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傻白甜小九
-
2 # 馮生健談
懷孕後很容易會感覺腰疼,這種疼痛隨著孕期越長越劇烈,嚴重時會影響到日常活動。妊娠腰痛特點大多為輕中度疼痛,休息或變體位後可緩解。疼痛為鈍痛,按摩疼痛部位有舒適感。疼痛大部分為間歇發作,大多在產後自行消失。
孕婦腰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腰部是人體的軀幹的主軸,腰部動作的活動幅度常常較大,俯仰、側彎、旋轉等動作都需要腰部力量。懷孕後,卵巢黃體細胞產生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這些激素會刺激孕婦腰背部肌肉,減弱腰肌組織的張力,由於懷孕時間增長子宮日漸增大,身體重心漸漸前移,為保持重心平衡,在站立或走路時,孕婦的肩部及頭部會向後仰,形成一種孕婦特有的挺胸突肚姿態,這種姿態容易造成胸部脊柱的過度前凸彎曲,而腰肌組織在激素的刺激下本來就處於應激狀態,時間長了就會引起腰部疼痛。隨著子宮逐漸增大,子宮對腰骶神經叢的壓迫是孕晚期的引起腰部疼痛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孕婦腰痛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有資料顯示,其發生率為49%~81.5%,主要發生在孕晚期。孕婦平日若缺乏鍛鍊,腰背肌力量不足,導致腰背肌肉易疲勞而誘發腰肌勞損,更容易腰痛。腰痛會影響孕婦的生活與工作,過半孕婦還會因腰痛而夜間驚醒,甚至失眠。研究表明半臥位休息是最為有效的減輕腰痛方式,站立位是最可能加重腰痛的姿勢。鍛鍊活動與否也和孕期腰痛有關,適度鍛鍊者腰痛發生率較完全不動者低。但如果患者的工作需要較大體力,則也易於導致腰痛,所以過度活動也不應該。
孕婦如何緩解腰痛呢?
1、保持正確的坐、立、臥姿勢,緩解妊娠期腰疼。
坐姿:孕婦坐著時可於椅背上放柔軟靠墊,舒緩背部壓力,雙腳放於矮凳上,不可蹺二郎腿,幫助腿部血液迴圈。
站姿:在孕期一定要避免站太長時間,若站的時間較長,可將兩腳一前一後站立,並每隔幾分鐘變換前後位置,使體重落在伸出的前腿上。
睡覺:側身睡,雙腿屈彎,以減輕腰部負擔。
鞋:在妊娠後期由於生理前凸加大,此時應適當墊高鞋跟,高度在2 ~ 75px 為宜,這可減小腰部受力有利於減輕腰痛。
2、核心穩定性訓練有助治療妊娠期腰痛。
核心穩定性訓練是針對核心肌群(腰-骨盆-髖)進行的穩定、力量、平衡等能力的訓練,不借助器械的練習和結合器械的練習,每個動作都必須嚴格控制身體姿勢,強調神經系統的參與。在治療慢性腰痛方面的有效性。
訓練包括:
①腹式呼吸:端坐於瑞士球上,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平放於膝蓋上,做深長腹式呼吸,吸呼比為2∶1。每組10 次,共10 組。
②提肛訓練:姿勢同①,做提肛動作,維持3秒,每組10 次,共10 組。
⑤收腹提臀提踵:站立,雙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雙上肢水平前伸,抱瑞士球,做收腹、提臀、提踵的動作,維持10秒,再回到起始部位,重複10 次。共約30分鐘。整理活動包括肌肉牽伸和放鬆,共5分鐘。每日2 次,每週不少於6 次,共訓練12 周。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指的推薦量是包括日常飲食中所獲取的鈣,並不是吃鈣片的推薦量。最好從食物中補充鈣質,每日飲用牛奶500ml,可得到約600mg優質鈣,多攝入可連骨帶殼食用的小魚、小蝦,大豆及其製品,以及深綠色蔬菜等含鈣豐富的食物。如果不喜歡牛奶,或食物中獲取實在不足,可考慮鈣補充劑:檸檬酸鈣或氨基酸螯合鈣,不推薦碳酸鈣對於胃不太好的人,服用過多可能會引起便秘。
[參考文獻]
1. 中國康復醫學雜誌2012年第11期《核心穩定性訓練治療妊娠期腰痛的臨床效果分析》
2.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年第13期《綜合療法對妊娠晚期孕婦下腰痛的臨床療效觀察》
-
3 # 生命召集令
懷孕時候很容易感覺到腰痠腰痛,尤其是懷孕後期。那麼為什麼懷孕後期會容易造成腰痠、腰痛呢?
脊柱是人體的中軸線,承擔著人體減震、負重以及運動的功能,所以脊柱的作用很強大。其中腰椎的作用更大,因為腰椎的不論是彎曲角度還是活動度都比胸椎、頸椎更大,也就是腰椎更靈活。脊柱本身有四個彎曲,頸椎、腰椎是凸向前的,是為了更好的平衡人體的重量以及活動時所受的力量。懷孕時候由於寶寶不斷長大,對母親脊柱也是個挑戰,因為腹部的重量變大,身體的重心不斷前移,加上本身腰椎有個生理曲度是向前的,就會使得胸椎腰椎都有向前凸出的趨勢,時間久了,腰部自然會酸脹、疼痛。其次,是由於增大的子宮會對腰骶叢神經進行刺激造成腰部的痠疼。
那麼懷孕後期平時應該怎麼保養自己?首先,孕婦應該有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要適當運動。可以諮詢專門的孕婦運動指導。其次,就是平時睡覺最好要墊著腰部,最好側躺,緩解腰部的不適,減輕腰部的負重。坐的時候,可以稍伸展的姿勢,後背要有靠墊,腳下應該稍微墊高點。但是無論是坐著還是躺著,時間都不宜過長。站立時間也不宜過長,可能會造成水腫、加重腰痛。無論休息還是運動,最重要的是適量。
懷孕後期多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一旦不適應立即就醫。
本期答主:邢宇浩,醫學碩士
-
4 # J媽學堂
孕期腰疼是很多孕婦都有的狀況,懷孕的早期中期晚期腰痛的原因又是不同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又如何緩解呢?
孕期不同階段腰疼的原因1.早期腰痛比較輕微,主要是由於子宮後傾、壓迫直腸和韌帶造成的。
2.懷孕中期和晚期的腰痛,主要是胎兒迅速增大使子宮逐漸增大、腹部向前,上身後仰,背伸肌持續緊張,造成腰、背部過度疲勞,很容易就腰痠背痛,一般來說在休息後症狀可減輕。
3.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孕期身體需要充足的鈣來維持孕婦身體和胎兒發育的需要。如果攝入的鈣不足也會引起孕婦的腰痠腿疼。
孕期腰疼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臥床休息。避免長時間的站立或者步行。一般產後腰部肌力恢復後,疼痛感會逐漸消失。
-
5 # 文海話育兒
懷孕八個月屬於孕晚期了,現在胎兒的生長髮育越來越快,這個月準媽媽的體重將會增加3斤左右,胎寶寶的體重約1.5千克。 因為肚子變的很大,以至於準媽媽看不到自己的腳,行動越來越吃力了,隨便活動下都感覺到腰痠,如果長時間走動會感到下腹部或者腳跟疼痛,隨著胎兒的生長,子宮位置上移壓迫腹部和心臟,準媽媽會感覺到胸悶。
根據題主的描述,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做些適當的家務還是有助於活動身體,利於順利分娩的,同時也能帶來良好心情。不過,為了安全起見,準媽媽做家務也要有所講究。1.隨著肚子越來越大,身體越來越笨重,所以做家務應該以緩慢為原則,不要一口氣做完。
2.不要長時間站立,否則很容易引起腰痠,應該做15分鐘家務後停下來休息。
-
6 # e醫路有你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孕產婦數近年急劇上升,對於我本人來說,我又要做父親了,因此對相關知識瞭解較為透徹,孕期諸多不適也是各位孕媽媽關注的焦點,孕期腰痠疼痛不適是孕期常見的症狀之一,從醫學上來理解,特別是孕晚期,孕期腰部痠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孕期由於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鬆弛素可使骨盆韌帶及椎骨間的關節及韌帶鬆弛而導致腰骶部及 肢體疼痛不適
2.孕期骨質沒有改變,但是多次妊娠,過密,不注意維生素D及鈣質補充,會引起骨質疏鬆,導致孕期腰痠
3.孕晚期大部分的孕婦為了保持身體平衡,出現典型的孕婦姿勢,頭部肩部後仰,腰部向前挺,另外孕期孕婦重心會向前移加重腰部的壓力從而引起腰痠
4. 孕期由於腎臟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另外孕激素使泌尿系統平滑肌張力降低,一般孕中晚期腎盂及輸尿管可輕度擴張,並且孕期子宮為了順應胎兒增大的需要,可發生不同程度的右旋,可以導致右側輸尿管受壓,致使輸尿管尿液逆流,導致腎積水(一般1.0釐米以下的積水需要定期複查),但這種情況一般分娩後可自行緩解恢復。
以上情況一般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法來緩解
1.適當按摩 2.注意臥床休息,建議右側臥位,主要是以自己感覺舒適的體位為主 3.建議從備孕期間或者孕早期開始適當鍛鍊,增加腰部肌肉力量 4.避孕床墊太軟,睡眠期間加重腰部壓力,5.避免穿高跟鞋,加重腰椎負重。
以下情況引起的腰部痠痛需要引起注意:
1.婦科炎症,孕前如果有陰道炎,附件炎、盆腔炎,既往孕前有下腹部疼痛的建議孕前一定注意治療,避免延誤轉為慢性炎症
2.孕期合併高血壓患者,孕晚期陰道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持續性的腹痛,腰痠或者腰背疼痛,建議及時就診醫院,需要檢查排除胎盤早剝
3.部分孕晚期可以出現不規律的宮縮伴有腰部痠痛,下墜感,或者伴有陰道出血者,建議排除先兆早產。
孕期出現腰部疼痛酸困不要太過緊張,也不能太過大意,定期孕前檢查,可以為您和您的寶寶保駕護航!
-
7 # 喬棟談健康
一直努力在科普,備孕之前一定要重視頸椎、腰椎病的處理,如果曾經有過腰痛病史,一定在產前處理好相關的隱患問題,做一下腰腹部鍛鍊,不然大月份極易出現腰部不適。
腰痠四大因素懷孕八個月,寶寶應該很大,出現腰痠,主要有4個方面的原因,前2種不必處理,後2種如果生寶寶之後還有,建議及時就診。
1.懷孕期間激素的作用,導致韌帶鬆弛,這樣會導致我們的脊柱出現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可能會造成腰部的痠痛與不適感。
2.體質較差,正如我講的,隨著寶寶重量的增加,腰腹肌力量較差的媽媽,就會由於腰部承擔的重量過大,出現疲勞性痠痛。
3.腰肌勞損,由於腰部負擔越來越大,長期的過度受力或者曾經就有過腰痛史,極有可能導致腰肌勞損的發生,彎腰時間長就會腰痠。
4.腰椎小關節紊亂,正如你講的,你也做家務活,例如拖地的時候,拖把離身體過遠,極有可能導致小關節紊亂,一個姿勢久就會腰痠。
結語出現腰痠就多休息,看透過我們身體的自愈能力可否調節,畢竟大月份,症狀不明顯,醫生也不會急於給你處理,一定不要亂服用藥物來減輕症狀,避免對寶寶造成影響,如果持續這樣,休息也不好,可以去醫院看一下。
回覆列表
懷孕八個月出現腰部明顯痠痛。懷孕之後女性的盆底韌帶會鬆弛,加上孕婦的子宮逐漸增大,所以腰部承受的壓力增大,會出現腰部酸脹、疼痛等不適,除了不要從事重活,不要搬動重的東西之外,建議您不要長期保持一個姿勢不變,可以適當多做腰部運動。另外,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鈣防止骨質疏鬆也是有效的方法。如果疼痛特別明顯並且逐漸加劇不能忍受,就需要就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