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羽寓嶼

    玉的保健功能   

    中國素有“玉石之國”的美譽,古人視玉如寶。據傳,朝朝代代,帝王嬪妃養生不離玉;嗜玉成癖如宋徽宗;含玉鎮暑如楊貴妃;持玉拂面如慈禧太后……祖國古籍稱: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無毒。各流派的氣功大師一致認為,人身有“精、氣、神”三寶,“氣”的使用尤為突出,而玉石是蓄“氣”最充沛的物質。   

    有些人在研究玉石養生的機理後認為,玉石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鋅、鎂、鐵、銅、鉻、錳、鈷等,佩帶玉石可所含微量元素被人體面板吸收,產生特殊的“光電效應”聚焦蓄能,形成相當於電子計算機中諧振器似的電磁場,與人體發生諧振,從而使各項生理機能更加協調地運轉。

    某些玉石尚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奇妙的物理特性。有人認為,當光點對準人體的某個穴位時,能刺激經絡、疏通臟腑,有明顯的治療保健作用。位於人手腕背側有“養老穴”,常佩戴玉鐲,可得到長期的良性按摩,不僅能祛除老人視力模糊之疾,且可蓄元氣,養精神。   

    嘴含玉石,藉助唾液所含營養成分與溶菌酶的協同作用,能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熱,平煩懣之氣,滋心肺,潤聲喉,養毛髮,不失為玉石養生的又一途徑。玉在山而草木潤,玉在河則河水清,由此可見玉石養生有益無損。  

     玉是一種天然礦產,礦物是中藥中的一類極具特色的組成部分,中國對它的研究具有悠久的歷史,而寶玉石又佔其中很大一部分。中國古老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唐本草》、《神農本草》、《本草綱目》中均稱玉可:“安魂魄,疏血脈,潤心肺,明耳目,柔筋強骨……”,據現代科學測定,玉材本身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如鋅、鐵、銅、錳、鎂、鈷、硒、鉻、鈦、鋰、鈣、鉀、鈉等,它的療效已在外科獨佔鰲頭。它曾是我們祖先防治疾病的武器,也曾長期作為養生防老和煉丹術的主要藥物。現在用於腫瘤治療更顯示出異乎尋常的作用。從藥物學角度來講,長期配戴自然礦物可以補充人體不足的元素和微量元素,吸收或排洩過剩的元素和微元素,使人體保持一個特有的正間值。

    比如:     

    紫晶、石英:有鎮靜、安神之功     

    金剛石:避邪惡,使人精力旺盛     

    紅寶石:對男性陽痿患者很有效     

    綠寶石:能提高人的生育能力     

    藍寶石、海藍寶石:能緩解呼吸道系統的病痛     

    琥珀:能幫助人克服抑鬱     

    軟玉:潤心肺、清胃火     

    瑪瑙:清熱明目     

    綠松石:解毒、清肝火     

    青金石:解毒、清黃水、解鼠瘡、滋陰烏須     

    孔雀石:治痰迷驚、疳瘡。   

    如今,我們以玉石為原料,加工成精美的裝飾品美化生活、陶冶性情、以至怯病延年。其產品直接用於健身保健的有:玉枕、玉墊、健身球、按摩器、手杖、玉梳等,對人體具有養顏、鎮靜安神之療效。長期使用,會使你精神煥發,延年益壽。

    玉的裝飾功能   

    珠寶首飾是一種財富,又是一種裝飾工藝品,自遠古時代開始,人們就已喜歡佩戴珠寶玉飾。   古代人們佩玉,主要不是簡單的裝飾,不僅僅是表現外在的美,而是表現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養的程度,也就是表現德,同時還具有體現人的身份、感情、風度,以及語言交流的作用。古代君子必佩玉,也即要求君子時刻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規範人的道德,用鳴玉之聲限制人的行為動作。 時至今日,珠寶玉飾仍然視為幸運和社會地位的象徵,並已逐步成為表現個人性格、裝飾、品位、風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從外表上令整體的衣飾打扮得更加明豔照人。

      現代玉飾的品種款式多種多樣,有:各玉珠串、各玉手鐲、各玉髮夾、翡翠掛件、套裝飾品、各玉戒指、金鑲玉品、各玉腰帶等琳琅滿目,除岫玉、瑪瑙、密玉等玉料外,還採用翡翠、青金、雞肝石、孔雀石、東林石、珊瑚、水晶、芙蓉石、木變石等等玉石原料。規格款式不斷翻新,單珠串就有平串、寶塔串、花色串、異形串、隨形串等等。這些珠寶玉飾透過精心的配帶,會給你的生活、衣飾起到珠聯壁合的效果。

      華人對玉的特殊愛好自古有之,喜愛玉甚於黃金和其它玉石,在古代“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與玉比德焉”,並以玉的溫潤色澤代表仁慈、堅韌質地象徵智慧,不傷人的稜角表示公平正義,敲擊時發出的清脆舒暢的樂音是廉直美德的反應。正因為此,自古以來得到人們由衷的偏愛。   如今,玩賞玉的款式、造型、紋飾、創意及做工等都有很大改進,更加強調玉的吉祥性、玩賞性和藝術性,其主要品種有玉器人物、花卉、雀鳥、走獸、器皿、玉山籽雕等各種中小擺件,各玉盆景,瑪瑙觀石,水晶原石,玉石樣本,玉石籽料等,從原石到雕件應有盡有,形態優美、色澤豐富、做工精緻、別具情趣。使人們在觀賞、把玩中得到精神和文化的享受,特別是閒時觸控玉飾往往產生一種舒適、高雅的情趣,使人感到無比的喜悅、興奮和滿足。還有在室內裝飾時,玩賞玉件與字畫、古玩及其它工藝品組合配置,能夠相映生輝、營造出居室的典雅文化氛圍。

      另外,玩賞玉器作為禮品、信物、吉祥物等廣泛應用於人們日常生活和各種交往之中,是親屬、朋友、友好之間表示愛心、感情、良好祝願或祈求平安的首選饋贈之物。

  • 2 # 笑大人個口

    古人常常以玉來比喻君子,覺得玉具有美好的品德。而且覺得玉能給身體帶來某些好處,避免一些不好的東西,這種獨特的玉文化,讓華人喜歡配帶玉飾。古今的華人在對玉的喜愛上沒有區別。這是精神方面的,世俗方面呢?古人帶玉佩跟今人帶首飾是一個道理,都有一種炫耀的成分。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古人的衣服脖子以下都是包的很嚴實的,袒胸漏肩是一種很不文明的行為,掛在脖子放到衣服裡誰能看見。我們今人佩戴掛飾是因為我們現今的衣服樣式,即可以襯托衣服又可以露出來讓人看見。把玉做成玉佩掛在腰上滿足了炫耀的需要。而且古人的衣服下襬都很長,大風吹過,想想都知道是什麼場景了。在腰帶上掛上玉佩,不僅美觀,而且可以壓住衣服下襬。在一些特殊場合不至於出醜,這是古人智慧的體現,一舉兩得,一石二鳥。

  • 3 # 陳年仁

    從古至今,華人愛玉,以玉比德,以玉養德,不只是因為它外在的美,而是因為透過它的鑽研之美閃爍出一種深刻的內涵.玉作為自然界中一種礦物集合體,經過大地的經久錘鍊和人工的 碾磨雕琢,它那種堅韌純潔高雅通透溫潤的自然屬性充分的顯示出來,並對東方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歸結到一點就是玉的品格.玉在愛情中充分顯示出人們對愛情的崇高讚美,使玉這一自然物質在愛情中熠熠發光,玉的品格比附在愛情中,使玉和愛情得到昇華,在浩瀚的古玉文化中,比德的思想更是讓人驚歎,人們僅從一個自然物質,經道德情感的攝入後,。越發突出了玉的魅力,使玉和君子在倫理道德體系中不斷髮揮出重要的作用,“君子比德與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以及“言念其人,溫其如玉”的風格更是體現出君子人格,玉德思想更是豐富了中國的文化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玉的觀念一直留在人們的腦海中,玉的外在形態和內在品格透過人們的意象化,不斷的被人們吟詠唱和.“洛陽親友若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些詩詞中都用玉來抒發內心的感情。因此中國的玉文化有著偉大的民族精神,有“寧為玉碎”的民族氣節,“化為玉帛”的團結友愛風尚;“潤澤以溫”的無私奉獻精神;“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潔氣魄;“銳廉不撓”的開拓進取精神.

  • 4 # 宮殿君

    玉佩?你帶嗎?相信很多小夥伴肯定不帶,就算這玉價值連城你也不會將它別在腰間,多土啊!

    可是在古代,至少在原始社會時,玉就成了當時男人們的必備之物,他們不會覺得別在腰間會土,正好這是個可以炫耀的略帶時髦的小玩意兒,同時,這玉還可以幫他們一個“大忙”!

    “古人佩玉,啥時候開始的呢?”

    其實在很多影視劇裡,我們都能看到古人佩玉,尤其是讀書人,幾乎人人佩,而朝堂上的官員們也都佩,追根溯源,咱們中國至少在早在紅山、良渚等原始文化繁盛的初民時代,就已經有了這種佩玉的傳統。

    “為啥要佩玉呢?”

    那麼,古人為什麼腰間要佩玉呢?大家可以試想一下,為什麼同時代的西方世界就沒有佩玉,比如古埃及文化,他們都是佩些金銀銅鐵等。

    關於原因,小君總結出兩點:

    玉被賦予了特殊的道德含義,具有文化哲學的寓意。

    咱們都聽過一句古話,叫“君子佩玉”,意思是說,只有君子才能佩玉,這玉就是君子的廣告牌,就好像告訴別人:“看,哥帶著玉,哥是君子!”

    這種思想大約起源於西周的時候,當時有這麼一些話:

    玉“溫潤而澤,有似於智;銳而不害,有似於仁;抑而不撓,有似於義;有瑕於內必見於外,有似於信;垂之如墜,有似於禮。”—《五經通義》

    孔子曾說:“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認為玉具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應該有的品格。

    因此,這玉被賦予了一層濃濃的道德味,用來形容君子。

    同時,這玉有著很深的禮制意義,我們都聽過“蒼璧禮天”,玉在古代重要的祭祀禮儀中也是個很重要的信物。

    古人常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意思是說,這君子可不能隨便拋棄身上帶的玉,因為玉能幫你更像“君子”!

    咋幫呢?

    史籍上有記載:

    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禮記·玉藻》。

    簡單說,就是這玉帶在身上能讓你走起路來特別儒雅,像君子一樣,因為帶著玉走路只有在不快不慢有節奏的步伐下才能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同時因為玉佩撞擊發出的聲音很遠就能聽到,以示正人君子的行為是光明磊落的,不會偷聽或偷看別人。

    佩玉還有實用功能,防走光!

    其實除了上述所說的文化和道德含義,腰間佩玉還有著非常實際的功能——防走光!

    咱們看古人的衣服,你比如說周代和漢代,都是那種寬袍大袖,這樣的衣服夏天還好,可萬一要是冬天天氣冷或者風大的時候,那就慘了,一陣風颳過來,非得把衣褲吹起來,完全走光啊,連你有多少根腿毛都能被人看見,太羞羞!

    那咋辦呢?

    是不是系根皮帶,扣上紐扣就行呢?對不起,當時還沒有這東西的發明。

    因此,古人想到了在腰間戴玉來解決。當時有一種很重的玉,名“組玉”(如下圖),就是由好幾種玉一起拼疊而成,它的最大作用就是帶在腰間,鎮壓衣物所用。

    想想古人還真是挺聰明的呢,贊一個!

  • 5 # 般若心經

    古代的時候玉與王同字,同為“王”字。王,三橫一豎。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意為能將三者參透融合。因此,能通天達地者是為王。玉,乃王器,祭天地表現內心敬意的載體,佩戴玉器即是被天地庇佑、身份尊貴的象徵。

  • 6 # 風雲說收藏

    在上古時期,玉是通神之物,人們在使用石器的時候發現了一種更加堅硬緻密的石頭——玉石,併為它的色彩和細膩而著迷,認為這一定是上天有意給他們的賞賜,並且可以透過部落巫師用這些石頭跟上天對話,這就是玉石的神玉時代。&良渚文化玉琮

    在部落文明在向王權時代發展的過程中,玉石的功能也在悄悄的發生變化,由單純的通神之物慢慢變成了一種佩戴習慣,從而在王公貴胄間興起佩玉的風尚,認為把玉佩戴在身上會得到神靈的護佑。隨著雕刻技藝的不斷提高,玉石越來越精美,王佩戴美玉不但增加美觀,更增加了王的威嚴,這段時期,玉石是王玉的時代。&戰國玉組佩

    這個時期,配玉的制度開始出現,玉石的使用僅限於卿大夫,士及百姓佩玉被視為僭越。也是這個時期,周公姬旦制定玉器的禮儀制度,把佩玉上升到冠絕古今的高度。孔夫子比德於玉,把玉石提升到了道德的精神層面。君子比德於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這些觀念在春秋戰國時期深深的紮根玉中國文人的心坎裡,上行下效,社會底層的百姓也莫不以玉的高潔來要求自己。

    一直到了宋朝,社會經濟繁榮,百姓對自身精神文化的要求有了提高,再加上生產力的提高,玉石作坊前所未有的增長,玉石得以走下神壇,走入尋常百姓家。&宋代白玉鵝

    隨著宋代玉雕風格的世俗化,更貼近百姓的生活,讓玉石在民間也受到推崇,玉石文化已經融入人們的血液中。古人尚玉,是真愛,今人佩玉,只為其背後的金錢價值。今我輩皆飽學,尚不能如古人好琨如瓊瑤,嗚呼哀哉。

  • 7 # 歷史研習社

    文學作品中,從屈原的“長餘佩之陸離”,到宋濂同窗的“腰白玉之環”,再到曹雪芹筆下賈寶玉的通靈寶玉,玉有各種含義;古裝影視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主人公以玉佩相贈,接受者或貼身收藏或系與腰間,以彰顯二人非同尋常的親密關係。玉佩在古人身上被賦予了重要意義,為何玉佩在古人的眼裡備受青睞呢? 《紅樓夢》通靈寶玉正面

    等級身份的象徵

    《禮記·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漢朝以前,尤其在周朝,玉佩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這一時期,以組玉佩為主,組玉佩是身份地位的體現,其形式多樣,等級嚴格,身份越高,組玉佩長度越長越精緻;身份低者,組玉佩則較為簡單短小。在陝西寶雞茹家莊西周墓地,第一等級墓地一號墓墓主人弓魚伯從頭部、頸部、胸腹部、腰部、手部、腳部掛滿了玉器玉佩,而在第三等級的平民墓葬群裡卻沒有發現任何成型的玉佩,只有少數幾件管制和珠小件玉器。繁簡之間,貴賤瞭然,身份等級越高者,用玉越多,社會地位更為尊貴煊赫。 組佩玉

    配飾美化之用

    《禮記·玉藻》:“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則鳴佩玉”,《東周列國志》:州籲佩玉秉圭方欲鞠躬行禮;《文心雕龍》:“叔儀乞糧於魯人,歌佩玉而呼庚癸”,身上的佩掛,或懸於頸,或系與腰,這裡所述佩玉皆為服飾的配飾美化所用。玉本身所具有的外觀,溫潤細白,典雅靜謐,無論是璞玉天成還是精雕細琢,一塊好玉,人觀而愛之,或把玩,或裝飾,優雅的外觀讓玉佩本身增值,簡言之,玉佩是一種配飾,是服飾的一部分,這也成就了玉的基本功能——裝飾美化。

    寄情於玉

    玉在中國文化中有著特殊的地位,玉是吉祥之物,是一種有靈氣的寶物,正所謂“通靈寶玉”,一塊上好的玉件能給人帶來好運,趨吉避凶,佩玉石可養生,身上佩玉可防疾病,佩玉則百邪不侵。民間還有一種說法,玉能補氣辟邪,一個佩玉的人如果遇到不幸,玉會先碎,災禍也會減輕。這叫“玉碎人全”。“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在中國古代男子佩玉這種習俗中,往往運用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這樣的中國傳統圖案造型,以民間諺語、吉語或者神故事為題材,透過借喻、比擬、雙關、象徵,諧音等手法,達成“一句吉語一幅圖案”,反映古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充分體現了玉石文化的精髓。隨著朝代更迭,社會變遷,玉佩佩掛的嚴肅性越來越少,裝飾意味越來越重,最終成為佩掛於身,寄意標高的寄情物件。參考文獻多克梅:《中國古代組玉佩研究 》劉明輝:《兩週時期組玉佩初步研究》羅丹:《戰國時期楚國組玉佩研究》

  • 8 # 吞吞57

    古代人為什麼喜歡戴玉?

    一、玉具有養生功能

    人養玉,玉養人,玉里含有很多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鋅、鎂、銅、硒、鉻、錳、鈷、透過人們的佩戴與面板摩擦,從而滲進人體被我們吸收,有助於人體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協調平衡,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在《本草綱目》中曾經記載“玉氣味甘平無毒,主治除胃中熱,喘息,煩懣,止咳,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輕身長年”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先除了佩戴和把玩玉以外,還用做內服,由此可見玉對於人體來說是具有養生功能的了。

    二、玉的品性

    中國曆來就有玉石之國的美稱,古人更是將玉視為珍寶,並認為玉可以蓄精養元,將玉作為扳指,玉壺和掛件的隨身帶在身上,變成對健康的嚮往。

    在春秋戰國時期,管仲孔子就有“玉有九德”“玉有十一德的說法”最終到漢朝發展成為許慎說所的“玉有五德”。儒家也信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將佩戴玉和人的道德聯絡起來,人們也會形容君子“溫潤如玉”。

    三、寄託美好向往

    古神話中,人們相信盤古死後骨髓化為玉,能夠驅邪,將他們視為祥瑞的器物。

    《山海經》記載,“君子服之,以御不詳”人們相信佩戴玉能夠健康,抵禦災禍。與之潤能消除浮躁,之色愉悅身心,之純精華汙濁。所以在古代,人們都會為自己或愛慕之人佩戴玉石,表達美好的嚮往。

    而現在,玉對於我們來說已經不單是沒有生命的礦石,已經成為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寓意的象徵和精神寄託。

  • 9 # 吳抒文

    很多種對玉佩的解釋,和原來古文化對玉佩理解越走越遠,我說說自己的理解,

    青青子佩。——《詩·鄭風·子衿》

    共王之服玉佩玉。——《周禮·王府》。注:“王之所帶者。”

    遺餘佩兮澧浦。——《楚辭·湘君》

    好聽的聲音也會被形容成“如鳴佩環”意思是玉器碰撞發出的美妙聲音。

    這裡的佩指的都是玉佩,中間的意思是皇公貴胄佩玉,也指佩是美好的情感。和玉玦不同,玉玦是警示作用,而玉佩指高貴和美好寄託,所以玉佩都是雕刻吉祥,美好和感天悟地的智慧。後來玉佩被人格化,給人取名字,指美好的品行,容貌。

    前一段時間我寫過兩篇龍鳳佩文章,順便分享一下幫助理解。

    商 龍鳳佩 減地陽紋(越是高級別的古玉越讓我們看到古人的哲學,世界觀和價值觀,這些都是傳統文化精華)

    龍,象形字。甲骨文,象龍形。這個佩中間是個斜坡的黑洞,意思是星宿和宇宙中或者說銀河系發出的能量和資訊,像龍一樣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不可琢磨。

    鳳,初為象形字,表示雨常與風相伴,在六十四卦中,有個巽為風(巽卦),象曰:一葉孤舟落沙灘,有篙無水進退難,時逢大雨江湖溢,不用費力任往返。指的是無形能量到有形的物質世界,和物質世界的規律。

    龍鳳在一起樸素的哲學,是無形的能量和有形的世界是雙向陰陽互生,相互平衡。作為一個有高能的人應該懂得把握此消彼長的規律,成就美好。鳳上龍下,指的是:處於物質世界的我們也可以把握機會,主動去平衡和改變能量和資訊世界。

    鐘形龍鳳佩

    戴在身上的惟有玉佩,指美妙。這塊鐘形龍鳳佩意思是:皇親貴胄,男女之間能量匹配,陰陽和諧,琴瑟友之,美妙不亞於司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哺乳期可以燙髮染嗎,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