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懂的胖子
-
2 # HR墨田農夫
首先,四線城市月薪四五千的收入相當於一線城市八九千的收入,一線城市各種生活成本都比較大,一個月的租房和水電費都要花掉一兩千,並且一兩千還只是住稍微比較大一點的單間而已。其他還有生活費,上下班的車費等也要花掉一兩千,還只是一個人的開支。
其次,在一線城市能拿八九千的人不多,可以說百分之八十的人的收入也就是四五千,有高技能高學歷的除外。
第三、打工能發財的機會是很少,也只是養家餬口而已,要發財還是要創業,但創業也許能發財,也許會比現在的收入還少,甚至會虧的一分錢都沒有,還負債。
第四,如果覺得自己人脈,資源都有,能獨立創業,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第五,創業前要做好前期的市場調研,做好規劃,取得家人的諒解和支援,人生短短几十年,此時不搏何時博,至少努力過。
-
3 # 若諾莫末
四線城市,國企,月薪5000,但是沒有關係,晉升無望。是堅持還是離職創業?
這個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單就這個工作本身以及收入來說,已經是一份很好的工作了,很多人都渴望不及的。
但是,還要結合現實實際來說:
第一、樓主的家庭負擔首先,如果樓主沒有家庭負擔,那麼無論是繼續在國企平淡下去,還是理智創業,都不會有太大壓力,創業成功了萬事大吉,失敗了,對家庭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但是,如果樓主的收入需要來支付家庭的全部或者大部分開銷,包括房貸(或者以後的房貸),是家庭的頂樑柱,這個收入只能滿足家庭的基本開銷,不會有多富裕,如果再加上有父母需要贍養,那麼就會壓力很大了,在這種情況下,建議樓主不要衝動,
首先,先繼續這個工作,以保證家庭的正常生活開支。然後在工作之餘,以合夥人的方式嘗試著做些不影響工作的副業,先累積一定的經驗,讓家人或是朋友現場管理,如果發展的好,就辭職做全職。
第二、樓主的現有資源
如果樓主目前沒有任何資源或者創業的保證,那麼建議樓主慢慢籌劃,待準備充分後再離職創業,尤其是今年因為疫情,很多行業都受到了影響。
但是,如果樓主已經考察好了創業的方向,甚至已經建立了相關的人脈,供貨商,客戶等資源,那就展開拳腳,好好開始自己的事業。
第三、現有工作發展的可能性
樓主有提到因為沒有關係,升職無望。其實社會發展到現在,體制內的我們所謂的仕途或官場,也是存在很多可能性的。關係對於仕途的發展雖然仍重要,但是已經不是唯一了。樓主在猶豫不定的時候,可以好好分析下,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自己發展無望,這個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是受某個人的影響還是自己個人能力的影響。如果是暫時的某個人的影響,是否等一段時間可以解決。如果是個人能力的問題,是否可以透過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提高個人的能力,來創造出晉升的可能。畢竟樓主現在的這個工作相對來說已經比較好了。
-
4 # 暖心的vanilla
不知道你年紀多大了,很多時候個人的選擇和年齡是有很大關係的。需要綜合考慮!
筆者周圍的很多40、50的員工,因為年齡大了,即使是有技術有職稱的,也不太容易找到工作。而也有一些認識的年紀小一些的90後,有事業編制,但因為事業單位限薪後,果斷跳槽到外面的民營企業,工資收入至少漲50%。
職業生涯的發展,是堅持原來的工作,還是自主創業,這是需要統籌兼顧綜合考慮的!下面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個人年齡
毛主席曾經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終究是你們的。這說明年輕多麼的重要啊!年輕就是資本,即使犯錯,也有重頭再來的時間和能力。
如果你35歲以下,在四線城市的國企,月薪到手5000。說實話,其實還是不錯的了,小地方到手能有5K,如果你又是本地人,這個待遇還算不錯的了。舉個例子,一線城市,碩士研究生剛畢業,到手也差不多7K,但房租就是很大的一筆開支。
沒有關係,晉升無望,其實不僅僅是國企的現象,而是很多單位的現實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夯實自己的實力是唯一的出路。就如之前很多人都認為讀書無用論,認為讀了書出來也是找不到工作的,但事實上是,一般而言,讀書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是大機率事件。讀書和不讀書,現在資訊這麼發達的時代,機會是完全不同的。你年輕,只要不斷的夯實自己的實力,總歸會有機會的。
筆者的姐夫也是在西南某一國企,無背景無關係,中專畢業,一直在車間一線工作,三班倒,上夜班,但是個人很勤于思考,也很勤奮,靠自己的努力,自考了本科文憑。多年來,潛心專研車間裝置的各種效能,成為全車間、全廠都有名的修理工。40多歲了,還被選拔了參加全國工匠技能競賽,和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歲30多歲的本科生、研究生等同場競技,從筆試到實操,最後獲得了全國工匠一等獎。
沒有關係沒有背景,確實不容易得到提拔。和他一起進廠同樣中專畢業的,很多都已經是車間主任、公司副總、工會副主席,發展得很好的,都已經是大集團的副總了。之所以舉這個例子,也想說明,在基層的榮譽感和幸福感也是有的,靠自己的實力獲得認可,心裡是很踏實的。全國工匠一等獎的獎盃和榮譽證書並不是當官升職就能獲得的。
所以,在國企也好,在公司也好,在能保證基本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多夯實自己的實力比什麼都重要,眼光要長遠一些。
如果你35歲以上,說明你已經具備了至少10年以上的從業經驗,如果還沒成為技術骨幹或者中層領導,那應該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自己的短板在哪裡?再有的放矢,進行學習,學習是終生的事情,雖然學習不一定能帶來立刻的經濟效益,但學習可以幫助任何年齡段的人成長!
如果你沒有相應的個人實力,只憑空這山看著那山高,即使你離職出去創業了,也不一定會有好的成效。畢竟成功的很多法則都是相似的。
二、個人能力
個人能力的問題,是一個綜合實力的考量。
有的人性格外向,情商高,比一般人容易表現自己,也更容易獲得上級領導的認可。但是現在的職場競爭很激烈,光有高情商還不一定升職,還得具備高智商,也就是在你的專業崗位上,你得有基本過硬的職業技能。
所以,光靠嘴皮子,發展不長遠,還得練就一身“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本領和技能。
年輕的時候多學習,多積累,不負韶華,後面的人生路都不會太差。
前幾天,上直播當網紅的羅永浩,一直奮鬥了這麼多年,即使現在來做直播了,當天的帶貨量那也是槓槓滴。有人說48歲的羅永浩到了中年危機的末期,其實人生何時曾會受限?當你拋開一切,擼起袖子加油乾的時候,你的經歷也同樣是你的一筆財富,這也給了你隨時重新開始的勇氣和能力。
我們大部分都是普通人,要想過不普通的生活,那要先做好“預戴其冠,必承其重”的準備。所以,很多時候,實力,還是實力說話。
筆者身邊朋友的公司裡,一位做財務的女生,大學本科畢業,進入世界500強工作,個人喜歡南韓影星,就自學韓語、加入粉絲團、參與粉絲團運作,業餘時間踏上追星之路。30歲前,在一線大城市得到了去澳洲外派工作一年的機會。回國後,仔細思考了自己的愛好和方向,以及自己想要的人生。然後果斷從500強離職,參加了娛樂圈經紀人的培訓班,然後順利成為了國內某一錦鯉明星的經紀人。
對於這位女生而言,自己喜歡娛樂圈,自己懂韓語、英語、中文,還懂財務審計,還知道如何運作粉絲團。這樣的綜合實力也是她自己一步步練出來的,最後發展成了自己的職業,職業和愛好結合在一起,那就是真正的事業!
如果你認為你已經具備了離職創業的天時地利人和,那不論你是什麼樣的年紀,你都可以放手一搏。關鍵的關鍵是你自己要對自己有一個充分的認識!
三、個人積蓄
普通家境的普通孩子,有好的想法、敏銳的視角、敏感的市場感應,也可以放手一搏,即使失敗了,那就繼續再找工作。正因為是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已經養育自己20年,自己走入社會,就不能再給父母增加太多負擔,而是自己應該承擔自己相應的責任。所以,創業有風險,離職需謹慎!
筆身身邊也有一線城市的熟人,有位研究生畢業,工作已經近10年,家有兩寶,時間經歷都很有限,最後從公司離職,自己租了一個小鋪面,開了加盟的熟食店,從老家找來了一位員工看店,她自己既照顧了孩子,又經營了自己的小生意。因為她有底氣,這10多年的積累,自己已經買好房,家裡的積蓄可以讓她做一些自由的選擇。
你在4線城市,也會有4線城市的商機。即使你創業失敗,至少你還可以有房住,有家回。
所以,還是綜合考量自身的情況!
個人對自己的清楚認知很重要!想想自己具備什麼樣的綜合能力,想過什麼樣的人生。想清楚了,任何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
5 # 凱哥獨家記憶
我也是在國企工作,也經歷了你同樣的迷茫,我也掙扎過,說實話都失敗了,沒有取得什麼好的成績,說白了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無資金,無人脈,如果你和我情況類似就不要輕易離職了,可以在業餘時間做做副業,開個小店,或者搞搞微商,做做兼職也行,我現在在做自媒體,如果你的副業做的好了,再大幹一番也不遲!
-
6 # 海步深河尚
四線城市國企5000元月薪,已經超過國內大部分掙工資的人月收入。誰都想晉升,但是比例更小。根據你的描述,創業失敗的可能性比較大。
要想創業成功,個人情商的因素很重要,就算努力也做不到。
舉個例子,你想設計製造飛機,與智商有很大關係,不是努力就可以辦到的。
這屬於兩種型別的人,想做不適合自己做的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假如破釜沉舟,對自己的傷害更大。
-
7 # 決勝高三
四線國企員工月入5000塊,實際上已經是一個不錯的收入,但是看得出來你是一個追求上進的人,希望獲提拔晉升,繼而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或者收入,面對晉升無望,似乎有些鬱鬱寡歡,想要打碎飯碗,開闢新天地,以我個人22年北漂經驗,提醒你在做決定之前,務必想清楚三個問題:
第一,國企現狀現在的企業,給你的飯碗是否結實,未來某一天會不會被動的被打碎,所以在做決定之前,一定要以發展的眼光來判斷你現在所處的國企,未來十年或者幾十年可能的發展預期。
第二,個人年齡要想揮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瀟灑的破釜沉舟去創業,還要看看你的年齡,輸得起輸不起。創業有兩個必要的因素,一個是資金,第二個是年齡。在假設啟動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個人年齡如果超過35歲,就需要慎重考慮。一般的創業初期需要3到5年的時間,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按照普遍規律來看,創業失敗機率很高。所以三五年之後也就是在你40歲左右的時候,如果大機率失敗的話,那麼重頭再來機會可能就不在了,這個時候是進退兩難,錢賠光了,工作回不去了,年齡大了再去找工作,已經不容易被社會所接納了。
第三,創業動機每個月輕鬆到手5000塊,福利待遇甚好的國企,你偏偏要打破重來,那麼創業的動機是什麼?是要與不能晉升賭一口氣,還是要風風火火賺大錢?如果是前者,我勸你還是要冷靜下來,不要衝動。如果是後者,對於一個從未在社會商場摸爬滾打過的國企職工來說,創業確實是危機四伏,風險很大,要慎重選擇為上。
如果你想明白以上三點,就應該清楚到底是該苦苦堅持,還是破釜沉舟去創業。惟願你的生活風平浪靜,鳥語花香!
-
8 # 職字不提
我的觀點:國企員工晉升無望,是應該繼續堅持還是奮起創業,其實可以好好考慮以下三個問題:1.當前的工作到底怎麼樣,除了晉升之外是否還有別的無法忍受的事;2.創業不是一個人的事,要得到家裡人的支援;3. 能否承受創業失敗的結果。如果以上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果斷去創業吧;如果但凡有一個否定的答案,那麼還是建議繼續堅持吧,在工作之餘可以做個副業再多一份收入。
一、國企的工作到底好不好?除了晉升之外,是否還有別的無法忍受之事首先說明,國企員工月薪5000,一般說的都是稅後,只有私企說的才是稅前。稅後5000,那麼在稅前應該是8000多,不用說在一個四線小城市,即使在一二線城市,這個工資也不算低的,放到四線城市,那就超過80%的人了。除了工資之外,國企一般福利待遇比較好,過時過節都會有節日慰問禮品,再加上年終獎,達到一萬不成問題,已經領先90%的人了。
國企工作都比較清閒,加班很少,更沒有什麼“996”,有充足的業餘時間來陪伴家人,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除此之外,國企工作非常穩定,很少主動裁員或者開除人。
所以辭職之前要考慮清楚,當前的這份工作,放在一個四線小城市,待遇還是非常不錯的,除了晉升無望之外,如果沒有存在其他觸碰底線或無法接受的事,還是挺不錯的。
二、創業不是一個人的事,最好得到家裡人的支援題主當前在一個四線小城市,既然想創業,那在當前城市肯定是不行的,“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執行成功的也就寥寥幾個,所以必然要背井離鄉、遠離家人,至少要去一個二線城市甚至一線城市。如果題主當前沒有結婚還好一點,如果已經成家、有了孩子,那就得慎重考慮了,選擇創業陪伴家人的時間必然會大大減少。另外創業是需要錢的,或者可以說前期就是拿錢砸出來的,砸錢少了就不可能成功,那麼家人的生活質量必然降低(土豪請略過),如果事先沒有徵得家人的支援,那麼必然會引起一系列的矛盾,後院已經起火了,還怎麼在前面安心的衝鋒陷陣。所以,要想創業,家人的支援是必不可少的。
三、決定之前先考慮最壞的結果,創業失敗能否接受創業就是九死一生,據資料統計,90%的初創企業會在兩年之內死掉,能活到五年的就更少,而在這些僥倖活下來的企業裡,成長為優秀企業的機率不到10%,由此可見,建立是有多麼的艱難。
雖然說創業還沒開始就考慮創業失敗的事,是沒自信的表現,是不吉利的。但是未雨綢繆總是不會錯的。如果創業失敗,導致自己的小家庭一夜回到解放前,那這個代價就太大了。
另外,別想著什麼創業失敗再回原單位上班,這是不可能的。從國企離職,那麼是沒有機會再重新回去的。
總結所以說,創業之前要考慮清楚以上問題。如果僅僅是想獲得更多的收入,不妨在工作之餘做點副業,開個順風車、做個閃送、自媒體啥的,每個月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
9 # 灰色地帶的蝴蝶
別管幾線城市,就衝著,有個穩定工作。
我們這一線,人到中年了,面臨失業的人,羨慕不已!
咱不能要求太多,我們是大學畢業就失業。好不容易工作10多年,遇上疫情,公司不景氣,即將失業,愁啊!
您就別倒騰了,穩定工作多好!
回覆列表
即便是國企月薪比私企低,很多國企員工都不願意放棄國企的工作。國企或央企等單位帶來的除了薪資,還有以下優點:
1、工作穩定性較高。結合這次疫情,很多私營單位開不出工資,甚至面臨破產倒閉,國企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現在的國企都是大型、巨型企業,因為承擔提供就業、稅收、國家基礎行業投入等社會責任,基本不可能倒閉。所以,在這些單位工作,即便遭遇市場波動、遭遇自然災害,始終能保障員工的基本權益不受影響。
2、聽起來更高階一些。國企上班和在私企上班,周圍人或吃瓜群眾聽了,都會覺得國企更高大上一些。社會大眾對國企還是迷信的,認知上會更傾向於國企更好的觀點。
3、額外的福利更多一些。福利不僅僅是錢。現在國企關於錢的福利都很少了,因為中央規定的原因,但是有制度、規定支援的福利都在發放。除此之外,國企帶給員工的社會資源、子女就學方便等等,都是私企無法提供的。
還有很多不同地方的差異,導致很多人寧願工資低一點,也願意待在國企,不去私企。歸根結底,是因為平臺的不同。
至於樓主,四線城市國企工資5000元左右,其實不算低了。如果綜合考慮、權衡利弊後還是想去私企,建議慎重考慮。
國企就像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