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炭炭有音樂
-
2 # 湯媽育兒
我家孩子初學琴的時間是不到四歲,所以陪著練琴真的很重要。
我一般是陪著孩子學琴,這麼小的孩子學琴,老師會連我一起教,我和孩子一起學,這樣當孩子回家練琴的時候,我可以給予指導。
我們學習是從《小湯普森》開始的,最初的幾節課都很適合幼兒學習,比如《馬麗有隻小羔羊》、《小火車》等等,旋律簡單易於學習,我會給孩子唱著,為孩子打著節拍,先唱會旋律之後再彈奏,這樣,孩子就不會有彈奏的困難,也容易克服困難。
當然,陪練的方式有很多,每一個孩子彈奏的教程也不一樣,孩子本身的條件也不一樣,所以還要區分對待,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失去學琴的興趣。
-
3 # 小公主變形計
在孩子初學練琴階段,尤其是孩子年紀比較小時,陪孩子一起練琴是非常有必要,也非常重要的。我女兒 5歲左右開始學鋼琴,如今,一轉眼,一年過去了,對於陪練的重要性,我深有感觸:
第一,提醒孩子,從練琴之處,就保持良好的練琴習慣。比如,不在練琴期間開小差,不在鋼琴附近喝水(容易灑到琴鍵上)等。
第二, 提醒孩子,保持正確的坐姿(不聳肩)和正確的手型。此處,尤其要強調手型,老師說,手要像搭個小房子。孩子很容易就忘記了,會塌下去,常提醒著,孩子習慣了就好一些;
老師說,要穩定手腕,高抬指。這其實是需要手指力量的,孩子一開始都不願意做,因為手會疼。所以,媽媽如果在旁邊提醒,孩子也能好很多。
第三,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老師所說的要領,在陪練過程中抓住重點。我的女兒是一對一上鋼琴課,一次半小時,最開始,我是跟她一起去聽課的。老師講的重點,我也確保自己都聽懂了。回來練琴時,重點對照,對孩子而言,也不會有太大的心理壓力。現在孩子大一點了,她基本能當堂內容當堂理解,我也就輕鬆多了。
此處,提醒家長,要注意讓孩子仔細讀譜,比如,讓孩子習慣一開始就看清節拍和升降號標記等。
最後,我想說,學琴真的挺苦的。孩子也不容易,當媽媽的如果自己上手自己彈過就知道,一首曲子看著簡單,要彈好不容易。所以,陪練其實也是看到孩子、看見孩子的過程。希望孩子是快樂的琴童,媽媽是溫柔的媽媽。
-
4 # 輔導作業的老母親
我家孩子學習小提琴近2年,我一路陪伴走來。在陪伴他的過程中,有磕磕碰碰,有歡聲笑語,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如今,我們間的配合默契,他也能堅持每天練琴。我總結了以下幾點,你可以參考。
角色定位---顧問or監工作為陪練者,父母首先需要搞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你是孩子的顧問還是僅僅只是一個監督者。監督孩子有沒有練琴,監督他姿勢是否正確,音是否按的準、練琴的過程中是否消磨怠工等等。
陪練時幹什麼弄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後,才能知道自己怎麼做。
如果你把自己定位為一個監工,相信無需多說,你本能的就知道如何行使自己的權利。
如果把自己定位為一個“顧問”,那麼需要你陪伴的可能不是一點點。
首先你需要跟孩子一起學習,一起上課。無論是大課還是1對1的小課。
在上課的過程中,除了學習知識點,還會知道孩子在練琴過程中的問題點,回家練習時就會有重點。
尤其對於小孩子,對一些樂理知識、五線譜的識別,肯定沒有大人學的快,你學會了回家才能輔導孩子。
其次在家練琴時,你需要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習慣並持之以恆。
再者,在最初陪孩子練琴時,最好能跟孩子一起練習,幫助他度過最初的艱難。無論哪種樂器,最開始都比較簡單,即便你沒有基礎,如果每次跟著孩子去上課,也學會了。在家跟他一起練習,這樣不會讓他覺得孤單無助,同時也能讓你對孩子練琴時的感受更能感同身受。
還可以跟孩子一起識譜、唱譜,幫助孩子提高識譜能力。
陪練時不要幹什麼陪孩子練琴時,不要頻繁的糾錯。孩子在練琴的過程中,出錯時正常的,他自己也會意識到,而且也在努力的更改,只是一時難以完全改正,這可能是因為他的手指太短夠不到琴絃,需要不斷的努力一點點改進,但他的努力,可能大人有時看不到因而會誤解他。
還有頻繁的糾錯會引發他的情緒和破壞他的專注力。
而且,有時也會誤導孩子,除非你是專業的,否則你的糾錯,有時也會將孩子引導到錯誤之地。
鼓勵和欣賞孩子對孩子每日的練琴,予以鼓勵和欣賞而不是批評和糾錯。
本來每日的練琴對孩子來說就很不容易,單調乏味,內心渴望被人認可,如果有人能欣賞他,給他鼓勵,無疑會增加他的信心,而批評和糾錯會讓他心煩氣躁,心生氣餒,長期的批評會讓孩子越來越不喜歡練琴,進而放棄。
還有父母要有耐心,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期望孩子一學就會,期望孩子都能高高興興練琴,練琴的時候不出錯,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期望,父母要給孩子時間,看到孩子的一點點進步,耐心的陪伴孩子一點點成長。
-
5 # 星媽聊育兒
我們學的是鋼琴,那就說說兩年學琴的經過吧。
1、學琴之初 學琴是一對一的,老師教孩子,媽媽也在旁邊聽。從最簡單的do re mi 開始,一個個手指練,難度循序漸進。認識五線譜,學會看音節。最開始比較簡單,即便沒有音樂基礎,家長跟著聽也能學會。學會了才能指導和有效督促孩子在家的練習。最開始孩子對琴的新鮮感以及簡單的難度可以順利持續一段時間。
2、波動階段 學琴也不可能一帆風順。新鮮感過後,難度上升,孩子不願意練也是常有的事。這時候該怎麼辦?我當時的做法是,和老師及時溝通,更換學習簡單有趣的兒歌,不追求進度,以孩子能接受為準,老師的授課方法也有調整。平時和同樣學琴的小朋友互傳影片,同時發到親友群、同學群,以此鼓勵孩子練琴的積極性。還可以在練琴後獎勵她喜歡的小貼紙,練一次貼一張,這樣上課時老師看見貼的花花綠綠的課本也知道孩子是認真練過的。
3、持之以恆,張弛有度 我們每天學琴的時間不算長,也有一週只彈兩三次的時候,只在最近一個學期練的比較頻繁了。練的少的日子,通常是孩子的其他活動安排太多,時間排不開導致,比如週末去玩回來累了、平時的英語課作業耗時多、孩子自由畫畫講故事也要花時間、飯後散步回來也晚了、平時閱讀也要花時間。這麼多事情衝突,練琴時間自然就少了。但與一練就一兩小時不能少相比,我更願意培養一個興趣廣泛、主動思考、喜愛閱讀的孩子。每年假期時間,孩子回老家,也在當地找老師學習,學琴不間斷。
以上就是我們學琴的經過,孩子馬上要上小學,在適應小學生活之餘,學琴還是要繼續的,至少她還沒有出現反感坐在琴凳上的現象,大了會不會先不去想。作為媽媽在她練琴上我做到的是堅持接送、督促練琴、遇到她練琴哭鼻子時陪她一起分解曲子分段練習,我不會彈琴也絲毫沒有文藝細胞,目前就這情況。
-
6 # 全陪媽媽Miya
個人感覺,在孩子鋼琴學習的啟蒙期,家庭中陪練角色的重要性幾乎與老師是相同的!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陪練也是一份非常需要專業性的工作!
陪練為什麼多為母親呢?原因很簡單:
一般家庭中,母親在兒童低幼兒時期給予的陪伴是比較多的。
而作為一種藝術類興趣的學習,在家庭中扮演更加感性角色的母親,的確很適合進行初學期的陪伴。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陪練呢?
低齡琴童不陪練?不如改學三角鐵經常能聽到家長說,都是六歲的孩子,人家的孩子彈琴真好,他們家孩子不行。但多問一句,就會發現,她連孩子在練什麼曲子都不知道。其實對於這樣的家庭,家長真的沒必要對孩子的練琴效果有要求了,您家孩子練琴的效果不盡如人意是正常的。
對於這樣的家長,每天雖然也是坐在鋼琴邊陪著,但也僅僅是陪著了。估計作用與某個路人甲基本一樣。
勤記筆記 合理安排上課勤記筆記,下課後整理每首曲目的練習要點,安排一週練琴的計劃。
這些做好後,事情就簡單了。琴童和陪練一起每天跟進練習進度、核對練習重點,在回琴前一天將所有曲目串一遍,查漏補缺。
陪練在這個階段,即是家裡的“鋼琴老師”,幫助孩子識譜、練曲子;又是“質檢員”,隨時檢查孩子練琴的效果;同時,也是“最佳觀眾”,鼓掌、點評,提供琴童適當的成就感。
專注做陪練孩子在學琴初期,面對著很多挑戰,這並不單一指知識和技術上學習的內容難度高,而是對於低齡期的孩子來說,習慣的養成、注意力的集中、認識琴譜、視唱音名、手眼協調……,從學習習慣到音樂基礎知識、再到演奏的基礎技能,幾乎都是在初學期同步開始的,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而在這樣的時期,陪練的陪伴、鼓勵、適當的幫助及經驗分享,就變得非常重要。
所以,啟蒙初期,請媽媽們在孩子練琴時,專注的進行陪伴。
這是對孩子學習的重視,也是對孩子艱難開始學習旅程的尊重。
-
7 # 崔松鋼琴
自己不會就不要陪,明明有老師,家長陪什麼呢? 家長知道彈琴?前期多去老師那裡上課就可以了,學一年之後孩子自己就有彈對彈錯的分辨能力了,就可以自己練了。有好多家長自己不懂琴,卻瞎指揮孩子,憑空自己的腦子想象,想象的和實際操作是兩個概念~想好好陪孩子就先自己學學琴~到時候孩子學的時候就容易陪,也可以做參考。
回覆列表
孩子開始學習樂器的時間,我認為入小學前兩年比較合適。我們都知道:萬事開頭難。學習樂器也是這樣,比如鋼琴,開始階段孩子年齡小,沒有坐下來練琴的習慣;因剛入門學習內容簡單,練習起來單調乏味;需要學習認識曲譜,鋼琴彈奏是雙手的,所以曲譜也是雙行的,上面一行是右手彈,下面一行是左手彈,彈奏要求指法、鍵位、音色正確,耳朵要聽彈出聲音的對錯和效果。孩子如果沒有學校的文化課任務,可以較好的入門。孩子經過兩年的學習樂器以後,再加上小學的文化課任務,不僅學習樂器不會受到影響,其有利因素還會對文化課的學習有促進作用,比如‘坐下來做事’、注意力集中、自信心等。一般情況孩子可以把學習樂器堅持到小學畢業,這八年學習樂器的經歷,是孩子除文化課知識以外一項真正的特長,能終生受益。如果到高中文化課成績不理想,還可以選擇參加這門特長的專業考試,進入相應的高校繼續深造學習。鋼琴應該選擇一對一的上課方式,電子琴也是一起上課的人數越少越好。因為樂器學習是要發聲的,同時需要耳朵仔細辨認自己所發出聲音的效果,好及時進行調整,多個人在一起上課勢必會互相干擾,影響上課效果。當然互相觀摩和重奏練習時除外。我知道樂器演奏的進度,也是和文化課學習一樣,透過教材顯示出循序漸進的規律。比如鋼琴方面,學習進度是用練習曲來說明的。大致是:拜厄鋼琴基礎教程、車爾尼599、車爾尼849、車爾尼299、車爾尼740等,所以如果詢問一個孩子學習鋼琴演奏的進度,往往會問:“你現在學到那個九了?”鋼琴考級也是按照這樣的進度依次遞進的,比如我們提到鋼琴五級的練習曲是什麼,回答是:“車爾尼849第26首”,就是這個意 思。練習曲屬學習樂器的基本功,還要同時學習其它內容,比如在鋼琴中有:奏鳴曲、復調和中、外樂曲三大系列,當然都是針對練習曲的進度,與之相配合的學習掌握。基本功為彈奏樂曲提供技能技巧,樂曲利用基本功的技能技巧來表現音樂,相輔相成。這裡的學習都是指的業餘學習,專業和業餘的水平當然是不一樣的,比如練習曲彈到車爾尼練習曲740,就可以參加業餘的最高階考試,可是在九十年代,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四年級開始招生,五年級、六年級有個別插班生名額,在考生中就已經有人彈奏的練習曲是740了。這還僅僅是進度,他們進去成了專業學習以後,練習曲往往還要再退回去重新學習,要求‘精度’,所以業餘和專業是有較大差距的。當然我們的孩子大多數肯定是業餘學習,搞專業總是極少數。孩子學習樂器的開始階段最需要家長的耐心和精力:老師上課要到現場,幫助孩子錄音或者作紀錄,把孩子存在的問題和老師的要求儘量多的帶回家裡。還要抽出時間來,坐在孩子的身旁,面對鋼琴,看著樂譜陪練。家長陪練應該是集二老師、知音、監督者和啦啦隊的主力隊員諸角色為一身,家長邊唱邊用手打拍子配合使孩子有興趣;由家長的積極投入態度帶動孩子的專心;家長的及時表揚和指出不足使孩子練琴有成效。練琴時間採用每次練半個小時左右,根據個人情況定出每日練習次數。孩子實在不想練了,不要勉強,停下來,待會兒再練。在初學琴的較長一段時間裡,以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坐功’為主,使孩子逐步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我們應該注重孩子練琴的效果,而不是練琴的時間長短,切忌孩子練琴時家長在一旁大聲呵斥,說:“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老彈不好!”等,甚或打罵孩子,這樣,孩子因練琴總捱打罵,時間一長,會對學琴失去興趣且討厭彈琴,不想學琴。有家長問:能不能不陪孩子練琴呢?我的回答是:開始階段不行;孩子有困難的時候不行;不自覺的孩子不行。有一位家長給我說:“我在鋼琴跟前實在是坐不住,怎麼陪著孩子練琴呢?”是啊,自己是成年人都坐不住,孩子怎麼能夠坐的住?所以孩子上課總是挨老師批評,家長莫名其妙,說每天她都自己練琴啊,後來家長髮現孩子練琴時曲譜下面是小說,手指亂按鍵純粹是為了讓家長聽到有琴聲而已。具體到練琴方面。接觸一個新曲子,要先單手練,慢彈,這時把注意力集中在正確識譜上。先單手練後雙手合在一起彈,速度同樣是先慢後快。孩子一般都不願意慢練,可以用節拍器來幫忙。因為樂曲要求‘寧肯慢,不許斷’,只有慢彈才能不斷,只有慢練才能保證質量。隨著學琴的進展,樂曲的複雜,每一首曲目當中都有難點、難句、難段,家長要帶領孩子攻克難關。把難的地方拿出來專門下功夫練,一隻手一個音一個音的彈,變節奏的彈,並且把節奏、時值、修飾等儘量作正確,往往是彈好了困難的地方,也就等於彈好了整首曲目。孩子們都是願意練習樂曲,不願意彈奏練習曲,因為後者的目的是練習手指,枯燥。我採用樂曲讓孩子自己練,練習曲由我陪著彈;樂曲在短小時間練,練習曲用大段時間彈的方法。並且在練習時,變化節奏:比如三個音一組的音型,可以前兩個音用八分音符,後一個音用四分音符練一陣;再前一個音用四分音符,後兩個音用八分音符彈一陣。四個音一組的音型可以前面三個音彈成三連音練一陣,再把後三個音彈成三連音練一陣。這樣變化著練習,孩子不會感到單調,練琴效果自然會好一些。儘量讓孩子背譜彈奏,樂譜會背,彈奏時才能嘴裡唱,耳朵仔細聽聲音,內心感受,腦子想象,同時用手將音樂表現出來,逐步提高鋼琴的演奏水平。另外考級的時候都是要求背譜彈奏,那些平時缺少背譜鍛鍊的孩子,背誦起樂譜來比較費勁。背誦樂譜不用專門抽時間來作,只要在練琴時經常複習學過的曲子,練多了自然就記住了。在鋼琴樂譜書的前言裡面寫有:“鋼琴演奏是一個時間堆砌起來的藝術”,鋼琴老師說過:“一天不練自己知道;二天不練老師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所以為了彈奏樂曲的需要,必須保證練琴的時間和連續性。如果遇到學琴困難、實在不想練琴、身體狀況等原因,短時間內可以適當減少練琴時間和次數。練琴時間充裕,又專心彈奏,背譜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我的女兒就是在學齡前學習了兩年鋼琴,我一直陪著孩子上琴課,簡記學琴筆記。女兒隨北京的老師學琴後,因我要帶著她去北京,所以我每次都陪著上琴課,錄音,回到家我們母女分別在自己的日記本上記錄學琴筆記,假期在北京住下學琴,一週上兩次課,也都是母女每次課都分別記錄學琴情況。女兒練琴,我陪的最多的是基本功的練習,遇到難點和精練的時候我都要陪著練。我的女兒平時每天練琴兩個小時,假期在北京每天練習四個小時,除了身邊沒有鋼琴,她沒有一天不彈琴的,買鋼琴的時候就有了約定:吃飯就要彈琴。她上的小學是我單位的附小,就在我們住的校園裡,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人數少。作業在晚飯前就完成了,所以晚飯後就是我們大段的練琴時間。本校子弟大都去外面上好小學,我給女兒選擇該小學就是為了有時間學習鋼琴和英語。她初中上的是本市最好的學校,與市裡好小學畢業的同學沒有什麼區別。她在家鄉學琴的時候,蘇老師沒有要求背譜,跟隨北京老師學琴後被要求背譜,給老師回課時,老師把樂譜書合上,讓她彈給老師聽,彈完後老師把書開啟,看著曲譜進行指導,這樣使得女兒記下了不少樂譜,對彈奏和理解很有益處。比如她可以把車爾尼練習曲849中30首全部揹著彈奏下來,因為這本書學習過兩遍,第二遍老師一再要求精細:力度、顆粒、均勻,所以沒有專門背誦譜子,卻使得她終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