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品闡史官
-
2 # 位卑未敢忘憂國
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挑戰性,在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我們來討論一下何為三餉,三餉是指田賦加派。三餉即遼餉、剿餉與練餉的合稱。遼餉加派是為後金入侵,遼東戰事緊急,軍餉不足而起; 剿餉是為鎮壓農民起義籌措軍費; 練餉為鎮壓農民起義練兵所用。史稱“三大徵”。當初,尚屬臨時加派,事畢即止。及至遼東戰事興起,加派迭增,並且成為經常性的“歲額”。為明末人民的沉重負擔。清初,曾明令廢除明末一切加派,但對明末加派的九釐地畝銀 (即遼餉加派) ,仍然併入田賦正項徵收。
如果我是明末皇帝,首先,我不會繼續任用東林黨人,東林黨誤國這是我們目標基本能達成的共識,舉個例子:崇禎十年,僅浙江一省茶稅就從萬曆、天啟年間地二十萬兩白銀降低到每年十二兩白銀。把萬曆年、天啟年的各項商稅恢復!
開放海禁,靠沿海和東南亞國家通商,補充國庫空虛。
嚴厲禁止以晉商為首的北方商人將各種物資販賣到後金,違者剝皮革草!
對北方的軍事重鎮駐軍進行改革,提高戰鬥力,解決空餉喝兵血的問題。
取消三餉,減少百姓的負擔。
能力有限,目前能想到的就這幾條,望其他朋友補充。
-
3 # 渭繚子
第一,三餉。即遼餉、剿餉與練餉的合稱。遼餉加派是為後金入侵,遼東戰事緊急,軍餉不足而起; 剿餉是為鎮壓農民起義籌措軍費; 練餉為鎮壓農民起義練兵所用。史稱“三大徵”。
第二,明朝祖制。主要是三個方面,廢除丞相制度;創設嚴格社會管制,江南課以重稅,限制海上貿易;八股取士。
如果我是崇禎皇帝,面對遼東後金外患,國內李自成,張獻忠流民起義,朝廷裡面東林黨人推諉誤國我會分四個階段來處理這些問題。
1,確保軍隊的領導權,然後力排眾議和後金效仿漢初和親議和,雙方互市,可以納錢。
招撫國內的李自成,張獻忠等流寇。予以封侯拜將,令率軍分別駐紮西北和西南,先不要太過於管制,這一時期安撫為主。
2,戰爭都停止以後,立即廢除遼餉、剿餉,降低練餉至原來十分之一即1釐。同時找由頭大赦天下罪犯,分給其土地,令天下農民各耕其地。
3,上述政策實施完以後,保證軍隊領導權的情況下,大力清除東林黨人,開科取士,增加取科頻率,朝廷進行大換血。朝廷穩定以後,開始從全國到地方整肅吏治,之後進行土地普查,減少土地兼併情況。
4,土地普遍完成以後,實行黃老之政,修養生息五年,同時挑各地精壯士兵五萬,用練餉支援,用於在西北地區練兵,以騎兵為主。其他軍隊裡面大力發展火器,實行有利於養馬政策鼓勵養馬,江南福建地區整編水師5萬,這些練兵全部以精為主,不在多,全部用練餉支援。同時,密切關注後金的局勢,表面和親正常,暗地裡實行分化瓦解政策,扶植自己的代理人。
以上辦法,估計5年以後,國家經濟開始恢復,同時西北地區的騎兵也練成,江南地區水師也練成,國家穩定,可以考慮改變一下當初不合適的祖制,比如開放海禁,廢除八股取士,慢慢發展國力,等待後金衰落以後,在給予致命一擊,收復故土。
-
4 # 蕭立誌
明朝的滅亡不在於軍隊沒有戰鬥力。而在於財政和人事。財政方面朝廷沒錢,所以開設三餉。人事方面,中央內鬥不止,地方總督的軍事往往因中央內鬥和皇帝的急功近利而功虧一簣。最終導致匪患不絕,近一步拖累財政,使農民軍經過長期磨鍊壯大,最終壓垮明朝。何為三餉,三餉是指田賦加派。三餉即遼餉、剿餉與練餉的合稱。遼餉加派是為後金入侵,遼東戰事緊急,軍餉不足而起; 剿餉是為鎮壓農民起義籌措軍費; 練餉為鎮壓農民起義練兵所用。當初,尚屬臨時加派,事畢即止。及至遼東戰事興起,加派迭增,並且成為經常性的“歲額”。為明末人民的沉重負擔。
所以我如果是明末皇帝,首先要從財政和人事入手。
財政方面首先是停三餉,對陝西等旱情嚴重的地區進行免稅。然後派東廠、錦衣衛將一些品行惡劣的富商抄家,比如山西那幾個通虜的商戶(滿清山西八大皇商)。然後就是在天津、泉州等地設立海事衙門,收取關稅。組織皇親勳貴成立商行進行海貿,皇帝為控股人。成立中央銀行,管控各地錢莊。引進玉米、紅薯等耐旱作物在陝西、河南等乾旱地區推行。
人事方面,以孫承恩為內閣首輔,徐光啟為次輔。以王承恩為秉筆太監,曹化淳提督東廠、毛文龍督錦衣衛。調畢懋康為工部尚書改良火器及工藝,成立科學院以宋應星為科學院院長,進行科學研究。以英國公世子張世澤、鄭芝龍之子鄭森整頓京營。以袁崇煥為薊遼總督,盧象升為宣大總督,以孫元化為登萊巡撫整頓邊防,以守為主。成立海事總督衙門,提調鄭芝龍為總督,以鄭氏為骨幹擴編海上艦隊,在其中適當插入張煌言等忠於大明的人,以培養海事人才,也防止鄭氏勢大難制。以洪承疇為五省總督專事剿滅農民軍,以孫傳庭坐鎮陝西軍務,恢復對陝西的掌控。拓展海外領地,對於投降的農民軍遷移至臺灣等海島。
等到內患滅絕,軍械改良完成,遂海陸並進剿滅外虜。等內患外虜均滅,財務、軍務均掌在手中,可以進一步開發海洋,進行海島開發,將國內矛盾外移,對江南世家大族、各衛所強制遷到海島。同時著手改革。
-
5 # 披堅執銳K
明末三餉指的是遼餉、剿餉、練餉。增加餉銀說明國庫缺錢,一方面是真的缺錢,另方面說明內外交困。
遼餉就是抵禦征戰滿洲產生的,剿滅農民起義產生的剿餉,為剿滅農民起義所練兵產生的練餉,三者相輔相成。
我是明末皇帝處理起來如下辦法:首先和滿洲罷兵,滿洲很長時間內都是滿足於東北一地,裂土封王而已,從人口和國力上來說沒有信心入住中原,一直實行劫掠試的侵擾。皇太極曾經和崇禎和談過(崇禎15年),條件並非獅子大開口,都接近雙方的籌碼,完全可以接受,結果洩密,就是陳新甲事件,明末東林黨勢力龐大,一大堆清流黨尸位素餐。在當時應該大力打擊東林黨,提拔務實可幹之才,朝政完全在自己控制內,全力以赴的準備和滿洲議和,先穩住再說以後,如此才能解決遼餉和。就這一點就能騰出手來對付農民軍。
暫時性穩住滿洲,國庫壓力大減。農民軍就好對付了,李自成多次敗於政府軍,一邊實行原來的辦法,剿覆並用。一方面籌措軍費,改革稅法。對農民實行輕徭薄賦(本來也沒多少稅可收),加重工商業的和地主階級士族階級稅收,尤其是後兩者佔有大量土地極少納稅,造成嚴重的稅收減少,稅收主力加在農民身上,逼得各處暴動不斷。
海禁和藩王國家供養制是祖制不能改變。也不是完全不沒有操作的空間。不改變藩王祖制情況下,可以變法削掉相當一部份,藩王多行不法之事,很容易抓住把柄。一旦抓住就廢除特權,家產充公,土地收歸國有(雍正帝就起缺錢抄家抄起癮了,關鍵還是官員貪的太多了),鼓勵檢舉揭發,同樣適用於貪官汙吏。李自成攻入北京,嚴刑拷打京城官員,得銀據說七千萬兩,可見貪汙有多嚴重。 這樣一來極大充實國庫,很好應對農民暴動。
明末三餉其實是兩個方面用錢的結果,農民暴動和滿洲侵犯,穩住任何一方都能很好解決問題。當然這都是當務之急,一時半會沒問題。大力實施新稅法,改革吏治,大力打擊貪汙腐敗才能長治久安。
-
6 # 小娛時刻
首先,明朝末年的三餉即“遼餉,剿餉和練餉”,而其中遼餉是為了應對當時崛起的後金(大清)對遼東地區的威脅而加徵的,剿餉和練餉都是為了應對國內農民起義而加徵的。
作為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明朝有作為的皇帝實在太少,當然這與他們的老祖宗朱元璋所建立的制度有關。從萬曆皇帝晚期明朝就已經是內憂外患了,好在有一些能力出眾的首輔大臣協調處理勉強度日,隨後經過木匠皇帝時期魏忠賢的殘害忠良,欺壓百姓,使得國內農民起義不斷,等崇禎接手時已經風雨飄搖了。
對於後金的威脅和國內農民起義,此時明朝是完全可以消除的,這時的明朝有能力的且忠心的武將還是挺多的,像熊廷弼,洪承疇等都是很厲害的,只要處理得當也不至於導致亡國。因此,對於三餉中的遼餉應採取屯墾戍邊的方式,減少花銷,暫時控制住後金的威脅。對於鎮壓農民起義所需的糧餉要採取剿撫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對災區要撥款賑災或估計災民去遼東參軍,另一方面要堅決剿滅匪寇組成的農民起義。所謂攘外必先安內,不能兩線開戰,造成糧餉缺乏,加重農民負擔,應先解決農民起義,然後休養生息,恢復國力,再尋求機會解決後金問題。
-
7 # 文獻歷史
崇禎一上來就天天換宰相玩,換了50個,平均3月一個。殺總督7人,巡撫11人,派兵部職方司郎中馬紹愉秘密跟滿族人義和,大臣陳新甲洩露議和被處死,李自成打進京城,才想起來分送太子跟3個兒子去成國公朱純辰等人家避難。殺掉6歲昭仁公主,砍了15歲長平胳膊,然後砍死數位嬪妃。催懿安張皇后自盡,逼周皇后自盡後,騎馬跑到東華門被阻,又跑到齊化門,沒跑了,最後歪脖樹吊死,左腳光腳,(跑丟一隻鞋)右腳穿紅鞋,
明亡不是因為崇禎殺了多少人,殺掉袁崇煥,而是不應該上來就殺魏忠賢。宋高宗殺掉岳飛延續朝代167年,戰略崇禎定,戰術還是交給魏忠賢。不能讓東林黨獨大,黨爭不斷,3月一換首輔,底下官員都不知道找誰!東林黨對崇禎有氣,崇禎就以為只要抓住錦衣衛昭獄,就能控制百官,可惜東林黨爭,他真擺不平!
明末大趨勢可以說因為小冰川期,跟元朝一樣,二三百年不遇的寒冬,北方遊牧民族牛羊都凍死,沒有冰箱的年代,做成肉乾也儲存不過來年春暖花開,空前團結一定南下,即使沒有努爾哈赤,也會有別人。這已經註定。
經濟上來說大航海時代美洲銀礦跟日本銀礦發現,世界大量白銀衝擊國內銀本位,銀價大量貶值。日本難得的德川嘉康和平時期,日本銀礦開採白銀大量走私進來,換取米麵油絲綢瓷器。國內銀的購買力災難性下降,天災每朝每代都有,折騰到讓災民最後滅了的朝代真不多,
再看努爾哈赤的出兵理由。我之祖父,未嘗損明邊一草寸土,明無端起釁邊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
明雖起釁,我尚修好,設碑立誓,凡滿漢人等,無越疆土,敢有越者,見即誅之,見而顧縱,殃及縱者,詎明覆渝誓言,逞兵越界,衛助葉赫,此恨二也;
明人於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歲竊逾疆場,肆其攘奪,我遵誓行誅,明負前盟,責我擅殺,拘我廣寧使臣綱古裡方吉納,脅取十人,殺之邊境,此恨三也;
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此恨四也;
柴河三岔撫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眾,耕田藝谷,明不容留獲,遣兵驅逐,此恨五也;
邊外葉赫,獲罪於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遺書詬言,肆行凌辱,此恨六也;
昔哈達助葉赫二次來侵,我自報之,天既授我哈達之人矣,明又擋之,脅我還其國,己以哈達之人,數被葉赫侵掠,夫列國之相征伐也,順天心者勝而存,逆天意者敗而亡,豈能使死於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還乎?天建大國之君,即為天下共主,何獨構怨於我國也?今助天譴之葉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為剖斷,此恨七也!
欺凌實甚,情所難堪,因此七恨之故,是以徵之。
其實小冰川期,就算沒有任何理由,北方遊牧民族也會南下,沒有努爾哈赤還會有別人
-
8 # 滌塵索金讀歷史
我是歷史愛好者滌塵索金,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純屬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多指教,期待與大家更多的交流。
三餉是指明朝末年在正常天賦之外令行徵收收遼餉、剿餉和練餉,加徵稅賦的根本原因在於國家財政收入入不敷出。因此要想解決三餉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需要增加收入。那就必須想辦法開源節流,節流方面崇禎皇帝以身作則,已經做了很多,但是如何開源他卻一直沒有找對門路。
明朝的錢在哪裡明朝末年,各種天災不斷,內部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外部的少數民族政權後金不斷滋事,國家不得不兩線作戰。
戰爭是最燒錢的遊戲,而大明王朝出現了無錢可用的窘境,天子發動群臣募捐而無所得,不得不採取加徵稅賦這樣飲鴆止渴的辦法,那麼明朝的錢都集中在哪裡?
藩王明朝建國之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將自己的兒子們分封到全國各地擔任藩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貪圖享樂的藩王嚴重拖累了大明朝廷的經濟。
根據開國之初的規定,這些藩王及其宗室成員是要從國家領取俸祿,日積月累的人口增長,使得他們的俸祿就佔據了國家財政開支的很大一部分。
各地的藩王在各地無所事事,發家致富就成了他們最大的愛好,他們在各地瘋狂的兼併土地,而且享受不用繳納賦稅的政策優待,這使得原本屬於國家的收入變成了藩王們自己的收入,嚴重拖累了國家經濟的增長。
宦官大明王朝是宦官們的樂土,他們憑藉著皇帝的信任而染指朝政,攫取財富。
宦官們獲得財富的方式簡單粗暴,一方面是他們大規模兼併軍屯田,使的軍隊從此失去經濟支撐;另一方面各地的鎮守太監與官員相勾結,在地方上巧取豪奪,破壞地方經濟的發展。
明朝的宦官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權力,就是掌管國家的對外貿易,他們藉此大發橫財。
政府官員明朝末年的官場一片黑暗,貪汙腐敗橫行,政府官員和大地主、大商人打成一起,成為他們利益的代言人。
明朝的官員可以憑藉官職享受稅賦減免的政策,因此許多大地主選擇資助貧困的學子讀書、參加科舉,從而變相享受這項政策。
明朝末年,在江南地區,工商業經濟發展迅猛,出現了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整個社會得經濟趨向繁榮。
但是由於官員與大商人勾結,使得朝廷增加工商業稅收的意圖始終無法實現。
如何增加國家收入想要開源增加國家收入,那麼就應該從上文中這些真正掌握財富的群體入手。
重拳出擊整飭吏治貪汙腐敗是直接動搖國家根本的禍患,吏治的混亂更是走向滅亡的重要推手,而大明朝堂上的官員一邊為了權力而瘋狂內鬥;一邊上下其手,大肆開展貪汙腐敗活動。
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整飭吏治,結束無休止的內鬥,嚴厲打擊貪腐,從而進一步增強朝堂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確保國家的政令能有得到有效的貫徹與執行,同時可以將整飭吏治所罰沒的貪腐贓款投入新一輪的國家建設之中。
實行全面稅賦改革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自古的封建王朝(宋朝除外)均採取重農抑商的政策,國家的財政收入以田賦為基礎。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以及大明王朝對土地兼併的無可奈何,致使大規模失去土地的農民湧入城市,成為新興的手工業者,明朝江南地區的工商業經濟非常繁榮。
根據客觀形勢的變化,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治國理念,必須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全面的賦稅改革,即重視農業,也不能輕視工商業,兩架馬車齊頭並進,從而為衰落的王朝注入新的活力。
著手取消一切特權大明王朝的收入以田賦為主,但是擁有大量土地的藩王和士紳享有免收、減收的優惠政策。隨著土地的不斷的被藩王和士紳兼併,政府的收入必然持續減少。
因此必須在全國範圍內取消一切稅賦優惠政策,對全國範圍內的土地進行重新登記造冊。如果有必要,可以向藩王和士紳補徵過去減免、遺漏的稅費。
筆者結語明朝走向毀滅得根源在於統治階層病急亂投醫,他們出於保護自身利益考慮,將國家遇到的財政困難全部轉嫁到普通百姓身上,致使民不聊生。
如果放在普通時候,徵收三餉還不足以使得堅韌的農民們暴走,但是隨著自然災害不斷,整個社會經濟的崩盤,窮苦百姓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不得不採取極端的措施以自保。
明末政府厄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國家沒錢,因此只有找準定位,針對真正擁有財富的團體,制定相關的政策,才是真正的救亡圖存的不二法門。
回覆列表
不違反祖制的情況下破解明末三餉的死迴圈,我想我會重新啟用“閹黨”制衡東林黨,恢復礦監、市舶司等機構。
畢竟“三餉”制度的困局還是在於缺錢,必須開闢新的財源才能逐步扭轉局勢。
另外,仿照清末時的團練制度,外派團練大臣回鄉組織鄉勇圍剿起義軍,利用地方督府和鄉紳宗族的力量,儘可能的減少中央政府的財政壓力。
讓明軍的精銳部隊騰出手來,重點對付後金的八旗軍。從而保證外線戰場上的均勢,爭取和談機會,以便達成《澶淵之盟》之類的停戰條約。
總之,先解除一條戰線,給財政喘息的機會,才能以圖後事。
以上一些淺見,請各位大神,多多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