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侃哥老傅
-
2 # 楓葉a獨舞
他鄉留不住靈魂,故鄉留不住人身,農民工要怎樣才能回家?這的確是中國民工面對現實發出的吶喊,我覺得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待:
首先,從社會經濟層面來看: 中國四大特區以及後來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是是國家層面實行對外開放引進外資,並從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多方位扶持發展的結果。全國各地的民工紛紛湧入各開放城市務工,創業,廣大民工為企業發展和城市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每年的春運潮和過年時的返鄉潮就是就是歷史對廣大民工貢獻的最好詮釋。
2019年國家出臺300萬以下城市落戶全面放開,300~500萬大城市落戶條件也全面放寬的戶籍改革政策。但對大多數打工者來說,高昂的房價扼制了絕大多數民工想要落戶大城市發展的願望,因此就不斷有人發出我是北漂廣漂之類的自嘲和我們只是城市匆匆過客的感嘆。而返回家鄉就業機會更少,並且工資也更低,上有老下有小,養家餬口都成問題,只得繼續抱著和家人分離的思念外出務工,造成了很多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問題以及空心村的現象。政府已經關注到了這些問題,並且著手逐步改善,比如補貼農村貧困戶,打通最後十里路,建設美麗新農村,精準扶貧等等。
其次,從精神思想層面來看:
什麼是家?家是心靈的港灣,是心中最牽掛的地方,是走到哪裡都不能忘的地方,家是人生的起點,是情感的歸宿,是幸福的希望 。 尊老愛幼是中國的傳統美德。
人們常說父母在家就在。我們從小到大,都是父母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天。如果我們是年輕人,那麼父母在哪,那裡就是我們的家,那裡就是我們的精神寄託所在。所以我們在外面打工,如果有條件可以接父母到城裡來住一段時間,如果沒沒有這個條件,我們就要多給父母打打電話,有機會就要回家看望父母。
還有就是,夫妻和家就在,子女孝家就在。也就是說我們在打工的同時,也要經營好夫妻情感,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如果我們是中老年人,同樣要經營好兒女情長,女慈子孝,其樂融融。
人的一生,最讓人割捨不下的,就是生你養你的家,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貴,無論你是權重還是位卑,家,就是每一個人的根,善待自己,善待家人!
與君共勉!
回覆列表
這個是中國當前或以後二十年內廣大農民群眾所面對的現實問題。是中國由農業國向工業國轉型期間必須經過的時期。由於中國農村人多地少,以及中國改革開放由東南地區向西北的政策方針,農業技術的提升,讓農村剩餘勞動力只能透過異地務工來解決就業和縮小地區經濟差距。由於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必定導致異地務工的流動性,也就出現了“他鄉留不住靈魂,故鄉安不下肉身”的問題。
中國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是地區經濟的發展相對平衡,讓沿海發達地區的工業,如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內地各縣級城鎮發展,讓各地區縣鎮發展特色性,功能性產品,讓農村人可以就地就業。同時廢除中國式的戶籍制度。讓農民自由選擇性的居住。也許這樣。中國的農民就不再用流浪他鄉,中國特色的“春運”也將成為歷史!我就只簡短的說這點。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