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建章君
-
2 # 事後諸葛
我覺得印度在國際上的核心競爭力有四點:1、說英語,2、獨特的地理位置,3、充足的青年勞動力和遼闊的國土面積。4、廣闊的市場前景;
下面分開來說:
1、說英語的優勢
印度的語言極端複雜,印度的官方語言是印度語,約30%人口使用;英語已經在1965年終止了它唯一官方語言(與印度語相同的地位),但依舊保留了它“第二附加官方語言”的地位,亦是全國性的通用語言,主要在政治和商業交往場合使用,另外還有其他20多種地方性的預定官方語言。由於印度行政區域是“按語言劃省”,因此,不同的邦之間交流溝通有一定障礙,但是普遍能接受英語,這使得英語在印度相當普及。正好,現在是國際上最通用的語言恰好是英語,這讓印度的人才尤其是從事軟體業、管理行業、服務行業等人才走向世界時少了語言障礙!所以,你能看到矽谷很多高科技公司高管是印度人或印度裔,印度的軟體行業很發達。2、獨特的地理位置: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扼守印度洋黃金水道,有成為印度洋霸主的天然條件。西方國家出於遏制中國的需要,俄、美、歐、日、澳、以等國把印度視為抓手,極力拉攏印度。因此,中國在國際上買不到的東西,印度可以輕鬆買到(參考以色列出售的菲爾康預警機和俄羅斯租借核潛艇、賣航母、先進飛機等),印度侵略周邊國家,西方媒體也視而不見,發展環境和起點比中國高;3、人口和國土面積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約為320萬平方公里(包含有爭議並實際控制的領土),居世界第七位。同時,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7成以上。印度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擁有世界十分之一的可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現在印度已成為農產品淨出口國。這些都是很多國家不具備的優勢,因此,印度有成為世界大國的天然優勢,印度人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5、市場潛力巨大有了遼闊的國土面積意味著國內礦產資源豐富、且印度緊挨中東產油區,進口石油非常便利。可耕地面積多達1.6億公頃,農村人口占70%以上,這決定了印度有充足的土地供應城鎮化發展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讓印度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有了充足的廉價勞動力保障,成為世界工廠的潛力,另外,巨大的人口紅利讓印度成為全球各大公司爭相爭取的聖地,實際上印度目前正在朝這個方向在發展。再說說所謂的讓印度人最有優越感的西式三權分立制度為什麼不是優勢反而是阻礙當前印度發展的桎梏。1、鑑於中印兩國國情存在很多相似之處,借鑑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經驗和治理模式就顯得很有必要了,如經濟開放的政策、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環境治理的模式等等,一些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印度的民主制度事實上阻礙了印度的快速發展。比如現任印度總理莫迪,莫迪是借民族主義上臺,搞全面崇拜,利用選民倒逼既得利益集團,莫迪正是利用自己的個人影響力來推行國家經濟改革,比如廢鈔,這是要統一全國的稅制,打擊偷稅漏稅,增加政府收入的做法,進而增加政府的集權能力,以便改革政策能夠順利實施。由於印度實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度,在現階段的印度,並不太適合,這樣會造成國外投資者害怕買地建廠受阻而望而卻步。並且,印度的三權分立、多黨選舉制度造成了政府工作效率低下。另外:有人說宗教也是印度的核心優勢,實在不敢苟同。1、印度社會的開放性、宗教性和民族的多樣性,也使得它對於恐怖主義的抵禦能力很弱,在打擊恐怖主義的問題上,印度其實也有著非常強烈的訴求。2、宗教方面的潛在威脅比恐怖襲擊更大,儘管一般人認為印度是印度教國家,約佔80%,但印度的穆斯林人口總量目前也超過了1.6 億。怎麼處理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關係是關係到國家穩定的事情。3、印度幾乎被孟加拉國和中國切割成飛地的東北部有獨立建國的風險。4、印度的“種姓”模式依然存在,幾千年來,在種姓制度的束縛下,一代代的印度人在出生以前就已經固定了自己的階層和命運。即使在今天,印度雖被標榜為“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也無法改變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觀念。萬一底層階級矛盾爆發,將是印度的災難。 -
3 # 又一季12
第一、樂觀。印度人愛做夢,現實雖殘酷,但夢境卻美好,所以一切都將美好;第二、自信。無論現實多麼骨感,始終堅信美夢一定能成真;第三、執著。夢碎一萬次也不放棄!第四、豁達。不用努力不用急,等待就行,美夢一定能實現!
-
4 # 浮雲悠思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釋出《2016一201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印度全球排名39位,印度近年來保持高速穩定增長,無論還是全球都是經濟亮點。
競爭力定義為制度、政策以及決定一國生產力水平的各種要素綜合,12項指標上表現進行打分。本人認為印度在制度建設、市場規模等兩項指標相對優勢地位。其一制度建設,印度是英聯邦國家,自然溶入以美國為主導國際政治體系,國家政治框架與組織架構是依據西方制度構建,民主選舉、輪流執政、黨政分離、司法獨立,軍隊專業化和非政治化等為主要內容制度化建設,成功維持三權分立政治機制,號稱全球最大民主國家。印度是英聯邦、不結盟成員國、金磚國家等國家組織中大國。國家制度相對在全球較為成功,東西方陣營、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都不可忽視力量,是印度在國際競爭核心競爭力之一。
印度市場規模也是核心競爭力之一,第一是經濟規模,2016年GDP在世界銀行釋出中印度(2.2635億美元)排名第七位,連續增速8到9%,大有超越中國言論,印度在2008年金融海嘯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長較快國家,2015年莫迪政府宣佈未來十年GDP增速在9%一l0%,並將驕傲地做到,印度經濟超越英國宗主國。但莫迪改革導致國內政治經濟混亂,今年第一季度僅6.1%,經濟狀況十分脆弱。第二是人口大國,2016年人口13.18億,即將超越中國,成為第一人口大國,又是年輕人口大國,2016年年齡中位數僅為25.17歲。印度能否透過減少貧困,提高全民素質等舉措,在未來國際競爭中將人口優勢轉變人口紅利,取得市場規模。
-
5 # 姚遠專號
印度之所以在國際上面有影響,主要是因為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其次就是地理位置。。這些因素都是能夠在地球上面屈指可數的國家。。所以印度的體積就是他的影響力。。
-
6 # 尊重他人與己方便
1.印度有人口紅利年輕人很多,由於人口多所以市場很大。 2.英語為印度發展軟體產業帶來便利,班加羅爾世界著名。3.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地理位置極佳、水資源豐富、可耕種面積大。4.制度優勢,由於印度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民主制國家,所以可以很容易獲得西方技術資金支援。5.印度人非常自信樂觀,敢於表現自我所以矽谷好多企業領導都是印度人,敢想敢幹不怕失敗,印度航天從屢戰屢敗中快速成長成世界航天大國。
回覆列表
西方的國際問題專家一般是將印度的國際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歸納為三點:
1、英語作為官方語言;2、西式民主制度;3、龐大的人口
我覺得可以再增加一點:4、印度的以瑜伽為主要特色的宗教文化。
印度因為有大量人員使用英語為母語,這使得印度獲得了大量的英美國家的服務外包合同,也對其對軟體產業的發展起了比較大的促進作用。
印度的英式民主制度雖然效率相當低下,但能夠保證其有基本的司法制度以及杜絕了獨裁,使得在這樣一個其實分裂主義蠻強的國家保持了統一,從而保障了其在世界上至少屬於中等大國及地區強國的地位。
印度的西方化的精英文化及政治制度,使得其雖發展緩慢,但畢竟始終處於發展狀態,而這結合其龐大的人口,使得其人口紅利顯現了出來。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及質量,如果總體而言對其生產力是促進而不是負擔的話,那麼對該國來說,即有所謂的人口紅利。印度目前雖然人口質量還大大有待提高,但就綜合效應來說,其發展已經顯現出了較為明顯的人口紅利的效應。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各國越來越重視印度的根本原因。所以,由龐大的人口與基本經濟、政治、社會制度結合產生的人口紅利,可以說是印度國際競爭力中的最核心因素。
此外,印度有自己的思維模式,其宗教文化非常具有特色,如果能夠發揚得當,會使印度人有比較強的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印度有不少世界頂級的科學家、數學家,以其具有古文明的文化底蘊事實上是無法分割的。
但在這四條裡,每一條中也都存在著很多問題:
1、英語為母語的思維,不可避免地其實很難避免被殖民的心態。印度人目前獨立思考的能力,顯然不如華人。他們更容易以西方人的話語為準則。這從長期而言是不利於其國家與國民的真正強大的。
2、印度的行政、司法、立法的程式都過於繁瑣,目前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司法腐敗問題及民族矛盾,改革難度相當巨大。是否會掣肘其發展後勁有待深入觀察。印度在制度效率上如果不能進行一次有效的巨大變革,未來還是很有可能產生巨大的發展障礙的。
3、印度的種姓文化沒有在社會層面實際消除,帶來嚴重的發展與教育不公平,使得印度人口的素質提高不夠快,在未來若是解決得不好的話,有可能引發巨大的社會問題。人口紅利也有可能消失,變成人口負擔乃至“炸彈”。
4、印度的宗教文化普遍過度崇尚神秘主義,這有助於印度人民的想象力,但無助於印度人民的工程師精神,這對工業的製造業發展其實是嚴重不利的。這裡要特別指出的一點是,印度的宗教其實主要是印度教體系,佛教在印度已經基本消失。印度教不是像佛教、儒家、道教那樣具有天然的普世包容精神的。印度教徒與伊斯蘭教徒、佛教徒的矛盾實際上蠻大的。我們看看印度在南亞的各個鄰國,會發現在宗教文化上其實與印度有著巨大的矛盾。這基本上已經在未來決定了印度哪怕在南亞都不會有精神影響力。我們反觀中國,我們國家沒有大的宗教矛盾,而且各大宗教都發展得比較平衡。我們有大量的穆斯林人口,這有利於我們與巴基斯坦、中東國家及東南亞伊斯蘭國家的交流;我們事實上是佛教中心國度,是佛教文化儲存得最完整的國家,這對東南亞及南亞的佛教徒是天生就具有巨大的親和力的;我們的儒家文化對東亞及東南亞的儒家文化圈長遠而言始終是有著巨大的磁吸力。而我們國家如此廣泛的多元宗教、民族文化又對西方國家的人民有著極其巨大的吸引力,這些顯然也是印度所大為不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