畏壓力,立法規定:在戰爭沒有停止、外國軍隊未撤出的惡情況下,決不向任何外國政府出讓新的石油租借地。伊朗政府藉助美、蘇、英三國之間的相互制衡,維護了國家的利益和主權。伊朗北部的最後的一部分油田暫時得以保全。蘇聯在這場博弈中逐漸消失。
“天降猛男”穆罕默德·摩薩臺的伊朗石油國有化努力1951年,伊朗的第一位民選首相摩薩臺擔任伊朗首相,親美英的巴列維下臺,穆罕默德·摩薩臺1951年至1953年間出任民選的伊朗首相,在職期間做了最牛的一件事:把原來被英國和美國佔據的伊朗石油資源和工業強制收歸國有,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OIC)成立,走出了伊朗石油國有化的最關鍵一步,但是英國肯定不能放任自己蒙受這麼大的損失。1951年5月和9月英國兩次試圖對伊朗動武,美國和蘇聯肯定不幹了,特別是美國明確英國不能動武,會把伊朗推給蘇聯。為了對抗伊朗的石油國有化法令,英國政府對伊朗實行經濟封鎖,西方國家也拒絕購買伊朗石油,美國也積極參與經濟封鎖,想逼迫伊朗就範,美國心裡的小算盤是希望伊朗和英國談出結果,稀釋英國在伊朗的石油霸權,自己再一腳插進去,美滋滋。但是在封鎖的壓力下,伊朗經濟接近崩潰,民怨沸騰,摩薩臺有投向蘇聯的跡象,美英一合計,那還得了,1953年,在美情報局的主導操作下,成功在1953年8月19日推翻時任總統摩薩臺,讓巴列維國王重新上臺。
穆罕默德·摩薩臺
美國打破英國在伊朗的石油壟斷,美國出頭之日來了。摩薩臺政府被推翻以後,1954年9月17日,在美國主導下的美、英等4國組成的伊朗財團和巴列維政府簽訂協議:伊朗國家石油公司作為業主僱傭國際石油財團作為承包商負責伊朗石油的生產和海外銷售,雙方各自分享50%的石油利潤。(國際石油財團美國五大石油公司佔股40%,英國石油公司佔比40%,殼牌佔比14%,法國國家石油佔比6%。)至此,英國獨霸伊朗石油資源的日子到頭了。
伊朗石油工業獨立自主時期(1979年至今)老美在打破英國在伊朗的石油霸權上自信心爆棚,開始插手伊朗政治,給伊朗規劃藍圖,巴列維政府依照美國的政治藍圖治理國內,例如:土地改革、給予婦女選舉權、森林水源收歸國有、工人參加分紅並限制宗教勢力等措施。另外,還簽下了在伊朗的美國軍事人員可以享受治外法權,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審判,而是交給美國處理。伊斯蘭教宗教領袖賽義德·魯霍拉·霍梅尼大力反對,巴列維國王逮捕了霍梅尼,最後於1964年11月4日將霍梅尼強行驅逐出境。
賽義德·魯霍拉·霍梅尼
1977年起,伊朗爆發大規模的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1979年,宗教領袖阿亞圖拉霍梅尼發動伊斯蘭革命,禮薩汗的兒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被迫流亡,巴列維王朝覆亡。
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既不親美也不親蘇聯的政府宣佈取消巴列維國王時期與外國公司簽定的所有油氣合同,徹底收回了國家的石油產業權益。美國在伊朗的石油霸權遭受重創。
伊朗——美蘇霸權下被搜刮物件之一,美蘇大發戰爭財。(1980-1988年)霍梅尼政府去西方化,獨立自主,兩邊不討好的霍梅尼政府顯然處於極度孤立的狀態下,同時隔壁的世仇伊拉克(主要為邊境爭端)在猛男薩達姆的地區霸主野心在美蘇的忽悠下極度膨脹,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美國與蘇聯大量武器支援下與伊朗進行兩伊戰爭,直到1988年8月20日停火。美蘇向伊拉克倒賣武器兩個大國難得的和平。美國到了1985年看著勝利的天平逐步向伊拉克傾斜,如果伊拉克贏了那不是又養虎為患嗎?所以也私下偷偷支援伊朗,倒賣大量武器給伊朗,兩頭髮財。兩伊戰爭對伊朗伊拉克來說是失敗的,對美蘇來說是相對成功的,有力的消耗了兩個有地區霸權野心的國家。
兩伊戰爭中士兵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和伊朗關係緊張時期(1988-至今)美國透過戰爭、扶植傀儡等手段使伊拉克、阿富汗、沙特等主要國家都在美國的控制之下,但美國無法有效控制伊朗,對美國中東地區霸權構成極大威脅,美國想盡辦法制裁、恐嚇伊朗。伊朗的經濟環境和國際政治環境都十分惡劣。美國在伊朗周邊大量駐軍和侵略活動使伊朗感受到了強烈的威脅。伊朗核問題開始顯現,伊朗試圖透過研發“核武器”確保自己的政權穩定。圍繞伊朗是否放棄核相關研究上,伊朗與聯合國幾個常任理事國都有矛盾,幾十年關係緊張,很難改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
總結來看: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伊朗的制裁極大的限制了伊朗的發展,伊朗處在內外焦困的情況中,經濟發展停滯甚至倒退,破局不知何時能來,同時伊朗也在和各方勢力的斡旋中迷失了自己,回看伊朗的歷史,其地理位置和資源使其歷史上就成為了各家必爭之地,現在這裡各方、各種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牽扯,成為大國角逐的演武場,沒有硝煙卻能處處感受到戰火激烈。伊朗想在這種環境下發展起來成為世界強國短期內已經不可能了。
伊朗何去何從?
-
8 # 北國風光1497
問題;想富強必民主,人口多,加軍事,政治能控世界否則想都別想,一個國家文武都要放在重要位置(只中文為虛胖遲早不行)。
-
9 # 凱恩斯
不能籠統的認為伊朗的經濟差,這個世界優劣是相對而言,伊朗這樣的國家經濟放到東南亞那一塊,那是發達了很多。但是在中東,你橫向比較沙特,的確有差距,這種經濟差距體現在很多方面,我們就按照簡單的一個點來看,人均GDP,伊朗人均GDP2017年是5415美元,而沙特人均GDP2017年是20803.17美元,我們粗略一算,大約相差4倍。很多人就有疑問了。若說製造業國家的差距可以理解,你們兩個國家都是石油出口國家,地上冒出來賣錢的,差距怎麼這麼大呢?
於是,很多人就開始站在自己的立場找原因,我們先來看看個人不太認同的一些角度:
1、私營經濟和多元化導致沙特更加發達。這並不符合實際,實際上兩國的私營經濟提供的就業都十分有限,根據資料,沙特和伊朗私營經濟佔GDP的比重都是4成左右,之所以貌似沙特私營經濟更加發達,是因為沙特有更多的外國企業投資和外國就業人群,而本國的國營企業諸如沙特阿美表現上更加市場化。而在多元化上面,沙特王室經常以此為口頭禪,而伊朗口頭禪是自主。所以兩國在多元化上面也是表面文章,實際上伊朗的自主石油機械工業還要比沙特更加完善。所以,這其實並不是他們兩國差距的原因。
2、沙特能源產業效率更高,而伊朗效率更低。伊朗開採石油密度更大,收穫更小,都知道沙特日產量1000萬桶,而伊朗400萬桶。但這也並不是真相,從國際上公認的統計資料看,沙特和伊朗的開採成本都在10美元一桶以下,這裡面不包括一次性固定資產投入。這種差別在幾美元之間。
3、伊朗宗教基金耗費較大,佔該國1/3財政。這的確是一部分原因,但這並不是根本性的。兩國都是宗教國家,這方面投入的確較大。
4、伊朗政府過度補貼。很多人試圖證明沙特阿美的模式更加市場化,但實際上,兩國都是石油國有化的國家,補貼建造基礎設施為石油產業服務倒是問題不大,尤其伊朗在兩伊戰爭中,石油設施遭受破壞。都是命脈領域,多投入無可厚非。
綜合看,雖然沙特和伊朗的經濟有很多不同點,但實際上其本質核心一模一樣,那麼,為什麼會導致兩個產油國這種差距呢?實際上原因簡單而直觀,如下:
1、就是因為石油產量和人口的綜合因素。沙特人口3370萬,伊朗人口8180萬,沙特石油日產量1000萬桶左右,伊朗石油日產量400萬桶。到每個人頭上,沙特大約是0.3桶每人每天的產量,伊朗大約是0.05桶每人每天的產量。你立馬就可以看到,一個沙特人佔有的石油產量是一個伊朗人的6倍。所以,很多事都是相輔相成的。沙特經濟好,就是因為石油產出多,正因為石油收入多,沙特可以僱傭更多的外華人來發展服務業,也可以發展私營經濟比如房地產業來提高經濟活躍度。而伊朗情況則不同,其不但石油產量有限,而且由於制裁,其出口曾一度被壓縮到只有200萬桶。這就導致伊朗雖然是能源國,實際上依賴石油方面能力還是有限的。
2、制裁是伊朗經濟停滯的一部分因素,但是並非全部。本質上伊朗這樣的國家如果經濟多元化,或者開放可能經濟還能好一點。制裁對於伊朗的打擊不是在於進口多少裝置,而是在於出口石油總量被限制。正因為石油出口總量被限制,從表面看,伊朗人更多的損耗了天然氣和石油,效益下降。
有時候,我們就是將簡單的問題過於複雜,而是去看一個國家經濟中的細節內容,其實沒那麼複雜。正是因為伊朗石油產出不多,所以美國從利益考慮會選擇結盟沙特。正是因為伊朗石油產出不多,所以其財政不能如沙特那樣財大氣粗,在沙特的就業市場,有1000萬外華人在職,前面說了,沙特總人口才3000萬。而沙特本華人大多數由政府部門供職。同樣的,沙特聚集了大量的外資,大家聚集都是聞著“肉味”罷了。
伊朗和沙特遭遇的問題貌似不同,其實一致,關鍵在於其經濟未有多元化,假設沒有石油,這兩個國家都很難維持現在的收入情況。
本文屬於茶餘飯後談資,有些事簡單化,如果需要更加細緻的分析經濟的異同,則需要從更多的細節入手,如基礎設施,教育,行政透明度,體制機制,法律實施,勞動力效率等諸多方面。但個人覺得,如果橫向的比較沙特,這的確沒有那麼複雜。
-
10 # 走進伊拉克
伊朗4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背後是什麼?
伊朗人正在為黑暗時代做準備。哈桑·魯哈尼總統最近在向伊朗議會提交2020年預算案時明確表示了這一點。預算反映了美國政府所謂的“專制的美國製裁”的可預見的影響。魯哈尼總統還承認,這些制裁已經對該國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不過他補充說,“美國將失敗”,因為它無法使伊朗屈服。
因此,伊朗發現自己面臨著一場經濟戰爭。儘管管理制裁的實質性影響並不容易,但政府或許更難處理伊朗人普遍存在的不確定性和悲觀情緒。
這個國家目前最普遍的感覺是,一扇面向世界的窗戶已經關閉。六年前,魯哈尼總統宣誓就職,他是一位溫和的民選總統,因為他承諾要對伊朗社會恢復一定程度的開放,並實施與世界對話的外交,他宣誓就職的熱情似乎非常遙遠。當時,人們的期望值一直很高;該國終於擺脫了國際孤立,在其前任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的第二個任期內達到了最高點。
特朗普當選
伊朗社會重新出現了自由度,總體的希望是,隨著制裁的結束,經濟最終會起飛。2016年1月核問題協議生效時,樂觀情緒達到最高水平。數十個歐洲商業代表團登陸德黑蘭,西方公司開設了辦事處,宣佈了投資計劃,簽署了數百份有關基礎設施、建築和石油工業投資的諒解備忘錄。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擁有8000萬居民的伊朗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場。人口年輕,受過良好教育,也傾向於消費品。最後,伊朗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其他原材料,處於極佳的地緣戰略地位。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凍結了所有希望。2018年5月,美國宣佈單方面退出核協議時,商業代表團已經消失,伊朗貨幣里亞爾已經開始貶值——過去一年裡,里亞爾貶值了50%。甚至在華盛頓宣佈的新一輪制裁措施實施之前,經濟活動就開始放緩。
從去年9月到11月,這兩個階段被應用於汽車工業和黃金和美元的制裁,然後是碳氫化合物工業。可以說更糟的是,美國的這些直接制裁伴隨著“二次制裁”,打擊了與伊朗保持貿易關係的第三國企業和銀行。因此,即使歐盟和其他在核問題協議中的夥伴國在這些新的制裁中沒有發揮任何作用,私營公司為了避免遭到美國的報復,基本上已經匆忙撤離。
經濟放緩
2018年前幾個月,伊朗每天出口約270萬桶石油;到9月,甚至在新的石油制裁之前,這一數字已降至170萬桶,為2016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出口繼續下降,一切都取決於進一步下降的程度;每天100萬桶被認為是“心理”底部,低於這個底部警報就會響起。因此,在議會研究提出的兩個假設中,產出下降可能在GDP的-2.6%到-5.5%之間。美國政府的預算是基於預計每天150萬桶的原油,平均每桶出口54美元,政府選擇了中等假設。
所以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伊朗也會陷入衰退。因此,政府正在實施緊縮措施,宣佈削減高達20%的價格補貼,並隨之增加燃料和水的費用。十分之一的國家僱員可能失業。據伊朗央行稱,在過去一年裡,食品價格平均上漲了60%,而且還會有新的上漲。
總之,制裁造成的經濟放緩首先會影響到那些收入不高的人,從而影響到伊朗龐大的中產階級。這也會發生,因為根據官方估計,失業率超過勞動力的25%,並且影響到一個國家50%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在這個國家,三分之二的人口年齡在30歲以下,而F教育水平高,意味著整個一代人都覺得自己的未來被欺騙了。
沒有水
伊朗正在經歷一場非常嚴重的旱災,可能由於在水資源管理方面的錯誤而更加嚴重。水資源短缺加劇了胡茲坦和伊斯法罕兩省的抗議活動。環保活動現在也成為安全部隊的目標,在過去一年裡,革命衛隊的情報部門逮捕了8名被控從事間諜活動的人。
面對一系列新的制裁措施,政府採取了“危機管理”政策。它的優先事項是去年秋天在議會中已經宣佈的,主要是保證提供基本產品、打擊腐敗、保證社會服務、穩定就業和解決住房危機。這些措施還包括改革銀行體系、保證企業的流動性和創造就業機會。總之,政府的首要任務是避免經濟停滯。
許多評論員談到了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長期戰爭,這場戰爭持續了八年(從1980年到1988年),當時伊朗政府能夠避免短缺和儲備。與此同時,在外國公司離開、投資減少的同時,經濟活動越來越集中於大型半公開集團。一個例子是,伊朗宣佈將把在伊朗各城市修建新地鐵的工作委託給革命衛隊旗下的工程和建築公司哈塔姆·安比亞。
2月初,在紀念伊斯蘭革命40週年的儀式上,魯哈尼宣佈,伊朗正在經歷過去40年來最困難的經濟挑戰。很難想象今天的情況比20世紀80年代的戰爭經濟更加困難,但也許關鍵是當時的期望值非常高,而現在伊朗人只看到黑暗。
-
11 # 四十五度說
伊朗的石油資源非常豐富,已經位列第四大產油國行列,那麼伊朗為什麼到現在都這麼貧窮呢?根據分析伊朗的石油資源有將近1545.8億桶,這樣的成績在世界上排第4名,佔據世界石油資源的11%。另外還有巨大的天然氣資源儲存量,天然氣資源將近33.69萬億立方米,是世界天然氣資源的17%。
以前的時候伊朗每天能賣350萬桶石油,天然氣也能賣到5億立方米,從這樣的資料來分析伊朗比一般的中東產油國還要富有,但是根據實際情況瞭解,伊朗民眾人均GDP才5000美元,可以說還不到中國的2/3,這在中東地區是排名墊底的,甚至比利比亞還要差勁。
現在伊朗的整個社會都在倒退,伊朗曾經有過輝煌的時期,那就是在巴列維時期,在那個時代,伊朗一樣是世界第九大經濟體,實力也非常的強悍,人均GDP居然高於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當時的社會也比較開放,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後導致整個社會由曾經的開放走到了閉塞的狀態。所以經濟自然也開始倒退了,現在也與西方的關係緊張起來,外部的援助也逐漸斷絕,所以說整個經濟都開始倒退。還有一點是伊朗在80年代利用自己全國之力與伊拉克打了將近8年的消耗戰,就導致整個國家一夜之間成了債務國,在巴列維時期所積攢的基礎也全部打光了。
現在伊朗陷入了跟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大國的對抗,而且伊朗還出兵參與了敘利亞戰爭,可以說這是非常燒錢的,伊朗現在維持著一個很龐大的軍隊,佔用了一大半的GDP,同時伊朗也在花錢去研究核武器,一次性做如此多的事情必然會導致伊朗人民十分貧窮。
同時因為伊朗在搞核武器,還面臨著西方的大力制裁,美國等西方國家一直對伊朗進行制裁,禁止伊朗購買其他國家的石油和工業產品,導致伊朗長期處於被封鎖狀態,現在國內物資非常短缺,通貨膨脹也非常的嚴重。很多有錢的人才能吃得上水果,因此伊朗現在國內的局勢很嚴峻。而美國試圖透過這樣施壓的方式,讓伊朗內部產生極大的動亂,這樣就能扶持另一個組織從內部瓦解伊朗。
-
12 # 江淮聖手
縱觀俄羅斯、委內瑞拉、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和伊朗,這些國家無不以石油儲量豐富著稱,與沙特、阿聯酋無異,然而國家的富裕程度卻冰火兩重天,波斯灣西側的沙特富的冒油,而東邊的伊朗卻捉襟見肘,不能不令人嗟嘆不已。
如果說伊朗的政治、經濟體制存在弊端,是導致其經濟貧窮落後的主要原因,那麼石油儲量全球第一的委內瑞拉為什麼會變得一貧如洗呢?敘利亞自己產石油為何還要進口石油呢?俄羅斯經濟在2015年為什麼會出現負增長呢?伊拉克、利比亞為什麼都變窮了呢?
諸如此類的問題,一經探究,無不與美國領導的西方國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伊朗不願成為美國的傀儡,於是早在1979年就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王朝,由於美國的無端指責,還將52名美華人扣為人質,這就導致40年來伊朗一直飽受美國的制裁之苦,兩國至今沒有外交關係。
聯絡俄羅斯、委內瑞拉,這兩國也都受盡了美國的制裁,尤其是委內瑞拉,今年更是遭到美國的全面經濟封鎖,可想而知經濟的慘淡情況。
伊拉克和利比亞曾經遭受美國聯軍的瘋狂侵略,使得石油設施嚴重受損,石油資源被列強控制。儘管伊拉克今年的經濟水平相當於10年前的8倍,人均達到了6000美元左右,但是早在40年前伊拉克人均GDP就達到了5000美元,可見要不是美國在2003年對伊拉克的狂轟濫炸,伊拉克人民肯定比沙特還要富。而利比亞在2011年受到美法軍事打擊後,至今內戰不斷,炮火連天,還談什麼經濟?
敘利亞境內的石油在2015年美國竄入後,一直被美國及其支援的庫爾德武裝霸佔,前不久更是將油田的開採權賣給了以色列,這讓未來恢復重建的敘利亞如何發展經濟?
美國在去年5月單方面撕毀《伊核協議》,重新對伊朗實施制裁後,更是從今年5月開展極限施壓,使得伊朗的石油出口大幅縮水,一度藉助百姓的摩托車運油到鄰國出售,這就可想而知伊朗經濟的悲慘境況了。
相反,沙特寧願成為美國的傀儡以換取美國對其網開一面,在此情行下,沙特石油源源不斷地對外出口,經濟不富裕都不可能。
可見,同樣是產油國,如果不對美國唯命是從,不按照美國的指令行事,就會遭到空前的經濟制裁,石油資源再豐富卻賣不出去,要麼沒人敢買,要麼無人問津,這讓以資源型經濟為主的國家如何承受得起?
-
13 # 廣雅君觀世界
伊朗這個國家由於宗教的原因實行一夫多妻制這點筆者相信,但要說伊朗遍地美女就似乎有些誇張了。同樣是由於宗教的原因,伊朗的美女不可能像委內瑞拉美女那樣大批去參加國際選美比賽,而且她們也不會像歐洲某國的美女一樣被國家視為“戰略資源”,伊朗美女在國內生活必須嚴格遵循各種清規戒律,其中有些規矩是我們確實很難理解的。
伊朗是一個領土面積164.6萬平方千米,人口8200萬左右的國家,它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其石油儲量達到1584億桶,而且伊朗還是歐佩克組織的重要成員國。然而與石油資源同樣豐富的“難兄難弟”委內瑞拉一樣,伊朗的經濟狀況相對來說比較糟糕。2018年時伊朗人均GDP為5491美元,雖然好歹強於委內瑞拉(3374美元),但卻低於大部分中東國家。之所以出現伊朗國家比較貧窮的情況,筆者認為主要是以下方面的因素起了作用:
1、伊朗國內傳統勢力較強,創新精神欠缺
伊朗1979年革命後一直採用傳統教法來進行國家內部管理,這種做法可能有利於社會穩定及和諧,但卻不利於伊朗國民接觸外來先進思想、不利於伊朗國內產生新銳的進步思想和進步力量,這使國家在整體上顯得創新精神欠缺,缺少發展進步的內在動力。
2、國家經濟體系仍然存在結構不合理、不完善之處
伊朗和它的“難兄難弟”委內瑞拉都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雖然伊朗在國家產業結構多樣化方面做得比委內瑞拉好很多,但從整體上看伊朗的國民經濟體系仍然存在結構不合理、不完善之處,非石油類產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競爭力不足,石油收入仍然是國家經濟收益的重要來源。一旦國際油價出現大幅度震盪,伊朗國家經濟就會受到嚴重衝擊。
3、國家在發展軍事方面投入較多,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方面投入明顯不夠
為了抵禦外來侵略或威脅,伊朗一直以來在發展軍事方面的投入都很大。伊朗除了擁有一支正規軍外另外擁有一支忠於現政權的革命衛隊武裝;這些年來伊朗在自主研發彈道導彈技術和其它武器系統方面投入很大;而且伊朗還不遺餘力對外進行“輸出革命”,其耗費也是很大的。但由於國家整體上資金有限,軍事方面投入力度過大,必然就造成了國家在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力度的不足,這不利於伊朗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4、伊朗的地緣政治雄心引發不少周邊國家對它有戒心
伊朗是一個有大國雄心的國家。在某些政治人物心中,伊朗恢復波斯帝國的榮耀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此多年來伊朗一直大力推行“輸出革命”,在不少中東國家內部扶持了自己的“嫡系”,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中東國家的當權者對伊朗的不滿,同時必然會影響伊朗與這些國家的經貿交往,使伊朗的經濟發展空間減少。同時由於伊朗揚言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導致伊朗與以色列長期對立,這種狀況也是不利於伊朗自身經濟發展的。
5、美國聯合西方國家的對伊制裁使伊朗損失慘重
多年來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一直針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制裁確實使伊朗損失慘重。有資料表明制裁使伊朗的石油收入平均每年減少600億美元,伊朗的通貨膨脹率已經超過35%,失業率超過了20%。雖然近幾年來歐洲的法國、德國等國對伊朗貿易有所增加,但多數西方國家迫於美國的壓力仍然堅持對伊朗實施制裁或禁運。由於制裁涉及面相當廣,因此制裁對伊朗的打擊確實是很沉重的。
另外,近年來伊朗境內的庫爾德人有不安分的動向、俾路支地區出現分離主義勢力活動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伊朗的國內穩定和經濟發展。
-
14 # 不執著財經
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在最近向伊朗議會提交2020年預算案時表示:該預算案反映了美國政府所謂的“專制的美國製裁”可預見的影響。魯哈尼總統還承認,這些制裁已經對該國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並稱伊朗人正在為黑暗時代做準備。不過,他補充說“美國將失敗”,因為它無法使伊朗屈服。
就在稍早之前,伊朗在紀念伊斯蘭革命40週年的儀式上,魯哈尼就宣佈,伊朗正在經歷過去40年來最困難的經濟挑戰。很難想象今天的情況比20世紀80年代的戰爭使經濟更加困難,但當時期望值高,而現在伊朗人看到的是全是黑暗。現在伊朗所面對的是一場經濟戰爭,更多的伊朗人普遍存在的是悲觀情緒。
就在幾年之前,魯哈尼宣誓就職伊朗總統時,他曾承諾要對伊朗社會恢復一定程度的開放,並實施與世界對話的外交,它宣誓就職的演說,使伊朗人普遍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該國終於可以擺脫國際孤立,發展經濟並走向世界了。伊朗社會重新出現了自由度,此舉也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
隨後,伊核協議於2016年1月生效,當時樂觀情緒達到頂峰。因為伊朗擁有8000萬居民,這也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場。人口比較年輕,受過良好教育,也更多傾向於消費。此外,伊朗還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所以,一下子有數十個歐洲商業代表團來到德黑蘭,西方公司開設了辦事處,宣佈了投資計劃,並簽署了數百份有關基礎設施、建築和石油工業投資的備忘錄。
不過,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於2018年5月宣佈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對實行了二個波次的經濟制裁:第一波次,對伊朗進行石油禁運。2018年前幾個月,伊朗每天出口約270萬桶石油,到了9月份,伊朗石油出口降至170萬桶,為2016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目前,伊朗石油出口已經降至100萬桶附近。原油出口的減少,使依賴能源出口的伊朗經濟遭受重創。
第二波次是,美國不僅是要制裁伊朗,還要打擊與伊朗保持貿易關係的第三國企業和銀行。因此,即使歐盟和其他國家對美國的新制裁無動於衷,但很多私營公司為了避免遭到美國報復,基本上已經撤離伊朗。好在還有像中國、俄羅斯這樣的強大國家,仍然堅持從伊朗進口原油。
在遭受美國大規模的經濟制裁後,伊朗貨幣里亞爾已經開始貶值,僅一年的時間,里亞爾就貶值了50%。甚至在華盛頓採取第二波次制裁之前,伊朗經濟就已經扛不住了。伊朗經濟陷入衰退之後,食品價格平均上漲60%,而且還在繼續上漲。十分之一的國家僱員面臨失業的風險。制裁造成的經濟放緩,受影響最大的是那些收入不高的人,從而影響到伊朗的中產階級。據官方統計,失業率超過25%。
受到長期經濟制裁影響,再加上伊朗石油出口效率不高,本來伊朗人年收入僅及沙特的四分之一。如今再受到美國經濟制裁,更是雪上加霜,經濟發生危機在所難免。現在對於伊朗來說,應該重啟與美國和談之路,徹底解決伊核問題,這樣國際上的制裁就會撤出,才能讓伊朗經濟慢慢重新復甦。即使伊朗擁有了寵大的核武庫,但換來的卻是百姓生活困苦,經濟嚴重衰退,這又有何意義呢?
-
15 # 諮詢師天生
伊朗經濟的問題在於大國情節作祟,卻又同時遭受較大程度的制裁。
首先我們要說,遍地美女,一夫多妻和經濟落後貧窮沒有什麼關係,雖然伊朗美女確實非常出眾,然而又不是烏克蘭或者越南這種國家,靠出口美女來換取外匯和外資,所以美女這件事情跟伊朗經濟關係不大。
其次才說石油,我們看到伊朗也是較大的產油國,日產量能夠達到400萬桶每日,然而在沙特遇襲事件後,減僅僅只是遭到減產的份額,就達到了570萬桶,還只是沙特一半的日產量,所以400萬桶的產量,並不能說富裕。再加上是伊朗的人口,遠遠小於沙特,以及石油開採成本高於沙特,導致石油對於伊朗經濟的拉動並沒有那麼好。
另一方面美國對於伊朗的經濟制裁是經濟長期落後的關鍵因素由於不能使用美國的銀行系統進行國際貿易的美元結算,因此伊朗的石油出口受到抑制,目前僅維持了不到50萬桶每天的出口量,其餘的國際貿易都無法進行。現階段閉關鎖國的結果導致了經濟無法迅速提升。
當然,經濟制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俄等國都想對伊朗進行投資,但是伊朗古波斯的大國情懷作祟,並不願意把本國的經濟交給外國,因此我們即使是在伊朗被制裁的最困難的時期,中資企業在伊朗的投資仍然受限。這使伊朗,沒有辦法充分獲得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資金。
-
16 # 杜坤維
伊朗目前經濟低迷,通脹高企,居民生活並不好。
伊朗經濟不發達,與美國長期制裁有關,美國禁止向伊朗出口技術、現在禁止伊朗出口石油,還破天荒制裁伊朗央行,妄圖把伊朗孤立起來困死,
在美國面前伊朗就是小弟弟,美國就是老大,被老大壓榨下,雖然可以硬挺不服輸,但日子越過越難。美國的目標是伊朗石油出口清零,也就是要把伊朗逼上上絕路,成為無米之炊而四分五裂,重新扶植一個親美國家。
可是伊朗就是那個打不死的小兒,雖然傷痕累累,但依然是反美決心絲毫不動搖,更是讓美國如鯁在喉。
美國豈能容忍一個小弟在老大面前耀武揚威,並經常出言不遜的抵抗自己,讓自己顏面盡失。
因此利用自己的霸權主義,不僅自己制裁伊朗,不與伊朗來往,還強勢要求全世界國家不與伊朗往來,讓伊朗經濟每況愈下,還好有一個俄羅斯不懼美國威脅,與伊朗一起對抗美國。歐盟某些國家也不滿美國霸權損害自己與伊朗的貿易利益,與伊朗存在某些商業往來,才不至於讓伊朗斷絕石油收入,可以發展自己的工業和軍工。
伊朗省吃儉用,壯大自己軍工業,美國也是有所忌憚的,雖然屢屢威脅動武,但最後還是不敢,
-
17 # 萬事皆空70
伊朗在巴列維時代很富裕,可以說是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伊朗利用石油出口賺取大量美元,然後用這些美元發展伊朗經濟,伊朗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伊朗工業化水平在中東最好,伊朗還進口了大量的美製武器,可以說如果按照巴列維時代的發展模式,伊朗遠遠超過現在的沙特,因為沙特雖然富得流油,但是沙特工業化水平很差,
巴列維讓伊朗高速發展,但是這發展讓一部分底層民眾跟不上步伐,造成貧富差距,其實解決貧富差距最好的策略就是伊朗再堅持一下,但是伊朗人民走了一條另外的路,推翻巴列維,讓神棍政權上臺,這個時候伊朗人民才發現在巴列維時代可以表達不滿,在宗教政權下卻失去了這個權利,也徹底失去了改變貧窮的機會,
伊朗宗教政權發動兩伊戰爭,把巴列維時代的家底打光,伊朗成為一片廢墟,戰爭也阻斷了伊朗石油出口,
伊朗宗教政權還執行仇視美國的政策,與美國對抗,這樣伊朗在國際上面臨孤立,美國製裁讓伊朗發展經濟舉步維艱,事實上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面臨美國製裁都會遇到麻煩,伊朗石油出口受到限制,
伊朗宗教政權還對中東地區進行革命輸出,支援哈馬斯,真主黨,青年黨,胡塞武裝,更是直接出兵敘利亞,這些都需要消耗寶貴的石油財富,讓伊朗經濟雪上加霜,
可以說伊朗的困境的根本原因就是伊朗宗教政權,在宗教政權的折騰下,伊朗石油出口大幅下降,工業化程序停滯,居民失業率高企,通貨膨脹嚴重,
-
18 # 勿以善小而不為144
伊朗原來一向中東憲兵之稱,而德黑蘭也被稱為小巴黎,屬於世俗化的伊斯蘭國家,由於石油出口帶來的高收入,伊朗人民生活還是不錯的,關鍵是有貧富差距問題,這就為一九七八年的伊斯蘭教革命產生了群眾基礎,宗教領袖霍梅尼號召人民推翻巴列維國王,而當年的美國總統卡特軟弱無能,錯誤的判斷想和霍梅尼搞好關係,不允許國王鎮壓,執意功國王離開,導致局勢失控,軍隊將軍被屠殺,而伊斯蘭衛隊成為國家的主要軍事力量,軍隊的地位被取代,成為第二武裝,到了一九七九年,霍梅尼為了推出伊斯蘭教革命,打起了反美反蘇,反中,反伊斯蘭教遜尼派,一下子把世界都成為伊朗的敵人,然後又暗示學生扣留美國駐伊朗的大使館人員為人質,更是顯示了神棍的流氓,無知,愚蠢,無恥的形象,從這個時候開始,伊朗就成為國際社會的孤立物件,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制裁,然後是兩伊戰爭,神棍的經濟危機,人民苦不堪言,後悔不已。兩伊戰爭以後,神棍總是想做中東的霸主,又開始研發導彈,核武器,又受到國際上的制裁,多虧了美國的白左弱智總統,和伊朗簽訂了伊核協議,返還伊朗十七億美元的現金,一千五百億的貿易合同,給神棍打了強心針,神棍又有錢研發核武器支援恐怖組織哈馬斯,胡塞武裝,和獨裁者巴沙爾了!而川普上臺以後,認為伊核協議並沒有限制伊朗核計劃,退出伊核協議,又開始了新一輪制裁,現在制裁的效果正在顯現,神棍狗急跳牆,不斷挑起事端,宣傳仇美,恨美讓人民成為炮灰,伊朗經濟危機,沒有石油出口,經濟開始崩潰,神棍的高收入也難以維持,綜上所述,伊朗危機的原因有:第一,伊朗有一個英明偉大獨斷專行領袖,原來的霍梅尼,現在的哈梅內伊,都是生命不息,掌權不已,第二,伊朗有神棍要養活,還有政府開支,伊斯蘭衛隊,軍隊又是兩套班子都加重了財政負擔,第三,窮兵黷武,對內研發核武器,對外小傻逼,支援恐怖組織哈馬斯,真主黨,胡塞武裝,敘利亞。第四,為了轉移視線,轉移矛盾,又以美國為假想敵,號召人民反美,仇美,又成了美國的制裁物件!
-
19 # 絕版毅恆
首先,雖然伊朗石油資源豐富,但是多年來一直受美國的制裁,能賣出去的不多;只要美國不高興,全世界除了中國,恐怕沒有哪個國家敢買了。所以,石油資源豐富,但賣出去賺錢的很少。
其次,石油等資源類的物資,定價權一直把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手裡,即使你石油資源豐富,但是也可能賣不上價,因此由石油賺的錢就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特別是這幾年石油價格一直走低,對伊朗這樣的國家來說,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最後,之前的薩達姆時期,伊朗與伊拉克打了多年的兩伊戰爭,對它的國力也造成了很大的消耗,再加上外部制裁,一直沒有很好的恢復,所以國家就一直處在貧窮落後的狀態。
回覆列表
在中東地區,那是土豪雲集的地方,而且發財基本上都是靠石油,如阿聯酋的阿布扎比酋長國,靠石油人均GDP達到12萬美元。而沙特、卡達,巴林,還有迪拜等,因為石油也非常富裕,人均GDP也都是好幾萬美元,土豪氣息十分足。而伊朗石油資源豐富,超級多,位列第四大產油國行列,為何還這麼窮呢?
我們來看下伊朗的石油資源,伊朗現在探明的石油資源有1545.8億桶,位居世界第四,佔比世界的11%。此外還有巨量的天然氣資源,儲量33.69萬億立方米,達到世界的17%,資源可謂是非常豐富。而且現在伊朗是世界主要產油大國,每天能賣350萬桶,天然氣能賣5億立方米,可以說是非常的豐富,甚至比中東很多的產油國還要豐富。
但是,我們看到伊朗的人均GDP只有5000美元,還不到我國的三分之二,在中東排名墊底,甚至比在戰亂的利比亞等還要低。在世界範圍內也是窮國,那為何會如此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
第一,社會的倒退。
其實伊朗最發達的時代還是在巴列維時期,那個時代,伊朗一度是世界第9大經濟體,非常的繁榮,當時伊朗的人均GDP甚至高過沙特等國。當時伊朗社會很是開放,還有美國的扶持,經濟發展迅速。但是,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整個社會由開放走向閉塞,經濟更是出現倒退,而且對西方的關係緊張,外援斷絕,因此整個經濟開始倒退。
第二,軍事對抗。
在80年代伊朗舉全國之力跟伊拉克打了8年的消耗戰,整個經濟從債權國,打成了債務國。開始大逆轉,而且在巴列維時代,積攢下的基礎被打光了。而且此後陷入跟以色列,跟沙特等的對抗。
甚至伊朗長期出兵參與敘利亞戰爭,可以說花錢如流水,而且伊朗還有一支龐大的軍隊,軍事佔用大量的GDP。更加燒錢的是伊朗一直在搞核武器研究,這可是一個燒錢的專案,需要投入大量的錢財,因此,可以說雖然伊朗錢多,但也架不住花在軍事上。
第三,西方的制裁。
因為伊朗搞核武,美國等西方一直對伊朗進行制裁,因此,伊朗長期被封鎖。國內物資短缺,通貨膨脹嚴重,甚至到了有錢人才能吃得起水果的地步。因此,日子更加的難過,而且伊朗陷入了越封鎖,越大量投入軍事的惡性迴圈。因此,很難將主要精力發展經濟,也不可能將石油資源惠及百姓,自然就很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