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火箭強

    微單這個分類呢,在一開始的時候,很多專業的玩家都覺得這東西是個傻瓜相機,可能就是高階一點的傻瓜相機,但現在經歷了大概10多年的發展,其實這已經成為一個比較重要的一個細分的系列,那麼現在你要說看微單有幾個比較重要的引數。

    首先你是半幅還是全幅?這個決定了你的這個整體價位是一個高階還是低端的了,那麼如果是全服的話,那基本上是對標全畫幅的,這種機器價格都比較貴,基本都是1萬多,像索尼的a系列的那麼微單全服系列,基本上只有索尼其他幾家還沒有生產全畫幅的,所以呢,導致如果你要買全畫幅基本上沒得選,就是索尼的。

    如果說你要考慮半幅機器,那選擇就比較多了,你像索尼啊,佳能啊,尼康啊,甚至現在一些中國產的小乙呀,還有像奧林巴斯啊,松下啊,都會有相機,但真正主流的可能還是說這個索尼和這個奧林巴斯甚至松下還是比較主流,像尼康跟這個佳能他們兩個呢,在這個領域呢,說白了只是為了想彌補一些產品線,並沒有出很多的機器,重點沒有放在這個地方,所以呢,不是很推薦,主要還是受這個機身以及鏡頭的限制,那麼你選擇不太多,相反呢,像這個索尼的呢產品線就很全了,它幾乎這個在單反領域的所有階段的鏡頭在微單裡面全部都具備,你選擇非常全。

    還有一個就是這個奧林巴斯和松下這都屬於4:3系統的,它這個華夫呢是比較奇特的,所以呢,你如果選擇4:3的系統,它會有很多這種鏡頭的選擇,因為奧林巴斯和松下在前期積累了很多這種鏡頭,在二手市場上呢也是比較流行的,價格也便宜,買回來玩一玩也是不錯的。

    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這個連拍的速度,因為不一般呢,它主要是效能是還在這個影片和這個連麥效能上,所以呢,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引數,呃,像索尼呢是一般是可以達到每秒鐘6~8張甚至到10張的一個速度,那麼這個速度呢,基本上是趕上這個頂級專業單反的速度,所以呢,在選購的時候這個連拍速度還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最後就是續航效能了,現在微單的這個續航能力基本上都能到300~400張,所以呢,你一般出門背上兩塊電池基本上適合能夠滿足一天的拍攝,如果你是拍影片的,那可能這個需要量大一點,你至少要備兩塊電池,也能夠保證你一天的使用。

  • 2 # 愛攝影的克魯

    其實微單和單反在引數上沒有本質區別,道理相同,只是每個廠商的選單設定會有區別。相機的功能主要是拍照和拍影片,介紹下主要的一些引數吧。

    其共用的引數有:光圈、快門、ISO,都是影響曝光的引數,手動模式時需要分別設定,自動模式下不用管。

    另外有白平衡、對焦模式也都是共用的,白平衡只要不是非常特殊的環境通常自動就可以,對焦模式一般分為單次對焦AF-S和連續對焦AF-C。

    只拍照涉及的引數有拍攝格式和影像質量,格式分為RAW和jpg,RAW格式時儲存原始資料,檔案較大,後期餘地大,jpg可直接檢視是通用格式。影像質量選擇只對jpg格式起作用,一般選擇最好的就可以。

    只涉及影片的引數有影片制式,影片解析度,幀速率。制式有PAL制和NTSC制,國內一般用PAL制;解析度就是通常說的4k或者1080這些,常用是用1080p,4k佔用空間很大,處理起來也很考驗電腦配置;幀速率在不同制式下有不同標準,對應選擇就可以。

    各個相機上還有很多其它引數,就需要去看說明書了,數碼相機選單很複雜,一定要把機器基本功能吃透,才能更好的去使用去創作。

  • 3 # 有點名氣評論員

    1、感測器大小。

    數碼相機感測器型別主要有CMOS和CCD兩個型別,目前主要是背照式CMOS。

    CMOS有點是功能的整合性,功能更加多樣化相容性更強,畫質上雖有些比不上CCD但是差別也太大,技術上處理之後也可以接受感測器的大小直接決定了畫質的好壞。

    2、畫素。

    畫素的問題主要是廠家忽悠消費者出來的問題。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千萬以上的畫素已經足夠。

    太大的畫素值一般對於商業攝影比較在意。

    平常人們不會使用那麼大尺寸的照片,多放在電腦還空佔據空間。

    3、鏡頭及光圈。

    光圈越大越好。

    購買時候儘量買最大光圈值較大的。

    很少有鏡頭的最大光圈出來的畫質是這個鏡頭的最佳畫質,一般都是減小三檔。

    較大的光圈值,一方面有利於畫質,另一方面,對於適應更昏暗的環境更有利。

    就鏡頭來說,最大光圈值還有光圈調控範圍都很重要,較小的光圈有利於顯示更多的細節。

    4、品牌。

    傳統單反呢裡面,主要是尼康和佳能,不過135單反相機的鼻祖是賓得,但是現在有點小眾了。

    新型單反裡面,奧林巴斯和松下經營時間較長,但是畫幅有所限制,4/3的。索尼另闢蹊徑風生水起,富士也進入這一領域。每個廠家的側重點都不一樣。

    主要引數有:ccd大小、光圈、焦距、光變倍數、畫素、曝光控制。

    一般家用攝影主要使用卡片機,卡片機的便攜性也是最好的。稍微專業點的可以使用長焦機,單反是最專業的。

    ccd越大越好,但要注意,卡片機的ccd標的是分數,數越小越好。

    光圈越大越好,數值越小光圈越大。

    焦距越小微距越小,看個人需要,一般卡片機焦距最小都在3-5cm,比較好的卡片機能做到1cm微距。

  • 4 # 小馬哥mj

    微單產品目前可以說索尼產品屬於一家獨大嘍,佳能,尼康也都在此領域加速開發新產品,之後開始正面的廝殺,不過還有富士微單忠實粉絲可是很多哦!

  • 5 # leijundu

    比如:索尼、佳能、三星用的是APS-C的感光元件;推薦,大感測器畫質相對好,

    松下、奧林巴斯用的是M4/3的感光元件;比APS-C感測器小一點,但是畫質也沒差多少,而且機身鏡頭小巧很多,

    尼康、三星NXmini用的是1英寸感光元件;感測器有點小,但是長焦鏡頭有體積小的優勢,

    第二看對焦速度,對焦速度快的相機意味著你可以成功拍攝很多照片;

    最快的應該是尼康1系列的機型,但是綜合畫質考慮建議在索尼A6000、A5100或松下奧林巴斯里面選擇;

    第三看畫質表現,低光照高ISO感光度的畫質,低光照高感畫質好的機型可以在昏暗的場景拍出比較好的照片;

    越大的感光元件理論上高ISO畫質越好;

    第四看功能,翻轉屏、wifi、電池續航能力、連拍速度這些可能都是需要考慮的東西;

    自己需要用的功能就要篩選一下了,最終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機型。下面的圖是索尼A6000機型和尼康D780機型,希望我回答的問題能夠幫到你,

  • 6 # 知足常樂0724

    微單的功能你瞭解哪些呢?

    ●微單的生產廠家很多,有佳能、松下、富士、索尼等。不同品牌的微單根據價格及功能即便是差不多。這裡以微單中綜合性價比比較高的佳能M50微單來說,見下圖所示。

    ●這一款價格為¥4499.00元錢的佳能(Canon) EOS M50微單相機數碼相機,微單套機白色,(15-45微單鏡頭) Vlog相機影片拍攝,具有2410萬畫素·高速連拍.4K影片拍攝。

    微單具有操作簡單,重量輕易攜帶特點。都有顯示屏旋轉觸控功能、自動對焦功能、自動亮度最佳化、電子取景器、可另外配置外接麥克風、微距鏡頭、無線wifi上傳社交網站、連拍功能、自拍、夜光拍攝功能等等。

    ● M50是EOS普及機型中首款支援4K短片拍攝的一款。高感光度影象感應器搭配豐富的鏡頭,能夠記錄人生的重要時刻,還能將日常光景拍出戲劇效果。最高約10張/秒的高速連拍。定格激烈運動被攝體的精彩瞬間

    EOS M50可在單次自動對焦下實現最高約10張/秒的連拍,在伺服自動對焦下實現最高約7.4張/秒的連拍。配合全畫素雙核對焦帶來的高精度自動對焦,可實現高效的被攝體追蹤。

    每秒連拍張數為最大值。連拍張數受到快門速度、光圈、被攝體情況、亮度、鏡頭種類、閃光燈使用情況、溫度、電源種類、電池電量等諸多條件的影響,會不同程度降低。

    輕鬆操作,上手容易,使用簡單。佳能EOS M50相機在操作上力求容易上手並且注重便利性,儘量使初次使用相機的人也能按照意圖拍出高質量照片。透過視覺化的圖形介面幫助使用者直觀瞭解相機功能,再加上小型輕量的機身與易握持的手柄,配合可旋轉液晶監視器,相機操作非常靈活,方便不同角度下便捷地取景拍攝。針對想觀察取景器拍攝的人,相機還內建了電子取景器。

    簡單易用的觸控操作。EOS M50的背面液晶監視器採用觸控面板,支援觸控操作。拍攝時或確認所拍影象時使用觸控,操作簡單又直觀。

    可旋轉液晶監視器,輕鬆實現自拍和非常規角度拍攝。配備了可旋轉液晶監視器,便於進行自拍和低角度、高角度等非常規角度的拍攝。自拍模式與便於調節構圖的網格線顯示等豐富功能助力拍出精彩的照片。

    ●內建電子取景器,專注創作,提升攝影樂趣。內建約236萬點的高精細電子取景器,基於有機EL面板的取景器畫面清晰易視,可切實把握被攝體情況。此外,觀察取景器的拍攝方式有利於持機的穩定。

    無線分享,照片的分享變得更加便捷。EOS M50具備自動向智慧手機傳輸影象的功能,可以將美好的回憶和身邊的感動便捷地分享出去。透過佳能影像上傳功能,使用者可藉由無線網路,將所拍影像上傳百度網盤或新浪微博。此外,使用手機透過佳能影像上傳的微信小程式,便可瀏覽經由佳能影像上傳功能上傳過的照片※,可將照片儲存至手機或轉發給微信好友及微信好友群。輕鬆曬出更多精彩。

  • 7 # 賴雄敏

    微單必須瞭解的引數

    1、首先極其重要的是畫素。畫素是密佈在感測器上很多個單獨接收光訊號,並將光訊號轉換為電訊號的單元點。這些CMOS(光電耦合元件)上的單元點,會將透過鏡頭進來的成像光訊號,轉換為電子訊號(或者是模擬訊號),再經過處理器(類似電腦CPU),轉換為數字訊號,數字訊號進入到儲存卡中,從儲存卡中讀取出來,就是一張照片。這就是數碼相機記錄成像的原理了。畫素是指由影象的小方格組成的,這些小方塊都有一個明確的位置和被分配的色彩數值,小方格顏色和位置就決定該影象所呈現出來的樣子。可以將畫素視為整個影象中不可分割的單位或者是元素。

    2、是畫幅,數碼相機一般分全畫幅和半畫幅,畫幅是指相機感光元件的尺寸大小: 全畫幅的感光元件尺寸為36*24mm,半畫幅相機的感光元件尺寸為22.7*15.5mm。

    全畫幅的畫素一般是4200萬左右,半畫幅的畫素2000萬左右。

    3、ISO的動態寬容度,數碼相機的ISO是透過調整感光器件的靈敏度或者合併感光點來實現的,也就是說是透過提升感光器件的光線敏感度或者合併幾個相鄰的感光點來達到提升ISO的目的。要考慮相機的降噪水平,降噪水平高的數碼相機可以在弱光的環境中拍攝到質素高的照片。

    3、連拍的速度,好的相機的連拍速度有6-10張/秒。在體育運動和新聞場景中,連拍的功能很必要。

    4、防抖功能,現在微單相機一般是五軸防抖。

    5軸防抖指的是可以對上下搖擺[1]、左右搖擺[2]、橫向位移[3]、縱向位移[4]、旋轉抖動[5]這5軸的抖動進行補償。

    5、其他: 單卡還是雙卡相容;有沒有Wifi功能;有沒有錄影功能等也重要。

    價格也是你需要了解的!哈哈!

  • 8 # 丁丁炒麵是我

    首先我認為購買微單相機,需要考慮以下以點:

    根據準備投入的資金多少來考慮:現在在售的主流微單相機的機身從2000多元到近2萬元,有很多款,選擇上是有些麻煩;對於土豪可以跳過此步。

    根據拍攝的興趣和目的來選擇機型:微單相機和其它電子產品一樣是更新比較快的,對於興趣濃,有時間的可以考慮儘可能地選最新款、功能強的機型,否則適當降一些,因為不常用就可以不用太高階。

    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選擇:對於年輕、身體強壯的可以選全畫幅的高階機型,功能強大,拍出的影像質量最好,年紀稍大、身體不是太強壯的,可以考慮APS畫幅、4/3畫幅的機型,體積要小巧得多,攜帶方便易出手拍照。

    根據自己的預定拍攝題材選購合適的鏡頭:風光旅遊就多關注廣角鏡頭、小品特寫多選長焦及微距鏡頭、字畫、古玩多關注標準鏡頭和微距鏡頭,運動抓拍關注防抖長焦……

    確定擬下手的品牌:已有某品牌的鏡頭、配件就選那個品牌、全畫幅、高畫素選Sony,APS畫幅選Sony、富士、Pentex、三星、佳能、尼康等,4/3畫幅選奧林巴斯、松下(這兩個品牌體積也是最小的),

    最後確定具體的型號:以上問題都想清楚後,先請教下身邊的愛好攝影的朋友,再在相關網上多學習比較,一般就會比較滿意了。

    還有就是沒有足夠經驗,慎重涉及二手市場,二手有風險,購買需謹慎。

  • 9 # 農村小夥Tang

    1、感測器大小。

    數碼相機感測器型別主要有CMOS和CCD兩個型別,目前主要是背照式CMOS。

    CMOS有點是功能的整合性,功能更加多樣化相容性更強,畫質上雖有些比不上CCD但是差別也太大,技術上處理之後也可以接受感測器的大小直接決定了畫質的好壞。

    2、畫素。

    畫素的問題主要是廠家忽悠消費者出來的問題。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千萬以上的畫素已經足夠。

    太大的畫素值一般對於商業攝影比較在意。

    平常人們不會使用那麼大尺寸的照片,多放在電腦還空佔據空間。

    3、鏡頭及光圈。

    光圈越大越好。

    購買時候儘量買最大光圈值較大的。

    很少有鏡頭的最大光圈出來的畫質是這個鏡頭的最佳畫質,一般都是減小三檔。

    較大的光圈值,一方面有利於畫質,另一方面,對於適應更昏暗的環境更有利。

    就鏡頭來說,最大光圈值還有光圈調控範圍都很重要,較小的光圈有利於顯示更多的細節。

    4、品牌。

    傳統單反呢裡面,主要是尼康和佳能,不過135單反相機的鼻祖是賓得,但是現在有點小眾了。

    新型單反裡面,奧林巴斯和松下經營時間較長,但是畫幅有所限制,4/3的。索尼另闢蹊徑風生水起,富士也進入這一領域。每個廠家的側重點都不一樣。

    主要引數有:ccd大小、光圈、焦距、光變倍數、畫素、曝光控制。

    一般家用攝影主要使用卡片機,卡片機的便攜性也是最好的。稍微專業點的可以使用長焦機,單反是最專業的。

    ccd越大越好,但要注意,卡片機的ccd標的是分數,數越小越好。

    光圈越大越好,數值越小光圈越大。

    焦距越小微距越小,看個人需要,一般卡片機焦距最小都在3-5cm,比較好的卡片機能做到1cm微距

  • 10 # 劇小釗

    主要引數有:ccd大小、光圈、焦距、光變倍數、畫素、曝光控制

    1、感測器大小:

    數碼相機感測器型別主要有CMOS和CCD兩個型別,目前主要是背照式CMOS。

    CMOS有點是功能的整合性,功能更加多樣化相容性更強,畫質上雖有些比不上CCD但是差別也太大,技術上處理之後也可以接受感測器的大小直接決定了畫質的好壞。

    2、畫素:

    畫素的問題主要是廠家忽悠消費者出來的問題。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千萬以上的畫素已經足夠。

    太大的畫素值一般對於商業攝影比較在意。

    平常人們不會使用那麼大尺寸的照片,多放在電腦還空佔據空間。

    3、鏡頭及光圈:

    光圈越大越好。

    購買時候儘量買最大光圈值較大的。

    很少有鏡頭的最大光圈出來的畫質是這個鏡頭的最佳畫質,一般都是減小三檔。

    較大的光圈值,一方面有利於畫質,另一方面,對於適應更昏暗的環境更有利。

    就鏡頭來說,最大光圈值還有光圈調控範圍都很重要,較小的光圈有利於顯示更多的細節。

    4、品牌:

    傳統單反呢裡面,主要是尼康和佳能,不過135單反相機的鼻祖是賓得,但是現在有點小眾了。

    新型單反裡面,奧林巴斯和松下經營時間較長,但是畫幅有所限制,4/3的。索尼另闢蹊徑風生水起,富士也進入這一領域。每個廠家的側重點都不一樣。

    一般家用攝影主要使用卡片機,卡片機的便攜性也是最好的。稍微專業點的可以使用長焦機,單反是最專業的。

    ccd越大越好,但要注意,卡片機的ccd標的是分數,數越小越好。

    光圈越大越好,數值越小光圈越大。

    焦距越小微距越小,看個人需要,一般卡片機焦距最小都在3-5cm,比較好的卡片機能做到1cm微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安倍辭職令政治圈吃驚,是保密工作做得好,還是大家不認可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