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8305770278036
-
2 # 修戈矛
一萬個人心中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對《水滸》的評價,對一部作品的評價主要來自評價人的三觀及文學修養,而人的三觀又受到社會意識的影響。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意識也在進步,對文學作品的評價也會進步。
-
3 # 南粵行者
《水滸傳》金聖嘆批評本 ,之前是我睡前必讀的書之一,讀完後,完全顛覆了之前對於電視劇演繹的《水滸傳》的認識,顛覆了大家常說的“少不看水滸”的認知。
年少應該看《水滸傳》,但必須是金聖嘆批評本,否則就最好別看。
看了之後,書中會告訴你,武松是好漢,更是土匪,太殘忍,殺了張都監一家十五口,連人家老母親都不放過,沒有道義。太殘忍,不是什麼好漢。裡面更不必說孫二孃之流,更是殘忍之極。這些施耐庵是不認可的,所以他並沒有寫招安的章節,招安是羅貫中的狗尾續貂之作,貽笑大方。
《水滸傳》金聖嘆批評本,裡面分析了該書高超的寫作手法,人情世故更是蘊藏其中,微妙至極,讀完受益匪淺。
-
4 # 貳柒柒玖
作為中國古代文學界鬼才之一,金聖嘆批註的《水滸傳》對於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左右了人們對於《水滸傳》的主流解讀。
從《金批水滸傳》的回目數量就能看出,金聖嘆對於這部文學名著做了腰斬式的改良,砍掉了近50回的內容!
話說原120回《水滸傳》的內容是由“洪太尉誤走妖魔”為開頭;以梁山好漢死走逃亡,吳用、花榮雙雙自掛東南枝為結尾的悲壯史詩故事。故事開始就告訴天下讀者,108將均是私放的妖魔,註定要攪鬧大宋江山。後來梁山好漢十損七八,死走逃亡,也是因果輪迴。
但是!金聖嘆老爺子完全不喜歡這樣的開頭和結局。他是一個心懷俠肝義膽、一身憤青氣質的叛逆文人。
他不但腰斬了《水滸傳》,使結尾變成梁山群眾嘯聚山林的開放式結局。更主要的是他把“洪太尉誤走妖魔”這一回徹底去掉,讓“高俅發跡”作為《水滸傳》的開端。這樣一來,108將的出現就不在是災星降世,而是那個破落戶高俅雞犬升天,官逼民反!“替天行道”就成了鐵打的理由。《水滸傳》的性質也因金聖嘆這樣的調整而徹底改變。
其實《水滸傳》的原作者施耐庵最初也只寫到了前70回,但這樣的後果就是差點被定了大罪。還好羅貫中及時填補了後50回才得以讓這部名著保留下來。不得不說,全本《水滸傳》是哪個年代各種因素下妥協的產物,金聖嘆之所以腰斬它,也可以說是挖地三尺,挖出了《水滸傳》的魂!
-
5 # 一境真人
《水滸傳》作為小說,有其重要的文學價值,但金聖嘆這個可愛的老頑童,過分誇大《水滸傳》人物的偉大性,就有點過火了。用現在的視角看梁山好漢,都是些殺人越貨的黑社會。金聖嘆一生抑鬱不得志,就成了老憤青。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價值觀,作為個體,安於命運,力所能及的去改變現狀才是王道。
-
6 # 周建廣
這個問題有點難,需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談。
依我愚見,金聖嘆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歷史早有定論,金聖嘆是清初著名的文學評論家,水滸學研究分水嶺式的人物。他對水滸愛到了極點,覺得後面的幾十回寫了招安,不帶勁了,跑氣了?跑了什麼氣?英雄氣啊!宋江好端端的一個農民起義軍的大首領,一下子成也了投降派,再成為階下囚,簡直就是沒有好下場。那108將呢?也成了投降派,死得死了,出家的出家了,簡直就是英雄當不得呀!氣死人啦!所以,金聖嘆大筆一揮,砍成了七十回。在這七十回裡,宋江是高大上的,108將都是高大上的,特別是林沖丶武松丶魯智深他們,反正除了燕青之外,英雄們個
都是氣慣長虹,舒服,太舒服了。一句話,就是符合了金聖嘆的歷史觀丶英雄觀丶藝術觀——
他說:水滸是最好的文學作品,應當排在《三國演義》的前面。施耐庵是最明事理的君子!
用現代社會的眼光看,金聖嘆是有大智大勇的,也是有很高藝術眼光藝術思想的。他的看法和做法,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性,也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作者的讚許。
但是,金聖嘆腰斬水滸,與忠於原著的思想不符,也不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和事實。施耐庵所以要寫招安,不是出於害怕什麼,也不是對農民起義有什麼敵意,而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不然,他的著作就會大煞風景。施耐庵不是一“野”人,或者說,他是忠於歷史忠於生活的“野”文豪。
-
7 # 文拾遺
金聖嘆是明末清初蘇州吳縣人,著名的文學家、文學批評家。他為人狂放不羈,能文善詩,因歲試作文怪誕而被黜革。後為應科試,改稱金人瑞,考第一,但絕意仕進,以讀書著述為樂。評註不少古典,奇才也。
其主要成就在於文學批評,對《水滸傳》、《西廂記》、《左傳》等書及杜甫諸家唐詩都有評點。
他對《水滸傳》的點評主要如下:
1. 腰斬水滸
現今流傳的《水滸傳》主要有三個版本:一百二十回本故事完整,適合初讀;一百回本少了徵田虎、討王慶的故事;而七十回本也稱作”金批本“,金聖嘆將俗本第一回定做“楔子”,把第2回到第71回構成70回本,這是金聖嘆對《水滸傳》小說進行文字整理和情節修改後所形成的版本。
在金聖嘆看來,70回之後的招安等情節,是羅貫中的狗尾續貂之作,金批本《水滸傳》由“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驚噩夢”一章回作結,沒有招安,沒有眾將星散,只有盧俊義一夢夢見梁山各首領被捕殺,以此暗示水滸的後來走向。正是“始之以石碣,終之以石碣。“
(始於洪太尉伏魔殿中開石碣放走妖魔,終於天降石碣列刻一百單八天罡地煞)
對於金聖嘆為何腰斬水滸,各人評說莫衷一是,有人說這是金聖嘆在向朝廷獻媚之舉,大筆一揮借盧俊義之夢設計了一出嵇康殺盡108人的橋段作為終局,金聖嘆所在時代流賊遍天下,強盜自然是不可提倡的。
也有人認為水滸的前70回關乎“俠義”,英雄們奮起反抗,鬥奸臣,殺惡霸,這是當時的學子內心所渴望的“抗爭”,而後五十回的受招安,為朝廷出征,眾將相繼死傷等,是英雄們向朝廷低下了頭顱彎了膝蓋,這不是金聖嘆所樂見的,遂全部刪掉了。
2. 更改水滸
金聖嘆對水滸的改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金聖嘆刪去了水滸傳原本的所有詩詞
看過水滸原著的都知道,每位英雄出場都有一首詩詞描畫,還有一些描寫情境,風景,戰鬥的精彩詩詞, 這些對於人物刻畫和故事渲染的作用功不可沒,而且施耐庵的才華也得以顯現,私以為刪去頗為可惜。
其二,金聖嘆按照自己對人物的理解對原文進行修改
其中以對宋江的態度最為明顯。金聖嘆幾讀水滸,每讀一遍,都厭惡宋江多一點,最初金聖嘆的眉批宋江是“可愛”的,而後面再讀愈覺得宋江“不忠不孝”至極,反覆讀之,宋江簡直是和吳用一般“純奸詐”的小人。
以上的態度轉變極為明顯,後面金聖嘆感覺在批語中罵宋江已不過癮了,於是親自下場更改文字,徹底坐實宋江奸人之名。
如李逵取母回來一段的原文為:
“李逵拜了宋江,給還了兩把板斧。李逵訴說取娘至沂嶺,被虎吃了,因此殺了四虎說罷,流下淚來。又訴說假李逵剪徑被殺一事,眾人大笑。晁宋大笑道:“被你殺了四猛虎,今日山寨裡添得兩個活虎,正直作慶。”眾多好漢大喜,便教殺牛宰馬,做筵席慶賀兩個新到頭領。”
金聖嘆改為:
“李逵拜了宋江,給還了兩把板斧,訴說假李逵剪徑被殺一事,眾人大笑;又訴說殺虎一事,為取娘至沂嶺,被虎吃了,說罷,流下淚來。宋江大笑道:“被你殺了四個猛虎,今日山寨裡添得兩個活虎,正直作慶。”眾多好漢大喜,便教殺牛宰馬,做筵席慶賀兩個新到頭領。”
大家笑的是真李逵遇假李逵被剪徑一事,被金聖嘆改為宋江笑李逵殺四虎而全不同情李逵母親被老虎吃了,小小改動,宋江的形象一下子就跌到塵埃了。
3. 開小說批評之先河
單就藝術批評的角度來講,金本《水滸傳》是不可不看的。金聖嘆未必最懂水滸傳的結局,但他必定最懂施耐庵的文筆。
有時看到古人讀文章興盡時留下的批語“妙!妙!妙到毫巔!”只說這個文章好,卻又不說哪裡好,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而金聖嘆的文批,大到小說的佈局,故事的排序,人物的出場,小到時節的變化,人情的往來,角色的語氣,你想不到的妙處,悟不出的妙趣,看不出的妙筆,他都一一點明,並且不吝誇讚。
比如林沖風雪山神廟一節殺陸虞侯時掣出的那把尖刀,看不懂的可能認為時作者筆力所及隨意畫出,但其實早在林沖得知陸虞侯來到滄州時就有所鋪墊。
林沖聽了大驚道:“這三十歲的正是陸虞候!那潑賤敢來這裡害我!休要撞我,只教他骨肉為泥!”店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了;豈不聞古人云‘吃飯防噎,走路防跌?’”
林沖大怒,離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買把解腕尖刀,帶在身上,前街後巷一地裡去尋。
【夾批: 刀在此處帶起,看官記著。O遙遙然直於此處暗藏一刀,到後草料場買酒來往文中,只勤敘花槍葫蘆,更不以一字及刀也。直至殺陸謙時,忽然掣出刀來,真鬼神於文也。】
類似的種種草蛇灰線的文法,東雲見鱗,西雲見爪,不細心的讀者自然是雲山霧罩的看不清,而金聖嘆撥雲見日把種種埋藏在紙面之下的精彩都展現在讀者面前,相當於“開彈幕”重新認識了水滸傳,也讓人更瞭解施耐庵的才情。
我是非常推薦大家閱讀金聖嘆版本的《水滸傳》的,後世的小說批評基本都有金聖嘆的影子。金聖嘆本就是個桀驁不馴的狷傲之人,他的淋漓揮筆不管是刪是改是批是贊都是一個文人的性情,藝術是主觀的,我們應該包容,這也讓我們看到《水滸傳》文學藝術的更多詮釋。
(圖為施耐庵像)
順治皇帝說金聖嘆“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時文眼看他。” 而施耐庵寫下《水滸傳》這樣的名著,很多人認為其對人物刻畫的筆力絲毫不遜於《史記》,我們且把金批本《水滸傳》當作兩個才子的高山流水吧!
回覆列表
評論古人做啥?這個時代人的思想意識和古人能等同嗎?時代不同了,社會發展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觀點也發生了變化。金聖嘆評水滸,完全憑其個人的封建社會意識,認同之次,大筆一揮給個贊字,不認同之處,大筆一揮給個混字。對於水滸傳中的諸多人物,包括108將,至今還有人評頭論足。真是吃飽了沒事幹,古書堆裡閒心散。文人墨客,若被政客們利用了則借古喻今,或借古諷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