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討喜Hani
-
2 # 真南明離火
一年收入超過百萬,只要不是瞎造的,物質生活應該是很不錯的,當然和真正有錢的人不能相提並論,但日子還是很愜意的。
-
3 # 手機使用者58651193460
一輩子過的舒心與否,錢上關係有點。但從我認識一個億萬富翁,我對幸福的看法徹底改變,這個億萬富翁生了個傻的不算太厲害的兒子!他怎麼對朋友說的?如果可以選擇,他放棄億萬家產換一個正常智商的孩子!!!!所以你身處年薪百萬的人中,還不缺衣少食,那你真沒必要覺得他們好幸福你好悲催。不缺吃少穿,身體健康,有個溫暖的家,有個智商正常的孩子。你就偷著樂樂了。有錢人的苦惱是很多的。
-
4 # SheonL
年收入就不說了,身邊都是七八位數年收入的朋友。公司裡除了一些方向性的大事需要過問一下其他的都由各自崗位上的人負責,每年約著一起出去玩,前兩年去爬過五千米的雪山了,今年打算去澳洲跳個四千米的高空傘,四十歲之前要去趟南極和北極圈。
日常就是陪陪孩子,每個月空下來的時間帶著父母去國外住幾天讓老人家開開心,錢夠用有夠用的活法,錢少有錢少的活法,但我覺得人一輩子短短几十年最重要的就是家人。
時刻看著別人的生活會迷失自我,上學時我的家境在一拜的兄弟裡算是墊底的,有幾個兄弟十幾年前家裡做生意就有八到十位數的資產。我從來沒有和他們攀比過或者有什麼仰望的目光巴結的心態,守好本心大家在一起是因為友情,現在已經是親情了。這些年自己獨自一人在外地打拼也有一點資本也認識了新的朋友新的圈子,從來沒有因為金錢改變過自我
-
5 # 潮人時尚搭配
隨著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全球指數,中國股市再次贏得市場的關注。不過,在監管日趨嚴格的背景下,A股IPO並沒有放鬆,越來越多的企業登入股市,投行忙得不可開交。
業務規模越來越大,不少投行表示要增加人手,但是投資銀行最需要什麼樣的人呢,那些年薪百萬的投行精英們,是不是如傳說中那樣高智商、高學歷、高顏值,我們這些覬覦投行崗位已久的人是否可以像他們一樣掙到一百萬年薪呢?
投行發展潛力大過商業銀行
現有投行最渴望經驗豐富又瞭解國情的金融人才,擁有名校背景當然最好。想加入投行的年認清越來越多,競爭非常激烈,不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上名校,有經驗的大牛一般都會被獵頭挖走,根本不用走正常的招聘流程,對於大多人來講,想脫穎而出,順利進入投行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投行從來不掩飾他們的“名校情節”
摩根士丹利,負責亞洲人力資源調配的副Quattroporte說,投資銀行當然喜歡來自世界知名院校的畢業生,能夠考上名校,代表了一個人的能力和資質,這是投行工作需要的部分。其實,投行看中的是一個人的學業成績,這比是不是更重要。
中國好大學越來越多,學霸遍地,單憑學歷評價一個人已經不夠嚴謹。不過,中國學生有一個通病,只重視學習成績,而缺少實際操作,要知道,一張滿分的試卷不代表你能成為優秀的投資銀行家,但是,一份均衡的簡歷才是投行最願意看到的,這讓CFA證書逐漸變成必需。
今天的投行,除了金融專業的牛人,還有很多在其他方面有所成就的人,例如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體育生、工程管理專業,甚至藝術生。任何對投行充滿熱情的人,都有可能是出色的銀行家,他們的熱情往往可以在事業上幫助自己。
投資銀行是工資最高的行業
瑞士信貸(香港)董事總經理認為,投資銀行是工資最高的行業,這讓很多年輕人對投行趨之若鶩。不過,職位年薪千萬的銀行家提醒年輕人,進入投行已經不容易,剛進入投行工作,更不容易。
想要投身投資銀行業,先得有面試機會,學歷夠不夠,有沒有CFA證書,如果這些都沒有,如何讓投行的人事覺得,你已準備好接手一份投行工作?或許,你真的是個才華橫溢的傢伙,可是你的簡歷通不過,就沒有面試機會啊。
當你如願成為投行的一份子,在工作的前兩年切忌怕吃苦,越能幹的人,能做的事情就會越多,但是你會感覺付出跟薪酬不成正比,但一定要堅持,這是你的成長期,對以後會很有幫助。
再者,即便是新人,也要爭取陪上司見客戶的機會。投行競爭激烈 ,客戶上門就是要利用投行的專長,這相當於教給你要怎麼做,變相地指點你。聰明的人很快就會成長,距離年薪百萬的目標也就越近。
加入投行,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首批PPGP規範、CFA教育機構高頓財經CFA研究中心主任馮偉章表示,年輕人要入行,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這行確實很辛苦,工作通常要 “通宵達旦”。
馮老師是CFA、FRM雙料持證人,加入高頓前,是世界500強的高階經理。他深知投行工作競爭和壓力都非常大,如果你只是對錢感興趣,而不是對金融感興趣的話,在這行很難堅持下去。除了要對自己的公司負責外,還要學習專業的金融知識,他帶過的CFA員,每個人都很熱愛投行事業。
不過,他也表示,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行業,也是一個獎罰分明的行業,優秀的人總是可以收穫更多。
-
6 # 金磚姐
年薪百萬如果是上班族稅後到手60萬左右,如果是商鋪收入百萬差不多淨得。這類人講究品味,但處事相當低調,而且很儉省,從來不會大手大腳花錢,當然值得買的就算很貴也捨得花錢。
-
7 # 雲上漂
我沒有和年薪百萬的人相處,而是和一個投資專案就以億單位的人成為朋友。說說感受吧,過去我覺得有一百萬的人是有錢人,一千萬的是很有錢的人,一億是超級有錢的人!直到我遇到我那個朋友,隨便投資都是以億為單位的,給我的衝擊力非常大!畢竟我是窮鬼那種!以前吧,我覺得有錢的人都是喜歡泡二奶那種,總之就不是什麼好人,直到我遇到我那個朋友,我才發覺自己的目光短淺得令自己汗顏!!!事實那種特別特別有錢的人,才是最不容易出軌的,因為他們出軌代價特別大,一是對他們榮譽的衝擊!一是出軌代價太大了,鬧離婚家產是要充公的!還有他們是非常注重健康的人,他一個月會去醫院檢查做一次檢查的人,這麼注重健康的人怎麼還會亂搞!(我想說這個社會太扭曲上流社會的人了,還有特別仇富!)我感覺我和他最大的差距不是錢的問題,而是窮人思維和富人的思維!這才是最令人無力的!我想很多人都覺得這麼有錢的人一定很看不起人,以前我也是這麼認為,事實是越是有錢的人越是謙虛又紳士!就是因為他們很謙虛有禮所以多人願意和他們接觸和合作,而不像那些仇富的人說的那麼不堪!還有他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忙,對!就是很忙!儘管他們在這個社會上已經非常非常有錢了,但是他還是很忙!他一天只睡4~6個鐘,處理很多檔案,談專案,看書看未來的趨勢走向各種!所以窮逼們真的不要嫉妒別人為什麼比你富!你能年復一年的堅持做一件事麼?你能天天從這個城市飛到另一個國家麼?你能忙到有可能一整天都不吃一次飯麼?你能年復一年的一天只睡4~6小時麼?你能損失幾個億而看得很開麼?(我個人是不能!也沒有這種魄力!)上面所說的,我承認我做不到!所以我是窮人!我們都終究過上與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日子。還有我想跟那些看見別人有錢就恨不得別人捐完所有家產的人說:人家上輩子欠你了麼?人家負資產幾個億的時候你們怎麼不捐?人家靠自己能力所擁有的,關你什麼事?
-
8 # 黃敏2007
身邊都是這樣的一群人,大部分月收入都過百萬,80後90後居多,都是從網際網路行業發家的,大部分家庭出身都不怎麼樣,依靠自身努力做起來的,大家平時都很努力,不講究衣著,我本來已經很努力的人了,整天看到人家工作比自己還更佳努力,為了以後能在一起愉快的喝茶聊天,當然也是暗暗加把勁了,大家經常交流的是什麼專案如何做,可以做得更好,都是一些經驗和運營的經驗交流,大家在一起也喜歡去喝酒泡夜總會打牌打遊戲,但是個人喜好問題,幾乎沒參加,大家也會買豪車,法拉利、瑪莎拉蒂、保時捷都有,也買房子,基本都在一線城市擁有幾套房子,感謝網際網路給我們這一批人機會,讓我們這些屌絲有機會逆襲,感謝黨給我們一個安居樂業的和平年代!
-
9 # 嘴炮大粉絲
上市公司工作,周圍的人高經以上都百萬年薪,每週70小時以上工作,沒有假期,不能生病,一週在家吃一頓飯,早七點陪老闆早餐會,晚上到家要學ai垂直,沒有時間消費,朋友認為你有錢了牛逼了,親人見一次要等過節,就看你哪天爆發,掉隊了面臨末位淘汰,最後就是自己創業或者辭職。
-
10 # 袁嘉駿
一、年薪百萬的都是什麼人?
工作關係,這樣的人接觸過不少,朋友、合作伙伴、同事等等。大體而言,這樣的人分三類:
第一類:小老闆
群像大概是這樣的,有一家20-50人規模不等的公司,有穩定經營的業務和客戶關係,通常在一個圈子裡經營多年,只要圈子的生態不毀滅,大抵就可以一直生存下去。
然而,勞心勞力,上要操心客戶關係,下要關心員工社保,通常自己就是這家公司最大的資源池,片刻不得消停。
這也很正常,因為這樣的老闆掌握的資源往往是有限的,常態就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因此生存狀態其實堪憂,更不用說時時刻刻都要擔心斷裂的資金鍊了。
第二類:自由職業者
因為從事過諮詢和媒體行業,身邊這樣的朋友其實不少,這樣的人通常都有一技之長,並且在小圈子裡有相當強硬的專業口碑或者擁有能夠聚攏一幫規模不小粉絲的才華,從媒體回報上贏得收益。
自由職業者生存狀態分兩種,專業型的要比媒體型的輕鬆,專業型說白了就是靠本事吃飯,知識雖然需要升級換代,但是沒啥緊迫壓力。媒體型就不一樣了,才華這東西,就像橘子汁,天天擠,總有枯竭的時候,所以媒體型的選手通常會有創作的壓力。
第三類:職業經理人
能做到這個段位的通常都是企業高管,或者對外的業務型選手,相應前兩類來說,當前眼下壓力最小,可是也時時面對業績壓力,更年輕更便宜的同事來競爭等等,屬於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型。
二、相處感受
年薪百萬看起來不算多,但是平攤在14億人口的基數里,絕對屬於少數派中的少數派,必然都是人尖兒,再往上走,有時候不一定是看本事,而是看野心和機緣了。
這樣的人,一定有自己清晰的價值體系和處事之道,遇事之時通常也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這套方法論人人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數情況下必然有效,因為這是這幫人安身立命的基礎。
所以你身邊如果有這樣的朋友,不妨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多向他們學習,因為哪怕是那些比他們成功得多的億萬富翁,也會時時需要聽取這幫人的意見。
總的來說,年薪百萬,對普通人來說,屬於顛顛腳就能夠到的範圍,還是可以作為自己人生目標的。
-
11 # 江湖沒有哥的傳說
你好,個人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好的體驗,因為常說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要和什麼樣的人待在一起。經常和一群年薪百萬的人相處,同他們交流學習,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職場經驗,行業知識,為人處世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人脈資源。我相信經常和一群年薪百萬的人相處的人,年薪不是百萬也是好幾十萬。圈子很重要,就像很多創業者為什麼一定要去讀什麼EMBA,其實學習知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積累同學資源,因為能去讀EMBA的人,能力、資源都不會差到哪去。
-
12 # 壹千零叄夜
第一:如果你自己沒有達到年薪百萬,或者同等層次的水平。這種不叫相處,這是跟班或者是在別人身邊充當綠葉。
體驗感嘛,那就是,你平時是怎麼樣的還是怎麼樣。最多你小心翼翼一點,怕得失了各位老闆,撈不到好處。這種情況,基本不可能有體驗一說。不出錯不緊張就算好了。
第二:大家收入水平一樣,處於同一段位。那麼就和平時處朋友差不多,該吃吃該喝喝,有什麼好處大家商量著來。你給我利益我給你好處。
這種體驗感就是,有利益一起分,有好處一起撈,都是好兄弟。每天擔心的事情就是:自己千萬別掉隊。
第三:你在千萬級和一億級別以上。百萬級別在你眼中,不過就是小打小鬧而已,哪有什麼體驗感,你開心扔下一個專案給他們,然後就是一堆小老闆跟你後面眾星捧月般,你說爽不爽。
-
13 # 詩怡人生FH
很爽!吃飯玩耍從來不掏錢的他們非常樂意看你樂享其成的開心!前年同學會,大戶在群裡發言了:有去雲南的沒有?包吃包住包開心,抓緊報名了!速度很快,半小時就報了21人!那貨又說,爺們開車,低於80W的車讓讓,已備六輛,還有報名純玩的沒有?!後經實證,去了26人,玩了15天,我很遺憾,沒請掉假,他們就天天在群裡曬各種豪,還對著鏡頭讓你看各種美食、風景,居然還有實彈射擊!我就靜靜的看~~~啥也不說。心裡恨恨的:啥也不是
-
14 # 富凱財經
這位年薪百萬的人還比較傳奇,到這個單位之前,一直是個人創業,而且創業比較成功,成功地賣掉了幾家公司,至今還在最後一家賣掉的公司裡持有數額不小的股份,這個公司已經從美國退市,正在金融街排隊等著A股上市呢,一旦上市成功,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金額。
再往前說,他還是一家國有大行的資深員工,這可不是一般的員工,二十多歲就已經是一家支行的行長了,在負責了幾年信貸業務之後,忽然有一天被領導忽悠著去研究銀行IT技術,說來也是位高人,竟然很快就從跨度很大的行當成功變身,成為一名技術大咖。一轉眼幾年過去,他決定從國有大行離開創業,正是得益於前面兩個工種的從業經歷,他創業的專案能夠深刻理解銀行業務,又非常明白應該怎麼從技術手段去解決,他的公司提供的解決方案贏得了一個又一個銀行的認可。
在高峰時期,他的解決方案竟然佔有銀行櫃檯業務將近50%的市場份額,這兩年在A股市場的各種銀行概念股,根本都不在話下。有了這麼豐富的經歷,他做事最大的特點是直來直去,不講辦公室政治,只談如何高效地解決問題,開會從來都是站著講,他說,只有這樣才能讓參會的人都只講幹活,整個會議才能簡潔高效,他的公司就是這麼才能成功的。
-
15 # 曉財米
我覺得年薪百萬的人分以下幾類:第一,大型上市或世界500強企業公司中層及以上高管; 第二,私營企業主; 第三,銀行高管、保險高管、基金經理、操盤手等金融相關工作人員; 第四,各行業擁有高階客戶的營銷人員。
以上人員有一個共同的標籤,那就是社會中上層的成功人士或者說也是小有成就的人士。與他們相處首先就是應該多學習他們一步一步走來成功和失敗的經驗,誰都不是出了社會就擁有百萬年薪的!然後應該多傾聽他們對目前市場還有各行業發展的動態!最後其實有機會和成功人的在一起,能進入他們的圈子,還是應該做好資源共享和整合,現在擁有大量的社會資源就是經濟生產力!
-
16 # 足球實戰狗
我是體育問答達人,擅長足球,跑步,健身方面的內容,翻看體育專欄時發現這個問題,想起所在的足球圈,身邊就都是年薪百萬甚至千萬的人,說說我們的故事。
現在回憶起來,加入這個圈子實屬意外,按說不該有交集,那時我正大學裡讀書。怎麼會有個身價百萬+的圈子?要從愛好說起。
大學是個踢足球的天堂,這對一直熱愛足球的我來說簡直美好不過。踢業餘足球的必經之路就是漸漸完善自身後會有想組隊的衝動。我一邊踢球,一邊充當球探。
老林就是我那時網羅的第一個球員,帥氣逼人,球衣背後贊助印的“頭髮亂了精剪”,開始我一直以為是哪個美髮店的小弟。
不久球隊缺後衛,我又物色了個目光炯炯面板黝黑的貌似鄉村男孩的阿超,哪知道次日的比賽這個不安分的後衛幾次衝到前場打起了前鋒,一度讓我覺得自己瞎了眼。
他們都成了我最好的好朋友,後來才知道老林哪是什麼理髮店小二,其在附近有個做工程氣動的鋪面和一個賣燈飾的鋪面,開一輛凱迪拉克,身價少說一百個。
阿超果然是附近郊縣的扛把子,在家裡親戚的關照下攬下了附近幾個鎮的工程,不折不撓的土豪。
足球這個運動是個團隊運動,要求人數也多,那時流行大場11人,加替補一個隊大概20多人。也大多是朋友介紹拉攏進來,或者有喜歡踢球的贊助商加入,其中不乏一些身價千萬的老版。
這是群裡成員的情況,說說我接觸過的幾個人的生活。
老林為人低調,我能看到的消費都是常人級別,手機都用老婆淘汰下的手機,隨時抱怨卡的傷心。穿著幾乎都是老婆淘寶,甚至自己也會買點a貨的愛馬仕皮帶,踢球的裝備方面,球衣就普通組隊球衣,球鞋常買低端足球鞋,生活中未見有什麼過度消費,但是對朋友從不吝嗇,經常性請客吃飯。
阿超為人略微神經質,但腦子很好使,思維異於常人,時常走神放空,不曉得在想什麼。和老林差不多,都不講究吃穿,一身淘寶貨,經常請客吃飯,在自己的愛好上舍得投入。喜歡踢球,心血來潮投錢贊助組了一個球隊準備打出名氣,後來發現確實燒錢,支撐了1年左右放棄了。
老吳這些就更離譜了,低調到泥土裡。我現在都記得第一次來踢球的場景,其貌不揚,有點禿頂,個子矮小,球襪也不穿,迪卡儂隨便買了雙幾十塊的足球鞋就滿場跑了,不知情的還以為是個飛奔的農民。幾個隊友說他身家千萬我都不怎麼信的,直到他開著幾百萬的大奔離開球場。
沒看到這個問題時我簡直不覺得他們有什麼異樣,就和常人一樣,甚至比常人都低調的多,但接觸到的這幫朋友都有個共同特點,非常有親和力,待人很真誠,可能也是其成功的法寶吧。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和一幫年薪百萬的人相處會不會壓力很大,這個壓力的產生需要特定場景,我可能還沒和他們產生利益掛鉤,更多的交流是在運動場上,大家一視同仁,甚至作為球隊組織核心,身家不菲的他們還會配合我的安排和部署,不得不說足球確實是個奇妙的運動。
-
17 # 美小咪的
這種只是假設性的問題,就筆者本來來說沒有這種體會。在接觸的人群中有千萬億萬富翁但不過很少,大部分人還是生活在吃穿不愁的階段,想有大錢也是沒有的。
既然問了這麼個假設性的問題,就回答一下吧,也是假設權當娛樂!
1.俗話說環境造就人,跟著百萬成百萬,跟著千萬成千萬,可見環境氛圍的重要性。整天和年薪百萬身家的人在一起,你會學習到很多東西,比如思維,說話方式,為人處事的方式,更重要的是經驗。年薪百萬的話放眼全國來說也是不太多的,為什麼他能有百萬年薪,自有他的能力所在。
2.激發自己的鬥志。近墨者黑,近朱者赤。透過學習別人的長處來不斷完善自己,使自己早日踏上百萬年薪的身家。不甘於落人後,自發的鞭策自己激勵自己。
3.最重要的是結交人脈。年薪百萬的人能力都是比較出眾的,人脈也是很廣的,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時間長了接觸的人也是上層社會的人。當然時間長了你認識了更多的大牛,以後無論自己做生意還是有點什麼事情,都可以利用人脈進行解決。
不要羨慕任何人做好自己,你也會成為別人眼中的年薪百萬。
-
18 # 鵜鶘心理
一般在這種情況下會產生自卑體驗。自卑是一種壓抑,也是一種恐懼,一種自尊和榮譽受到損害的心理失衡現象。所以在與年薪百萬的高階白領交往過程中,免不了哀嘆自己的能力和境遇,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與別人做比較,越比越氣餒,在活動現場甚至會感覺到自己無立足之地。
我們都知道富有者並不一定偉大或才智超人;貧窮者也並不一定卑微或能力低下。命運之神對每個人都是一視同仁的,他把機會放到了每個人面前。或許只是機會並不總是以金錢和權利作為衡量標準的。
每一個事物、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優勢,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自卑是一種沒有道理的自我埋怨,一個人如果陷入了自卑的情緒,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證明自己的論斷。就拿題目中情況來舉例說明:我年薪少得可憐,我的能力太差,我沒有這方面的頭腦,我在這方面很幼稚,我當初的專業選擇錯了,我的學歷太低,等等,可以找到無數種理由讓自己陷入自卑而無法自拔。一個人如果產生了自卑情緒,在人際交往中除了自我封閉之外,就有可能會奴顏媚骨、低三下四。
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一個人總是沉迷在自卑的陰影中,那麼無異會束縛住自己的手腳,何談進步和超越。但是如果你認清自己和自己所處的境遇,懂得換個角度調整心態看待周圍的世界和自己的處境,那麼許多原本在你看來是不可逾越的困難就會迎刃而解。驅趕自卑的良藥是接受自信心訓練,建立自信。
回覆列表
先說一下這群人,稅後介於100-200之間,視年景而定。
苦逼肯定說不上,但也只能說小康,距離真正的財務自由還差很遠。
因為收入高,花錢時就不怎麼節儉,衣食住行的開銷都比較大,一年下來家庭支出在60-70w左右,而且也沒買什麼奢侈品過什麼紙醉金迷的生活,應該說人的收入達到這個水平,基本支出也會相應提高到這個程度。所以你看,一年盈餘也就幾十萬,靠這個來大富大貴完全沒可能。
還是需要再加倍努力才行,就像以前年薪不到十萬的時候一樣。
——————————————————————————————
我略作補充:
多大年齡:31歲,男,211本科,金融投資,從業10年。如果回顧畢業後各項因素對現在的自己的影響的話,天賦20%,努力30%,運氣50%。如果問我對年輕人有何建議的話,那就是一定要選對行業。
開什麼車:50-70萬是能接受的價位,如第一名答案所說,其實也就5系、E級、A6L,以及幾款SUV可以選擇,說穿了,這個價位的車就是給這一類人設計的:公司中層或業務骨幹,比小弟高一點別擋了人家的選擇,比大哥低一點別出門搞錯了身份。
去哪兒旅行:假是有的,休是沒時間的。工作至今只休假旅行過兩次,一次日本,一次馬代。
消費觀:我能說我的衣服都是優衣庫麼。。。 我的圈子比較low,幾乎見不到菲拉格慕傑尼亞什麼的,我連他們的店都沒進去過,更別提薩維爾街這種了,我認識的富豪們也其貌不揚,憑直覺我認為他們對著裝品位的認知並不比我大優衣庫更多。金融圈成就了很多出身平凡的人們,如今雖已身家億萬,但對於吃和穿大多是不講究的。說到這裡我想展開一下,過於講求自我包裝,這是賣方喜歡乾的事兒,若你銀行裡躺著萬貫家財,談笑間億萬金銀指尖流過,就算你萬年牛仔褲黑T恤,也會被別人看做是光是電是唯一的神話吧。
婚姻和家庭:一週加班2天應酬2天,時不時出差,一兩個禮拜不著家也是常事兒,家庭真的無暇顧及。老婆全職在家帶孩子,家務保姆做。有時老婆對我這麼忙的工作會有怨言,但工作不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對此只能說聲抱歉了。
年收入一百萬的生活和之前有何不同? 開什麼車,去哪兒玩,花多少錢這些都是不重要。
最大的區別在於,你顯然已經找到了你熱愛並且擅長的事業,見識了那些頂尖的人和他們的生活方式,認清了自己的未來,剩下的事情就是把這些一一實現了。
——————————————————————————————
如果從獲得高收入的機會的角度來說,看一下收入排名就能知道答案了:金融、房地產、IT、諮詢,這四個行業是平均收入較高的。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理想是多賺錢,那這幾個行業能夠讓你更快、更便捷地實現理想。但還有那麼多人在那麼多行業裡快樂地工作著,他們或許賺得不是最多的,但一樣能夠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天分,透過努力取得自己期望的成就,併為之高興。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擁有多少財富,享受多麼奢華的生活,這並不作為評價別人或是評價自己的絕對標準,更進一步說,做任何事,只要你做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對這個世界,對社會,對人對規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俗稱活明白了,這不也是一種成功嗎?選擇行業前,先認真想一下,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樣的人是做什麼的,再做決定就沒那麼難了。
我父親從90年代就辭去公職下海經商,在我的青年時光中,我的家庭都是與他的生意捆綁在一起,起起伏伏的——後來主要就是伏了。因此在高考完填志願的時候,我非常自然地選擇了金融城市的財經院校,腦子裡甚至沒有出現第二種選擇(當然,成績不好考不上北清復交就人艱不拆了)。從一開始我就想成為《華爾街》裡那樣的交易員,掌握金融市場的規律,賺很多的錢。很奇妙的是最終我也確實進入了這個行業,成為了這樣的人。生活在讓我們不斷地做一道一道的選擇題,看書還是遊戲,微笑還是生氣,與A成為好朋友還是B,等等,這些選擇題(哪怕是不起眼的)會一點一點地修正你的航向,讓你最終成為某一種人。我想,在我們熱愛或擅長的至少是感興趣的領域,做對這些選擇題的機率應該會更高一些吧,哪怕只高了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考慮到選擇題的數量有那麼多,最後的結果也一定會更好一些。這就是我認為的,選對行業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