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投資觀察室
-
2 # 帶頭大哥的哥哥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答案肯定是有用的,但是有用與否還要看你自己是否能吸收,如果失敗了也從不找原因,那失敗再多次也是沒用的,失敗的經驗之所以寶貴,是因為從失敗中我們可以反思自己,找到不足的地方,從而能夠有機會提高。
失敗的經驗是通用的,不單是在投資方面,在其他任何方面都是非常有用的,人的成長基本就是一個體驗失敗的過程,沒有誰是一路成功著過來的,人這一生,都是踩著失敗前行,只不過有人能迅速跨過去,而有人,卻一輩子止步在失敗的圈子裡跳不出來。
回到投資上,失敗的經驗也是非常寶貴的。你失敗了,肯定是因為自己投資系統的不完善,找到這些不足的地方,你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提高。
可以這麼說,不學會反思總結失敗經驗的,永遠不能在市場賺錢。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3 # 老韓實盤
投資失敗的經驗到底有沒有用?看對誰來說了,對有的人投資失敗的經驗就是成功之母,但對另外一些人估計就是一敗塗地的起點,這要看這個人的底氣和意志力如何。對一個有底氣有遠大目標和有意志力的人來說,失敗就是成功之母,繼續投資就會達到光輝的頂點。
失敗的經驗是通用的,不單是在投資方面,在其他任何方面都是非常有用的,人的成長基本就是一個體驗失敗的過程,沒有誰是一路成功著過來的,人這一生,都是踩著失敗前行,只不過有人能迅速跨過去,而有人,卻一輩子止步在失敗的圈子裡跳不出來。
回到投資上,失敗的經驗也是非常寶貴的。你失敗了,肯定是因為自己投資系統的不完善,找到這些不足的地方,你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提高。
可以這麼說,不學會反思總結失敗經驗的,永遠不能在市場賺錢。
-
4 # 元角分百千萬
當然有用,可以讓他人引以為戒,不再掉坑。
當然,投資失敗的坑遠不止你遇的這麼一小點兒,還有更多的坑和陷井,它們偽裝的跟白骨精似的,只看你有沒有孫大聖的"火眼金睛”。
-
5 # 豐敏
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用在股市不一定,首先股市的風險無處不在,第二點個人資訊是不對稱 ,在股市裡資訊是第一,散戶要跟蹤機構思維,做到堅持不追高謹慎小心
-
6 # 量化程哥說投資
投資失敗的經驗到底有沒有用這個話題一直都是有爭議的,過去有爭議,現在有爭議,相信未來也一樣會有爭議,主要是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量化擒牛老師站在我的角度來說說,我認為只有認真做總結,深刻吸取失敗案例的經驗教訓的經驗才會有用。主要是基於以下幾點的認知:
一、失敗是成功之母其實這句話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吧,讀書的時候就作為經典語錄鼓勵大家遇到挫折和失敗不要放棄繼續努力的名言之一。失敗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我們說很多偉大發明都是不斷的試錯的過程,直到最後成功。、
這個和投資貌似不太一樣,投資每次都是需要資金的,你試錯多了,試試就沒本金了。
二、投資少犯錯誤就是成功上面已經說了失敗就是試錯的過程,但在投資領域每一筆資金都是寶貴的,試錯太多資金會白白損失掉,所以傷不起。之前聽一個大師說過,在投資領域你少犯錯誤就有可能更成功,別人犯的錯你最好不要親身再去嘗試,明明是錯的為什麼還要用真金白銀去試錯呢?看見別人的失敗經驗還是要學的。學得越多,你犯錯的機會越小,犯錯成本越低,那節約下來的不就是更容易成功嗎?
三、在這裡特別是對新股民說,借鑑別人的成功的方法,避免失敗陷阱。在投資領域,特別是股市裡面投資,借鑑別人成功的方法非常重要,這個可以迅速成長起來少走彎路。新股民一般想對他們說,前期多看少動多學,投資方法策略建立起來了賺錢就變得相對容易了。
-
7 # 社長財經
投資失敗的經驗到底有沒有用?這句話的提問者,來自於還沒有進行過投資的人。因為真正投資過的人,而且失敗的人都會知道投資失敗的經驗,對你的一生影響深遠。
投資就像心電圖很多人投資,想象中都是一飛沖天一馬當先,一舉成功等等。一旦進入實際投資,你就會發現,投資其實就像心電圖有波瀾有起伏,才是人生。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第1次投資就能夠一帆風順的指導,成功為止。從大佬們的投資人生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投資的過程是艱辛的,複雜的,多變的。
所謂投資就是要有選擇性的,要用錢去試最終的結果,並不是由投資者本人來決定,而是根據當前市場發展狀況和原始創作團隊的努力程度來決定。
換句話來說,沒有失敗投資經驗的投資者,不是一個好的投資者,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投資者。
所有最終能夠成為大的企業,加大的投資人的人,基本上都經歷過大風大浪,總結了很多失敗的經驗教訓,在下一次啟航的時候,他都會一一規定為自己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投資失敗的經驗社長的一生當中經歷過無數次的創業,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在每一次創業和每一次失敗之後,都會有不同的失敗經驗總結,但總體的失敗經驗教訓有以下幾點。
第1點,如果你投資創立一個企業,那麼你從公司成立的那一天起,你要運營的資本金必須要超過18個月以上。
第2點,創業原始團隊的組建,不光是粗人,而且每個人多多少少都要出錢,這樣才能夠維持創業團隊的粘性。
第3點,從公司成立的那一刻起,作為公司的主要負責人,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融資。
第4點,當你在投資過程當中賺到錢的時候,一定要購買相應的固定資產,比如房屋黃金等等。
第5點,當你真正投資失敗的時候,你才能夠看清你周圍的人到底哪些是你的合作伙伴,哪些是你的,利用夥伴?哪些是真正能夠陪伴你走到最後一刻的人?
綜合來看,作為一個投資人來說,他的一生主要以投資為主,那麼投資失敗的經驗教訓是他下一次投資的參考標準。如果沒有投資失敗的經驗教訓,而是進行紙上談兵,相信這輩子他也不可能有一個良好的投資結果。
-
8 # 屠龍有術
01
有人問:
投資失敗的經驗到底有用嗎?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投資失敗的經驗是毫無價值的,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一句安慰人的謊言。舉個例子,咱們就以愛迪生髮明燈泡為例……
愛迪生髮明電燈:1878年9月,愛迪生開始研究電燈,前後花了十幾萬美元,要知道,在1887年,十幾萬美元可是一筆鉅款……1879年10月21日,電燈研製成功,為此試用了接近1600種材料進行試驗。1880年,愛迪生在世界各地尋找合適的製造燈絲的材料,一共找到了六千種左右,其中竹子所制燈絲可持續點亮一千多個小時。愛迪生為了研究出實用的白熾燈,據傳一共做了7000多次試驗,用了6000多種材料。02各位,我們從愛迪生髮明燈絲的過程,就知道,愛迪生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7000多次,最終才成功了一次。
自然科學試驗,一天之內,可以試驗幾次,分別試驗不同的材料。
但是,社會科學試驗,你有一個想法,能否賺錢,能否升職,通常一天之內,是不可能知道結果的。
有一個想法,能否升職,能否賺錢,一般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才能知道結果。
例如馬雲的阿里巴巴公司在美國上市,馬雲成為千億富豪,那是用了20年努力和奮鬥,才取得的成果。
也就是,驗證馬雲的電商這個想法是否正確,用了一二十年的時間。
03愛迪生髮明電燈,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7000多次,都是錯的。
咱們就不說社會行為,不說升職加薪,創業專案,需要幾個月到幾年時間去驗證是否正確了……
咱們就假設,升職加薪,創業專案,第1天做了,第10天以後就能知道結果……
按照愛迪生6000多種材料試驗失敗的結果。
你要獲得6000種失敗的,不可能行的失敗方案,才能成功一次。
一年365天,10天驗證一個想法是否正確(現實中驗證一個想法是否正確,需要幾個月到幾年,甚至像馬雲一樣,需要一二十年,才能知道最終結果)。
那麼,驗證6000中想法是否正確,就需要164年……
你能活164年嗎?
能活80年就不錯了。
這就意味著,你希望依靠積累各種錯誤的經驗,去獲得成功,時間是不允許的。因為犯錯的範圍太廣泛了,而導致成功只有那麼極少數的因素。所以,要想成功,是去尋找各種錯誤的經驗是沒用的,因為錯誤的經驗是沒有絲毫價值的。
-
9 # 期貨小魚
這個肯定有用,有失敗才有可能成功,最起碼抗風險能力增加了,如果一直順風順水,可能一次重大失敗可能就被打趴了。
-
10 # 股海阿亮
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是有一定道理的,炒股就是不斷的從錯誤的炒股方法中慢慢去改正,從而後期得到盈利。炒股沒有捷徑可走,必須經過各種磨練才能在其中百分之十的盈利投資者中佔有一席之地。
-
11 # 牛牛說金融
有啊,非常有實戰意義。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如果在失敗中不總結,就不會有教訓。
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歷和其他幾個明星的經歷就會知道,在失敗中,可以找到很多自己可以避免的坑。
1、江恩理論是失敗大王
江恩是美國著名的投資家。現在他創造的江恩理論,在世界金融投資,技術指標系統裡面都有一席之地。
但是江恩在晚年,是虧損一塌糊塗的一個人。這個明星投資經理曾經坐擁上億美元的身價又在金融投資上,虧得體無完膚。相遇的晚年是靠自己講座賣書為生的。
但是這一切,都不能,說明將是一個非常失敗的。
將獨創的分析理論,曾經在金融市場,名聲大噪。他曾經多次精準預測價格。它的誤差基本可以達到美分那個級別。
隨著理論的公開,交易了,投資開始出現了失敗。
我們去看一個人,不要看他如何成功,但是一定要看他如何失敗,因為這會讓你避免很多很多。。
2、股票操作學作者
在臺灣的股評師裡面,股票操作學的作者是不得不提的。
這本書,我是翻了很多遍,每次看都會有新的收穫。這位作者在臺灣股市,可謂虧得體無完膚,但是,並不能否定他在股票,技術上的一些心得。
他對技術指標的一些理解和對技術指標的應用,做了非常詳細的講解,可以讓一個股市小白,充分了解股市的一部工具書。
這本書是,目前我依然還會經常沒事翻一翻的書。
我最初認識這本書就是因為,作者是一個虧損大王。但是當我詳細研讀這本書之後發現。這本書,對技術的描述,令我佩服啊。
這是一位投資人在血的教訓下寫出的總結,股票操作,技術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知行合一,但是人最難的就是知行合一,這裡面有太多心理學的範疇,以及人性的研究。
3、個人經歷
如果說一個人,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虧錢,讓他絕對不會知道自己如何賺錢。
我在行情好的時候才能大賺,也在行情差的時候大虧過。
北京在一輪牛市可以做到20倍,熊市可以從槓桿到爆倉。
這是我自己的經歷,就是,不知道敬畏市場,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學習市場。行情好的時候,運氣可以讓你賺錢,行情不好的時候,實力會讓你虧錢。
但是一定要自己總結,虧錢是什麼邏輯,賺錢有什麼邏輯?這樣,你才會明白股市的規律,這樣你才能在推理一下,操作。
在股市沒有經歷過大虧,你肯定不會成熟,在股市裡一直打轉,你絕對會膨脹。雖然如何總結虧損,才是未來,更好盈利的一種方法。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大家怎麼看呢??
-
12 # 蝸牛視界線
事情是這樣的,繼中油寶事件後,我購買了天然氣的銀行也停止了能源買賣。意味著我只能把舊倉位平掉,不允許開新倉位。
銀行的理由是保護大眾資金安全, 避免產生更大風險,聽上去似乎很合理。
因為我的天然氣大部分是價格底部進入,也設定了止損,看好後續上升行情後,我覺得風險已經很低。
所以,在朋友勸我一起止損清倉時,我還是堅持留下了倉位。
但我忽略了,遊戲規則裡面很重要的一環,就是連續能源投資面到期需要轉份額:
(連續)天然氣投資,銀行每個月都會自動幫你轉期,而每期轉的金額並不同。
對於沒天然氣投資經驗的朋友,我來簡單解釋下:
那麼你原來的10元錢,就換成2個5元的蘋果。等你換了以後,這個蘋果的價格又會很快地恢復到原來的2元。
所以你最終會發現,蘋果的價格還是2元,但你一個月後就只有了2個2元的蘋果。
在銀行允許自由買賣之前,這個換期蘋果的價格並不會相差太多,且顧客是允許透過自由買賣去避免這個換期風險。
但新規定後,就不一樣了,投資者只有兩個選擇:
1 把手頭倉位全部清掉,哪怕是虧錢。
2 守著這些倉位,等著每個月換期,被國際交易所剪羊毛。(銀行說他們只是中間平臺,所以羊毛不是他們剪的)。
這對於買漲的客戶,意味著:
1 你只能現在的價位(歷史低位)拋掉,而不能進,哪怕看著長期利好。
2 不清倉的客戶只能接受被動轉期,而不能主動出入,避開轉期風險。
因為之前轉期金額區別不大,我就沒太在意這個問題。
但我錯了, 最錯的是:
當一個投資的環境和遊戲規則變了,我沒深入思考這意味著什麼,只憑藉以往經驗來守住不放。
當我發現賬戶錢連續三個月急劇下降(但國際天然氣價格卻是持平,甚至上升),我這才發現銀行每次轉份額,價格都拉的非常高,然後在轉期後一週內,價格又被快速地打壓下去。
我這才真正意識到問題所在。然後,我做了一個別人認為很幼稚的行為,我去“投訴”了銀行。
我承認當時內心的不甘,但銀行人士還是快速給了我專業、深入的解釋:
銀行天然氣價格是和哪個國際平臺行情掛鉤
什麼渠道可以詳細瞭解每期轉份額的參考價格
我們轉期的羊毛,不是被國內銀行,而是國際金融平臺收割的。(從資料上看,我能接受)
我也是第一次從官方途徑,知道在哪個平臺上可以看到和銀行掛鉤的天然氣和轉期金額的參考資料。不得不說,我之前的部分理解是錯誤的。
每個投資者需要自己全面、深入地去學習和了解每個投資產品,萬不可用真金白銀去體驗自己不瞭解的事情,那無疑是一種“賭博”。
但這些資訊,我在銀行任何公開渠道都難以自己去了解到。
更重要的是,新規的設定,對原有客戶並不公平,造成留倉的客戶,將持續被國外金融機構收割韭菜。
希望我失敗的投資經驗對大家有幫助,但願賭服輸:是我自己對投資知識掌握不全面,對新政策研究不深入,導致今天的失敗。
不怨天不尤人,希望這將是我投資和學習的另一個起點,而不是終點。
回覆列表
失敗的經驗當然有用,可以把自己失敗的經驗刻在腦海裡,或者總結在冊,讓自己以後少踩雷,少些彎路!
但是在投資中,更重要的是成功的經驗,或者叫一些有用的經驗。不斷總結出有用的經驗,那麼你才能把投資做好,你才算掌握投資之道,通俗來說就是摸到門道了!
失敗的經驗只能算是發現問題,但是成功的經驗才算解決問題。你不斷的失敗,發現了一系列問題,只會讓你覺得投資很難,難以把握,此時的你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也許你離成功很近,但仍舊差臨門一腳。
舉例來說,你炒股看技術分析,K線走勢,但是你用了各種方法,最終結果是虧損不賺錢的。此時的你仍舊找不出一套有效的策略去解決問題。失敗的經驗會導致你得出錯誤的結論:技術分析沒用。如此你轉向基礎面分析,認為炒股還是要看宏觀形勢,但是由於你掌握的知識不足,對於基礎面的分析過於主觀片面,要知道很多經濟專家也不能準確去預測。而且有時候基本面不會立刻反應在股價走勢上,最終你又以失敗告終。此時的你完全不知道該如何炒股,錯誤的經驗一大堆,走過的彎路一大堆,多年的炒股經驗仍舊沒讓你實現穩定盈利。
所以說,成功的經驗更重要,哪怕是一些很簡單的有效經驗,不斷總結,最終將會摸透投資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