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爸爸糖尿病很多年了,現在不吃米飯了,改吃蒸土豆,可是血糖還是高,怎麼回事?
4
回覆列表
  • 1 # 糖友知識樹

    土豆的主要含量也是澱粉,行走的碳水炸彈啊!雖然是雜糧,熱量不高減肥可以,但是升糖指數可是不低,所以也不建議糖友們大量食用呢!

  • 2 # 蝸牛兒愛吃肉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如何吃飯時重要的事情,吃的過多就容易引起血糖飆升,過少又容易出現低血糖,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我們需要了解一個詞:血糖生成指數,即吃過後引起血糖升高的程度,而不同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數不同,即使同一種食物不同的做法血糖生成指數也不同。而我們建議糖尿病患者以低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為主。

    就比如大米,煮的時間不同,血糖升成指數就明顯不同

    但是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到蒸土豆的血糖生成指數也不低,所以攝入過多蒸土豆也會引起血糖升高

  • 3 # 蔣玲85763507姓名紅米

    我糖尿病己有廿年了,但每日三餐吃拜塘並,加二甲雙爪,睡前甘精胰島素,日前還好,飲食主意不過量,還沒有出現大問題。

  • 4 # 寒燈夜歸人

    血糖指的是檢測血液中的葡萄糖的含量,如果身體的胰島對血中葡萄糖濃度的調控紊亂,會出現血糖的異常,長期得不到糾正,會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嚴重的如失明、截肢、心腦血管疾病、腎功能不全等等。在糖尿病的治療過程中,飲食控制是貫穿始終的一項重要措施。很多患者普遍存在一個誤區,不吃甜的就行了,其它的不用管它。應該說能導致攝入過多葡萄糖的都在管控範圍之內。米、面都是碳水化合物,包括土豆、紅薯這種以澱粉為主的,即可當主食又可當菜品的食物,本質上都是碳水化合物,與米麵沒什麼不同,在體內都會被吸收代謝為葡萄糖和其他營養成分,建議患者找找關於糖尿病飲食的一些科普材料,瞭解一下食物的升糖指數的含義,可科學調配自己的一日三餐。

  • 5 # 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能夠導致血糖急劇上升的飲食主要就是碳水化合物。但並非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會導致血糖的升高。從生理的角度分析,碳水化合物可以分為可消化吸收和不可消化吸收兩大類。不能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低聚糖、膳食纖維等,此類糖的攝入不會升高血糖。可吸收的糖包括單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雙糖如蔗糖、乳糖、麥芽糖等,多糖主要為澱粉等,除果糖外,都可以引起血糖升高。

    在看看土豆,與米飯相比土豆的澱粉含量明顯小於米飯,它的澱粉含量約20%,其中相當部分為抗性澱粉,即不被吸收的澱粉。研究表明,生土豆抗性澱粉含量高達75%,但煮熟後僅僅含3%,而一旦冷卻後可增加到12%。但生土豆是不能食用的,因為其含有對人體有毒的凝集素。唯一可以利於的抗性澱粉就是在將土豆煮熟後適當冷卻。

  • 6 # 只有營養師知道

    要知道土豆同樣是屬於高澱粉的食物,不只是土豆,和土豆類似的紅薯、山藥、紫薯、芋頭等薯類食物同樣富含碳水化合物,如果這些食物我們吃多了,同樣是對血糖不利的。題主可能會不解,那為什麼有人會提倡用薯類食物來改善血糖?其實這些食物並非吃了就能降糖,而是如果我們科學食用薯類食物的話,“有助輔助平穩血糖”。

    薯類食物最適合的食用方式是“作為主食食用”,薯類食物本身富含豐富碳水化合物,能為我們提供葡萄糖能量,不過相對於我們平時吃得更頻繁的常見的主食,如白米飯、白麵條、白饅頭、包子餃子等主食來說,它們保留了更多的“膳食纖維”成分。我們平時常吃的可以被稱為“細糧”,細糧顧名思義,經過了精細的加工處理,比如白米飯,水稻精細加工後,除雜效果很突出,相比10年,20年前,我們煮米還要淘米,現在袋裝的大米基本上直接蒸煮即可,其中也少有雜質,但缺點也很明顯,穀物類食物中天然含有的“麥麩成分”在加工過程中被去除,隨之流失大量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本無法被直接消化吸收,有延緩食物消化速度,平穩血糖的效果,現在這些食物變得更容易消化吸收,澱粉也更容易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對血糖影響較大。

    一般我們都不提倡細糧單獨食用,特別是糖尿病、高血糖患者,“粗細搭配”是不錯選擇, 例如新增粗糧雜豆混合,做成粗糧飯、雜糧飯、或者粗糧饅頭、雜糧饅頭,用粗雜糧、雜豆彌補損失的膳食纖維。或者就是用本來膳食纖維就豐富,而且碳水化合物含量也豐富的薯類食物代替。不過薯類食物並非有多麼 多麼了不起的血糖平穩效果,它們只是相對於細糧來說更有益血糖,例如白米飯的升糖指數(衡量食物單位時間內升高血糖速度的指標)是83,白饅頭升糖指數80,如果是土豆的話可能也在60~70左右,而一般來說,升糖指數高於55就屬於較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對血糖影響較快,需要控量食用。所以,土豆做主食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注意攝入量的問題,推薦每餐的薯類食物不超過2兩,更好的方式可以用1~2小捧粗穀物類搭配1~1/2個薯類食物。

    另外,如果說其他菜餚中有澱粉含量豐富的食物,如蒸紅薯、糯米飯、炒藕丁、芋頭燒雞等等,那麼我們的主食攝入量還應當進一步減少,不然同樣可能會攝入較多糖分影響血糖。另外,雖然主食更換為了土豆,升糖速度更低的主食,但要注意的問題還有不少,例如其他菜餚的烹飪方式,最好清淡為主,避免攝入高油高脂,高糖高鹽的食物,多在家就餐,少點外賣,下館子;參與適當的運動,輔助平穩血糖、改善體質;按照醫生的囑咐合理服藥、注射胰島素,且不要擅自更改用量。

  • 7 # 孫醫生講糖

    健康飲食是營養要均衡,糖尿病朋友的飲食要求相對比較嚴格,還要控制一定的熱量。所以,對於食物的選擇的要求要比非糖尿病的朋友要多一些。

    土豆被世界糧食署規定為主食之一,因此吃土豆來代替米飯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例如25g大米、25g麵粉和100g土豆中所含的熱量相似,大約為90千卡的熱量,想一想,每餐吃進半兩面粉所做的食物,和吃進100g土豆相比,哪個的飽腹感更強一些。想達到同樣的飽腹感,就要多吃進麵粉類的食物,那麼血糖又會升高多少。

    何況土豆中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這些膳食纖維在增加飽腹感的同時,還能延緩消化道內食物的吸收,減慢血糖的升高,還可以改善便秘,減少腸道疾病的出現。

    所以土豆是我一直提倡糖尿病患者作為一種主食來食用的。

    但是不吃米飯吃土豆了,血糖仍然還高。同志哥啊!你吃進的是主食,是提供熱量,來作為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土豆不是降糖藥物,當然還是會升高血糖的。

    如果能夠按照自己的體型和活動強度,選擇吃進的主食,並加強鍛鍊,但是血糖還高,那就要看自己的治療方案是否適合了。

    如果餐後血糖比較高,建議按照蔬菜、肉蛋類、主食的順序吃進食物,配合二甲雙胍、阿卡波糖、速效胰島素等藥物來降低餐後血糖。如果空腹血糖高,則要觀察是不是夜間出現了低血糖,或者黎明現象,那麼則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藥物的減量或者加量。

    綜上所述:食物在糖尿病人血糖的控制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單純依賴食物來降低血糖,該用藥物或者需要調整藥物的時候一定要積極調整。

  • 8 # 天天聽健康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從這個問題中可以看到這樣幾個資訊,一是糖尿病多年,二是用土豆替代了米飯做主食,三是血糖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對每一個問題有了解之後,就知道這種情況為什麼會發生了。

    首先,糖尿病是一種漸進性疾病,簡單地說就是隨著患病年限的增長,血糖控制的難度會越來越大,為什麼這樣說呢?糖尿病發生根源在於自身血糖不能被機體充分利用和轉化,致使血糖大量滯留在血液中,導致這一過程的發生的原因是因為血糖運送不進細胞中被利用,也不能轉化成脂肪貯存起來,究其因是由於缺乏了胰島素,而胰島素不僅是將血糖運送進細胞中的運輸工具,還是將剩餘血糖轉化為脂肪所必須的物質,當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細胞受損分泌功能下降時,便分泌不出足夠的胰島素導致了高血糖的發生。

    而胰細胞一旦受損即會陷入一種惡性迴圈中,一方面分泌不出足夠的胰島素導致高血糖的發生,另一方面高血糖不斷刺激胰島細胞超負荷地分泌胰島素,使得胰島素的受損不斷加重甚至死亡,胰島細胞一旦死亡即不可再生,胰島素分泌越發減少,高血糖的情況即會越來越嚴重。因此,糖尿病是一種隨患病年限增長不斷加重的疾病。

    其次,糖尿病飲食控制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減少血糖的來源,控制從食物中攝入的血糖總量,二是儘可能降低餐後血糖升高的幅度,避免血糖的大幅波動。由此可知,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並不控制吃什麼食物,而是要透過合理的食物搭配,在控制機體中血糖總量的同量,減慢吸收的速度。

    從米飯與蒸土豆來說,土豆不僅比米飯含糖少幾乎一半,且有利於減慢消化吸收的膳食纖維也比米飯多的得,實際上是非常適合有糖尿病的人代替主食的一種食物,有利控制血糖與血糖的波動。如果以土豆代謝了米飯後血糖還是高,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機體利用與轉化血糖的能力不斷在下降,表明僅僅依靠控制飲食已經不能有效控制血糖了,需要降糖藥來幫助機體利用血糖了,畢竟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是以充分利用血糖來完成的,

    綜上所述,這位朋友提出的問題實際上提示應當重新制定治療方案了,需要透過增加調整降糖藥的用量,再配合飲食控制才能將血糖控制達標。

  • 9 # 躍水營養

    多了!

    患糖尿病多年,胰腺和胰島素功能已經受損,而土豆仍然是高碳水蔬菜。

    每100克土豆,水分79.8克,熱量77千卡——蒸熟後吸收水分,重量增加,熱量還會進一步下降。

    煮土豆的血糖生成指數是66.4,碳水仍按照生重時的17.2%計算,這樣,100克土豆的血糖負荷是:

    17.2*66.4/100=11.42。

    無論和精細米麵,或者粗糧燕麥、蕎麥、小米等比較,這個數值肯定不算高。如適量食用,配合降糖藥物,餐後不至於太高。

    唯一的問題,是一次食用太多了。

    主食是不能不吃的,否則持久一來,會引發“酮症酸中毒”的惡果。

    主食也不能吃太多,一來餐後血糖超標,二來體重超重,反而又會導致血糖更難控制。

    營養專家建議,每天至少要攝入130—150克米麵主食(生重,含碳水化合物95—115克之間)。

    如果換作土豆,則是550—650克之間。一日三餐分配如下:

    早餐100—150克,午餐200—300克,晚餐150—200克(建議食用多種不同主食)。

    其它主食相比,土豆中高鉀低鈉,非常適合高血壓和減肥人群;含維生素C,這是精製米麵和一般粗糧所沒有的。

    研究證實,常吃高鉀食物,可有效降低中風的發病率;馬鈴薯,含有對人體有特殊保護作用的黏液蛋白,可維持消化道、呼吸道的健康,有助於保持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發芽、發青的土豆,含有毒素龍葵鹼,不宜食用。

    研究發現,馬鈴薯蒸熟後,可最大限度地保留營養成分;還會使其中的澱粉顆粒充分活化,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不建議高血糖人士,食用土豆泥、炸薯條、煎炸土豆片、土豆泥濃湯等食物。

    糖友食譜舉例:

    早餐 煮玉米一個+木糖醇豆漿+清炒白菜。

    午餐 燕麥粥(一小碗300克)+蒸土豆(100克)辣椒炒牛肉+蒸雞蛋+涼拌三絲。

    晚餐 小米紅薯粥(400克)+清蒸鱸魚蘑菇+清炒西芹紅豆百合。

    飲食之後,同時檢測血糖,以便根據飽腹度和血糖數值,及時調整主食、蔬菜和運動量。

    祝賀糖友都能摸索出自己的良好飲食模式,控制好高血糖!

  • 10 # 博學養生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主食。一般來說,主食是指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營養成分的食物。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正常情況下,大部分人的飲食結構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超過50%,所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被稱為主食。即便是肉類吃得比較多的歐洲和美國,膳食指南推薦的食物當中,穀物和薯類也要佔到一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已經習慣將米飯苗條包子之類的食物當成主食,土豆紅薯一般作為蔬菜。有些文章建議糖尿病人不要吃米飯麵條,該吃土豆紅薯,認為這樣可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這樣做真的可以降血糖嗎?

    在華人的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概念中的主食就是指的米飯和麵食,還包括玉米、燕麥、蕎麥、藜麥等其它穀物。至於土豆和紅薯,還有芋頭、山藥等根莖類食物,是作為蔬菜食用的。例如青椒土豆絲、拔絲山藥、紅燒芋頭等,都是大家喜歡家常菜。

    但是從營養學角度看,土豆和紅薯都是以澱粉為主要的營養成分的食物,按照主食的定義,也就應該被作為主食。還有山藥、芋頭等食物都應該被當成主食。尤其是對於糖尿病患者,在制定食譜的時候,這些食物都是可以替代主食的。通俗點說,如果吃了青椒土豆絲,那麼米飯或麵條相應的就要減少一點。

    那麼用土豆紅薯替代米飯麵條,會對血糖產生什麼影響呢?

    如果要給主食做一個分類的話,可以分為精細主食和粗糧雜糧雜豆兩大類。

    我們平時天天吃的白米飯、白粥、白麵饅頭和麵條、白麵包等,屬於精細主食。精細主食的特點是穀物經過深度加工,營養成分中澱粉佔了絕大多數,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很少。

    粗糧雜糧雜豆正好相反,加工程度低,除了澱粉之外,還富含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有種類繁多的有益植物化合物,例如黃酮類、類胡蘿蔔素、花青素等。

    可以看出來,粗糧雜糧雜豆的營養價值遠遠高於白米飯白麵饅頭面條等精細主食。而且,由於粗糧雜糧雜豆富含膳食纖維,減慢了消化吸收的速度,血糖生成指數遠遠低於精細主食,對血糖影響比較小。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全世界主要國家的膳食指南都推薦用粗糧雜糧雜豆代替部分精細主食。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控制餐後血糖是關鍵的治療環節。土豆紅薯,還有其它粗糧雜糧雜豆,由於富含膳食纖維,血糖生成指數較低,餐後血糖升高的速度比較慢,幅度比較低。所以,用土豆紅薯代替白米飯和白麵麵條,對於平穩餐後血糖是有益的。只是,有些人胃腸道消化能力較弱,如果全部吃粗糧雜糧,會有腹脹腹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狀。建議逐漸增加粗糧雜糧的數量,替代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細糧。

    至於說不吃細糧,只吃土豆紅薯就能夠降血糖,那是不可能的。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吃了土豆紅薯餐後血糖升高的幅度可能會低一些。另外,如果吃多了土豆紅薯,血糖也是會升高的很厲害的。

    【九多九少 輕鬆長壽】1、少肉多豆;2、少鹽多醋;3、少衣多浴;4、少食多嚼;5、少藥多練;6、少車多步;7、少欲多施;8、少慮多笑;9、少言多行。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每天努力改掉一個壞習慣,給自己儲存一份健康保險!#湖南醫聊超能團#

  • 11 # 吾家小徵

    土豆的GI值也是很高的,不低於大米。

    要注意吃一些低GI值食物。

    穀類:極少加工的粗糧。如煮過的整粒小麥、大麥及黑麥;硬質的小麥粉面條、通心麵;玉米麵粥,當然也包括各種大麥、小麥、燕麥的米糊等;

    幹豆類及其製品:豆類的GI值普遍較低,如黃豆、綠豆、蠶豆等,以及其製作的豆漿、豆腐等食品,在這裡要提醒一下大家,豆漿最好及時飲用,也就是說最好用家用豆漿機打製,這樣的話營養保持得更完整;

    乳類及其製品:乳類產品大多都是低GI產品,如牛奶、全脂&脫脂牛奶、奶粉、酸奶等;

    薯類:生的薯類以及經過冷處理的舒蕾製品,如芋頭、藕粉、馬鈴薯粉條等;

    水果類:含果酸較多的水果,如蘋果、桃、李子、櫻桃等;

    即食食品:全麥或高纖維產品,如大麥麵包、閒趣餅乾、蕎麥泡麵等;

    混合膳食:主要看食物的種類和比例,如包子、餃子、餛飩、豬肉燉粉條等;

  • 12 # 內分泌科趙永才醫生

    糖尿病不吃米飯吃土豆,為什麼血糖還高?

    別拿土豆不當乾糧!

    首先,土豆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其品質相當於雞蛋的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優於其他糧作物的蛋白質,而且土豆的蛋白質含有18種氨基酸,包括人體不能合成的各種必需氨基酸。

    其次,土豆塊莖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是對人的健康和幼兒發育成長不可缺少的元素。

    再次,土豆塊莖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因此胃腸對土豆的吸收較慢,食用土豆後,停留在腸道中的時間比米飯等主食長的多,更具有飽腹感,同時還能幫助帶走一些垃圾和油脂,具有一定的通便排毒作用。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小小的土豆也可以幻化出各種美味佳餚,比如麻辣土豆絲、醋溜土豆絲、土豆泥、燉土豆等等,糖尿病的患者是可以吃土豆的,但是不宜多吃,要控制土豆的攝入量,更要減少主食,如果吃過多的土豆,當然會引起血糖的升高。

    大家要注意,把土豆當成菜就要適當減少主食,平均是100g土豆,相當於25g的精米精面的碳水化合物的量,比如患者午餐吃了100g炒土豆絲,就要減少25g的主食,同時,儘量少用煎炸土豆的烹飪方法,可以嘗試炒土豆片、土豆絲,最好是涼拌,這樣對血糖的影響就比較低,另外,可以把土豆和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一起吃,比如芹菜等,也會降低土豆的升糖指數。

  • 13 # 高階健康管理師李

    您問的這個問題應該是針對二型糖尿病吧?

    糖尿病從本質上屬於代謝性疾病,多種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紊亂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為胰島素分泌絕對或者相對不足,或者作用缺陷,引起碳水,脂肪,蛋白質,水和電解質的代謝異常

    既然是代謝問題就覺不是您吃個土豆就能輕易改善的,一定是因人而異,個性化調理和檢測,也確實有很多人透過改善飲食習慣生活作息而讓血糖恢復了正常值

    在這裡說一下糖尿病總得營養治療原則:

    1 合理控制能量攝入量 這是糖尿病營養干預的首要原則,能量供給根據病情、血糖、尿糖、年齡、性別、身高、體重、活動量大小以及有無併發症確定。能量攝入量以維持或者略低於理想體重為宜。

    3 限制脂肪和膽固醇 飽和脂肪,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比值1:1:1

    4 充足的維生素,合適的礦物質

    5 豐富的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具有較好的防治糖尿病的作用,能優先改善糖代謝,改善血壓血脂和便秘的效果,每天供給量在25g—30g為宜

    食物選擇可以多吃粗雜糧,如蕎麥莜麥燕麥玉米等大豆及其製品蔬菜等也要吃夠,高糖食物就不要吃了,酒和豬油牛油奶油要避免食用,魚油可以吃 ,水果也要避免高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的鄭和下西洋,為什麼是七次?這種海外航行為何沒有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