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表達了莊子的什麼思想境界?
10
回覆列表
  • 1 # 北風中的歲月

    感謝邀請。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莊子曰:“儵(讀音shu,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戰國時代,百花齊放,各種思想流派迭出,不同哲學學說次第湧現,異彩紛呈,個人認為是中國思想史的發軔,呈現出思想高度解放,學術氛圍異常濃厚的可喜局面。 莊子與老子並稱“老莊”,是戰國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之一,也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簡單地說主張“清靜無為”和效法自然,不人為的予以干預,推而廣之,現實中實際上就是保持寬容和理解,順勢而為,允許不同意見和其他思維,只要不是反人類和邪惡、妨礙大多數人利益的。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實際上反映了老莊哲學中對不同事物和心態的平和理解態度,各花入各眼,主觀和客觀的一種和諧統一。 現實生活中啟示了這麼一個道理:切記不可推己及人。

  • 2 # 孟可的思想空間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這句話原本有三重的意思。

    本來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異類之間無法相通,彼此之間並沒有辦法交流感情,只因為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很難強求,當然就是說,魚有魚的歡樂,你有你的悲傷。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下句莊子的話則體現了一種境界,物我交合的境界。通俗講:不要隨意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別人身上 。比如說,你認為是好的東西,在別人眼裡不一定有價值。這是一個道理。

  • 3 # 馬上30

    現代人總是高估自己,從生物學角度而言:人類達成一個基因突變需上百萬年,所以現代人的大腦與古人沒有質的區別;至於資訊量一定比古人多,但怎樣採納比較正確的資訊呢?這是一個問題。當然:文化一定比古人差,古讀書人識5千至8千個字,表達能力不會弱於現代人吧。

  • 4 # 芻狗仁

    濠梁之辯爭論的問題實質是認識論問題——能否認識以及如何認識。惠子持不可知論,用"安知"詰難莊子("安"雖為"怎麼",但是從雙方的對答來看,回答怎麼的前提是事先回答能否認識);莊子持可知論,以"知之濠上"作答。雖然莊子的回答很討巧,但實際上是轉移了論題。莊子利用"安"的另一層意思"哪裡"回答"濠上,既沒有正面回答認識如何發生,更沒有直接回答認識能否可能,相反他只是接受了可以認識這一前提而未加半點論證。

    總的來說,濠梁之辯雖為中國哲學中的一段佳話,體現了我國先哲對認識論問題的意識,但由於長期重視感性直觀、形象思維,不善於抽象概括、概念演繹,這一理論問題只是成了故事而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 5 # 亦路514

    詭辯術。

    莊子與朋友辯論,莊子兩個說法,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快樂不快樂。然後是,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

    其實,這兩種觀點都是嚴重的意淫。

    第一個,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貌似有道理,但莊子怎麼認定魚有沒有快樂悲傷呢?還不是他在意淫。

    第二個,更可笑了。如果他什麼都知道,就不在那裡扯淡了,徒增口舌之利。

    古人的很多觀點,其實也沒什麼道理。

  • 6 # 鐵中人

    其實,所羅列的辯駁雙方,都有道理。所以,小編問得好。有理,如何解?“子非魚"這是前提。知不知道魚之樂?一是可知。另一個是不可知。還有一個是可知與不可知都行。因為它是魚,我子是人。與子有關,你就去求知。你不求知就永遠不知。求知並知道了,你就可以解決與魚有關的問題了。

  • 7 # 小太極猴劉永明

    我讀老子,感到道法自然是一句很空洞的話。我讀莊子讀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其中不字應為轉心舞的意思,或導引術的意思。這是我直接看了郭店楚墓漢簡得到的答案。莊子是如何知道魚之樂的呢?說來很簡單,觀察、模仿而已。觀察魚在水中輕輕遊動,想著自己像一條魚在水裡輕輕遊,很輕鬆,很舒服。經常這樣想,這樣練,就能感覺自己就是一條魚。有魚有轉心舞,能想到什麼?太極。太極、就這麼`簡單。老子的道法自然一下子也豐滿起來了。

  • 8 # 林三土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Z1) 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

    (H1)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Z2)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H2)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不知魚之樂,全矣。”

    (Z3)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兩人都在詭辯,而且是水平很低的詭辯,浪費了深入探討重要哲學議題的機會。

    在(H1)中,惠子向莊子提出了一個認識論問題:一個個體(莊子)如何可能“知道”另一個個體(魚)的真實感受(快樂)?換句話說,當前者斷言自己“知道”後者的感受時,這類斷言如何可能得到辯護?

    ——當然,在提出這個問題時,惠子也一併挑戰了莊子在(Z1)中所給出的辯護的有效性:僅從“鯈魚出遊從容”這個觀察,並不足以推出(或者說得知)“魚樂”。

    首先,(Z2)利用和壓縮了(H1)中“魚”一詞的歧義。(H1)並未指明其中的“魚”究竟是指魚這一整類生物,還是指莊子在(Z1)中具體指涉的鯈魚個體。

    若是前者,則(H1)相當於問:(A) 一*類*個體(作為人類一員的莊子)如何可能知道另一*類*個體(任何魚類個體)的真實感受?

    反之,若是後者,則(H1)相當於問:(B) 一*個*個體(莊子)如何可能知道*其它任何一個*個體(鯈魚、惠子等等)的真實感受?

    顯然,(A)遠不如(B)那麼極端,至少默認了同類之間互相知道對方感受的可能性與合理性。但當莊子在(Z2)中問出“子非我”時,其實預設了(H1)應當理解為(B)而非(A)。

    其次,無論理解為(A)還是理解為(B),(H1)都只關乎對其它個體*感受*的知識,而(Z2)則關乎對其它個體*知識*的知識,二者的證據型別並不完全相同。

    舉個例子:我只要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就能知道任何人都不“知道”0=1。因為0=1是一個錯誤的命題,而“知道”是個敘實性動詞,沒有人能夠“知道”一個錯誤的命題;我們只可能“知道”0≠1,不可能“知道”0=1。

    類似地,惠子完全有可能根據某類證據φ而“知道”莊子不知道魚的感受,同時這類證據φ卻完全不適用於為“莊子知道魚的感受”辯護。

    但惠子並沒有注意到莊子在(Z2)中設下的這兩個圈套(忽視同類個體與異類個體的潛在差異、將對第三者感受的知識偷換為對第三者知識的知識),而是試圖以詭辯迴應詭辯,結果使得(H2)陷入邏輯悖論:如果後半句的“子不知魚之樂”成立,則前半句的“我非子,固不知子矣”便不再成立;因為當惠子說出“子不知魚之樂”時,實際上已經透過言說這個行動本身,宣示了自己對“子不知魚之樂”這一點的知識。要想避免這個邏輯悖論,唯有認識到前面所說這一點:對知識的知識與對感受的知識,其證據型別並不相同。

    可是莊子同樣沒有意識到惠子已經在(H2)中陷入了邏輯悖論;相反,莊子大概覺得自己沿著前一條路已經辯輸了,乾脆另闢蹊徑,抓住“安知”這個詞耍起賴皮。

    惠子在(H1)中是以反問的方式使用“安知”(切,你怎麼知道?你憑什麼說你知道?),追究的是莊子斷言自己“知道”時,這種斷言在辯護層面的合理性,以及相關知識如何有可能得到奠基。

    到了(Z3),莊子卻把“安知”從反問用法強扭為疑問用法(哇你太厲害了你是怎麼知道的呀能教教我嗎?),由此推出“惠子提問‘安知’”這個行為本身便預設了莊子“已知”(所以才會“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藉此逃避了惠子對知識奠基的追問。

  • 9 # 武俠哲學

    「濠梁之辯」可辨析的角度有很多。題目問的是莊子的境界,這裡便只從莊子與惠施本身的思想略述。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濠梁之辯」本質上是道家和名家的分歧。

    一、莊子何以知「魚之樂」莊子認為,萬物流變不定。一切事物的屬性、功能,都是在相對待的情況下才出現,才獲得的。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事物或者屬性,可供人來認識。另一方面,莊子認為,人的認識是極為主觀的,對於一個事物的認知依緣於不同的認知主體以及不同的認知角度,是極為主觀,極不可靠的。一方面,世界本身是流變不定的,另一方面,人的認知是極主觀、不可靠的。於是:所有的觀點理論,都是自以為是,都是不可靠的了。莊子根本就否認了認知的可能。各種學派爭論、喋喋不休,都是沒意義的。在這個基礎上,莊子認為,所有依據人的認知而對世界的改變,都是一種戕害。夏桀商紂固然是暴君,堯舜聖王也好不到哪兒去,因為都是自以為是的對人類世界的干涉。仁義也是對人之自然的破壞,就像破壞樹木而以為器具一樣。莊子所追求的,是一種自然之性。是一種自在自由的自然本性。他否定一切人為的對自然的干涉。莊子所設想的理想的狀態,大概有點像人類還沒產生之前的地球的狀態。沒有人類的非常自我自私的干涉,萬物各安其命,自在而自由。莊子認為人的理想狀態,就是那個樣子。世俗的一切,沾染了人的一切東西,都是羈絆。莊生夢蝶,他倒想做一隻蝴蝶,破除掉「認知我」,達到「吾喪我」之境界。 如此,便可知何以莊子見「鰷魚出遊從容」便脫口而出「是魚樂也。」因為那是它本來之性,是自在自由的,這是莊子的理想和追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魚在陸地上,就像人在塵世間。相濡以沫,苟且偷生,是很艱苦的。江湖才是魚應在之所,那才是他自在的地方。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塗中乎?」 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這段更明白的表達了莊子的這種追求。

    二、惠施的名家思辨莊子言「魚之樂」,是基於他的理想和追求,基於本性自然而言的。一切本性的、自在的、自然的,都是樂的。莊子所言的樂,是一種價值判斷。惠施則從名實出發,指出「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惠施這個詰問,是從事實判斷角度的詰問。,那麼你是如何知道魚在「事實上」是樂的呢?畢竟「子非魚」。前文已言,莊子是否認認知,否定辯論的。「既使我與若辯矣,若勝我,我不若勝,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勝若,若不吾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莊子·齊物論》而對於知與不知,其言:「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莊子·齊物論》你怎麼知道我說的知,不是不知呢。你怎麼知道我所謂不知,不是知呢?對認知以及辯論,是極其懷疑的。

    莊子面對惠施的詰難,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用了惠施的方法來回應:「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施做了一個強有力的迴應:「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不知魚之樂,全矣。」 有些人以為這裡有個悖論。惠施既然不知莊子,那他也不知「莊子是否知魚之樂」,而他言「子不知魚之樂」,已經表明他「知」莊子了。我倒覺得把這解釋成悖論有些牽強。惠施不是「知」「莊子不知魚之樂」,而是依據一個同等的規則得出的推論,根據這樣的規則,我不知你,你也不知魚。這種結論不是從「知」而得的,而是規範於同一個邏輯規則。從純粹的語言的論辯而言,莊子是輸了一籌的。當然,要為莊子辯護,從更深層闡發,自無不可。但辯論這本身反應的是莊子的道家與惠施的名家不同思想體系下的分歧。我覺得在各自的角度而言,都是有道理、有價值的。莊子之言,是契合於他的思想體系的;惠施所言,亦契合於其學派作風。

  • 10 # Lauzi

    這個著名的典故證明古人不善於論證,不懂也不會發明古希臘式的形式邏輯,從側面證實了為什麼中國不可能先於歐洲開創現代科學、實現工業革命,也就是對所謂李約瑟難題的解答,文化思維的不同。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這段辯論對話中,莊子連續兩次改變論證前提,這在邏輯學叫做含糊其辭、改變話題,俗稱偷樑換柱。惠子的第一論點為莊子不知魚之樂,前提是因為所有人包括莊子或惠子都不知魚之樂:

    人不知魚之樂

    莊子是人

    莊子不知魚之樂

    莊子對此的辯解無效:

    個體意識之間相互不知

    惠子莊子是兩個獨立個體

    惠子不知莊子

    因為他偷樑換柱,把原論點人知不知魚換成了人知不知人。莊子在狡辯的同時實際上已經默認了他不知魚之樂的事實。惠子隨後接受了莊子的新論點,用莊子的新前提反證莊子錯了:

    個體意識之間相互不知人和魚均為獨立的個體惠子不知莊子、莊子也不知魚之樂

    之後,莊子把“安”(如何)的含義從“以何種方式”換成了“在哪兒”。把哲學論證瞬間化為小孩子的嚼舌頭遊戲。當然,文章是莊子寫的,他自然不必寫上惠子最後對他的駁斥。如莊子類的狡辯在中文論壇屢見不鮮。要理解、接受邏輯思維,國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當然,接受邏輯思維不等於拋棄辯證思維,後者是古人的強項(西方文化的弱項)。事實上,辯證就是改變前提的邏輯,辯證跟狡辯差的就是何時何地如何用。

  • 11 # 履述君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這句話原本有三重的意思.

    本來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異類之間無法相通,彼此之間並沒有辦法交流感情,只因為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很難強求,當然就是說,魚有魚的歡樂,你有你的悲傷.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下句莊子的話則體現了一種境界,物我交合的境界.

    通俗講:

    不要隨意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別人身上

    就像父母老是教育孩子要怎麼樣怎麼樣,比如父母給你買衣服,說這衣服多好啊,又好看又舒服,其實你穿在身上覺得又土又難受,可是你父母還是認為他們的想法是對的,堅持要你穿上.

  • 12 # 三維觀時空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出自《莊子.秋水》。說明了不要總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也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意味在其中。

    《莊子》一書中記載莊子惠施的辯論共七次,其中濠梁之辯是非常著名的一次。但關於此次辯論的解讀則人言人殊。

    其實整個問答的關鍵都在於最後一句話。翻譯過來就是

    “大兄弟咱理一理啊,你說我不是魚,我怎麼知道魚快樂,你說這句話的時候就是證明了你知道我知道魚是快樂的了,我告訴你我是在濠上知道的。”

    理解這句話的關鍵不在於莊子的解釋,而在於惠子之前的發問。既“你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這一問題。惠子問出這個問題時,他在潛意識裡就已經認為莊子是知道魚是快樂的了,所以就想駁倒莊子來裝逼(結果被打了臉),因此才有了後來的辯論。

    在“非魚非我”這個思辨問題上,惠子一開口就輸了。

    如同薛定諤的貓,永遠都是未知的狀態,惠子永遠也無法驗證莊子說的是錯的。在主觀問題上,主體永遠是上帝。誰開始這場辯論,誰就是輸家。

    當試圖交流高層次法理中實質的東西的時候,那是徒勞的。是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莊子知魚和不知魚,都不是真相!法無定法,才是真相!

    惠子不知道莊子是否“知魚之樂”的!他是在莊子發出“魚很快樂”的感嘆後,才有了問題的,因此,他是在莊子的話題上反問的。而莊子“在濠上”時就已經知道“魚之樂”了,也就是說,在引起話題之前,已經結束了,已經結了果實。所以,這場激辨只是在求證莊子的境界而已,他根本不存在“不知魚之樂”的可能!這就是這段文章的核心精華所在!
  • 13 # 海內無知我

    就好比我住鄉下、疏菜鮮新不用買、糧油傳統吃非轉、雞鴨魚肉散放養、前院花果後園竹、雖然鈔票掙得少、可是質高花不多、此如我意神仙境、市民譏我土生活!如此比喻恰當麼?網上朋友幾認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被理解的時候,你會選擇沉默還是說服?為什麼?