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匹諾曹jun
-
2 # 地火說史
狂妄的人不一定代表他魯莽。
一個將軍會不會打仗,是建立在他有沒有對敵我情勢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的,而不是根據他說出的話。只有對自己的兵馬補給,人員情況和對對方的地理形勢,人員情況等等都有所瞭解並做出合理分析,採取正確的戰術,這樣才能夠打勝仗。歷史上從來都不乏因為謹慎猶豫而失去戰機的,因此無論狂妄也好,謙虛也罷,評定一個將軍是否會打仗不是看此人的性格,而是他在戰爭中能否在多變的戰爭局勢中,隨時調整自己的戰術,以取得最終的勝利。
以上是我的愚見。
-
3 # 孤獨使者
上帝想要你亡,必定會讓你先瘋狂,狂妄的人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好的下場,當然狂妄的人都會有他狂妄的資本,跑題了,言歸正傳,狂妄的將軍不一定都打敗仗,但會由於自己的狂妄導致兵敗身亡,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歷史的名將,三國時期的關羽就是由於自己的狂妄導致兵敗被殺。
關羽在三國時期是非常有名的將領,關於他的武力值就不詳細介紹了,譬如,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等,都體現了其武力值爆表。同時他帶兵打仗的軍事才能也是非常厲害的,尤其是“水淹七軍”經典戰役,打的曹操都打算遷都避禍了。但是關羽有個非常大的毛病,就是太過狂妄,他的眼裡除了大哥劉備,其他人都不放在眼裡。
關羽平時對謀士比較苛刻,但是對士兵比較關心愛護,這一點同其三弟張飛恰恰相反,張飛敬重謀士,苛刻士兵,導致自己被殺。關羽也是從基層一步一步起來的,他能夠體會到基層計程車兵們的處境。所以他的眼裡除了他大哥劉備,還有一個曹操算是吧,其他的人都不放在眼裡。
關羽鎮守荊州的時候,東吳孫權遣人來求親的時候,被關羽高傲的拒絕,並且口出狂言,虎女安能嫁犬子,導致孫權大怒,好歹也是吳王,一方諸侯,受到關羽這樣的侮辱豈能善罷甘休,這也為後來關羽兵敗被殺埋下了伏筆。
關羽鎮守荊州時手裡有七八萬兵馬,他居然敢帶兵北伐,因為這次北伐是孤軍奮戰,當時劉備剛剛打完漢中,根本沒有力量去支援關羽,而且當時關羽盲目自信,認為一定能夠取得勝利,所以執意去做這件事。
可是最後關羽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生命代價,被自己的部下出賣,投降了東吳,斷了退路,導致兵敗,最後被東吳軍殺害。
-
4 # 度度狼gg
第三次長沙會戰完敗日酋阿南惟畿後,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的聲望在國內外可謂“如日中天”,原本這個老虎仔的性情就比較剛烈,如此一來挾赫赫戰功之威,更加眼高於頂。在他看來,只需要對蔣氏和陳誠負責,其他各色人等均不在話下,遂日漸驕狂。雪上加霜的是,戰區內部唯一能勸動薛嶽的參謀長吳逸志,又因為私聊美華人於1943年底被重慶免職,資歷較淺的參謀處長趙子立上位。
(薛嶽劇照)
趙子立1949年成為起義將領,根據他的回憶,薛嶽對軍事委員會“四巨頭”之中的政治部長陳誠尚能買賬,那畢竟是他的伯樂和前任,也是他得以執掌兵力最雄厚戰區的堅強後盾。而對於參謀總長兼軍政部長何應欽則完全不放在眼裡,後者自重慶發來的命令或者公文,如果薛嶽認為不合己意,往往會在上面直接批示“不理”、“胡說”等字樣,黃埔系二號人物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長白崇禧同樣降不住薛嶽,1939年一戰長沙時白崇禧曾經代表軍委會要求第九戰區撤守衡陽,遭到薛嶽的斷然拒絕,最後竟然真的逐退了岡村寧次,薛嶽因此私下裡沒少翻其白眼。再加上兩人歷史上的恩怨,以及廣東人對廣西人的“傳統不服”,所以白崇禧的指令和公文,待遇跟何應欽基本相同。
軍令部長徐永昌那是晉綏軍出身,更指揮不動第九戰區黃埔系的驕兵悍將,按照趙子立的說法,哪怕是委員長侍從室發來的電文,薛嶽覺得不妥或者有問題的,也會批上“存”或者“待辦”然後束之高閣,足見薛嶽當時的狂妄。而一位手握重兵的將軍但凡目空一切、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時,往往就是危機來臨的前兆。
1944年4月,侵華日軍醞釀的最大軍事行動“一號作戰”(豫湘桂戰役)河南段已經打響,鬼子糾集了空前的兵力,第一戰區兵敗如山倒。但是薛嶽認為這不過是日軍在中原地區的區域性行動,因為從1942年1月的長沙大捷以來,日軍已有兩年多沒有對第九戰區發動攻勢,明顯是被打怕了,所以戰端未啟,薛嶽已經嚴重輕敵。
(白崇禧劇照)
戰區新任參謀長趙子立判斷,日軍竟然能夠在河南動用了整整一個戰車第3師團,此次攻勢必然不比尋常,提醒薛嶽湖南段也有可能也燃起戰火,並且由於第九戰區許多部隊調往雲南,所餘戰力只核算為60個團,應該預作準備並向軍委會請援。薛嶽極不耐煩:“敵軍膽怯已成事實,現在雖有風吹草動,但兵來將擋水淹土屯,我軍以不變(指其天爐戰法)應萬變,其奈長沙何”?
而重慶軍委會根據種種情況判定日軍確有縱貫南北之企圖,軍令部次長劉斐(徐永昌都懶得交流了)遂於5月14日致電薛嶽:“敵打通平漢路後,必定向粵漢路進攻,企圖打通南北交通線,其發動之期,當在不遠,務需積極準備,勿為敵所乘,以粉碎其企圖”。然而薛嶽對桂系出身的劉斐向無好感,看完電報就丟在一邊沒有任何反應。
(陳誠劇照)
1944年5月23日,日寇第11軍司令官橫山勇中將率領戰鬥司令部到達岳陽,湘北與鄂南的日軍調動異常頻繁,在各方面的情報和軍委會的嚴令下,薛嶽終於相信日軍要犯長沙。然而在召開的緊急軍事會議上,他仍然認為第四次長沙會戰與前三次沒什麼不同,只要祭起“天爐戰法”禦敵,必定同樣取得勝利,薛嶽的輕敵和狂妄終於鑄成大錯。
鑑於來犯日軍極有可能兵力空前,趙子立的意見是退至衡陽決戰,白崇禧則來電建議九戰區主力撤至廣西境內決戰,均遭薛嶽否決。他堅持以有力部隊死守長沙並進行決戰,唯一的不同,是方先覺第10軍在衡陽整補無法調動,遂以粵系第4軍堅守“爐膛”長沙。其他各部仍遵“天爐戰法”之要旨,按第三次長沙會戰翻版模式,坐等日軍發起攻擊。
(吳逸志劇照)
薛嶽“天爐戰法”的核心是後退決戰,即前線部隊在湘北各水系節節抵抗後,逐次轉至兩翼待機,形成以長沙為“爐膛”的反八字陣型,戰役要旨是死守長沙讓敵不得入,再以有力兵團和兩翼部隊進行反包圍從而擊敗日軍。
但是橫山勇不是阿南惟畿,日軍此次出動的兵力也不再是三、四個師團10萬人,而是壓在一線的就達整整七個師團20多萬兵力,橫山勇也曾經用了一年時間研究薛嶽和他的天爐戰。更由於日軍由於兵力充足,不僅在中路實施快速突破,還在兩翼保持了強大的機動部隊伴隨進攻,形勢急轉直下。
(薛嶽和參謀長)
也就是說,當湘北各部隊按計劃向兩翼轉進時,立遭日軍機動部隊打擊,紛紛潰不成軍四散撤退,再無力側擊中路之敵。而日軍兩翼機動部隊超越攻擊,進而向長沙左右迂迴,行進中擊破了薛嶽準備用來決戰的第20、第37、第44、第58軍以及暫2軍等部,完成了對長沙的戰術合圍,“天爐戰法”徹底失靈。
1944年6月16日傍晚,從湘江西岸趕來的日軍第34師團開始炮轟嶽麓山,由於第4軍軍長張德能部署失當和指揮不力,第4軍部隊次日凌晨陷入混亂向南潰散,日軍攻城部隊僅用三個小時就突進長沙城,前後只用了不到一天一夜時間。從1939年就正式擔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的薛嶽,終於兵敗長沙,黯然撤往湘東,抗戰晚節不保。
(薛嶽劇照)
-
5 # 蕭武
第三次長沙會戰大勝日軍之後,薛嶽的名望達到頂點,國內外記者紛紛趕到戰區採訪,媒體各種吹捧,薛嶽就開始有點飄飄然了。打了勝仗有點驕傲情緒,這不奇怪,但是奇怪的是,薛嶽卻就此得出了一個結論,經過這次大敗,日軍再也不敢進攻長沙了。就算是日軍再來,繼續照著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打法打,國軍也一定能打贏。
什麼叫躺在功勞簿上?薛嶽這種情緒就是。不僅驕傲,不把重慶放在眼裡,而且很狂妄,忘記了第三次長沙會戰勝利的取得有一定的偶然性,卻從此不把日軍放在眼裡了。以日軍當時和國軍的裝備差距,以及部隊戰鬥力和戰術水平的差距,敢於得出日軍怕了自己的結論的,薛嶽是抗戰期間唯一的一個。沒想到過了一年多,日軍就來打臉了。
1944年五月,在敵佔區堅持游擊戰的國軍已經開始不斷向第九戰區送來訊息,各種跡象都表明日軍正在從江西和其他戰區抽調部隊,集結兵力,而且將之前被老百姓挖壞的公路也都修復了,並且,重慶從第六戰區送來的訊息也判斷日軍此次進攻準備不僅是像以前一樣,只是從東線進攻,而是要同時從東西兩線進攻,戰略上已經完全和之前不同了。
趙子立時任第九戰區中將參謀長,綜合各方面訊息都發現了日軍有大舉進攻的跡象,但是每次跟薛嶽說,薛嶽都完全不相信。趙子立實在等不及了,只好先將資訊報送重慶,再由重慶通報第九戰區,但薛嶽還是不動如山,無動於衷,堅信自己的天爐戰法足以擊敗日軍,完全不用擔心,重慶只是大驚小怪,杞人憂天,毫無必要。
五月中旬,日軍果然開始進攻,國軍東線還是和以往一樣,與日軍激戰後就向後退,企圖吸引日軍大膽深入,國軍再伺機轉入外線,跳到敵後,日軍向長沙進攻,國軍再銜尾追擊。但日軍卻並不著急深入,而是緩緩推進,一邊修複道路,一邊以寬正面打擊國軍,怕你國軍沒有機會轉入外線。最後,東線國軍被擊潰,沒有進入敵後,而是全線向南撤退。
同時,東線日軍還在等待西線突破國軍在洞庭湖地區的防線,西線日軍不前進,東線日軍就一直修路,維護後勤補給線。等到西線日軍突破洞庭湖防線,東線日軍也開始大舉進攻。這時情況已經完全變了,第三次長沙會戰國軍能取勝,就是因為在嶽麓山的兩個炮兵團,日軍毫無辦法。而日軍這次從西線進攻,就意味著嶽麓山已經成了日軍的主要進攻目標。
結果薛嶽還是命令他最信任的第四軍駐守長沙,堅守待援,還是老一套,準備長沙與日軍決戰。這就正好中了日軍的圈套,所以作為第九戰區主力部隊的第四軍在長沙僅僅守了兩天,就被日軍擊潰,在長沙決戰就不可能了。薛嶽只好又緊急調整部署,想在衡陽與日軍決戰,結果這次日軍兵力遠超過第三次長沙會戰,第十軍雖然在衡陽浴血苦戰,外圍援軍也還是沒能突破日軍的阻擊,最後變成了日軍在衡陽城下以逸待勞,將增援的國軍逐個擊破。
-
6 # 黑劇本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結果,像打仗這種事情,在沒有分出結果之前,勝敗都是不可預料的事。雖然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驕兵必敗。但這也不是絕對的現象,也有一些特例出現。這句話其實更存在一種警示意味,告誡人們做事情要細心,要仔細,不要沾沾自喜,因為驕傲容易矇蔽人的雙眼,讓人看不清眼前的局勢,從而走錯了道路,下錯了棋子。自古以來,還是有不少狂妄的將軍打了勝仗的,就比如說項羽。雖然說項羽最終是自刎烏江,但他之前也是打過很多的勝仗,他西楚霸王的名號也不是浪得虛名。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狂妄,是因為他有狂妄的資本,自身有足夠的能力,才能夠傲視天下,有高人一等的感覺。這樣的人,就算是目空一切,也會提前做好該有的準備。除非是遇到了更為細緻、更能挖陷阱的厲害人物,否則這類將軍一般都不會敗。其實驕傲也是一種正常的情緒,當打的勝仗多了以後,內心自然會覺得有些飄飄然,思想會容易放鬆,覺得別人都沒有自己厲害。
這種思想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容易讓別人扮豬吃老虎,稍有不慎就容易落入別人的陷阱。但是,如果在狂妄的時候,內心再多一點細緻,關注一下細節,就不會引發後續的問題。狂妄和細緻其實並不衝突,一個人狂妄,不代表他就心盲眼瞎,不代表他就看不到問題所在。有時候是因為他看得太清楚,發現了別人的缺點,找到了別人的漏洞,有足夠的底氣給對方致命的一擊,所以才會狂妄起來。
總而言之,世上萬事萬物都無絕對二字,並非所有狂妄的將軍,一打仗就會失敗。但是,這些成功例子並不是就告訴大家目空一切是正確的做法。我們還是應該記住:小心駛得萬年船。心中懷有謹慎思想,處處多留一個心眼兒,這樣做好一件事情的可能性才會變大。所謂細節決定成敗,這些話語既然會流傳千百年,被大家奉之為真理,那就說明它背後蘊含著一定的道理,值得我們去深思熟慮。真正聰明的人,在內心驕傲自滿的同時,也會不忘小心謹慎。看一看自古成功的名人們,其實他們的身上都有著狂妄的姿態,與此同時,他們做事情又思慮周全。
-
7 # 歷史微點
狂妄的將軍,打起仗來一定是要失敗的,這一點毫無疑問。
解放戰爭初期,劉鄧大軍突破隴海線,短短十天連下五城,直逼徐州、鄭州,這讓蔣校長大驚失色,急忙指示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調兵遣將對劉鄧大軍進行打擊。
在進攻劉鄧大軍的部隊中,整編第三師是蔣校長的嫡系部隊,該師一向號稱‘能攻善守,所向披靡’,中將師長趙錫田畢業於黃埔一期,與劉峙有師生之誼,又是陸軍總司令顧祝同的外甥,因而驕橫跋扈,目中無人。
在進攻過程中,整編第三師一路攻城拔寨,頗為順利,對手抵抗一陣就丟盔卸甲,扔下不少武器裝備落荒而逃。戰鬥的順利讓趙錫田更加飄飄然,雖然部下提醒他,對手劉伯承是把打仗的好手,小心中了埋伏。
但狂妄的趙錫田自有道理,他認為對手如果用計,絕不會丟下他們當做寶貝的武器裝備,況且他們的軍隊一向在離開村莊的時候,都會打掃院子挑滿水缸,而現在打下的村子就又髒又亂,不是猖狂逃竄是什麼?
就這樣,每佔領一個村莊趙錫田都向劉峙報一次捷,並告之飛機也不需要了,憑現有的裝備就能把對手趕到黃河,打回太行山。
劉峙也被勝利衝昏了頭,臨時改變作戰部署,將原由兩個師攻打菏澤改為由整編第三師單獨攻打,這又加大了整編第三師與其它蔣軍部隊的間隔。
就這樣,不可一世的趙錫田按部就班的落入了劉伯承精心佈下的口袋陣。
經過一番廝殺,趙錫田的整編第三師全軍覆沒,死傷五千餘人,被俘多達一萬兩幹餘人,可是由於被俘的人太多,不好看管,在蔣軍的飛機來報復轟炸時,又跑了四千多人。
戰後,趙錫田見到劉伯承時,還一臉困惑的問:‘你們從一開始就撤退,輜重丟得遍地都是,難道是在騙我嗎’?劉伯承微微一笑:‘你應該讀過兵書,難道不知道孫臏減灶賺龐涓的故事嗎’?
劉亞樓也曾經做過這樣的事。我軍在攻打天津時,軍委考慮用三天時間解決戰鬥,但攻城總指揮劉亞樓總向總前委立軍令狀:只需30個小時便可拿下天津,林彪、羅榮桓說:‘軍中無戲言’,劉亞樓哈哈一笑:‘那就按三天上報,但我保證在三十小時內打下天津’。結果,東北野戰軍用了二十九小時攻克天津。仗打贏了,劉亞樓實現了諾言,所以你還真不能說他是狂妄。
戰場情況瞬息萬變,任何人都不能絕對保證戰爭的輸贏,但狂妄的將軍註定都是要失敗的——因為如果打勝了,就不能稱為狂妄了,是自信。
回覆列表
在世界歷史上,優秀的將軍在戰爭年代總是會出現很多,而這些優秀的將領一般都不僅有天才的軍事才能,還有不錯的素質修養。不過,在二戰時,有一位將軍卻是個例外,因為這個將軍沒有什麼真實本事,卻在屢次打敗仗之後都不用承擔什麼責任,而且脾氣火爆,非常狂妄,堪稱是歷史上最狂妄的將軍,這個將軍就是英國皇家海軍元帥蒙巴頓。蒙巴頓是二戰時的英國將軍,這個人的出身非常高貴,父親是德國親王,母親是英國王室,姨夫又是俄國皇室,所以他從一出身,在整個歐洲都是地位尊崇非比尋常的,而這也就是他狂妄的最大原因。
蒙巴頓靠著自己的關係,在英國混得是風生水起,沒經歷什麼挫折就當上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將軍,當然,這與他從小就參加各種各樣的高階聚會,鍛煉出過人的人際交往能力不無關係。不過說到底仍然是因為他有著高貴的出身,所以才能從小就接觸上層社會。這個將軍在軍事上的才能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這一點從當初1942年8月法國迪耶普港進行的一場戰鬥就能看得出來。在那場戰鬥中,蒙巴頓在沒有絲毫支援的情況下,直接指揮英軍向德軍發動反擊戰。
結果,英軍死亡四五千人,仍然沒有取得絲毫進展,蒙巴頓只好灰溜溜地撤走,這本來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但是蒙巴頓仗著自己的關係,仍然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同時,這個從小就喊著金湯匙出身的貴族,在某些方面表現地格外“可愛”。1943年的魁北克國際會議上,英美兩國正在討論如何增加航母數量,結果蒙巴頓當場打斷了其中一名代表的發言,然後二話不說,掏出兩塊冰塊,直接拔槍開火打中冰塊。
他讓人們看,普通冰塊直接就碎了,但是混有木屑等雜質的冰塊,卻仍然好好的。蒙巴頓由此建議,英國可以建造冰航母,必要時候甚至可以動用造冰機。這一提議實在讓人忍俊不禁,用冰造航母,即使不考慮成本問題,發動機的熱量又該如何解決?這個最簡單的問題,蒙巴頓卻沒有想清楚。而他在國際會議上這種魯莽的舉動,也使他成了最狂妄的將軍,至今沒有第二個將軍這樣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