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兼顧經濟實用可靠性。
11
回覆列表
  • 1 # 特約首席評論員

    EncoreTrax吧,合資小型suv,Trax更便宜點。我感覺15萬的suv,Encore算是精品(不要看我id)。各項安全配置都有,內飾同級別最好,沒有之一。高速穩,靜音好,動力也可以,6at換擋有點頓挫,平順性不佳,但是可靠,走一些泥巴路換手動模式也不怕陷進去。雙離合不可靠(有的雙離合也頓挫嚴重),cvt毫無激情,開多了at再開cvt屁股都癢,渾身不舒服。缺點是空間太小,後備箱也小,這是最大缺點。油耗看你怎麼開,一般在7到10之間,開到11的都是大腳油門大腳剎車的。保養費用因為機油是全合成,稍微貴,只換機油機濾大概也就五六百(含工時)。同級別還有日系雙雄Vezelxrv的1.5版本,都是cvt,特點是外形時尚,空間極佳(不是一般的大)

  • 2 # Ease清風

    十五萬的SUV,建議還是選擇中國產,二十萬左右的價格,可以考慮選擇合資,就這個價位來說,無論是市場反饋的口碑還是實際的表現,一些中國產SUV已經接近於合資水平,我試駕過了車型中,有幾款就相當不錯,如果拿三大件說事,似乎我們也沒有看到哪個中國產車型多少萬公里後發動機報廢,底盤松散了,或是變速箱出現問題了,可靠性來說沒有問題,拿三大件說事倒不如拿油耗說事,中國產SUV油耗都不低,不過也不意外,現如今SUV市場競爭激烈,我們中國產車和合資車競爭,拼的就是配置和安全性,15萬的合資車,大多數都是小型SUV,有幾款緊湊型SUV配置也低的感人,而我們中國產,這個價格能買到緊湊型SUV的頂配,甚至還有一些中型SUV,實用性和享受到的地方自然不一樣,那麼配置豐富,安全性高,就要增加大量材質,隔音材料、高強度車身等,車的自身車重當然也要增加,燃油經濟性方面就不是特別理想,還是那句話,一個十幾萬的車別談什麼輕量化技術,它不可能會使用全鋁車身、碳纖維等材質,不過就用車來說,這都不是事,既然選擇SUV,就要接受它的油耗,車身結構和自重都是主要原因,反正我個人買車的出發點是,節油是車廠設計該考慮的事,我買車就是準備用它來耗油的,過分考慮省油,駕駛就成了一種負擔,哪有樂趣可言,再說現在很多人看中國產車還停留在好多年前的層面,還經常看到說中國產車是油老虎,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比如SUV車型中,合資車型的CRV、Tiguan這些主流的產品,油耗表現都差不多,並沒有哪款有特別明顯之處,所以你要看怎麼看待和對比,比如你拿中國產中級轎車代表車型2.4L的吉利博瑞,和豐田1.2T的COROLLA比油耗,這顯然不合適吧,說了這麼多,還是那句話,真正高性價比、高實用性的SUV,15萬這個級別,我個人感覺沒有比中國產車更有優勢的車型了,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中國產車都是好中國產車,一些隨便變個車身結構、升高底盤就美曰SUV的,甚至一些麵包車底子的都敢稱SUV,質量可靠性上就非常明顯了,還是建議慎重選擇,那些只看重銷量,控制成本的車企,口碑也就那樣,而實際不錯的幾款,這個價位都可以選擇,針對於身邊表現好的,推薦以下幾款。

    看見你提高經濟性,單說車的燃油經濟性方面,推薦的以下幾款最好的就是奇瑞瑞虎7了。

    奇瑞-瑞虎7

    9.79-15.09

    瑞虎7在同級別SUV車型中,算是省油的了,當然和廠家2.0L發動機的標出7.4L百公里油耗,還是有差距的,瑞虎7發動機熱效率高,在艾瑞澤5上已經證實,瑞虎7搭載的這臺1.5T發動機此前已經應用在艾瑞澤5SPORT車型上,這臺1.5T發動機是現款瑞虎7上那臺SQRE4T15發動機的升級版本,代號SQRE4T15B;而其零部件來自眾多國際知名供應商的成熟產品,其中包含了霍尼韋爾的渦輪增壓、法雷奧的中冷器、博格華納提供的正時鏈條結構、舍弗勒提供的配氣機構等等。

    這些關鍵零部件的裝配改善了發動機的燃燒系統、冷卻系統和降低摩擦,其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熱效率由老款的36%提升至37.1%,也直接的降低了燃油消耗,由於它們都在較低轉速下就能獲得峰值扭矩,因此低扭表現都不用擔心。

    其中1.5T配備的是COROLLA同款6MT手動變速箱,而與2.0L發動機搭檔的依然是那臺CVT變速箱,專業媒體1.5T在100人車主實際調查中,取出的平均值油耗為8L每百公里,2.0L在10L每百公里。

    哈弗-H6

    8.88-14.68

    哈弗H6自然不必多言,長期中國SUV市場霸主,蟬聯51個月銷量冠軍,全新哈弗H6採用了最新的家族式設計,同樣分為紅藍標兩個版本。實拍的紅標版車型前臉採用了面積更大的“U”型進氣格柵搭配五條鍍鉻橫幅飾條,相比老款車型更加的霸氣。車身尺寸方面,全新哈弗H6的長寬高分別為:4600mm*1860mm*1720mm,軸距2680mm。相比老款在長度減少了49mm,寬度增加了8mm,高度增加了10mm,軸距保持不變。

    內飾同樣有著很大的變化,中控臺採用了偏向駕駛員一側設計,貫穿式的空調出風口設計十分搶眼。新車配備了全新造型多功能方向盤、9英寸液晶屏、全景天窗、電子換擋桿、電子手剎以及後排出風口等實用配置。安全配置方面,全系車型標配6安全氣囊、博世第九代ESP電子車身穩定系統、HHC上坡輔助、HDC陡坡緩降以及胎壓監測系統。此外高配車型還將搭載車道偏離預警(LDW)、併線輔助(LCA)和倒車側向警告(CTA)功能。

    與外觀相比的話,全新哈弗H6的內飾變化更為明顯,全新設計的中控臺時尚前衛,車內的做工用料及裝配工藝都值得肯定。電子換擋桿、電子手剎、全景天窗、後排出風口等新配置的加入進一步提升了新車的競爭實力。

    動力方面,2.0T兩款渦輪增壓發動機供消費者選擇,2.0T發動機最大功率145kW(197Ps)/5200rpm,最大扭矩315Nm/2000-3600rpm。傳動方面,與之匹配的是7速溼式雙離合變速箱。

    2680mm的軸距與老款沒有發生變化,在車內乘坐空間方面基本與老款保持一致。車內儲物空間普遍比較實用,放置隨身的錢包或手機都能找到合適的地方。

    吉利-博越

    9.88-15.78

    外觀方面,博越的前臉標識性很強,進氣柵格採用了漣漪狀家族式設計,但折角更銳利。頂部的行李架採用了貼合式設計,看上去比較秀氣,沒有常規行李架那麼狂野,好不好看,只能說見仁見智了。

    中網跟前大燈形成一體式設計,開眼式前大燈採用Y型設計,下進氣口採用梯形設計,而且還採用銀色鍍鉻條包裹,兩側霧燈採用C型設計,辨識度非常高。

    內飾一如既往的秉承了博瑞的精緻。吉利對中國使用者的需求把握得非常精準。即便這樣一臺緊湊級SUV,中控臺上也佈滿了縫線。雖然並非真皮包覆,但在軟質材料的襯托下,越發顯得豪華精緻。

    從材質方面來看,中控面板採用大面積軟材料包裹,質感提升不止一個檔次。

    城市預碰撞安全系統、自適應遠光燈控制,主動偏航警示系統、自適應巡航系統、全景影像,這些在20萬乃至30萬級別車型都鮮有出現的配置,在新博越上悉數登場,唯獨缺少了併線輔助功能,要是能加上這個就完美了。

    博越座椅填充物尤為柔軟,觸感很棒,加上均勻的接縫,並不遜於合資車型。

    2670mm的軸距能帶來較大的後排空間,橫躺在後排上都沒有問題,座椅非常舒適,相比舊款車型,還增加了後排出風口。

    全景天窗還帶來非常明亮的車廂環境,讓人覺得坐在博越的後排是一種享受。

    動力方面來看,博越搭載2.0L和1.8T發動機,匹配6速手動和全新的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博越8.98萬起檢視詳情

    1.8T發動機+6AT的動力組合,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20kw,只能說是中規中矩,起步的時候總是要踩深一點油門,要想開得暢快一點就必須捨得給油,平均油耗表顯為9.7L,表現一般,當然這和它1670kg的體重有著很大關係。

    變速箱調校方面,已經達到了合資品牌的水平,換擋能比較好地把握駕駛者的意圖,而且為了動力輸出換擋時機還是比較晚的,低速和勻速時噪音控制優異,加速時噪音明顯。希望在改款的時候會有所改善。

    底盤表現有種沃爾沃的感覺,一切以舒適為主,過濾震動柔和而且迅速,仍保留著一部分的韌性,七分舒適三分運動。

    比亞迪-宋

    8.99-13.99

    今年4月份,比亞迪宋蓋世升級版上市,本次上市的車型共有9款配置,指導價為8.99-14.99萬元新車主要在外觀和內飾上做出了細微調整,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厚道的為前20000名訂車使用者免費提供了“舒適安全升級包”其中包括:後排中央出風口、前排座椅側氣囊、前後側氣簾、胎壓監測等配置,可謂誠意十足。

    比亞迪宋蓋世版 改款升級外觀有什麼變化?

      整車外形上新款車型相比現款沒有變化,依然保持了4565*1830*1720的外形尺寸,2660mm的軸距在同級別車中屬於中上水準,從外觀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尾部的“BYD”LOGO變成了“宋”LOGO,並帶有紅色光源,夜晚隨車燈點亮視覺效果不錯。

    從車輛側面來看,在車頂與尾部結合處增加金屬鍍鉻條裝飾呈現“Z”字形狀,看起來車頂與車尾部的銜接更加自然,也突出了層次感。

    個人比較喜歡的無鑰匙進入和無鑰匙啟動依然為全系標配,這項方便的配置如今已經不是豪華車的專屬,新款車型的鑰匙相比老款車型有所改變,如果說老款車型的鑰匙有那沒一點科技感的話,那新款的鑰匙可以說變得卡哇伊了,女生拿在手裡完全可以當做裝飾品,鑰匙的外形圓潤手感滿分。

    比亞迪宋蓋世版 內飾細節小幅調整

      在內飾方面,比亞迪宋蓋世升級版延續了現款的造型和用料水準,本次拍攝的車型為棕黑色內飾,比亞迪宋蓋世升級版沒有增加新的內飾顏色,略顯的小有遺憾,內飾的改變主要在車輛內飾的按鈕由原來的白色背光改為冰藍色,方向盤LOGO採用了紅底黑字的配色方案。

    CarPad多媒體配備8英寸超大高畫質電容屏,採用安卓系統,四核處理器,擁有16G儲存空間,並可透過SD卡擴充容量。可以透過4G網路或Wi-Fi連線網際網路。聯網狀態下,可自由下載自己喜歡的APP,操作、功能與安卓手機、平板相同。透過CarPad,駕乘者可在車內輕鬆實現網頁瀏覽、網購、新聞瀏覽、視聽娛樂、遊戲、第三方導航等功能。

    車輛的內飾背光燈包括儀表盤燈由原來的白色光源變成了藍色光源,相比白色在夜晚顯示更加柔和,科技感更強。

    後門板增加了兩個可以手動開關的LDE燈,在夜晚拿取行李和開啟後備箱時可以提供更好的照明以及給後車提供警示作用。

      除了這些外觀和內飾的改變以外,比亞迪還為前20000名訂車使用者提供了免費的“舒適安全升級包”其中包括,後排中央出風口、前排座椅側氣囊、前後側氣簾、胎壓監測等配置。

    動力方面,宋蓋世版在原來1.5TI和2.0TID動力的基礎上,增加1.5TID動力的車型。其中的含義:TI代表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D則代表雙離合變速箱。即宋蓋世版增加搭載1.5TI發動機匹配6速雙離合變速箱的“自動擋”車型。

    長安-CS75

    7.98-18.48

    說到CS75,不止一次的有網友問我,有CS55誰還買75,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回答多少次了,今天在囉嗦一次,這兩個車雖然定位上有些尷尬,實際看來並不衝突,沒有太多糾結的地方,想要高性價比、預算稍高買CS75,同樣差不多預算喜歡高配置選CS55,對動力和效能上有追求選CS75,考慮燃油經濟性選擇CS55,成熟穩重、大氣一些選擇CS75,追求時尚前衛的小年輕選擇CS55,CS75是長安SUV產品中表現最穩定,也是最均衡的一款產品,可以說比較務實,實用性比較強,有多種版本可選,適合追求大空間的,以實用為主。長安CS55在設計風格上比較有特點,顏值也不低,主打一些年輕元素,配置更豐富,特別適合年輕的小家庭使用,具體怎麼選擇就看你自己如何定位。

    說完一些無關緊要的,說最重要部分,長安CS55目前只有一款1.5T動力系統選擇,顯然比較單一,而長安CS75則有1.5T和1.8T兩套動力系統可選,拋開1.8T不談,這兩臺1.5T發動機還是有區別的,雖然都是全鋁發動機設計,但是就發動機效能來說,還是CS75的更有技術,CS55搭載的這臺1.5T渦輪增壓發機最大功率115kw/156Ps,跟CS75所搭載的1.5T發動機有所不同,CS55的發動機沒有配備直噴技術。該發動機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較CS75上的1.5T發動機分別少了14馬力和5牛·米,一般來說,CS75這臺1.5T動力總成家用已經夠用了,而且CS75自上市後表現一直穩定,安全性方面做的也非常出色。

    單看資料CS75更有優勢,但是並不代表CS55的動力不如CS75,畢竟CS55的車身自重佔優勢,在實際駕駛感受中,我個人感覺,CS55的平順性好一些,而CS75的低扭更充足,在油耗方面,長安CS55低於CS75,但是相差不大,最多也就是1L左右的差距,網上一直有人說,CS55的油耗比CS75低至2~3L,這是不可能的。

    變速箱傳動方面,兩車選自動擋都沒問題,自動擋來自於愛信,都比較可靠,是大家都熟知的愛信第二代6AT變速箱,這款變速箱也載著在眾多合資、自主品牌車型上,算得上業界裡的“明星變速箱”,無論是平順性、動力上的響應都沒問題,唯一的缺點就是,在高速行駛的時候,你鬆掉油門踏板,滑行再次踩油門踏板的時候,動力銜接的的那一瞬間,會抖一下,甚至會有明顯的頓挫,至少我試駕的CS55依然存在這個問題

    底盤也有區別,最明顯是減振器的佈置,CS75的減振器傾斜佈置,且上端與後副車架連線;而CS55的減振器上端則連線在輪拱艙內。相比CS55,CS75的減振器佈置方式更加節約車身底部的空間,但CS75的方案只能搭配壓縮行程較短的減振器,減振器的壓縮行程越短,面對複雜路面時的舒適性便會受到更大的挑戰。

    CS55下控制臂的變化主要是出於對成本的控制,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輕量化水平,輕量化是如今汽車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因為車變輕了,對燃油性和動力性等都有好處。結構輕量化是一條思路,而材料輕量化則是另外一條途徑,例如長安CS55的懸架部件基本上都是由鋼質材料,想要進一步減重,那麼可以採用更輕的鋁合金材質,但對於CS55這一級別的車型來說,顯然是難以承擔其成本的大幅增加

    總的來說,CS55底盤的做工和用料符合這一級別主流的水平。從懸架設計方面來看,CS55與CS75有著不小的差別,可以說是進行了重新的設計和開發,也就意味著它使用的並不是軸距縮小後的CS75底盤,當然其背後是不小的研發成本。

    在配置方面,長安CS55更具優勢,主要配置上的差距,以兩款車的最低配手動車型為例,長安CS55在配置上要比CS75多出,牽引力輔助、車身穩定系統、倒車影像、上坡輔助、陡坡緩降、真皮方向盤、GPS導航、8英寸中控屏、藍芽電話等配置。僅僅相差4000塊就多出這麼多配置,不得不說這樣非常的超值,長安CS55的ESC全系標配更加良心。

    以上5款車型,是我認為中國產緊湊型SUV表現最出色的,隨著常年經驗積累和高投資研發費用,現在這5大自主車企都擁有了製造高質量、高水平產品的能力,長安、長城、吉利、比亞迪、奇瑞,都是身邊評價最高的,如果說哪裡差一些,我認為就是部分細節該做的更好,比如整體做工、燃油經濟性的控制,做好這些,和合資車對比,它們就剩下了品牌優勢,也就是說保值率可能比我們高一些。

  • 3 # 汽車資料分析

    這個價格選擇SUV難免有一些尷尬,合資車型15萬緊湊型還能是最低配乞丐版,價效比太低,中高配15萬預算又不夠。而選擇中國產SUV確實是不錯的選擇,不過車輛的殘值以及較多的小問題確是比較難以避免的。如果但從價效比來說,中國產15萬SUV要比合資車型高出許多。目前10-15萬的價格基本覆蓋了所有中國產SUV車型,從目前來看吉利博越、哈弗H6、傳祺GS4、瑞虎7、榮威RX5這幾款是目前比較有競爭力的幾款車。也是市場主要份額的貢獻者。全新哈弗H6,這款車在外觀、內飾、動力系統上有了全新的提升。從質感來說已經接近了合資品牌水平。動力採用1.3T和2.0T發動機。相比原有動力系統有很大提升。配置以及空間都非常不錯。總之,15萬買合資車型很困難,價效比也不高,但做工以及殘值率要好於中國產SUV。15萬中國產不考慮貶值情況下,是最好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糖尿病不吃米飯吃土豆,為什麼血糖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