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0
回覆列表
  • 1 # 談法說律

    我透過自己的經驗和聽聞,給你以下五點建議。這五點建議是沒有什麼實際行動的,是一種心理暗示,一種從內部進行改善的方法。

    第一,用中性的詞句描述發生過的事。就是說,儘量不要有情緒性的,揣測性的,感受性的詞句出現。比如,“我剛才被人狠狠地踩了一腳,痛得要命,腳背都快要折了。那個人平常就很蠻橫,對我的態度也很不好,他一定是故意的!真他媽倒黴!”可以在心裡描述為“我剛才被人踩了一腳,腳背發疼。”

    第二,不要把或然的事當做必然的事去對待。

    還是上面那個例子,不要去評定別人的動機,尤其是負面的動機。指不定他真的是不小心的呢?透過這樣的有意識的矯正,今後在遇到一些或然發生的事情時,我們要逐漸做到不但不去往壞處想,甚至不必去揣測別人的動機,你會看到大多數時候那麼做只是在做無用功,而且也的確沒有必要。

    第三,對已經發生的事,既然無法改變,就不要抱怨。當木已成舟時,再多的抱怨也於事無補,不去回顧負面的場景,是拒絕壞情緒產生的關鍵。

    第四,把心思放在如何改善未來的情況上,不要有“受害者心理”。把關注的重點放在評估和改善上,這裡要注意做到儘量客觀,而不要把事情的嚴重性誇大。

    第五,日常生活中,不要放縱自己情緒化。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最簡單的,不要把負面的話掛在口頭上,諸如“尼瑪”,“氣死人了”,“怎麼那麼點背”的話儘量少說。面對一個問題,第一不是表達自己的感受,而是提取資訊,當你把負面的事情先抽象為一個或幾個概念的時候,你的情緒就會平穩很多。

  • 2 # 積香苑

    一、理解“發脾氣”

    1.從“發脾氣”瞭解自己的價值觀與底線

    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每個人都有脾氣,脾氣是情緒的直接體現。我們可以透過“發脾氣”的狀況,瞭解自己或對方的價值觀和底線,更加明白自己/對方是什麼樣的人,從而“識時務”與其相處。

    2、偶爾“發脾氣”是允許的,不必掛懷

    心理學上有一個暴露原則,意思是我們若要讓人更加相信我們,適當的暴露自己的缺點,這樣才能讓人更容易信服。因為“不完美”而更真實,因為真實而讓我們更自在。

    3.“發脾氣”是關係遞進中的必經之路

    所有的關係都需要經歷,衝突,修復,理解與包容的過程,這樣關係透過這些反覆的過程打磨,才會變得更好。

    4.生理上的不適可引起“發脾氣”

    ✔️睡眠不好

    ✔️血糖問題

    ✔️甲狀腺問題

    ✔️女性週期,更年期

    ✔️心理疾病

    ……

    二、管理過度“發脾氣”

    1.心理學家認為,過度的情緒反應跟一個人的性格和特定經歷有關。所以,在每次“發脾氣”後要覆盤一下,在自己的成長經歷中,有沒有過相似的經歷,這次“發脾氣”是共振了哪個問題,這次“發脾氣”是想得到什麼?

    2.把負面情緒當成一個瞭解自我的視窗

    在生活和工作中,任何情緒都是我們感知和體驗生活的重要途徑。當情緒失控、發脾氣時,說明我們有某些心理需求被過度的壓抑或者忽略了。這時,我們需要仔細探索自己的內心,不斷地與自己心裡的陰影和解。

    3.放下“預期”,充分溝通

    很多時侯,我們得放下“預期”(他/她瞭解我…),事實上,我們必須假設“對方”(親人,朋友…)是不瞭解我們的,要取得“別人”的瞭解和配合是需要充分溝通的。這樣,“低預期”可以防止“高落差”,而讓我們更滿意現狀。

    4.調理身心健康

    如飲食習慣的管理,規律運動,科學睡眠,心理減壓等。對於“發脾氣”的情緒過程來說,既存在著多重性的腦中樞,又有許多內臟和軀體反應作為情緒表現的重要基礎。簡言之,情緒、情感的生理基礎是藉助於複雜的神經一體液調節機制而實現的。身體舒服了,在一定程度上,“發脾氣”問題也會得以解決。

  • 3 # 儂HX

    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不盡己意的事情,倘若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相同的問題時,有的人表現很淡定從容,有的人急燥憤怒,有的人憂愁焦慮等等,這些反應都是每個人的真實性格和內在的修養,精神的高度和寬度所致的結果,想讓自己遇事不發脾氣,那就充分的瞭解自己的優缺點,然後再朝著自己嚮往方向不斷去修煉打磨自己,最後,你必將成為你嚮往的那個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玩手機多長時間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